五年級科學實驗教案
是獲取經驗事實和檢驗科學假說、理論真理性的重要途徑。它不僅包括儀器、設備、實驗的物質對象,還包括背景知識、理論假設、數據分析、科學解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五年級科學實驗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科學實驗教案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生摩擦,會產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摩擦力的大小和物體的重量有關。
過程與方法:測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測、設計實驗檢驗摩擦力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認真實驗、根據數據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用實驗檢驗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系
【教學難點】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教學準備】彈簧測力計、線繩、供拉動的小物品若干、紙盒、載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塊
新輪胎和舊輪胎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了解學生原有水平
1、出示輪胎紋路圖,提問:看了這兩幅圖,你想到了什么?(防滑、摩擦)
2、引導: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動,再用手在桌面拖動,說說你的感受。
4、引導:這種阻礙手運動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題:運動與摩擦力
5、提問:關于摩擦力,你認為可以研究它的哪些內容?
二、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問:一個物體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測量呢?
2、學生交流、討論
出示: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測量鉤碼、筆袋等物體的摩擦力。
4、推測: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觸面狀況的關系
1、提問:請你推測,物體的接觸面狀況會對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響?
學生推測: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實驗證明嗎?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學生結合81頁表格設計實驗
不改變條件
要改變的條件( )
摩擦力大小(牛)
3、學生實驗、記錄
4、交流匯報、得出結論
四、摩擦力大小和物體重量之間的關系
1、推測物體重量對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響?
2、設計對比實驗
不改變條件
要改變的條件( )
摩擦力大小(牛)
3、學生實驗
4、交流匯報、得出結論
五、小結
1、提問: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
2、提問: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體的接觸面和重量有關系外,它的大小還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響?
五年級科學實驗教案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征制成的;力的單位是“牛”。
過程與方法: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制作簡易的橡皮筋測力計。
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細致、有步驟工作的態度。
【教學重點】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彈簧測力計、鉤碼、橡皮筋、回形針、長條形硬紙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今天要和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件非常重要的測量工具,我們要比一比誰最會提出問題,發現問題。
2、出示《我們的小纜車》的記錄表,提問:在這個表格中,我們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提問:那么2個、3個、5個墊圈的力到底有多大,我們能不能測量出來?
4、揭題:測量力的大小
二、認識彈簧測力計
1、學生交流匯報:用彈簧測力計
2、提問:彈簧測力計你見過嗎?讓我們一起來見見它。
3、課件出示:彈簧測力計。引導:請你仔細觀察,你能從彈簧測力計上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觀察各小組的彈簧測力計:提環、指針、刻度板、掛鉤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彈簧測力計
1、教師出示彈簧測力計
引#教案# 導語:剛才我們通過觀察認識了彈簧測力計,那你用過彈簧測力計嗎?你會用它來物體的重力大小嗎?
2、學生嘗試使用測量一個砝碼的重力大小。
3、匯報測量數據,發現問題,引出如何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出示:
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因注意: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在“0”位置。
(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
(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數量,因此要先估計重力大小。
4、用彈簧測力計測量身邊物體的重力,并記錄在78頁表格。
5、交流匯報
6、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拉動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彈簧測力計
1、討論制作方法
2、如何畫出測力計的刻度
五年級科學實驗教案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河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沖力。
過程與方法:組裝氣球小車和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難的積極態度。
【教學重點】研究小車的反沖運動。
【教學難點】對小車反沖運動的解釋。
【教學準備】小車反沖運動實驗套材、長線一根、噴氣式飛機等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玩氣球,教師把吹足氣的氣球放開,氣球會飛走,
引#教案# 導語:玩過嗎?請你也來這樣玩一玩,想一想氣球為什么會飛出去。
2、學生實驗、解釋。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這樣的現象?
3、揭題:能不能把這種力來驅動小車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二、安裝小車
1、交流討論安裝方法。
2、出示小車安裝示意圖
3、學生動手操作。
三、用氣球驅動小車
1、調試小車。
2、測量小車能行駛多遠。
(1)討論測量方法
(2)測量
3、提問:如何讓小車行駛得更遠?說說為什么?
4、實驗。
5、出示反沖力的概念。
6、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沖力?
(1)學生匯報
(2)出示噴氣式飛機、火箭的圖片
四、小結
1、提問:怎樣才能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
2、提問:怎樣才能讓小車運動得更快?
五年級科學實驗教案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彈力是物體形狀改變產生的要恢復原來形狀動力;橡皮筋的彈力越大,作用時間越長,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過程與方法:用橡皮筋給小車安裝動力;做橡皮筋繞的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同認真實驗、收集數據、進行解釋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做橡皮筋的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
【教學難點】數據的整理和解釋
【教學準備】實驗用小車一輛、細橡皮筋幾根、細線、測量距離的繩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小車,提問:在前面的課中,我們是用哪種力使小車運動起來的?
2、除了用拉力,我們還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車動起來呢?
3、揭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動力的小車
板書:用橡皮筋作動力
二、給小車安裝橡皮筋
1、提問:那我們如何把橡皮筋作為小車的動力呢?
學生討論
2、出示小車安裝的示意圖,學生根據示意圖安裝
3、調試橡筋動力小車
三、橡皮經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的實驗
1、發現問題。
引導:每個小組的橡筋動力小車都裝好了嗎?下面就用你們的小車來一個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的小車跑的最遠。
學生比賽
2、交流討論,發現問題
(1)、起點、終點不固定
(2)、橡皮筋繞斷了
(3)、橡皮筋纏繞的圈數多的跑的遠
3、實驗驗證
指導學生看書本73頁的記錄表,并開始實驗
4、解釋說明
提問:為什么橡皮筋纏繞的圈數多,小車跑得遠呢?
(1)學生解釋
(2)實驗:橡皮筋的力怎樣產生。
(3)出示彈力的概念,書本74頁。
四.小結
五年級科學實驗教案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重力是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
過程與方法:
安裝用重力拉動的小車;做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關系的實驗;用實驗數據驗證自己的推測。
情感、態度、價值觀:
注重獲取證據,用證據來證明觀點。
【教學重點】做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關系的實驗。
【教學難點】用實驗數據驗證推測。
【教學準備】實驗小車一輛、粗線一根、掛鐵墊圈的小鉤子一個、鐵墊圈若干、秒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小車,提問:你有哪些方法讓這輛小車動起來?
(推、用繩子拉??????)
2、揭題:那我們今天就來研究研究用繩子拉的小車,
板書:我們的小纜車
二、安裝小纜車
1、提問:要把這輛小車改裝成小纜車,能改裝嗎?
說說看怎么改?
2、學生動手操作:將粗線綁在小車上。
3、提問:這樣的小纜車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動?
4、提問:請你仔細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嗎?說說為什么。
5、學生交流討論:在繩子上掛重物,讓重物拉動小車。
6、出示掛鐵墊片的鉤子和墊片,讓學生安裝小車。
三、研究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關系
1、提問:剛才大家在用墊圈的力量拉動小車,發現用了幾個墊圈可以拉動小車?
學生說出不同的個數
2、很多小組的數據都不一樣,為什么?可能哪些地方存在問題。
3、學生交流討論:①可能每個墊圈有點差別。②放墊圈要一個一個放上去,直到小車動起來為止。
4、學生實驗,獲得數據。
5、提問:剛才我們已經用實驗獲得了數據,知道用多少個墊圈的力能使小車動起來,那你認為拉力的大小和小車運動有什么樣的關系,如何用實驗證明?
學生交流討論,推測:拉力越大,小車的運動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車的運動速度越慢
提示:(1)、標明小車運動的起點和終點,每次實驗都要從起點開始,終點結束
(2)、每次多個多個增加墊圈,觀察和記錄小車的運動是怎樣變化的。
6、指導學生看71頁記錄表
7、學生實驗
8、交流匯報
四、小結
1、拉力越大小車運動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的速度越慢
2、要獲得準確的數據需要多次重復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