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八年級物理老師,你知道如何寫一篇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嗎?它能幫助你的教學工作順利進行,并對你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的幫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希望你喜歡。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1
【教學單元分析】
速度的概念,從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入手,正確的引出速度的概念,應當先從比較物體運動快慢分析,認識到比較速度的意義進而用單位時間的路程表示速度.
速度的公式和單位,速度的單位是由時間、長度的單位合成的,是物理中第一次遇到的復合單位,速度的計算要認清路程和時間的對應.
【教學過程分析】
一.速度概念的引入
思考教材中提出的三個問題,從這三個問題中分析出比較速度的方法:用相同的時間,看運動的路程;運動相同的路程,看所用的時間.而比較不同的時間和路程的方法是用相同的時間衡量通過的路程.
對于基礎較好的學校和學生可以提供圖片資料、視頻資料,使學生認識到比較速度的必要性,也可以直接由學生想象速度比較的意義,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說清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這是速度的物理意義,結合小學的知識,得出速度的概念,可以由學生總結概念.
二.實驗:速度的計算
學生在課前就應當準備玩具小車,進行課本上的實驗,把實驗中的數據添入表格中,就得到了計算速度的公式.
本內容的教學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學生可能設計成使小車通過1米的路程,記錄下所用的時間,進而比較小車的速度的大小,教師應當予以鼓勵.
三.速度的單位
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應當提供大量的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讓學生比較和認識不同物體的速度,適當選取科技新聞,使學生聯系實際和科技的學習,也可以用課外實踐活動使學生接觸更多的信息,建立自然界速度的物理圖景和養成從信息中學習的習慣.
可以提供的資料有:步行的速度、游泳的速度、騎自行車的速度、汽車速度、列車速度、飛機速度、衛星速度、地球運動的速度等.
速度的單位可以用對比法學習,對比長度的單位換算和速度的單位換算,然后應當找到最簡單的方法進行換算.見副板書1.
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學生觀察出特點:單位進行等量代換、單位用字母表示.
四.平均速度
可以提供圖片、視頻資料使學生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的運動都是變速運動,而我們一般都是不要求很精確的情況下,做粗略研究用平均速度,例如列車從廣州到北京的平均速度等.所以引入平均速度概念,平均速度的計算是路程和所用時間的比值,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下都是指平均速度(實際上指的是平均速率).
計算平均速度的例題,例題如副板書2
形成作題的規范步驟:已知列出已知條件,一般換算成求所需的單位,用字母表示;求列出所求的物理量;解的過程是公式、代入數值和單位、得結果;答結果的內容.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
速度單位的資料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教師輔導參考】
1.可以在網上查找各國的速度的單位.
2.各個速度單位的換算關系.
3.相同時期各地速度的單位.
【評價方法】
1.網上的資料可以列出學習記錄.
2.小組總結,各個小組互相補充資料,實現資料共享.
3.發揮學生的創造性,看看哪個組能根據資料提出新的問題.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2
JJ
當我第一次聽你唱《快樂寶貝》時,那有爆發力的歌聲吸引了無數的“盒飯”!當你唱起《美麗笨女人》時,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永遠閃爍著光彩。當你上PK臺時,你那可愛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好象不管怎么樣你都不會哭。當你5進3你被淘汰時,你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轉,可就不是讓他掉下來,臺下不知道有多少“盒飯”在哭泣,電視機前的我都忍不住大哭了起來。(各位“盒飯”不要又哭起來哦~)仿佛你弱小的身子上有這一股巨大的吸引力!
JJ是一個堅強.快樂的女孩,你笑時,就好比燦爛的陽光,你哭時就好像一顆顆段了線的珍珠。
你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永遠放射著光彩,你那櫻桃小嘴永遠是呢幺可愛,你那圓鼓鼓的臉蛋真的好可愛哦。你的身上的任何地方都好可愛哦。
我也想當一名出色的歌手哦,所以我從小就愛聽歌,我對你崇拜又對你發起挑戰!我長大了也要和你一樣,做一個不屈不撓的女孩子。
我無數次想要你QQ號,我也把你QQ號告訴所有的“盒飯”我要讓我們對JJ的崇拜.向往一一訴說,讓JJ聽聽的心聲。
JJ,你一定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要泄氣哦,聽說JJ你最近拿了個全國歌手人氣勁暴大獎對吧!!!嗬嗬,我就知道JJ不會辜負這幺多“盒飯”的期望的!
祝JJ:
越來越棒!!天天開心!!
一名盒飯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3
【重點難點分析】
知道長度的單位,對于長度的進率的指數表示是一個難點,但是不宜要求過高,以形成新的難點.能正確使用刻度尺并對使用的正確和錯誤能有正確的判斷.正確記錄測量結果,能在準確值的基礎上估測一位,誤差是難點,講解時不宜過深.
【教學過程設計】
1, 引入新課
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觀察動畫或圖片,條件一般的學校可以觀察課本上的1-1和1-2,使學生得到結論"感覺不總是可靠的,需要進行實際測量",從而引出測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說明在一些方面測量的決定作用,要注意聯系實際:發射一顆人造衛星,衛星的運動是否正常,就需要不斷的各種各樣的測量,并且這種測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 新授課:測量和長度的單位
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測量要有標準,所以長度有單位,可以引申各個物理量都有單位.介紹長度的單位.
教學中要使學生建立長度單位大小的觀念,條件較好的學校可以用動畫(自然世界的尺度)、圖形、圖像來幫助學生想象一些長度的數值.在學生充分觀察的基礎上,聯系實際讓學生充分動起來,在自己的身體上找出大約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誰的更準確.
學生練習單位的換算和判斷數值的單位,以便鞏固所學到的知識. 3, 新授課: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測量長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觀察刻度尺,說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線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觀察一些圖形,說明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線、量程和最小刻度.
學生可以觀察圖形和圖像素材,或者觀察課本上的1-5、1-6、1-7圖,組織學生討論,并總結出使用刻度尺的正確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線緊貼被測物體的應測部位,零刻度線磨損時,可以從其他刻線量起;觀察測量結果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同時,學生應當討論不按照正確方法使用時出現的問題.
記錄結果時,要注明單位,并應當在讀出準確值后,再估計一位,教師利用板圖,讀出木塊的長度:準確值是2cm,再估計一位數值,約是0.2cm,所以木塊的長度是:2.2cm.
在此基礎上,加上毫米線,此時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讀出木塊的長度,對比這兩次的數值,可以看出測量相同的物體,用不同的精確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結果是不同的.可以再出示一些問題,鞏固學生的正確讀數.教學中要注意養成學生的這些學習習慣.
4, 新授課:誤差
對于"誤差"的教學,僅僅把握三個問題:什么是誤差,誤差是怎么產生的;誤差和錯誤的區別;減小誤差的方法.這三個問題可以讓學生討論后得出.
由于估讀的數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異,一些環境等因素對測量工具的影響,造成了誤差,所以誤差是不能絕對避免的,我們把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而錯誤是測量上的方法錯誤,可以在測量中改正的,這是二者的區別.減小誤差的方法是選擇精密的測量儀器、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課題】查閱關于長度的一些單位
【活動的組織】以小組為單位
【教師指導】
1、提供關于長度的一些學史資料
2、不同國家中關于長度的不同單位
3、長度的國際單位制中,單位的換算關系
【評價】
1、資料來源的豐富程度
2、內容的祥實程度
3、資料本身的豐富程度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4
教學準備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
2、知道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并知道它與其它單位的關系。
3、知道測量存在誤差。
過程與方法
1、會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會進行特殊測量。
2、會正確使用手表或停表測量時間,并會估測時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2.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刻度尺的使用和測量時間。
2、單位的換算和特殊測量。
教學難點
1、單位的換算。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3. 教學用具
刻度尺、乒乓球、物理課本、鐘表、錄音機
4. 標簽
【教學方法】講授、討論、歸納、對比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在生活、生產和科研中,人們經常要進行各種各樣的測量。體檢時量身高、體重、血壓等,買菜時稱一下菜有多重等。
小剛到學校醫務室去體檢,醫務人員給小剛量完身高后告訴小剛他的身高是163。小剛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學生討論并得出正確的結果:163厘米或1米63)
講解:上述問題告訴我們,測量時必須首先規定被測量量的單位。為了世界各國交流的方便,1960年,國際上通過了一套統一的測量標準,叫國際單位制,簡稱SI。
(二)進行新課
一、長度的單位及測量
1、長度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還常用到其它的長度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
1km=103m; 1dm=10-1m;
25px=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例如:惠安至泉州的距離約30km(公里),初二年齡段的同學身高多數在1.5m—1.7m之間,手掌的寬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寬度大概是25px。
2、長度的估測
問題1:請目測一下黑板的長度。
(請5個同學目測,再用米尺實際測量,比較誰目測的結果更準。)
問題2:人們正常走路一步的距離大約為0.5m,以此為長度標準,估測教室的長度。
(請兩同學同時在教室中走路進行估測)
3、長度的測量
長度估測的結果精確度是不高的,當精確度要求高時,可以選擇適宜的長度測量工具進行測量。
展示:各種類型的長度測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標卡尺(精度高)、螺旋測微器(精度高)等]。
介紹: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活動1:(1人一組):用刻度尺測量物理書的長度和寬度(結果填入表格中)。 (選擇兩個較為典型的、有點問題的測量數據進行評價。)
活動2:(兩人一組):測量乒乓球的直徑。
(教師巡視,并對同學進行指導。)
介紹:國際乒聯為了我們限制我們中國乒乓球選手,同時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動在全世界更好地開展,把乒乓球的直徑從原來的38mm提高到40mm(即所謂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賽從原來的一局21分制改為現在的一局11分制。但在剛結束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選手表現依然銳不可擋,取得男雙、女單、女雙三塊金牌。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2.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3.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二、能力目標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現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
2.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具有初步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
教學重點
速度的概念及單位.
教學難點
勻速直線運動的判斷及速度單位的換算.
教學方法
觀察比較法:通過對生活中實際事例的比較,理解速度的概念和勻速直線運動與變速直線運動的區別.
練習法:通過學生練習,學會應用速度公式的簡單計算及速度單位的換算. 教具準備
投影儀、錄像機及資料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觀看課前準備的錄像資料:
?動畫片“龜、兔賽跑”的片斷
?戰爭題材電視片中立體戰的片斷
[師]剛才的畫面中,同學們看到了在地面上沿直線爬行的烏龜、在筆直的公路上行駛的汽車、在空中沿直線飛行的飛機??結合同學們上節課學習的知識,你認為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嗎?
[生](以地面為參照物)它們都在運動.
[生]它們運動的路線都是直的.
[生]它們都在做機械運動.
[師]它們做機械運動的情況有沒有什么區別呢?
[生]有.它們有的在天上飛,有的在地上爬.
[生]它們運動的快慢不一樣.
[師]運動有快有慢,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二、新課教學
1.速度
(1)概念
[想想議議]
[師]請同學們繼續觀看學校田徑運動會上100 m決賽的盛況.
[放錄像]
?學校田徑運動會100 m決賽
[師]在一片歡呼聲中,100 m決賽的冠軍產生了.同樣是跑100 m的運動員,如何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呢?
[生]都是百米運動員,他們跑的路程一樣長.先到達終點的運動員用的時間短,他運動得就快.
[生]通過相等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人運動得快.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大家接著觀看另一場精彩的比賽片斷
[放錄像]
?24屆奧運會萬米賽片斷
[師]比賽還在進行中,怎樣比較運動員們運動的快慢呢?
[生]看看他們誰跑在最前面,跑在最前面的人跑的路程最長,而時間一樣.
[生]在相等的時間內,跑的路程長的運動員運動得快.
[師]通過同學們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比較時間的長短來判斷運動的快慢;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比較路程的長短來比較運動的快慢.請同學們繼續關注下面的問題.
學校百米賽冠軍的成績是12 s,24屆奧運會萬米賽冠軍的成績是28min,怎樣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
[生]根據前面的方法,可以比較他們一段相同路程內的時間或比較他們一段相同時間內的路程.
[生]可以比較他們在1 s內運動的路程.
[師]請同學們分別計算他們在1 s內的路程.
一名同學板演
學生演算、教師巡視.
100m=8.33 m/s 12s
10000m 萬米冠軍:=5.95 m/s 1680s 百米冠軍:
[師]在物理學中物體運動的快慢用速度(velocity)表示.同學們剛才求出的就是兩名運動員各自的速度.速度等于什么呢?
[生]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時間.
[生]剛才計算的是1 s內運動員跑的路程,所以說速度等于1 s內的路程.
[師]能不能分別計算出兩名運動員在1 min內、1 h內跑過的路程,來比較他們運動的快慢呢?
[生]可以.
[師]“1s、1 min、1 h”都叫做單位時間,所以可以把速度定義為“單位時間內的路程”.
[板書]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公式
[師]在以前的學習中,同學們肯定已經注意到,每一個物理量都有自己的表示符號.物理學上,路程用“s”表示,時間用“t”表示,速度用“v”表示.如果一個運動物體在“t”時間內運動的
路程是“s”,那么這個運動物體的速度該如何表示呢?請大家寫出速度的表示式.
[生]v=s t
[師]這就是速度、路程和時間的關系式.即速度的公式.
(3)單位
[師]同學們可以由速度的公式,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討論一下速度的單位應該是什么.
[生]根據速度的公式可以看出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時間,所以速度的單位是、由路程的單位除以時間的單位組成.如果路程的單位用米(m),時間的單位用秒(s),速度的單位就是米(m)除以秒(s).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好.國際單位制中:路程的單位是米(m),時間的單位是秒(s),速度的單位就寫成米/秒(m/s),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讀作“每”,所以.米/秒(m/s)就讀作“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