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3、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書籍。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教學時間:1課時
課前準備:1、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等。
教學過程:
一、觀圖導入。
說說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3、當堂背誦。
五、認記生字。
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
六、練習寫字。
七、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說給同學聽。
2、課外繼續收集和閱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里,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閱。
小
學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咱、偷”等10個生字,讀準“答、應”等三個多音字。會寫“旅”等16個字,會寫“旅行”等19個詞語。
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相應的語氣。
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的詞句,體會到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4、畫出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線圖,并借助路線圖講故事。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生字,書寫詞語。
2、找出能體現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關鍵句子,借助提示語讀好。
3、借助簡單的思維導圖,講故事。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行嗎?今天我們就來走進一篇童話故事,感受一場特殊的旅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后,畫出故事中,紅頭在牛肚子旅行路線的有關詞語或句子。
2、認讀生詞。
出示第一組生詞:咱們
偷偷
牙齒
悲哀
眼淚
貯藏
噴嚏
笑瞇瞇
。(強調平翹舌音的詞語:咱們
牙齒
貯藏)
出示第二組生詞:答理
回應
一骨碌
細嚼慢咽
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是呀這些都是多音字,你還知道它們另外的讀音嗎?
3、指導書寫:“細嚼慢咽”的“嚼”字。講解書寫要領,強調筆畫比較多的字寫時要注意看清每一部分。書空筆順,出示書寫口訣:口字立于左上方,爪字收緊有力量。中間部分扁又長,下半部分要緊靠。伸出手跟老師一塊寫。
4.尋找路線圖,感知文章內容。生字詞大家都掌握了,紅頭是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你畫出哪些詞或句子(教師巡視并板畫牛)指生回答,教師板書:
嘴——
第一個胃——第二個胃
。你能不能用上一些關聯詞語比如:先然后
接著最后
。說說紅頭的旅行路線?
(介紹反芻,牛一共有四個胃,當他進食一段時間后將半消化的食物從第二個胃里再返回到嘴里,再次咀嚼,然后再將食物送到第三個胃,然后再返回到嘴里進行咀嚼,牛這種進食的現象就叫反芻)。孩子們借助路線圖我們就可以把故事講清楚。(板貼:路線圖)
(三)、精讀課文,感受人物形象。
1.故事中的紅頭最后出來了嗎?誰救了他?(他的好朋友青頭救了他)
2.從哪里可以看出他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呢?請你默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預設1
捉迷藏預設2
紅頭拼命叫起來(1)我們先來看紅頭怎樣叫,出示句子。指生讀此時紅頭的心情怎樣?(板書:著急或害怕)
請你讀出你的害怕,著急(2)此時青頭是怎樣表現的?指生讀句子孩子此時你又是怎樣的心情?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板書:著急)請你讀出你的著急和擔心。
小結:孩子們看這些在句子前面或后面,表示人物動作心情的詞語我們叫它提示語(板貼:提示語)
在朗讀時關注他們就能更好地讀出人物語氣。(3)紅頭在哪呢?出示句子指生讀。如果讓你加上提示語你覺得這是怎樣的叫?請你讀出你的感受。(4)聽到好朋友在牛的嘴里青頭是怎樣做的?出示11段自讀,找出青頭的心情動作的提示語圈出來。青頭心情怎樣?(吃驚)誰能帶著這種心情加上這些動作(點紅動詞)來讀這句話。
3、總結:孩子們,剛才我們借助這些提示語,體會著人物心情,就讀好了課文,接下來也請你用這種方法,自學12-16段,并畫出表示紅頭和青頭心情、動作的詞語,借助提示語讀好課文。(1)孩子們通過你的朗讀你體會到了紅頭怎樣的心情?從哪個詞語中看出來?(板書:悲哀)出示:“那我馬上就會死掉。”紅頭哭起來。孩子們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牛肚子里,紅頭似乎聽到什么,感受到什么?(2)教師引讀:是呀牛咀嚼的聲音,如此巨大,如此可怕,紅頭的身體被黏糊糊的東西包裹著,都快喘不上來氣了,所以它哭著說——,它悲哀的說——(3)此時紅頭不僅悲哀還感受到——(板書:絕望)(4)看到好朋友如此悲哀絕望,如果你是青頭你會怎樣想?(5)孩子們課文學到這里,你覺得紅頭經歷的是一次怎樣的旅行?(6)男女生分角色讀再體會刺激的旅行。
4、真是一場驚險的旅行,所以當紅頭它牛肚子里出來再次見到自己的朋友時高興的流下眼淚(板書:高興)出示句子:紅頭看見自己的朋友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孩子們如果你是紅頭,除了感謝,你還會對好朋友說些什么?請你寫在研學單上。
(四)學以致用,拓展閱讀。
1、孩子們這節課我們借助路線圖,加上提示語就做成了一個簡單的思維導圖,你能不能借助思維導圖把故情頭救助后頭的過程講清楚,自己先來試一試。指名講。
2推薦你閱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稻草人感受童話的魅力。也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故事做成思維導圖,然后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小學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
教材分析:
這篇日記有兩條線索,明看是寫“我”得到一本詩集很高興,要感謝送書伯伯,暗含寫細讀《唱歌的小河》的感受,與其說從體裁上看是日記,不如說從內容上看更似讀書筆記或讀后感,這也正是這篇選文的巧妙之處,教師在教學中既不要忽略了學寫日記和讀后感的教學提示,更不要忽視理解《唱歌的小河》。
學習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7個字。學習運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理解“高低不平、晝夜不息、勇往直前、奮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唱歌的小河》。
3、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日記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讀書和讀到好書的欣喜,以及從好詩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對自己的影響。
教學重點:
了解日記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讀書和讀到好書的欣喜。
教學難點:
從好詩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對自己的影響。
教學準備:
課件、生詞卡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1、認識本課的生字生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
2、練習書寫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1、你們寫日記嗎?在日記中,你一般會寫些什么?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小朋友寫的一篇日記,看看他都在日記中記載了一些什么。
3、理解“則”
二、匯報交流預習情況,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
1、認讀詞語。
嘹亮、喉嚨、崎嶇、晝夜、奮斗、一則、星期、伯伯、詩集、唱歌、深刻、碰到、道路、讀書、精神
2 理解詞語:
嘹亮:
奮斗:為了達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本文直小河不怕困難向大海留去的精神。
崎嶇不平:高低不平的樣子。文中指小河流過的地方高低不平。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晝夜不息:白日和黑夜都不停息。
3 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
4、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課堂作業。
1、寫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2、寫本課的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讀書和讀到好書的欣喜,以及從好詩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對自己的影響。
2、背誦《唱歌的小河》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指名讀課文,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閱讀理解。
1、自由朗讀詩歌,說一說這首詩歌分幾節
2、指名讀第一節,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討論解決。
3、指名讀詩歌第二節。
我們在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休息讀輕聲)
讀了這首詩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覺得小河是一條什么樣的小河,從哪些方面體現出來?
你能夠稱贊一下這條小河么?
4、那么小作者讀了這首詩歌后又是什么樣的感受呢,我們一起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讀了以后,你知道小河的哪些特點:晝夜不息,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
出示“這首詩歌寫得多好啊!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指名讀。讀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詩歌寫的好,作者喜歡讀詩,讀到好詩很欣喜)
5、你還能從文中什么地方看出小作者很喜歡這首詩歌?(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齊讀。
6、“我”為什么喜歡《唱歌的小河》這首詩?你們現在知道了嗎?(學生說)
三、齊讀課文,背誦古詩。
四、深化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關于讀好書的名言警句呢?
警世賢文之勤奮篇:
有田不耕倉稟虛 有書不讀子孫愚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少壯不經勤學苦 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到用時方恨少 事到經過才知難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寫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做舟
少時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欲求生富貴 須下死功夫
小學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4
教學要求:
1、理解文章主要內容,了解所說明的事理、順序
2、領悟所說明的道理: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得出新的結論。
3、增強科學意識,培養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目標達成:
1、領悟所說明的道理:不同領域的科學發現,可以互相啟發,從而發現新的論據,得出新的結論。
2、增強科學意識,培養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恐龍的種類、形態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感知打比方、作比較、列數據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準備:
恐龍電影片、圖片、生字詞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展示
1、給下列紅字標拼音
遺骸( )蟾( )蜍( )
褶( )皺鳥臀( )目兩棲( )
追溯( )天衣無縫( )
2、常識填空
《恐龍無處不在》的作者是( ) ( )國的科普作家和( )小說家。
3、說明的順序有( )( )( )
4、說明文的類型有( )和( )
二、創境激趣
中國考古人員新近在甘肅省永靖縣發現的巨大恐龍足跡化石證明,這種一億年前的恐龍,兩步就可跨過一個籃球場,是日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恐龍足印。
三、自學導航
1、課文開篇提出什么觀點?
2、課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3、為了把對象說明清楚,作者首先列舉了什么事實?得出了什么結論?
4、什么是板塊構造理論?
5、什么是泛大陸?
6、什么是大陸漂移學說?
7、、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怎樣來說明的呢?
8、課文內容涉及哪兩個學科?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四、合作探究
1、為了把對象說明清楚,作者首先列舉了什么事實?得出了什么結論?
2、什么是板塊構造理論?
3、什么是泛大陸?
4、什么是大陸漂移學說?
5、、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怎樣來說明的呢?
6、課文內容涉及哪兩個學科?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五、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識遷移
六、強化訓練
由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式,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
啟示一:看問題從多個角度去研究
啟示二:敢于大膽想象和猜測
啟示三:看問題不是簡單化和孤立化
啟示四:學會舉一反三
七、歸納總結
(一)當堂訓練
填空:本文按照_________順序進行說明。首先,提出說明的主旨________總領全文。然后用恐龍化石在各地發現的事實,闡釋對________的證明,用具體事例證明開篇提出的主旨,最后總結恐龍化石的發現對________ 提供了證據。
(二)說明方法的判斷
1、位于南極中心部位的南極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2、大約在2億年前,泛大陸分裂成四部分( )
3、板塊構造理論很快為地質界幾個所有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島嶼鏈,海洋深淵等等。( )
小學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掌握一個多音字“抹”,理解“無拘無束、嬉戲、啄食、高樓林立”等詞語的意思。了解窗外四季美景的特點。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情感目標:真切感受四季的變化之美,憧憬淳樸的鄉村生活,思考大自然的現狀和未來。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表達的感情,學習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方法: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字。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鄉村的景色是非常美麗的。如果我們坐在窗邊,看窗外的美景,更是別有一番滋味。(板書課題:窗外)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圈畫生字。
3、用合適的方法識記生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4、畫出一類生字所在的詞語,在小組內讀一讀。
5、檢測識字情況。
6、識字游戲認字比賽
三、生字回文,朗讀課文。
1、找生逐段朗讀課文,師重點指導課后“讀一讀”中詞語的讀音。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或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書寫生字
五、布置作業
書寫生字,把課文美美地讀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這篇優美的抒情散文。師板書,看到這個題目總會讓人浮想聯篇,誰愿意告訴老師這篇文章寫的是窗外的什么?你初讀了課文,你覺得窗外的景色怎樣?看誰讀書讀得細,能用書中的詞語概括一下。生答師板書(古樸美麗),生齊讀最后一段。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作者是怎樣寫出窗外景色的古樸美麗的,準備好了嗎?
二、感悟、探究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選出你最喜歡的自然段。
2、請你默讀選出的自然段,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詞語、句子,一會與同學交流你的體會。
3、學生匯報,師適時點撥:
春天披:換詞法“冒、頂”(不情愿、雨大)體現“細雨如絲”
抹:換詞法“涂”(重、顏色深)隨意自然、體現“淡淡”
撲:換詞法“迎”(有準備)突然,味濃。
唱:擬人句、生動。
作者用詞真準確、貼切、生動,春天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應怎樣讀?指導生有感情朗讀第二段。
夏天映:閉目想象“小河映夕陽”的情景,讓你想到了什么?
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眨:擬人好像:比喻寫出了星星怎樣的特點?怎樣讀?有感情讀這段(生動、活潑、輕快)
秋天這段中有個“也”字,還有誰是快樂的?為什么?能讀出豐收的喜悅嗎?
冬天啄食:把啄去掉,生讀一讀,比較一下有何不同?
這段結束時用了什么標點符號?省略了什么內容你知道嗎?能發揮你的想象,幫作者補充完整嗎?
老師很喜歡結尾,“很久以前”這個詞讓你想起了前文的哪個詞?和前文的哪句話有聯系?什么寫法?把開頭和結尾連起來讀一讀。師板書(首尾呼應)
三、寫法借鑒
縱觀全文,作者是怎樣寫出窗外景色的古樸美麗的?按什么順序描寫了四季景物變化的?這篇文章的結構也常有特色,開頭結尾是總寫,分別寫四季,師板書“總-分-總”,以后你在習作中也可以試著應用。
四、積累
如絲的細雨,習習的晚鳳,豐收的喜悅,滾圓可愛的小雞,作者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優美的鄉村四季圖,讓我們再次去欣賞、感悟、積累吧,請同學選擇喜歡的段落熟讀、背誦。
五、練筆
作者窗外的景色如此美麗,同學們家窗外四季的景物老師相信更是迷人多彩的,愿意寫一寫嗎?拿出練筆本,寫你最喜歡的一個季節就行。
板書設計
窗外景色 (總)首
春
(分)夏 呼
秋 應
冬
古樸美麗 (總)尾
小學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