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高中教案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

時間: 劉駿 語文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1

學習目標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了解本文音樂描寫的作用;

3.了解環境描寫的作用。

一、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后遷居下邽(今陜西)。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后屢遷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通俗易懂。與元稹常唱和,世稱“元白”。有《白氏長慶集》。

2.文體常識

“歌”是詩歌的一種形式。原指可唱的韻文,到了唐代,“歌”的原意已變,指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的一種形式。“歌”在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方面沒有嚴格限制,比較自由。

“行”也是詩歌的一種形式,與“歌”沒有嚴格的區別。漢魏以下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很多。“歌”“行”一般都有敘事的內容,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或雜言的古體,其音節、格律一般都較自由。

二、基礎演練

1.給下面帶點的字注意

賈﹙ ﹚人 轉﹙ ﹚軸﹙ ﹚撥﹙ )弦﹙ ﹚ 掩抑﹙ ﹚ 攏﹙ ﹚捻﹙ ﹚抹﹙ ﹚挑﹙ ﹚ 荻﹙ ﹚花 嘔﹙ ﹚啞﹙ ﹚嘲﹙ ﹚哳﹙ ﹚ 裂帛﹙ ﹚ 教坊﹙ ) 謫﹙ ﹚居 幽咽﹙ ﹚東船西舫﹙ ﹚ 鈿﹙ ﹚頭銀篦 錚錚﹙ ﹚然

2.解釋帶點字

快﹙ ﹚彈數曲 因﹙ ﹚為﹙ ﹚長句 歌﹙ ﹚以贈之 凡﹙ ﹚六百一十六言﹙ ﹚命﹙ ﹚曰《琵琶行》 低眉信手﹙ ﹚ 顏色﹙ ﹚故﹙ ﹚ 淪落﹙ ﹚ 卻﹙ ﹚坐促弦 琵琶語﹙ ﹚ 耳暫﹙ ﹚明

四、小組研討

1.給每小節寫上段意

2.找出并比較詩人與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及心境,體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刻含義。

3.找出第二節中表現琵琶女動作神情的詞句,結合課文內容分析琵琶女的心情。

4.找出第二段中具體描寫音樂的句子,分層次。并分析這段音樂描寫的特點。

5.找出文中描寫環境的句子,指出它們的作用。

6.背誦全詩,并出10道默寫題給別人做。

五、課后拓展

課外背誦白居易的名篇至少5首。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這種文學體裁

2、領會“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具體內涵;體會詩人貶謫郁悶之思

3、體會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寫聲音的高超技法

2、通過對人物身世命運的分析,解讀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學難點:感知詩中音樂描寫的美好意境

教學準備:PC機、《琵琶行》朗讀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

1.了解詩人白居易及其詩歌創作。

2.聽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本內容。

3.理清文章結構,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一、#教案# 導語

(一)音樂是一種無形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它不像藍天白云、飛禽走獸、山峰河流那樣可視可感。如何才能把這難以捉摸的音樂用文字表現出來呢?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寫音樂的典范,自唐以來歷詠不衰。今天,我們就一起聆聽這美妙的音樂。(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一位盲人將要離開人世時,對別人說:“我多想看看陽光及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啊!”人們請來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淚,說:“我看見了!我看見了!我看見了陽光、鮮花、小鳥、河流。”盲人帶著喜悅滿足的神情離開了人世。俄 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聽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淚縱橫,說自己“觸摸到了俄羅斯民族的靈魂”。美妙的音樂能引起不同經歷、不同心境的人共鳴。《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詩人白居易潸然淚下。現在,我們就一起來體會琵琶女的高超技藝,欣賞作者化琴聲為美妙詩句的非凡本領,探究作者淚濕青衫的原因。(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了解作者、“行”這種體裁及寫作背景

(一)作者(參《教學用書》)

1.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以44歲為分界線,前期抱定“兼濟天下”之思,后期則“獨善其身”。

是唐代繼杜甫以后又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之后,在顛沛流離中度過了青年時代,因而能廣泛接觸社會,了解民生疾苦,所以他的詩歌從創作開始就走上了現實主義道路。

2.詩歌主張和創作: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反映時事,為現實而作。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反映人發疾苦。

著有《白氏長慶集》,有代表作《長歌恨》、《琵琶行》等。

(二)“行”這種體裁

明確::“行”是樂曲的意思;“歌”與“行”名稱雖不同,但并無嚴格的區別,后來就有“歌行”一體。“歌行體”為南朝宋鮑照所創,鮑照模擬和學習樂府,經過充分地消化吸收和熔鑄創造,自創格調,而其發展了七言詩,創造了以七言體為主的歌行體。“歌行”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劉希夷的《代悲白頭吟》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現,可說是這種體裁正式形成的標志。

特點:

1、篇幅可短可長。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共十八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有二十四句,白居易的《長恨歌》竟有一百二十句。杜甫的《兵車行》有三十七句,白居易的《琵琶行》則有八十八句。

2、保留著古樂府敘事的特點,把記人物、記言談、發議論、抒感慨融為一體,內容充實而生動。例如杜甫的《兵車行》,詩中既有“行人”出征時的記敘,又有“道旁過者”與“行人”的問答,也有“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的感嘆,讀后真能摧人肝腸。再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既有風卷茅屋的記敘,也有“歸來倚杖”的嘆息,更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強烈抒情與愿望,讀后令人唏噓不已。

3、聲律、韻腳比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換韻。“歌行”體詩歌在格律、音韻方面沖破了格律詩的束縛,由于它要“放情長言”,因而句子也多,再要一韻到底,平仄講究就很困難了。例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二十四句就換了好幾個韻腳。歌行體的形式比較自由,是由內容所決定的。

4、句式比較靈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例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基本上是以七言為主的,但也有二言的(“嗚呼”),也有九言的(“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三)寫作背景

《琵琶行》作于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時白居易四十五歲,任江州司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遺,后又任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的“反側”之心。這時白居易挺身而出,堅決主張討賊,認為否則國將不國。白居易這種主張本來是對的,但因為他平素寫諷喻詩得罪了許多朝廷的權貴,于是有人就說他官小位卑,擅越職分。再加上有人給他羅織罪名,于是貶之為江州司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是刺史的助手,聽起來也像是不錯,但實際上在中唐時期這個職位是專門安置“犯罪”官員的,是變相發配到某地去接受監督看管的。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變化的轉折點,從此他早期的斗爭銳氣逐漸銷磨,消極情緒日漸增多。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定六位同學依次朗讀序文和全詩,每人讀一段,并正音。

2、小聲播放樂曲《春江花月夜》,教師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3、把握詩歌內容:

學生快速默讀詩序文和全詩,把彼此對應的部分找出來。

明確: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錚錚然有京都聲”)跟詩的第一段對應;第四、五句(“問其人……轉徙于江湖間”)同詩的第二、三段對應;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對應。

四、作業:反復讀全詩

第二課時

一、鑒賞詩歌

1、提問:詩中幾次寫到琵琶女的演奏?

明確:詩人三次寫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寫,琵琶女沒有出場,她的演奏是詩人和他的客人聽到的。第二次明寫,琵琶女出場,應詩人邀請而演奏。第三次仍是明寫,但寫得簡略。

2、賞析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

(1)學生自由朗讀詩的第一段。

(2)學生思考: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是什么,文中沒有明確交代,同學們能判定出是哪種基調嗎?有什么理由?

明確:它的基調是悲涼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這“繞船明月江水寒”之際,顯然是以此來排遣獨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確實打動了“慘將別”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離愁,以致“主人忘歸客不發”。其余寫秋江月夜的蕭瑟景象,寫餞別酒宴的悲傷氣氛,都是烘托它的。

(3)學生有感情地背誦第一段。

3、賞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學生齊聲朗讀課文的第二段

(2)學生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明確: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寫琵琶女演奏之前調弦,并已進入樂曲的境界中。第二階段(“弦弦掩抑聲聲思……說盡心中無限事”)寫琵琶演奏大概根據當時心緒選定的一支曲子,寫出了琵琶女的技藝的嫻熟。第三極端(“輕攏慢捻抹復桃……四弦一聲如裂帛”)寫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

(3)學生思考:作者分幾個樂段寫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每一個樂段的內容是什么?詩人是用怎樣的手法來表現樂曲情調的?

明確:作者分四個樂段寫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錯進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聲,表現了急切而愉悅的情調。第二樂段用花底鶯語的間關之聲作比,再著一個“滑”字,使讀者覺察到旋律變得輕快流暢了;接著又逐漸緩慢下來,仿佛進入了半終止狀態——這“無聲”的音樂又使讀者去尋味“憂愁暗恨”,并期待著變化的到來。第三樂段一開始就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這是高 潮到來的信號;它發展得很快,接著就出現了“鐵騎突出刀槍鳴”的'熱烈而緊張的場面。第四樂段寫樂曲的終止,寫出了琵琶樂曲終止時的特點,跟鋼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終止全曲一樣具有顯著的藝術效果,使聽眾繼續沉浸在樂曲的境界里。

(4)本段用“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結尾,有什么作用?

明確:小側面烘托,說明周圍船上的人們都沉浸在“余音繞梁”的境界中。

(5)學生有感情地背誦第二段。

4、賞析琵琶女的第三次演奏

(1)學生默讀三至五段。

(2)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調子如何?理由是什么?

明確:調子悲涼,與《霓裳》、《六么》不同,從“滿座重聞皆掩泣”和“江州司馬青衫濕”可看出。

(3)作者寫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方法同第二次有什么不同?

明確:第二次作者用比喻、摹聲等修辭手法從正面寫音樂的藝術境界。第三次作者從側面寫音樂的藝術效果。

二、寫作特色

1、情節曲折,波瀾起伏

在“醉不成歡慘將別”的時候,便“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將情節推向另一個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畢,“東船西舫悄無言”,似乎可以結束了,忽然又“沉吟”、“斂容”,琵琶女要訴說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訴說一完,詩人便抒發自己的感慨,將自己的遭遇與琵琶女的遭遇聯系起來,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更奏一曲,樂聲進入了高 潮,但詩人不再作正面描寫,只說其聲“凄凄”,并“不似向前”,寫到這里,就戛然而止。這樣,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產生意深境遠的感覺。這種曲折多變的情節,使琵琶女富于戲劇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現,她的琵琶絕技也得到了細致的描繪;而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2、以情動人

這首詩以情動人,敘述事件,描寫人物全都充滿抒情 色彩。送客一節即以“秋瑟瑟”、“慘將別”、“茫茫江浸月”,給環境制造了傷感的氣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詩人在描寫琵琶女演奏的手法和曲調時,讓情思幽恨貫穿始終。自敘身世一段,是“幽愁暗恨”的根源,更是充滿了人物因昔盛今衰而產生的種種哀傷。詩人自嘆經歷,處處以環境襯托自身的感慨,充分描寫了漂淪流落的悲切之情。末段,凄凄的弦聲與哭泣聲相互照映,更是寫盡了詩人的悲痛之情。全詩使用的典故很少,語言精練明暢。詩人逝世不久,唐宣宗李忱寫詩吊念他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可見本詩在白居易生前就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傳誦極廣。

3、畫面精采

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稱絕妙的“有聲畫”,畫面非常精采。

⑴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圍。如秋江夜別“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這種蕭瑟的秋景對離情別緒是有力的烘托。“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四句描寫了環境的惡劣,有力地烘托了“天涯淪落”之情。

⑵用人物的神態、動作描繪出畫面,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如“猶抱琵琶半遮面”,畫面傳神地描繪了琵琶女嬌羞的神情和猶豫遲疑的復雜心理。再如“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這里描繪琵琶女曲終時的動作、神態,不僅使人感到她的教養、經歷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現她由彈奏到自敘身世的內心活動。另外“滿座重聞皆掩泣”之后的一個特寫鏡頭,詩人“淚濕青衫”。畫面的基調落在一個“泣”字上。當然對曲調理解最深的,動情最濃的,以至“淚濕青衫”的,還是詩人自己。“泣”的內涵顯然是豐富的、深沉的。

4、敘事抒情水乳交融

本詩所敘之事(秋夜江頭送客、琵琶女的悲劇命運、作者的貶謫生活)飽含的感情成分;景物的描寫,氣氛的烘托;人物的動作,心理的細致描寫;人物以抒情方式傾訴悲懷;精當的說明和議論的巧妙穿插,“未成曲調先有情”、“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初為《霓裳》后《六幺》”、“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等等,對于塑造琵琶女的形象,有畫龍點睛之妙,也是不容忽視的。

凡此種種,都使這首詩滿含著抒情氣息,做到了敘事與抒情的密切融合,增強了作品的感情 色彩和藝術魅力。

5、形象類比,抒情言志

《琵琶行》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在中唐商業經濟發達、城市畸形繁榮的生活環境里,在當時互相傾軋、仕途險惡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詩人的形象,都具有其現實的典型意義。此詩用形象類比法把兩人之間的悲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進行類比,最后融合為一,從而推出兩個藝術形象都有懷才不遇、淪落天涯的感慨的結論。形象類比,抒情言志,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6、結構謹嚴

詩從“送客”起筆,繼而寫了“尋聲”,“邀彈”、“詢問”、“訴衷”、“感慨”等一系列互相關聯,層層推進的情節。這些情節分則各為一個場面,合則是一篇完整、和諧的詩篇。

三、作業:

1、背誦全詩

2、找白居易其他詩歌作品,如《長恨歌》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3

【教學目的】

1.欣賞詩中運用比喻,形象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了解運用環境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方法。

2.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實。

3、學會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課型:鑒賞課

授課時間:一課時

【教學設想】:《琵琶行》是一篇自讀課文,且教學的重點在于整體領悟。因此,教學中不必過份拘泥于字詞教學,字詞知識可布置學生在課前預習中掌握。課堂教學應圍繞下列三個環節進行:通過誦讀教學感受詩人的情感,通過結構分析把握詩歌的整體美,通過語言品味領悟形象美。 最后設計一個課后練習,用以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和豐富學生的想像力。

一.導語設計

與數學一樣,音樂是人類最富于靈性的創造,它通過七個音符對稱與非對稱的排列,奏出或悲憤激越或輕柔纏綿的樂曲,以表現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音樂與同為抒寫人生體驗的詩歌一并被稱為藝術的最高境界。中國自古就有詩樂結合的傳統,如漢樂府、宋詞等。那么詩歌是怎樣將無形的音樂化為可感的形象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代詩歌中描寫音樂的杰作《琵琶行》。

【說明:科學精神中包括人文精神。設計這一導語意在引起學生思考:科學、哲學、藝術中都包含有審美因素,富于想象的綜合思維是提高科學素養與培養創造力必不可少的條件。】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鑒賞提示: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琵琶行》選自《白氏長慶集》。唐憲宗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殺,白居易上疏請求嚴懲兇手,陳詞懇切,觸怒當政者,遂遭限害,被貶為江州司馬。第二年秋天寫下了長篇敘事詩《琵琶行》,通過描寫一個淪落江湖的琵琶女的身世,抒發自己遭受打擊后的苦悶心情。

“行”是古體詩的一種,音律比較自由,句法參差變化,便于長篇敘事或抒情。

(二)、誦讀明意,把握結構

1、誦讀正音:請六個同學分別朗讀包括“序”在內的六段文字。請其它同學指出朗讀中讀錯的字詞,教師根據學生歸納適當板書。

2、明確內容: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在敘事中充滿著豐富的感情(教師明確)。請學生根據敘事文章的特點概括每段內容(學生歸納,教師口頭總結)。

提問: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琵琶女的凄涼身世?詩人為什么流淚最多?(學生自由回答)

3、理清結構:敘述事件必須脈絡清楚,白居易是怎樣將琵琶女的身世和自己的身世聯系在一起的(啟發學生理清敘事線索,分析詩章的圓型結構)?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秋江夜送客(敘事起筆)

琵琶女 詩人

月夜奏琵琶 我聞琵琶已嘆息

凄涼話身世 又聞此語重唧唧

(詳敘事) (略抒情)

(敘事抒情融合)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主旨)

為君翻作琵琶行

滿座重聞皆掩泣

(敘事結尾)

講析:詩人以敘事起筆,直寫秋江月夜送客,用“楓葉荻花”、“江浸月”這樣極富動感的景物和“慘將別”這樣“典型”的情懷,描繪出一幅寂寞凄涼的圖畫,給人以蕭瑟凄慘的感受。一個“忽”字,別生情懷,美妙的琵琶聲使主人客人一時忘掉悲傷的情感,從而引出下文。接下來詩人依次展開一幅幅畫面,一是寫琵琶女的身世(通過琴聲及其“自言”),一是寫詩人的感受。最后,這兩方面的內容交匯融合于“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人生體驗上。寫琵琶女的身世是敘事,寫詩人的感受是抒情。然而,詩章到此并未結束,由于琵琶女和詩人有著相同的人生體驗,才有“莫辭更座談一曲”,才有“滿座重聞皆掩泣”的描述。所以,全詩以敘事起筆,中間交叉著描述與抒情,最后以敘事結尾。這實際上是一種首尾照應的圓型結構,體現了一種結構上的對稱美。

4、誦讀指導:通過以上分析明確了詩歌的內容與作者的情感后,請學生分析應該如何朗讀《琵琶行》(學生議論回答后,教師略加點拔)。

第一段:開頭幾句應讀得沉重舒緩,“忽聞水上琵琶聲”后應作稍長停頓,以示有一個短時間的靜聽過程。

第二段:“尋聲”一句可輕聲讀出,以示情節由此開端。“移船”句至“未成曲調先有情”應讀得輕緩誠懇。“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讀,有輕快情調。“間關”兩句速度放慢,要讀得流暢。“冰泉”以下四句是為高潮蓄勢,要小聲讀。“銀瓶”以下四句寫樂曲高潮和終止,要讀得緊張、熱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第三段:琵琶女自敘身世部分語氣中速,按少年歡樂、晚年淪落、當前心境分層讀出相應情感,每層后稍作停頓。

第四段:詩人傾訴內心部分,“同是”二句點明全詩主旨,宜用嘆惋之聲慢讀;“我從”以下六句為下文鋪墊,可輕讀;“其間”以下六句寫心情,也要用嘆惋之聲;“今夜”以下四句表請求,應讀得懇切。

第五段:結尾兩句余味無窮,讀完上句宜稍稍延長,再緩緩讀出下句。

【說明:“自主閱讀”是“誦讀明意,把握結構”這一教學過程的設計原則。因為只有自主性的閱讀,才能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刻的感受,因此,無須像傳統教學那樣,教師首先將生字詞預先寫在黑板上。至于講析內容的詳略,則應視學生對“問題3”的回答而定,講析應定位在對學生的自主閱讀起引導作用這一原則上。】

(三)、品味美妙的音樂描寫,欣賞語言的形象美

1、請一位同學按以上的誦讀指導朗讀第二段,然后再請全班同學集體朗讀。

2、第二段對音樂的描寫非常成功,堪稱是我國古典詩歌中描寫音樂的絕唱。那么詩人是如何將這無形的音樂表現得如此美妙的呢?

①、用豐富多彩的比喻,形象地描寫音樂的美妙、節奏的變化,使讀者能通過文字領略到美妙的音樂形象。詩人選用普通的聲響作喻體,將訴諸聽覺的音樂形諸文字,使那飄渺即逝的無形音樂變得仰之可視,俯之可感。這些美妙的文字對刻畫音樂形象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教師示例后請學生分析。)

如急雨:形容樂曲之濁重沉響,節拍急促。

如私語:形容樂曲之輕柔尖細,委婉纏綿。

大珠小珠落玉盤:形容樂曲之錯落有致,明快清脆。

間關鶯語花底滑:形容樂曲之悠揚婉轉,悅耳動聽。

②、以聽者的感受襯托音樂的聲情并茂。(學生找出描寫詩人“聽”的感受的詩句并作簡要的分析,然后教師歸納)

詩人對音樂的描寫可謂聲情并茂,真切感受人;更重要的是詩人從旋律節奏的仰揚快慢的變化之中“聽”出了琵琶女的“有情”,“聽”出了琵琶女復雜的內心情感。一個“漂淪憔悴”的琵琶女的形象就展現在讀者面前,并為后面“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情感受抒發作了厚實的鋪墊。

③、用環境描寫表現音樂的魅力。(由學生分析,教師啟發性提示。)

3、全班集體朗讀第二段。

【說明:欣賞形象之美,品味語言之妙,不能完全由學生完成,因為學生沒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品味欣賞”這一教學過程,須由教師引導學生逐步感悟詩人的人生體驗,慢慢培養學生獨自領悟的能力。】

(四)、課外拓展(預先印制好,下課時發給學生)

1、比較《明湖居聽書》與《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分別指出其描寫音樂的目的。

2、閱讀下段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琵琶行》亦是絕作。然身為本郡上佐,送客到船,聞鄰船有琵琶女,不問良賤,即呼使奏技,此豈居官者所為?豈唐時法令疏闊若此?蓋特香山借以為題,發抒其才思耳。然在鄂州,又有《夜聞歌者》一首云:“夜泊鸚鵡洲,秋江月澄澈。鄰船有歌者,發調堪愁絕。歌罷繼以泣,泣聲通復咽。尋聲見其人,有婦顏如雪。獨倚帆檣立,娉婷十七八。夜淚似珍珠,雙雙墮明月。借問誰家婦,歌泣何凄切?一問一沾襟,低眉終不說。”則聞歌覓人,竟有其事,恬不為怪矣。(趙翼《歐北詩話》)

①、趙翼認為白居易不應該不顧身份地邀請琵琶女彈奏琵琶。你是怎樣看待這一問的?(可從白居易的現實主義詩風及其能沖破封建等級觀念的角度回答。)

②、琵琶女“沉呤”片刻、“放撥插弦”之后,主動“自言”身世,而歌女“一問一沾襟,低眉終不說”。你認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一差異?(學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③、你愛讀《琵琶行》和《夜聞歌者》兩首詩中的哪一首,為什么?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4

教學目的:

1、了解作家作品,歸納文言現象。

2、整體感知,透過形象把握詩歌情感,精析第二段,感受音樂意象所關聯的感情。

3、提高文學趣味,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健康心理。

教學重點:音樂描寫技巧

教學難點 :音樂藝術所表達的人物情感以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二課時

教學要點:介紹作者、文體;分析小序及課文第一層;翻譯第二層。

一、導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導入:

傳說先秦的琴師俞伯牙彈琴技藝非常高超,琴聲優美動聽。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有一次他在荒山野地彈琴,正當他完全沉醉其中時,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定睛一年,聽者竟是一個樵夫,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沒想到這個樵夫竟然能準確說出他彈的曲子,還能領會曲中描繪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俞伯牙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于是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原來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操。

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后人有詩贊美曰: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是的,古今中外,不少名人大師,都頗愛音樂藝術,并有很高的造詣和修養。蘇東坡曾在《前赤壁賦》中這樣描繪過聽音樂時的感受:“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如果不是具有對音樂較深的感受力,怎能寫出這樣傳神的文字呢?

我國著名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也對音樂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寫,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琵琶行》。

二、關于行

行,是古詩的一種體裁,是一種具有鋪敘性質的歌辭。

三、關于作者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唐代繼杜甫以后又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積極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著有《白氏長慶集》。白居易尤為著名的是屬于感傷詩的兩篇長篇歌行,即《長恨歌》和《琵琶行》。有諷喻詩《秦中吟》、《新樂府》,還有《賣炭翁》(七言古詩)和七律《錢塘湖春行》。

四、預習思考。

1、字詞正音:

賈gǔ 謫 zhé 恬tián 捻niǎn 軸zhóu 幺yāo 嘈cáo

乍zhà 迸bèng 蝦蟆hámá 鈿diàn 嘔啞ōuyā 啁哳zhāozhā

2、誦讀課文,整體感知,并回答問題:

(1)《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敘了什么事?

——(詩人謫居江州,月夜送江邊,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過敘事塑造了哪幾個人物形象?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琵琶女和詩人自己。共同點是“同是天涯淪落人”)

(3)“淪落”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轉衰的中唐時期。當時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很尖銳,外族入侵,自安史之亂后,國內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白居易擔任左拾遺(諫官),多次向唐憲宗上書,提出一系列改革時弊的措施,同時他又寫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樂府》、《秦中吟》等諷諭詩,結果觸犯了掌握軍政大權的豪門貴族,引起唐憲宗和一些權臣的惱恨。被改任陪侍太子的左贊善大夫這一閑職。不能過問朝政,但他壓抑不住自己的憤怒,再次上書,就被貶為江州司馬。

(4)題目是《琵琶行》,序言卻在述說琵琶女的身世,這是否文不對題?

(借音樂訴怨愁)

五、分析小序:潯陽江邊聞琵琶。

1、~~~唐憲宗元和十年,我被貶為九江郡司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聽到船上有人彈琵琶。聽那聲音,鏗鏘脆亮有京都流行的聲韻。探問這個人,原來是長安的歌女,曾經向穆、曹兩位琵琶大師學藝。后來年紀大了,姿色退盡,嫁給商人為妻。于是命人擺酒叫她暢快地彈幾曲。她彈完后,有些悶悶不樂的子,自己說起了少年時歡樂之事,而今漂泊沉淪,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間輾轉流浪。我離京調外任職兩年來,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而今被這個人的話所感觸,這夜里才有被降職的感覺。于是撰寫一首長詩贈送給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題為《琵琶行》。

2、“恬然自安”:從字面上看是平靜安適,其實不過是強自安慰的話,正是由于詩人始終不能忘懷降職外調的苦惱,所以當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觸動詩人內心痛苦時,久經壓抑的苦惱才又翻騰起來。

從這序文,我們正好可領悟貫穿全詩的思想感情的端倪。

3、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涼身世,說明了寫作的背景動因,并為全詩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調。

4、小序已經較清楚地講述了琵琶女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為什么還要寫成一首詩呢?

學生:寫詩合可以更好地抒情達意,給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鳴,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六、全詩按時間順序分為五層,分析第一層,翻譯第二層:

第一層: 潯陽江邊聞琵琶。

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敘述江東送客時的環境。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色調暗淡,“瑟瑟”風聲。景物暗淡蕭條,景中有情。令人頓感秋涼襲人不斷,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秋夜我到潯陽江頭送一位歸客,楓葉荻花在秋風里瑟瑟作響。

2、“主人下馬與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1)“主人下馬與客在船”是互文:

互文是古漢語中特有的修辭格之一,它是在結構相近的幾個并列詞組或語句中,相應位置上的詞語互相補充、互相滲透、互相隱含的修辭手法。

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句中“將軍”與“壯士”互補,意為將軍和壯士征戰十年身經百戰后歸來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出塞》)“的前句中“秦”與“漢”互補,意為秦漢時期的明月照耀著秦漢時期的關隘。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中“東西”與“左右”互相補充,意為四面八方都種植了松柏梧桐。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琵琶行》)”前一句中,“主人”與“客”互補,意為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馬一起上船。

(3)“管弦”:指音樂,借代。

(4)~~我和客人下馬在船上設宴餞別,舉起酒杯要飲卻無音樂助興。

3、“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1)一個“慘”字,直抒胸臆,真實表現了當時的場面氣氛和人物心境。

“茫茫”;寫江水的茫無邊際,這是敘述別時的情景,但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無不彌漫著作者的離愁別緒,詩人此時的哀愁就象那茫茫江水一樣無邊無際,

(2)~~~酒喝得不痛快更傷心將要分別,臨別時茫茫江水倒映著明月。

小結:在遠離京都的潯陽江邊送客,這不是一般的離愁別恨: 暮色暗淡,更使人惆悵惜別;秋葉衰草,秋風蕭瑟,更顯出荒涼寥落;沒有音樂助興,只能對飲悶酒,借酒澆愁,更反映出失意謫居的冷落寂寞……這些描寫,為悲劇性的人物琵琶女的出場,創造了悲涼的氣氛。

4、“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忽聽得江面上傳來琵琶聲;我忘了回歸客人也不想動身。

聲音從水面上飄過來,這聲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們要走的不想走,要回的不想回了,從側面表現了琵琶曲強大的吸引力量。這兩句,從感情上來說,是由抑郁到驚喜的一個轉折;從結構上來說,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先聞其聲,后見其人。

板書: 景中有情——凄涼愁慘

(一)潯陽江邊聞琵琶; 承上啟下——抑郁轉驚喜

第二層:江心聆聽琵琶曲;

(串譯)~~循聲輕輕探問彈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卻遲遲沒有回答。

我們移船靠近邀請她出來相見;添酒挑燈重新擺起酒宴。

再三呼喚,她才走出來,還抱著琵琶,遮住半邊臉龐。。

轉緊琴軸撥動琴弦試彈了幾聲;未成曲調已經充滿了情感。

弦弦凄楚悲切聲聲隱含愁思;似乎在訴說著她不得意的身世,;

她低著頭隨手連續地彈;說盡那無限傷心的事件。

輕輕地攏,慢慢地捻、又抹又挑,先彈《霓裳》,后彈《六么》,

粗弦嘈嘈,好象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如有人私語。

嘈嘈切切聲錯雜成一片,;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盤。

清脆如黃鶯在花叢下婉轉鳴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灘底下流淌。

又象泉水冷澀,弦也似乎凝結了,凝結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

就像另有一種愁思暗暗滋生;此時無聲卻比有聲更動人。

突然間好象銀瓶撞破水漿四濺;又像驟然殺出一隊鐵騎,刀槍轟鳴。

一曲終了收回撥子從琵琶中間劃過,四弦發出同一個聲音,好象撕裂布帛。

東邊西邊的船舫里都靜悄悄沒人說話;只見一輪秋月在江心里閃耀銀波。

作業:

1.選出下列紅字注音有誤的一組是( B)

A、湓(pén)浦口 水漿迸(bèng) 嘔啞(ōu yā) 憫(mǐn)然

B、賈(jiǎ)人 輕攏慢捻(niǎn) 嘲哳(zhāo zhā) 荻(dí)花

C、恬(tián)然 聲聲思(sì) 鈿(diàn)頭 鐵騎(jì)

D、六幺(yāo) 蝦蟆(há mā)陵 轉徒(xǐ) 錚錚(zhēng zhēng)

2、朗讀時節拍正確的一項是(B )

A、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B、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C、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D、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3、解釋下列句中紅色詞語

(1)明年秋(第二年) (2)錚錚然有京都聲(.鏗鏘脆亮)

(3)穆曹二善才(原為琵琶高手的姓名,后代指精通琵琶的人。 )

(4)年長色衰(姿色) (5)委身為賈人婦(托身,這里指出嫁。)

(6)使快彈數曲(暢快) (7)曲罷憫然(憂郁的樣子)

(8)因為長句(于是作了) (9)凡六百一十六言(總共)(字)

第三、四課時

教學要點:繼續分析課文;總結全文

一、繼續分析課文

分析第二層: 江心聆聽琵琶曲。

(1)“尋、問、移、添、回、開宴、呼喚”等一系列動詞,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忽聞琵琶聲和急欲見到彈奏者的迫切心情。

(2)詩人運用想象(欲語遲)、夸張(千呼萬喚始出來)和動作描寫(猶抱琵琶半遮面),精煉而又細膩地表現了琵琶女此時矛盾復雜的心情。這中間有自慚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獻藝卻又拗不過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倫理道德觀念束縛下的猶疑和顧慮。準確描繪了琵琶女真切的個性,復雜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見其態。

(3)調弦、指法,表現其技法的熟練。調弦定音,非同凡響,聲中含情;信手續彈,聲聲含悲,心事無限;彈奏名曲,技藝高超。雖沒有具體描寫樂聲,卻為下面具體描寫樂聲做好了鋪墊。

(4)音樂描寫:比喻、對比、摹聲。分三個樂段:

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兩者交錯進行而有珠走玉盤之聲,表現了急切而愉悅的情調。急雨,比樂聲的粗重沉悶;私語,比其幽細圓潤;珠落玉盤,比其清脆悅耳。

第二樂段用花底鶯語的間關之聲,再著一個“滑”字,使讀者覺察到旋律變得輕快流暢,接著又逐漸緩慢下來,仿佛進入了半終半止的狀態,這“無聲”的音樂又使讀者去尋味“幽愁暗恨”,并期待那變化的到來。鳥語、泉流,比其婉轉流利。

第三樂段,“銀瓶乍破水漿迸”,這是高潮到來的信號,它發展很快,接著就出現了“鐵騎突出刀槍鳴”的熱烈而緊張的局面。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形容其高亢雄壯。

琵琶女演奏的樂曲旋律經過了一個發展變化過程:舒徐流暢----逐漸沉咽----間歇停頓----激越雄壯----戛然而止。

板書: 1、琵琶女出場:動詞——詩人的欣喜、迫切心情

調弦校音——未成曲調先有情

江心聆聽 2、彈 指法、樂音——豐富

琵琶曲 琵 彈奏

琶 旋律:舒徐流暢----逐漸沉咽----間歇停頓

----激越雄壯----戛然而止。

3、聽者——入神(側寫技藝高超絕妙)

寫景:照應前文,渲染凄清冷落意境

第三層:江中訴說身世苦

1、“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沉吟”:要說話又有些遲疑的樣子。“放撥”、“插弦”、“整頓衣裳”、“起斂容”,既寫動作表情,也寫表現歌女講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她遲疑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理好衣裳顯出莊重的神態。

2、“自言本是京城女……”轉為歌女自敘身世:敘說前后兩個階段的不同遭遇。

第一階段:

~~她自說本來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蝦蟆陵附近。十三歲就學會了彈琵琶的技藝,名字登記在教坊的第一部里。彈罷曲子曾贏得曲師的贊揚,每次妝成都被同行歌妓們嫉妒。京都豪富子弟爭先恐后來獻彩;彈完一曲收來的紅綃不知其數。

打拍子敲碎了鈿頭銀篦,吃美酒潑臟了血色羅裙。年復一年都在歡笑打鬧中度過;美好的時光白白消磨。

這里極寫昔日紅極一時,年紀幼小而技藝高超,被老輩藝人贊服,又被同輩藝人妒忌,王孫公子也深深迷戀她的色藝。她就這樣放縱奢華,年復一年,時光和青春就像水一樣流走了。

前半部分描寫早年色藝超群時的奢華愜意的歌伎生活,為反襯后來的凄涼生活作鋪墊。

第二階段:

~~~兄弟從了軍,阿姨辭別了人世,暮去朝來我也漸漸地年老色衰。門前車馬稀稀落落;青春已逝只得嫁給商人為妻。商人看重利益不在乎別離;上月他又去了浮梁做買茶生意。他走了以后留下我在江口獨守空船;秋月與我作伴,江中秋水凄寒。深夜里忽然夢見少年時代的往事,夢中哭醒啼淚縱橫污損了粉顏。

這里敘述今日的她已時過境遷,隨著她的年長色衰,貴族子孫們都已不再上門,幾個親屬也相繼離去,她就像一雙過了時的鞋子,再也沒有人愿意多看一眼,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嫁給一個商人,而商人關心的只是賺錢,從來不懂藝術和情感,經常外出,拋下這個可憐的女子獨守空船。

人是有記憶的,面對今天的孤獨冷落,回想昔日的錦繡年華,對比之下,怎能不讓人悲從心中來呢?

后半部分表現年長色衰后的寂寞處境。轉變的三個原因: 弟走從軍,阿姨身亡,年長色衰。

詩人轉述歌女身世,筆調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運用對比、反襯手法: 用琵琶女昔日的年輕美貌,反襯后來的年長色衰;用昔日的紈绔子弟爭相追逐,門庭若市,反襯后來的門庭冷落,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歡笑,反襯后來的滿腹辛酸;用夜夢往事來反襯只有明月寒水作伴的孤寂生活和傷感情懷。少年的歡樂受寵與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對對照,“繞船明月江水寒”,以孤舟、冷月與江水的寒意,烘托歌女“守空船”的冷寂、凄涼、悲愴。道出了歌女天涯淪落的無限悲傷之情。

第四層:自嘆謫居感慨多

1、“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我聽了琵琶曲已傷感嘆息,又聽了這番話更加慨嘆不已。

是過渡句,承第二、第三詩段,表達了對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2、“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這兩句寫出了自己與琵琶女之間身世的共同點同是天涯淪落人。

~~我們倆同是天涯淪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問是否曾經相識。

3、為何作者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呢?接下來作者給我們講述了他的人生經歷和郁悶心情:

(1)“我從去年辭帝京,……嘔啞嘲哳難為聽”

~~~自從去年離開京城;貶官在潯陽,一直臥病。

潯陽這地方荒涼偏僻沒有音樂;一年到頭聽不到管弦的樂器聲。

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濕;院子周圍黃蘆和苦竹繚繞叢生。

在這里早晚能聽到的是什么呢?盡是杜鵑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鳴。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樣好光景;拿出酒來,卻往往自酌自飲。。

難道這里就沒有山歌和村笛嗎?音調嘶啞粗澀實在難聽。

(2)寫出了詩人貶官九江以來的孤獨寂寞,地方荒僻,環境惡劣,舉目傷懷。詩人的悲哀苦悶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擊造成的,但這點他沒法說,只能籠統含糊地說了他也是“天涯淪落人”

(3)著重表現詩人謫居江州后的凄涼生活和郁悶心情,揭示作者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感慨的原因。

(4)這一層運用反襯的手法:

A先說無音樂;B聽慣了傷感的啼鳴;C山歌與村笛之難聽。

一方面突出處境的凄清孤苦,另一方面反襯琵琶女演奏的優美絕倫。

(5)他們之間雖然出身、經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處。

A一個本是京城女,一個去年辭帝京,都是從京都長安來到遙遠地僻的江州;

B一個是名滿京都的名藝人,一個是才華橫溢的大詩人,都有出類拔萃的才能;

C一個因年長色衰而嫁商人,一個因直言相諫而遭貶謫,都有由榮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樣懷著滿腹的幽愁暗恨,過著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為如此,詩人寫琵琶女高超的技藝,正是為了表現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喚起人們對琵琶女的同情;而詩人寫琵琶女的悲涼身世又是為了表現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發郁積心中的左遷之愁、貶謫之恨。

這正是作者的寫作動機,這兩句是全詩的主題所在。詩人通過淪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來抒發自己憂國遭貶的政治苦悶。把對琵琶女的無限同情,對被貶謫的滿腔幽憤,對封建社會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織在一起,是封建社會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情緒。現成了人們表達同病相憐,互相慰籍的名句。這兩句直抒天涯淪落之感。

4、“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今晚上聽了你用琵琶彈奏的樂曲,象聽了天上的仙樂,耳朵也頓時清明。請你不要推辭坐下來再彈一曲;我要為你創作一首新詞《琵琶行》。

詩人以一個平等真誠的朋友,一個患難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稱贊和感謝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請再彈一曲,而自己要為她寫一首長詩《琵琶行》

——對琵琶女的頌揚與請求。

小結:

1、 前四句寫作者的感慨。頭兩句承上啟下,表達了詩人對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兩句寫產生共鳴,點明題旨。

2、 中間十二句是詩人自述,著重寫謫居江州后的郁悶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一感慨的原因。

3、 后四句,詩人對琵琶女的贊揚和請求。

第五層: 重聞琵琶青衫濕。。

1、“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被我的話所感動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轉緊琴弦撥出急聲。

分析: 寫琵琶女對詩人自述的反應,包含了非常復雜的感情,有對詩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長期受人玩弄、侮辱后,竟然得到詩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滿腔激情通過琵琶聲自然流露。

2、“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凄凄切切不再象剛才那種聲音;在座的人重聽都掩面哭泣不停。

分析: 皆掩泣比前悄無言程度更深,表現對兩個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3、“座中泣下誰最多? 江州司馬青衫濕。”

(1)~~要問在座之中誰流的眼淚最多?我江州司馬淚水濕透青衫衣襟!

(2)分析: 用設問句表現自己傷感程度之深,全詩在哀怨之情達到頂峰時突然收束,給讀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3)都說“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白居易為何在一個素不相識的琵琶女面前淚灑青衫?你能明白詩人淚灑青衫的原因嗎?

詩人淚灑青衫,源于感傷:

①分別的感傷,送別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傷;

②風物的感傷,湓浦江口,風清月寒,楓葉飄零,荻花飄飛,睹物傷懷;

③賞曲的感傷,琵琶女憤激幽怨的曲調引發了詩人的情感共鳴;

④聽訴的感傷,琵琶女悲劇命運激起了詩人深深的憐憫;

⑤自我的感傷,詩人早年,才華橫溢,譽滿天下,今朝淪落,孤獨幽怨。

傷物,傷曲,傷人,傷己,傷別,這諸多感傷交融一體,積累沉淀,不由得詩人悲愴滿懷,淚灑青衫。“同是天涯淪落人”是“淚”的內涵的集中寫照。另外,琵琶女與詩人萍水相逢,卻能以誠相見,理解詩人,借曲撫慰,可謂知己難覓,故而詩人激動得淚灑青衫。“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樣是“淚”的內涵的集中寫照。

小結:可以說,“我”的訴說,反轉來又撥動了琵琶女的心弦,當她又一次彈琵琶的時候,那聲音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過來又激動了“我”的感情,以至熱淚直流,濕透青衫。這里同樣寫琵琶聲,但主要通過寫聽眾的反應來烘托,以“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等簡練的筆墨,突出了琵琶聲感人的藝術效果。

二、總結全文:

1、內容:

(1)“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什么使素不相識、萍水相逢的詩人和琵琶女聯系在一起?

——音樂(琵琶聲)。

一個獨守空船,借樂訴怨;一個送客江頭,有酒無樂。一個善彈,一個善聽,演繹出一出千古傳誦的知音故事。

(2)音樂是溝通詩人與琵琶女情感的橋梁,全詩寫音樂寫了幾個回合?

三個回合:一聞琵琶(第一節)邀相見,再聞琵琶(第二節)訴淪落,三聞琵琶(第五段)青衫濕。

全篇寫音樂三個回合:一彈,聞聲不見人,情相觸;二彈,見人再聞聲,情相通;三彈,知人重聞聲,情相融。琵琶聲中塑造出詩人自身橫遭貶謫、抑郁寡歡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淪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淚中表現出詩人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平等心情。

板書:

傷別傷物

琵 一彈:聞聲不見人 “同是天涯淪落人” 詩

琶 二彈:見人再聞聲 ——————————————傷曲傷人 人

女 三彈:知人重聞聲 “相逢何必曾相識” 傷己

(漂流淪落、凄苦哀怨的形象) (橫遭貶謫、抑郁寡歡的形象)

同情 失意

主題:通過描寫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技巧和淪落天涯的悲涼身世,表現了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抒發了詩人謫居江州后的失意心情。

2、寫法與語言:

(1)運用比喻、摹聲等手法描寫音樂。(把音樂寫得有聲有色,是此詩最大的藝術特色)

(2)緊湊的結構藝術

(3)運用環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感情

(4)形象凝練的語言

3、積累字詞:

1、古今異義詞:

“明年”“因為”“突出”“整頓”“向前”“老大”

2、通假字:

“畫”——劃

3、詞語活用:

(1)夜彈琵琶者:(名——狀 在夜里)

(2)遂命酒 (名——動 擺酒)

(3)重利輕別離 (形——動 看重、輕視)

作業:1、背誦全文 2、練習冊

寄語:讀《琵琶行》有感: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韻依依。樂天潯陽聞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識。寄語天涯淪落人,莫愁前路無知己。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作者以語言文字不珍現音樂形象的藝術手法。

2、體會作者對琵琶女身世的無限同情和共鳴。

教學重點

學習用文字表現音樂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感受“聲中之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聽“曲”(播放音樂)

聽一段琶琶曲《十面埋伏》對琶琶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二、賞“聲”

1、學生談聽后之感

2、白居易在聽到一曲琵琶后是如何寫下他的感受的?(直接進入第二段的琵琶聲部分)

3、詩人是如何用文字來描述音樂形象的?(師生同分析)

三、品“情”

提問設計:音樂是主人公內心情感的流露,那我們一起去體會琵琶女的琵琶聲中的“情”。

1、勾劃出文中能體現“聲中之情”的詩句

明確: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主中無限事;別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無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過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據課文,學生先朗讀,后討論,理解“聲中之情”

明確:琵琶女是一賣藝之女,年輕時因美貌和超群的音樂才華受眾人矚目。然年長色衰,才華無人賞識,下嫁商婦,獨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種“懷才不遇”的“惆悵”,“幽愁”是一種落漠和孤獨。

四、識“知音”

設計提問:我們通過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聽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詩人卻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聽出了她的曲中之情,為什么?(過渡到詩人的處境)

1、學生討論

2、明確:白居易是貶官,政治抱負不得施展,與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

貶謫將辭行“醉不成歡慘將別”心情與琵琶女一樣“幽愁”

總結:“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五、比較欣賞劉鶚的《老殘游記。明湖居聽書》

234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暖气片厂家_钢制散热器_天津铜铝复合暖气片_维尼罗散热器 | 艺术漆十大品牌_艺术涂料加盟代理_蒙太奇艺术涂料厂家品牌|艺术漆|微水泥|硅藻泥|乳胶漆 | 意大利Frascold/富士豪压缩机_富士豪半封闭压缩机_富士豪活塞压缩机_富士豪螺杆压缩机 | 上海刑事律师|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免费咨询-[尤辰荣]金牌上海刑事律师团队 | 二手Sciex液质联用仪-岛津气质联用仪-二手安捷伦气质联用仪-上海隐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山东led显示屏,山东led全彩显示屏,山东LED小间距屏,临沂全彩电子屏-山东亚泰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 广州迈驰新GMP兽药包装机首页_药品包装机_中药散剂包装机 | 冷却塔降噪隔音_冷却塔噪声治理_冷却塔噪音处理厂家-广东康明冷却塔降噪厂家 | 神马影院-实时更新秒播| 标准光源箱|对色灯箱|色差仪|光泽度仪|涂层测厚仪_HRC大品牌生产厂家 | 明渠式紫外线杀菌器-紫外线消毒器厂家-定州市优威环保 | 辐射仪|辐射检测仪|辐射巡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表面污染检测仪|辐射报警仪|辐射防护网 | 鹤壁创新仪器公司-全自动量热仪,定硫仪,煤炭测硫仪,灰熔点测定仪,快速自动测氢仪,工业分析仪,煤质化验仪器 | 2-羟基泽兰内酯-乙酰蒲公英萜醇-甘草查尔酮A-上海纯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高楼航空障碍灯厂家哪家好_航空障碍灯厂家_广州北斗星障碍灯有限公司 | 福州仿石漆加盟_福建仿石漆厂家-外墙仿石漆加盟推荐铁壁金钢(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保障 | pH污水传感器电极,溶解氧电极传感器-上海科蓝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首页-东莞市傲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山西3A认证|太原AAA信用认证|投标AAA信用证书-山西AAA企业信用评级网 | 上海律师咨询_上海法律在线咨询免费_找对口律师上策法网-策法网 广东高华家具-公寓床|学生宿舍双层铁床厂家【质保十年】 | 酒糟烘干机-豆渣烘干机-薯渣烘干机-糟渣烘干设备厂家-焦作市真节能环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考勤系统_人事考勤管理系统_本地部署BS考勤系统_考勤软件_天时考勤管理专家 |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一礼通 (www.yilitong.com)-企业礼品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平台 | 品牌广告服务平台,好排名,好流量,好生意。 | 碳化硅,氮化硅,冰晶石,绢云母,氟化铝,白刚玉,棕刚玉,石墨,铝粉,铁粉,金属硅粉,金属铝粉,氧化铝粉,硅微粉,蓝晶石,红柱石,莫来石,粉煤灰,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硫酸镁-皓泉新材料 | 隔爆型防爆端子分线箱_防爆空气开关箱|依客思 | 青海电动密集架_智能密集架_密集架价格-盛隆柜业青海档案密集架厂家 | 自动部分收集器,进口无油隔膜真空泵,SPME固相微萃取头-上海楚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河北凯普威医疗器材有限公司,高档轮椅系列,推车系列,座厕椅系列,协步椅系列,拐扙系列,卫浴系列 | 防腐储罐_塑料储罐_PE储罐厂家_淄博富邦滚塑防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磨煤机配件-高铬辊套-高铬衬板-立磨辊套-盐山县宏润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PSI渗透压仪,TPS酸度计,美国CHAI PCR仪,渗透压仪厂家_价格,微生物快速检测仪-华泰和合(北京)商贸有限公司 | 时代北利离心机,实验室离心机,医用离心机,低速离心机DT5-2,美国SKC采样泵-上海京工实业有限公司 工业电炉,台车式电炉_厂家-淄博申华工业电炉有限公司 | 河南mpp电力管_mpp电力管生产厂家_mpp电力电缆保护管价格 - 河南晨翀实业 | 广东机电安装工程_中央空调工程_东莞装饰装修-广东粤标建设有限公司 | 聚氨酯催化剂K15,延迟催化剂SA-1,叔胺延迟催化剂,DBU,二甲基哌嗪,催化剂TMR-2,-聚氨酯催化剂生产厂家 | 外贸网站建设-外贸网站设计制作开发公司-外贸独立站建设【企术】 | 全自动包装秤_全自动上袋机_全自动套袋机_高位码垛机_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生产线-三维汉界机器(山东)股份有限公司 | 压力控制器,差压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防爆压力控制器,防爆温度控制器,防爆差压控制器-常州天利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网站建设_洛阳网站优化_网站建设平台_洛阳香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