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

時間: 沐欽 生物教案

生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由蛋白質、核酸、脂質等組成的物質系統。生物大分子)。生命現象是這個復雜系統中物質、能量和信息三個量的綜合運動和傳遞的表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中生物教學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精選篇1)

一、教材分析

DNA復制是生物遺傳信息得以世代相傳和延續的基礎,也是生物變異的基礎。本節內容在編排上先講述科學家對DNA復制的推測,然后介紹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證據,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學習半保留復制的具體過程。本節是進行探究學習很好的一課,引導學生對該過程的演繹推理,幫助學生理解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邏輯思維。學生在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學習過“DNA的結構”,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理解,而DNA的復制過程是一個微觀而復雜的內容,學生不易理解,教師可結合直觀形象的示意圖或視頻動畫來輔助教學,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和掌握。

二、教學目標

1、概述DNA分子的復制。

2、探討DNA復制的生物學意義。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DNA分子復制的條件、過程和特點。

2、難點:對半保留復制的推理與驗證。

四、教學策略

通過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新知識。

1、設置問題情境,引人課題。以9.11事件入手,引導學生在分析PCR工作原理的基礎上思考人體內的DNA是如何進行復制的。

2、分析經典實驗,引導學生領悟科學探究的過程。設計引導學生對康貝格、梅賽爾一斯特爾等人的經典實驗進行層層設疑,讓學生嘗試自己作出設計,得出結論。

3、借助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理解DNA復制的具體過程。

五、教學過程

1、設置問題情景,引人課題

震驚世界的“9·11”事件奪去了很多無辜的生命,兩幢大樓轟然倒塌,死傷者數以千計,從廢墟中清理出的尸體面目全非,無法辨認,如何來確定罹難者的身份呢?警方利用PCR技術獲得了罹難者大量的DNA系列。通過與失蹤人員的親人進行DNA檢測鑒定和認定。

提出問題:從案例可知PCR技術起到了什么作用?

PCR工作的原理是DNA復制,是一種體外人工復制,那么,在生物體內,DNA是怎樣進行復制的呢?從而進人本節的學習。

2、對DNA復制的初步探究

引導學生討論并分析康貝格的實驗,了解DNA復制的一般條件。

資料1:1956年,美國生物化學家康貝格在試管中,將大腸桿菌中提取出的DNA聚合酶加人到具有4種豐富的脫氧核苷酸的人工合成體系中。

結果:在試管中4種脫氧核苷酸不能合成DNA分子。

提問:在資料1中,為什么要加人DNA聚合酶和4種脫氧核苷酸?

資料2:康貝格在上述試管中加人了少量DNA分子和ATP,培養在適宜溫度條件下,一段時間后,測定其中DNA的含量。

結果:試管中的DNA的含量增加。

提問:1、加入ATP有什么作用?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精選篇2)

1、教學目的

(一)知識目標

(1) 理解DNA復制的含義。

(2) 掌握DNA的復制過程。

(3) 概述DNA復制的生物學意義。

(二)能力目標

(1) 通過對DNA復制的學習,讓學生掌握運用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分析問題。

(2)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總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 讓同學們認識與人合作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技術的進步在探索真理中的重要作用。

(2) 讓同學們明白不論哪種假說只有在通過實踐檢驗并被證明是正確之后才能上升為科學理論。

2、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DNA復制的條件、過程及特點

(2)教學難點:DNA復制的過程

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的獨特功能,把DNA的復制過程等重、難點知識編制成多媒體課件。將這些較難理解的重、難點知識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轉化為易于吸收的知識。

3、課的類型及主要教學方法

新授課;觀察法、分析法、談話法和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5、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講授] 首先請大家來看這一張圖片(幻燈)

[提問] 那大家知道這是一幅什么圖呢?

[回答] 20__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 舞動的北京”。

[提問] 那接下來我要問這樣一個問題(幻燈)如何將此會徽復制成兩個一樣的印章?

[回答] 首先選一塊相同的原料,請最好的雕刻師傅進行雕刻等等方案。

[講授]我們今天的學習的內容就與復制有關.來看一下題目 第3節 DNA分子的復制

[板書] 第三節 DNA的復制

(2)講授新課

[講授] 通過上兩節課有關DNA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及DNA的分子結構,我們先來復習一下DNA的分子結構。

[幻燈] 1、DNA分子具有特殊的空間結構,也就是具有規則的()結構。

2、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與();G與()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連接。

[回答] 雙螺旋 ;T; G; 氫鍵

[講授] 作為主要的遺傳物質DNA分子不僅能夠儲存大量的遺傳信息,還能傳遞遺傳信息,遺傳信息的傳遞就是通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那DNA是怎樣復制的呢?它的復制與它的雙螺旋分子結構有沒有什么聯系呢?讓我們帶著問題進入今天的學習。

首先我們要考慮DNA是怎么進行復制的呢?即對DNA分子復制的推測(幻燈)

[板書] 一、對DNA分子復制的推測

[講授] 在學習之前我想請大家先閱讀一下書上第52頁關于DNA分子復制的推測的這段內容,這段內容主要是說沃森和克里克在提出了著名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后,又發表了遺傳物質自我復制的假說,并提出了“半保留復制”這一概念。

[提問] 通過剛剛的閱讀,誰可以解釋一下什么叫做半保留復制?

[回答] DNA分子復制時,DNA分子的雙螺旋將解開,互補的堿基之間的氫鍵斷裂,解開的兩條單鏈作為復制的模板,游離的脫氧核甘酸依據互補配對原則,通過形成氫鍵,結合到作為模板的單鏈上。由于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因此,這種復制方式被稱做半保留復制。

[講授] 其實“半保留復制“只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一種對DNA復制方式的假說,對于的DNA的復制機理還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假說。另一種關于DNA復制方式較普遍的假說是“全保留復制“,既復制時DNA的兩條母鏈會分開分別復制形成兩條子鏈,之后兩條母鏈結合恢復原狀,新合成的兩條子鏈彼此互補結合形成一條新的雙鏈DNA分子。(幻燈)

現在知道了DNA復制方式的兩種假說,那DNA究竟是如何進行復制的呢?我們該以什么作為依據去分析判斷呢?剛剛_同學已經為我們解釋了什么叫做半保留復制.我也給出了大家全保留復制的概念。

[提問] 那這兩種復制方式新合成的子代DNA有什么不同呢?

[回答] 半保留復制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會保留原來DNA分子中的一條鏈;而全保留復制新合成的每個DNA分子中的兩條鏈都是新合成的。

[講授] 根據這點我們只要區分親代與子代的DNA就可以清楚的知道DNA的復制方式究竟是半保留的還是全保留的。科學家在1958年以大腸桿菌為實驗材料,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設計了一個實驗檢驗了DNA的復制方式,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實驗是怎樣進行的。(幻燈)

[講授] 科學家將先大腸桿菌放在含有15N標記的NH4Cl培養液進行培養,讓其繁殖幾代,提取此時大腸桿菌的DNA,接著將大腸桿菌轉移到14N的普通培養液中進行培養,于細胞分裂一次時提取大腸桿菌的DNA,于細胞分裂兩次時再提取一次DNA,最后將在這三個不同時期提取到的DNA進行離心,記錄下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

[提問] 大家運用物理和化學知識可以想到為什么科學家要用15N和14N標記的兩種不同培養液來培養大腸桿菌嗎?

[回答] 大腸桿菌在培養液中會用到N元素進行的復制,從而15N,14N被標記到鏈上,而由于兩者的密度不同,在DNA離心時導致沉降系數不同,使得DNA帶分布在試管中的不同位置,由此可以判斷出DNA的復制方式。

[講授] 我們來看一下經離心后DNA帶在試管中的分布情況如何?比較三個試管中帶的分布情況,第一次提取的DNA離心后分布在靠近試管底部的位置,第二提取的DNA離心后分布在試管的中間位置,而第三次提取的DNA離心后有兩條DNA帶,一條分布在離試管底部最遠的位置,一條位于試管的中間位置。

[提問] 解釋一下為什么這三條DNA帶分布在試管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從DNA帶的分布情況來判斷DNA的復制方式是什么?為什么不是全保留復制?

[回答] 如果是以全保留進行復制的話就試管里只會有上下兩條帶,不會出現中間帶。

[講授] 來看下大腸桿菌DNA的半保留復制過程。先在15N標記的培養液中進行DNA復制,合成的都是15N標記的雙鏈DNA,用15N15N表示,密度最大,所以離心后的DNA帶最靠近試管的底部;后轉移到14N的培養液中以半保留方式復制了一次,合成了只有一條鏈被15N標記的子代雙鏈DNA,用15N14N表示,密度居中,位置也居中;接著再復制一次時新合成了兩條DNA鏈都沒有被15N標記的子代雙鏈DNA,用14N14N表示,密度最小,也就離試管底部最遠.

其實這個實驗證明了DNA的復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進行的。

[板書] 二、證明DNA半保留復制的實驗

[講授] 那知道了DNA是以半保留復制方式進行復制的,下面來學習DNA分子復制的過程,在學習之前,先請大家閱讀一下書上就第54頁的內容,來回答這幾個問題:

[板書] 三、DNA復制的過程

[幻燈] DNA復制的概念?

[回答] 指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

[提問] 那DNA復制的實質是什么呢?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精選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必修2《遺傳與進化》的第二章第二節,其根本是解釋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減數分裂與孟德爾遺傳規律緊密相連,減數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學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學好本節課是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 知識目標: 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依據和實驗依據;

會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說明孟德爾遺傳定律的實質;

☆ 能力目標:嘗試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情感目標:認同基因是物質的實體;

認同觀察、提出假說、實驗的方法在建立科學理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學習科學家敢于懷疑的科學精神

(三)重難點的確定

※ 教學重點: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假說和實驗依據;

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

※ 教學難點: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依據

?二.教學策略

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創設問題,不斷引導學生分析討論、猜想、實驗并得出結論。比如問題探討中“請你試一試,將孟德爾分離定律中的遺傳因子換成同源染色體,把分離定律再念一遍,你覺得這個替換有問題嗎?由此你聯想到什么?”如果學生能在老師的啟發下答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甚至說“遺傳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體”,我們這堂課已經成功了一半。

探究式學習法:現代教學論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僅僅通過教師的傳授及學生個體的主動學習是不夠的,教學任務需要更多地依賴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互作用以及群體協商與對話等教學情境來實現。所以本節課除了傳統的傳授法之外,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達到教學目標,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主動探究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重要的潛在作用。

三.教學設計思路

1、以“類比推理”的科學方法為一條主線

2、以“假說——演繹”的科學方法為課堂的第二條線索

薩頓假說的證據——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中體現了“假說——演繹”的方法。

五.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問題導入

問題探討:請你試一試,將孟德爾分離定律中的遺傳因子換成同源染色體,把分離定律再念一遍,你覺得這個替換有問題嗎?由此你聯想到什么?(這是教材上設計的問題,非常地好,好在很容易使學生將遺傳因子與染色體聯系起來,如果學生能在老師的啟發下回答出遺傳因子在染色體上,哪怕說“遺傳因子是不是就是染色體,”那我們這堂課已經成功了一半。

(二)小組合作學習(通過類比推理讓學生從感性上接受基因在染色體上)

通過上面的導入很容易過渡到薩頓的發現以及假說,但是要說明一點,假說的提出不是無根據的亂說,而是通過“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因為薩頓發現基因和染色體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這里面需要給學生介紹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類比推理,并強調其重要性)。

? 基因的行為 染色體的行為 體細胞中的來源 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同左 體細胞中的存在形式 成對存在 成對存在 在配子中的存在方式 在配子中,成對中的一個

同左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時 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 保持相對穩定的形態結構 形成配子時的行為 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小組合作學習“思考與討論”:

你同意以上的分析(指基因在染色體上)嗎?如果你也認為基因在染色體上,請你在圖中染色體上標注基因符號,解釋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實驗。(P28圖)

這個“思考與討論”必須讓學生來完成,當學生將基因標注在染色體上之后,會發現不管是F1還是F2代,結果與前面孟德爾所做的實驗(還沒有發現減數分裂之前)完全是一致的,到這個時候學生會有這種感覺:將孟德爾所說的遺傳因子標注在染色體上是一點都沒有問題。

(三)摩爾根的實驗

由推理得出的結論并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其正確與否,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

介紹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實驗圖解)

1、摩爾根關于果蠅眼色的遺傳實驗:

P 紅眼(雌) × 白眼(雄)

F1 紅眼(雌、雄)

F2 紅眼(雌、雄) 白眼(雄)

3/4 1/4

F2紅眼和白眼之間的數量比為3:1,遺傳表現符合分離定律,表明果蠅的紅眼和白眼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提出問題:

1.根據哪一個雜交組合判斷出果蠅的顯性性狀?為什么?

2.果蠅的白眼性狀遺傳有什么特點?是否與性別有關?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展示果蠅的染色體圖譜,介紹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提出問題:

3.若控制此對性狀的基因在常染色體上,那F2代表現性及比例如何?

學生思考并畫出遺傳圖解。

設想: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性染色體上

P XWXW紅眼(雌) × XwY白眼(雄)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精選篇4)

教材內容分析:

《基因在染色體上》是人教版《生物必修②〈遺傳與進化〉》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按照遺傳學的發展順序,在學完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現和第二章第一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的說明科學家是先通過類比推理,說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后通過實驗現象提出問題,作出解釋,最好實驗驗證,來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對假說演繹法的理解和應用。

學情分析:

在學完必修1有絲分裂和必修2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現及第二章第一節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后,學生對孟德爾的遺傳規律中基因的行為和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行為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位本章本節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類比推理法在課本中沒有明確的概念,在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生活中學生也會常常無形之中用到,所以要求學生運用類比推理法,說明基因和染色體之間有明顯的平行關系,進而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具有可行性,但是具體收集依據和分析時,教師最好引導學生,以此降低難度。在第一章遺傳因子的發現中學生對于假說演繹法雖然說已經了解了,但還達不到靈活應用的程度,所以教師在講述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中要及時靈活的引導學生回顧孟德爾是怎樣思考的,這實際上在摩爾根果蠅雜交實驗中,再次鞏固了假說演繹法,并且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生也嘗試獨立靈活運用此方法的,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新課程標準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加大主體的參與課堂教學的力度,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科學素養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任務。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創設情境,重走科學家的探索思路,體驗創造性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能力的方法,同時也是樹立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述科學家關于基因和染色體平行關系的發現。

2、說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3、運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闡明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實質。

【能力目標】

1、嘗試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2、通過摩爾根的實驗,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造就學生務實的科學作風。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同科學研究需要大膽質疑,勤于實踐,敢于創新的精神,以及對科學的熱愛。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二、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說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假說和實驗證據。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現代解釋。

?2、教學難點?

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三、教學方法

采用導入式教學、小組合作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方法

四、教學設計

根據新課程理念,重點突出兩點:一是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二是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展示薩頓和摩爾根在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中做出的貢獻,以及他們縝密思考的研究方法。精心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根據學案要求進行分組,給小組回答問題提供評價標準,由學生主動探究講授本節課的知識。由學生自主完成探究和發現的過程,在探究科學之旅中,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五、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在本次教學中,首先在課前給學生留下了預習作業,按照作業要求給學生分成指定小組。小組分工合作學習,推舉中心發言人。老師設計導學案,學生會按照導學案的要求主動完成學習任務。

不足之處:學生反映時間不夠,預習不充分。

2、課堂教學情況:學生首先按分好的小組做好,每10個人為一個小組。桌子圍在一起,學生面朝黑板。教師做好導學要求,將各小組需要解決的問題列出:

第一小組: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中基因的行為變化。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

總結:第一組發言人能準確地將孟德爾分離定律中的遺傳因子替換為染色體完成此題。學生能在黑板準確畫出減數分裂中染色體的變化圖像。

第二組:對比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和基因的行為,兩者共同的地方?(提出薩頓假設)

小結(完成表格)

? 染色體 基因 在體細胞中的存在方式 -------------存在 ------------存在 來源 一個來自-----、一個來自------- 一個來自-----、一個來自------- 配子中的數目 是體細胞的--------- 是體細胞的---------- 傳遞中的性質 ? ? 在上圖中,請用“基因在染色體上”來解釋孟德爾的遺傳規律

總結:因為學生經過提前預習,所以本小組有兩位同學將此題完整答對。學生雖然答對了,對于兩者的平行依據應當還沒有清晰直觀的認識,所以這時教師用ppt課件及時給出下圖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第三組: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與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總結:此問題是考察學生技能的問題,本小組多數同學能總結出假說演繹法以及選對了實驗材料。

第四組:用孟德爾的方法去分析摩爾根的實驗,還有那些現象是解釋不了的?摩爾根當時提出了什么問題,做出了什么假設?(介紹果蠅染色體)

總結:該小組能回答此問題有些緩慢,語言表達不太流暢。

果蠅雜交實驗圖解分析,學生獨立探討的難度較大,老師結合ppt,邊講解邊和全班學生一起探討。

【師】與孟德爾實驗作類比,講解摩爾根實驗。比較相對性狀(顯、隱性性狀)、實驗過程。

P?紅眼(雌) × 白眼(雄)

F1 ? 紅眼

? ↓(雌雄個體相互交配)

F2 紅眼(雌雄) 白眼(雄)

3?: 1

【生】推測摩爾根實驗的結果與孟德爾實驗比較。

【師】提出問題:為什么F2 白眼全部是雄性?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精選篇5)

一、教材分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主要講述了細胞的增值、細胞周期、有絲分裂與無絲分裂,是以后學習減數分裂和遺傳規律的基礎,也為后面的細胞分化、細胞的衰老和死亡打下鋪墊。本節課涉及到的內容與前幾章所學的細胞器功能的知識融會貫通,進一步掌握以往的知識,有利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解釋生命現象,在教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本節的核心問題如下:

1.細胞問什么不能無限長大呢?

2. 細胞通過什么方式增值?主要方式是什么?什么叫細胞周期?

3.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是怎樣的?它有什么生物學意義?

二、學生分析

因為高一年級的學生生物學基礎知識很少,因此,要像對初學生物學的學生那樣對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前五章學生對于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學習展開,通過適當的策略使新知識融入到原有的知識網絡中。雖高一的學生已有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與綜合思維能力,但本節內容確實抽象,估計學生對細胞分裂過程中DNA和染色體數的變化難理解,對于有絲分裂各個過程所出現的一系列現象,學生可能仍無法想象清楚,或無法將幾個時期的事件串聯成一條直鏈,因此,在教學中可用課件演示的方式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連續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令教學中充分體現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課改理念,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

細胞增殖的方式和意義。

細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理解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的變化規律。

能夠通過小組討論和總結發言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5)通過有絲分裂動畫的展示培養觀察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6)養成質疑、嚴謹、求實、創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1)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2.教學難點

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以及DNA數量的變化。

3.學生學習重點

(1)細胞為什么要進行分裂?

(2)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是什么?

4. 學生學習難點

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各個時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以及DNA數量的變化

五、教學策略和教學媒體

1.對于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的實驗。為了避免直接講授學習,體現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目的在于讓學生先探究,知道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明白了細胞分裂的必要性。

2.對于較抽象的有絲分裂過程,采取多媒體展示動畫直觀教學,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主動觀察歸納,難點的突破采取以分裂過程為主線,學生歸納的方式進行。

3.教學過程中,結合當堂鞏固,使階段性知識點得以鞏固。

六、教學思路

SHAPE MERGEFORMAT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探究、講述、討論)------------------整理問題

七、教學過程

程序 要解決的

核心問題 教師組織引導 學生活動 解決問題的方法及目的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問題一:細胞為什么不能無限長大? 展示象與鼠的圖片,討論:象與鼠的個體體積差距很大,象的相應器官和組織的細胞是否比鼠的細胞大?二者個體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幼象到成象體積的變大是靠細胞數量的增多還是靠細胞體積的增大? 學生思考并回答:象與鼠相應器官或組織的細胞大小相似,二者體積差距大的主要原因是細胞數量的不同。生物體的生長是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的結果,但主要原因是細胞數目的增加。 借助課件通過熟悉的現象激發學生的興趣 激發學生學生探求答案的欲望

恩,大家回答得很好,生物體的增大是由于組成的細胞增值,在生長,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細胞那么小,而不能再繼續長大了呢? 積極思考,交流想法。 讓學生自主地從多個方面進行思考。 細胞不能無限增長的原因 組織學生討論限制細胞體積的因素,引導學生思考。(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就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低。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細胞核基本保持不變,如果細胞太大,細胞核的負擔就會過重。 實驗探究 教師指導 讓學生明白細胞分裂的必要性 反面思考 既然細胞體積小,有利于物質運輸,那么是不是細胞就能無限小?為什么?

因為細胞內完成各項生化反應需要很多酶,每一項酶促反應占有50nm的空間,而每一個核糖體直徑10—20nm。 不能,恩……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組織學生閱讀課本,并提出問題(112--113頁) 問題二:細胞通過什么方式增值?

分裂的三種方式?

細胞周期的定義? 講解增值重要性——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

(有絲分裂具有周期性)

快速瀏覽課本,結合問題,進行思考

分裂

有絲分裂、

無絲分裂、減數分裂

3)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

1)用概念圖的方式告訴學生三種分裂的關系更加簡單,便于掌握。

2)連續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比如根尖分生區細胞、莖的形成層、表皮生發層等。 使學生對內容做一了解,為后續的講解做基礎。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細胞有絲分裂(植物為例)

問題三: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是怎樣的? 提問:課件播放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動畫過程。

提問:間期細胞內有哪些變化?

教師強調此期進行重要的物質準備: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即染色體的復制。

提問前期有何變化?

口訣:膜仁消失現二體

學生觀察。

學生會觀察回答:細胞有一定的生長。

學生觀察回答:染色質縮短變粗,

核膜解體,核仁消失,紡錘體開始形成 分步驟展示各期的動態變化。 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加深學生對細胞分裂的理解。 提問:分裂中期所發生的主要變化有哪些?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精選篇6)

一、教學內容分析

“細胞增殖” 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6章第1節的內容。它與前面所學的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細胞核——代謝活動的調控中心,高爾基體的功能,中心體的結構與功能等內容有密切的聯系,本節內容主要包括細胞不能夠無限長大、細胞增殖及其意義、細胞周期、有絲分裂等。其中模擬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和有絲分裂的過程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通過模擬探究實驗可使學生明白細胞分裂的必要性。其中有絲分裂是學生學習減數分裂和遺傳規律的基礎,還是學生學習DNA復制及遺傳信息傳遞的重要基礎,甚至是學生學習選修模塊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模擬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探討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2)舉例說明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3)簡述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4)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并概述其過程。

2、能力目標

(1)嘗試用模擬的方法進行科學研究。

(2)運用數學分析、歸納和推理方法處理和分析實驗數據。

(3)通過學習有絲分裂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圖像、解讀圖像的能力。

(4)學習用曲線圖描述DNA和染色體數量的變化規律

3、德育目標

(1)樹立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觀點。

(2)形成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

(3)養成學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扎實,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較高,對生物課程的學習,他們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較強。他們在初中曾學過“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但是在當時對細胞分裂的了解還是很淺,沒有深入到細胞分裂過程的水平。因此,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并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適當的教學策略,使新知識有效地整合進學生原有的知識網絡中,使學生的知識體系得到豐富和發展。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教學策略

本節課教學內容理論性很強,比較抽象繁雜,所以課前我會指導學生預習和搜集有關資料,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討論,認真思考和記筆記。培養學生運用對比、推理等方法分析問題。

關于細胞不能夠無限長大,我安排了一個模擬探究實驗,這個實驗操作過程簡單,但是,實驗后的討論題卻有相當的思維力度,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分析好實驗數據,能夠讓學生采用聯想的方法將模擬實驗結果遷移到真實細胞。通過模擬探究使學生了解了細胞增殖的必要性,明白了生物體的生長還要靠細胞增殖增加細胞數量。

在講有絲分裂時,為了能夠讓學生真正掌握各個時期的主要特點,我采用了多媒體課件逐步演示與黑板板圖相結合的方式分步講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到認識和分析一個生命現象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即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還可以用圖形描述特點,用圖解突出重點,用曲線描述量的變化規律,通過實驗驗證生物學知識等。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了解一些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

2、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講述法、討論法相結合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關系的模擬實驗理解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2)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3)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

教學難點

(1)細胞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和細胞物質運輸效率的關系。

(2)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各時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以及DNA數量的變化.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由舊知識導入新課

提問:從細胞變化的角度分析,生物體為什么能由小長大?

與鼠相比較,大象的個體很大,是不是組成大象的細胞體積特別大?

評價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思考:

事實上,不同動植物的同類器官或組織的細胞大小一般無明顯差異,并且生物體內的細胞都是很微小的。為什么細胞不能夠無限長大呢?

學生回答:是細胞分裂和細胞生長的結果。

不是,主要是因為大象體內的細胞數量多

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

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

細胞不能夠無限長大

引導學生分析課前布置的模擬探究實驗“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

討論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想象及結果,指導學生進行試驗數據的分析:根據實驗結果,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計算NaOH擴散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

通過討論,讓學生主動獲得知識,使學生學會用聯想的方法將模擬實驗的結果遷移到細胞。

傾聽學生的討論結果后繼續引導學生思考,既然細胞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高,那么,細胞體積是不是越小越好?

通過模擬實驗和討論,學生充分理解了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的效率就越低,細胞表面積和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大。

使學生親身參與探究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和科學研究方法的領悟。通過討論使學生深入思考,并且會用聯想的方法將模擬實驗的結果遷移到細胞。通過對“細胞體積是不是越小越好?”的討論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細胞通過分裂進行增殖

既然細胞體積不能無限長大,那么,生物體積的增大必然要靠細胞增殖來增加細胞數量。細胞是如何增殖呢?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并討論:

①細胞增殖有什么重要意義?②真核細胞增殖的方式有哪些?③什么是細胞周期?細胞周期包括哪幾個階段?它們在時間分配上有什么特點?

關于細胞周期的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只有“連續分裂的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例如皮膚的生發層細胞、根的分生區細胞等。

學生自主閱讀、思考,并回答有關問題。

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建構新知識。

高等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教師通過模擬動畫逐步展示高等植物有絲分裂各時期的動態過程,與此同時,教師還在黑板上進行有關板圖。

在間期,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染色體復制后可形成姐妹染色單體,由于染色體呈細絲狀,在光學顯微鏡下還看不清楚。染色體復制后,染色體本身的數量并沒有發生改變,但是DNA數量加倍,每條染色單體各含有一個DNA。

在前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細胞核中出現了什么、什么消失了”,并且要學生知道是從細胞兩極發出的紡錘絲形成紡錘體,染色體散亂分布在紡錘體中央。

在中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在紡錘絲的牽引下,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體形態穩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的最好時期。關于赤道板,要讓學生明白是由于它與紡錘體的中軸相垂直而得名,實際上并不存在這個結構。

在后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在紡錘絲牽引下染色體向兩極移動,形成兩套數目和形態完全相同的染色體。

在末期,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出細胞核中什么消失了?什么重新出現了?植物細胞在赤道板位置上出現了細胞板,進而形成新的細胞壁,最后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子細胞。

高中生物教學教案(精選篇7)

教學理念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師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同時,建構主義的教學觀也強調教學應從學習者的經驗出發,進行角色的調整,通過布置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習者反省和思考。基于建構主義這一理念,本節課將利用多媒體、視頻等直觀教具,并以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結合之前學習到的內容以及自身在生活中的了解思考、探究細胞周期、真核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等內容,提升學生解決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高生物科學素養。

教材分析

從教材內容上看,本節課主要介紹了細胞周期及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是在學生學習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代謝”等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展開的,同時也為后續對細胞的分化以及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的學習作鋪墊。因此,在整個章節中,本節課居于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其次,從教材內容的組織形式上看,本節課從細胞分裂引出細胞周期,進一步介紹了細胞有絲分裂周期的過程和特點,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并且,在教材以及多媒體教具中引入的一些圖片以及圖表,不僅加深了學生的感性認識,而且便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知識起點看,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大致了解細胞基本的結構特點及其代謝,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基礎。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回顧之前學習的內容,并導入本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以講解介紹和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總結,并借助視覺媒體和相關圖表以及探究活動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達成新舊知識體系的建構。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較快地進入學習狀態,而且可以引導學生對DNA的分子組成和結構特征進行有目的的學習。

從認知技能上看,高中生的思維雖然大部分已經完成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但動手操作能力還處于一般水平。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各種情境,開展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分析,進一步鍛煉他們聽取他人的意見、自主合作、獲取信息、以及建構知識體系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簡述細胞周期;

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概述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包括各個時期的名稱和主要變化特點,區別各時期細胞分裂圖;

清楚真核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DNA數量的變化規律。

過程與方法:

嘗試識圖和繪圖,培養畫圖分析的能力,總結、歸納各時期細胞分裂圖的異同;

學會使用探究的方法把握細胞分裂的原因;

懂得運用之前學習的知識解決現在的問題,達到新舊知識的重新建構。

情感與態度:

認同細胞增殖只是因為細胞數目的增多,有絲分裂是細胞增殖的主要形式;

通過對細胞分裂的原因的尋找,養成學會探究的好習慣,同時認同多學科合作研究的重要性;

通過比較各時期細胞分裂圖的異同,認同生命的運動性,形成事物發展過程中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細胞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

有絲分裂的過程。

難點:

有絲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染色體行為和數目的變化;

有絲分裂過程中各個時期DNA數量的變化。

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

采用多媒體展示法輔之以探究研討法開展教學活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關有絲分裂的視頻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時間預設 教學活動及組織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激趣導入

(3分鐘)

【創設情境】回顧之前學習的知識;

【提問】一個細胞的體積大概是多少?

【觀察】舉例原核細胞、真核細胞、支原體、鴕鳥卵細胞的直徑大小;

【提問】生物體是如何由細胞組成的?

從而導入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細胞的增殖。 觀察、回答問題。 讓學生回顧之前的知識,有益于鞏固之前的知識,同時接連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活躍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更容易地進行本節課的學習。 探究活動: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 【問題】為什么細胞的體積不能無限增大?

【創設情境】設細胞為正方體,邊長本別是3微米、2微米、1微米,引導學生計算3種情況中,細胞的表面積和體積之比(即相對表面積);

讓學生自行計算并得出相應的結論;

【總結】當細胞體積逐漸變大時,表面積與體積之比會變小。隨著細胞的生長,體積不斷增大,需要從外界吸收更多的營養物質,所以需要的表面積也就更大,但是實際上它的表面積的增加卻是在相對減少的,根本滿足不了細胞吸收營養物質的需要。 根據情境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進行計算,得出結論,并對問題的答案進行猜測。 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能有條理地進行思考,了解到細胞的體積不能無限地增大,可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邏輯性和能力,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各學科之間的聯系,學會運用多學科的知識解決難題。 

267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磨床过滤机,重庆纸带过滤机,机床伸缩钣金,重庆机床钣金护罩-重庆达鸿兴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DWS物流设备_扫码称重量方一体机_快递包裹分拣机_广东高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西装定制/做厂家/公司_西装订做/制价格/费用-北京圣达信西装 | 合肥风管加工厂-安徽螺旋/不锈钢风管-通风管道加工厂家-安徽风之范 | 步进驱动器「一体化」步进电机品牌厂家-一体式步进驱动 | 济南货架定做_仓储货架生产厂_重型货架厂_仓库货架批发_济南启力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撕碎机_轮胎破碎机_粉碎机_回收生产线厂家_东莞华达机械有限公司 | 光泽度计_测量显微镜_苏州压力仪_苏州扭力板手维修-苏州日升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C形臂_动态平板DR_动态平板胃肠机生产厂家制造商-普爱医疗 | 洗瓶机厂家-酒瓶玻璃瓶冲瓶机-瓶子烘干机-封口旋盖压盖打塞机_青州惠联灌装机械 | 福州时代广告制作装饰有限公司-福州广告公司广告牌制作,福州展厅文化墙广告设计, | 高光谱相机-近红外高光谱相机厂家-高光谱成像仪-SINESPEC 赛斯拜克 | 地磅-电子地磅维修-电子吊秤-汽车衡-无人值守系统-公路治超-鹰牌衡器 | 面粉仓_储酒罐_不锈钢储酒罐厂家-泰安鑫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自动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超声波气象站_防爆气象站-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智慧消防-消防物联网系统云平台 智能化的检漏仪_气密性测试仪_流量测试仪_流阻阻力测试仪_呼吸管快速检漏仪_连接器防水测试仪_车载镜头测试仪_奥图自动化科技 | 雾度仪_雾度计_透光率雾度仪价格-三恩时(3nh)光电雾度仪厂家 | 蒸汽吸附分析仪-进口水分活度仪|康宝百科 | 包塑丝_高铁绑丝_地暖绑丝_涂塑丝_塑料皮铁丝_河北创筹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 | 菲希尔X射线测厚仪-菲希尔库伦法测厚仪-无锡骏展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批发,上柴,玉柴,潍柴,康明斯柴油发电机厂家直销 | 杭州用友|用友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用友ERP系统--杭州协友软件官网 | 艾乐贝拉细胞研究中心 | 国家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库华南分库 | 门禁卡_智能IC卡_滴胶卡制作_硅胶腕带-卡立方rfid定制厂家 | 流量检测仪-气密性检测装置-密封性试验仪-东莞市奥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青岛成人高考_山东成考报名网 | 医用空气消毒机-医用管路消毒机-工作服消毒柜-成都三康王 | 海峰资讯 - 专注装饰公司营销型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培训 | 玉米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糁加工设备.玉米脱皮制糁机 华豫万通粮机 | 耐火浇注料-喷涂料-浇注料生产厂家_郑州市元领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耐力板-PC阳光板-PC板-PC耐力板 - 嘉兴赢创实业有限公司 | 济南宣传册设计-画册设计_济南莫都品牌设计公司 | 防腐储罐_塑料储罐_PE储罐厂家_淄博富邦滚塑防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减速机三参数组合探头|TSM803|壁挂式氧化锆分析仪探头-安徽鹏宸电气有限公司 | 圈酒招商网【jiushuitv.com】_酒水招商_代理_加盟平台 | 棕刚玉_白刚玉_铝酸钙-锐石新材料| 生产加气砖设备厂家很多,杜甫机械加气砖设备价格公道 | 专注提供国外机电设备及配件-工业控制领域一站式服务商-深圳市华联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锥形螺带干燥机(新型耙式干燥机)百科-常州丰能干燥工程 | 政府回应:200块在义乌小巷能买到爱情吗?——揭秘打工族省钱约会的生存智慧 | 探伤仪,漆膜厚度测试仪,轮胎花纹深度尺厂家-淄博创宇电子 | 小型高低温循环试验箱-可程式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东莞市拓德环境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