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
我們現在的生活多么美好啊!要知道我們現在的辛福生活是那些先烈們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1)
四月五號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清明節,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我校精神文明建設。學校在四月一日(星期五)舉行了“緬懷革命先烈”掃墓的活動。
下午一點半,學校全體三年級學生和大隊部的干事們集合操場,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著少先隊隊旗,步行來到革命烈士陵園。師生們來到革命烈士紀念碑下,向革命先烈門獻上自己親手做的小白花。我們聽著老紅軍激昂的話語,了解了許許多多為祖國犧牲的烈士們的事跡,感動不已。
在宣誓儀式上,學生代表--白夢璐同學說出了我們的心聲,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們的遺志,高舉旗幟,沿著他們沒有走完的路奮勇向前,讓星星火炬代代相傳。
練好本領,增強素質,為祖國的富強和民族的強盛做出自己的貢獻!隨后,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紀念館,進一步了解了關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我想到:
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個念頭:要繼承先烈遺志,發奮學習,努力成為建設國家的棟梁。……
3點多,掃墓活動結束了,同學們緩緩的回到學校。雖然,一路的步行很勞累,但大家依然斗志昂昂。在路上,許多同學都在討論著如何繼承老一輩的優良傳統……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2)
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許曉軒故居。許曉軒故居位于江都區的龍川步行街中段,離揚州約有一小時的車程。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長約4米,高約3米的照壁,上面鐫刻著“許曉軒故居”五個大字,在往后走便到了故居門前,門上方“許曉軒故居”五個鎦金大字是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許曉軒故居是前后三進四箱的民宅,青磚小瓦,古樸莊重。進入院子,里面栽種著一棵石榴樹,聽說是為他爺爺載的。再向前走,便進入了第二進屋子,這間屋子里的六間房間,墻上由100多幅珍貴照片,及烈士的10多件和一組浮雕組成,分別為“少年時代”“參加革命”“獄中斗爭”“英勇獻身”“光耀千秋”五部分。
他們都形象的再現了烈士光輝而短暫的一生繼續向前走便進入了第一進屋子,走進去便可以看到2組浮雕和14幅領導題字。第一進屋子正中是許曉軒烈士的塑像,下面是許曉軒烈士的介紹:許曉軒出生在江都縣仙女廟(今江都區)。學名永安,字小軒。1938加入中國共產黨,認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0年被捕,關押在白公館看守所,在他的獄友傳看獄中挺進報是,不幸被特務發現,還被毒打,他挺身而出掩護獄友,在1949年11月27日的大屠殺中殉難,臨刑前高呼“共產黨萬歲”年僅33歲!這次參觀之后,我明白了:共產黨人是不會向強大的敵人屈服的!
這次參觀之后,我明白了:共產黨人是不會向強大的敵人屈服的!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3)
昨天上午,我校六年級全體師生齊聚在烈士陵園,緬懷為國捐軀的烈士們。
走進烈士陵園,映入眼前的便是一座頂天立地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碑的背景便是常綠高大的惠山,體現出烈士們不朽的英雄氣概。
我們踏著沉重的步伐,在兩旁挺拔的松柏組成的林蔭小道上慢慢走到了紀念碑前,少先隊員代表拿著花圈,一步一步走上了平臺。同學們在凄緩的哀樂聲中默哀,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敬重與哀思。默哀完畢,我抬頭望天,行云似乎都停在了紀念碑上,陽光也不再耀眼,收斂了平日的活躍,林間的鳥兒發出了悲鳴。
默哀完畢,同學們來到烈士墓前,獻上了一朵朵親手制作的潔白的紙花。“安息吧烈士們。”我在心里輕輕地說。
掃墓過后,我們參觀了兩邊的英雄事跡走廊。看著英雄的事跡,我不僅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現在我們大多數都是獨身子女,每個家長都把孩子當塊寶,心頭肉,過度的愛使現在的好些孩子變的自私自利,好的東西甚至不與家人分享,性格也比較怪僻內向,不喜歡多交朋友。雖然我是個比較外向大方的獨生子,但我也有個致命的缺點——心胸有時會變窄,同學說我兩句不是,我便不服氣用出了“毒舌神功”,如果與班里的“打客”斗起來,就會兩敗俱傷。看看那些永垂不朽的英雄們吧,他們有誰會與自己人斤斤計較?他們有誰會自私自利?他們為了同伴,為了黨寧愿自己先受刑,犧牲!他們在監獄里,戰場上,甚至在敵人的鍘刀下都視死如歸!他們都是為了后人能過上幸福生活獻出了生命,而我們現在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和平年代又為什么要如此自私呢?想到這我不禁嘆了口氣,暗下決心要改掉身上的壞毛病。
參觀完后,我們坐上了回學校的大巴車,我發現大門口旁墻上正是烈士的生前形象,在他們前面有一團永遠不會熄滅的烈火。沒錯,烈士們雖然已經永遠定格在雕塑上,但他們的英雄之魂就像那團烈火,長存在人間,得到永生。
安息吧,英雄好漢們!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4)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清明是祭祖踏青的時節,是人們祭奠去世的親人們的一種方式,原始于周朝始于周朝。每年的清明節,人們或者是拿著祭奠用品去緬懷親人,或者是附近的烈士陵園去緬懷那些為國家的獨立和平而獻出生命的革命英烈。
每在這時,在這清明的雨絲下,我想的更多是對革命先烈深深的崇敬和懷念。他們為我們中國的和平安康做了許多,緬懷他們,聽到他們動人的事跡,他們雖然長逝于酒泉,但他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卻永遠流傳下來了,留給我們的只有無限的懷念和對那些傳奇故事的憧憬。
敬愛的革命先烈,是你們用自己的青春年華為祖國換來了今日我國的富裕安康的太平盛世。是你用你們的青春年華換來了新中國的和平安寧。你們英勇革命的光輝戰績讓我們敬仰,你們在我們心里埋下的思想種子,已經悄悄的生長發芽,經過你們艱苦卓越又十分激烈的奮斗,曾經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人站起來了,我們不再懦弱,今日我們從你們的手里拿下了接力棒,決定為中國獻上一技之長,在今天我要像你們一樣為中國的興旺,為中國的發達,獻上一份力量。
在絲絲雨簾下,表達對你們敬仰的也許是一塊石碑也許是一個花圈。但是我們更明白最好的方式便是繼承你們的信仰,讓我們的祖國更加輝煌富強。
青山有幸埋忠骨,紅花無情笑東風。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讓我們敬仰,安息吧,敬愛的革命先烈,我們一定會繼承你們的遺志,奮發努力的!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5)
昨日少年,今日未來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
——題記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回首過去那個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戰場,多少戰士用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為了換來我們民族的榮譽。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像春潮般溫暖著我的心。“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成為我奮斗的目標。
我們中國曾經有一段屈辱的歷史,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七十年前的那些日子,可惡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燒殺搶掠,三十五萬無辜的南京老百姓們,成為了瘋狂的刺刀下的犧牲品。更早一些,北京圓明園,一個當時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就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燒毀,付之一炬。
屈辱的歷史在人們心中無法磨滅,雖然已是過去,但卻成為人民永恒的回憶。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作為新一代的蓬勃少年,我們必須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將自己的成長發展投入到祖國的建設中去。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我們不能忘掉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不能忘記了國恥。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我們青少年只有將國恥銘記心中,以此為動力,奮發圖強。
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孫中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樣愛國。”我們是早晨六七點鐘的太陽,我們需要時刻愛自己的祖國,將祖國文化傳承一代代。時刻銘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一名自強有為的愛國人,無時無刻不把祖國大事放在心上。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新時代的青少年必須要勤奮學習,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讓我們在學習中要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功夫,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要想報國,先要學習;每天學習一點點,就是為祖國獻出力量的一大步。
遙想曾經,中國人的苦難與抗爭,激勵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未來的燭光已經點亮,需要新一代的我們在這光亮下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開辟出一條光明的道路,在這條路上不斷成長,報效祖國,為了祖國的明天。
未來,為了祖國,我將會有所作為。當我的生活中充滿著一種渴望,想去看到未來祖國的美麗,那美妙的事情就會出現:平凡的生活變得非凡。我會努力,傳承紅色基因,做一名時代新人。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6)
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節自然要掃墓。也許只是像“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樣吧!可是此時此刻,我們都應該想到的,是幾十年前,革命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爭取讓生活在黑暗之下的廣大人民得到光明。
思緒回到解放之前。人民的生活條件極差,自然也沒有什么清明節假期——恐怕清明節為前人掃墓的機會都沒有吧。但是這個時候,終于還是有人站了出來,為在苦難中掙扎的人民指出了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他們就是勇敢的革命先驅者;他們帶動了千千萬萬的群眾,如同最勢不可擋的最洶涌澎湃的波濤一般,吞沒了自不量力的侵略者和反動勢力。雖然在這個過程之中,難以計數的戰士們壯烈成仁。但是,他們沒有懼怕,沒有畏縮,一往無前,以銳不可當的氣勢最終爭取革命的勝利。我們今天的祖國也是因為有了先烈們的犧牲才會有今天。
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不是出生在戰爭年代,我們也不必像先烈們一樣犧牲自己換來他人的幸福;相反地,我們的生活美滿幸福,還能夠受到良好的義務教育和政策。有這些不僅僅要感謝國家,還要感謝先烈們。
所以說,先烈們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沒有他們的犧牲也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應該牢牢記住他們,感激他們帶給我們的幸福生活,感激他們讓我們今天的祖國如此的強盛!
設想一下,如果歷史上不曾存在過這些勇敢的先驅者,解放的道路就會變得異常的崎嶇;如果沒有他們栽樹,我們這些后人如何乘涼呢?如果他們有過一點點的對黑勢力的懼怕,革命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們就像高爾基筆下的海燕,是最最勇敢的斗士,無所畏懼。所以,先烈們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應該是無比高大的。他們是我們最好的模范,他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們今天不是就可以休憩了。我們學生也應該有一種使命感、責任感。我們應該要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所以,我們應該從今天開始好好學習。為了自己的光明未來而學習,那實在淺薄;我們應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在學業上,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學會苦中作樂。想想先烈們吧!他們一定也是希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他們為此愿意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少一些游戲的時間又有何妨呢?
所以我們應該和先烈的英靈許下一個約定:為了祖國的強盛,好好努力!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7)
伴隨著濃濃的春意,沐浴著和煦的春風,我們即將走進四月。唐朝大詩人杜牧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可能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學習過,詩中就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每年一到清明節,晚輩們都會在長輩的帶領下,為先祖掃墓,紀念先祖。學校也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緬懷革命先輩,紀念戰斗英雄。
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花園般的校園,寬敞而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設備,還有循循善誘,無私奉獻的老師……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新世紀的少年兒童,該用怎樣的行動來緬懷先烈呢?
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
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區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8)
清明節到了,我們學校開展了緬懷先烈的活動,我們又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我們為英雄敬獻了鮮花,又一批小學生光榮地佩戴上紅領巾,站在那里,我們默默地悼念英烈,每一朵鮮花是我們對英雄的哀思,每一句話語是我們對英雄精神的贊頌,此刻,我想起了許多英雄,英雄董存瑞,在我軍沖鋒受阻的情況下,他沖向敵人的碉堡,用生命當支架,舉起炸藥包,把敵人的碉堡給炸飛了,為大部隊掃平了的障礙,而他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當我想到這里,我的心里很難過,流出了眼淚。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清明節再一次讓我們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我們要向英雄們學習,學習他們那種熱愛祖國的精神,并化為一種力量和行動,好好學習,學好本領,將來建設偉大的祖國。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9)
清明節,家家都要掃墓,但掃的不只是逝去的親人的墓,還有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的墓。他們無私地為人民奉獻,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奮斗著,拼搏著,獻出了自己最值得揮霍的青春和最寶貴的生命。在敵人的利誘和威逼,甚至酷刑下,他們沒有絲毫畏懼,沒有絲毫退縮,奮不顧身地捍衛國家的尊嚴與國土。
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讓國家受到敵軍的侵略。要說英勇無畏,他們才是最最擔當的起這個詞的。這些烈士們就是因為有著這樣大無畏的愛國情懷,才會有我們今天這樣和平、幸福的生活。他們放棄了自己幸福生活的權利,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自己卻沒有好好地享受過生活所給人帶來的快樂。
我們現在的一切的一切都離不開這些偉大的烈士們的壯舉,我們雖然無法做到像那些烈士英雄們一樣,但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從小開始,努力讀書,勤奮讀書,長大以后為祖國效力,為祖國爭光。在這里,我想對那些烈士們說:“英雄,我向你們致敬!”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10)
又是一個細雨紛紛的日子,又是一個令人萬千思緒涌上心頭的日子,又是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站在廣闊的藍天下,站在這片凈土上,以最莊嚴的態度肅立在烈士墓碑前,我的思緒不禁飄到很遠的地方:英烈們為了家鄉拋頭顱灑熱血!李大釗為了人民利益毅然放棄了自身幸福!董存瑞用自己火熱的胸膛筑起我們的今天!張思德同志明有機會生存,他卻把這個機會留給了戰友!那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揮之不去,牢牢的刻在我的心頭……
戰士們平凡的臉龐,樸實無華的笑容再次感動了我!
我們現在腳下所踩的這片凈土,頭上頂著的這片藍天,是他們用生命為我們開創的!讓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這片土地,染紅了藍天,染紅了我的心!
他們為了我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槍林彈雨;他們為了我們,用鋼鐵般的意志面對敵人殘酷的刑法;他們為了我們,忍饑挨餓,在所不辭!
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我們要更加珍惜自己現在的生活!我們要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家鄉,師長,同學!
我懷著沉痛的心情,抱著尊敬的態度把那一捧紅得如晚霞的花放在了先輩們的面前!
這個清明節,我們不應該遺忘他們!我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先烈偉大的精神!秉承先烈們的遺志!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11)
清明節上午,老師帶領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我們胸前佩戴著紅領巾,手里拿著小白花,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烈士陵園。
在烈士陵園里,我們嚴肅地站在墓前,聆聽李主任和顧校長給我講湯曙紅烈士的英雄事跡。我噙著淚花望著胸前佩戴的紅領巾自言自語地說:紅領巾啊紅領巾,你來的真不容易啊!我一定要好好珍惜你,我要讓你更紅更艷!
催人淚下的英雄事跡講完了,全體同學泣不成聲。這時顧校長要求同學們繞墓一周,把手里的小白花掛在陵墓周圍的樹枝上。我望著烈士墓前的石碑說:“先烈啊,您安息吧!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
到了中午我們邁著沉重的腳步離開了烈士陵園。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12)
夾雜著幾句唐人的詩句,清明就這么杏花細雨,朦朦朧朧的過來了。
清明中缺一不可地活動當數是——掃墓。這也體現了我們對先烈們發自內心的緬懷與敬畏。
先烈們有的為革命事業而獻身,有的為了保護人民及國家的財產和利益而獻身,有的為了在自己崗位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嘔心瀝血而獻身,它們都是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永垂不朽的靈魂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有時候一個人的對與錯只在一念之間,因為對錯的選擇可能管護個人的生死,所有意志弱的人都會選錯,而成為烈士的人正是意志堅強的人,我敬佩他們那份不可阻撓的勇氣,為了國家和人們的利益,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它們是國家最寶貴的人才,使人們最寶貴的的子弟兵。
烈士們繼承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品質,他們有著“鐵人”般的意志,永遠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烈士們頭頂上耀眼的光環是人民對他們的肯定,我堅信:耀眼的光芒將充滿世界各個角落,照進每個人的心田。
新一代的重任將落到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身上,我們應以這些烈士們為榜樣,學習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怕犧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品質,為將來更好的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打下堅實的基礎。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烈士們的精神永遠陪伴我們走完人生之路。
太陽出來了,圓圓的、火紅火紅的,像烈士的精神之光照進我們心頭,伴著我們走向新生活,當然,希望也就此誕生。
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征文(精選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將至,又將迎來“掃墓”高峰。這個日子除了緬懷已逝的親人外,其實還有著其他的含義。《歷書》中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清明節因此得名。在這個“氣清景明”的時節,一些不文明的祭掃方式給清明節“掃墓”帶來了陰影和悲劇:2005年的清明節這一天,臺州釀成森林火災120多起,致8人死亡1人重傷,過火山林面積3.5萬畝,教訓深重,至今不忘;2008年3月23日,天臺縣從下午1時至5時20分,就有6個鄉鎮街道因掃墓用火發生了14起山林火災,其中一名75歲的老漢不幸被燒死;2013年3月30日中午,昆明安寧的王開富上墳祭奠亡故的親屬,其在一處墳前焚燒冥紙時,不慎引發山火,致使當地草鋪三家村至溫泉官莊一帶發生森林火災,大火直到4月1日才被撲滅。此次火災導致經濟損失260余萬元, 最終,法庭判決被告人王開富犯失火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
這些觸目驚心的清明節祭掃悲劇,無疑是在為廣大人民群眾敲響了不文明祭掃的警鐘。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人們用上墳掃墓等祭祀方式來寄托對先人的哀思。根據《四川省森林防火條例》,清明期間市民進山掃墓,一定要文明祭掃,不要帶火種進山,更不要在林區進行燒紙、燃放煙花、吸煙、野炊等活動。對兒童等特殊人群要嚴格監護,防止玩火弄火引發的森林火災。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祭祀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更多的人開始告別燒紙上香等既容易引起火災、不安全又不環保的傳統祭祀方式,追求鮮花祭祀、網上祭祀等文明時尚的祭祀方式。
清明節,如何形成“文明祭掃”之“清風”呢?有七種文明祭祀方式可供選用:一是音樂祭祀,以播放逝者生前最喜愛的歌曲,來表達對故人的緬懷之情;二是網上祭祀,可通過互聯網表達對已故親人的哀思;三是鮮花祭祀,祭祀群眾可采用逝者生前最喜愛的鮮花來進行祭祀;四是植樹祭祀,群眾可以用植樹的方式祭奠故人,既環保無污染又具有紀念意義;五是放飛思念,可組織居民開展放飛白氣球等活動進行祭祀;六是召開家庭追思會,將逝者生前的照片、錄像資料制作成光盤,組織家庭成員觀看,追憶逝者;七是洗墓祭祀,家屬可將逝者墓碑進行清洗,以表達思念之情。
事實上,每年清明節前后,都是各地森林防火壓力最大的時候,更多的森林防火工作,實際跟上山的掃墓市民以及賞花游客息息相關。在這種背景之下,文明祭掃不僅僅關乎掃墓者的的安全,更是關乎森林的安全。讓全社會形成“文明祭掃”之“清風”,這不僅僅是個人道德文明的進步,更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更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根基。文明祭掃既是對故人的英靈慰藉,也是對晚輩以身作則的行動教育,更是對大自然的敬畏與保護、對公共財產于他人生命的最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