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的物理教案范文
那種遠離課標,脫離教材完整性、系統性,隨心所欲另搞一套的寫教案的做法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個好教案首先要依標合本,具有科學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八年級的物理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范文1
眼睛和眼鏡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了解眼睛的構造,知道眼睛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了解眼鏡是怎樣矯正視力的。
2、情感、態度、價值觀
使學生具有眼保健意識。
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識。
重、難點:眼鏡怎樣矯正視力。
教學器材:近視眼鏡、遠視眼鏡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完成光路圖:
空氣
FF
水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眼睛是如何看見物體的?為什么有的人會近視?
進行新課:
1、眼睛:
(1)、眼睛的結構:圖3.4-1示
各部分的作用……晶狀體:
睫狀體:
視網膜:
(2)、眼睛如何看到物體:課本P63示
總結:眼睛實際上是一個可以改變透鏡焦距(厚度)的高檔照相機
2、近視眼與遠視眼的產生原因:
(1)、近視眼: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
眼球前后方向太長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前面
(2)、遠視眼: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差
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光線會聚在視網膜的后面
探究:如何調整?
3、眼鏡:(1)、近視眼鏡:讓光線發散……凹透鏡
(2)、遠視眼鏡:讓光線會聚……凸透鏡
4、眼鏡的度數:度數越大,折光能力越強。
遠視眼鏡(凸透鏡)……正數
近視眼鏡(凹透鏡)……負數
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課本練習。
教學后記:實物眼睛……凸透鏡比較
總結規律:眼睛是可調的凸透鏡
可以播放動畫說明近視眼、遠視眼及調整方法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范文2
平面鏡成像
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1、了解光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
4、初步了解圖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重、難點:1、利用試驗、現象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2、平面鏡成像原理。
教學器材:蠟燭、平面鏡、紙、玻璃、球面鏡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光是沿傳播的。2、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作圖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①試驗:平面鏡可以成像,為什么?
②學生探討:平面鏡成的像有什么特點?
③討論:把鏡后面的水銀去掉,還能成像嗎?
進行新課:
1、學生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器材:蠟燭、紙、玻璃、尺
步驟:①試驗裝置如何?步驟如何?
②要策什么數據?要注意什么問題?
③能得出什么結論?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2)、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3)、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現象:水面成像……(可詳細講解)
3、平面鏡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2)、討論:水銀面起什么作用?窗戶上的玻璃能否成像?如何成像?
4、球面鏡:
(1)、凸面鏡:可以使光線發散,可以開闊視野,常用作觀后鏡。成什么像?
(2)、凹面鏡:可以使光線會聚,常用作太陽灶、汽車頭燈……成什么像?
學生討論:球面鏡的應用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的本節內容。
小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本節內容。
完成課本后習題。
寫出平面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00字以上)
教學后記:
要補充必要的知識點:如距離、虛實、原理等。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范文3
汽化和液化
教學目標: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過程。
2、了解沸騰現象,知道什么是沸點。
3、知道蒸發可以致冷。
過程和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液體沸騰時的溫度特點。
重、難點:1、蒸發、沸騰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分析一些常見的汽化、液化引起的現象。
教學器材:燒杯、水、溫度計、酒精燈、鐵架臺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_____, 熱。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_____。 熱。
2、晶體熔化和凝固時的規律是什么?
3、晶體溫度在熔點和凝固點所處的狀態是什么?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曬在太陽下的衣服一會兒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里去了?(學生猜想)
進行新課:
1、探究:水的沸騰
( ) ……提出問題
( ) ……設計試驗
如何進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項、 儀器安裝、酒精燈的使用等
( ) ……進行試驗
數據記錄:
時間/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溫度/℃
蠟的溫度/℃
利用數據作出圖像,學生探究、尋找規律,教師總結如下:
2、沸騰:
(1)、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2)、液體要達到一定的溫度才沸騰,沸騰時溫度不變,液體沸騰的溫度叫沸點。
(3)、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3、蒸發:
(1)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
(2)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
(3)、蒸發有吸熱致冷作用
4、沸騰與蒸發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汽化的兩種方式)
5、液化(放熱):舉例說明:降低溫度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水蒸氣遇冷會液化)
壓縮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生活中的實例)
(1)、降低溫度與壓縮體積是氣體液化的兩種方法。
(2)、液化要放熱(水蒸氣燙傷更嚴重)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1、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2、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液化、汽化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可以舉較多的例子進行分析
可以討論:吸熱、放熱是必要條件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范文4
聲的利用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法與學法: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
超聲振動除結石。
超聲波潔牙。
課堂小結:
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課后作業: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相關內容
八年級的物理教案范文5
密度知識的應用
教學目標
1.設計并進行實驗,測定液體、固體的密度;
2.了解密度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一些應用。
3.能運用密度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查密度表進一步認識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讓學生經歷利用天平和量筒測定硬幣密度的實驗過程;
運用密度公式 及其變形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題過程中,注意理解物理概念、規律、公式的物理意義。
器材準備
天平、量筒、硬幣、燒杯、水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出示實物,問:
1.猜一猜,這枚硬幣是用什么金屬制造的?怎樣驗證你們的猜想?
2.怎樣知道教室內空氣的質量?
3.怎樣知道這個不規則石塊的體積?
4. 現有一大卷細銅絲,如果不拆開,你能測定出它的長度嗎?
然后告訴學生運用密度的知識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一)學查密度表
查密度表,了解一些物質的密度,加深對“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的理解。
閱讀密度表并思考:
(1)金、銅、鐵、冰、水銀、水、氬、氮的密度各是多少?
它們的物理意義各是什么?
(2)金與銅、冰與水、氬與氮相比較,哪種物質的密度大?
(3)從表格中,你還有哪些新的發現?
(二)測物質的密度
活動2 測硬幣的密度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教材上列舉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
進行探究活動。
思考:
(1)根據密度公式 ,要測量硬幣密度,需要測出哪些物理量?
(2)硬幣的質量怎樣測量?硬幣的體積怎樣測量?
(3)你還有其他設計方案嗎?
(4)你在實驗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減小誤差?
(三)課題討論
1.如何測液體(水)的密度
仿照上面的做法,寫出測液體密度的方案,并思考怎樣做誤差小。
(1)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密度公式,確定要測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3)根據要測的物理量選擇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_______,
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要測的物理量確定實驗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要測的物理量和計算的物理量(密度)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
2.請你使用小刀、天平、刻度尺和細線測出土豆的密度。
3.如何測鉛球的密度。
4.漂浮體、易吸水的物體等
(四)課本例題分析,注意解題的規范性。
課前幾個問題處理。
小結
1.測定固體、液體的密度
2.運用密度鑒別物質
3.利用密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練習設計
1.一塊冰化成水后 ( )
A.密度不變,質量變小 B.密度變大,質量不變
C.密度變小,質量不變 D.密度變小,質量變大
2. 體積和質量都相同的鋁球、鐵球和銅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鋁球可能是實心的,而鐵球和銅球一定是空心的
B.鋁球可能是空心的,而鐵球和銅球是實心的
C.銅球可能是實心的,鐵球和鋁球也是實心的
D.銅球可能是空心的,鐵球和鋁球是實心的
3.一邊長為2cm的正方體金屬塊,其質量為21.6g,。該金屬塊是由下表中
的某一金屬物質組成,請你判斷,組成該金屬塊的物質是 ( )
常溫下一些金屬的密度(×103kg/m3)
金 19.3 鋁 2.7
銀 10.5 鐵 7.9
A.金
B.銀
C.鋁
D.鐵
4.某施工工地購入橫截面積為1cm2的鋼筋7.9t,求這些鋼筋的長度。
5.用天平和量筒可以測定礦石的密度。把礦石放在調節好的托盤天平的左
盤中,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所示。
礦石的質量是________g;礦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圖所
示。礦石的體積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g/cm3。
6. 現有一只空瓶、水、待測液體、天平和砝碼。欲測出這種液體的密度,
請你寫出:
⑴主要實驗步驟及所要測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⑵待測液體的密度表達式為: 。
7.小明在實驗室里測量一塊形狀不規則、體積較大的礦石的密度。
⑴用調節好的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和游碼
的位置如圖所示,礦石的質量是______g。
⑵因礦石體積較大,放不進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燒杯,按圖所示方法
進行測量,礦石的體積是______cm3。
⑶礦石的密度是______kg/m3,從圖A到圖B的操作會引起密度的測量
值比真實值_______(選填“偏大”、“偏小”、“不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