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湘教版語文教案
有一位老教育家,對“教育”所下的定義:“什么是教育?就是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很多的知識和能力,這才是教育!”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有關五年級上冊湘教版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上冊湘教版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夏日捉蟬的樂趣。
3.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萬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我們應該熱愛大自然,愛大自然就是要愛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讓我們走進臺灣女作家簡幀的散文,與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的奧秘。
二、簡介作者
簡幀(1961—)原名簡敏幀,臺灣省宜蘭縣人,家里世代務農。臺灣新生代的代表女作家。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后,曾在佛光山擔任佛經詮釋工作,后又任聯合文學雜志社編輯。1986年后從事專業創作。她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水問)(空勛(胭脂盆地)(女兒紅)等。這位女性作家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題材,對人生和生命作不懈的求索,顯示了與現實精神并存的理性精神的力度。被評為“當代臺灣十二大散文名家”以及“散文二十家”之一,人稱有“奇俠”風骨的女作家。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理解新詞。
4.理清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1-3)寫久違的蟬聲讓我感到夏天的到來。
第二部分(4-9)回憶捉蟬的孩童時代的樂趣。
第三部分(10)對聽蟬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四、研讀課文
1.自由讀第一段,思考:作者寫久違的蟬聲,為什么要先寫“耳朵忙著聽車聲??”
2.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我在什么情況下,幾次被蟬聲嚇一跳?
3.怎么理解“夏天什么時候跨進門檻,我競然不知道!”
4.自由朗讀4-9段,思考:從哪些句段可以看出作者喜歡“捉蟬”?
5.選擇自己喜歡的精彩句段讀給同桌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6.相機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子。
7.為什么說“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8.齊讀第三部分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總結全文
五年級上冊湘教版語文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詞。理解“親昵、羨慕”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媽媽的情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感情朗讀課文,理解我們為什么稱呼祖國為母親。
教學思路:
以學生為主,圍繞課文內容,抓住課文的中心問題,創設情境,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小組合作、師生互動交流學習課文,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噓—這是說給祖國媽媽的悄悄話。)
2.師伴樂朗讀課文。(你聽明白了嗎?)
(二) 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2.根據學生的匯報情況,初步理解課文內容,認識生字,理解詞語。
(三) 感情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1.指導學生帶著對母親的愛與關懷的情感朗讀課文。(小組里練習)
2.指名朗讀。(挑戰朗讀與評議同時進行)
3.表達我們對祖國媽媽的愛。(啟發學生以多種形式表達我們的愛,把愛落實到行動中去。)
(四)交流熱愛祖國的故事。
1.小組里交流課前準備好的故事。
2.指名匯報。
(五)小結。(播放《祖國的春天》音樂)
愛我們的祖國媽媽就必須要了解祖國媽媽的歷史,了解祖國媽媽的未來,了解祖國媽媽的需要,了解祖國媽媽的一切。讓我們把對媽媽的愛落實到行動中去,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在祖國媽媽的寬廣、溫暖的懷抱中幸福地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感受祖國媽媽的胸懷,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具:
1.多媒體課件
2.收集革命烈士的圖片及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課件引入,激發情感。
1.出示課件:萬里長城、長江、黃河、泰山等祖國風光圖。
2.看到祖國這么美麗的風光,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學生自由說,老師給予鼓勵)
3.走進課文,聽聽小朋友的述說吧!(板書課題)
4.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一讀,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一部分?(指名回答,師生評議)
(二)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節(教師指導學法)
(1)自讀質疑。自由讀這一節,邊讀邊想,你有什么問題嗎?
教師點撥,重點指導。“我”為什么稱呼祖國為“媽媽”?這個“媽媽”和我們自己的媽媽有什么不同?祖國為什么是“大人和小孩”共同的媽媽?“我”的這份光榮為什么連爺爺、爸爸也羨慕呢?
(2)分組討論。(每組的小組長作好討論結果的筆記)
(3)交流釋疑:①每組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②全班交流;③教師歸納小結(用 課件出示答案)
(4)朗讀指導。(使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情)
①學生自由朗讀,想想每句應用什么語氣來讀。
②指名讀,讀后師生評價。
③聽課件中朗讀,教師評價、點撥。
④教師范讀,讀出親切、疑問、肯定、驕傲、自豪等不同的語氣。
⑤分小組表演朗讀,評價出優秀小組。
(5)學生自由談感受。學了“稱呼”這一節,你有什么感想?
教師視學情歸納:體會到祖國媽媽的胸懷是那么寬廣、溫暖、生活在祖國媽媽的懷抱里的大人和小孩是多么幸福、快樂,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6)總結學法
教師板書:“自讀質疑、分組討論、交流釋疑、感情朗讀、暢談感想”五個步驟。
(7)自然過渡:祖國媽媽是我們共同的“媽媽”,那她究竟有多大呢?請繼續學習課文第二、三節。
2.仿照學法,自學第二、三節。
(三)總結全文。
1.這三節內容不同,但都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話”,請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外延伸,嘗試創作。
學了這首詩歌,你有什么悄悄話想對祖國媽媽講嗎?請選定一個內容,嘗試把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用文字表達出來。
五年級上冊湘教版語文教案3
一教學要求
1.認識,會寫本課"港.灣.榕,筑.商,挪,簽,噸,扭,贏"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老榕樹的了解來感受香港社會的繁榮,進步.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最后自然段的含義.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對老榕樹的了解和對課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來認識香港社會的進步.
三.教學準備
收集香港生態環境及老榕樹的相關資料,本課課件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放談香港,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想做個統計,請97年出生的同學舉手.知道這年有什么重大事件嗎?(香港回歸)板書,香港是我國的特別行政區,的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自由港.你們還想對這座城市更多的了解嗎?請你們來談談.
2.不錯,香港不愧與"東方明珠"的美譽.今天我們不談它的繁榮,而是走進這個國際大都市看榕樹.
3.讀題質疑.師生共同走進文本.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默讀課文,師生互相解答疑問.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同桌說,指名說)
(三)鞏固識字,書寫難字
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帶生字的詞和句子,多讀幾遍,認讀生字,新詞和句子.
1.現在指名分節讀課文,其他同學仔細聽.讀準了嗎?讀通順了嗎?
2.集體評議.把問題字強化讀.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出示課后生字,你認為在字音和字形上應該注意些什么?
5.小組開火車口頭組詞.
6.出示"港,商,贏"三個字,引導學生觀察,提醒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7.學生練寫,同桌交換評議.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男女配合讀
2.默讀,交流文中不理解的詞
3.學生自由讀課文,談談從課文中讀懂了什么.(教師給予肯定,鼓勵)
教學后記: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認識,會寫本課"港.灣.榕,筑.商,挪,簽,噸,扭,贏"10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對老榕樹的了解來感受香港社會的繁榮,進步.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最后自然段的含義.
二.重點難點
1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對老榕樹的了解和對課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來認識香港社會的進步.
三.教學準備:收集香港生態環境及老榕樹的相關資料,本課課件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整體感悟
1出示課件(灣仔的繁榮市貌).對照圖片講解,介紹灣仔的熱鬧以及榕樹.適時板書課題.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榕樹講了什么事.
(二)理清思路,品析詞句
1用一個詞來概括老榕樹的特別.(昂貴)
2提出學習要求,小組合作學習.
(1)自由讀課文第2-9自然段.說說香港人為什么要花費巨資保護老榕樹?又是如何做的?畫出表示榕樹昂貴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第2-6自然段的意思."樹,活的樹.又不賣,何其言貴?"教師點撥,
3圍繞畫記的關鍵句段,討論交流.
4(出示大榕樹與大廈圖片)在極具現代化的大廈頂上居然會有這么一棵老榕樹,你有何感受?(用感嘆.驚訝...語氣讀第8自然段)不惜重金保護一棵大樹,這確實是一種明智的遠見.難道我們感嘆,驚訝的只是大榕樹生長在大廈之上么?從大榕樹身上我們還看到了什么?
教師點撥,香港人對植物的珍愛,對環境的重視!這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5以讀代講學習第9自然段.
(1)用肯定的語氣讀第9自然段.
(2)用"必須"...必須...必須..."練習說話.
6默讀課文第10-11段,討論交流.
(1)過去的香港為什么讓老作家特別別扭?它缺乏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讀文歸納.缺少人與動,植物的和諧相處的場景.
(2)香港社會的進步是如何通過老榕樹體現的呢?讓我們一起老看看過去與今日的香港.
引導學生鉆研文本,理解,歸納.
7由此,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呢,齊讀課文12-13自然段.
(1)同桌交流,討論,理解"國門第一樹"與作后一自然段的含義.
引導學生從理順"珍愛植物.領悟人生價值,創造奇跡"之間的關系去理解文本.
(2)師生合讀第11自然段.
了解省略號的作用.拓展學生思維.將自己對大榕樹的愿望大膽表達出來.
(3)有感情的朗讀這兩個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選擇一個有關香港的話題,查找資料.舉辦"今日香港"的主題班會,使學生對香港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