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
語文是新中國人文教育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以古典古今文字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啟迪和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以吸收現代文字語言交際規范和吸收中華民族現代共同的人文心理為任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把吹泡泡的過程寫具體、寫清楚的。
2、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教學方法:
以讀代、圖文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檢查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作者小時候是怎樣玩吹泡泡的,在書中圈圈畫畫,做上記號。
2、學習“吹泡泡”的語句,理解詞語意思,體會作者用詞正確。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談談哪個動詞用得好?為什么用得好?練讀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
②通過填空練習理解:“慢慢地”吹、“輕輕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輕輕地”扇,用詞準確。
③感情朗讀吹泡泡的句子。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自主學習:你最喜歡的哪種泡泡,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交流。
3、指導朗讀。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自由讀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時候為什么最愛玩吹泡泡的游戲?
五、練習背誦4、5自然段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仔細觀察吹泡泡的過程,并能想象吹出來的泡泡像什么,會飄到哪里去。
2、能按順序用“先……接著……最后……”的句式以及“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說一段連貫的話。 教學重點: 把吹泡泡的過程按順序說清楚以及想象泡泡樣子像什么。
教學難點
觀察吹泡泡的動作,分解出一個一個的動作。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肥皂水與吸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提出要求:
你們愛吹泡泡嗎?今天的說話課,是《吹泡泡》。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又大又多;誰觀察得仔細,能把吹泡泡的過程有條理地講清楚。
二、吹泡泡,練習說吹的過程:
1、人人吹泡泡,邊吹邊想:這些泡泡是怎樣吹出來的?
2、一人上臺吹泡泡。其余同學邊觀察,邊自由說一說吹泡泡要有哪些動作。
3、交流有哪些動作。
4、用上句式:先……接著……最后……,把吹泡泡的過程講清楚。 自由準備,指名說一說,評議,同桌互相說一說。
三、再吹泡泡,觀察泡泡的樣子。
1、同桌互吹互看,比一比,誰吹的泡泡、最多。邊看邊想:這些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句式:( )的泡泡,像( )。或泡泡( ),像( )。
2、互相說一說,指名說一說,并評議,從泡泡的大小、顏色、形狀方面評議。
3、出示句式:這些泡泡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練習說話。 自由準備,指名說一說,評議,同桌互相說一說。
4、當你看到這些美麗的泡泡時,你會怎么贊美它們呢?
5、把泡泡的樣子連起來說一說。 自由準備,指名說一說。
四、練習說吹泡泡的整個過程。
1、請幾位小朋友吹泡泡,其余邊看邊說。
2、指名說一說,師生共同評議。
五、觀察想象:
1、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它們是怎么飄的?會飄到哪里去?干什么呢? 自由準備,指名說一說。說一說你還有什么更美的想法?
2、嘗試把吹泡泡的整個過程和剛才說的話連起來說一說。
六、小結,并要求回去寫下來。
板書: 吹 先(蘸)……接著(放)……最后(吹)…… 看 有的像……有的像……還有的像…… 想 飄下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并指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
2、感受媽媽、祖國母親的愛,指導學生唱出心中的歌。
3、自由編歌培養學生求異創新思維。
4、通過故事讓學生感受愛、發現愛、感悟愛,通過角色表演讓學生體驗愛的實踐教育從而使學生懂得奉獻愛。
教學重、難點:
l、通過故事、課件畫面感受樂曲情緒、熟悉劇情和了解人物形象、體會小烏鴉愛媽媽的音樂主題。
2、共同合作表演音樂劇和即興創編旋律。
3、以音樂為主線圍繞藝術形象進行綜合藝術實踐、體驗活動。
教具準備:
磁帶、錄音機、鋼琴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師生問好!
2..律動 (調動情緒、表現欲、創設愉快的音樂課堂氛圍,使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開始音樂課
二、欣賞教學——“愛”的感悟
師:我們的一言一行都牽動著媽媽的心,我們的喜怒哀樂都與媽媽息息相關,請欣賞同學們帶來贊美媽媽的詩 師:這一首首詩贊美了我們偉大的媽媽 師:你們能對老師談談你們的媽媽嗎? (用朗誦及開放式的談話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新歌學習——“愛”的體驗
師:媽媽的愛是天下最無私的愛,當我們長大成人時,該做些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小烏鴉的故事。
1.聆聽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師:剛才的動畫片里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 師:小烏鴉不怕苦,不怕累叼蟲喂它年邁的媽媽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為了讓大家都知道小烏鴉愛媽媽的故事,人們把它編寫成一首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2.復聽歌曲《小烏鴉愛媽媽》[錄音機播放《小烏鴉愛媽媽》]
3.聆聽《小烏鴉愛媽媽》旋律。[老師彈奏] 師:我們看著圖譜再來一次聆聽這動人的旋律。
4.復聽《小烏鴉愛媽媽》旋律,教師范唱。
5.學生輕聲歌唱曲譜,體驗真摯優美的音樂情感。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 能根據拼音正確認讀“烏、鴉、愛、路、耍、年、紀、事、忘、記、可”11個生字;認識筆畫“豎折折鉤”;能在老提示的指導下描摹“烏、馬”,并區分兩個字的異同。
2 朗讀兒歌,在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的基礎上,練習不頓讀、不唱讀。
3 能根據提示,展開想象,用一、二句話說說“小烏鴉看見媽媽躺在家里飛不動了會怎么想”.
4 懂得要有愛心,要學會從小關心別人。
重點和難點
1 朗讀兒歌,在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的基礎上,練習不頓讀、不唱讀。
2 能根據提示,展開想象,用一、二句話說說“小烏鴉看見媽媽躺在家里飛不動了會怎么想”.
學習準備
音樂磁帶、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 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 多媒體演示,提示述:屏幕上飛來了一只什么鳥?你們認識它嗎?
2 指名用一、二句話介紹這只小鳥。
3 板書“烏鴉”兩個字,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交流用什么好辦法記住“烏”.
(2)比較:“烏---馬”.
(3)學習筆畫“豎折折鉤”并書空“烏”.
4 播放《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讓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唱。
5 揭示課題,指名讀,齊讀。
6 學習生字“愛”:給“愛”找找好朋友。
說明:
這一學習環節設計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歌曲的引入,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初步感受課文內容,為下文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 朗讀兒歌,學習生字
1 聽力訓練:聽老提示誦讀兒歌,邊聽邊記兒歌中描寫小烏鴉愛媽媽的語句。
2 交流反饋:說說你記住的語句。
3 自讀兒歌,要求:
(1) 邊讀邊圈出兒歌中的生字。
(2) 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4 學習1、2節。
(1) 出示1、2節,指名讀,評價。
(2) 學習生字:路、耍、年、紀。
(3) 練習朗讀課文,要求不頓讀、不唱讀。
(4) 說一說:當小烏鴉看見媽媽躺在家里飛不動了,會怎么想?
出示:“小烏鴉看見媽媽躺在窩里飛不動了,它想:……”
(5) 提示述:小烏鴉會怎么做呢?(指導朗讀句子)
(6) 用喜歡的方式朗讀1、2節(接龍讀、小組賽讀……)。
5 學習第3節。
(1) 指導朗讀第3節并學習生字:忘、記
(2) 用贊美的語氣夸夸小烏鴉。
說明:
注重聽力訓練,要求學生邊聽邊記課文中的語句,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記能力。朗讀能力著重訓練不頓讀,不唱讀。,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來讀,逐步提高朗讀的要求。說話練習注重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合理的想象,說話時注意語句完整、意思清楚,在語言實踐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的熏陶。
三 朗讀成誦,感受體會
1 練習朗讀全文。
2 試著把課文背出來,還可加上動作。
3 配樂表演歌曲《小烏鴉愛媽媽》。
4 好朋友表演課文。
5 練習說話。
提示述:學了課文,你有什么話想對小烏鴉說嗎?試著說一二句。
四 復習鞏固、指導書寫
1 做游戲,鞏固生字。
2 指導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烏、馬”兩字。
3 課后收集有關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小故事,相互交流。
說明:
以游戲的形式鞏固所學的生字。培養學生規范的寫字習慣,通過描摹鞏固所學的生字。課后資料的收集,進一步滲透愛的教育,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語言實踐的機會。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借助拼音認讀“豬、迷、今、爺、認、知、關、急”8個生字。
2、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知道不同的動物不能光憑外形的大小來判斷年齡。
4、認識部首“反犬旁”,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豬、今、認、關”四個生字。
教學重點:
能在語言環境中,借助拼音認讀“豬、迷、今、爺、認、知、關、急”8個生字。
教學難點:
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知道不同的動物不能光憑外形的大小來判斷年齡。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小豬圖:這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小動物,它是-----(生齊答)小豬。
2、學生字:豬(讀準音,學習“反犬旁”)。
說說你知道哪些字中也有“反犬旁”。
3、交流(適當板書:貓、狗、獅、猴)可適當滲透“反犬旁”的字大多與四條腿,有皮毛的動物有關的知識。
4、出示課題:小豬問路(讀課題)誰問路?小豬干什么?
5、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整體感知課文,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讓我們帶著問題聽錄音看課文動畫,思考:小豬向誰問路?
2、交流出示:烏龜 象。
3、自己輕聲讀讀課文,給課文標好小節。思考:小豬為什么問路?
4、交流。(出示第一節)
5、學習生字:迷。
6、小豬走到哪兒迷路了?看圖理解:十字路口。
7、讀讀第一節。
三、學習課文2-5節,小組學習字詞
1、過渡:迷路的小豬很著急,他是怎么樣問路的呢?請你自己讀讀課文圈出2-5小節的生字。
2、出示生字:今、爺、認,小組學習生字。
3、小豬是怎樣問路的?輕聲讀讀2-3節,用橫線畫出小豬說的話,用波浪線畫出烏龜說的話。
4、交流反饋,指導讀句。
(1)根據學生回答,媒體出示相關句子。
小豬大聲問:“烏龜弟弟,到蘑菇村該走哪條路?”
“你叫我弟弟?”烏龜很不高興,“我今年98歲了,比你爺爺年紀還大呢!”
(2)指導朗讀2句。
A、自由輕聲讀 。(嘗試讀出疑問的口氣)
B、讀出烏龜不高興的語氣。
C、多種形式朗讀。(同桌、男女、邀請好朋友)
5、小豬又碰到的象,他們是怎么交流的呢?
(1)出示學習單。
A、組長帶領讀課文4-5節,用橫線畫出小豬說的話,用雙橫線畫出象說的話。
B、分角色朗讀。
(2)指名交流。
(3)你覺得小豬怎么樣,從哪里看出?“恭恭敬敬”(有禮貌,說話客氣)
(4)多種形式朗讀。
6、引導思考:小豬這樣稱呼烏龜和象,對嗎?
7、不能光看烏龜的個子小,就稱他為弟弟。不能光看象的個子大,就稱他為爺爺。
8、小組內分角色朗讀課文2-5節。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篇6
教材簡析:
這又是一篇有趣的知識性童話。課文中的小豬因為迷路,向烏龜和象問路,雖然它很有禮貌,但是在稱呼上出了問題,結果鬧出了笑話。小豬是根據烏龜和象的身體大小來決定稱呼的,烏龜小,它稱弟弟;小象打,它稱爺爺。這種思維如果用在同一種動物身上,基本上是正確的,但類推到不同的動物就錯了。簡單的類推,正是孩子思維的特點。
課文短小、生動,主要由小豬先后同烏龜和象的對話構成。對話中有問有答,行為規范,充滿情趣。小豬先稱呼后提問,非常注意禮貌,兩次問盡管內容都是關于到蘑菇村去的路,但句式又有不同;烏龜和象對小豬的錯誤表現也不完全相同,前者為之不滿,后者感到可笑。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欲比較強,部分學生的基礎比較好,獨立識字的能力較強,但有幾個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記字朗讀方面,速度慢,遺忘率高。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豬、迷、今、爺、認、知、關、急、”9個生字的字音。認識部首“反犬旁”。正確描寫:“豬、今、認、關”。
2、正確朗讀和積累8個詞語。
3、正確地朗讀課文,初步懂得不能以身體大小來判斷不同動物的年齡。在此基礎上,讀出動物之間對話的語氣。
重點難點:
1、能在語言環境中,借助拼音正確認讀“豬、迷、今、爺、認、知、關、急、”9個生字,并用分組學習的方法,按字形結構,分類識記。積累一些詞語。
2、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讀出動物之間對話的語氣。
3、初步了解有關動物的基本常識,懂得不能以身體大小來判斷不同動物的年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小豬圖:這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小動物,它是——小豬。
2、(學生字:豬)認識反犬旁的字。
3、交流。(適當板書)
4、知道書寫:“豬”
5、出示課題:小豬問路(讀課題)
6、質疑。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小豬向誰問路?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交流并板書。(烏龜、大象)
3、看書再聽課文錄音,識記課文中的生字。
4、自學字詞。
(1)自由輕讀課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巧記生字、詞語。
(4)全班交流。
5、鞏固識字,游戲。(“認認豬寶寶“)
三、朗讀課文,感受內容。
1、帶著問題:小豬怎么問路?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有關的句子。
設計意圖:讓生字回到課文中,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進一步鞏固復習了所學的生字。同時讓學生邊讀邊劃邊思,通過讀課文自己解決問題。
2、交流并板書,知道讀句。
(1)“烏龜弟弟,到蘑菇村該走那條路?”(突出小豬疑問的語氣)
(2)小豬這樣稱呼烏龜對嗎?(不能光看烏龜個子小,就稱它弟弟。)
(3)“你叫我弟弟?”“我今年98歲了,比你爺爺年紀還大呢!”(突出烏龜不高興的語氣)
(4)知道朗讀小豬和象的對話。(不能光看象的個子大,就稱它爺爺。)
(5)引讀第6、7節,解決問題:小豬問到路了嗎?
教學反思:
本文篇幅不是很長,內容淺顯易懂,語言生動有趣。
在生字學習的過程中,帶出學生已有知識的回顧:“貓狗狐貍獅子……”“犭”的字的積累。
從識字教學入手,灌輸閱讀教學,了解事件的起因、經過等為今后的語文教學打下基礎。
小學一年級語文主題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內容,感受吹泡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冰心寫自己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達了冰心對自己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吹泡泡的,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仔細觀察事物,把吹泡泡的過程寫清楚的。
教學方法:
以讀代、圖文結合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插圖,導入新課。
觀察畫面,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
說說自己喜歡吹泡泡嗎?為什么喜歡吹?
2、分自然段讀,并說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組織討論。
⑴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⑵說說為什么喜歡?
⑶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⑷理解句子。
三、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卡片。
2.強調易錯字: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