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科學教案 >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

時間: 新華 科學教案

編寫教案有助于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辦事認真的習慣;可使備課充分,上起課來有條不紊。好的科學教案怎么下載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了解其基本特征。

2.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之間的異同,初步了解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PPT《圖形找朋友》、正方體、長方體、九宮格操作板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探索由形到體的變化過程。

正方形和它的朋友們被大風吹散了,需要它們團結起來。請你幫助圖形朋友,讓它們手拉手,肩并肩,緊緊靠在一起,試試會變成什么?

小結:6個正方形可以變成一個正方體,正方體有6個面。

2.引導幼兒通過比較、探索,得出正方體6個面一樣大的特征。

提問:你覺得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嗎?你是怎么比較的?

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正方體是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

3.創設情境,引導幼兒探索長方體的組成

(1)正方體的朋友,需要找到6個密碼才能出現。請你記住九宮格里閃動的圖形和它的位置,找出密碼。

(2)提問:密碼是什么?一共有幾個圖形?幾個長方形?幾個正方形?請你們拼出新朋友。

(3)認識新朋友---長方體。

提問:長方體的身體里藏著哪些圖形?

小結:有4個面是長方形,2個面是正方形的形體是長方體。

(4)認識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長方體。

有一個朋友也要和大家見面。你們認識它嗎?它的身體里藏著什么圖形?也請它們排排隊。數數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

小結:6個面都是長方形的形體也是長方體。

4.游戲《送朋友回家》,鞏固認識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之間的異同。

正方體和正方形、長方體和長方形朋友找不到家了,請按照地圖上的位置幫它們找到家。(教師用語言引導幼兒將各種形、體擺放在幼兒操作板上)

5.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認識了正方體和長方體,生活中有許多東西是正方體和長方體,我們一起去找找吧。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2

溫州新橋艷潔幼兒園:張慧 設計意圖:

由于幼兒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活動中對顏色特別感興趣,經常問老師是否要上美術繪畫課。因此我選用這個主題《多彩的顏色》,讓幼兒感知顏色的變化,并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顏色的微妙變化,從而理解兒歌內容。

2、學習看圖譜,完整的念兒歌。

3、體驗活動的樂趣。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水

2、一次性透明杯數個

3、紅、黃、藍色、桔子、茄子、葉子、車子的圖片

4、圖譜 活動過程: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們,平時你們畫畫的時候,用什么東西給畫涂上顏色的?

幼:用蠟筆。顏料

師:小朋友真聰明,其實顏料是一樣很神奇的東西。為什么說顏料很神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教師進行調色操作,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一>幼兒分句學習兒歌

1、紅色、黃色的混合

師:小張老師這有兩杯有顏色的水,看看都是什么顏色的?

幼:紅色的,黃色的。

師:小朋友們來猜猜紅色黃色手拉手會變成什么顏色的?

(幼兒討論,請個別幼兒來猜)

師:我們來看看他說的對不對。(教師動手操作)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什么顏色?

幼:橙色。

師:真棒!原來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的。那我們用橙色可以畫什么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小張老師覺得用橙色畫桔子最漂亮。

師:現在小張老師要把它們編成一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聽聽。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畫桔子。(教師邊講邊出示紅色、黃色、橙色、桔子的圖片)    2、紅色、藍色混合

師:這杯水又是什么顏色呢?

幼:紅色、藍色。

師:猜猜紅色藍色手拉手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請個別幼兒來回答)

師:我們來看看哪位小朋友說的對。(教師動手操作)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什么顏色?

幼:紫色。

師:原來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那我們可以用紫色來畫什么呢?

(請個別幼兒回答)

師:紫色可以畫那么多東西吖,小張老師覺得用紫色畫茄子最漂亮。

師:老師也把它們編成一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聽聽。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教師邊講邊出示紅色、藍色、紫色、茄子的圖片)    3、黃色、藍色混合

師:這又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黃色、藍色。

師:猜猜黃色藍色手拉手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師:真神奇,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什么顏色了?(教師動手操作,幼兒觀察)

幼:綠色。

師:那我們可以用綠色畫什么呢?

師:張老師用綠色畫了葉子。

師:哪位小朋友來幫它們編成一句好聽的話?

師: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綠色畫葉子。(教師出示黃色藍色,綠色、葉子的圖片)    4、紅黃藍色混合

師:夷,那我們用這三種顏色的水手拉手會變成什么顏色呢?

師:我們也來試試看。紅黃藍色手拉手變成什么顏色?(教師操作)

幼:黑色。

師:可以用黑色畫什么?

師:張老師用黑色畫了一輛車子。

師:哪位小朋友來幫它們編成一句好聽的話?

師:真厲害,紅黃藍色手拉手,變成黑色畫車子。(邊講邊出示) 三、出示圖譜,幼兒跟念兒歌

師:顏料可真神奇它可以變出那么多的顏色。現在我們把這些顏色怎么變出來的,給它取個好聽的題目叫《顏色寶寶變魔術》(出示圖譜)跟著老師一起念。 四、幼兒完整的念兒歌

五、創編兒歌

師:兒歌中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畫桔子,橙色除了畫桔子還可以畫什么呢?   師:那紫色除了畫茄子還可以畫什么呢?

師:綠色我們還可以畫什么呢?......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真能干,會自己編兒歌了,其實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這些顏色畫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外面看看,還可以用這些顏色畫什么?      兒歌:《顏色寶寶變魔術》

紅色黃色手拉手,變成橙色畫桔子;

紅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紫色畫茄子;

黃色藍色手拉手,變成綠色畫葉子;

紅黃藍色手拉手,變成黑色畫車子。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3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不一樣的石頭

來源:山東省農科院幼兒園   崔鳳

【設計意圖】

石頭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能觀賞;能玩游戲;還能對我們的生活有非常大的作用。在我們的河邊、馬路、山上、造房子等地方都可以看見它們,這些不起眼的石頭都是孩子們的最愛,我小時候也特愛玩石子棋、收集石子的游戲。在與孩子們散步時孩子們發現幼兒園里也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激起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咦,這石頭怎么都是白白的?”、“石頭是哪來的呢?”、“石頭可以用來……”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起來,順著孩子們的興趣,思路,我決定帶孩子一起走進石頭的世界,探索石頭的秘密。活動的目的在于引導孩子接觸自然環境,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和認知興趣,并在做做玩玩中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培養幼兒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3、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石頭的多樣性(出處、特性),豐富地理知識。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

2、實驗材料、用書同幼兒人數。

【活動重難點】

1、幼兒能說出三種石頭不一樣的現象。

2、教師對三種石頭產生不同現象后的反復引導。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石頭。(幼兒互相介紹手中的石頭,鼓勵幼兒自由與同伴交流,說出自己的發現)

(二)基本部分

1、欣賞石頭風景圖

大千世界,有各種各樣的石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石頭風景中吧!

2、提問、猜想、記錄

(1)提問:在大自然中,石頭成為美麗的風景,石頭又分為哪幾種,每種石頭又叫什么?

(幼兒討論)并且介紹石頭的正確名稱觀看課件,了解石頭名稱。

(2)猜想:

①你覺得三種石頭能夠漂浮在水面的是哪一種?

②你覺得三種石頭能寫字的是哪一種?

③你覺得三種石頭摸上去最光華的哪一種?

(3)紀錄:

幼兒把猜想記錄在《幼兒用書》的猜想表格中。

3、幼兒動手實驗,感知石頭的特性,

(1)把石灰石、鵝卵石和火山石放在手中,感受那個摸起來最光滑。

(2)用石灰石、鵝卵石和火山石在黑卡紙畫畫,哪個可以畫出來。

(3)把石灰石、鵝卵石和火山石放進水中,會發現哪個能浮起來。

(4)把自己發現記錄在《幼兒用書》的發現表格中(教師幫助幼兒認讀書中相應的正確答案)。

4、通過課件幫助幼兒了解石頭更多的用途。

石頭有這么多的秘密,小朋友們知道這些奇形怪狀的石頭有什么作用呢?根據幼兒所說,師利用課件展示相關圖片。如:石頭是一種很好的建筑材料,可用來蓋房子、造橋、鋪路……有些石頭經過工人叔叔加工成我們的日常用品,如石磨、茶幾和漂亮的工藝品石獅子、玉鐲、玉佩……

(1)一般的巖石、鵝卵石、大理石、花崗巖可用于鋪路、造橋、蓋房子等。

(2)玉石、紅藍寶石、鉆石是較為名貴的石頭,可以制作裝飾品。

(3)本地盛產的名石——壽山石,特別名貴,可做成工藝品。

(三)結束部分

石頭不但作用大,而且很好玩,利用教具,探索石頭的玩法,下面就讓我們伴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四)活動分享

打開《幼兒用書》本次活動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收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就在于,給幼兒提供了充足的實驗材料,孩子們能在動手的過程中感受三種石頭的不同特點,得到了最直接的經驗。同時,孩子們對試驗很感興趣,也很專注,因此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活動的不足之處就在于,幼兒在操作完以后,沒有把操作材料收拾好,而是直接放在了操作臺上,這樣不利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因此,應當事先給孩子準備好小塑料筐或是小袋子,以便孩子在實驗結束后把實驗材料收拾好,然后再回座位討論實驗結果。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特性,知道空氣無處不在。

2.感知空氣壓力的存在。

3.培養動手、動腦的習慣。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白紙若干張;泡泡液每組一盆,圓形紙筒每人一個,擦手用的毛巾人手一個;歡快的音樂。

2.有吹泡泡游戲經驗。

活動過程:

一、魔術表演

魔術過程中,采用幾種用手掌拿紙的方式。

誰愿意和我一起來表演魔術?

每人一張白紙進行魔術表演。

二、為什么不掉

1.集體討論。

手掌上的紙為什么不掉?

2.小結。

當我們帶著我們手掌上的紙運動起來的時候周圍的空氣寶寶也跟著運動了起來,它們使勁的把紙按在了我們的手掌上,所以紙就會牢牢的貼附在手掌上了!

三、好玩的泡泡

1.接泡泡。

一起用白紙接泡泡。

2.說一說。

①泡泡里面有什么?

②空氣是怎么進到泡泡里的?

③能用嘴巴把空氣吹進去嗎?為什么不能用嘴直接接觸泡泡液?

教師小結:泡泡液是不能用嘴直接接觸的,因為不衛生、有毒。

3.分組操作。

①試一試把紙筒里的空氣吹到泡泡里。

提示:第一次操作。

②讓紙筒里的空氣自己跑到泡泡里。

提示:第二次操作。

③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將紙筒里的空氣吹到泡泡里的?

④空氣為什么會自己跑到泡泡里?

5.小結。

紙筒的一端沾上了肥皂水,然后再把另一端放到水里。這時將紙卷桶向下壓,水寶寶們就進入到了紙卷桶里了,使紙卷桶里的空氣寶寶受到擠壓慢慢上升,然后吹動樂肥皂膜,就吹出了大大的泡泡!

四、總結評價

通過變魔術游戲了解了空氣流動會產生壓力,通過吹泡泡的游戲又了解了空氣受到擠壓也會產生壓力的科學原理。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試一試,把紙筒一端插到沙子里會不會壓出泡泡?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獲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于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可見幼兒的探索和發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5

小班科學教案:冷冷的、暖暖的

作者:李順單位:楊浦區水豐路幼兒園 

活動目標:

1、感受冷和暖,發展感知、分類和配對的能力。

2、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裝有冷水和熱水的瓶子各10個,熱水袋、冰塊各一份,布袋兩個,各種物品圖片大小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布袋里的秘密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布袋袋,里面藏著小秘密,你們想不想知道?

請兩名幼兒來摸摸,說說摸到了什么?

2、教師出示熱水袋和冰塊,讓孩子們摸摸,說說感覺。

3、你喜歡冷冷的還是熱熱的?

4、小結:冬天到了,我們喜歡熱熱的,天氣熱了,我們就喜歡冷冷的。

二、冷冷的和熱熱的

1、請幼兒觀察各種圖片,說說什么是冷冷的,什么是熱熱的。

2、分類:誰和誰是好朋友?它們都是冷冷的(或者熱熱的)

三、瓶子寶寶找朋友。

今天,老師還帶來了許多瓶子寶寶,它們也想來找朋友,請小朋友拿一個瓶子摸一摸、抱一抱,再想一想它能和誰做朋友?請你把它的照片貼在瓶子寶寶的身上。

四、延伸活動:喝熱熱的牛奶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眼睛可以看到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的物體。

2、鼓勵幼兒愿意用相應的語言講述所看到物體的特征。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相關內容的PPT一套

活動過程:

一、感受眼睛可以看到東西。

1、請幼兒閉上眼睛,走進教室。

教師提問:“你們閉上眼睛,能看見東西嗎?有什么感受?”

2、請幼兒睜開眼睛看。

教師提問:“睜開眼睛后,你看到什么了?”二、通過觀察感受眼睛可以看到物體的大小、形狀、顏色,并用相應的語言講述物體的特征。

1、出示大熊和小熊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誰來了呀?它們倆誰是媽媽?誰是寶寶?。為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各種形狀的圖形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你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3、出示各種顏色氣球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你用眼睛看到了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

三、通過游戲《找不同》,進一步引導幼兒體驗眼睛的作用。

出示兩張不同的圖片,引導幼兒找不同。

教師提問:你們用眼睛看一看,這兩幅圖畫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四、引導幼兒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教師提問:眼睛是很重要的,沒有眼睛我們什么也看不到,既然眼睛這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眼睛呢?

五、結束部分教師小結:每個人的眼睛特別能干,能看到許多東西,現在我們去教室外面看一看,還什么更有趣的東西。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先引導幼兒了解眼睛的外觀結構,然后通過一個閉眼、睜眼的小游戲讓幼兒深刻去體會眼睛的重要作用,最后很自然地過渡到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整個活動過程流暢重難點突出,教師在組織幼兒認識眼睛的時候讓幼兒看看、摸摸等形式充分感知了眼睛的特性,又通過游戲和觀看圖書很直觀地感知到眼睛的功能和保護眼睛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教師運用的啟發式提問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7

設計意圖:

生活中有很多瑣碎的事情,其中往往蘊涵著豐富的知識經驗和科學現象。如:“糖和鹽不見了”這一活動作為小班的幼兒,也是經常見到的,但幼兒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這種現象。此活動提供給幼兒實踐操作機會,既滿足幼兒動手操作探索的欲望,又能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的去發現問題,積累經驗。如:幼兒在活動中觀察溶解過程和了解溶解現象,激發了幼兒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現象的探索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發現糖和鹽能溶解于水的現象,同時發現攪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兒知道有的物體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體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養幼兒對溶解這一現象產生好奇心和激發幼兒產生濃厚的觀察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一個杯子,一把小勺。

2、每組一個大盆、一把大勺、抹布兩條。

3、實驗材料:白糖、紅糖、鹽、奶粉、果汁粉、大米、大豆、石子、溫水。

活動過程:

一、情景故事“小鴨子買糖”導入。

故事內容:一只小鴨子相幫媽媽做事,媽媽讓她幫忙買一袋白糖,小鴨子答應了。小鴨子高高興興地買了白糖,到了河邊,一不小心,把糖袋子弄破了,糖都撒倒了河里,小鴨子會游泳,連忙到河里去撈,可是她在河里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白糖,小朋友你知道白糖到哪里去了嗎?

二、實驗操作:溶解現象。

1、教師示范實驗

(一):觀察糖在水里的溶解現象。

小朋友想一想,小鴨子袋子里的白糖和鹽哪兒去呢?(河水里去了)⑴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讓幼兒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顏色和形狀。(白色的、顆粒狀。)⑵讓幼兒嘗嘗溫水的味道,是無味的。再向盛白糖的杯里倒入溫水,讓幼兒觀察白糖在水里,教師用小勺攪拌幾下,這時幼兒觀察,白糖有啥變化?(白糖不見了)那白糖到哪兒去了呢?(跑到水里了)⑶讓幼兒嘗嘗杯子里的水有什么變化?(變甜了)⑷教師小結:白糖在水里過一會不見了,水變甜了,我們就說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二)幼兒操作進行實驗。

1、認識操作材料。教師介紹桌面上的材料。(紅糖、果汁粉、大豆、大米、石子、奶粉、溫水、杯子、小勺子、盆子、大勺子、抹布等)2、幼兒動手操作實驗,進一步探索。

⑴教師提出操作要求:老師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個杯子、一把小勺。每組都有好多實驗材料放入碗里,一大盆溫水,一把大勺。操作實驗時自己自由選擇一樣材料放入杯子里,每組的小朋友所選的材料應不同,在向杯里倒入溫水,用小勺攪拌,看這些東西在水里是不是像白糖和鹽一樣,在水里就不見了,溶解了。操作時要注意互相合作,不要爭搶。

⑵教師提醒幼兒把盛有在水里能溶解的東西的碗放在老師桌子的左上角,把盛有在水里不溶解的東西的碗放在老師桌子的右上角。

⑶每組選兩名幼兒,說說各組實驗探索結果。(誰在水里溶解,誰在水里不溶解。)⑷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都發現了有的東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東西不能在水里溶解。

三、各種糖的試驗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糖呢,你在吃過什么糖?

老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糖,請小朋友來試一試,他們在水里會不會溶解呢?

幼兒實驗,說一說做一做,最后請幼兒把糖水喝掉。

四、活動結束: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像糖和鹽這樣在水里能溶解的東西有好多;像大豆、大米、石子這樣在水里不能溶解的東西也有好多。在生活中,請小朋友們觀察哪些東西也能在水里溶解,與你的爸爸媽媽或者小伙伴們一起分享吧。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8

常見材料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方法認識材料。

(2)能名對常見材料進行簡單分類。

知識與技能:

(1)認識一些常見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人們為了滿足各種需求,在不斷研究、發明、生產新材料。

教學準備:

學生自備一些玩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

1.檢查學生帶來的玩具。讓學生說說自己帶來的是什么玩具?

2.學生研究自己帶來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師說說研究的要求。把各自帶來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們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組共同研究,將研究的結果記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樣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時見過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學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個角落去研究。

3.小組匯報。

鋼鐵、不銹鋼、塑料、木塊、布、玻璃、紙……

4.指導學生將自己發現的這些材料分類,分類的標準學生自定。

(三)課后作業。

課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東西做成的?

探訪蚯蚓的家

目標:

知道土壤的構成;能提出問題,初步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能運用多種方法觀察;愿意合作與交流,教育學生要珍愛生命。

準備:

蚯蚓、學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鏡、小鏟子、透明杯子、塑料袋或紙袋、水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選擇問題

(1)引入活動。

教師課前捉幾條蚯蚓,上課時出示蚯蚓并提出問題:“認識這是什么嗎?”“蚯蚓的家在哪兒?”當學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著引導他們思考“關于土壤我們已經知道些什么?”根據回答我們可以了解他們的生活經驗,把握他們的學習起點,為后面的教學活動提供依據。

(2)提出問題和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

探究活動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我們還有哪些問題?”就是訓練學生成為敢提問、愛提問、會提問的孩子。學生在“問題銀行”里存入了許多問題,但不是每個問題都適合自己研究。接下來組織學生討論“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并指導學生根據自己具備的條件選擇研究問題。教材中卡通任務的對話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引導。

第二課時探訪蚯蚓

(1)觀察土壤里面有什么。

關于土壤的問題只有“真刀真槍地”觀察和研究土壤才能得到解決。這一環節包括室外觀察和室內觀察兩個層次,旨在創設條件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和工具進行自主發現,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教師可以在“材料超市”為他們準備一些材料,像放大鏡、小鏟子、紙袋等。要求學生要作好觀察記錄,這是收集事實的過程

(2)交流與總結。

結束觀察活動后,圍繞“通過觀察我們發現了什么?”進行交流,要引導學生把所有的發現都表達出來,以豐富事實資料。接著啟發學生概括總結出土壤的構成,這里要注意不要強求孩子們的語言十分嚴密十分科學,比如學生認為“土壤里有草根和腐爛的葉子”就可以,腐殖質的概念對他們來講太抽象了。總之,教師不要代替他們作出結論。

(3)最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把在觀察活動中所發現的新問題存入“問題銀行”,并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問題。這樣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后續研究活動,不僅為下面的教學創造條件,而且能夠保護學生探究自然的興趣,增長才干。

混合與分離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科學探究目標

?使用過濾裝置,分離食鹽、沙和水的混合物。

?初步經歷探究性實驗“食鹽從濃鹽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動。

科學態度目標

?嘗試多角度、多方式認識物體,有積極的探究興趣。

?形成細致、客觀地觀察的態度。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意識到溶解在人們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了解使用簡單工具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便利。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過濾裝置分離食鹽和沙。

難點:利用蒸發的方法分離食鹽和水。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一份沙和食鹽的混合物、篩子、濾紙、燒杯、放大鏡、玻璃棒、清水、蒸發皿、三腳架、酒精燈、鐵架臺、火柴。

教師準備:班級記錄表、教學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聚焦

1.實物投影:一份沙和食鹽混合物。(也可使用課件中的食鹽與沙混合物圖片)

談話:昨天老師在整理實驗物品的時候,不小心將沙子和食鹽混在了一起,你們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老師把它們分離開來嗎?

2.設計意圖:創設情境,直接導入,使研究的問題直觀、清晰,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探索

(一)活動一:觀察食鹽和沙的混合物

1.活動要求:

(1)每個小組一份食鹽和沙的混合物,觀察混合物,討論什么是食鹽,什么是沙,并填寫活動手冊。

(2)給每個小組一個篩子,試試使用篩子分離沙和食鹽。

2.學生匯報觀察到的食鹽和沙的特點,和用篩子分離食鹽和沙的結果。

3.提問:用篩子無法將沙和食鹽分離開來,原因是什么?

4.小結:由于兩者的顆粒大小太接近,無法用篩子分離它們。我們需要思考用其他方法將它們分離開來。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沙和食鹽的顆粒大小,并嘗試用篩子分離它們,實驗之后卻發現無法用篩子分離食鹽和沙,因為兩者的顆粒大小非常接近。引導學生思考利用溶解的方法,將食鹽變成更小的微粒,再進行分離。

(二)活動二:用水分離食鹽和沙

1.討論:將混合物放入水中后,我們可以怎樣操作?要注意些什么?用什么方法能夠將沙分離出來。

2.介紹過濾方法和過濾裝置(濾紙和燒杯)。

3.教師小結實驗方法和注意事項。課件出示:

(1)將混合物放入杯中,加入清水并攪拌,直到食鹽完全溶解。

(2)將杯中的混合物,慢慢分次倒入濾紙過濾,將沙分離出來。

4.教師分發材料,小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5.研討:

(1)在濾紙上觀察到了什么?杯子中的液體是什么?

(2)我們是怎樣將沙和食鹽分離的?

(3)水在分離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增加水量的角度,思考溶液的變化,通過溶解和過濾的方法,分離出沙,并學會使用這個方法來分離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質。

(三)活動三:分離食鹽和水

1.談話:我們已經成功地將沙分離出來,過濾后的這一杯液體是食鹽水,如果把這一杯鹽水放在陽臺上,讓杯中的水慢慢蒸發,你們覺得在水蒸發的過程中已經溶解的食鹽會有什么變化?你能解釋這種現象嗎?

2.提問: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發,原先溶解在杯中的食鹽會怎樣呢?

3.談話:你能不能想出一個辦法,在較短的時間內,分離出溶解在水里的食鹽呢?

4.學生討論實驗方案。

5.分組匯報實驗方案。(學生匯報時可能提到讓溶液自然蒸發;用過濾的方法;用酒精燈加熱溶液,讓水蒸發分離出食鹽等方法,教師評價每種方法的利弊。)

6.課件出示:

(1)介紹蒸發裝置:酒精燈、三角架、蒸發皿。

(2)學習酒精燈的構造、火焰的組成和安全使用方法。

7.教師小結實驗方法和注意事項。課件出示:

(1)將10mL左右的鹽水溶液倒入蒸發皿中。

(2)邊加熱,邊攪拌。

(3)當有白色顆粒出現時,熄滅火焰,用余溫將白色顆粒慢慢烘干。

注意事項:

①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安全。

②加熱后的蒸發皿、三腳架很燙,不要觸摸。

8.教師分發材料,小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9.研討:

(1)蒸發得到的白色顆粒是鹽嗎?有什么方法證明?

(2)用放大鏡觀察蒸發皿中的白色顆粒,與食鹽顆粒比較,他們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食鹽和水是怎樣分離的?

(4)分離后的水到哪里去了?

設計意圖:通過使用蒸發的方法,發現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從而學習分離溶解在水中的物質。

三、拓展

出示木屑和鐵屑混合物圖片。

工匠在制造產品的時候,產生了很多木屑和鐵屑,而且它們混在了一起,工匠想回收鐵屑加工成其他的鐵制品,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分離出鐵屑呢?

設計意圖:科學學習的目的在于從生活中來,又回到生活中去,將學到的知識遷移運用并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運用過濾的方法分離不能溶于水中的物質,也學會了用蒸發的方法將溶于水中的物質重新分離出來。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初步了解莫比烏絲圈的特點,感受其神奇的變化

2、在操作活動中能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3、對科學現象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一把剪刀、一個有一條等分線的莫比烏絲圈,一個有兩條等分線的莫比烏絲圈、一張沒有線的莫比烏絲圈、記號筆。

2、視頻儀、PPT、二張長方形紙(兩面不同顏色)、雙面膠、剪刀、記錄卡、有三條等分線的莫比烏絲圈、一塊布。

活動過程:

一、導入:紙圈變魔術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魔術嗎?今天陳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變魔術,你們愿意嗎?

這是一張紙,請你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幼1:是個長方形的紙條(恩,回答的真好,是從紙條的外形來說的)幼2:是一面白色,一面彩色的紙條。(真棒,是從紙條的顏色來說的)幼3:紙條中間有一條黑色的線。

師:請你摸一摸,有什么感覺!(滑滑的)

2、師: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包裝紙。現在我就要來變魔術了,你們看仔細了哦。(教師在視屏儀下演示,彩色一頭粘上雙面膠,另一頭彩色紙蓋在上面,變成一個普通的圈,展示給幼兒看)

3、師:小朋友來看看老師把它變成什么了啊?

幼1:一個圓圈圈。

幼2:像個汽車輪胎。(恩,回答的真形象,像個輪胎,也是圓圈圈)

4、師:那如果我們用剪刀沿著圈上面的黑線剪開會變成什么呢?

幼1:變成一個長方形的紙。

幼2:變成兩個圈。

5、師:好的,那你們來看老師剪一下?看它會變成什么樣子。

(利用視屏儀,教師一邊操作,一邊告訴幼兒怎樣沿著黑線剪紙圈)我們先把紙圈接口的地方疊起來,沿著黑線剪一個小口子,然后把小剪刀張開,伸進小口子沿著黑線慢慢地剪,剪得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剪刀手,你們看變成什么了呀?

教師出示剪下的兩個圈。

幼:變成了兩個圈。

6、師:恩,變成了兩個大小一樣的圈。

二、感受莫比烏絲圈的不同1、師:陳老師這次還要變一個圈,這是和剛才一樣的包裝紙,仔細觀察,這次我是怎么做的!看看這個圈和剛才那個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啊?(教師在視屏儀下演示,一頭粘上雙面膠,另一頭扭一下,白色一面蓋在彩色一頭的上面,展示給幼兒看)幼1:現在這個圈扭了一下,剛才那個沒有。

幼2:現在這個圈接口的顏色不一樣的。(回答的真棒!)

三、變化莫比烏絲圈

(一)兩等分的莫比烏絲圈

1、師:如果我還是用方才的方法用剪刀沿著中間的黑線剪開紙圈,會變成什么樣子?

2、師:我我這里有一張記錄卡,?表示小朋友猜想的,剪刀形狀是我們實驗的結果,誰來說一說你的想法。

幼1:變成兩個圈幼2:變成一個大圈那到底會變成什么呢?等一會小朋友可以用陳老師剛才教你的方法去剪一剪,然后看一看,剪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哦,現在請開始!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囑咐幼兒該這樣來剪這個圈。(播放音樂)

3、師:誰來說一說你的發現!

幼1:還是一個圈師:那我們比較一下,比原來的大還是小啊?

幼2:要比原來的大。

教師在記錄表中記錄實驗的結果:變成了一個大圈。

小結:這個圈真神奇,沿著中線剪開,變成了一個卷著的大圈,這個圈比原來的圈要細一點,有兩個接頭,顏色交替。

(二)三等分的莫比烏絲圈教師出示一個三等分的紙圈

1、師:我們來看看,這個紙圈上有幾條黑線啊?

幼:兩條。

2、師:那如果我們也沿著黑線把紙圈剪開,猜一猜又會變成什么樣子?

幼1:變成3個圈圈幼2:變成4個圈圈教師把幼兒的猜想記錄在記錄表中,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囑咐幼兒如何來沿著線剪。

師:小朋友都猜了那么多,請你們用剛才的方法沿著一條黑線剪開,看看會有什么變化!

3、師:小朋友看看自己剪的紙圈變成什么了呀?

幼1:兩個圈圈師:什么樣的兩個圈圈啊?一樣大小嗎?

幼2:不一樣大小的,而且是兩個圈圈連在一起的。

師:恩,變成了一大一小連著的2個圈。

四、感受莫比烏絲圈的原理

1.師:這個魔術圈真神奇,我們都是用剪刀沿著黑線剪開,為什么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呢?(引導幼兒觀察黑線)答案真的是在黑線上,那這個黑線又有什么秘密呢?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去找一找?

2.提出要求:老師為你們每個人準備了一個魔術圈,等一會請你們任意找一個地方為起點在紙圈上開始畫線,最后還要回到起點,畫完以后請你看一看,這兩個圈上的線有什么不同。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4、幼兒反饋操作結果師:誰來說一說你的發現?

幼:普通的圈上只有彩色的上面有線,魔術圈上彩色和白色的上面都有線。

小結:對,這個就是魔術圈的秘密,普通圈有彩色和白色兩個面,所以我們從起點到終點只能畫在白色面或者是彩色面上,而魔術圈只有一個面,所以我們彩色和白色上面都能畫到。

5.介紹莫比烏絲圈這個魔術圈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莫比烏絲圈,是德國的數學家莫比烏絲發明的。

四、說用處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運用了莫比烏絲圈的原理,我們一起看看?

過山車、磁帶、打印機的色帶、輸送貨物的輸送帶五、活動延伸1、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紙圈(有三條黑線的)如果我們沿著上面的黑線把紙圈剪開,會變成什么樣子呢?老師下次再和你們一起變魔術吧!

科學教案怎么下載篇10

設計意圖:

幼兒在活動中常常會操作各種玩具、材料,不同的操作方式會帶來物品不同的運動狀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對“力”已經有了許多感性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聯系幼兒的生活,對于大班的幼兒可以提升到粗淺的科學知識、以合適的方式讓幼兒形成“力”的概念。基于這樣的認識與需要,我們設計了“神奇的力”的活動,讓幼兒在反復操作中體驗探索帶來的樂趣,了解“力”的初步知識。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操作活動和游戲,幼兒初步感受物體的運動狀態、形成與力的關系。

2、在探索活動中幼兒能與他人分享玩具和合作交流。

3、激發幼兒熱愛科學的情感,激發幼兒注意觀察周圍物體運動和形變的現象,探索其原因。

活動準備:

皮球、毽子、橡皮筋、小汽車、鉛球、絨球、油泥、拉力器、彈弓等。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操作活動,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運動或形變需要力,提出“力”的概念

1、導入: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好玩的東西,等一會兒你自己拉一拉、拋一拋、推一推,看看這些物體會怎樣。現在請你選擇一種玩具,找一處空地玩一玩,玩過后告訴大家你玩的是什么,是怎么玩的,你發現了什么。

2、幼兒自由選擇并第一次嘗試。(教師參與并巡回觀察)

3、幼兒集體討論:你剛才玩的是什么,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

4、運用運動與靜止的對應關系引導幼兒發現“力”。(集體把玩具放在桌上)

師:咦,這些玩具放在這兒怎么不動了呢?(因為只有手和腳用力了,玩具才會動)

5、教師邊操作邊小結:如果物體運動或發生形變,那么它一定受了某種作用,這種神奇的作用就叫“力”。

二、再次操作探索,引導幼兒發現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1、過渡與導入:小朋友,剛才我們玩了一種玩具,發現了“力”。現在請你們再選擇一樣不同的玩具,不過這次你要試一試,輕輕地用力它會怎么樣,用力很大它又會怎么樣。玩過之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教師參與幼兒的活動,并指導幼兒用正確的語言表達)

2、幼兒自由選擇并第二次嘗試。(教師參與并巡回觀察)

3、幼兒集體討論:你發現了什么。(你輕輕地用力,它會怎樣,用力很大它又會怎樣)

4、教師邊操作邊小結:我們用力大的時候,物體就拋得高、滾得遠、運得快,形變幅度就大……我們用力小的時候,物體就拋得低、滾不遠、動得慢,形變幅度就小……

三、自由玩玩具,引導幼兒感受、發現用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關系

1、過渡與導入:小朋友,剛才我們都是一個小朋友玩一種玩具,現在請你選擇一個或兩個好朋友一起玩一種玩具,想一想、試一試,你們怎么使這些玩具向不同的方向運動或形變?

2、幼兒自由玩各種玩具,使這些玩具向不同方向運動。(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選擇伙伴,并巡回觀察)

3、幼兒集體討論:你和誰玩的,怎么玩的,物體是朝哪個方向運動或形變的。

4、教師邊操作邊小結:我們向哪個方向用力,物體就向哪個方向運動或形變。

四、活動總結

師:今天我們找到了一位看不見的朋友,它叫“力”,它能使物體形狀或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用力大,物體就動得快,形變就大;用力小,物體就動得慢,形變就小。我們朝哪個方向用力,物體就向哪個方向運動或形變。“力”真神奇,真是神奇的“力”。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除了藏在我們身上的力能使物體運動以外,“力”還藏在哪里呢?

例如:壺里的水原來不動,燒開后水為什么會在壺里翻滾?電風扇為什么會轉動?

反思:

1、從教師方面看:教師熟悉活動的內容與流程,了解本班幼兒園的水平和個別差異,活動準備充分、細致;組織活動精神振奮,教態大方,語言表達準確流暢;活動設計目的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合理,層次清晰,材料的選擇和處理具有獨創性;教師利用幼兒熟悉的玩具導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層層深入的三次探索活動,有效地調動和保持幼兒探索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過程中能適度地給幼兒以幫助并針對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指導。

2、從幼兒方面看: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投入探索之中,能夠注意力集中地傾聽老師及其他幼兒的講解和回答;絕大多數幼兒能和同伴合作交流,發現規律,探索問題的答案,并能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3、從教學效果看:絕大多數幼兒通過探索活動了解了“力”的基本知識,在活動中獲得了鍛煉能力的機會,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概括的能力;通過結伴活動,培養了幼兒的合作交流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也要求一定的家園配合,激發幼兒初步的科學探究精神。

4、不足之處:由于本次活動幼兒有幾次自由操作的過程,故場地較難布置。課堂上幼兒需動靜結合,故教師的現場控制能力還有待提高。活動前教師的知識儲備還應增加,這樣臨場應變能力會提高,對此課堂會更駕輕就熟。

10435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数控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多功能机床-小型车床-山东临沂金星机床有限公司 | 电磁流量计厂家_涡街流量计厂家_热式气体流量计-青天伟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安徽双凯」自动售货机-无人售货机-成人用品-自动饮料食品零食售货机 | 成都中天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低粘度纤维素|混凝土灌浆料|有机硅憎水粉|聚羧酸减水剂-南京斯泰宝 | 【365公司转让网】公司求购|转让|资质买卖_股权转让交易平台 | 创客匠人-让IP变现不走弯路 | vr安全体验馆|交通安全|工地安全|禁毒|消防|安全教育体验馆|安全体验教室-贝森德(深圳)科技 | 危废处理系统,水泥厂DCS集散控制系统,石灰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淄博正展工控设备 | 【灵硕展览集团】展台展会设计_展览会展台搭建_展览展示设计一站式服务公司 | SPC工作站-连杆综合检具-表盘气动量仪-内孔缺陷检测仪-杭州朗多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气弹簧定制-气动杆-可控气弹簧-不锈钢阻尼器-工业气弹簧-可调节气弹簧厂家-常州巨腾气弹簧供应商 | 冷却塔减速机器_冷却塔皮带箱维修厂家_凉水塔风机电机更换-广东康明冷却塔厂家 | 衡阳耐适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威仕盾焊接防护用品官网/焊工手套/焊接防护服/皮革防护手套 | 合肥注册公司|合肥代办营业执照、2024注册公司流程 | 济南轻型钢结构/济南铁艺护栏/济南铁艺大门-济南燕翔铁艺制品有限公司 | 清管器,管道清管器,聚氨酯发泡球,清管球 - 承德嘉拓设备 | 电伴热系统施工_仪表电伴热保温箱厂家_沃安电伴热管缆工业技术(济南)有限公司 | 数字展示在线_数字展示行业门户网站 | 电缆接头-防爆电缆接头-格兰头-金属电缆接头-防爆填料函 | 德国EA可编程直流电源_电子负载,中国台湾固纬直流电源_交流电源-苏州展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Dataforth隔离信号调理模块-信号放大模块-加速度振动传感器-北京康泰电子有限公司 | 高低温万能试验机_拉力试验机_拉伸试验机-馥勒仪器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首页-东莞市傲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数码管_LED贴片灯_LED数码管厂家-无锡市冠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压滤机-洗沙泥浆处理-压泥机-山东创新华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济南网站建设|济南建网站|济南网站建设公司【济南腾飞网络】【荐】 | 菲希尔FISCHER测厚仪-铁素体检测仪-上海吉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盘扣式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移动脚手架,专ye承包服务商 - 苏州安踏脚手架工程有限公司 | 阻垢剂,反渗透阻垢剂,缓蚀阻垢剂-山东普尼奥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真空粉体取样阀,电动楔式闸阀,电动针型阀-耐苛尔(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过跨车_过跨电瓶车_过跨转运车_横移电动平车_厂区转运车_无轨转运车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律顾问_破产清算等公司法律服务 | 智能监控-安防监控-监控系统安装-弱电工程公司_成都万全电子 | 塑料检查井_双扣聚氯乙烯增强管_双壁波纹管-河南中盈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杭州火蝠电商_京东代运营_拼多多全托管代运营【天猫代运营】 | 恒温恒湿箱(药品/保健品/食品/半导体/细菌)-兰贝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环球北美考试院【官方网站】|北京托福培训班|北京托福培训 | 技德应用| 许昌奥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SMN-1/SMN-A ABB抽屉开关柜触头夹紧力检测仪-SMN-B/SMN-C-上海徐吉 | PC构件-PC预制构件-构件设计-建筑预制构件-PC构件厂-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