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溫暖教案
《溫暖》這一課就是關于關愛主題的課文,主要講了雷鋒同志為了幫助小韓同志縫補棉褲而半宿沒睡,小韓同志心里深受感動,感到無比溫暖的故事。贊揚了雷鋒同志樂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奉獻精神。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助人為樂思想教育。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三年級語文溫暖教案,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語文溫暖教案1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寫本課10個生字,做到知音、知形、知義,能用硬筆規范地書寫。
2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的重、難點詞句,體會“輕手輕腳”“一針一線”“輕輕地”“暖烘烘”等詞的意思及在本文表達上的作用。
3讀懂課文,理解“溫暖”的含義,體會雷鋒助人為樂的美好品質,激發學生主動幫助他人的愿望。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初步培養搜集相關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詞,鼓勵用硬筆書寫。
2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體會重點詞句在表達人物品質方面的作用。
3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人的方法。
教學準備
師:雷鋒的畫像(掛圖或影像資料)。
生:課前搜集雷鋒的資料,如故事、日記、歌曲。
教學時間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淺談人物,激趣導入
1出示雷鋒掛圖: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2簡介雷鋒生平(生介紹,師補充)。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雷鋒的文章(板書課文題目)。
4讀課文題目,質疑:“溫暖”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生畫出本課生字新詞,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識字,把自己的記字方法與同桌交流。
3指名認讀生字卡片,就易讀錯的字給生提個醒兒,并要求生口頭組詞(強調“宿”是多音字,讀sù、xiù或xiǔ)。
4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主人翁是誰?
三、精讀質疑,理解感悟
1選擇喜歡的方法朗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記號。
2引導質疑(把與課文理解有關的問題或重點句子羅列出來)。
3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課文,解答疑問。
(1)輕聲讀課文第2段,找出雷鋒關心戰士的句子。
句子1:雷鋒夜間值班回來,看到有的戰士蹬開了被子,便輕手輕腳地過去給蓋好!
①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②“輕手輕腳”體現了什么?你還能說出意思相近的詞嗎?做一做這個動作。
③朗讀體驗,該怎樣讀這一句?(輕柔的語調)
句子2:當他發現小韓的棉褲上有好幾個小洞時,心想,天冷風寒,可不能讓小韓穿這樣的棉褲出操、出車,就拿起棉褲一針一線地給縫補好,然后輕輕地蓋在小韓的身上。
①雷鋒當時的內心活動是什么?
②看教學掛圖,體會“一針一線”“輕輕地”等詞的意思。去掉這些詞語后,對比朗讀,體會這些詞好在哪里。
③指導朗讀。
(2)朗讀課文第3~6段,找出最能打動自己的內容讀一讀。
①生讀文,用“”劃出雷鋒做了好事后的表現的詞語。
②抓住“不吭聲”“大驚小怪”等詞想一想:雷鋒當時是怎么想的?
③揣摩人物的內心,現場表演一下第3~6段的內容。
注意:要讀出雷鋒做了好事的平常心,也要讀出戰士心中激動與溫暖的感受。
④討論“又是班長……”中的“又”是什么意思?
⑤發散思維:誰還知道雷鋒的故事?
(3)齊讀最后一段,思考:小韓為什么心里感到暖烘烘的?與題目“溫暖”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體會:不僅是爐火使人感到溫暖,雷鋒關愛戰士,做了好事不留名、不張揚、不圖回報的精神更讓人感動,所以小韓感到暖烘烘的,與題目“溫暖”呼應。
四、再讀課文,整體回歸
1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請生用一兩句話夸一夸雷鋒。
3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人嗎?請生講一講。師相機鼓勵生簡單地寫下來,注意寫清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經過。
五、寫字練習,鞏固新知
1分析生字字形及書寫難點,練習寫字。
2對寫得好的同學加以鼓勵。
三年級語文溫暖教案2
教材簡析
《溫暖》是西師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片看圖課文。這一單元主題很多,有環保主題的、有關愛主題的、有思念主題的。《溫暖》這一課就是關于關愛主題的課文,主要講了雷鋒同志為了幫助小韓同志縫補棉褲而半宿沒睡,小韓同志心里深受感動,感到無比溫暖的故事。贊揚了雷鋒同志樂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奉獻精神。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助人為樂思想教育。內容不是難事。教學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由人物的動作、語言等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同時對記敘方法作初步了解,為作文打一定基礎。
2、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掌握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掌握課文內容。
(2)以“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溫暖”引出課題,激發學習興趣,理解“溫暖”的含義。
(3)結合課文于實際,了解本文的寫作順序,討論出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基本方法,確立本文“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心理描寫分析人物特點”的方法。
文章情節簡單卻動人,描寫細膩,三年級的學生要通過自讀課文了解文章的
(4)由雷鋒的行為受到感染,激發學生關愛他人、溫暖他人的意識。
3、教學重難點、突破
重難點:(1)讀懂課文,理解“溫暖”的含義;
(2)由事情感受人物品質,體會雷鋒對戰友的關愛之情,產生學習的意識。
(3)了解課文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敘述的方法。
突破:(1)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的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情感,感受人物高尚品質。(2)“又是班長”的“又”字可體現雷鋒隊長有的一貫關愛的作風,對深入理解人物有引導作用。
4、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雷鋒助人的圖片及雷鋒日記;
(2)學生準備:搜集、閱讀有關雷鋒的資料;
二、教法學法
此處,老師的教重在導,學生重在學,而且要學生從學會到回血轉變。
1、教法:將“情景創設”“適時點撥”“對話討論”協調的運用在教學中,讓教師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情景創設”將學生引入教學畫面,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師“適時點撥”,根據反饋信息,控制調節課堂氛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學法:學生在課堂中,“主動探索”“合作學習”和老師同學“對話討論”。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由雷鋒名言導入課文
首先出示句子“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熱情,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然后問同學是否知道是誰說的;讓知道的學生說說。在簡略的介紹雷鋒生平。最后引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個講雷鋒同志像春天一樣關心同志的故事。(板書:溫暖)
自讀課文,解決字詞問題,了解事情的經過
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要求是:找出生字詞讀書讀準,同桌交流識記方法,然后讀順課文,同桌互相檢查;并試著概括課文內容。
創造寬松的氛圍,讓學生在全班介紹記憶字形的方法,互相啟發;師重點指導“瞅、宿”的讀音,“添字最后一點提醒學生不要少寫。
組織學生用“開火車”讀、分角色讀、分組配合讀等多種方式讀文;讀后讓學生試著用一兩句話概括故事內容。
設計討論環節:首先提問:討論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從那些地方看出來?本環節要明確:是按時間順序也就是事情的發展先后順序來寫的。學生分組討論,老師引導學生找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如“出車回來”“值夜班回來”……在討論過程中,老師適時提示,引導學生理出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再讀課文,分析文章特點,確立學習方法
師提問引導學生談論:讀了故事,有什么感想?你覺得雷鋒是個什么樣的人?學生談論對雷鋒的印象,老師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關心戰友,做好事不留名,默默奉獻)
師根據板書追問:對于雷鋒的這些特點,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學生可能會回答“是從雷鋒幫戰友感受到的”“是從雷鋒幫助小韓同志補棉褲這件事感受到的”。這開始的回答可能很籠統,老師應先賞識學生的成功,然后用提示性追問:作者是怎樣寫雷鋒幫小韓補棉褲的呢?從一個人的哪些方面能看出一個人的特點呢?引導學生去細讀課文,主動探索到,作者是通過人物的動作、心理、神態、語言描寫去展現人物特點的。
師總結:通過對人物進行外貌、動作、心理、神態、語言描寫去展現人物性格,這是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溫暖》這一課,我們就從這些方面去感受雷鋒的品質。
學生合作讀課文,畫出文中描寫人物動作、神態、心理和語言的語句,初步體會從中表現出的人物的一些特點。
課時總結:雷鋒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這一股溫暖的春風是否吹進每一位同學的心呢?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入體會雷鋒關心戰友、默默奉獻的精神!
板書設計:
17.溫暖
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
戰士:蓋好棉被關心戰友動作:
雷鋒——做好事不留名心理:
小韓:縫補棉褲默默奉獻神態:
三年級語文溫暖教案3
教材分析:
《溫暖》是西師版三年級(上)語文實驗教科書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主要安排的是從不同角度歌頌人間高尚的愛心親情、美好情感的課文。包括人與人、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這種情感充滿著美好的情懷與濃濃的愛,充滿著真、善、美。它如醇香的美酒,如芬芳的玫瑰,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溫暖》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敘述了戰士小韓的棉褲被硫酸燒了一些小洞,雷鋒夜里回來悄悄為小韓補好棉褲。第二天小韓發現自己的棉褲補好后很驚奇,可誰都說不知道。當小韓得知這件事是班長雷鋒做的后,心里非常感動和溫暖。課文語言樸實,透過對雷鋒心里活動、動作和語言的細致描寫,我們能體會到雷鋒關心戰友、助人為樂的精神。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天真、活潑、可塑性強,他們經過兩年多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再加上這篇課文文筆優美,感情真摯,能感染、熏陶孩子們的心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根據課標精神和年級訓練重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學會本課生字和新詞,并能正確、規范、整潔地書寫。
能力目標:
1、通過讀、問、議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體會雷鋒助人為樂的美好品質。
3、能自主積累好詞佳句,豐富詞匯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課文的學習,激發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養成助人為樂的品德。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3—4年級應著重培養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生字及相關詞語,端正、美觀地書寫生字。
三年級孩子畢竟年齡較小,對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不深。所以,我把“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詞句在表達人物品質方面所起的作用,讓學生在感悟和體驗中,受到情感熏陶,學會做一個主動關心他人的人”立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質疑能力、探究能力,讓學生在感情朗讀中,體驗與感悟,受到美的熏陶,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法學法: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中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在本課的教學中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三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了課前搜集資料,質疑問難,合作交流等方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配合板書,最后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特點。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課前充分的教學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根本保證,在本課教學中,我將做好如下教學準備:1、生字詞卡片,自制幻燈片;2、師生共同搜集關于雷鋒的故事,了解雷鋒。
這篇課文預計教學時間為2課時,下面我只具體談談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分五個環節進行本課的教學:
1、介紹生平,揭題質疑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以讀促講,直奔重點;
4、指導朗讀,深入體會;
5、激趣引申、課外拓展。
一、 介紹生平,揭題質疑
問:雷鋒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生介紹,師補充)
板書課題,讀題,生質疑。溫暖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感到溫暖?宋朝朱熹說過:"學貴有疑,小疑小進,大疑大進,不疑則不進”,引導學生的這個問題,是本課探究的重點,不但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還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情感熏陶,學會做一個助人為樂的人。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帶著剛才的問題讀文,邊讀邊思考,讀完后第一次討論:為什么心里感到暖烘烘的?(大部分學生答:爐火烤得人暖烘烘的。)
在這里我緊扣課題,由“為什么會感到溫暖”這個問題帶動全文,激起孩子們走進文本的閱讀期待。以學生的自讀為主,讓他們在放聲誦讀中實現與文本的初次對話,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讓他們談談自己的閱讀感覺。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文本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所以他們匯報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文本獲取知識的過程。
三、以讀促講,直奔重點
《課程標準》指出: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三年級學生閱讀的特點,通過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文本,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文本。
1、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小韓和雷鋒下班回來后的情況進行對比:小韓出車回來得很晚,他又累又困,鉆進被窩就睡了,而雷鋒值夜班回來,他比小韓更累更困,卻仍然堅持給戰士蓋被子、為小韓補棉褲。從而體會雷鋒助人為樂的品質。
2、默讀課文,勾出描寫雷鋒心里活動、動作、語言的重點詞語和句子,邊讀邊體會這些詞句所體現出來的雷鋒精神,同時結合課后2題,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
(1)雷鋒夜間值班回來,看到有的戰士蹬開了被子,便(輕手輕腳地)過去給蓋好。
(2)他發現小韓的棉褲上有好幾個小洞,就拿起棉褲(一針一線地)給縫補好,然后(輕輕地)蓋在小韓身上。
讓學生去掉和加上括號里的詞語反復朗讀,體會到“輕手輕腳”“輕輕的”給戰士蓋被子,“一針一線”地縫補棉褲上的一個個小洞,都寫出了雷鋒心細、關心大家,又不想驚醒熟睡的戰士,時刻替別人著想的品質。回憶長輩夜里替自己蓋被子的情景,加深對雷鋒的理解。
3、當小韓得知事情真相后,雷鋒的表現“不吭聲”,視這件事為“小事一樁”,認為小韓“大驚小怪”,這些詞說明雷鋒心里是怎么想的?通過揣摩人物的內心,進一步感受雷鋒給戰士帶來的溫暖,體會出平凡中蘊含著偉大。
4、通過師生共同探討“又是班長”中的“又”字說明了什么?讓學生看出雷鋒平時已經做了不少的好事。
5、結合最后一自然段和課后第一題,讓學生第二次討論:戰士為什么心里感到暖烘烘的?題目是什么意思?通過前面的教學,學生已經能夠理解溫暖的第二層含義:雷鋒的無私關切,讓戰士心里無限溫暖。
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是這一課時的重點與難點。以讀為本,凸顯語文課程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思考、感悟,現時通過師生對話、討論等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感受到會物至真至純的情感,體會到課文豐富的內涵。學生的心靈能自然而然受到感染與熏陶。
四、指導朗讀,深入體會
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學習母語尤其要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語句,細細品讀,從而更好的落實教學內容。
五、激趣引申、課外拓展
今天,我們認識了偉大的戰士雷鋒同志,通過認真的閱讀,積極的探索,在廣闊的知識海洋里,學會了思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雷鋒身上還有許多故事等著你們去閱讀、去學習。
教學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