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好的家風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或缺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1)
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有的信奉孝順之風,有的突出學習之風,有的展現勤勞之風,有的倡導節儉之風。總而言之,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好習慣、好風氣。在我家里,誠實守信是第一要義。
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記得有一個晚上,作業超多,做到九點還沒有做完,可我還要完成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彈鋼琴。考級迫在眉睫,我每天都要和時間賽跑,彈彈彈,練練練……終于掙扎著把作業做完了,長出一口氣,伸伸懶腰,可憐的我又跌進彈琴的“深淵”……彈著彈著,那不爭氣的眼皮就開始打架了。突然,我的心里蹦出了一個想法:何不偷工減料,少彈二十分鐘?反正媽媽也不懂!但是心中的`另一個自己卻說道,媽媽教導我待人要誠實守信,不可以欺騙別人。再說,左鄰右舍可都夸媽媽教女有方,羨慕我品學兼優……”一邊是自己的利益,一邊是媽媽教誨,我的內心好糾結。在苦苦掙扎過后,我做出了十分明智的選擇——照原來的時間彈。雖然在彈的過程中哈欠連連,但是我格外開心,因為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我沒有給把誠信看成生命的媽媽丟臉!
當我順利拿到鋼琴考級證書的時候,當我被學校評為"誠實標兵"的時候,當我從朋友眼里讀出由衷的信任和感激的時候,我感激媽媽的教導,感激我的淳樸的家風!
“一個人良好的信譽,是走向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李嘉誠的話,應該是對我的家風最好的詮釋。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2)
“國有國法,家有家風。”這是人們尤其是大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要是問道有關家風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風的問題,我想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會先愣一會兒吧。
我個人覺得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當然,在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教育我如何做人。
我認為:做人,就要做到誠實、善良、有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是我們一家人的口頭禪,爸爸媽媽也好這樣教育我。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逛公園的時候,爸爸看到我故意向公園的小路上扔小石子,就向前立即制止了我,并說道:“韜韜,你怎么能這樣呢?”“怎么了……”我看了爸爸一眼說。“你這樣可能會摔倒人的,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知道嗎?”爸爸激動地說著。此刻,我低著頭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這時,爸爸又和藹地對我說道:“快,把那些小石子都撿起來吧,免得讓人摔著……”“好!”沒等爸爸把話說完,我就搶著答應了。爸爸看著我把小石子一個個認真地撿起來,他在一旁會心地笑了。就這樣一個教訓,讓我知道,在無論做什么事之前,都要想一想這件事會不會給別人帶來不便。由此可見,一個良好的家風能幫我養成一個良好的社會公德。
這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3)
家風,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對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在我們家里,閱讀與我們形影不離。在我的記憶里,媽媽每晚都捧著一本書在臺燈下閱讀,再忙也不例外。媽媽看得津津有味,不時會笑出聲來,我因此感到好奇,書中有什么魔力能吸引媽媽?媽媽于是給我拿了一本書,和我一起讀了起來,那本書我至今已忘了名字,但是它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之后,家里就多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天我都和媽媽享受書帶來的樂趣。在家里,只有沙沙的翻書聲和輕微的呼吸聲,靜得連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聽得見。之后,媽媽為了我看書的需求,二話不說,購置了許多新書。在這良好的閱讀氛圍內,書香四溢,讓我受益許多,知識面越來越廣,知識量越來越多,還領悟了許多道理。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就是我們家的另一個家風。我記得小時候,我幾乎每次吃飯時,飯粒都掉在地上,爸爸就因此狠狠地訓斥我,我感到既委屈又不解,心想:不是掉了幾粒米么,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左耳進右耳出,不當一回事。爸爸看到了我的不以為然,等種水稻的時候,爸爸把我帶到農田里,和家里人一起插秧。才干了一會兒,我就累的腰酸背痛,汗流浹背,感覺整個人都癱瘓了。爸爸于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種下一粒種子,需要農民播灑許多汗水,付出百倍的辛勞,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聽了這番話,從此我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我們家的良好的家風讓我受益匪淺,感謝父母對我的培育。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4)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的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格傳承,雖然我們明白“家風”的意思,但你知道我們的家風是什么嗎?
家風分為幾和種:1、文明禮儀2、尊師敬友3、互幫互助……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如同一棵小樹,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去表現,它才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如:向叔叔阿姨問好,進辦公室喊報告,在公交車上主動給爺爺奶奶讓座等,都能體現個人的文化修養。
聽爸爸講,他那小時候天天吃不飽,他的同學帶他們去偷別人的.地瓜,個個都答應,到了地里,就開始了“戰斗”,每個人都摘了幾個地瓜,摘完了就趕緊逃,生怕被別人發現。直到安全了,才把地瓜拿出來,在衣服上使勁蹭蹭,扒開皮,便開始“掃蕩”了,不一會兒,幾個地瓜下去,爸爸又藏了一個以后吃,不過很快就被媽媽發現了,媽媽繃著臉問爸爸:“哪來的?”爸爸支支吾吾地說:“別人給的。”媽媽當然不相信,臉色嚴肅起來,爸爸只好坦白了事情的真相。爸爸的媽媽知道了立刻把爸爸教育了一頓,拎著他去給種地瓜的李大爺道歉。家風有時就像一弘清泉,能夠滋潤我們的心靈。
現在,我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樸實,嚴謹,上進,樂觀。我們需要行動,把良好的家風傳遞給每一個人!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5)
從記事起,每逢家中來客,我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然后,便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一場“之乎者也”的高談闊論。我呢,則在旁邊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不愧是知識分子,就是與眾不同。”但是平時,淘氣的我也會時不時“犯上”的。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只發卡,再梳兩個標致的小辮,于是老娘就手執笤帚,將我們兄弟倆統統趕到廁所或陽臺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
雖說是新時代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爸爸總是用些樸素的,甚至過時的教育方法來管制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來沒有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沒有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過時的教育方法,很多時候電視不能看,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游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里偷看。唉,有時我真想對爸爸說:“都什么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但怯于父親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于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6)
每一個家庭都有家風和家訓,同樣,我們家也有屬于自己的家風和家訓。
我們家的家風很普遍也很簡單,就是讀書學習,每天寫完作業簽完字后,我都要繼續做家里的作業,等把所有的作業做完以后,我就開始讀一些名著或課外讀物之類的書。而我母親遇見考試的時候則是埋頭苦學,每天學習到很晚,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等我都洗漱完要睡覺的時候還在復習,有一次,我到很晚都沒有睡著,看看表都十一、二點了,我媽仍在復習。有時,我媽不用考試,就開始看書,看的那叫個快,簡單來說,我看一本書的`時間我媽能看兩本書。最后來說說我爸,他不看書則以,一看起來那就是一本看完,雖然看的盡是官場之類的小說,但起碼也是書,而且看起書來特別勤奮。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讀書學習。
而我們家的家訓則是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就比如父母每次買好東西或好吃的都先給我吃,而我則要把這些好東西或好吃的讓給長輩先用,而長輩就會讓給我先用,我們就這樣推來推去,其實,最后誰吃也沒有什么關系,就是禮貌性的讓一下,做人一定要有禮貌。在公交車上時,有座位先坐上,等看見有一些殘疾人時,把座位讓出來;有孕婦時,把座位讓出來;有老人時,把座位讓出來;有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孩兒時,把座位讓出來。
做人就是要有禮貌,如果一個人再好但他沒有禮貌,那也不討人喜歡;相反,如果如果一個人再差,但他很有禮貌,那也很討人喜歡,跟前面一樣,做人不僅要有禮貌,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更不能缺少,在這之前學習得打下良好的基礎
所以,可見我們的家風和家訓之重要,家風和家訓是一個良好家庭的基礎!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7)
我家的家風家訓——孝、儉、勤;“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其次是節儉,“勤”就是勤奮;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父親母親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么,身體怎么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煉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著聊天、散步、購物。父親母親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著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響著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為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在;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于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父親母親工作很努力,母親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父親愛鼓搗他的電腦,母親不會操作時,父親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父親的同事在下班后還會向父親請教電腦問題。
勤奮才能讓人上進,在父親母親的影響下,我也愛讀書,勤思考,學習成績一直是很好的。養成了好習慣。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我們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8)
待人真誠,言而有信,助人為樂,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維系現代社會的紐帶。
從小,父親母親就教我要講誠信,不要撒謊,要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還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
母親怕我不聽話,就定了家規,總共十條。一是要講誠信,不能撒謊,二是要助人為樂,拾金不昧,三是撿到東西要交給老師,四是要為班級做好事,五是要孝敬父母親等。
在吃飯時,不能發出聲音,而且還要長輩先動筷,我們小輩才能動筷,還有就是進房時要敲門,獲獎時不能太驕傲等,多么的規矩。
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次,那是個冬天,我和鄰居約定好去后山堆雪人,那天清晨,寒氣逼人,天寒地凍,最先帶來冬天信息的應該是雪了,出門回頭望望自己家亮著的窗戶,只見玻璃上結著冰花,煙筒口流出的煙油子凍成了兩根黃色的冰柱。低頭一瞧,地上有殘存的積雪,白茫茫一片。環顧四周,都是光禿禿的,沒有草更沒有花。那些枯枝敗葉早被無情的西北風不知刮到那個角落去了。我感覺真的.是太冷了,就又回家睡覺了,而她卻在冰封雪地的后山等著我,她一直等到太陽紅彤彤時才回去。后來我才記起要去后山,可她來找我了,那時她臉凍的彤紅,她說:“你一點都不講誠信,你為什么不去?”我不知怎么解釋,只好把頭埋的低低的。
后來,我跟她道過歉了,她原諒了我,我覺得很慚愧,現在我知道不講誠信的后果。
如果不是父母對我的教育,我就會不講誠信,我覺得父母像大地一樣哺育我,使我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我就像一顆幼小的小草被大地哺育著。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9)
“校有校規,家規家規”是人們常常掛在嘴邊得一句話。但一問到“你家得家風是什么?家教是什么?”這些問題,同學們就會傻眼了。
我家得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得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得人生做奠定而堅定得基礎,踏出堅定得步伐,成為國家得棟梁之才!
記得在小得時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兒,都會忘記爸爸或媽媽規定得時間回家,玩兒得盡興得時候就會很晚回去。讓大人們很著急,于是媽媽就對我很認真地說:“我們是怎么規定得時間,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規定,這么晚才回來。現在我們就規定,同樣得錯誤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嗎?”我點了點頭,并向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遵守規定,按時回家。
好景不長,我得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得時候,我得作業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兒,媽媽告訴我最晚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別人家吃飯得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兒得非常開心,她得媽媽再三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欣然得接受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打電話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得回去了,因為已經超過七點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媽媽狠狠得批評了一頓。我知道自己得錯誤是沒有準時回家,并且在別人家吃飯不光打擾了別人,也給別人帶來負擔。暗下決心,絕不再犯。
現在我終于明白了“家風、家訓、家教”是什么。“家風”是一家子得風氣,這家風一旦敗壞,這家得思想品德也會跟著壞,這家就再也難以培養優秀得后代了。如果沒有“家訓”,那么就會把后代寵壞,只有讓他(她)知錯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這就是“家風、家訓、家教”吧!
關于傳承好家風爭做好少年征文(精選篇10)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不可缺少的成份。在我家的家風就是“言出必行,誠實守信”。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誰變了就是小狗……”兩個小女孩拉著手,向遠處跑去。看到這情形,不禁讓我想到了一件事……
“說好了,明天去西山森林公園爬山!”“嗯,好的,知道了,風雨無阻嘛!”
那天,我和同學約好第二天一起去西山森林公園爬山,并且商量好在車站碰面后一起出發。
回到家后,我趕緊把作業做完了,好早點完成任務輕松上陣,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爸爸說明天休息,一起回老家看爺爺奶奶,“噢!太好了!我好久沒回家看過爺爺奶奶了,我……”,我剛準備答應的時候,想起要和同學約好要去爬山的事情,可是我又很想去看爺爺奶奶,真讓人左右為難,怎么辦呢?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說“既然答應同學了,就不能言而無信,要遵守約定。”
“嗯,我知道,可是……”
爸爸好像看出我的心思,說:“你忘了,爸爸是怎么教你的了嗎?做人一定要守信,失信一次,你的`同學和朋友們就不再相信你了。”
第二天,我準時到了車站,看到同學已經在那兒等著了,同學見到我說:“你真守信,有你這樣的朋友我真的很高興。”我當時心里在想,“幸虧我準時來了,要不然就會做一個不守信用的人了。”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言出必行,誠實守信”,它一直陪伴在我身邊,伴我成長,讓我誠誠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