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物理教案 >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優秀教案

時間: 曉晴2 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學科門類繁多,理論知識復雜,難以理解。學生僅憑想象很難理解深奧的理論。這時,物理實驗有了用武之地。它能直觀地向學生展示理論建立的結果,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優秀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優秀教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優秀教案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力的合成和合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會用作圖法求共點力的合力。

3.要求知道合力的大小與分力間夾角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設計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探索規律、歸納總結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協作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會應用等效代替和控制變量的思維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通過實例理解分力、合力、力的合成的概念。

2.通過實驗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法則。

難點:“平行四邊形定則”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如圖甲,一個人用力F可以把一桶水慢慢地提起,圖乙是兩個人分別用F1、F2兩個力把同樣的一桶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與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

學生:效果是一樣的。

老師: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產生的效果相同,在實際問題中就可以用這個力來代替那幾個力,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的過程叫做力的合成。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一點,這幾個力叫做共點力。我們這節課就來學習兩個共點力的合成。

二、新課教學

(一)探討實驗方案

先用兩個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使它們產生一定的作用效果,如把橡皮筋一端固定,拉加一端到某一點O,再用一個力作用于同一物體的同一點上,讓它產生與第一次的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即也把橡皮筋拉到點O,記下各個力的大小、方向、畫出力的圖示,就能研究力之間的關系了。等效代替是物理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二)演示實驗:互成角度的二力的合成(請兩位同學上講臺幫忙)。

(1)把放木板固定在黑板上,用圖釘把白紙固定在木塊上。

(2)用圖釘把橡皮條一端固定在A點,結點自然狀態在O點,結點上系著細繩,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3)用兩彈簧秤分別勾住繩索,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結點到達O′點。讓學生記下O′的位置,用鉛筆和刻度尺在白紙上從O′點沿兩條細紙的方向畫線,并分別記下兩只彈簧的讀數F1和F2。

(4)放開彈簧秤,使結點重新回到O點,再用一只彈簧秤,通過細繩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O′,讀出彈簧秤的示數F,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標度作出F1、F2和F的力的圖示。

(5)用三角板以F1、F2為鄰邊利用刻度尺和三角尺作平行四邊形,過O點畫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做出合力F的圖示。

(6)改變F1和F2的夾角和大小,再做兩次。

從實驗中得出什么結論:合力F不能簡單地用F1和F2的代數合表示。

證明:利用三角板以力F1和F2為鄰邊做平行四邊形,作出其對角線F’,看力F和F’是否重合。

仔細觀察發現,F和F’基本重合,在誤差范圍內,F幾乎是F1、F2為鄰邊的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

經過前人很多次的、精細的實驗,最后確認,對角線的長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對角線與合力重合,也就是說,對角線就表示F1、F2的合力。

老師歸納:求兩個共點力的合力時,不是簡單的將兩個力相加減,而是用表示兩個力的有向線段F1和F2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這兩鄰邊之間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這就是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三)指導學生進行分組實驗

觀察學生實驗情況,數據處理,要求操作的規范,遵從實驗結果,盡量把誤差減小到最小。

要求同學用平行四邊形法則作出F1與F2的合力,與實際合力對照,相距多遠,差距大不大。

如果在實驗中,對角線與合力相距比較遠,那就找一找原因,是否有錯誤操作,即使操作完全正確,也會有實驗誤差,也不會完全重合。

這種情況很正常,一個規律的得出要很多人在很長時間里,進行許多此實驗才總結出來,并不是一次實驗就能得到。

減小誤差的方法:①彈簧秤使用前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點;②彈簧秤要與木板表面平行。

總結:可見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不是簡單的兩個力相加減,而是用表示兩個力的有向線段為鄰邊作平行四邊形,這兩鄰邊之間的對角線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這就要平行四邊形定則。以后我們還要利用這個定則進行速度、加速度等的合成,只要是矢量的合成、就遵從平行四邊形定則。

(四)實驗歸納總結:

1.力的合成要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兩個共點力的合力隨夾角的變化而變化。

夾角為00(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同)時:F=F1+F2,F的方向與F1、F2的方向相同。夾角為1800(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且方向相反)時:F=|F1-F2|,F的方向與兩個力中較大的那個力方向相同。兩個共點力的合力的大小范圍:大于等于二力之差,小于等于二力之和,即|F1-F2|≤F≤F1+F2。

2.兩個大小一定的力F1、F2,當它們間的夾角由00增大到1800的過程中,夾角越大,合力就越小;合力可能大于某一分力,也可能小于某一分力。

3.矢量和標量:

即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矢量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標量,標量運算遵循代數運算法則。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力是矢量。

4.實驗歸納法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要通過提出假設,設計實驗,實驗研究,數據分析,歸納總結,形成結論。

【例題1】大小不變的F1、F2兩個共點力的合力為F,則有: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個分力B.合力的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

C.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一個分力D.合力F的大小隨F1、F2間夾角增大而減小。

解析:正確答案是BCD

我們可以取一些特殊的數值來分析F1、F2的合力變化范圍是|F1-F2|≤F≤F1+F2若取F1=2N,F2=3N則1N≤F≤5N。

當F1與F2夾角為180°時,合力小于分力。應排除A同時知C正確。

B對,由合力的變化范圍可知正確。

D對,當F1和F2夾角為0°時,合力,當F1,F2夾角為180°時,合力最小,隨著F1、F2夾角增大合力F反而減小。

說明:對于一些定性分析的選擇題,有時可采用取一些特殊數值的方法來分析,這樣可使分析簡單、方便。

【例題2】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力。

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豎直向上,用作圖法求解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解:選擇某一標度,利用0.5cm的長度表示15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邊形,用刻度尺量出對角線的長度L,利用F=15N×即可求出。

〖鞏固訓練〗

(1)兩個力互成30°角,大小分別為90N和120N,用作圖法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兩個共點力的大小都是60N,兩力間的夾角為1200,求這兩個力的合力?

解法一、圖示法。

解法二、利用平行四邊形法作出力的圖示,然后利用幾何知識求解。

學生討論會得到:先求出任意兩個力的合力,再求出這個合力跟第三個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進去,就得到其合力。因為每一次合成都遵從每兩力與其合力產生共同效果的思想,所以可以這樣合成。

(3)兩個共點力,當它們同方向時其合力大小為7N,當它們反方向時其合力的大小為1N,問當它們互相垂直時其合力的大小是多少牛?

提示:假設F1大于F2,由題意可知:F1+F2=7,F1-F2=1解得:F1=4N,F2=3N

然后:方法一、圖示法。

方法二、先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作出力的圖示,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知識求得合力F=5N

(4)請同學完成P13的思考與討論。

〖提問〗:如果兩個分力F1、F2,他們的夾角不定,求其合力的范圍。(用作圖法)

同學們用作圖法得到:

Fmax=F1+F2(兩力夾角為0°)

Fmin=F1-F2(兩力夾角為180°,F合于大的方向一致)

夾角在0°——180°之間,后介于Fmin與Fmax之間。

課后小結

這節課主要學習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要求會用作圖法求兩共點力的合力。

這節課主要掌握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用作圖法求兩共點力的合力,并且用作圖法得出兩力夾角不定的情況下,F合取值范圍,我們下課后要多動手練習,掌握這種方法。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優秀教案2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及其推理過程,知道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及意義.

3.理解慣性的概念,會解釋有關的慣性現象.

教學重難點

1.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及意義.

2.慣性的概念,解釋有關的慣性現象.

教學過程

[知識探究]

一、理想實驗的魅力

[問題設計]

1.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馬拉車,車就前進,停止用力,車就停下來.是否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呢?馬不拉車時,車為什么會停下來呢?

答案不是.車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

2.如果沒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會怎樣?請閱讀課本中的“理想實驗的魅力”,思考伽利略是如何由理想實驗得出結論的.

答案如果沒有摩擦阻力,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將保持這個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理想實驗再現:如圖甲所示,讓小球沿一個斜面由靜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的高度.

如果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斜角度,如圖乙所示,小球在這個斜面上達到原來的高度就要通過更長的路程.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斜角度,如圖丙所示,使它最終成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達不到原來的高度,而將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要點提煉]

1.關于運動和力的兩種對立的觀點

(1)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在一個地方.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這種錯誤的觀點統治了人們的思維近兩千年.

(2)伽利略的觀點(伽利略第一次提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來維持.

2.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的意義

(1)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將可靠的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即采用“可靠事實+抽象思維+科學推論”的方法_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初步揭示了運動和力的正確關系.

(2)第一次確立了物理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

二、牛頓物理學的基石——慣性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

2.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說明了力和運動的關系.

①說明了物體不受外力時的運動狀態: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

②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的一種固有屬性——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3.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即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有以下三種情況:

(1)速度的方向不變,只有大小改變.(物體做直線運動)

(2)速度的大小不變,只有方向改變.(物體做曲線運動)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時發生改變.(物體做曲線運動)

三、慣性與質量

[問題設計]

坐在公共汽車里的人,當汽車突然啟動時,有什么感覺?當運動的汽車突然停止時,又有什么感覺?解釋上述現象.

答案當汽車突然啟動時,人身體后傾.當汽車突然停止時,人身體前傾.這是因為人具有慣性,原來人和車一起保持靜止狀態,當車突然啟動時,人的身體下部隨車運動了,但上部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所以會向后傾;原來人和車一起運動,當車突然停止時,人的身體下部隨車停止了,但上部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向前傾.

[要點提煉]

1.慣性:物體具有保持原來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我們把這個性質叫做慣性.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

2.慣性與質量的關系

(1)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2)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

3.慣性與力無關

(1)慣性不是力,而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性質,因此物體“受到了慣性作用”、“產生了慣性”、“受到慣性力”等說法都是錯誤的.

(2)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慣性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4.慣性的表現

(1)不受力時,慣性表現為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有“惰性”的意思.

(2)受力時,慣性表現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運動狀態越難改變.

[延伸思考]

人能推動冰面上的重箱子,用同樣的力卻推不動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是不是冰面上的重箱子慣性小于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呢?為什么?

答案不是.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重箱子的慣性大于輕箱子的慣性.判斷物體慣性的大小應在相同情況下比較,比如用同樣的力推都處于冰面上或都處于粗糙地面上質量不同的物體,比較哪個物體的運動狀態更容易改變.

[典例精析]

一、對伽利略理想實驗的認識

例1理想實驗有時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規律.伽利略設計了一個如圖1所示的理想實驗,他的設想步驟如下:

圖1

①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②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的高度;④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為水平面,小球將沿水平面做持續的勻速運動.

請將上述理想實驗的設想步驟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______(只要填寫序號即可).在上述的設想步驟中,有的屬于可靠的事實,有的則是理想化的推論.下列有關事實和推論的分類正確的是()

A.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

B.②是事實,①③④是推論

C.③是事實,①②④是推論

D.④是事實,①②③是推論

解析本題是在可靠事實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將實驗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規律,得到正確的結論.而②是可靠事實,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斜面上無摩擦的設想,最后推導出水平面上的理想實驗④.因此正確順序是②③①④.

答案②③①④B

二、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2由牛頓第一定律可知()

A.物體的運動是依靠慣性來維持的

B.力停止作用后,物體的運動就不能維持

C.物體做變速運動時,一定有外力作用

D.力是改變物體慣性的原因

解析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由于慣性的存在,物體才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A對.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錯,C對.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力不能改變物體的慣性大小,D錯.

答案AC

針對訓練做自由落體運動的物體,如果下落過程中某時刻重力突然消失,物體的運動情況將是()

A.懸浮在空中不動

B.速度逐漸減小

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

D.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物體自由下落時,僅受重力作用,重力消失以后,物體將不受力,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的描述,物體將以重力消失瞬間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故選項C正確.

三、慣性的理解

例3關于物體的慣性,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運動速度大的物體不能很快地停下來,是因為物體速度越大,慣性也越大

B.靜止的火車啟動時,速度變化慢,是因為靜止的物體慣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殺,是因為乒乓球慣性小

D.在宇宙飛船中的物體不存在慣性

解析慣性大小只與物體質量有關,與物體的速度無關,故A錯誤;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火車速度變化慢,表明它的慣性大,是因為它的質量大,與是否靜止無關,故B錯誤;乒乓球能被快速抽殺,表明它的運動狀態容易發生改變,是因為它的慣性小,故C正確;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故D錯誤.

答案C

[課堂要點小結]

[自我檢測]

1.(對伽利略理想實驗的認識)關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要接觸面摩擦相當小,物體在水平面上就能勻速運動下去

B.這個實驗實際上是永遠無法做到的

C.利用氣墊導軌,就能使實驗成功

D.雖然是想象中的實驗,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實驗基礎上

答案BD

解析只要接觸面摩擦存在,物體就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物體在水平面上就不能勻速運動下去,故A錯誤.沒有摩擦是不可能的,這個實驗實際上是永遠無法做到的,故B正確.若使用氣墊導軌進行理想實驗,可以提高實驗精度,但是仍然存在摩擦力,故C錯誤;雖然是想象中的實驗,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實驗基礎上,故D正確.

2.(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A.不受外力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B.物體做變速運動時一定受外力作用

C.在水平地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由于沒有外力維持木塊運動的結果

D.飛跑的運動員,由于遇到障礙而被絆倒,這是因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變原來的運動狀態

答案ABD

解析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狀態,即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不變,A正確;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系,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物體做變速運動說明運動狀態在改變,B正確.在水平地面上滑動的木塊最終停下來,是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而改變了運動狀態.飛跑的運動員,遇到障礙而被絆倒,是因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變了原來的運動狀態,C錯誤,D正確.

3.(力與運動的關系)某人用力推一下原來靜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車,小車便開始運動,以后改用較小的力就可以維持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可見()

A.力是維持物體速度不變的原因

B.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C.力是改變物體慣性的原因

D.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答案D

解析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小車原來靜止,在力的作用下小車開始運動,是力使其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用較小的力就能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是推力與摩擦力的合力為零的緣故.

4.(對慣性的理解)如圖2所示,冰壺在冰面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變,我們可以說冰壺有較強的抵抗運動狀態變化的“本領”.這里所指的“本領”是冰壺的慣性,則慣性的大小取決于()

圖2

A.冰壺的速度

B.冰壺的質量

C.冰壺受到的推力

D.冰壺受到的阻力

答案B

解析一個物體慣性的大小,與其運動狀態、受力情況是沒有任何關系的,衡量物體慣性大小的因素是質量,故B正確.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優秀教案3

勻變速直線運動

理解領悟

本節課從上節探究小車運動速度隨時間變化得到的速度圖象入手,分析圖象是直線的意義表明加速度不變,由此定義了勻變速直線運動,進而導出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要會應用速度公式分析和計算,探究用數學手段描述物理問題的方法,體驗數學在研究物理問題中的重要性。

基礎級

1. 小球速度圖象的進一步探究

在上節課“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一實驗中,我們畫出了小車運動的速度圖象,該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請繼續思考下列問題:

速度圖象中的一點表示什么含義?

小車的速度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表明小車的速度隨時間是怎樣變化的?

小車做的是什么性質的運動?

不難看出,速度圖象中的一點表示某一時刻的速度;小車的速度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表明小車的速度不斷增大,而且速度變化是均勻的;小車做的是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

2. 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理解

我們把沿著一條直線,且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對此,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不變,指的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若物體雖然沿直線運動,且加速度的大小不變,但加速度的方向發生了變化,從總體上講,物體做的并不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2)沿一條直線運動這一條件不可少,因為物體盡管加速度不變,但還可能沿曲線運動。例如我們在模塊“物理2”中將要討論的平拋運動,就是一種勻變速曲線運動。

(3)加速度不變,即速度是均勻變化的,運動物體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都相等。因此,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還可以表述為: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都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4)勻變速直線運動可分為勻加速直線運動和勻減速直線運動兩類:速度隨著時間均勻增加的直線運動,叫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隨著時間均勻減小的直線運動,叫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3. 用公式表達勻變速直線運動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物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可以用圖象表示,也可以用公式表示。用公式表示物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往往顯得更加簡潔和精確。那么,小車的速度圖象——這條傾斜直線所表示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怎樣用公式來描述呢?

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優秀教案4

一、設計思想

在舊教材中,《曲線運動》關于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的教學,通常通過演示圓周運動的小球離心現象,演示砂輪火星痕跡實驗,采取告知的方式,讓學生知道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為該位置的切線方向,由于軌跡是瞬間性,實驗有效性差。在新教材中,通過曲線軌道實驗演示曲線運動的方向,再告知速度方向是曲線的切線方向,與舊教材相比,能獲得具體的軌跡和末速度的“方向”,但是無法證明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

筆者通過簡易自制器材,讓學生通過探究過程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并自己獲得如何畫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的方法,強調科學探究的過程。筆者還通過當堂設計自行車擋泥板,以便學生把自己獲得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體驗學以致用、知識有價的感受。還要求學生觀察自行車的擋泥板驗證自己的設計作為課外作業,體會STS的意義,提高科學素養。

二、教材分析

教學基本要求:知道什么叫曲線運動,知道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能在軌跡圖中畫出速度的(大致)方向,知道曲線運動是一種變速運動,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發展要求:掌握速度和合外力方向與曲線彎曲情況之間的關系。

本課是整章教學的基礎,但不是重點內容,通過實驗和討論,讓學生體會到曲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時刻改變的,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速度的方向是曲線的切線方向。

模塊的知識內容有三點:1、什么是曲線運動(章引);2、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4、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三、學情分析

在初中,已經學過什么是直線運動,什么是曲線運動,也知道曲線運動是常見的運動,但是不知道曲線運動的特點和原因。由于初中的速度概念的影響,雖然學生在第一模塊學過速度的矢量性,但是在實際學習中常常忽略了速度的方向,也就是說學生對“曲線運動是變速運動”的掌握有困難。

學生分組實驗時,容易滾跑小鋼珠,要求學生小心配合。幾何作圖可能難以下手,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學生主要的學習行為是觀察、回答、實驗。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曲線運動中位移的分矢量表示法及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線運動時一直變速運動。

(2)知道合運動、分運動分別是什么,知道其同時性和獨立性。

(3)知道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理解運動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4)會用作圖法和計算的方法,求解位移和速度的合成與分解問題。

(5)知道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

(6)會判斷軌跡彎曲方向(發展要求)。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發現問題──猜想──探究──驗證──結論──交流的探究過程;

(2)經歷并體會研究問題要先從粗略到精細,由定性到定量,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

(3)嘗試用數學幾何原理在物理研究中應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主動細心觀察,注意關注身邊的科學,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2)感受到科學研究問題源于生活實踐,獲得的結論服務于生活實踐,體會學以致用的感受。

(3)初步感受下結論不能主觀而要有科學依據的嚴謹的科學態度。

(4)初步養成小心翼翼做實驗的習慣。

五、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的實驗過程。會標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難點:如何獲得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是切線方向。如何畫出曲線運動的速度方向。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在教學活動上: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體現教師的指導性和服務性。在教學媒體設計上:強調以試驗教學為主,以多媒體為輔助(投影問題與習題)。在教學程序上基本上按照加涅信息加工模型。引起注意──告知學生學習目標──刺激回憶先決性的學習──呈現刺激材料──提供學習幫助──引出作業──提供作業──提供反饋──評價作業──促進保持和遷移,通過問題鏈把教、學、練、評有機整合。在學習過程上:突出學生發現問題──猜想──探究──驗證──結論──應用。在探究方法上:突出整合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認知過程上:突出人類的學習規律和認知規律,即,由粗略研究到精細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過程。在理念上:突出科學的研究源于生活實踐,服務于生活實踐;認識到“下結論必須要有科學依據”。

七、學法指導

1.對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要從力與運動的關系、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的角度來理解,物體做曲線運動時,速度的方向時刻在變化,不管速率是否變化,其運動狀態肯定在變化,所以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所以受合外力肯定不為零.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指的是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合成與分解,跟力的合成與分解一樣,遵循相同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3.拋體運動是在恒定外力作用下所做的勻變速曲線運動,恒定的外力是改變速度大小的原因,也是改變速度方向的原因.

30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程会诊系统-手术示教系统【林之硕】医院远程医疗平台 | 加热制冷恒温循环器-加热制冷循环油浴-杭州庚雨仪器有限公司 | 山东彩钢板房,山东彩钢活动房,临沂彩钢房-临沂市贵通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设定时间记录电子秤-自动累计储存电子秤-昆山巨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污水/卧式/潜水/钻井/矿用/大型/小型/泥浆泵,价格,参数,型号,厂家 - 安平县鼎千泵业制造厂 | 济南货架定做_仓储货架生产厂_重型货架厂_仓库货架批发_济南启力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电解抛光加工_不锈钢电解抛光_常州安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别墅图纸超市|别墅设计图纸|农村房屋设计图|农村自建房|别墅设计图纸及效果图大全 | 智能电表|预付费ic卡水电表|nb智能无线远传载波电表-福建百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土壤有机碳消解器-石油|表层油类分析采水器-青岛溯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长沙一级消防工程公司_智能化弱电_机电安装_亮化工程专业施工承包_湖南公共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顶呱呱交易平台-行业领先的公司资产交易服务平台 | 兰州牛肉面加盟,兰州牛肉拉面加盟-京穆兰牛肉面 | 储能预警-储能消防系统-电池舱自动灭火装置-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艺术涂料|木纹漆施工|稻草漆厂家|马来漆|石桦奴|水泥漆|选加河南天工涂料 | 合肥抖音SEO网站优化-网站建设-网络推广营销公司-百度爱采购-安徽企匠科技 | 山东风淋室_201/304不锈钢风淋室净化设备厂家-盛之源风淋室厂家 翻斗式矿车|固定式矿车|曲轨侧卸式矿车|梭式矿车|矿车配件-山东卓力矿车生产厂家 | POM塑料_PBT材料「进口」聚甲醛POM杜邦原料、加纤PBT塑料报价格找利隆塑料 | 特种电缆厂家-硅橡胶耐高温电缆-耐低温补偿导线-安徽万邦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橡胶接头|可曲挠橡胶接头|橡胶软接头安装使用教程-上海松夏官方网站 | 无线联网门锁|校园联网门锁|学校智能门锁|公租房智能门锁|保障房管理系统-KEENZY中科易安 | 便民信息网_家电维修,家电清洗,开锁换锁,本地家政公司 | 耐酸碱胶管_耐腐蚀软管总成_化学品输送软管_漯河利通液压科技耐油耐磨喷砂软管|耐腐蚀化学软管 | 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等玉米深加工设备制造商-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商用绞肉机-熟肉切片机-冻肉切丁机-猪肉开条机 - 广州市正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旋振筛|圆形摇摆筛|直线振动筛|滚筒筛|压榨机|河南天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噪声治理公司-噪音治理专业隔音降噪公司 | 带式过滤机厂家_价格_型号规格参数-江西核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硬质合金模具_硬质合金非标定制_硬面加工「生产厂家」-西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济南领跃标识制作公司★济南标识制作,标牌制作,山东标识制作,济南标牌厂 | 剪刃_纵剪机刀片_分条机刀片-南京雷德机械有限公司 | 首页-瓜尔胶系列-化工单体系列-油田压裂助剂-瓜尔胶厂家-山东广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超声波破碎仪-均质乳化机(供应杭州,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上海沪析实业有限公司 | 混合气体腐蚀试验箱_盐雾/硫化氢/气体腐蚀试验箱厂家-北京中科博达 | 志高装潢官网-苏州老房旧房装修改造-二手房装修翻新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设备厂家-宜兴市福源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400电话_400电话申请_888元包年_400电话办理服务中心_400VIP网 | 安徽合肥格力空调专卖店_格力中央空调_格力空调总经销公司代理-皖格制冷设备 | 全自动贴标机-套标机-工业热风机-不干胶贴标机-上海厚冉机械 | 冷柜风机-冰柜电机-罩极电机-外转子风机-EC直流电机厂家-杭州金久电器有限公司 | China plate rolling machine manufacturer,cone rolling machine-Saint Figh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