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
創時代新風,樹鐵人思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任務將由我們來承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1
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我國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不僅有美麗如畫的自然風光,而且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還擁有珍貴的動植物資源、水力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
我國南方氣候溫和,少數民族的服飾多種多樣。男子一般穿對襟上衣和褲子。婦女穿的飄逸輕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綢料筒裙,景頗族的毛織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壯族婦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層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繡花衣裙等。
由于我國各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不同,經濟、生活方式也不同,他們的住房結構各具特點。在濕潤多雨的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一般居住在干欄式樓房里。這種樓房分上下兩層,所用材料以竹木為主。樓房上層用于圈養家禽、牲畜,放置農具或雜物。有些少數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別致的小竹樓。一棟棟造型獨特的小竹樓,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樹織成綠色帷幕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美麗極了!
不同少數民族,對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數民族,喜歡把米裝入竹筒放在火上燒烤,使米飯帶著竹子的清香味。壯族、布依族群眾喜歡吃五色糯米飯和糯米糍粑。朝鮮族群眾習慣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維吾爾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蘿卜、洋蔥,有的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燜成噴香可口的.什錦飯,由于燜好的飯用洗凈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飯”。
在春暖花開或秋收季節,壯族群眾喜歡開展拋繡球的活動。拋繡球是壯族男女相互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青年們在草坪或空地上豎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桿,頂端釘一塊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圓孔。男女各為一隊,以拋出的繡球穿過木板上的圓孔為勝。也有在場中間搭歌棚,繡球拋不過棚或拋出界,或接不住對方拋過來的繡球,就要被罰唱歌,非常有趣。
少數民族也有許多風格各異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潑水節、那達慕大會、開齋節、洛薩節等。其中潑水節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四月中旬舉行,時間為三到五天。節日期間,人們身著盛裝,互相潑水祝福,還舉行劃龍舟等活動。晚上燈火通明,人們點花燈,放煙花,縱情歡呼歌舞,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2
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我國各民族發展了休戚與共、相互依存的親密關系,形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國家統一始終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維護祖國統一,始終是中華兒女的神圣職責。
祖國統一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前提。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一個強盛的民族,必然是一個統一的民族。四分五裂,斷難成為世界一流強國;一盤散沙,絕無希望躋身世界先進民族行列。在中國歷史上,凡是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的時期,無一不是國家統一的時期。西漢文景之治、唐代貞觀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的情況下出現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展現出寬廣而美好的前景。
祖國統一是各民族發展進步的重要保障。國家的統一,為各民族發展進步提供了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密切了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聯系,極大地推動了各民族的發展進步。新中國成立以來,處于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少數民族,經過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各民族經濟文化聯系更加緊密、交流更加頻繁,相互學習氣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祖國統一是各民族幸福生活的不竭源泉。祖國是各民族安身立命之所在,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園。祖國好比母親,為各民族提供衣食之需,使他們免受凍餒之苦;為各民族遮風擋雨,使他們免遭風刀霜劍的.傷害。祖國統一是各民族之福,祖國分裂是各民族之禍。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各族人民在社會主義道路上開始了嶄新的生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使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巨大跨越,各族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的政治圖謀,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制造民族分裂、危害祖國統一。海內外中華兒女緊密團結、共同奮斗,祖國完全統一就一定能夠實現。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3
團結之花,盛開在各民族心中,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攜起手用心靈養育,愿團結之花永伴我們成長——題記‘家是一個家,國是大中國,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相扶風雨中,危難見真情......’一首動聽的《一家人》唱出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的心聲,唱出了中國大家庭的團結,也唱出了中國人民共同度過的每一個風風雨雨。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都是由中國的各個民族共同留下的。社會中走進社會,是需要我們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共創各民族之間的深情厚誼,就像王燕娜姐姐那樣,為了挽救維吾爾族學生毛蘭江那年輕又寶貴的生命,將自己的腎無償捐獻,并表示要自強不息,繼續加強民族團結,共建和諧社會做自己最大的貢獻,我們要向王燕娜姐姐那樣心靈無私天地寬,為了加強各民族融洽相處,而無私奉獻。
偉大的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個人離開社會,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拋棄到沙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樣。”所以,我們在平時,要對他人多一些微笑、多一些問候、多一些關心,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那么各民族之間就不會存在隔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強大的凝聚力,就不可能自立與世界之林,著名的哲學家曾說過:“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遜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學校中創建充滿活力的校園,學生應當堅持永不倦怠的信念,鼓起勇于創新的勇氣。知行、篤志、博學、審問、慎思等嚴謹的后風,不斷完善科學精神,人文精神。
在學校,校領導為了加強民族團結,還組織了民族團結小伙伴“手拉手”的活動,讓異族同學結成伙伴,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此活動使我們懂得了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正如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平時,我們同學之間相互幫助,不欺負弱小,不團結的話不說,不團結的事不做,凝聚個人力量,為班級、學校做出自己的貢獻,正所謂,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會永不干涸;一根根筷子,只有捆在一起再會堅不可摧。讓我們共同構筑校集體輝煌的殿堂。民族之花,盛開在我們心中;團結之花,綻放在我們的行動之中;心靈之花,展現在那一瞬間。我們的生活,需要多姿多彩的萬物和多民族的存在來裝扮,美好的生活,需要各民族共同來創造。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創我們美好的家園。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4
再次遇到“民族團結”這一話題,我向我對它又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與體會。我從小生活在這個多民族的地區,自幼便接受“民族團結”的教育。
說實話,以前聽到“民族團結”這幾個字,對它的理解也僅限于它的字面意思。后來接觸多了,漸漸覺得這是一件值得所有人去學習的事。
我的媽媽是個醫生,她有好多病號都是少數民族的人,媽媽每次處理完這類病號都會欣慰的告訴我,這些人啊,你對他好,他也對你好。怎么個好法呢?就像我媽總是會拿點吃的啊,水果給他們,東西不多,但代表的是一份心意。呢些病號總是在病好后真誠的感激,他們過年過節都會特意送些東西過來,感謝我的媽媽,曾經幫助過他們。我媽總是拿這些事告訴我,這就是以心換心,以誠相待換來的情誼。
我的爸爸是個老好人,我覺得他活了大半輩子,大多時間都在奉獻自我,幫助他人,說到底就是好心腸。一年冬天,我媽不在家,外出學習。我爸出去不放心讓我自己待在家,就帶著我一起去了。他是要去幫一個大伯去牧場上拉幾只羊,那個大伯是哈薩克人,可是看不出來。
我們一起去他親戚家,我記得那天吃了一頓特別豐盛的飯,那家人特別熱情又十分親切,擺了一大桌好吃的,大家說說笑笑。那大伯飯后喝了一點小酒,我爸把他安全送到家后,他不停地說感謝,讓我們路上小心,到家打電話。第二天,一大早那個大伯打來電話再次感謝。
從這些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我發現民族之間的相處,往往讓我們從中學到一些特殊的東西。在那些真誠的感激背后,由他們真實的內心。
我們每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我們不需要刻意的做些什么,民族與民族之間相處時,沒有太多本質上的差異,我們相處也不是懷著完成什么,而去做一些事情。
通過父母與那些民族朋友相處的經歷,我發現我們最終能從這以心換心的交流,與熱情質樸的情感中,享受的是彼此帶給對方的快樂。
當我遇到這類熱情時,最直接的反應是友好。當我陪媽媽去病號家里隨訪時,阿姨拿出放在柜子里的糖和干果,遞給我的一瞬間,我看不見民族的差異。更多的是真誠,他想把他好的東西給予你。
所以,這個世界是美好的,這里的人們相處是和諧的。人人友好,大家快樂。人人團結,世界和諧。民族團結歡樂多,為了更好的明天,更好的未來,我們要熱愛生活,熱愛各民族人民,大家攜手共進,共創一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5
民族團結,是處處可見的字眼,作為一個身在新疆的少數民族,民族團結更是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
都說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其實最一開始啊,這不是個標語,是一本書和一首音樂的名字,后來漸漸地因為書和音樂的廣泛流傳,“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就成了一個民族團結的標語。
不光是中國,包括國外,幾乎所有的地方都在強調民族團結,關于民族團結的話題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幾乎每個地方都在用自己的辦法來強調“民族團結”這四個字,就比如說我們班,我們班是由漢族,維吾爾族,回族,哈薩克族組成的一個大樂園,在我們班幾乎從來都不會有少數民族同學和漢族同學有不愉快的行為。
或許我可以換個說法,在我們班沒有民族之分吧,大家都一塊吃飯,玩游戲,寫作業,整天嘻嘻哈哈,也沒有人說過“他是少數民族,我是漢族”之類的話語,簡直就是一個民族團結模范班呢。
說完我們班,再說一說我的學校吧,我在烏魯木齊市第七中學,我的學校就對民族團結方面非常重視,我們還有一個少數民族和漢族結親的活動呢。
就是一個少數民族學生和一個老師結成對子,就像親人一樣的。一起玩,一起學習,很是愉快,剛開始知道有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們少數民族同學幾乎都開始沸騰了,這個活動不光維持了民族團結,還增加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從哪方面來說都沒有缺陷,都很好。
接下來,我們再把視線放寬一點,把視線放到學校以外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孔繁森?提到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還不能很快的想起來他是誰,但只要說在西藏貢獻了自己的無數鮮血,領養了很多西藏孤兒的醫生。應該沒有幾個人不認識了吧?
他每次下鄉的'時候都特地帶一個醫療箱,買上數百元的常用藥,工作之余就給農民們認真的聽診,把脈,發藥,打針,只有小箱子空了,孔繁森才離開,下次繼續。
還有吳登云,他被稱為”白衣圣人“,他從1963年就踏上了新疆的土地,然后就一直為哈薩克,維吾爾,回等少數民族服務著。
除了這些人物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阿里木大叔,還記得他嗎?靠賣羊肉串來給貧困學生捐助的阿里木大叔,明明自己的生活也很困難,但還是為了讓貧困學生上學,甘愿自己辛苦一點。
這些人物不都是民族團結的代表嗎?
民族團結,不用刻意去找,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民族團結“!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6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里,有勤勞勇敢的人民、也有許多愛國志士、為了祖國]他們寧死不屈……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有如此美好的今天。
弘揚民族精神應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一個國家的建設不僅僅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雙手來建造,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的諺語嗎?連三個皮匠的智慧都可以勝過諸葛亮,這不就說明人多力量大么?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在1988年的奧運會上我國乒乓球隊員們戰勝了對方,為我國獲得了參加奧運會以來的第一塊乒乓球金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的學習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青少年弘揚民族精神的責任占全國人民的三分之二,民族團結是一種思想整合力量,一種追求。它關系到中國的生死存亡,關系到國家的安危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國家統一、繁榮的前提和保證,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而我們,身為少先隊員,應當幫助同學,身為班干部,應當為集體服務、身為班級的一員,應當有集體榮譽感,這樣才能做到團結,才不愧當21實世紀的接班人!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泱泱大國,只有56個民族團結一心,互幫互助,才能使中國更繁榮,更富強!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7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地球,在地球古老的東方地區,有一條龍,它就是中國,這個國家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我就住在這強盛的國家。
我有夢,你有夢,他有夢……每個中國人千千萬萬的夢想匯集在一起,就成了中國人的夢,中國夢!而我的夢想是成為一位保家衛國的女特種兵,為祖國安保事業做一份貢獻。我夢想的緣由就是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大地震。
那一剎那,地動天搖,所有建筑物都轟然倒地,來不及逃走的人們被埋在廢墟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祖國聽到了兒女們痛苦的呻吟聲,于是,她就集結分散在各地的中華兒女們,讓他們團結一心,共同解救生在水深火熱的同胞們,中華子民不負眾望,成功救助了存活的人民,是什么使結局這么美滿的?是56個民族那團結一心的精神,解救人們于水深火熱之中的。民族團結是多么的重要,擁有一顆解救祖國危機又是多么的重要!
聽,時代在召喚我們;瞧,祖國及56個中華民族在為我們加油。56朵鮮花競相開放,中國蒸蒸日上。作為接班人的我們該用怎樣的鋼筋鐵骨支起共和國的大廈?我們要用團結之心和屬于自己的中國夢來創建屬于自己的時代。有夢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信念,有信念就有力量。讓我們的夢和團結來開辟一片新天地!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8
當我聽到“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時,我的眼淚簌簌而下,那是因為......
陽光明媚的一天,我走在放學的路上,聽著鳥兒們在枝頭唱歌, 聞著沁人心脾的花香,看著伙伴們露出甜美的笑容......“哎呦”不知哪 里有塊石頭“真是煞風景,還害我摔了個狗啃泥”我抬頭一看,一個身穿古怪衣服的人向我伸出手來,嘀嘀咕咕說了一大堆,我一句也沒聽懂,只知道他是要扶我,所以我毫不猶豫,抓住他的手就爬了起來,說“謝謝。”他好像也沒聽懂,皺了皺眉頭,對我比劃了一個拜拜的姿勢,之后走了,我一直看著他的背影,直到走遠了。回到家我和媽媽說了這件事,她回答我∶“你可以上網查一查,那個人是哪個民族的”我在網上聽了各族的語言的聲音,我憑著模糊的記憶找到了那個人的民族。“是蒙古族!是蒙古族!是蒙古族!”我高聲大喊。特別興奮,可是知道了這個人的民族,也不知道那個人在哪里,只好等著,在這段時間里,我不停的學習蒙古語,只為找到那位好心人。我相信他一定幫助更多摔倒的人。
我家對面的房子一直是空的,可是現在這個房子有了主人。我很好奇,我的鄰居長什么樣子,說話的聲音是什么樣的......我都想知道。直到有一天,媽媽對我說∶“我們的鄰居是個怪人家,說的話我一個字也沒聽懂”“那他是什么民族的。”“不知道。”我垂頭喪氣。美好的一天還是那樣,沒有任何變化,走在樓道中,我又摔了一跤,“啊,好疼啊!”一雙熟悉的手又向我伸來,我看了看那個人的臉,啊!就是那個人,那個扶我起來的人。我看著那個人的眼睛,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著。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用了之前學的蒙語和他說了一句謝謝,驚愕的眼神,呆呆地看著我,之后微笑著將我扶起。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這歌聲飄蕩著,飄蕩在我耳畔,飄蕩在我眼前,飄蕩在我心中......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9
我的學校是一所民漢合校,位于團結路。我是一個維吾爾族女孩,名叫迪麗菲再。我所在的班級甭提有多好了!因為班里同學之間關系和諧融洽、熱情,同學們都很好學。還有特別、特別愛我們的班主任—方老師。
說到我們班的和諧融洽,那是因為我們班不僅有維吾爾族還有漢族、回族。大家每天在一起共同學習、開心玩耍。在我們班有一個回族女孩叫馬欣睿,是一個開朗樂觀、積極向上的陽光女孩,她渾身洋溢著熱情和活力,很愛微笑,一笑就露出兩個小酒窩,很可愛。
我第一次見到她是對他產生了很深刻的影響,“她為什么走路有些一瘸一拐?”后來再知道小時候生病后造成的。她很希望和我們一起玩,尤其是體育課上。上體育課時,看到她獨自一人坐在角落,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兒。
知道她的情況后,班里的同學深處援助之手,從各方面去幫助她。在她煩惱時為她排憂解難,逗她開心,當她猶豫不決時,總會為她作出明確的判斷。比如,上樓梯時扶著她,幫她提沉甸甸的書包,讓她感到她跟我們一樣,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享受一樣的快樂。
有一次,她生病了沒來學校,落了幾天課,等她回來上課時我就幫她補習功課。幫助她時發現他的病還沒有完全好起來,上下樓梯比以前更不方便,我就扶她上樓梯防止她摔倒。輪到她做值日我就幫她干一些活,減少她的負擔、減輕她要干的事情。
以后,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上我都會幫助她、她有不懂的問題時,我會給她耐心的解釋,直到她理解、學會為止,讓她學習有進一步的提高。
慢慢的,在我和同學們的心中:“要把馬欣睿當成我的親姐妹,關心她!”成了我們班最默契的信條。同學們之間更是讓“互相幫助、互相關心”這朵團結之花盛開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
石榴籽一家親,民族團結心連心征文篇10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每當這一首歌在我耳邊響起時,我都深有感觸。
記得那一年,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大草原上,我們訪問的是呼和浩特,我們從機場到大草原花了兩三個小時,在這兩三個小時里,四周全都是茫茫的大草原。初入草原,看不到什么東西,但能聽到小鳥委婉的歌聲。走了一會兒,牛羊便多了起來,也出現了蒙古包,快了,快到了。忽然在小山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人們看見了,立刻撥轉馬頭,在汽車的左右和前方引路,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進了蒙古包,主人們熱情款待著我們,又是奶茶又是奶豆腐,又是手抓羊肉,吃得我們差點站不起來。吃完后,我們又去騎了當地的蒙古馬,這的馬又高又壯,我費了好不勁才上去。我發現蒙古人很熱情,雖然語言不通,但心可是一樣的。
我們在蒙古包內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我們就要走了,誰也不肯,主人們把我們送出了好遠,才不舍得離去。
是啊,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