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
作為一名致力于培養人才的人民教師,認真撰寫教案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有助于實現預定的教學目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僅供參考。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用一次性紙杯制作掛表,培養幼兒剪、涂、固定的動手能力。
2、認識表上數字的意義及認識區分時針和分針。
3、通過用廢舊的一次性紙杯來進行創作變廢為寶,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
廢舊的一次性紙杯數個、剪刀數把、水彩筆數套、繩子數根、膠帶一卷、大掛表一只、圖釘一盒、卡紙做的分針時針數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大掛表,請幼兒觀察,提問: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們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表是用來掌握時間的,一天共有24個小時,白天12個小時,晚上12個小時,表上面有1—12的數字,有兩個表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時針跑兩個數字間一個空格是一個小時,分針跑一周是一個小時。今天我們自己做一個掛表如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紙杯,這是一只廢舊的紙杯要丟掉的,為了減少對地球的污染,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我們可以將它變廢為寶,你們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發揮幼兒的想像進行討論,教師加以引導?,F在,我要把紙杯做一只小掛表來裝飾我們的活動室,你們覺得如何?
2、介紹示范制作過程:
(1)用剪刀從杯口向下至杯底隨意剪成數條。
(2)把剪好的條條從杯底向外壓成象一盛開的太陽花狀,把條條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花紋進行裝飾。
(3)用膠帶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繩子,用黑水筆在杯底粘繩子的花瓣正下方寫上數字12,其余1—11的數字如掛表數字一樣填寫一周。
(4)將分針時針用圖釘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針頭用膠泥堵上防止扎傷,就這樣一只漂亮的紙杯掛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項:
(1)使用剪刀時,不要把剪刀頭對準別人或自己,防止扎傷。
(2)把紙杯剪成條條時,盡量剪勻稱,以免影響視觀效果。
(3)在填寫數字12時,先拎起繩子找準正上方。
(4)在固定時針分針時注意保護自己,防止扎傷。
4、分發制作材料,請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適時協助個別幼兒,鼓勵幼兒堅持獨立完成作品。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并評價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師總結評價幼兒作品。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買食品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2、通過自己探索、尋找的過程,了解食品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3、知道食品的保質期關系到我們身體的健康,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準備一份小包裝的食品。
2、相同包裝的食品,一份有防偽的標記,一份沒有。
3、請一位小朋友排練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
幼兒觀看教師表演。教師在前面表演,內容大致如下:小朋友手里拿著一包膨化食品,說:“今天,我在商店里買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后,打開食品袋吃這包食品,接著,假裝肚子痛。
2、引導幼兒討論:這位小朋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觀點。
3、配班老師身穿白大褂,扮成醫生對小朋友進行檢查,說:“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贬t生拿過小朋友手中的'食品,觀察上面的文字說:“這袋食品已經過了保質期,你吃了過期的食品,就會生病不舒服?!?/p>
4、引導幼兒觀察食品包裝,學習觀察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我們到商場里選購食物時,要注意什么?怎樣才能知道自己買的食品是什么時候生產的?有沒有過保質期?什么地方會有這些標記?
怎樣才能知道自己選購的商品是質量好的產品呢?
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小袋食物,幼兒自己觀察、尋找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5、組織幼兒討論:在買食品時,除了要看清楚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還要注意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知道要選購包裝完好的食品,食品袋上有質量檢測合格標記。通過對比相同包裝的食品,認識防偽標記,來確定食品的可靠性。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上課要遵守紀律,做到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不玩東西,發言要舉手。
2、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3、學會正確的坐姿。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上課要遵守紀律,會說“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2、教學難點:學會正確的坐、立、舉手、讀書及的握筆寫字的姿勢。
教學過程
一、回憶參觀,榜樣教育
1、回憶參觀:老師已經帶大家去參觀了高年級大哥哥、大姐姐的上課情況,誰來說說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2、小結:大哥哥、大姐姐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不隨便講話,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二、指導看圖,練習說話
1、引入:那么我們先來看看,圖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看圖:
(1)圖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2)丁丁在干什么?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冬冬正在對丁丁說什么?
(4)圖上哪些小朋友專心聽講?他們是怎么做的?
3、說話訓練。上課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聽講。
(1)跟師講。
(2)自由講。
(3)指名練說。
(4)開火車練講。
三、小結評比,樹立榜樣
1、表揚本節課專心聽講的學生,發紅花。
2、自己回憶前幾節課的表現,專心聽講的同學自己站起來給大家看一看。
四、學習正確的坐姿
1、回憶引入:
(1)小朋友在幼兒園里上哪些課?時間長嗎?他們是怎樣上課的?
(2)現在,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在小學上課可跟幼兒不一樣,一節課要上四十分鐘,上午、下午都有課,不過并不是每節課都坐在教室里上。在教室里上課進,小朋友不能亂走、亂動、亂說,也不能吃東西,要坐得好好的。那么,上課時該怎么坐呢?
2、學習坐姿:
(1)看圖說說:(示圖2)圖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坐的?
(2)老師小結:凳子離開桌子一定距離,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兩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隨便玩書包帶、褲子或裙子,兩只小腳要放平。
(3)教師示范,學生模仿,巡回檢查,及時糾正學生的不正當姿勢。
3、比賽練習:
(1)與圖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誰坐得好。
(2)同桌比一比。
(3)大組比一比。
(4)與老師比一比。
4、創設情境練一練坐姿。
(1)引入:每一堂課開始都有鈴聲,叫上課鈴。上課鈴一響,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靜靜地等老師來上課。
(2)學兒歌:
鈴聲響,進課堂,
課本鉛筆放得好,
靜等老師來上課,
比比哪個坐得好。
跟師念兩遍。
(3)念完兒歌練一練。
五、小結,學兒歌。
這節課,我們知道上課的時候要專心聽講,并且學會了正確的坐姿,希望大家爭做認真上課的好孩子。
學兒歌:
我是小學生,
上課小手放得好,
小腳并并攏,
身子坐得正。
小眼睛仔細看,
小耳朵專心聽,
說話先舉手,
才是好學生。
邊念邊做動作。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醫生能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遇到打針和吃藥時不用害怕。
2、認識一些常見的醫療工具。
活動準備
1、醫生檢查、打針、吃藥、吊鹽水等圖片(自備)娃娃、模擬醫生的玩具。
2、音樂《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娃娃生病了:
(1)、討論:娃娃生病了,該帶他去哪里?
“娃娃睡在床上,頭上熱乎乎的,身上沒有力氣,感覺很難受,他怎么了?”
(2)、幼兒說說平時各自去醫院看病的經歷。
二、給娃娃看?。?/p>
(1)出示圖片:醫生檢查。(依次出示圖片:聽診器、溫度計)。
“娃娃來到醫院找誰看?。俊?/p>
(2)、從圖片上觀察醫生,看看他有哪些醫療器具,怎樣幫娃娃檢查。
(3)、從各種物品中,尋找對應的玩具或替代物作為體溫表、壓舌板和聽診器。使用這些物品模擬給娃娃診斷。
總結:醫生可以用聽診器幫娃娃檢查有沒有咳嗽,用溫度計幫我們寶寶量體溫,看看我們有沒有發燒。
(4)、出示圖片:打針、吊鹽水。
“醫生說娃娃的'病重一些,需要吊鹽水;(要是娃娃的病輕一些,只需打一針就可以了)?!?/p>
觀察圖片,說說怎樣打針和吊鹽水。尋找對應的玩具或替代物作為針筒、鹽水瓶。
模擬給娃娃治療。
(5)、出示圖片:吃藥片、喝藥水。
觀察圖片。
“娃娃打過針或(吊過鹽水后),覺得好多了,醫生還要讓他們做什么?他們都不想吃藥片、喝藥水行嗎?”
模擬給娃娃吃藥片、喝藥水。
“娃娃生病不怕打針和吃藥,又喝了很多白開水,所以很快就好了?!钡轻t生給我們打針了以后我們的病不能馬上就好,所以還要吃點藥才能完全好。以后每天吃飯不要挑食,天天鍛煉才能身體好,讓我們跟著音樂來鍛煉身體吧!
三、播放音樂《健康歌》,幼兒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5】
【內容與要求】
1、發現生活中常見事物的相同排列規律,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表現同一種模式(ABAB)。
2、體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發展遷移性思維。
【重點與難點】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表現同一種模式(ABAB)
【活動準備】
1、生活中模式照片:太陽鐘、椅子、護欄;
2、生活中的材料:剪刀、雪花片、固體膠、塑料桶、筆、彩紙等。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出示照片,看照片發現排列規律。
小結:是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
二、排一排
(一)尋找生活中材料進行排序。
1、講解規則:
2、幼兒操作
3、分享交流:
關鍵提問:你選擇了什么材料?是怎么排的?
小結:材料不同,但排列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雖然我們只用了一種材料,但只要改變材料擺放的位置,也可以來表示間隔排列的規律。
(二)利用身體進行模式表征
要求:用我們的身體來表示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規律。
小結:原來,用材料和我們身體的各部分都能表示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規律。同一模式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示。
三、活動延伸:說一說
尋找故事中一一間隔的模式
關鍵提問:故事里有沒有兩個一組、一個一個間隔排列的事情?
附故事:
山姆在家里玩排一排的游戲。他把所有玩具都倒在地上,一個一個排上去。媽媽叫:“山姆,吃飯了?!鄙侥氛f:“再等一分鐘。”山姆接著排玩具,玩具排到了臥室門口。玩具排完了,山姆找到了書柜上的許多書,接著一本一本排上去?!吧侥?,吃飯了。”“再等一分鐘?!鄙侥方又艜瑫才磐炅?,山姆找到了小汽車,接著一輛一輛排上去,小汽車排到了客廳。“山姆,吃飯了。”山姆還想排:“再等一分鐘。”小汽車排到了浴室的門口不夠了,山姆找到了洗澡的玩具,接著排上去?!吧侥?,吃飯了?!薄霸俚纫环昼?。”洗澡的玩具不夠了,山姆找到了鞋子,接著排上去。“山姆,吃飯了?!薄霸俚纫环昼姟!鄙侥愤€在排,離門口只有很小一段距離了?!吧侥?,吃飯了。”“再等一分鐘。”山姆實在找不到可以排的東西了,他躺了下來,頭正好碰到了門口。“山姆,吃飯了。”“再等一分鐘?!眿寢屌艹鰜硪豢矗巴郏∩侥罚阏媪瞬黄?!”山姆高興地說:“媽媽,你看我把玩具都排好了!”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
2.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豐富詞語: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準備
1.風在一年四季里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的圖片。
2.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風的存在。
3.圖片:枝葉、花朵、樹兒、花兒、草兒。
三、教學要點
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
難點:理解風與四季的關系。
四、教學過程
1.觀察討論,理解詩句。
提問:你看見風嗎?風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風是有大有小的)
2.完整欣賞詩歌一遍。(教師范讀)
(1)出示圖片,理解詞匯:翩翩起舞、頻頻點頭、輕輕晃動。
(2)出示風在一年四季里給大自然帶來變化的圖片。讓幼兒理解詩歌。
3.學習朗誦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2)教師和幼兒共同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聽錄音輕聲跟讀。
(4)幼兒自主朗讀。
五、教學反思
這首詩歌非常優美,它用擬人的手法以樹兒,花兒,草兒的口吻告訴幼兒“風在哪里”,給看不見,摸不著的風賦予了有形的.生命。既豐富了幼兒的語言,拓展了幼兒的想象,又激發了幼兒探索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進行活動之前,我帶領他們到大自然感受風的存在,為接下來的活動做了個鋪墊。活動中,我緊緊圍繞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展開了教育活動。整個教育活動進行下來很順利,幼兒的興趣極其濃厚,課堂氛圍較活躍。也達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標。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春天的美好景象。
2.嘗試續編散文詩,并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課件-花園里有什么
2.繪畫材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花園里有什么
教師:現在已經是春天了,我們的周圍發生了什么變化?花園里有什么不一樣?
二、學習散文詩《花園里有什么?》
1.教師朗誦散文詩,幼兒欣賞。
2.教師:春天的花園里有些什么?他們都在干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擬人的'表現手法:
如,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里飄來飄去,蚱蜢在草地里學跳高。
3.教師播放散文詩,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三、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1.教師:春天的花園里,還可以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
聞到些什么?
(如聽到布谷鳥的叫聲、
小溪在歡快的歌唱、聞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想法,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四、 畫一畫
1.教師:春天的花園里有那么多好朋友,我們把它們畫出來吧!
2.幼兒操作,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園。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詩:
春天,花園里有什么?
春天的花園里有什么?噓--讓我們仔細去尋找。
太陽公公紅紅的臉膛,美麗的花朵張開了笑臉,
青青的草地像綠色的地毯鋪在花園里,
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里飄來飄去,
勤勞的蜜蜂在采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里忙著松土,蚱蜢在草地里學跳高。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故事內容,學會有條理地講述故事。
2、發展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及述事的條理性。
活動準備
1、樂幼教課件-動畫片:我喜歡蘋果
2、課件-照片:蘋果樹
3、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說一說,你喜歡吃什么水果?為什么喜歡吃?
二、展開
1、動畫片欣賞,激發學習興趣。
動畫片里的這個小朋友也非常喜歡蘋果,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動畫片吧!
2、提問導入故事
(1)動畫片里的小朋友喜歡吃什么顏色的蘋果?
(2)課件-照片:蘋果樹
偉偉家院子里有棵蘋果樹,他很想吃樹上的蘋果,可是蘋果還沒有熟,怎么辦呢?
小朋友給他想想辦法。
(3)你們知道偉偉想了什么辦法嘛?
3、欣賞故事,播放錄音《紅紅的蘋果》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
(3)偉偉想了什么辦法把蘋果變紅了?
(4)偉偉的臉為什么變紅了?
4、講述故事
幼兒集體跟錄音機講故事。
5、續編故事
(1)請幼兒根據故事的情節變化,想象出新的情節和對話。
重點提示:偉偉的臉蛋也變成了紅蘋果后,他會怎么做?
能根據故事的.情節變化,想象出新的情節和對話。
(2)幼兒分組討論,發揮想象大膽續編。
三、結束
讓續編故事情節新穎的小朋友講給大家聽。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多吃水果,水果的營養價值很高,對身體有益處。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9】
活動目標:
1、識別圖形,并學著按圖形顏色,形狀,大小的不同進行二、三維分類。
2、在觀察,比較中訓練思維的正確性。
活動準備:
1、圖形卡片大的紅色,蘭色若干。
2、幼兒操作的小的圖形卡片各色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圖形,按顏色,形狀不同進行初步的分類。
教師:
1、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么?他們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顏色和形狀不一樣)
2、看我的圖紙上有什么?(紅、藍)表示什么意思?誰來分一分?
3、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紙?表示什么意思?我把圖形再擺在一起,請小朋友上來分一分。
小結:我們按圖形的顏色和形狀不同把卡片分了一下。
二、按二維進行分類
教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的圖形卡片,它們就躲在你的凳子下面,請你拿出來,我們一起來玩《圖形找朋友》的游戲
1、說一說,你手上拿著怎樣的圖形?
2、大家都認識自己的卡片了,下面游戲開始了,聽我的`口令,我說:紅色的圓形,誰的手上是拿這個卡片的,我們就是好朋友了,大家一起碰一下吧。
3、蘭色的橢圓行
4、有3條邊的紅色圖形等等。
小結:我們剛才按圖形的不同特征進行了分類。圖形卡片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
教師:我想把好玩的游戲放在區角里,需要小朋友幫助整理圖形卡片,請小朋友按找我手上的盒子里的要求去整理。
看,盒子里的圖片,表示什么意思?
好,現在請小朋友2個人一組,一起去把盤子里的圖形按盒子上卡片的要求分清楚。
四、教師和幼兒一起檢驗。
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大家分的對不對。教師檢驗2——3個,其他的盒子我們拿到教室里請大家一起來檢驗好了。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10】
活動設計
孔雀是孩子們喜歡的鳥類,他們在電視上、圖書中見到過孔雀,但對孔雀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征了解得還不夠全面,因而需要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孔雀的了解。那么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更直接的加深對孔雀的了解呢?繪畫和手工制作是深受孩子們喜愛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大膽創新,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線條、形狀、圖案對孔雀的尾部進行分割和裝飾,并對稱的、有規律地涂色。
2、鼓勵幼兒耐心細致地作畫,養成清潔整潔的作畫習慣。
3、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供幼兒欣賞用的范畫:四只不同裝飾方法的孔雀。
2、幼兒人手一張印有未經裝飾的孔雀圖。
3、構線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天氣不錯,我們來跳個舞吧。(帶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基本部分:
一、通過談話,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剛剛跳的什么舞蹈嗎?(孔雀舞)
(1)小朋友,你們見過孔雀嗎?在哪見過孔雀?它長得什么樣子?
(2)你知道孔雀吃什么嗎?(玉米、小麥、高梁、大豆及青草為主,再加上魚粉、骨粉、食鹽、小昆蟲等。)
(3)你見過綠孔雀,那還知道有什么孔雀?講解孔雀的種類。(孔雀有綠孔雀、藍孔雀兩種。)綠孔雀分布在中國云南省南部,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藍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由于野生種群的極度有限,使孔雀出現了白化變種,稱為白孔雀。孔雀喜歡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喜歡陰涼天氣)。
(4)你見過孔雀開屏嗎?知道它們為什么開屏嗎?
一種是孔雀繁殖的季節開屏,雄孔雀開屏,雌孔雀不開屏。雄孔雀開屏是吸引雌孔雀,并不是比美。
孔雀在人多的時候開屏是自我保護、防御敵害的本能??兹副淮鲎迦朔Q為“吉祥鳥”,是我國珍貴的觀賞鳥類一,要保護好。
二、教師講述短小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聽,什么聲音?森林里面吵了起來,原來孔雀們在比美,他們都說自己是最美麗的,可是大象爺爺說:別吵了,誰最美不是你們自己說了算的。我們請小朋友做評委,來評一評,到底誰最美。好嗎?
三、出示范畫,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孔雀們來了?。ǔ鍪痉懂嫞┬∨笥?,你覺得哪只孔雀最美麗?為什么?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理由。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孔雀的尾部分割方法以及有規律地涂色等,提醒幼兒除了可以用這種圖案裝飾,還可以用哪種圖案來裝飾孔雀的尾巴呢?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出示未經裝飾的孔雀,續編故事:還有很多孔雀也想參加選美比賽,可是他們沒有漂亮的衣服,怎么辦?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小孔雀做新衣服,把他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參加比賽嗎?
小朋友在給孔雀打扮時先想好用什么方法來分割孔雀尾部,用什么圖案、花紋裝飾,選擇漂亮的'顏色有規律地涂色。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分割孔雀尾部。
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的作品:比一比,誰的孔雀最美麗。表揚想法獨特的幼兒。
小朋友,我們把作品帶到別的班級,讓其他小朋友看一看咱們的孔雀美麗不美麗,好不好?跟老師出發吧!(隨音樂將幼兒帶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本節活動中幼兒了解了孔雀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通過繪畫和裝飾兩種方式更深刻的了解了孔雀。在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積極參與活動,在老師的鼓勵下孩子們大膽創新,展現了各種不同風格的作品,充分突出了孩子們個性的張揚,完全把活動的空間留給孩子,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展現出自己的風采。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1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以及安全標志。
2、能觀察、分析哪些食品是安全健康的,哪些食品存在安全隱患。
3、在生活中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克制自己,少吃零食。
二、活動準備
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注意過食品包裝上的安全信息嗎?正規的食品外包裝上會有生產日期和安全標志。
2、活動開展
觀看教學PPT,認識并了解食品包裝袋上的生產日期和安全標志。
教師小結:A:在保質期內的食品是安全的,過了保質期就壞掉了,吃了會生病。
B:有安全標志的食品是安全的,沒有安全標志的食品最好不要購買。 C:買食品時,注意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及安全標志。
3、出示變質發霉的食物圖片,幼兒觀察并討論。
教師小結:在吃食物之前,應觀察食物有沒有變質發霉,如果顏色或味道發生改變,說明食物壞了,不能再吃了。
4、出示健康食品及垃圾食品的圖片。
請小朋友來當食物檢驗員,檢查食品是否健康,并分類。
討論零食會對身體帶來什么壞處,少吃或不吃零食。
5、教師小結:小朋友應多吃有益于身體成長的健康食品,少吃或不吃不健康的零食,注意飲食食品安全,才能健康成長!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12】
一、活動背景:
分享閱讀作為專門為孩子設計的圖書,能引起幼兒較大的閱讀、編故事的興趣,當分享閱讀的幼兒將自己所編的故事用各種形式如繪畫、粘貼等制作成自己的圖書的時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二、設計思路:
瑞吉歐提出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皮亞杰有“知識的產生有賴于幼兒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這觀點自制圖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強調幼兒主動參與,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圖書。在孩子已經有了創編故事的基礎上,都會有一個強烈的愿望,把它變成圖書?!毒V要》中也指出應:“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币虼碎_展了這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一)能理解和初步運用自制圖書的基本要素,能與其他人進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三)能進行自我評價,并能較客觀地評價他人作品。
四、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學具:自制圖書自評表、圖書內容表、水彩筆、繪畫紙
2、教具:自制圖書評價表
(二)前期經驗:根據讀本已創編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切入主題
1、教師用一本書直接切入:“今天我們要制作圖書?!?/p>
2、教師:“一本好的圖書應當具備那些要素?
3、觀察自評表,討論圖書要素的條件
(二)教師出示自制圖書自評表,請幼兒說出想要制作一本好的圖書,這些圖書的要素應該達到什么條件?
(三)分組商量,將故事融入圖書,填寫圖書內容表。
1、組織幼兒按編故事的`小組分組,討論上一次根據《貪吃的小貓》所編的故事該怎樣編成小書,將故事內容融入圖書,成為圖書的一部分,填寫圖書內容表,商量圖書每一頁的內容是什么?
2、小組共同協商分工合作。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方式,進行分工,將封面、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具體分工,防止出現搶著繪制封面、第一頁的情況,并將商量結果顯示在圖書內容表上,分工后接下來的頁數按照繪制的速度來分配。
(四)分工合作,繪制小書,并進行自評。
每一組按照自己的分工開始繪制圖書,教師將自評表發下,讓幼兒在繪制的過程中進行對照,并在結束后進行自評。
(五)共同分享,閱讀自制圖書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合作繪制的圖書,分享孩子的閱讀樂趣。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述自己組的故事。教師出示自制圖書互評表,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六、活動延伸
1、活動后,教師和幼兒將圖書裝訂好,并將文字進行補充。
2、在圖書后面附一張紅花表格,放在閱讀角,幼兒閱讀后,喜歡就畫上一朵紅花。
中職學前教育學教案【篇13】
活動目標: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2、能圍繞“拜年”這個主題,嘗試仿編三句半并進行大膽表達。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拜年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恭喜》的動畫,鑼鼓一副,三句半的圖標、祝福的話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恭喜》動畫,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畫片,想看嗎?
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恭喜誰?恭喜什么?(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新年快樂、眉開眼笑、中頭彩、樂開懷。)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祝福語。
(1)教師:我也喜歡歌曲里“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歡過年嗎?你是怎樣給人們祝福的?(學一學福娃祝福恭喜的樣子,并出示相應的字卡),引導幼兒分別說說什么樣的祝福話可以對誰說?
3、出示三句半的圖標,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1)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們想聽嗎?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們大家上臺來,拜年啦!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爺爺拜個年,祝爺爺福如東海,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奶奶拜個年,祝奶奶壽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爸爸拜個年,祝爸爸工作順利!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媽媽拜個年,祝媽媽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小朋友們拜個年,祝你們學習進步,恭喜恭喜!
(2)老師剛剛念的是什么?給誰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歡老師念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帶領幼兒念兩遍)
(3)你有什么地方聽不懂的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4)看圖完整地朗誦二遍三句半。
4、看圖標創編三句半。
(1)你們喜歡過年嗎?那么你在過年的時候會給誰拜年、祝福什么呢?請你來編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原來的圖標上粘上祝福的話。并讓幼兒集體來念一念。(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創編的三句半。)
5、給老師拜年。
師:剛剛有的小朋友很主動,能大膽地告訴大家自己編的三句半。今天我們班來許多老師,你想給她們拜年嗎?祝福老師什么?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編的三句半念給她們聽一聽。
6、延伸活動:三句半表演《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