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的教案
在很多人的眼中,物理學是一門比較難學的課程,一方面是由于物理學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另一方面由于學習物理對于思維能力也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學習物理對于思維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 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的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的教案1
運動的快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速度的計算
2.難點:速度單位以及單位換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場面描述:我校的100米決賽正在進行,小明勇奪冠軍,同學都羨慕地說,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長跑競賽中,運動健將小馬一舉奪得冠軍,同學們佩服地說:小馬跑得真快!
引導學生從事例中提出問題:怎樣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二)講授新課
1.速度
組織學生討論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從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討論得出:運動員運動的路程相同,比較哪個運動員先到達終點就是哪個運動快。
得出:“通過相等的路程,用的時間短的運動得快。”
提問:小李步行,而媽媽騎自行車,大家同時從家里出發,怎么判斷他們運動的快慢?
學生討論得出:誰在前邊誰就運動得快。
“在相等的時間內,走的路程多的運動得快”
提問:怎樣比較小明和小馬誰運動得快呢?
啟發學生回答:可以計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時間短就是運動快或者計算出相同時間運動的路程長也是運動快的。
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v=s/t
單位:m/s或者是km/h
例題:書本23頁
指導學生學會單位換算
練習:20m/s= 54km/h=
例題:書本24頁
指導學生學會熟練掌握公式的變形。
2.勻速直線運動
指導學生觀察圖11.2—2。讓他們提出不同之處。從而引出勻速直線運動的含義: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是變化的運動。
讓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物體做變速運動的例子(汽車開動時,汽車剎車時,足球在草地滾動時等等)
平均速度:v=s/t 這樣算出的速度上該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課堂小結
1.怎樣表示運動的快慢?
2.速度是怎樣計算的?
3.速度的單位怎樣進行換算?
4.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那么變速運動呢?
(四)作業
1.書本26頁第一、四題
2.完成相應的同步測試
(五)教學后記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的教案2
科學之旅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學生認識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步了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 1.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現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作和配合。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難點:能從看到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 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課——物理。請同學們觀看漂亮的章首圖,然后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文。
三、進行新課
[師] 科學之旅的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 課本圖0.1-1實驗 [演示] 課本圖0.1-2實驗。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教師再演示書本的幾個 [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2.乓球會落下嗎?
[師] 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 物理是有趣的
[板書] 物理學的研究范圍:聲、光、熱、電、力等現象
[師] 這些現象不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書] 怎樣學習物理。
[板書] (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板書]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書] (3)聯系實際,聯系社會
四、小結
物理學是有趣的,有用的。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于動手、勇于實踐,才能最終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業(略)
六、板書設計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的教案3
聲的利用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法與學法: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
超聲振動除結石。
超聲波潔牙。
課堂小結:
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課后作業: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相關內容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的教案4
密度知識的應用
教學目標
1.設計并進行實驗,測定液體、固體的密度;
2.了解密度知識在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一些應用。
3.能運用密度鑒別物質、計算物體的質量與體積。
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查密度表進一步認識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讓學生經歷利用天平和量筒測定硬幣密度的實驗過程;
運用密度公式 及其變形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在解題過程中,注意理解物理概念、規律、公式的物理意義。
器材準備
天平、量筒、硬幣、燒杯、水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出示實物,問:
1.猜一猜,這枚硬幣是用什么金屬制造的?怎樣驗證你們的猜想?
2.怎樣知道教室內空氣的質量?
3.怎樣知道這個不規則石塊的體積?
4. 現有一大卷細銅絲,如果不拆開,你能測定出它的長度嗎?
然后告訴學生運用密度的知識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一)學查密度表
查密度表,了解一些物質的密度,加深對“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的理解。
閱讀密度表并思考:
(1)金、銅、鐵、冰、水銀、水、氬、氮的密度各是多少?
它們的物理意義各是什么?
(2)金與銅、冰與水、氬與氮相比較,哪種物質的密度大?
(3)從表格中,你還有哪些新的發現?
(二)測物質的密度
活動2 測硬幣的密度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利用教材上列舉的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方案,
進行探究活動。
思考:
(1)根據密度公式 ,要測量硬幣密度,需要測出哪些物理量?
(2)硬幣的質量怎樣測量?硬幣的體積怎樣測量?
(3)你還有其他設計方案嗎?
(4)你在實驗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減小誤差?
(三)課題討論
1.如何測液體(水)的密度
仿照上面的做法,寫出測液體密度的方案,并思考怎樣做誤差小。
(1)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密度公式,確定要測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
(3)根據要測的物理量選擇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_______,
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要測的物理量確定實驗步驟。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要測的物理量和計算的物理量(密度)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
2.請你使用小刀、天平、刻度尺和細線測出土豆的密度。
3.如何測鉛球的密度。
4.漂浮體、易吸水的物體等
(四)課本例題分析,注意解題的規范性。
課前幾個問題處理。
小結
1.測定固體、液體的密度
2.運用密度鑒別物質
3.利用密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的教案5
升華和凝華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關心環境,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象的物理學道理。
重、難點:1、判斷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解釋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教學器材: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燈、碘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由_______轉變為_______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質由_____轉變為_____的過程叫液化。液化過程______熱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氣變成液體儲存在鋼瓶里的。
3、關于蒸發和沸騰,下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必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
B、蒸發不需要吸熱,沸騰需要吸熱;
C、蒸發是液體表面汽化的現象,沸騰則是在液體內部進行的汽化現象;
D、蒸發是緩慢的汽化現象,沸騰是劇烈的汽化現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涼爽,主要是因為扇來的風:( )
A、 降低了周圍的溫度;
B、 降低了人的體溫;
C、 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發;
D、 趕走了人體周圍的熱空氣。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雪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猜想:〔 …… 〕
進行新課:
1、升華(吸熱):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 凝華(放熱):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
2、實驗:碘的升華和凝華
結論:(1)、注意“直接”。(2)、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3、解釋常見的升華、凝華現象
○1衛生球變小 ○2“干冰”的人工降雨和人造煙霧 ○3“冰花”的形成
○4雪、霜、冰雹的形成 ○5霧松的形成 ○6 燈泡用久了會變黑
固體
4、小結本章內容:
液體 氣體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要分析一些常見的凝華、升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