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欺凌教案設計
編寫教案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下面是一些防欺凌教案設計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防欺凌教案設計有用。
防欺凌教案設計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認清校園欺凌帶來的負面影響。
2、通過恰當的引導和暗示教會學生察覺自己的攻擊意識,并合理控制與調整不合理的觀念。
3、當面對他人的攻擊時能夠嘗試用溫和和理智的態度處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機。掌握應對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從而提高防欺凌能力,進而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
了解校園欺凌的.實質和危害,掌握正確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學過程:
一、走近校園欺凌
校園本是靜美之所,然而這片靜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這種校園欺凌發展下去,那無疑會在青少年中間造成一種不良的暗示:邪惡比正義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價值。這是相當危險的,所以要拒絕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的最可怕之處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對施暴者來說,其過早染指了不良惡習,日后的成長令人擔憂。而對受害者來說,這樣的經歷無疑是一場夢魘,很容易留下永久的傷痕。列舉一些校園欺凌事件:
20__年5月22日媒體曝光,安徽懷遠縣火星小學13歲的副班長小賜因為擁有檢查作業、監督背書的權力,向另外6個孩子要錢。錢沒給夠,就逼迫他們喝尿吃糞。20__年6月10日上午,16歲的永泰縣東洋中學初三學生小黃,在結束中考語文科目考試后,難以忍著劇烈腹痛繼續參加中考,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個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上學起,他就經常被其他同學無故毆打。8日晚,小黃再次遭同班同學夏某、林某和張某圍毆,忍痛2天后被送醫,卻被發現脾臟出血嚴重,于11日晚,經手術切除了脾臟。20__年6月21日,江西永新縣發生一起多人圍毆女生事件,受到網友廣泛關注。據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學生有2人,中學生4人,3人已輟學。她們年齡都在12至16歲之間,其中涉案人員劉某被刑拘。
二、分析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
校園欺凌的產生原因比較復雜,受多方面的影響。有家庭原因,有社會因素,也與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管理有關。調查中發現,僅從施暴者自身來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習壓力大,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虛。
防欺凌教案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校園鈴聲,懂得鈴聲的不同含義。
2.學會根據鈴聲、廣播等提示開展學校生活。
3.知道遵守學校生活的規則與紀律的重要性,做到遵守學校作息時間。
教學重難點
認識校園鈴聲,學會遵守作息時間,形成規則意識。
課時分配:1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猜謎語,找鈴聲
1.出示教科書第24頁中間的謎語,讓學生猜一猜。也可以出示另一則謎語,“小小一個指揮官,校園生活由它管;上課、下課它定,若不服從秩序亂”,讓學生猜一猜。
2.請猜對的同學說一說他們這樣猜的理由。
3.請學生找一找,鈴聲藏在校園里的哪些地方?小結:校園里的鈴聲到處都有,是我們學習、生活的好伙伴。
活動二:小小鈴聲作用大
1.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校園生活想一想,鈴聲響起時,其他人都是怎么做的?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不遵守鈴聲會怎樣?
2.組織學生表演。一人模擬某種鈴聲,其他同學聽到這個鈴聲后怎樣做。
3.其他同學對他們的表演進行評價,哪些地方做得對,哪些地方做得還不夠好,要注意哪些問題。
4.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要聽鈴聲的話?
小結:鈴聲方便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每天我們都離不開它。
活動三:讀兒歌,學規則
1.出示“鈴聲兒歌”,請學生讀一讀,想一想,這個兒歌提示我們應該怎樣做?校園鈴聲叮鈴鈴,各種命令能聽清。聽到上課鈴想起,迅速有序課堂等。書本文具放整齊,心神安定把課上。若有伙伴分不清,趕快提示來說明。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總結聽到鈴聲后的正確做法以及鈴聲的重要作用。小結:小小鈴聲學問可真大呀!小學生要學會分辨鈴聲。
活動四:聽鈴聲,守規則
1、準備本校上課、下課鈴聲的錄音,準備上課和課間活動的照片、視頻等。
2、邊播放鈴聲錄音邊出示學生正在從事活動的照片或視頻,引導學生討論,聽到這個鈴聲,應該怎么做。
3.出示情景,上課了、下課了,上操了……學生表演聽到不同鈴聲的做法,教師實時進行小結提升。(也可以安排學生表演教材四幅小圖呈現的場景,請同學辨析正確做法討論為什么要這樣做。第四幅圖要特別提示學生撤離的正確姿勢)小結:校園鈴聲代表不同的意思,我們要學會遵守鈴聲。這樣才能有序地進行學校生活。
總結:鈴聲引導學生遵守作息時間,形成規則意識,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影響自己和他人的學習和生活。同學們要遵守校園鈴聲的號令,在校園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