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課前準備
① 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② 學生搜集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③ 教師準備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學生說說課前自讀課文的情況以及體會,介紹搜集到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由此導入 新課。
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在學習小組內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小組內互相正音。
3.畫出不理解的字詞,通過讀句子、聯系生活實際、同伴討論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認讀,開火車認讀。
5.自由說說課文的大體內容。
細讀感悟
1.讀文想問題
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
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發生的?
2.畫句找答案
a.小男孩為什么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小男孩為什么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b.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 ”畫出有關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么?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第二課時
精讀入情
1.男女生、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高爾基和小男孩的對話,注意運用適當的語氣表達情感。
2.教師范讀,再指名讀,師生給予評價。
演讀入境
1.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
2.學生兩人一組,借助道具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提示學生注意語言、表情、動作的協調統一,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
識字寫字
1.投影出示下列詞語
陽光明媚鞠了個躬 咧開嘴 吩咐 準備停當
膠卷秘書 雜志社 記者 突然 側過臉
a.讀一讀
b.用實物、動作、換詞、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詞義。
c.各小組以競賽的方式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詞語組得又多又正確的小組獲勝。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要寫的字,并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學生描紅仿寫,然后說說自己什么字寫得好,介紹經驗。
拓展活動
“請轉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备郀柣鶎τ浾吆托∧泻⒌膽B度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聯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進了高爾基的辦公室,高爾基又是那么耐心地配合他拍照,可萬事俱備,他卻忘了帶膠卷,所以他哭了,這是懊悔,這是自責。對這一點,高爾基是完全能體會得到的。因此高爾基希望小男孩再來。小男孩還會再來嗎?討論中讓學生聯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據,并發揮想象,續寫故事。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會認怒、暮、燥等8個生字,會寫斗、艷、內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讀懂課文內容,初步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和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三、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圖片和相關知識。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了課題以后,心中有什么問題嗎?
2、一位植物學家按一定的原理將各種花種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時鐘,并根據花的開放來判斷時間,他的這種做法奇妙嗎?你想不想知道這位植物學家是根據什么原理來制作的這個花鐘呢?讓我們走進花鐘這篇課文,來一起揭示其中的奧秘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型。
3、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詞語卡,全班認讀,正音。
b、小組互動,我說你猜,小組中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其他成員迅速在文中找出來。
c、當當小老師:你發現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錯,請你做回小老師提醒提醒大家。
三、通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1、學生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同桌間互相說說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第一段:歸納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的現象。
第二段:揭示了不同花開放時間不同的原因。
第三段:植物學家根據這一現象的巧妙運用。
2、組織朗讀比賽,你最喜歡讀哪段,讀出你的感情來。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1、認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新詞。
二、讀中感悟
1、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2、精讀課文,細細品味。
a、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歸納現象
讀一讀:你發現了一個什么有趣的現象
填一填: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薔薇_________________睡蓮__________________
萬瘦菊_________________煙草花_________________
月光花_________________曇花_________________
議一議:作者用不同的句式來描述花的開放,這樣的方法好嗎?
賞一賞:將收集的文中幾種花盛開的圖片與同學們一起欣賞一下。
品一品: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感悟它的美。
b、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揭示原因
細讀課文,思考: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小組交流::通過讀書,你找到了答案了嗎?
集體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植物開花不同的原因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揭示原因:原來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聯系。
c、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感受花鐘制作的巧妙
回顧全文,說說植物學家修建花鐘的做法妙在哪里?
齊讀課文,讀出對修建奇妙花鐘的贊嘆。
3、再讀全文,升華情感。
三、交流感想:
你從這位植物學家身上學到了什么?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3
學習目標:
★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年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教師引述。
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
2、板書課題。
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4、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1、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么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2、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么?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復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課堂練習
1、學習生字。
a、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b、書寫后,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通過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c、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2、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只,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么不同?
b、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么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c、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著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三、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1、教師引導。
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1、誘導生疑:
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2、學生發問。
(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3、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好嗎?
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5、教師再引。
a、對于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交流嗎?
b、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五、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測、括、確、誤、途、超,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組詞書寫書,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優點或不足。
六、拓展活動
分工合作,搜集有關昆蟲奧秘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二、課前準備: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第一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法國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三年級# 導語。
現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么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細讀課文
默讀課文,明確默讀要求。
a、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結果怎樣?
c、同桌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三、精讀課文,感悟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探索精神
1、細細品讀,畫出體現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a、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b、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節?
捉自家蜜蜂,便于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為了與其他蜜蜂區別在兩里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考慮周密,體現作者做事嚴謹。
c、實驗的結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有明確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收集到的相關知識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粗知詩的大意。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設計理念:
1、讓學生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自讀自悟。
2、讓學生在聽中想象,說中積累,讀中感悟,寫中運用。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重點:
1、從秋天的音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秋天特有的聲音,如:風聲、雨聲、蛐蛐聲、鳥啼聲等,和著輕音樂。
2、樂曲《金鈴鐺》。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享受音樂,發揮想象
1、談話導入: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仔細聽聽,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2、展開想象:此時此刻,你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想象,教師引導學生表達清楚。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好聽的詩《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要求讀得美一點。
【用音樂與聲響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中,引起學生無限的遐想,創設了開放互動的課堂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具體寫了什么聲音。
2、再讀。運用已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然后小組交流,互相幫助。
3、聽老師范讀,可試著模仿。(配輕音樂)
4、找出你最喜歡的小節,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喜歡,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5、展示朗讀,展開想象。(配樂)
學生每讀一小節,教師可讓他說說是帶著怎樣的感情來讀這一小節的,還可組織其他同學自由評議,再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如:第一小節,可以讀出一點點憂傷,因為樹葉還舍不得和大樹媽媽告別呢!
假如你就是那一片黃葉,你會怎么和樹媽媽告別?(提示學生注意表情和動作)
第二小節,可以讀得高興些,因為小蟋蟀正張大嘴巴快樂地歌唱,它在唱什么呢?
第三小節,大雁在對誰叮嚀?怎樣叮嚀?秋風唱什么?
第五小節,要讀出欣喜的感覺,因為大自然到處都有秋的聲音……
6、全班齊讀。(配樂)
【通地多種形式的讀,學生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評,濃濃的秋情自然地流露出來。】
7、學生質疑,全班交流。
三、續寫詩歌
1、引入: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播放音樂《金鈴鐺》)
【熟悉的音樂聲將學生帶入到充滿著豐收的果園里,啟發學生想象果園里的悄悄話,達到語文也可以和音樂整合的目的。】
2、學生發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為寫打下基礎。
出示:聽聽,
秋的聲音
3、學生寫詩,每人寫一小節,四人小組合成一首。
4、學生展示,并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學生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語言,他們將在練筆中,寫出秋的韻味和風情?!?/p>
四、小結: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
學生配樂感情朗讀全文。
五、作業
1、給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收集有關秋的詩歌。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