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地理教案 >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

時間: 沐欽 地理教案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怎么寫?地球自然現象和人類現象的不均勻空間分布,決定了地理研究具有地域特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了解新疆的自然環境特征;

2.使了解新疆的人口、城市、交通設施的分布特點,并分析其原因;

3.使了解影響新疆農業發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二)能力目標

1.培養運用地圖和資料提取、加工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初步培訓繪制簡圖反映事物分布的技能和方法;

3.培養認識趨于特征的方法。

(三)德育目標

通過西部大開發等知識的講述,對進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

2.能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二)教學難點

1.自然環境特征對城市、人口和交通設施分布的影響

2.能開發過程應如何不破壞環境。

三、教學方法及教具準備

(一)教學方法

地圖教學法、分析討論法、講述法。

(二)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相關地圖等。

四、時安排

二時

五、教學過程

(一)第一時

[導入新]

出示維吾爾族姑娘穿著民族服飾的圖片。請大家辨認一下,這是我國哪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國哪個省級行政區?

齊答;維吾爾族,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大家可能知道新疆的瓜果又香又甜,但為什么這么甜呢?今天我們就學習、認識這個中國面積,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

板書: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講授新]

講述: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自然條和經濟基礎差別很大,造成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東部與中西部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速度兩方面差距很大。同時由于東部人口稠密、經濟發展水平高,對資的需求量大,而西部相對地廣人稀,資豐富。國家為了使西部的優勢得到發揮,同時緩解東部地區人口與資矛盾突出的狀況;為了促進東部和中西部協調發展而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承轉:新疆地處祖國的西部邊陲,無疑成為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首先讓我們認識新疆的自然環境特征。

板書:一、新疆的自然環境特征

活動:請大家閱讀地圖冊中國政區圖,P40和圖6.31,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新疆在中國的位置特點,找出與新疆相鄰的國家有哪幾個。

2.找出橫亙于新疆北部、中部和南部的三列脈,說出它們的走向。

3.找出新疆的兩大盆地及其分界地。

4.將上述地和盆地在P41頁新疆輪廓圖中畫出(用鉛筆)。

讀圖畫圖,教師巡回指導畫圖方法。

講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地處我國西北邊陲,從東北向西南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八個國家相鄰,是我國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

新疆的面積160多萬平方千米,是我國面積的省級行政區。

新疆現有人口1925萬人,人口密度12人/km2,屬我國地廣人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柯爾克孜等10多個民族。

新疆的地形特點可以用“三夾兩盆”概括。

新疆北部是西北——東南向的阿爾泰,新疆的外流河——額爾齊斯河發于此,中部是東西向的天。南部為包括多條脈組成的東西向地昆侖。天把新疆分為南疆和北疆兩大部分,南為塔里木盆地,面積53萬km2,為世界內陸盆地。盆地中有面積達32.4萬km2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新疆北部為準噶爾盆地,盆地中有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為我國第二大沙漠。

新疆的“疆”字高度濃縮了新疆的地形特點和國防重要性。(在黑板上邊寫邊解釋每一部分的含義。)右上第一橫代表新疆北部的阿爾泰,中間一橫代表天,最下邊一橫代表昆侖,三橫之間的兩個“田”分別代表兩大盆地。左邊擺放了一張“弓”,弓是中國古代的冷兵器,而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且遠離統治中心,位于邊防要塞,因此需要設防保護,保護國土不被侵占,因此在“弓”內加了一個土字。

承轉:剛才我們講到新疆兩大盆地內都有面積廣大的沙漠,新疆之所以沙漠廣布,與新疆的氣候密不可分。

活動:請大家在中國政區圖上量算新疆南部距印度洋、新疆東部距太平洋的直線距離。

量算。

提問量算結果,回答。(略)

講述:新疆東距太平洋達2500 km之遙,南距印度洋1600 km,距海遙遠,加之重重嶺,高原的屏障作用,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很難到達新疆,所以導致新疆形成了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突出特征是冬冷夏熱,日照長,溫差大,降水少,蒸發強。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

承轉:我們知道,水是地球上一切的生命之,人類尤其離不開水,人類的各種活動都離不開水,因此,水會影響、制約人類的一些活動。

活動:請大家閱讀圖6.34,回答以下問題:說明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分布的主要特點,并分析原因。

提問,回答。(略)

歸納講述:由于新疆地處亞歐大陸內部(據中科所地理研究所科研人員研究測定,亞洲大陸的“心臟”——中心位于新疆烏魯木齊郊區的烏魯木齊縣永豐鄉包家槽子村),距海遙遠導致干旱少雨,因此水主要自高冰雪冰川融水。在這冰雪、冰川融水的滋潤下,在盆地的邊緣麓地帶出現了許多綠洲,新疆的人口、城市等也就集中分布于這些綠洲中。冰川冰雪融水還孕育了一些內流河。在這些河流沿岸也分布有城市、人口等。交通運輸是加強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促進工農業生產和方便人民生活的一種主要方式,因此交通設施的分布與人口、城市密不可分,多沿盆地邊緣分布,將人口、城市和經濟活動集中的綠洲聯系起,既靠近水,也帶動了城市和經濟的發展,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新疆各綠洲之間相距遙遠,這勢必導致新疆的物流、人流不暢,通達度較差,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極大地影響、制約新疆的經濟發展。面對這種境況,應從實際出發,加大新疆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擴大新疆的對外交流,加快經濟發展速度。

承轉: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還應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治理。新疆由于特殊的環境特征,生態環境很脆弱,是我國荒漠化較嚴重地區。

活動:請大家讀圖6.34,完成:荒漠化最容易在哪些區域發生?人們在這些地區生產和生活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自由發言,互相補充。

歸納講述:簡單地講,荒漠化就是指由于人類的不合理活動,在自然因素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等促使下,造成的以上一些地區的土地逐漸退化,直至變成荒漠的過程。的絲綢之路上的樓蘭古城就是因為土地的不斷荒漠化而在版圖上消失的。

在新疆,綠洲是人口、城市的集中分布區。而綠洲的外圍就是茫茫沙漠,如果因為過度放牧、過度樵采等人類行為破壞了植被;過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不合理利用水資,就很容易導致脆弱的綠洲邊緣的土地荒漠化。為了不讓樓蘭古城的悲劇重演,我們應從生產和生活的多方面著手,如培養優種牲畜,合理放牧、輪牧,采用先進的灌溉方式,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等等阻止土地的荒漠,使綠洲常綠、草地常青。

[堂小結]

本節我們著重了解了新疆的自然特征,以及在獨特環境特征影響下的人口、城市交通設施的分布特點。新疆的位置和地形特點導致新疆的氣候以干旱為突出特點,進而使新疆形成與之相適應的荒漠為主的自然景觀,這說明自然環境是一個整體,各要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同時人類是自然環境的產物,環境特征也會影響到人類的活動,干旱的自然環境導致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水充足的綠洲和內流河沿岸,同時人類的某些過激行為也會破壞生態,導致環境惡化。人類與環境應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二)第二時

[導入新]

上節我們了解了新疆的自然環境。干旱是新疆自然環境的突出特征。干旱缺水直接影響到新疆人民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農業生產作為人類最基本的一種生產活動,以種植農作物為基本勞動,而農作物的生長離不開充足的水。在新疆干旱缺水的條下,農業又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們學習本節第二部分,新疆的農業及能開發。

[講授新]

講述:通過上節的學習我們了解了新疆干旱缺水,年平均降水僅120—150 mm,個別地區甚至不足50mm,這就意味著靠天然降水根本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因此,新疆的農業主要分布在有高冰雪融水滋潤的綠洲,發展了特色鮮明的灌溉農業。

活動:請大家閱讀P42及圖6.35、6.36、6.37分析討論完成以下問題:

1.新疆的特色農產品有哪些?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2.“坎兒井”是一項什么工程?與當地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

3.在新疆及中國西北內陸的其他省區普遍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隨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人口與水資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你認為應怎樣合理開發水資?

讀書、分析、討論。

提問,回答。(略)

歸納講述:新疆的特色農產品主要有棉花、甜菜、多種水果。

新疆的瓜果特別甜,色彩也特鮮艷,這是因為新疆夏季熱量充足,由于空氣中云量少,降水少,白天光照強烈,利于瓜果著色,同時白天光合作用強,可以積累大量糖分。而夜晚降溫很快,氣溫低,農作物的呼吸作用弱,也減少了對白天積累糖分的消耗,因此,由于晝夜溫差大,新疆的瓜果特別甜。同理,由于光熱資充足,降水稀少而有比較穩定的灌溉水,新疆成為我國重要的長絨棉產區。

穩定的灌溉水得益于新疆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兒井。(看圖講述)坎兒井中的水自麓地下水富集地帶。在麓地帶,由于有高冰雪融水的下滲,形成地下水富集地帶,睿智的新疆人民從麓開始,順著傾斜的地勢先開鑿豎井,然后利用豎進不斷疏通開鑿了地下暗渠,將汩汩清泉引向盆地的邊緣,維持著綠洲的生存。由于水渠在地表以下,因此有效避免了因氣候干旱而引起的大量蒸發,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水資,使新疆人民得以在這廣袤的沙漠邊緣繁衍生息。

但目前新疆乃至整個西北地區都因為缺水而陷入了生存和發展的困境。面對現實,我們應從生產和生活兩方面人手,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緩解人——水矛盾。

1.提高現有水資利用率。如采用先進的灌溉方式:噴灌、滴灌等發展節水型農業。

2.減少水污染以及污水的治理再利用。

3.節約每一滴水。如日常生活中洗衣水可沖座便器,洗拖布;淘米水可以澆花等等。

承轉:由于我國是人口大國,農業的基礎地位始終不可動搖。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同時,如何發揮本地區的優勢,發展具有競爭實力的特色農業呢?

活動:請大家閱讀圖6.38及P44:材料,分析,思考,完成以下問題:

1.吐魯番的農民為什么要調整農作物的種植種類?調整方向是什么?

2.當地推行了什么樣的農業先進技術?這些技術有什么針對性?

3.就維族老大爺的煩惱,說說你的想法。

讀書、讀圖,思考、分析、輕聲討論。

提問,回答。略。

師生共同歸納:吐魯番地區的農民為了增加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為了提高收入,改善提高生活水平,在政府的鼓勵支持下,將糧食面積大為縮減,增加了葡萄、孜然等有市場的特色作物。

為了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充分利用當地的光、熱、水、土等資,當地還推行了間作套種、立體農業、節水農業等先進技術。當然,這些技術的推廣,主要是針對當地水資短缺而

推行的。

針對維族老大爺的煩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幫助他。

首先,通過大力宣傳,如各種新聞媒體的廣告,游客品嘗等形式讓葡萄走出新疆,走向全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其次,通過各種手段,如上網查詢等,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以便及時調整種植面積,更新品種,減少風險。

減少風險,增加收入的另一個辦法是開發葡萄的相關產業,如葡萄酒、飲料等產品。這樣做既可以將葡萄就地加工,減少因長途販運而帶的損失,也減少了運輸壓力。當然,要讓新疆的特色水果走出去,還要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縮短產品與市場的距離,同時不斷研發新的保鮮、冷藏技術,解決水果運輸過程中的腐爛變質問題。為了擴大競爭力,還應將個體農民的果園聯合起,采用股份制等經營形式,形成產、銷以及產品的加工、服務等一條龍的大農場,提高規模效益。只有對內增強相互信賴,相互協作,對外才有更強的競爭力。

承轉:新疆的經濟優勢除發展特色農業以外,更主要是發揮能優勢。

講述:據探測,新疆的石油、天然氣儲量約占全國的1/3。而中國東部由于經濟發展速度快,水平高,對能的需求量大,東部又缺乏能,造成經濟發展與能供應的矛盾。東部地區80%以上的能從外地調進,同時東部地區由于大量燃煤而使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為了緩解東部能短缺的現狀,穩定東部的經濟發展,同時帶動中西部經濟發展,縮小東西差距,國家制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一項重要的工程就是西氣東輸。

活動:請大家讀圖6.39、6.40回答以下問題。

1.新疆為什么成為中國重要的油氣工業基地?

2.找出西氣東輸的起點和經過的省級行政區。

3.西氣東輸工程跨越了哪幾個大的地形區和哪幾條大河?

4.西氣東輸的實施,將為東、西部地區帶什么好處?

5.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中是如何體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的基本準則的?

讀圖、分析、討論、教師指導。

提問、回答。略。

歸納小結:1.新疆的兩大盆地油氣資十分豐富,潛力巨大。預測儲量占全國1/3以上,僅塔里木盆地中的天然氣就占全國陸上天然氣的22%。有克拉瑪依、輪臺、庫車等大型油氣田。因此,新疆成為中國的重要油氣工業基地,成為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

2.西氣東輸工程西起塔里木天然氣田輪南,途經新、甘、寧、陜、晉、豫、皖、蘇、滬9個省市,目標地是長江三角洲。

3.西氣東輸工程自西向東跨越了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等幾個大的地形區及黃河、淮河、長江、京杭大運河等水系。

4.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使我國中西部的能、原材料優勢得以充分發揮,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帶動當地相關行業,如建筑、鋼鐵等工業的發展,為當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大大促進西部經濟的發展,縮小了東西部的經濟差距。同時,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緩解了東部經濟發達地區能短缺的問題,從塔里木盆地到上海的天然氣價格比進口天然氣要便宜,這也降低了東部地區的生產成本;天然氣是潔凈能,改善了東部日益嚴重的環境狀況。

5.西氣東輸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因此在工程實施之初就建立了“健康、安全、環保的管理體系”。在設計和施工上處處強調對環保的要求。如嚴格規定28 m寬的施工區域,對管道埋人地下的回填土要求必須是草類能夠生長,為保護羅布泊地區80多只野駱駝,專門追加了近1.5億元投資,增加管線長度15 km等等。這些措施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原則,相信這樣的工程必將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堂小結]

本節我們主要學習了新疆的農業特色,了解了西氣東輸的線路所經地區,西氣東輸工程實施的重大意義。新疆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陣地,一定會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而不斷發展,新疆的明天會更美好,西部的未會更燦爛。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篇2

農業的區位選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區位的概念。

2.理解農業位因素及發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對不同的農業部門能進行合理的區位選擇。

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圖形,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2.結合具體事例,能分析影響農業區位因素的利與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

3.組織學生搞一次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教育目標

1.認識人類的生產活動應因地制宜,協調人地關系,注意保護環境,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

2.認識影響農業區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從而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1.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

2.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注因素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看待問題。

教學難點

如何對農業生產進行區位選擇,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農業生產的特點及農業的分類,了解到了由于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政策等的差別,產生了不同的農業生產情況,即不同地區的農業類型不同,也即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的特點。那么,具體來說,在不同的地區應該發展何種農業比較好,或者說才算合理的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所要學的內容:“5.2 農業的區位選擇”

5.2 農業的區位選擇(板書)

[讀圖]讀教材第6頁圖5。4,分析我國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農業景觀為什么不同?并思考什么是“區位”。

一、區位的含義[板書]

學生討論:三江平原與青藏高原兩地的農業景觀不同,主要是它們所處的位置和自然條件不同所造成的。這也說明兩者的區位不同。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廣人稀——大規模機械化——小麥

青藏高原:地勢高峻、氣候寒冷、山地草場廣布——粗放的放牧業

教師歸納:

區位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指該事物的位置;另一方面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聯系

那么哪些因素影響著農業的區位選擇呢?

二、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板書]

[指導學生讀圖]根據教材第7頁圖5。5,思考以下問題:

(1) 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除圖中列出的各種因素外,影響農民決策的因素還有哪些?

學生討論回答:影響農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有氣候、地形、土壤、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等。除以上因素外,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民自身的資金情況,當地的科技情況等等對農民自身決策都是有影響的。

教師評價:對,農業的主要區位因素就是這六點。

[板書]1、氣候2、地形3、土壤4、市場5、交通運輸6、政策

氣候:熱量、光照、降水影響極大

地形:影響農業的類型(平原與山區不同)、影響農作物的分布(農作物隨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業、林業

土壤:作物生長的物質基礎,不同土壤適宜生長不同作物,東南丘陵的紅壤適宜種茶樹等。

市場:市場的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

交能運輸:園藝業、乳畜業產品容易變質,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

政策:國家政策和政府干預手段影響,如我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商品性生產基地建設

[教學反饋]根據剛講的農業區位因素完成第9頁“活動題”。

學生討論回答:A處種小麥B處養乳牛C處種花卉。

教師歸納:對。以上我們既從產品種植的本身條件考慮,還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如地價、產值、投入成本、市場等。

那么影響農業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都是一成不變的嗎?下面看幾個實例:

例1:江西丘陵地區經人工修筑后,一層層梯田種上了水稻、果樹等農產品。

例2:長江以北農作物楞一年三熟:據2000年3月20日《科技日報》報道,在長江以北地區,人們一直習慣于春種秋收,一年兩熟。位于長江以北的河南省商水縣的40萬畝良田,卻已連續5年實現“一年三熟”。這在常人眼里簡直是個夢,但是河南省農科院的科研人員卻把它變成了現實。

[提問]根據以上兩個事例,人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對自然因素加以利用和改造?對自然因素的改造是不是無限制的?為什么?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板書]

[學生討論回答]人們可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通過培育良種、改良耕作制度等技術改革,擴大某種農作物的區位范圍。另一方面是,根據經濟技術條件,對不適宜發展農業生產的自然因素進行改造,使之適宜發展農業。當然對自然因素的改造不是無限制的,因為還要充分考慮投入和產出比,如果產出低于投入就不適宜改造了。

[教師歸納]分析得很對,自然因素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并非都是決定性的。但在一般情況下,一個地區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對不變的,而農業生產的社會經濟條件則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下面我們學習本節最后一個問題。

四、社會經濟因素的變化[板書]

[提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8-9頁的文字和圖5。8,歸納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有哪些?以及哪些因素的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較為突出?

[學生討論回答]影響農業區位的社會經濟因素主要有:市場、交通運輸、政策、科學技術現代化等。這些因素的發展變化,主要是市場、交通運輸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

市場區位及其需求的變化[板書]

交通運輸條件的發展變化[板書]

教師歸納:以上同學說的很對。市場區位的變化是影響農業區位最突出的因素。交通運輸條件的變化也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大。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一切農業生產都以市場為導向,這樣才有生命力,農民才能真正得到實惠,增加收入。

[舉例]浙江省首先在全國實行糧食購銷體制改革。這是20__年3月17日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的。種糧大戶與企業訂合同,即稱為訂單糧食。農民根據訂單進行生產,心里就踏實了,也沒有后顧之憂了。

[舉例]1998年某省某縣大蔥獲得豐收,豐收后的該縣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為此政府出資在電視上播出了該縣大蔥的廣告,該縣成了全國大蔥的集散地,價格也一路上漲。后來,該縣的大蔥信息還上了互聯網。1999年該縣大蔥種植面積增加了10萬畝,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試分析這一現象的產生原因。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

在進行農業區位選擇時,不僅要分析區位因素,更要分析其發展變化。另外國家政策、政府干預對農業生產都有是有重大影響的。例如中國農村的三次革命: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二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第三次稅費改革都推動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農村和農業經濟的發展。

[教學反饋]分析影響下列地區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或社會經濟條件:古巴的甘蔗、我國的河西走廊糧棉、黑龍江省的大豆、珠江三角洲的魚塘、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

學生討論回答;

古巴的甘蔗――氣候條件適宜,長期的生產習慣。

河西走廊――夏季高溫,有祁連山冰雪水灌溉。

黑龍江大豆――夏季高溫,肥沃黑土。

珠江三角洲的魚塘――河網密布,地勢低平,低洼處長期積水,利于挖泥成塘。

上海郊區的乳牛場和養雞場――乳畜制品、鮮奶、雞蛋等不適于長距離運輸,從經濟效益考慮,分布在城郊有利上海市場。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比較系統地分析了自然、社會、經濟等因素及其發展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從而了解了農業的區位選擇必須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合理利用農業土地,使農業生產得到良好的發展。

[布置作業]

1、 調查分析我們日常生活用的一些食品主要是哪些地區生產的,以說明市場、交通運輸等條件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

2、 某山區鄉鎮發展粟子生產,如果你是鄉長,為提高粟子產量,你會采取哪些決策?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篇3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課本29頁圖2.1)

高度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2000-3000千米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50-55千米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流:由于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篇4

本節教材屬于世界地理分區部分。印度是南亞面積、人口最多、自然條件有代表性的國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圍繞環境 —— 資源 —— 人口這一主線,闡明了人地關系,為進一步學習區域地理奠定了基礎。因此本節課是教材的重點。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知識技能目標: 1. 知道印度的人口數量及人口問題; 2. 掌握印度地形和氣候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3. 了解印度的工業概況。

二是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對印度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氣候的學習,初步學會對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條件進行綜合評價。

三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印度人口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懂得人類必須自覺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一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二是印度的農作物分布及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

本節教材的難點是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分析,我確定這個難點的依據一是造成水旱災害的原因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氣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本身就是很復雜的問題。二是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較差,難以將諸多的地理因素綜合在一起,得出結論。

重點和難點已經確定,怎樣處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節課我將用兩個課時講解,詳講的內容是印度的人口問題、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

那么,如何把握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呢?那就要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法的選擇要根據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和以學為法的原則,這是新課程 " 以人為本 " 的教育思想的體現。

在本節課教學活動中,我采用講練結合的啟發引導式教學方法,合作討論法和利用圖形展示直觀教學法。我采用這種教法的依據有三:一是現代教學研究證實真正的理解是學習者對知識的主動再構建。知識再構建依靠提出問題,引導推測,鼓勵大膽猜測與想象,解決問題,主動建構知識體系。二是根據 " 二期課改 " 精神,教師轉變課堂角色,由知識的傳播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合作者與促進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過直觀的圖形圖表表現出來,變難為易,學生更容易理解。

在教學手段上,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多媒體信息如文字、圖像、聲音等有機集成并顯示在屏幕上,以強化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提高教學課堂效率。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教是手段,學是中心,會學才是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授之于漁",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以實現新課程理念終生學習的目標。基于以上考慮,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學法: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抓住這一生理特點,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知識量豐富、資源共享這些優點,我鼓勵學生從互聯網和圖書館中獲取知識,向學生介紹一些網站,搜索引擎和關鍵詞,教給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

本節課教學總的思路是以知識結構為線索,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師生問答,把教師的認知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整個教學過程我將圍繞"印度的人口概況,印度自然環境,農業和工業的狀況"這一主線來組織教學。通過構建四大問題情景、兩次合作討論來完成。

激趣設懸導入新課,采用多種直觀手段,有利于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本節課在導入過程中,首先放映幻燈片(泰姬陵、印度舞蹈、街上踱步的牛、恒河中沐浴的教徒、新德里城市風光等),配以解說: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是佛教的發源地,有著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泰姬陵、歌舞享譽世界。這是一個視牛為神明的國家,大街上牛可以自由漫步;這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已超過 10 億,僅次于中國……猜一猜"這是哪一國家?"使用直觀的手段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揭曉答案— - 印度,轉入新課。教材第一部分內容是印度的位置范圍及地形,我將結合多媒體課件,圍繞印度地圖進行講解,通過讀圖讓學生回答下列問題: 1. 印度在世界中處于什么位置? 2. 印度的臨國主要有哪些?它們在什么位置?(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以及隔 (ge) 海相望的國家斯里蘭卡) 3. 找出喜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說說印度地形分布的特點。這樣處理可使學生對印度有一個初步的認識,還可以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即從地圖中獲取知識,在地圖中消化理解知識。

印度人口這一部分內容我采用結合圖表,以問答的形式解決,這樣可以訓練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1. 從 1951 年到 2000 年印度人口大約增加了多少億? 2. 讀圖分析印度人口每隔 10 年的增長速度 .3. 學生閱讀"印度的人口政策"和數據表,分組討論人口過度增長會給印度帶來的影響,讓學生合作討論,我再做歸納總結。

印度除了人口壓力外,還面臨著水旱災害威脅,我用多媒體展示印度的水旱災害圖片,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自然災害的無情,激發同情心,讓學生學會辨證地看待自然。

印度水旱災害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那水旱災害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出下一個難點印度水旱災害的原因分析。

這部分內容我讓學生讀圖合作討論回答下列問題:1 . 對照亞洲氣候分布圖,看看印度以哪種氣候類型為主?以圖7 . 38為例分析該氣候類型的特點。 2. 比較分析 1 月、 7 月盛行風向有什么不同?西南季風對印度的降水有何影響?完成 38 頁表,以說明印度的水旱災害與西南風變化的關系。 這樣知識點明確,條理清晰,深入淺出突破了難點。最后我做歸納總結的方法解決,這樣既可訓練學生發散思維,又能訓練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給有余的糧食生產這部分內容包括兩個方面: 1 、"綠色革命 " 2 、印度農作物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其中"綠色革命 " 是次重點,而且容易理解,我采取給學生提供材料讓學生自學的方式解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印度農作物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這部分內容是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我采用結合動畫對比分析的方法解決我先用動畫向學生展示印度的農作物分布及印度的降水量分布圖。讓學生自己觀察得出結論,我再用表格對比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可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培養了學生邏輯推理能力。

在教材中,印度工業和印度農業在結構上有相似之處,這部分內容我采用引導學生自學的方式解決,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

本節課,我設計了兩類練習題,()一是填空題,考查學生的記憶能力和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二是綜合題,考查學生讀圖、用圖、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這兩類練習題,起到了鞏固本節內容,考查學生掌握情況,反饋教學效果的功能。這些練習題確定的原則是:遵守教學大綱,突出思想性、基礎性和教學重點、難點;訓練量適中。

對于課后總結這一環節,我的理解是,總結不應該僅僅為知識的簡單羅列,而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我設計了以下 3 個問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 1. 你學了什么? 2. 你的體驗是什么? 3. 你掌握了什么?因而其總的設計意圖是回顧知識,強化記憶。

本節課的板書我是如下設計的:這種網絡式的板書設計可使知識條理更加清晰,層次更加分明,重難點更加突出,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更加完整。

最后是布置作業:引導學生發散思維,作到學以至用,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有效的手段學習并積極參與。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湘教版教材編寫由"大洲----地區----國家"組成,層層遞減。本節是在認識大洲,了解地區這后走進的第一個國家。因此,本課從內容上是前面知識的延伸與應用,學好它又為今后學習其他國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能說出日本的位置與領土組成。

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風氣候特征。

(2)過程與方法:

A、運用地圖和資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養學生的讀圖、析圖的能力。

B、運用板快構造學說,解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C、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學習,學會描述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并會分析一個國家自然環境對人類的影響。使學生樹立"事物是聯系的,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日本位置、領土組成,地形特征。

(2)教學難點:氣候類型及形成原因。

二、說學情

學生正處于思維邏輯發展的關鍵時期,邏輯能力尚不夠強,但思想活躍,感情豐富,求知欲強,好勝心切,接受知識上往往帶有濃厚的感_彩,樂于接觸有趣的感性知識,因此,在講授日本時要多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多以圖片展示,并盡量聯系實際,以增強學生印象。

三、說教法:

針對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本節課教材特點,根據教學基本原則和規律,為實現上述目標,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我準備采取以下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A、在教學形式上力求突破"為了學地理而學習地理"的思想瓶頸,關注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話題或生活常見現象,設置問題情境,創設懸念,激發學生的探究_。

B比較分析法,通過對照得出區域地理特征。

C 運用多媒體教學將一些靜態的信息加工成聲,情,形的動態信息,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奮點,喚起求知欲,強調重點,攻破點。

四、說學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獲得必需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本節課將對學生進行如下學法指導:

(1)探究能力指導:

學生對日本較為熟悉,因此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經過思考、討論來解決問題,重在參與積極思考的這一過程,以培養自我的學習探究能力。

(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

利用學科知識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導學生發現、分析周圍的地理事物,從生活中學習地理,也把地理理論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兩者要相結合,相促進。

(3)重視地圖的作用: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應該引導學生注重地圖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養成從圖中提取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五、說教學程序:

通過一系列學生所熟悉的日本的景觀,創設一個生動、誘人情境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進入新課的學習當中。

以前我們已經學習了大洲、地區兩種范圍大小不同的區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圖判讀一個區域的位置、范圍呢?今天我們用{觀察地圖}要求學生自習觀察地圖,通過地圖中了解日本的位置,領土組成。

.

以小組分組討論計算的方式讓學生動手計算日本人口密度,并與中國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得出日本地狹人稠的特點。

展示日本富士山圖片,因富士山為活火山,導出日本這個國家多火山地震、火山。提問思考"日本為什么多火山地震"演示日本由于處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因而多地震、火山。這樣圖片導入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

聯系實際,學生分組討論遇到地震時,我們該怎么辦?聯系實際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及利用日本的兩個象征之一"櫻花"引入氣候的教學,過程中結合視頻,利用其直觀的視覺效果及豐富的內容讓學生對氣候有心理感受。

出示日本氣候類型圖

為了體現日本氣候的海洋性特征,把其氣溫、降水以柱狀圖形式體現與北京進行對比,得出"與亞洲同緯度相比,夏季較涼爽,冬季較溫暖,全年降水量較多"的特征。

為了鞏固課堂學習我布置了一下練習:

1、課本66—67活動題。

2.搜集日本風俗民情材料,使學生更全面了解國家。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篇6

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的: 1.舉例說出區域的特征

2.以兩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3.以某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重點: 1.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分析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區域的特征

2.以兩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引入新課)我們的生活與區域密切相聯。例如,我們介紹自己家鄉在某省某市,去過某風景區旅游等。我們經常聽到省(直轄市、自治區)、流域、經濟區、自然保護區等名詞和反映區域的術語。你知道什么是區域嗎?區域有哪些地理特征?

【板書】一、區域的含義

1、區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

2、區域的特征: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⑴層次性。即區域是有等級的。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例如,東北平原既是東北地區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等。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薌城區、龍文區等。

(2)差異性。指區域與同級別區域之間的差異。一般說來,區域等級越高,區域內部越復雜,同一性越小,區域間差異性也就越大;反之,區域等級越低,區域本身簡單,區域內同一性大,區域間差異也小。例如我國東部季風區南北跨緯度廣,內部差異明顯,根據氣候等要素的區別,又可分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3)整體性。指地表區域內各組成部分間的內在聯系,并經過這種長期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融合,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區域的這種整體性是形成區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變性。首先是指區域界線的模糊性。雖然有的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但大多數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如干濕地區。其次是指對同一地表空間,人們研究區域的目的不同,劃分的角度、指標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區劃方案。

(過渡)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會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們首先學習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讓學生做完學案知識點一:區域。

答案:地理差異 指標 區位特征 地理條件 C

【板書】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具體包括:不同區域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生產、生活特點差異;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差異。我們通過比較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說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思考:1.導致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點撥:從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現什么規律?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

點撥:長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國降水量的普遍規律一致,原因從該地地形為平原,降水主要來自東南季風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東面有長白山的阻擋,降水較少,基本呈現從東向西遞減的規律。

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網密度的差異,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影響?

點撥:長江三角洲地區因河網密布,湖泊眾多,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松嫩平原地區河網密度小,導致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

引導學生完成學案知識點二:地理環境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答案:1.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自然環境的差異

區域

要素

長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北緯30°附近,長江的入海口

WWW.北緯43°~48°的東北地區的中部

氣候條件

__亞熱帶季風_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土地條件

水稻土為主,人均耕地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_黑土_為主,人均耕地面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礦產資源

__貧乏____

石油等礦產豐富

2.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人類活動的差異

下面以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較,說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長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區,②都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

地理環境差異

地理位置

位于北緯30°附近,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入海口

北緯43°~48°,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高二地理學生學習教案篇7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第一節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

☆知識要點:

1、城市的三種基本功能區: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

※難點解析:

★①功能區的形成:同種經濟活動需要的發展條件一致,所以同種經濟活動容易在城市相同的區位上聚集起來,發生競爭,最終形成一個以該種職能為主、其他職能為輔的功能區

★②中心商務區、中心商業區的區別

在城市中心區,交通最為便利,所以對商業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城市中心的商業區,就是中心商業區,隨著城市的發展,中心商業區不斷膨脹發展,職能層次逐漸豐富,最終發展成為中心商務區。所以中心商業區是城市發展的初級階段所具備的,是小城市中的。而中心商務區是城市發展的高級階段所具備的,是大城市中才有的

★③不同的功能區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而且這兒的功能區指的就是后面提到的經濟文化區

2、中心商務區特點:(對交通要求)

①城市中經濟活動最為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數量晝夜變化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務區內部存在明顯的分區(平面中心、垂直底層均為零售活動)

3、工業區區位變化特點:

①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考慮到環境)  ②趨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考慮到經濟)

4、住宅區

①建筑質量上,出現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

②位置上,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難點解析:為什么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高級住宅區的居民收入高,日常除了工作還會進行其他休閑娛樂活動,所以住宅靠近高坡、文化區;而低級住宅區的居民收入低,終日為生活奔波,日常主要活動為工作,所以住宅靠近低地、工業區。而工業區和文化區的位置是相背的,所以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難點解析:衛星城的作用——分散城市的職能,起到大城市人口分流作用

地球自轉的意義

【預習目標】

1.了解地方時、時區、區時、北京時間等基本概念,理解時差產生的原因

2.明確時區的劃分,能夠利用已知條件進行地方時、 區時及經度的簡 單計算。

3.理解日期分界線,能夠熟練運用日期分界線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預習案】

一、地方時

(1)產生: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緯 度相對偏東的地點的時刻

①    。

(2)概念:因②   不同而出現的不同時刻。

(3)與經度差的關系:經度每隔15°,地方 時相差③   小時;經度每隔1°,地方時相差④   分鐘。  。

二。時區和區時

(1)時區劃分:全球劃分為⑤   個時區,每個時區跨經度15°。

(2)區時:即每個時區⑥   經線的地方時,相鄰的兩個時區,區時相差⑦   小時。

3.國際日界線

(1)概念:規定⑧   經線作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并不完全重合)。

(2)日期變更:向東過日界線⑨    ,向西⑩   。

課堂探究

【探究案】

探究一 地方時和區時的計算

1.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導致太陽東升西落,那么同一緯度東西方向上哪邊更早看到日出、更早到達正午?

2.為了計時方便,人們按統一標準劃分了時區。讀教材圖1-2-4,總結世界時區的劃分標準。

3.結合地球自轉規律,總結一下時區和地方時、區時的計算方法。

探究二 日期分界線的應用

我們周邊有一些雙胞胎 ,先出生的為哥(姐)、后 出生的為弟(妹)。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竟然也有先出生的是弟(妹)、后出生的卻是哥(姐)的出生次序顛 倒的奇聞。而造成奇聞的原因就是日界線的存在。回答下列問題。

1.我們每天都會經歷日期的改變,其界線是什么時刻?

2.除此外,地球上還有一條人為規定的日期分界線,它是哪條線?結合教材圖1-2-4,判別穿過該日界線日期的變化。

3.為什么會出現雙胞胎先出生的是弟 (妹)、后出生的卻是哥(姐)的出生次序顛倒的奇聞?

4.總結劃分新舊兩天的規律

【鞏固案】

1.經度相同的地方( )

A.季節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線速度相同 D.地方時相同

2.關于地方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地方時是因經度不同的時刻

B. 經度每隔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

C.同一經線上,地方時相同

D.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的地方時要晚些

3.一架飛機從上海于10月1日17時飛往美國舊金山(西八區)需飛行14小時,到達目的地時,當地時間是( )

A. 10 月1日3時 B.10月1日15時 C.10月2日3時 D.10月2日15時

4.右圖中從 A→B,從C→D物體水平運動的方向(  )

A.都向東偏   B.都向西偏

C.前者向西偏,后者向東偏  D.前者向東偏,后者向西偏

5.北半球自西向東流的河流,容易發生的現象是( )

A.北岸遭受流水侵蝕,南岸出現泥沙堆積

B.南岸遭受流水侵蝕,北岸出現泥沙堆積

C.南北兩岸侵蝕情況相同

D.南北兩岸泥沙堆積情況相同

6.下圖中的虛線是水平運動物體的原始方向,實線是其偏轉方向,正確的圖示是( )

293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南膏药贴牌-膏药代加工-膏药oem厂家-洛阳今世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闪蒸干燥机-喷雾干燥机-带式干燥机-桨叶干燥机-[常州佳一干燥设备] | 土壤墒情监测站_土壤墒情监测仪_土壤墒情监测系统_管式土壤墒情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水成膜泡沫灭火剂_氟蛋白泡沫液_河南新乡骏华消防科技厂家 | 武汉EPS线条_EPS装饰线条_EPS构件_湖北博欧EPS线条厂家 | 上海盐水喷雾试验机_两厢式冷热冲击试验箱-巨怡环试 | 轴承振动测量仪电箱-轴承测振动仪器-测试仪厂家-杭州居易电气 | 美的商用净水器_美的直饮机_一级代理经销商_Midea租赁价格-厂家反渗透滤芯-直饮水批发品牌售后 | 液压扳手-高品质液压扳手供应商 - 液压扳手, 液压扳手供应商, 德国进口液压拉马 | 一点车讯-汽车网站,每天一点最新车讯!| 蒸汽热收缩机_蒸汽发生器_塑封机_包膜机_封切收缩机_热收缩包装机_真空机_全自动打包机_捆扎机_封箱机-东莞市中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高清视频编码器,4K音视频编解码器,直播编码器,流媒体服务器,深圳海威视讯技术有限公司 | 混合气体腐蚀试验箱_盐雾/硫化氢/气体腐蚀试验箱厂家-北京中科博达 | 电子万能试验机_液压拉力试验机_冲击疲劳试验机_材料试验机厂家-济南众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sfp光模块,高速万兆光模块工厂-性价比更高的光纤模块制造商-武汉恒泰通 | 郑州大巴车出租|中巴车租赁|旅游大巴租车|包车|郑州旅游大巴车租赁有限公司 | 成都亚克力制品,PVC板,双色板雕刻加工,亚克力门牌,亚克力标牌,水晶字雕刻制作-零贰捌广告 | 活性炭厂家-蜂窝活性炭-粉状/柱状/果壳/椰壳活性炭-大千净化-活性炭 | 免费个人pos机申请办理-移动pos机刷卡-聚合收款码办理 | 带锯机|木工带锯机圆木推台锯|跑车带锯机|河北茂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吊篮式|移动式冷热冲击试验箱-二槽冷热冲击试验箱-广东科宝 | 蓝莓施肥机,智能施肥机,自动施肥机,水肥一体化项目,水肥一体机厂家,小型施肥机,圣大节水,滴灌施工方案,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官网17864474793 | 软文世界-软文推广-软文营销-新闻稿发布-一站式软文自助发稿平台 | 超声波乳化机-超声波分散机|仪-超声波萃取仪-超声波均质机-精浩机械|首页 | 网站优化公司_SEO优化_北京关键词百度快速排名-智恒博网络 | 舞台木地板厂家_体育运动木地板_室内篮球馆木地板_实木运动地板厂家_欧氏篮球地板推荐 | 棕刚玉_白刚玉_铝酸钙-锐石新材料 | WTB5光栅尺-JIE WILL磁栅尺-B60数显表-常州中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铝箔袋,铝箔袋厂家,东莞铝箔袋,防静电铝箔袋,防静电屏蔽袋,防静电真空袋,真空袋-东莞铭晋让您的产品与众不同 | 手板_手板模型制作_cnc手板加工厂-东莞天泓 | 油液红外光谱仪-油液监测系统-燃油嗅探仪-上海冉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砂石生产线_石料生产线设备_制砂生产线设备价格_生产厂家-河南中誉鼎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泰国试管婴儿_泰国第三代试管婴儿费用|成功率|医院—新生代海外医疗 | BHK汞灯-百科|上海熙浩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宣传片制作-企业宣传视频制作-产品视频拍摄-产品动画制作-短视频拍摄制作公司 | 天助网 - 中小企业全网推广平台_生态整合营销知名服务商_天助网采购优选 | 厂厂乐-汇聚海量采购信息的B2B微营销平台-厂厂乐官网 | 色谱柱-淋洗液罐-巴罗克试剂槽-巴氏吸管-5ml样品瓶-SBS液氮冻存管-上海希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郑州水质检测中心_井水检测_河南废气检测_河南中环嘉创检测 | 上海租车公司_上海包车_奔驰租赁_上海商务租车_上海谐焕租车 | 浴室柜-浴室镜厂家-YINAISI · 意大利设计师品牌 | 咿耐斯 |-浙江台州市丰源卫浴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