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備課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備課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備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熊、鹿、奶”等11個生字;會寫“打、奶、種”等7個字,學習新部首“心字底”“走字旁”。
2.過程與方法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學做講誠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借助拼音把語句語段讀通順,體會到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會用“……都……”進行說話寫話。
教學難點:
從實際中體會什么叫“守信用”,領悟出做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好動,求知欲強,容易接受新知,樂于表達,但持久性差,容易受周圍環境和他人影響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在教學中需要花樣多、新,讓學生自主學習,為他們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適時地進行點撥,指導,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感悟。
教學策略: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為讓學生充分理解本節課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自己也要做一個守信用的好孩子,講誠信、善理解。結合一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采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圖片展示、運用小黑板等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于學,勤于思考。
在教學中,優生能順利地讀通句子、段落,但在體會語感方面,教師應著重指導,后進生對讀通句子、段落上都需要進行指導,于是我采用小組合作,讓優生帶動幫助后進生的方法進行反復朗讀、體會文章思想。
教學資源設計:
根據教學需要和教學設備實際情況,我除了用教材、教參外,我還準備了教學用的圖片,寫有生字、新詞的小黑板,寫有教學課后練習3的小黑板,寫有課后第2題練習的紙條、膠布。
教學評價設計:
為了檢測教學效果,我設計了問題“從哪些地方看出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為了體會語感,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為了讓學生會用“……都……”進行說話寫話,突出教學重點,我讓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寫話,然后把它讀給大家聽,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體會“守信用”,我設計了作業:說一說自己或同學守信用的一件事。
教學過程設計:
1、復習,檢查學生上節課學習情況。
(1)出示寫有生字的小黑板,抽生讀,并進行組詞。
(2)復習部首“心”、“走”,抽生說出帶有這兩個部首的字。
(3)每人說一個自己在上節課摘抄的最喜歡的詞語。
2、談話,導入新課
(1)老師講述自己身邊守信用的人或事。
(2)設問:你想知道小熊和小鹿怎樣守信用的好孩子嗎?出示課題。粘貼小熊和小鹿的圖片。
3、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語句或語段讀通順。勾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4、講讀理解,體會語言,感受人文教育
(1)抽生讀課文,看學生讀的情況,教師適時進行評價、點撥。
(2)齊讀:著重“人物”對話的指點。
(3)師生輪讀,教師讀一段,學生讀一段,引導學生對“守信用”的具體感悟。
(4)齊讀第一段,理解“小熊為什么樂得直打滾兒?”重點體會“美滋滋”這個詞語,并讓學生說出“ABB”式的詞語。
(5)啟發提問:“小熊為什么又不去奶奶家了?”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同桌說“小熊不去奶奶家的原因”。
(6)教師啟發設問:“媽媽怎么和小熊商量的?”“小熊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小組合作學習,自由讀2~8自然段,優生帶動后進生讀、交流、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巡視,看學生完成的情況。)
(7)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提問,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指導重點語句,體會語感。“我不能去奶奶家了。”要讀出惋惜的語氣。“明天再去種樹行嗎?”是一種商量的語氣。“不行,我答應過在家等他。”要讀出態度堅決的語氣。
(8)齊讀第二至八自然段。(這部分是重點,讓學生在反復朗讀和討論交流中,品讀重點詞句,教師加以適時引導和闡述,讓學生品味和理解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9)齊讀最后一段。思考:為什么媽媽說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你愿意做一個守信用的好孩子嗎?為什么?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紙條:從哪些地方看出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學生回答,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5、齊讀課文,是學生與作者再次產生共鳴。
6、安排作業,復習強化。
出示小黑板(課后練習3),學生照樣子,說一說,寫一寫,教師巡視,寫完后展示成果。
總結延伸: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你愿意做一個守信用的好孩子嗎?把自己或同學守信用的一件事講給大家聽。
板書:
小熊和小鹿
小熊(圖片)答應種樹
沒去奶奶家
和
小鹿(圖片)發燒,住院
讓爸爸來說“對不起”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備課教案2
課題
練習 1
課型
新授課
教學要求
通過看圖認識幾種動物,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
通過看圖認識幾種動物,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20_年_月_日
教學過程
一、審題
1、學生借助拼音讀題目。
2、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物世界》這個電視節目嗎?今天我們一塊兒看一段。(放錄像)
二、讀準動物名稱
1、學生看圖,讀一讀拼音。
2、個別讀,集體讀,注意讀準問:你最喜歡哪種動物,能不能向大家介紹一下?
3、指名介紹,分小組互相介紹。
4、:小朋友們都說的很好,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一定要愛護動物。
三、了解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
1、小動物們都很能干,它們遇到危險能想出不同辦法保護自己,脫離危險呢!
2、你知道它們怎么保護自己的嗎?
3、指導練說:
學生自己讀一讀例句:“烏龜遇到危險時,就把頭、腳縮進硬殼里。”
問:山羊、刺猬、烏賊和其他小動物遇到危險時,怎么保護自己呢?
學生互相討論交流,指說一說。
每個學生選一句寫出來。
同桌互相讀寫好的句子。
4、學生說說自我保護的方法。師:小動物們遇到危險時都有辦法保護自己,那么小朋友們遇到危險時怎么辦呢?
5、學生討論:平時會遇到什么危險?遇到這樣的危險會有什么辦法?
6、交流討論的結果。
7、: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遇到了危險也不要只知道害怕,要想出辦法來保護和解救自己。
教 后 記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備課教案3
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行句子練習,體會“愛”的廣泛含義。
2、學習3個漢字,掌握音、形、義。
教學準備:小黑板,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句子練習:
1、出示例句:1 爸爸愛我,媽媽愛我,我也愛爸爸媽媽。
反復朗讀,體會語法。
2、出示第一句:老師愛我,同學愛我,我也愛 。
(1)你能把句子填完整嗎?試一試
(2)老師和同學怎么愛你?你怎么愛老師、同學?
3出示第二句: 愛我, 愛我,我也愛 。
(1) 還有誰關心、疼愛你呢?
(2) 小組討論句子怎樣填。
(3) 全班交流,選較好句子全班朗讀。
3、小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同學……這么多的人關心、疼愛這我們,我們也要懂得去愛他們,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美好、快樂!
三、 學習生字:
1、你能讀準生字的音節嗎?
2、你有好的記字方法嗎?
3、比一比誰組的詞語多?
4、怎樣寫字呢?指名書空,糾正。
5、指導在田字格里寫字。
四,達標訓練:
1、練習在田字格里寫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備課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理解“數不清”,“飄落”,讀準“雨點兒、地方”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數不清、飄落”等詞語和有感情地朗讀大小雨點兒的對話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
今天雨點兒來到我們的課堂,想帶你們做一次有趣的旅行,愿意嗎?現在讓我們邀請雨點兒出場吧,注意邀請新朋友時要把名字讀準喔!雨點兒可愛極了,所以我們加上一個“兒”字,讀起來既親切又可愛,這就叫做兒化音。請大家跟我讀(借助手勢:讀完之后舌頭往上一卷就行了。請同學們舉起小手和老師一塊寫下它的名字(板書:雨點兒)→還有誰想喊喊?→讓我們一起帶看甜甜的微笑美美地叫一聲
二、新授
(一)第一部分
1.雨點兒太喜歡你們了,還給你們帶來了生字禮物,讓我們再來檢測一下你們的生字詞掌握情況,課件出示生字詞,開火車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2.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小雨點和大雨點一起去旅行吧,(張貼小雨點和大雨點)學習第一自然段,教師范讀。
(1)出示動畫雨點飄落的情景,這么可愛又活潑的雨兒跳出來了,我真想一個個認識他們,你們幫我一起數一數,好嗎?能數得過來嗎?你能用課文里的一個詞來說一說嗎?(數不清)你知道生活中還有什么是“數不清”的嗎?
(雪花、頭發、沙子、星星……)
只要你細心觀察,生活中數不清的東西還有很多。看,老師這兒有一根羽毛,多好玩啊。這根大羽毛就是由數不清的小絨毛組成的。
(2)現在,請小朋友們注意觀察,想想你能用哪個詞來說出我做的動作。(把羽毛高高地舉起,然后輕輕放下,羽毛輕輕落在地上。)對了,這個詞就是“飄落”。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飄落”的意思嗎?(輕輕落下)還有什么東西可以用上“飄落”這個詞?(花瓣、雪花、樹葉……)
(3)用“數不清”和“飄落”說一句話,并引導學生說得更具體,加上什么東西,從什么地方飄落下來。
3.這些數不清的雨點兒是從哪里飄落下來的?(云,云朵)是啊,云朵還有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云彩”,跟老師讀一讀這個詞。
4.有位作家把這三個詞語寫到一句話中,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二)對話
1.雨點兒飄呀飄,一邊飄落還一邊說話呢?他們會說什么呢?豎起小耳朵聽一聽。(課體播放對話錄音)同桌合作在課文中找一找大雨點和小雨點說的話。(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并用橫線畫出小雨點說的話)怎樣畫呢?教師講解怎樣畫大雨點的話,只畫冒號后面大雨點說的話
2.課件出示小雨點兒和大雨點的對話,看看你畫的和老師的一樣嗎?
(1)出示大雨點和小雨點的第一次對話,指導朗讀“地方”要讀輕聲,練習對話,小雨點要到哪里去啊?(出示“有花有草”貼在黑板上)
(2)出示大雨點和小雨點的第二次對話,“你呢?”要讀出輕聲和疑問的語氣。“你呢?”你還可以怎么問?生回答:你要去哪里?大雨點要到哪里去?(出示“沒花沒草”貼在黑板上)
(3)出示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兩次對話,我們該怎樣讀他們的對話呢?。教師和學生分角色朗讀→同桌分角色讀→同桌表演讀→男女生讀。
3.我們知道了小雨點兒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出示有花有草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大雨點兒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出示沒花沒草的圖片貼在黑板上。),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在哪兒呢?(干旱的地方,沙漠)出示干涸的土地和沙漠的圖片,啟發學生感悟:為什么小雨點兒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而大雨點兒卻要去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
4.如果你也是這樣可愛的小雨點中的一滴,你想到哪兒去?
(三)拓展
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分別去了他們想去的地方,那里的景色是不是真的變美了嗎?我們一起去看看。
1.課件出示圖畫,讓學生說說,經過雨點兒的滋潤,有花有草的地方變成什么樣了?(花更紅了,草更綠了。在黑板原有的花和草上張貼更紅的花,更綠的草。張貼帶田字格的“更”),指導朗讀。
2.你能用“更”來說一個短語或者句子嗎?
3.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有什么變化呢?(學生回答: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教師在褐色的土地上粘貼紅的花,綠的草。)帶著驚喜的語氣來讀一讀。
4.指導朗讀:在雨點兒的幫助下,我們的環境變得格外美麗,那就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吧。
5.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想對雨點兒說什么?(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話。)
三、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雨點兒》一課,知道了小雨點兒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兒更紅,草更綠了;大雨點兒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那兒就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
你們喜歡雨點兒嗎?讓我們帶著喜歡雨點兒的感情去齊讀全文。
作業設計:
回家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讓爸爸媽媽也來分享閱讀的快樂。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備課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學會新的筆畫“橫鉤”,會寫3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了解“友”的字理演變過程。
2、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3、大概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朋友之間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才能相處融洽,感到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學習新的筆畫“橫鉤”。學習三個部首:寶蓋兒、月字旁、單人旁。
2、領悟文中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儀、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學習第8板塊——《伙伴》,誰知道伙伴是什么意思呢?在班級里你和誰是伙伴?今天,我們的課堂里來了兩組小動物——貓和狗、鴨和鵝,哪一組小動物是真正的伙伴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新課。
1、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
(2)學生以各種形式讀課文,如自由讀、指讀等。
2、學習生字,先拼讀字音。學習“狗、起、它、做、們、朋、友”
3、復習鞏固。
(1)開火車讀、指讀。
(2)猜字游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學過的生字、部首、筆畫。
二、學習生字“齊、尾、巴、撲、哥”
三、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朗讀、背誦課文。
1、齊讀課文。
2、練習背誦課文。
同桌合作練習背誦、男女合作背誦、全班齊背課文,可以加上自己創編的動作。
3、你喜歡貓和狗,還是鴨和鵝?為什么?
4、“讀一讀”。熟讀4個詞語,鞏固學過的生字。
5、“寫一寫”。熟讀4個詞語,復習它們的結構,通過書寫復習鞏固要求會寫的字。
6、小結:貓和狗只看到了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別人的優點,所以才會吵起來。同學們,應該多看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像小白鴨和小白鵝一樣,成為好朋友。
四、指導書寫。
作業:把課文讀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貓和狗 鴨和鵝
會寫的字:它、們、朋、友、齊、巴
會認的字:狗、起、做、尾
一年級語文上冊全冊備課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