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二教案
“交流平臺”談的是怎樣入情入境朗讀課文的問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反映了作者真情實感的文章,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讀,才能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傳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實際上是對學生讀書的一個引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五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二教案,供大家參考!
五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二教案1
【教材簡析】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難忘童年》,與課文結合得非常緊密。剛讀了關于童年的詩和故事,轉而講自己童年的故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講述的興趣,又把學生的目光從書本引向了生活。本次習作是看圖作文。圖中表現的是關于孩子們進行小足球比賽的一個場景。圖中只有守門員和觀眾,留給學生很大的想象空間。意在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從圖中感受童年生活的有趣和快樂。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還要具備交際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這些通過的形成,主要靠語言實踐,教師應在聽說讀的實踐中,通過“感受──領悟──積累──運用”,不斷吸收和積累語言,習得和積淀語感,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培養良好的聽說習慣,學會傾聽、交流、互動。
2、通過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使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
3、指導學生具體有序地寫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實感。
4、圍繞是否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是否表達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認真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通過講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難忘的生活片斷,通過交流,拓展學生的思路,使他們從不同角度講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交流中表現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進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純真,激發學生珍惜童年,熱愛生活的情懷。
2、難點:
把故事講述具體,清楚,并能注意表達方式,使其能引起聽眾的興趣。并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交際與習作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有關童年的音樂磁帶。
2、收集有關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引導回顧,體驗童年情趣
1、回顧學過的《冬陽?童年?駱駝隊》、《祖父的園子》、《童年的發現》等課文,說說這些文章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你能說說這些場景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嗎?
(有趣、天真、可愛……)
(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回憶已學的課文來導入本組專題,同時又為下面的口語交際設下鋪墊。)
二、打開記憶閘門,回憶自己童年
1、我們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樣的?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愛的故事?讓我們靜靜地回到回憶的深處,去找回我們的童年。
2、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己童年難忘的故事。要求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
3、學習小組內相互說說自己最難忘的事情。
(教師以飽含深情的導語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引發學生回憶生活,打開話匣子。通過自主回憶,再小組交流,讓學生在碰撞中擊活思維的火花。)
三、課堂交流,分享童年
1、評選出最難忘的童年故事(在學習小組內進行)。
2、班級交流最難忘的童年故事。組內其他的同學說說推薦的理由。
3、師生共同評議,并提出具體的修改建議。
(通過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同時,讓其他學生在參與評議中進一步學會交際語言,達到口語交際的目的。)
四、修改提高,難忘童年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說得更清楚更具體。
2、開展童年故事會。
3、從內容、態度、表情達意等角度評選“”童年故事。
(以學生喜愛的講故事形式,讓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活動,既體現了評文教學的以人為本,給學生以自主空間,又滿足學生交流的愿望。)
五、課外延伸,生活中說
讓學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共同回憶自己童年發生的有趣的事。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
同學們,還記得《童年》這首歌吧!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那許許多多的童年往事,會不時地在我們的眼前浮現,你看,那會飛的夢,那冬陽下的駱駝隊,那一聲“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師讓同學再來回憶一下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往事,并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書:
童年趣事
(情境激趣,引發期待,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可以分兩種方案進行:
方案A:
指導學生觀察課文插圖,明確圖畫內容。再引導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話,編成一個內容具體的故事。
方案B:
小組交流,說說自己以前的有趣的事情。
(內容不限,可以是發生在學校的趣事,也可以是發生在家里的趣事。)
三、班內交流,評價指導
1、指名學生敘述剛才準備的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過程說具體、清楚。
2、組織評價:
“他說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發生的過程說。鼓勵學生在習作中用上平時積累的詞語,選擇喜歡的表達方式。具體清楚?”或者“你說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賞?”“你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聽清楚?”“你對怎樣說得更好有什么建議?”等。
(重視習作的交流和評議,意在讓學生在反思中提高自我修改能力。)
四、明確要求,草擬作文
1、讀“作文內容”,明確這次作文給我們提了什么要求。
2、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寫下來。
3、交流習作,提出修改建議。寫好之后,可以同學之間互相交換著看,并展開評價,欣賞寫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處,提出修改建議。
五、小結談話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仿佛又回到了有趣的童年。由于時間關系,大家還沒有把全文改完,可以在課后繼續修改完,讓老師和同學們最后也能分享到你們的童年趣事。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一、導入課題,組織典型作文的講評
1、同學們,老師閱讀了同學們的作文,就好像走進了你們的童年,感受到了大家童年的純真和美好。
2、出示教師事先從學生的初稿中發現典型。
3、用投影儀展示優秀習作,可以讓作者朗讀。
4、師生共同評議:
他寫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這篇習作在語言運用方面,你最欣賞的地方是什么?為什么欣賞?還有什么建議?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習作,通過師生評議,達到進一步指導的目的,并結合評議,修改自己的習作。評議的重點,是事情寫得是否真實具體,語言是否通順,是否表達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
二、組內評改
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要求學生先在小組內讀自己的習作,再指出自己習作的優點和不足,然后讓其他同學評一評優缺點,提出修改建議。
三、佳作欣賞
1、小組推薦優秀習作,讓大家賞析。
2、作者談自己在修改習作過程中的收獲。
3、朗讀作品,佳作上墻。
(習作的賞析、交流、評析,是進行口語交際、習作訓練的一次良好的語言訓練。在交流、評析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做好點撥、引導,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達到聽說讀寫綜合發展,習作與口語交際同步提升的目的。)
五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二教案2
【教材簡析】
“交流平臺”談的是怎樣入情入境朗讀課文的問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反映了作者真情實感的文章,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讀,才能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傳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實際上是對學生讀書的一個引導?!叭辗e月累”安排的內容是名言和詩句,通過朗讀積累,體會人生的一些道理,懂得少年應該立志、好學、惜時、求索等道理。“課外書屋”向學生推薦的是高爾基的《童年》。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體會情感。
【設計理念】
本塊“回顧?拓展二”,重積累,重閱讀,重拓展。因此,引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適當地拓展閱讀視野,以引導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在讀書中體會情感。
【教學建議】
“交流平臺”談的是怎樣入情入境朗讀課文的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選擇本組感興趣的課文進行朗讀訓練,盡可能的展開學習過程,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化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在交流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有感情的目的。教學“日積月累”時,則引導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名人名言、詩句外,再引導學生互相推薦其他名人名言等,讓學生在名言中受到思想的陶冶,體會少年應該立志、好學、惜時、求索等道理,從而更好地學習。在“課外書屋”教學中,則要做好推薦工作,讓高爾基的《童年》走進學生的心田,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童年不光有快樂,也有苦難,從而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當然,適時地引導學生做些讀書筆記,有助于語言的積累。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1、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與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歡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通過誦讀,積累名言警句,初步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3、激發孩子們課外閱讀的興趣,積極開展課外閱讀。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能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對名言和詩句的理解,能用名人名言導行。
【教學準備】
1、高爾基的《童年》。
2、收集有關少年應該立志、好學、惜時、求索的名人名言等以供交流。
【教學設計】
一、交流平臺
1、交流感受:
?、拧⊥瑢W們,最近幾天,我們學習了幾篇描寫童年的課文,這些課文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小林和小東也被哪些事感染了,并留下了深刻印象。請大家自由閱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看看他們交談的內容。你對哪些話有同感呢?
?、啤W生閱讀。
?、恰∪嘟涣鲄R報,說說自己的獨特發現與體會。
?、取∧阕x本單元課文,還有哪些發現,哪些獨特的感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伞〗處熜〗Y:
作者寫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們讀課文時,就要入情入景,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傳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本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值得我們有感情的再讀一讀,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2、交流讀書方法:
?、拧≌f說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樣的課文呢?
?、啤∪嘟涣?。
?、恰w納讀書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首先要讀正確、讀通順;深入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讀的時候腦海中要呈現出課文描寫的場景;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讀出來。)
二、日積月累
1、讀“日積月累”,讀準確,通順。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句子含義。
3、指名讀,注意朗讀的節奏、韻律。
4、交流句子含義:
第一句:君子處世,就應該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止息。
第二句:不一定年齡大的人才有理想,一個沒有遠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歲數也是虛度光陰。
第三句:不要虛擲光陰,否則到老的時候,后悔也無濟于事。
第四句:時間是過得很快的,一轉眼就告別少年時光了,但要掌握一門學問卻是很難的,所以請珍惜時間,不要浪費光陰。
第五句:追尋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長的,我將不斷地追尋、探索。
第六句:不積累半步一步行程,就無法到達千里遠的地方;不匯集涓細的水流,就無法形成江河大海。
5、指名背誦,要求讀出感情。
6、從這些句子中你受到什么啟示,你會在怎樣的情況下使用這些話語,為什么?
7、練習背誦。
8、外收集有關勵志、勸學的名言警句。
(教學時,著重指導學生練習多層次朗讀,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對句子意思的理解,不做過多的要求,對學生提出的疑問,可簡要給予解釋。)
三、課外書屋
1、引入:
給學生介紹高爾基和他的自傳體小說──《童年》,有聽說過這本書嗎?
2、請學生談談對《童年》這本書你都了解了些什么?你還知道什么?
(介紹《童年》的內容簡介以及其他與之相關兩部作品──《在人間》與《我的大學》。大致了解高爾基其人其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師生根據自己已有的閱讀經驗推薦其他名人、偉人傳記,并介紹其主要內容,將書目板書于黑板上,供學生閱讀時參考。
4、學生討論如何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5、教師小結。
【補充資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惫糯袊苏J為天地,它包容萬物。對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為陽,地為陰;天為金,地為土;天性剛,地性柔。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焉,四時行焉。沒有天地便沒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這就是古代中國人對宇宙的樸素唯物主義看法,也是古代中國人的宇宙觀。所以八卦中乾卦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載物。然后從對乾坤兩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釋屬性中進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樣高大剛毅而自強不息,要像地那樣厚重廣闊而厚德載物。
五年級上冊語文語文園地二教案3
一、回顧舊課,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如何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和 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另一個新的內容--把成語的意思用具體的情景表現出來。請同學們翻到課文p30【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題。(板書:把成語的意思用具體的情景表現出來)
二、詞句段運用
1、師出示左右為難、奮不顧身這兩個成語,學生 先說一說這兩個的意思,再讀一讀文中相應的句子,你發現了什么?學生交流。
(句子描寫的情景都能夠表現成語的意思,并且句子都是從第二單元的課文中找出來的。)
2、師出示成語:喋喋不休、悠然自得,請同學說 說這兩個成語的意思。生舉手發言。
(喋喋不休:指說話嘮嘮叨叨,沒完沒了。)(悠然自得:形容悠閑而舒適。)
3、生齊讀這兩個成語的意思,然后 在課本中找出能表現這兩個成語意思的具體情景的句子,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