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出版社四年級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恼Z文出版社四年級語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出版社四年級語文教案1
第一單元復習
單元要點:
1領略祖國山水的美麗風光,激發(fā)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情感,培養(yǎng)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生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默寫指定的課文及段落。
4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誦讀品味語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提高表達能力、積累優(yōu)美詞句。
一、字詞
洞庭 江南 玩賞 無瑕 擴散 攀登 泰山 駱駝 屏障 浙江 油桐 擁擠 孔隙 仰臥 臀部 稍微 額角 擦傷 蜿蜒 依據(jù) 敬亭山 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峰巒雄偉 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羅列 形態(tài)萬千 色彩明麗 危峰兀立 連綿不斷 突兀森郁
描寫山的詞語:峰巒雄偉 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峰羅列 形態(tài)萬千 危峰兀立連綿不斷 突兀森郁
ABB: 白皚皚 AABB:重重疊疊 斑斑點點
多音字:卷[juàn][juǎǖ] 似[sì][shì]轉[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積月累
1、 背誦第一課《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2、背誦第二課《桂林山水》全文;
3、 背誦第三課《記金華的雙龍洞》自己喜歡的段落。(建議選背課文第七自然段)
4、 背誦園地中描寫祖國山水的詩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幾行紅葉樹,無數(shù)夕陽山。(王士禎)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云埋一半山。(辛棄疾)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
三、課文重點內容
《古詩詞三首》,
1、讀古詩詞,說說詞與古詩的不同。默寫古詩。注意“亭”與“庭”的區(qū)別,寫好“庭”
2、注意個別字詞的意思。厭?;閑?;和?潭面?諳?藍?盡:完;勝:強過超過;如:如同;謠望:遠看。
3.、說詩句的意思。課后三句。
4、體會作者的情感:
《獨坐敬亭山》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當時因懷才不遇而孤獨寂寞的心情,其中最能表現(xiàn)這份心情的詩句是“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尤其是盡、孤、獨、閑。
《望洞庭》詩人用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yōu)美的秋月洞庭圖,表達了作者對洞庭美景的喜愛和贊美的感情。“白銀盤”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洞庭山水秀美的詩句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憶江南》是詩人對江南的贊美,“能不憶江南?”是一個反問句,意思是江南的風景這樣美好,能不讓人回憶嗎?整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對江南的贊美和懷念的感情。
運用:清晨,我來到洞庭湖,遠遠看到君山迷人的風光,情不自禁地吟頌起劉禹錫的詩句: ;近看湖水被朝霞染得通紅,又吟頌起白居易的詩句: 。
《桂林山水》,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為一體的方法來描寫桂林山水的,還要學習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寫方法,發(fā)現(xiàn)排比句式的主要特點。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對身邊一二處景物的描述中。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讕、瑕、攀、泰、巒、綿”的寫法,“紅葉似火畫卷倒映迷蒙”的讀音
2、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突出漓江的水的特點靜、清、綠;桂林的山的特點奇、秀、險,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課文將大海、西湖與漓江水進行比較,將泰山、香山與桂林的山進行比較,是為了說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
3、桂林山水真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畫卷中有山、水、竹筏小舟、云霧、綠樹紅花等景物,讓產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與這句有前后照應的是“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4、仿照課文第二三段仿寫,讀讀。
5、《課堂》P3第4題P4第6題第(1)題,(可講可不講)
《記金華的雙龍洞》重點讓學生復習作者游覽過程中的所見、所感。按游覽的先后順序記敘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有詳有略的敘述方法。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浙、臀、擦、蜿、蜒”《課堂》P6第4.5.6題
2、作者游覽的順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文中還有一條線索:作者多次寫到了水。途中“一路迎著溪流”,來到洞口,發(fā)現(xiàn)“那溪流就是從洞口流出來的”;“在外洞找了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內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聽到“聲音輕輕的”。
作者介紹游覽外洞的情景,先描寫了洞口外的景色,特點是很有氣勢,再寫了洞口,特點是很寬,然后寫了外洞,特點是大。
“孔隙”的特點是窄小。表現(xiàn)在:a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 見書b船的進出方式是: ,c乘船必須 d通過孔隙時的感受是
內洞的特點是黑、大、奇,重點寫了奇的特點。
3、讀句子,說說從帶點的部分體會到了什么。見書P11
《七月的天山》,在寫法上既按照瀏覽的先后順序,又體現(xiàn)了一步一景的描寫方法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注意生字
2、填空:課文一共有5個自然段。第2段從高到低,由近及遠,依次寫了天山的雪峰、雪水、雪水匯成的溪流(向我們展示了天山的無限生機,又解釋了盛夏進入天山涼爽的原因)。第3段依次寫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第4段著重寫天山深處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作者就是這樣重點從天山的水、樹、花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天山的美景。
(水:無限生機;樹:相映成趣;花:耀眼絢爛)
4、第5段換種說法。
《語文園地一》
1、詞語盤點:讀詞語,聽寫
2、口語交際:略 習作:即按照游覽的先后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3、我的發(fā)現(xiàn):排比句式,這樣寫,不僅使語言優(yōu)美,而且使文章生動形象具體。
4、日積月累: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背一背,用一用
5、寬帶網:是本組走進千山萬水的拓展內容,了解五岳,五湖
第二單元復習
單元要點:
1懂得誠實、首信比金錢更重要。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生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默寫指定的課文及段落。
4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誦讀品味語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提高表達能力、積累優(yōu)美詞句。
一、字詞
維持 財富 精湛 器重 屬于 百貨 情形 道德 號碼 橡皮 尊嚴 逃難 善良 樸實 款待 例外 喉結 贊賞 捶背 僵硬 許配 撥電話 緩緩駛過 悶悶不樂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AABC:緩緩駛過 悶悶不樂
多音字:卷[juàn][juǎn] 似[sì][shì]轉[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積月累
1、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學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顏淵》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后漢書 廣陵思王荊傳》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離婁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2、說“信”
確實地相信叫確信。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堅決地相信叫堅信。忠實地信仰叫篤信。
對自己懷有信心叫自信。履行自己的諾言叫守信。
取得別人的信任叫取信。講究誠實和信用叫誠信。
三、課文重點內容
專題是“以誠待人”。四篇都是寫人記事的課文。訓練的重點是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討論解決;初步了解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方法。
《中彩那天》,找出母親講的話和描寫父親的神態(tài)、動作語句,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德、屬、駛、惑、撥”
2、找出文中“我”心情變化的句子。說說“悶悶不樂、迷惑不解”的意思
語文出版社四年級語文教案2
一、交流資料,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足球嗎?你們經常看足球比賽嗎?你喜歡那個足球明星?
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喜歡的球星。
問:這么多小球迷,那么你們知道球王貝利嗎?
請班上的小球迷介紹球王貝利。
貝利,身高1.74米,貝利是他的雅號。他1940年1O月12曰出生在巴西的特雷斯科拉索內斯鎮(zhèn)的一個貧寒家庭,小時只能赤腳踢球。13歲時,開始代表當?shù)氐陌斁銟凡可倌觋犔咔颍乖撽犨B續(xù)三年獲包魯市冠軍。這位天才少年引起人們注目,1956年,著名的桑托斯隊邀其入隊,頭一年,即攻入32個球,成為該隊最年輕的射手。
1957年,未滿17歲的貝利首次入選國家隊,并首次參加世界杯賽,他以驚人的技巧馳騁賽場,使足壇驚呼:巴西出現(xiàn)了一位神童!在這位神童的激勵下,巴西隊愈戰(zhàn)愈勇,一一擊潰強勁對手,第一次為祖國棒回了世界杯。此后,在貝利統(tǒng)領下,巴西隊又奪得1962軍第7屆和197O年第9屆世界杯賽冠軍,貝利本人也成為至今世界上唯一一位奪得過三屆世界杯冠軍的球員。貝利被稱為“本世紀最偉大球星”,是世界上第一個3次被評為世界最佳足球運動員的超級球星。多次榮獲“世紀十大球員”、“世紀運動員”、“20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等稱號。曾入大學深造5年,獲心理學、運動醫(yī)學等學科的學士學位。
20__年12月,貝利榮獲國際足聯(lián)評出的“本世紀最佳足球運動員”稱號。
貝利在1978年掛靴后曾在1995年至1998年任巴西體育部長。1994年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友好大使。貝利愛好廣泛,1981年開始進入影壇,出演過十幾部影片,并導演過一部影片。
師:這么傳奇的人物,你們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球王成功的經歷。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師:讀了課文你了解到了貝利的哪些情況?請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
生:文章介紹了貝利小時候的故事,并對他的成就做了簡要的介紹。
2.出示課件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踢盒箱揀殼誕鏟訓率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寫了貝利的什么事?
學生默讀,讀后用簡單的話概括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事。
四、自由朗讀課文,合作探究:
師:讀了貝利成長為“一代球王”過程中的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你發(fā)現(xiàn)貝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結合問題默讀課文,思考后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讀后體會,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充實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句在班內談談談自己的體會。
如:從貝利利用一切機會想方設法練習踢球,可以看出他對足球的熱愛和執(zhí)著;從貝利從買不起球到踢教練送的球再到參加球隊踢球,可以看出貝利的勤奮和進步等。
學生每交流一處,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進行閱讀,再讀中再次豐富自己的感受,同時進行閱讀指導,通過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三)了解更多關于貝利故事。聽下面的小故事,體會其中的包含的哲理。
《下一個球最好》
球王貝利不知道踢進過多少好球,他那超凡的球技不僅令千千萬萬的球迷心醉,而且常常使場上的對手拍手叫絕。有人問貝利:“你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回答:“下一個!”
當球王貝利創(chuàng)造進球一千的記錄后,有人問他:“你對這些球中的哪一個球最滿意?”
貝利意味深長地回答:“第一千零一個!”
師: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進行小結。
人生真悟:
永遠不滿足,永遠不停止前進的步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要放松自己,因為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永遠是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去迎接你更大地輝煌吧。
四:了解更多體壇精英,感受人格魅力
師:你喜歡哪位體育明星?為什么?
把你搜集到的有關他的感人的事和同學們分享,也可以說說你自己的感受。
學生可以介紹他們輝煌的成就,也可以介紹他們成功經歷中的感人故事。并和同學們談談在這些人物身上值得贊揚和學習的地方。
語文出版社四年級語文教案3
1、剖析教材;
2、教學目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3、教學程序;
4、教法及學法指導;
5、作業(yè)訓練;
6、板書設計;
7、說課小結。
一、教材簡析
《苦柚》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講的是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價錢把柚子賣給一位老華僑,并如實地介紹了自己的柚子,還拒收老華僑的贈款,受到人們贊揚的事,反映了小姑娘誠實,善良的美好心靈。該課與《古井》、《峨眉道上》、《渡船》構成一個教學單元。根據(jù)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一邊讀一邊想,在學習本組課文時,要了解一邊讀一邊想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要知道讀一篇課文應該怎樣一邊讀,一邊想,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并逐步養(yǎng)成一邊讀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由于本課內容多以對話形式表現(xiàn),并注重人物外貌描寫,所以在教學本課時,要指導學生抓住人物語言中重點詞、句、段,聯(lián)系全文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了解課文的內容,學習做人的道理。為下篇課文《渡船》的學習打下基礎,掃清障礙。
二、教學目的及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語文教學,實際是小學語文基本功的同義詞。這個基本功包括知識也包括能力,而且是兩者的結合。基于這樣的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學生字新詞,會用“贊嘆、嶄新”造句。
2、體會人物外貌的描寫,了解小姑娘賣苦柚的經過,學習小姑娘誠實、善良、純潔的美好心靈。學會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
3、依照課文,學寫對話,突出表現(xiàn)人物品質,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上述四項教學目標,既注重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又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思想性。
教學重點:理解小姑娘賣苦柚的全過程,學習小姑娘誠實、善良、純潔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體會老華僑被小姑娘真誠所打動時說的兩句話的含義。那兩句話是老華僑發(fā)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是對小姑娘誠實、善良、純潔心靈的贊嘆,要正確地理解和體會這兩
句話的深刻含義,必須聯(lián)系上下文,分析小姑娘言行并反復地品味,才能領悟到,所以把老華僑說的這兩句話作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采用精講多讀,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閱讀教學法,并輔以電化教學,通過個人讀、集體讀、輕聲讀、默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在品析訓練中激發(fā)學生情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三、教學過程
要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科學地安排教學結構。我們講讀一篇課文,都要把握住教學重點,講讀時才能省時高效。一般說來,課文重點句、段(中心句、段)明顯的,可以用直奔中心的講讀方法進行教學,《苦柚》的重點句是明顯的,運用直奔中心的教學方法是合理而科學的,所以我講讀這篇課文時,一開課就直奔課文的重點部分--第5節(jié)至第25節(jié)。講讀了重點部分,然后比較粗略地講讀開頭第1節(jié)至第4節(jié)和結尾的第26、27節(jié),這種直奔中心的教學方法,突出了重點,也容易突破難點,主次分明,結構完整,又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具體課時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1)初讀課文,直奔重點(第5節(jié)至第25節(jié));再讀課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內容。
(2)解決思考練習1和3中(1)題,并且用“嶄新”造句。
第二課時:粗略講讀開頭的第1-4節(jié)和結尾的第26-27節(jié),解決思考練習2和3中的(2)和(3)題,并用“贊嘆”造句。
第三課時:復述課文,理清層次,把握結構,概括中心,總結寫作方法,布置作業(yè)。
下面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這一課時的教學,主要圍繞老華僑與小姑娘的對話,抓住關鍵的語句,巧設問題激發(fā)思維,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課文的中心以及人物的品質,然后再居高臨下地引導學生理解語言,品析語言,內化語言,形成語言的能力。
講讀時我緊緊抓住以下三點進行教學:
(一)以老華僑與小姑娘的對話為主線;
(二)以讀代講貫穿始終;
(三)語言訓練貫穿其中。
關于主線,我抓住這樣幾個思考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
1、幻燈出示:一邊讀一邊思考,“苦柚能變甜嗎?”聽對話錄音,在課文中劃出重點詞和重點句。
2、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句子反映小姑娘誠實,善良?針對這個問題,我又設計這幾個小問題:
(1)小姑娘怎樣向老華僑介紹自己的柚子?
(2)小姑娘為什么勸告老華僑少買她的柚子?
(3)從上面對話部分小姑娘的語言中,你覺得小姑娘是怎樣一個人?
借助這些問題,通過討論和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小姑娘誠實、善良的美好心靈。接著指導學生帶著贊美的感情讀老華僑拉著小姑娘的手連聲說的那句話,體會老華僑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切身體會到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
通過教學實踐,我覺得“以問促讀”是指導學生讀書,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熟讀精思的良好閱讀習慣的好辦法。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以理解詞句,分析語言為中心,加強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的以讀代講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思維層層深入,使語言訓練步步到位,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學設計與學法指導
大綱提出:“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這個能力和習慣是如何培養(yǎng)的呢?當然要靠讀書訓練。所以大綱又指出“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而語言分析法和朗讀法是語文學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兩種教學方法,旨在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和聽說讀寫的訓練。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這兩種方法,抓住人物對話時的神態(tài),動作中的關鍵詞語,進行辨析句子,改換句式等形式的訓練,讓學生在品析中加深理解內容,提高語言能力。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朗讀法教學,加強讀的目的性,通過讀來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和對人物美好心靈的感悟,這樣也避免步入串講串問,耗時低效的誤區(qū)。
葉圣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要通過課文教學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學本課,我指導學生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聯(lián)系全文,理解人物形象,學習做人道理。以讀為主,以問促讀,貫穿全課時始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結合幻燈出示的遷移題,讓學生試說并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五、課堂訓練與作業(yè)設計
語文課要借助字、詞、句、段、篇,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這已是大家達成的共識。本課教學中,聽的訓練是--聽對話錄音,把握朗讀的基調,聽同學朗讀,聽清問題,聽出精彩之處。說的訓練是——在思考文章的主要內容時結合幻燈出示的遷移題,讓學生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等。讀的訓練是——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教學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后作業(yè)設計,寫的.訓練——抄寫生字、新詞。解釋重點詞語“贊嘆、嶄新、鄭重其事、意味深長”,并用“嶄新”造句。
六、 板書設計
板書不在多,貴在精要。精要的板書就是力求使靜態(tài)的文字和符號變成學生頭腦中積極而有效的思維活動。這就是“靜中有動”。我在板書設計時,抓住老華僑買柚子(也就是小姑娘賣柚子)這個重點,在教學中緊扣“買”和“賣”,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完這部分內容后,學生再具體看板書,可以立刻在頭腦中形成生動,具體的圖示,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七、說課小結
我這樣的教學設計具有兩個特點:
1、握住教學重點進行教學。體現(xiàn)教學的目標性和實踐性。
2、把握住訓練重點進行訓練。有利于學生語言文字的全面訓練。
語文出版社四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了解吉林霧凇的形成,欣賞奇特而瑰麗的霧凇景觀。
2、通過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用詞精妙,感受霧凇奇觀,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課文第二節(jié):霧凇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圖片師生共同欣賞圖片,問:這是一幅什么圖?(霧凇圖)板書課題并齊讀。
二、初讀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什么是霧凇?用課文里的一句話來回答。(生回答)
出示: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jié)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
2、自由輕聲讀,想想霧凇的形成必須要有哪兩個條件?(生回答)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請大家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讀后四人小組討論:這兩個條件吉林具備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交流)
2、吉林具備了這兩個條件,那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霧凇的呢?請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交流)
3、出示:每當夜幕降臨,……最后十里長堤上全都是銀松雪柳了。
(1)自讀這段話,說說這段話什么地方寫得很美,你是怎么體會到的?
(2)交流
(3)個別讀
(4)范讀(這段話寫得很美,能否給老師一個機會,讓老師也讀一讀,好的你們學習。)
(5)齊讀
過渡:同學們,老師到網上查找吉林霧凇的資料時期,找到了許多圖片,被圖片上的美景陶醉了,我把它們帶來了,正好一起分享一下,看看它們美不美。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配樂出示圖片(指導學生觀察四幅圖,問: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2、同學們,課文第一自然段生動描繪了霧凇的美麗景象,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出示:三九嚴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長堤上,潔白晶瑩的霜花綴滿了枝頭,在陽光照耀下,銀光閃閃,美麗動人。
(1)輕聲讀,想想哪些詞寫出霧凇很美。哪些詞寫出霧凇名氣很大?
(2)個別讀
(3)男女賽讀
(4)小結(板書:聞名全國)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想同學們對吉林霧凇的景象定是贊嘆不已,那讓我們看看土生土長在吉林的人們是如何贊嘆這一美景的?
五、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指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吉林人是怎樣稱贊霧凇的?
2、回答并出示: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齊讀
(2)自讀思考,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3)交流
(4)齊讀
3、同學們,如果你去了吉林,看到這么美的景象。你會如何贊嘆?
出示:看到這千姿百態(tài)的玉樹瓊枝,我會情不自禁地贊嘆:__
六、交流資料:課前大家搜集了許多關于霧凇的資料,現(xiàn)在請大家交流一下吧!
七、試試做做:吉林霧凇真是太美了,請你做一次小導游,帶領游客去領略一番
語文出版社四年級語文教案5
《太陽》是一篇科普短文,向我們介紹了太陽的一些特點及和人類之間的密切關系,文章語言通俗、明了,運用列數(shù)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在科學課及課外科普讀物中對太陽等相關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對本課的學習學生會產生興趣,教學前應引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加強對太陽的認識,教學時在讀中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說明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熱情。
【學習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攝氏、鋼鐵、生存、繁殖、蔬菜、比較、殺菌、預防”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了解太陽的特點,體會課文怎樣運用舉例和數(shù)字等方法來說明太陽特點的。
【信息資料】
1、自制生字詞卡片。
2、搜集有關太陽的資料。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后弈射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故事嗎?誰來說說。
天上的太陽到底能不能被射來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太陽》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接讀課文,學習生字,交流讀懂了什么。
3、 匯報。
三、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1、 讀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在描寫太陽特點的部分中,你認為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讀出的這些句子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引導學生體會列數(shù)字、舉列子等說明方法)
3、用你的朗讀來再現(xiàn)一下太陽的特點吧!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差、抵、氏、莊、稼、繁、殖”,認讀。
2、看看這些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4、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太陽》。太陽的特點大家了解嗎?誰來說說。那換一個方式來說說,把自己當成小太陽向大家介紹一下,誰來試試。
二、品讀欣賞
1、說到太陽與人類的關系真是很密切。請同學們用心讀一讀課文,找出最能表現(xiàn)太陽與與人類關系密切的一句話。
(學生練讀、匯報讀)
2、這只是作者的總體感受,那課文又是怎樣具體寫出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呢?請同學們讀一讀4~7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什么?
在匯報時請用上“太陽與 有密切的關系”來簡單概括。
3、同學們知道了太陽與動植物、人類生活、雨雪形成、風的形成、人類健康等都有密切的關系,下面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xiàn)這些密切的關系吧!
4、現(xiàn)在同學們已經成為研究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專家啦,我現(xiàn)在是科技日報的記者,想采訪一下專家們了解太陽與人類的關系,誰愿意接受我的采訪?
三、提升感悟,交流體會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最后一句話,再讀一讀全段:
比讀、齊讀。背誦。
2、太陽與人類有這么密切的關系,你有什么想說的話嗎?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獸、存、蔬、麻、較、殺、預”,引導認讀。
2、觀察字形,有什么的要注意的地方。
3、學生寫字,同桌互評。
(引導同桌評價時如果認為寫得好,就在字旁畫一朵小花;如果不好提出建議。)
五、自選作業(yè)
1、以太陽自述的形式向家長介紹今天所學。
2、搜集有關太陽的資料,辦一期手抄報,展覽后評出“天文小博士”。
【教學思路】
《太陽》是一篇精讀課文,具有科學性,而且運用多種說明方法,向我們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太陽和人類的關系非常密切。我覺得執(zhí)教者首先要弄清文章的設計意圖,那這篇課文是為了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增長自然知識,學習用聯(lián)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激發(fā)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同時也接觸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弄清這些為我們教學提供了依據(jù)和出發(fā)點,圍繞著它,在設計教學時也就有一些想法。當然,這一切的基礎是要熟知三年級的教材特點及課程標準的要求。
本課分為兩課時,設計想法是這樣的:
1、激發(fā)興趣促進學生樂于參與:
有句話常常被引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對此有同感,但學生的興趣如何來激發(fā),使他們真的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是很難做到的,我是這樣處理的:引導學生轉變角色如當專家、扮太陽等,采取活潑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學生興味盎然,當然這種活潑方式的選擇要為學習服務,要結合教學內容,切不可單純?yōu)榧ぐl(fā)學生興趣而開展無效活動。
2、以朗讀為本,交流感悟: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只有充分地朗讀才能真切地感受內容,訓練語感,三年級是從低向高過渡階段,很多能力和素養(yǎng)都是在此逐漸形成的,多種方式的朗讀學生會在讀中獲得知識,豐富自己的積累,因此自讀、匯報讀等,交流是學生個性化的一種表現(xiàn),學生能充分的讀書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發(fā)表個人感受,這有利于激起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詞句訓練是重點:
對于詞句的訓練應以理解和積累為主,理解時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來處理,而這些不能機械的處理,應在朗讀感悟的同時加以訓練,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讓學生自己指出,如果學生不能做到,教師應引出,與學生共同研究,如“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將這句抓住先整體感知,然后圍繞它展開對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具體感受,最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結合自己的理解說出自己要表達的內容,這是對內容進行感悟提升。并將口語交際與閱讀結合,讓學生在此過程中學習傾聽,學會表達、學會交流。
4、突出評價的實效,讓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評價是多元化的,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學生也是重要的評價主體,因此在教學中注意調動學生自評和他評的積極性,滲透評價方法,讓學生在評價中取長補短,不斷成長。
5、作業(yè)設計尊重學生選擇,適當加以延伸:
以往作業(yè)的處理是教師統(tǒng)一,布置什么,學生做什么,學生的自主性無從談起,而目前倡導的是開放型作業(yè),給學生提供廣闊空間,課堂上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一以太陽的自述形式向家長介紹太陽;二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辦一期手抄報,展覽后評選“天文小博士”。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為學生學習上的拓展與表現(xiàn)提供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