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課堂的提問、討論、啟發、自學、演示、演講、辯論等。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這個辦法好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啟發思考
1、同學們,我們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已經快一年的時間了,可以說你們已經長大了,你們說對嗎?那么作為大孩子,遇到事情要怎么辦呢?
請學生各抒己見。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這個辦法好》就是有關這樣的事情的課文。板書課題
2、讀到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中等生提問
教師把各類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總結。然后用投影出示問題。
二、范讀課文:放課文錄音
聽完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自己能夠把黑板上的哪個問題解決?
三、學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1、讀兩遍課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詞語:出示投影
毛澤東伙伴放牛砍柴撿果子分組
喂牛飽飽的滿筐幾份
3、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的什么故事,你對這個人了解有多少?(小組討論)
4、毛澤東遇到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后進生)
5、指名讀課文第一、二段。
6、齊讀第三段。
7、想一想,毛澤東想出的這個好辦法行嗎?你認為他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嗎?(同位互相交流,再發言)
8、采用各種形式,反復朗讀課文。
過渡:
毛澤東想出的辦法到底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呢?讓我們繼續學習下面的課文就會知道了。
9、指名朗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你認為毛澤東的辦法好不好,為什么?(優等生回答)
10、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么辦?用什么樣的方法去解決?
11、你在現實生活中都是怎樣做的?
四、課堂小結
我們遇到事情一定不要著急或很快的就去做,一定要善于動腦筋,用最好的辦法把事情完成的最好。
作業:
必作題:朗讀課文,并能夠熟練掌握本課要認識的13個字。
選作題:你還能運用什么方法把毛澤東放牛、砍柴、撿果子這幾件事情更好的作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課文內容: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毛澤東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二、朗讀課文
1、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優等生)
2、學生分組朗讀課文。從中劃出自己不認識或掌握不熟練容易忘掉的字。
三、識字寫字教學
1、認讀不帶拼音的生詞。(開火車輪讀3遍)
2、指導學生記住字形。(突出重、難點)
候:注意筆順的指導。不要漏掉一條“豎”
常:注意這個字上面是“黨”字頭,不要寫成“學”字頭。
撿:這個字的右半部分比較難寫,要注意給學生進行指導。
背:這個字上面是“北”,下面是“月”(這個偏旁是個‘肉’)。
3、指導寫字。
這八個字每個都有幾筆?這些筆畫是這么搭在一起的?筆順是什么?(同位交流)
比較:“候、常、放、牛、組、撿、背、份”幾個字的筆畫?哪個字應該寫的瘦些?哪個字應該寫的胖些?“背”的“月”有什么變化?(全班進行)
4、學生寫字。教師指導。
四、把學生寫的字進行點評。并讓學生總結自己字寫的好的經驗。
作業:
必做:會寫本課的生字。
選做:想一想,一年來你有哪些進步,你長大了嗎?
課后札記: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小英雄王二小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王二小的英雄事跡,領悟小英雄愛憎分明、機智勇敢的精神,激發學生對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認識“軍、根、敵”等14個生字,會寫“滅、面、聽、就、員、聲、邊”8個生字,理解“根據地“掃蕩”等新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錄音
三、課時安排:兩節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烘托氣氛
1.播放課件: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為背景音樂的襯托下,顯示課文內容的動態畫面教師配樂解說,并適時簡介時代背景——抗日戰爭時期,把學生帶入教學情境之中。
師:同學們:想深入了解這個動人的故事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13課《小英雄王二小》。(板書課題)
2.請讀課題,讀出你現在的感受。
(指讀、齊讀、點拔重讀“英雄”)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借圖解詞。
1.初讀課文,明確要求。
師:請大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把音讀準。多讀幾次,邊讀邊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疑,提出生字、新詞。
(預沒:學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詞可能有“根據地、八路軍、兒童團員、掃蕩、敵人、放哨、迷了路、帶路、氣急敗壞、埋伏圈、四面八方”等)(板書)
3.自主識字,合作交流。
(1)學生自學字、詞。
四人小組互認互教互查生字認讀情況,并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以及對詞語的理解。
(預設:學生交流解決的問題,可能是生字,及“迷了路、帶路、敵人、四面八方”幾個詞語)
(2)檢查識字情況
做摘果子游戲:課件出示智慧樹,上面掛滿果子(未加音的生字),師點擊生字,生認讀,讀對了生字變成紅蘋果。并抽查識字的方法,組詞,用“幫助”造句等。
(3)說說解決了哪些剛才不懂的詞。(劃掉板書上相應的詞)
4.借圖解詞,降低難度。
(集中解決一、二自然段的生詞,其余隨文解決)
(1)課件出示抗日根據地畫面,隨之飛入生詞“根據地”,學生讀生詞,教師通俗地講解:
抗日根據地:就是抗日基地,是為打擊日本鬼子提供各種支持的地方。
(2)在課件“根據地的畫面上,依次出現八路軍戰士,正在山坡上放哨的兒童團員,同時隨之出現生詞“八路軍、兒童團員、山坡、放哨”。學生讀詞后,教師講解。
八路軍:抗戰時期,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
兒童團:抗戰時期的兒童組織,兒童團員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少先隊員。
放哨:觀察敵人的情況,及時向八路軍報告。
掃蕩:敵人進村里殺人、放火、搶東西。
5.看圖說詞,理解鞏固。
師:讓我們連起來說說畫面的意思。
(師)這個村莊是一塊抗日——(生)。根據地,(師)這里有鄉親們,還有——(生)八路軍、兒童團員,(師)為了預防敵人來一(生)掃蕩,這位兒童團員正在——(生)山坡上放哨。
6.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7.指導寫字
具體指導內容可參見《教參》寫字部分。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小英雄王二小,這節課我們要深入研讀課文,弄清楚為什么說王二小是小英雄。(板書課題)
要研讀課文,必須闖過三關——生字關、插圖關、朗讀關,有勇氣闖關嗎?
(二)、復習生字、詞。
1.課件演示從課文中飛出的生字,學生輪讀、搶讀。(先加音讀,再去掉音讀)
2.再演示從詞語花籃飛出的生詞,學生認讀。
(三)、看圖讀文,理解大意。
1.同桌一起合用一本書,看課文插圖,找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
2.用“誰在干什么?”這樣的句式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1)王二小幫助八路軍放哨。
(2)敵人迷了路讓王二小帶路。
(3)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4)敵人殺害了王二小。
(5)八路軍消滅了敵人。
(四)、研讀感悟
1.找到你認為最能說明王二小是小英雄的段落,大聲讀一讀,然后說說你從哪里可以看出王二小的確是個小英雄。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調整教學順序)
(1)生:敵人經常來掃蕩,王二小還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所以說,他是個小英雄。
課件出示句子:王二小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
師:指讀句子,“常常”是什么意思?換個詞再讀一讀。
師:你會用“常常說句話嗎?
課件出示
常常
。
學生口頭造句。
師:(課件出示第一幅插圖)看,王二小常常干什么?想想他為什么這么做?(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圖上人物的神態,理解王二小是以放牛做掩護,為八路軍放哨。)
指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指導突出“常常”“一邊……一邊……”
(2)繼續研讀。我們還可以從哪里看出王二小是個小英雄?
(討論后回答)
生:敵人叫王二小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
生:王二小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自己卻被敵人殺害了,所以他是英雄。
生:王二小幫助八路軍消滅了敵人,所以是英雄。
2.借助畫面,啟發想像,感悟英雄內心。
(1)課件出示第二幅插圖。看圖,想像敵人怎樣叫王二小帶路的?王二小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2)先說一說,再演一演,然后為集體評議。
(3)課件出示第三幅畫面以及遠處山腰上隱約可見呈包圍之態的八路軍戰士。
(4)理解:埋伏圈
(5)課件出示句子: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
師:為什么要“裝著聽話”的樣子?說明什么?
(6)課件出示第四幅圖。看圖,敵人知道上了當,會怎么樣?說說他們的表情,想想他們的樣子。
生:敵人肯定又急又氣。
生:敵人是又氣又怕。
生:敵人氣得大喊大叫,舉刀要殺王二小。
生:敵人氣得瞪著眼睛,跺著腳。
師:這就是氣急敗壞的樣子。
(7)第5自然段
(8)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英雄的內心世界。
師:面對氣急敗壞的敵人,面對敵人舉起的戰刀,我們的小英雄王二小是怎樣想的呢?(引導看圖,根據畫面上王二小的神態、動作,想像出王二小的語言、行動和內心世界)
(9)說說王二小在敵人面前的表現,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3.小結。
師:現在,你覺得王二小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課件出示,填空:的王二小。
4.激發情感。
師:(根據學生填空總結)對,就這樣聰明可愛、勇敢機智、不怕犧牲、熱愛家鄉的王二小被敵人殺害了,年僅13歲。他永遠離開了親愛的爸爸媽媽,離開了熱愛的村莊、學校、小伙伴和八路軍,他的鮮血染紅了家鄉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山溝里的鄉親們。正是千千萬萬個王二小這樣的英雄,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件出示,王二小犧牲后,鄉親們悲憤的場面)面對此情此景,你想對王二小說些什么?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表達出來嗎?
(五)、指導朗讀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3、4、5自然段,同桌互讀互評。
2.誰覺得自己讀好了,就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先自評“我比我”,說說自己比初讀有哪些進步,然后師生對“自評”進行評價。)
3.教師范讀
4.學生配樂朗讀。
5.師:王二小英勇犧牲了,但他的血不會白流。看(課件出示八路軍沖鋒的錄相畫面),齊讀最后一段。
(六)、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在我們幼小的心田里又種下了一個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生)王二小。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示意齊讀課題):小英雄王二小,讓我們一起把一首頌歌獻給他。(出示王二小畫像)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七)、實踐活動:
1.把這個故事講給周圍的小朋友聽。
2.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語文s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毽子變乖了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學習部首“雙人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體會踢毽子的快樂,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12個生字。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生字、詞語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出課題。
1、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畫面上是誰在干什么?
2、再認真觀察:老師踢毽子踢得怎么樣?
3、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借助拼音,試讀課文,要求讀通須。
2、在書中畫出本課的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三、理解課文內容
1、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思考:老師踢毽子踢得怎么樣?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找出這些句子讀一讀。
(3)如果是你看到老師踢得這么好,你會想些什么?
2、指導學生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思考:我們剛開始練習踢毽子時,毽子是怎么不聽話的?它為什么不聽我們的話?
(3)把老師的話認真讀幾遍,找出其中一對意思相反的詞。
(4)引導學生理解老師的話是什么意思。
(5)練習朗讀老師的話。
3、指導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
(2)指名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3)思考:毽子為什么“也能在我的腳下美妙地飛舞了”?
(4)引導學生悟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4、聯系實際,拓展話題。
你平時喜歡玩什么?碰到過像“毽子變乖了”這樣的事情嗎?如果有,說給大家聽一聽。
四、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1、認讀生字詞卡,鞏固識記。
2、讀讀“詞語花籃”中的詞語,再從課文中選擇喜歡的詞語填寫在空花朵上。
3、練習課后第3題“讀一讀,說一說”。
六、指導寫字
指導學生在《寫字》本上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