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上教案模板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的兩個依據:一是依據課程標準(大綱),二是依據教科書(教材)。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三年級語文上教案,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語文上教案1
學習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導學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帶和錄音機。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7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掛圖、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看圖聽音樂,說說你從歌詞和圖畫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
2、大體介紹歌曲創作背景,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讓我們蕩起雙槳
歌曲創作背景:
每當唱起這首《讓我們蕩起雙槳》,就會不知不覺地走進歌詞中描繪的這種如詩如畫的意境,讓我們想起剛剛過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總是令人難忘;這一首歌,更令幾代人都難以忘懷,因為,它不但有優美的旋律,更有著詩一般的歌詞。它的詞作者,就是人稱“詞壇泰斗”的著名詞作家喬羽。1955年,喬羽為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創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詞,從此,這首歌廣為流傳,打動了幾代兒童的心。50多年來,喬羽共創作了1000多首歌詞,每首都不過數百甚至數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著抒情的歌詞,心頭卻會涌起純真、振奮、美好的感覺。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2)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小組合作交流認識的字。
(方法提示:小組長負責抽卡點名認讀;或全組輪讀;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體交流反饋。
2、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認了字,又讀了詞,把他們放到課文中,你們還讀的準嗎?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后還可以把課文讀給身邊的小伙伴聽。
3、指名讀,檢查生字和課文的認讀情況。
4、整體感知
(1)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指名反饋。學生說,老師總結。
三、精讀課文。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2、同座互相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并說說詩歌寫了什么。
四、書寫生字。
1、自由認記“浪、周、輕、涼”,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2、重點指導“輕”,右邊的書寫要重點提示。
3、學生自由練寫,老師巡視。
五、課后作業。
1、認讀生詞。
雙槳、推開、倒映、白塔、涼爽、幸福、波浪、四周、輕輕、安排、做功課
2、寫出下列多音字的兩個不同讀音,并組詞。
倒( )( ) ( )( ) 中( )( ) ( )( )
3、熟練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生詞,學會書寫四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認識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么?
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1、教師質疑:課文詩歌有三節,分別寫了些什么?是怎樣寫的?你會用怎樣的感情來讀?為什么?
2、小組選擇你喜歡的一節探究學習。教師聽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及時給予評價。
3、匯報交流學習情況,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提示: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詞,分為三個小節,每節的結構基本一致,內容淺顯易懂,但是在引導學生讀的過程中,也應當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表達順序。作者在描寫景物是按照從遠到近,從靜到動的順序來寫的,先寫遠處的白塔、綠樹、紅墻,后寫水中的魚兒。同時在寫魚兒的時候,作者還運用了擬人的描寫手法。最后一節是寫小伙伴的質疑“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學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詞中有一個句子反復出現了三次,“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每一次出現的語言環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讀的情感也應該不一樣,第一次是被美麗的風景陶醉,可以讀的輕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對活潑的小魚,可以讀的輕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現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樂,語音可以適當的提高,讀出愉悅歡快的感受。
4、學生感情朗讀全文。
5、練習背誦課文。
6、指名背誦課文。
三、書寫生字。
1、自由認記“灑、做、課、排”,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2、重點指導“灑”,右邊是“西”。
3、學生自由練寫,老師巡視。
四、作業設計:
1、用下面的部首組成本課學習的生字。
2、擴詞。
浪()()()周()()()
涼()()()課()()()
排()()()灑()()()
3、區別組詞。
浪()輕()做()課()
很()青()作()棵()
4、學唱這首歌
五、板書設計。
讓我們蕩起雙槳
海面:白塔
四周:綠樹、紅墻
水中:魚兒
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三年級語文上教案2
一、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16個生字,其中6個生字只識不寫。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得朗讀課文。
3. 理解“驕陽似火”、“驚濤拍岸”的意思,知道“無字詞典”的意思。
4.用“驕陽似火”一詞,描寫夏日天氣的炎熱。
二、重點難點:
理解“無字詞典”的含義,學會觀察生活,從生活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出示“驕陽似火”、“驚濤拍岸”兩個詞語,引導學生查字典,說說詞義。
2.過渡到新課。
3.板書課題:2 學會查“無字詞典”
4.設疑:
“無字詞典”指什么?
怎樣查“無字詞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序號,讀通每句話。
2.指名試讀課文。
3.學習生字詞。
無字詞典 山崩地裂 旅游 解釋 烈日當空 驕陽似火
驚濤拍岸 巖石 理解 意味深長 聰明不斷
4.練讀生字詞,理解詞語。
5.識記詞語,描紅。
四、作業 :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擴詞練習;讀詞語。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⑵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
2.細讀2--5自然段:
集體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爸爸向聰聰提出了什么問題?②聰聰是怎么回答的?③聰聰的回答對嗎?
讀后討論:
爸爸是怎樣解釋“驕陽似火”的。(板書:驕陽似火--曬焉)
討論:
爸爸聽了聰聰的回答“笑了笑”表示滿意嗎?
如果是你應怎樣回答?<看圖1>
爸爸的解釋和聰聰的解釋有什么不同?
“無字詞典”指什么?
教師范讀2-5段,同桌練習對話,自由讀。
3.細讀6-8自然段。
同學自讀6-8自然段。
讀后討論:
爸爸和聰聰來到大海邊看到了什么?
這時爸爸想起了什么?
聰聰為什么大笑起來?
指導看圖2,說說詞語的意思。
4.小結。
5.指導朗讀,啟發朗讀。
三、細讀第9段:
1.指名讀:
2.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3.討論:
為什么查“無字詞典”更重要。
怎樣查“無字詞典”?
四、作業 :
1、練讀課文;
2、完成書后三、四題;
3、用“驕陽似火”寫一句話。
板書:
2 學會查“無字詞典”
驕陽似火-------曬焉
涌,撞,崩-------驚濤拍岸
三年級語文上教案3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一片樹葉
教學過程 :
一、實物展示激趣揭題:
1.簡單介紹自己所帶的這片葉子。
2.觀察手中的樹葉,小組討論:葉子有長得完全相同的嗎?
3.教師:你們喜歡葉子嗎?覺得葉子美嗎?愿意做一片葉子嗎?
4.板書激趣:
做一片美的葉子
二、初讀課文。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形態各異乳汁奉獻整體位置輸送茁壯
中間肥美飄零回歸蔥翠嫩綠
2、自由讀,說說哪些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5、讀句子,指導長句有破折號的句子的讀法。
(1)無數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2)每一片葉子形態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3)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四、感知全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相機強調“美,奉獻,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葉子”等詞句。
3、學生質疑,教師歸納。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
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3、指導書寫。
作業 設計: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 欣賞作者詩一般的語言,感悟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在之美,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內涵。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收集并了解有關葉子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自然知識。
2、有關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異奉置輸
2、讀句、讀文。
二、細讀課文。
(一)欣賞葉子和大樹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2、談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語句也寫出了葉子的“美”?
(1)找出有關詞語。
(2)讀句子。
(3)再次欣賞錄像片或一些優美的圖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詞語,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葉子和大樹的美。
4、指導朗讀。
(二) 感悟葉子和大樹的關系,體會葉子的內在之美。
1、讀題,師質疑。
大樹和葉子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2、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加以體會。
3、“葉子的工作”:葉子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樹都很美,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這句話。
(三)由物及人,體會葉子精神。
1.再讀題:做一片美的葉子
2.給題目加主語(誰)“”做一片美的葉子
3.怎樣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讀文讀句(9—11自然段)
4.人和葉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讀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們的工作不同,但都是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獻,為他人服務。普通,平凡)
古往今來,哪些人使生活這棵大樹更加茁壯、蔥綠?
(愛迪生、李時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業的人們)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華,總結全文。
1、齊讀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樹葉都為大樹默默地奉獻,為大樹而生,而每個人,也都在為人類默默地工作著,奉獻著。無論偉大,還是平凡,都是為人類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讓我們都來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讓生命之樹常綠!
3、齊讀9—11自然段。
作業 設計:
1、 練讀課文;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試著寫一寫。
板書設計 :
外在美:形態各異
內在美: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