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
編寫教案的過程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本文為你提供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寫作技巧和示例!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舞龍的技巧與方法,練習聽信號交替走、跑、發展動作的協調和靈活性。
2.能夠與同伴合作,根據信號球的方向變化創編簡單的舞龍動作。
3.體驗傳統舞龍游戲的樂趣,感受與同伴合作舞龍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區域活動制作的龍若干(一般為四人舞一條龍)。
2.花球若干,鼓一個。
3.《金蛇狂舞》的錄音帶或其他鑼鼓音樂。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聽鼓聲的快慢進行走跑游戲:鼓聲快-小跑,鼓聲慢-走。
2.游戲:舞龍。
(1)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并說一說自己見過的舞龍表演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四人一組,自由嘗試合作協調走。
(3)教師做舞龍人,請幼兒仔細觀察教師手上的&39;花球,隨花球的位置高低來作出相應的動作。如:花球舉得高,龍頭就舉得高;花球放低,小朋友就蹲下來舞龍。
(4)教師指導幼兒進行舞龍游戲。引導幼兒根據花球方向的變化,看信號舞龍-----慢走,小跑,左傾,右斜等。
(5)請幼兒做舞龍人,分組游戲,教師提示"舞龍人"舉花球的動作。
(6)幼兒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3.引導全班幼兒連成一條長龍,隨音樂進行舞龍表演。
活動延伸:
在戶外活動中,引導幼兒進一步練習多人合作舞龍。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知道在發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教材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帶領幼兒隨著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
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朋友你見過五顏六色的蘑菇嗎?請聽故事《藍蘑菇,紅蘑菇》。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寶寶豆豆和萌萌喝了美味的蘑菇湯為什么會哭?
故事總結:寶寶豆豆和萌萌到山上采蘑菇,他們把顏色漂亮,形狀特別的蘑菇先煮了吃,可是他們的小臉蛋都變了顏色,原來都是有毒的蘑菇。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記住不能隨便的亂吃東西。
3、"看"動畫提問導入:亂吃東西會帶來危險嗎?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媽媽為什么不愿意給寶寶買路邊攤的食物?
(2)寶寶為什么會肚子痛?
(3)儒靈童告訴我們吃東西時應該注意什么?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征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小朋友們,吃東西時要注意安全和衛生,不然會生病。大街和路邊攤上的食物特別不衛生,有灰塵、細菌、不能吃;不把有危險的東西放在嘴巴,不隨便亂吃東西,你們能做到嗎?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在吃東西之前一定要先詢問大人,吃了有危險或不干凈的食物就會像圖中的小朋友一樣肚子痛還要去醫院打針吃藥,我們要學寶寶做聽話的好孩子。
四、游戲互動,鞏固主題名稱:亂吃東西有危險準備:各種食物的圖片(如果凍、街邊小吃、小攤)以及一些不正確的吃東西的行為圖片。
規則:教師將所有圖片放在一個神秘袋子里,請幼兒拿出一張圖片,并說一說圖片內容,說說這些食物能否吃應注意事項等等。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邊喝水,容易嗆到。游戲結束后,教師針對游戲進行小結。
五、活動延伸,主題內化(1)帶領幼兒唱讀《儒靈童》兒歌。
(2)督促幼兒不隨便將玩具、積木放進嘴里,以防危險。
(3)和家長聯系,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除了用自己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還通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展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通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3
whatdoyouwant?iwant……teachingplan
whatdoyouwant?iwant……
teachingaims:
1、復習水果的英語名稱,初步掌握句型whatdoyouwant?iwant……
2、在游戲中感知新句型并體驗英語游戲的樂趣。
teachingaids:
abasketsomefruitssomefruit’scards
adicetwotrees
teachingste:
一、greeting
t:hello,goodnoon,boysandgirls!
c:hello,goodnoon,melody!.
t:whatdoyousee?look,ihaveabeautifulbasket.therearesomefruitsinit!look,what’sthis?
:it’sa……
二tolearn
1showapuettostudents.teacherandpueteachothersay:“whatdoyouwant?iwant……
2showadicetostudents.
t:what’sthis?
ice.
t:now,i’llask:whatdoyouwant?you’llawer:iwant……ok?(theteacherfirstturnthedice,asturnasask:“whatdoyouwant?”thenthestudentsask:“iwant……”)
3showthefruit’scardsontheblackboard.
t:whatarethese?
:somefruits.
t:whatdoyouwant?
:iwant……(ifthey’llsaygreat,thenputdownthefruit’scardstheblackboardandgivethem.)
4將小朋友分成紅隊和藍隊,請兩隊摘樹上的水果.每隊各選5名代表上來,分別為no.1—no.5,當下面的`小朋友說:“whatdoyouwant?”時,no.1—no.5的小朋友根據老師的指令說:“iwant……”哪個隊的代表說得又快又好,采下的水果就歸哪個隊.
5將小朋友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一個球,拋的說:“whatdoyouwant?”接的說:“iwant……”.
t:claisover.let’sstandupandturnback.tootherteacherssay:thankyou,bye-bye.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4
一、活動目標:
1.經過游戲使幼兒懂得防火的粗淺知識和自救的本事。
2.在講講,議議中培養幼兒大膽清楚地講述自我的想法。
二、活動重點:
避免火災的發生
三、活動難點:
在火災發生時,保護自我的方法
四、環境創設與教學預備
1.幼兒收集火災的案例及錄像
2.對錯、1和2的牌子;紅、黃、藍色的小旗子各8面;白紙,記號筆每組一份;大班所在樓面的平面圖3份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消防車的聲音)聽,這是什么聲音?發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師在以前正好錄過一場火災的錄像,我們一齊來看看當時的情景。(幼兒觀看錄像)
3.我們小朋友講講看怎樣會引起火災的?(幼兒討論)
(二)避免火災的`發生及自救的方法
1.假如我們小朋友碰到火災了,那時候我們會怎樣做呢?(撥打火警電話119;趕緊離開現場,到鄰居家呼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濃煙熏著暈倒;走安全出口等)
2.此刻請我們小朋友把你們的方法按照次序都畫下來。(小組合作,有一個幼兒畫)
3.請每組的派一名幼兒上來把他們畫的方法講給其他幼兒聽。
4.剛才我們每組小朋友第一個想到的辦法是打火警電話“119”,那應當怎樣正確的撥打“119”呢?此刻夏教師扮演消防員,你們誰來試試來打電話呢?(幼兒試打電話)
教師小結:我們應當記住撥打火警電話時必須要講清楚你家的正確地址,這樣能夠讓消防員們迅速趕到你家來滅火。
(三)“今日誰會贏”的游戲
1.此刻我們就做一個今日誰會贏的游戲,我要考考你們,假如發生火災,小朋友怎樣來保護自我?
2.我們分成三隊,紅隊、蘭隊、黃隊,每一隊五位小朋友。
3.每一隊的第一位小朋友就是一號,第二位小朋友就是二號,第三位小朋友就是三號,依此類推。
4.游戲規則:
(1)桌上有兩個牌子,一個是對或錯,另一個就是1或2,選擇題就是在1和2兩個答案中選擇一個。
(2)誰答對題目,你所在的隊就能拿上一個小旗子。
5.“今日誰會贏”游戲
(1)對或錯
A、此刻每一隊的一號請聽題:油鍋著火,能夠直接蓋上鍋蓋使火熄滅嗎?
教師小結:蓋上鍋蓋,能夠隔絕空氣,使其不能再繼續燃燒。
B、煙氣重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離開火災現場嗎?
教師小結:火災煙氣溫度高,有毒,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能夠起到降溫、過濾的作用,以免被濃煙熏著暈倒。
(2)選擇題
A、碰到火災時,什么辦法離開火場又快又安全?(1。乘電梯2。走樓梯)
教師小結:
煙霧、高溫、熱氣很輕易涌入電梯,電梯很可能會出故障或變形而不能使用,所以走樓梯離開火場是又快又安全的。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有興趣地探索影子的產生和變化,使幼兒發現影子的產生與變化是與光源的變化有關的。
2、培養幼兒間的協商、合作關系,鼓勵幼兒記錄實驗結果。
3、引導幼兒了解影子在生活中的利用,豐富幼兒對影子的認識。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個手電筒,若干小玩具和圓柱體積木,每人一份記錄卡,每人一支記號筆,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影游戲導入:猜猜小動物
二、影子的產生。
1、第一次操作觀察:幼兒拿手電筒和玩具分組做影子實驗,探索發現光、物體和影子三者的關系。
2、交流:你是怎樣幫助物體找到影子的?
引導幼兒:打開手電筒,光照在板上——沒有影子,讓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現在板上,關上手電筒——板上就沒有影子了。
3、小結:因為有光,物體擋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來?
5、小結:生活中的太陽光、月光、燈光、火光都能照出物體的影子。
三、影子的變化
1、出示多媒體課件,向幼兒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圖片。
請幼兒觀察,都發現了哪些物體的影子?有什么特點?光源是什么?
2、交流:你發現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樣嗎?
3、小結:影子有的大,有的小,還有各種形狀。
4、第二次操作觀察: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向照物體,發現影子的方位及大小變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么變的?
6、小結: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邊,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記錄:讓我們再去試一試,把你試的結果記錄下來。
8、講評記錄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們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處?
2、小結介紹:人們用影子的原理發明了電影;工程使用高樓的影子計算出高樓的高度;科學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計算出山峰的高度;藝術家用影子的原理發明了一種很有趣的皮影戲。
3、討論:影子在生活中還會造成哪些不便?
4、介紹無影燈:在醫院,醫生動手術時如果有影子會讓他們看不清,就會發生醫療事故,所以他們向科學家求助,科學家就發明了一種無影燈,在這種燈下影子就會沒有了。
活動延伸:
向家長、老師了解無影燈的原理。
活動反思: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是學生從做中學而進行的經驗重組的活動。我們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是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去做,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對于實際的真實感受,真正體現了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和自我發展的主體,學生的主體性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活動和交往是學生成為個體生活的主體和社會生活的主體的必經途徑。
以活動為載體,在實踐中感受自然,體驗生命的意義。聽別人說得津津樂道,不如親自做一做來得實在。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實驗、探究。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生活百味,收獲成功的喜悅。所以在設計《神奇的影子》這一主體活動時我充分的考慮到了這一點,活動主要就是以學生體驗為主,學生在體驗中獲得,在體驗中發現,在體驗中成長。
本課的教學目的是在手影游戲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觀察、尋找影子的熱情。那么在這一環節,我充分的讓學生在小組內模仿各種動物,做出關于它們的手影動作,學生的積極性相當的高,同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手影的圖片,給學生以借鑒,這樣他們的興趣更高了,當模仿出一種或多種動物時,從他們的臉上我看見了成功的喜悅。在展示這一環節上更加讓我喜出望外的事,竟然有兩組學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手影動作編出了兩個優美、風趣的手影故事,頓時,也讓我感受到了成功的的喜悅,這喜悅是學生們賦予我的。課堂上到處洋溢著學生對自己作品的聯想,展現著孩子們獨具個性的作品和話語。傳達著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高高興興地耕耘、收獲。在潛移默化的鍛煉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活動為平臺,在交流中綻放智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綜合實踐活動把教學過程視為一種交往合作的過程,是師生在社會這一廣闊天地中進行的多邊、多向、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和相互作用的過程,強調把學習活動和社會活動結合起來,把學術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個人的目的和群體的目的協調起來。“三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一直以來諷刺著我們合作意識的淡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為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設多種機會,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在進行手影游戲和影子實驗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組合作的意識,有目的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活動,培養合作意識,鍛煉交際能力。有的小組剛開始并不團結,導致有的學生能做手影,而有的學生做不了,糾其原因是沒有人幫助拿手電筒,自己就不能做,這樣,小組內的活動就比其他小組要慢了許多,想當然,肯定是編不了故事啦!在展示中就比其他小組要略遜一酬。在第二個試驗中,我就特意走到剛開始不團結的一小組,簡單的跟他們說了說上次的原因,同學們是很聰明的,一會就體會到了老師的意思,也感覺到自己本組不及別組的原因。馬上振奮起來,團結合作,有的紀錄、有的觀察、有的實驗、有的補充……這樣次,每一小組都很積極,得出來的結論也很真實特別,而且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哦。
經過一節課的活動,交流,漸漸的同學們都能聽取別人的建議和意見為自己所用了,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方法教給別人了。一方面在學生與學生的合作交流中,每個學生是輕松的,安全的也是自由的,所以很多新奇的點子和語言都能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另一方面在學生心目中漸漸的形成這樣一個意識:做任何事,幾個人的智慧遠遠超過一個人,為合作意識的培養打下基礎。
這次活動只是本次活動的開始,真正精彩的還在后面的活動中,雖然在這節課上學生有想法,有收獲,有參與,但是我還是覺得課內還有一些細小環節需要在以后的活動中進一步修改和完善。雖然這門課程本身就還沒有完善,都還處在一個實驗、探索、搜集、整理的過程中,但是我相信自己能跟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一起進步。
小百科:影子是一種光學現象。由于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分為本影,半影。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美好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在給詩配畫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內容,學會整首吟誦。
3、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理解動詞“鳴”、“上”、“含”、“泊”的含義。
活動準備:
課件、掛圖、畫有古詩內容的小圖片、字卡:鳴、上、含、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幼自由交流認識的飛禽引入課題。
2、教師利用課件引導幼兒簡單了解黃鸝和白鷺:黃鸝:羽毛的顏色非常好看,經常站在樹枝上展示它動聽的歌喉。白鷺:是一種水鳥,會用嘴捉魚,當它們成群的飛上天空的.時候,經常是排成一行。
3、師幼一起或請個別幼兒朗誦這首關于黃鸝和白鷺的古詩《絕句》。
二、展開
1、前兩句采用幼兒給詩配畫的方式,引導幼兒理解內容。
老師朗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請幼兒根據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想象畫出這兩句的意思,并請幼兒解釋其含義。(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枝上鳴叫,白鷺排成一行飛上晴朗的藍色的天空。)
2、后兩句采用看大掛圖的形式,理解其詩句的內容。
(1)“窗含西嶺千秋雪”。西嶺:是一個地方的名字;千秋雪:一年又一年,幾千年都化不了的雪;窗含:從窗戶里向外望去,這些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幼兒用手勢當作“小窗戶”,看一看西嶺的千秋雪是不是含在你的“小窗戶”里了。
(2)“門泊東吳萬里船”。東吳:是一個地方的名字,離這里有幾萬里路,這些船有將要駛向東吳的,也有從東吳來的,都停在這里;停也叫停泊,或者直接叫一個字“泊”;門外停著將要駛向幾萬里外東吳的船和從萬里東吳駛來的船。
3、老師示范朗誦并演示操作活動教具,請幼兒完整欣賞古詩。
4、教師采用字圖搭配的方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中的動詞。
鳴:鳥的叫聲;上:飛上;含:向外望去,西嶺的景色好像含在窗戶里一樣;泊:停泊、停靠。
5、知識拓展:古詩是描寫人物的還是描寫景色的?哪個季節的景色?你是從哪里知道的?作者是誰?他為什么要寫這首古詩?
三、結束
幼兒自由朗誦學過的古詩。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7
目標:
通過剪紙游戲,引導幼兒進行探索、研究性的學習。
準備:
剪紙的步驟圖,剪好的范畫若干張。
過程:
一、導入
1、音樂游戲,請幼兒聽音樂做操、拉圓圈跳舞作動作。幼兒在游戲中仔細觀察游戲中幼兒的動作。
2、教師選取游戲中幼兒的動作并制成剪紙圖案,激發幼兒制作興趣。
3、啟發幼兒說出生活中的各種姿態,讓幼兒自由結伴演示動作姿態。教師示范講解連接部分。
4、幼兒自己設計人物姿勢,教師根據幼兒的水平提供大小不同的紙。
二、制作
幼兒剪出人物相連的圖案,教師出示剪紙步驟圖及剪好的范畫,引導幼兒剪出動、植物的相連圖案。
三、欣賞
師生共同欣賞剪紙作品,辦《手拉手》畫展。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探索舊報紙的多種玩法,培養孩子的創造思維能力和探索欲望。
2、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發展孩子的平衡協調能力和跳的能力。
3、培養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體驗游戲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報紙、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帶孩子進入場地
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禮物,(出示紙棒)你們瞧,這是什么呀?現在我們一起來表演棍操吧。
2、跟隨音樂做棍操。
二、游戲活動:玩報紙
1、引導孩子把紙棒拆開
2、引導孩子討論:報紙可以怎么玩?
師:咦!我的.紙棒怎么不見了?報紙可真有趣呀,大家想一想,報紙可以怎么玩呢?
3、孩子自由討論
4、老師小結
報紙有許多玩法,有的小朋友說可以做紙球,有的說可以做飛機……你們真聰明,想了這么多好辦法。現在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和報紙玩得最開心。
5、孩子自由玩報紙
6、請個別孩子示范自己的玩法
7、集體游戲
(1)師:你們覺得好玩嗎?現在我們一起來玩吧。
(2)鋪成小路走著玩
(3)變成小河跳著玩
(4)做成紙球踢著玩
8、小結評價活動
(1)將孩子集中
(2)老師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玩得高興嗎?老師知道你們已經玩得很累了,下面跟著老師一起來放松放松吧。
三、活動結束,收拾場地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9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復習短語:springiscoming;I&39;mwind/spring/tree/flower/bird。
2、復習顏色green/red/yellow/white。
3、感受春天的美麗景色。
4、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
5、能正確發音并確切地用這些詞。
教學準備:
頭飾:春風、春姑娘、樹、草、花、小鳥。
教學過程:
教師旁白:
春風吹來了。(風上場)
“春風”說:I‘mwind.(回頭,招手)Springiscoming.
(春姑娘上場)“春姑娘”說:I’mspring.(春風和春姑娘開始圍繞著樹、草、花做小跑步)
樹開始發芽,小草也鉆出了地面,花兒也長出了花苞。
“樹”說:"I‘mtree.I’mgreen!""
小草"說:"I‘mgrass.I’mgreen,too."
教師旁白:花兒也穿上了美麗的衣裳。
“一朵花兒”說:"I‘mredflower."
“另一朵花兒”說:"I’myellowflower."
“另一朵花兒”說:“I‘mwhiteflower."
教師旁白:小鳥在窩里,聽到了小草、花兒和大樹們的談話,也飛來了。
(小鳥上場)“小鳥”說:"I’mabird.
(小鳥飛來飛去看春天的景色)Ilikespring."
“小草”、“小花”和“樹”一齊喊:"bird,bind."
(小鳥飛到它們跟前)“樹”說:"Let‘sgotoplay."“草”、“花兒”、“鳥兒”齊說:"Let’sgotoplay."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0
談話活動:我最崇拜的金牌人物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樂意在集體面前說話,能用較完整的句子較連貫地講述“我最崇拜的金牌人物。”
2、引導幼兒耐心傾聽同伴說話,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教幼兒學會從同伴的談話內容中找出自己也喜歡的金牌人物。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帶有關“奧運會”的資料。
2.要求幼兒記住在奧運會上得金牌的人物。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談論奧運會的運動項目。
活動開始時,教師出示“奧運資料”,激發幼兒的興趣。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出談話內容:小朋友,你們能給大家講講奧運會上得金牌的人物嗎?
2.讓幼兒分組談論奧運會上得金牌的人物。
將幼兒分成六組,每組六名幼兒。請幼兒相互交流金牌人物。
教師注意參與與指導,可以到一組里講講自己最崇拜的金牌人物,引導幼兒將話題集中在“最崇拜的金牌人物”上。
3.在分組談話的基礎上,教師集中全班幼兒,每組請兩個幼兒來講,內容涉及各個方面,有射擊,跑步,游泳等。之后,教師通過啟發提問,逐層深入拓展談話內容,可這樣提問:聽了別的`小朋友“崇拜的金牌人物”,你崇拜誰?我們現在還小,我們該做些什么呢?
4.教師小結:
金牌是來之不易的,這成功的背后付出了許多辛勤的汗水。教育幼兒為他們的勝利感到驕傲,同時從現在起就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后為祖國做出貢獻!
延伸活動:
可以請幼兒畫一畫崇拜的金牌人物,教師為其布置一個“奧運專欄”。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1
活動目標:
1、了解新年的特殊意義,知道新年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2、能用多種方法慶祝新年的到來,體驗新年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人們過新年的資料,如圖片、照片、新舊掛歷等。
2、幼兒已有過新年的經驗。
3、錄像機、錄像:國內外過新年的趣聞。
活動過程:
1、幼兒唱《新年好》的歌曲邊拍手邊進教室。
2、幼兒討論"什么是新年"。教師出示掛歷并運用新舊掛歷進行對比,讓幼兒知道新年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3、幼兒欣賞兒歌《新年》,讓幼兒更進一步理解新年到底是什么。
4、組織幼兒討論:
(1)你喜歡新年嗎?你是怎樣過新年的?
(2)人們是怎樣過新年的?請幼兒小組交流向大家介紹自己收集來的有關人們過新年的資料,并推選一名最有意思的新年趣聞到集體中講述。
5、教師播放有關人們過年的錄像,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一些民族和國家過年的風俗。
6、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來慶祝新年。"
7、幼兒跳邀請舞《請你和我跳個舞》及拿樂器演奏《咚咚鏘》結束。讓幼兒感受新年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了解7的組成有6種分法。
2、運用游戲活動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讓幼兒初步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豬7只(1只大的,6只小的;4只白色的,3只紅色的;2只戴帽子的,5只不戴帽的;)
2、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和一份記錄表。
3、禮物:大掛圖,筆,磁鐵。小數字1-7和分解條數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毛毛蟲”復習6的組成。
“昨天我們學了6的組成,小朋友還記不記得呀?好,現在老師就來考考你們。”(復習6的組成分解)小朋友表現真棒!現在老師請你們來玩個毛毛蟲的游戲。小朋友分成3組,看看自己身上的數字寶寶找到相對應組成6的數字寶寶,比一比看哪組速度最快又準確。(老師開音樂,游戲開始)
二:學習7的組成
今天小朋友玩游戲都表現非常棒,可是今天我們班上也來了幾位小客人,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那待會小客人來時小朋友要點數看看來了幾位小客人?”教師依次請上小豬,讓幼兒點數,并讓幼兒瞧瞧這些小豬有什么不同?教師引導幼兒按小豬的大小,顏色等來分,并引導幼兒找找還可以怎么分(反過來分)。最后幼兒和老師一起口述一次: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來就是7;7可以分成2和5,2和5合起來就是7等。(得出的分解式:)同時把相應的算式列出來讓幼兒有所了解。
三:游戲:
“好!小朋友表現真棒!現在老師再來跟小朋友玩一個游戲,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厲害。”現在呢老師這里有很多數字寶寶,分別都是1、2、3、4、5、6,請小朋友聽音樂找相對應7的分成的數字朋友。
游戲2-3遍后,請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做親子游戲。
四:解拼圖游戲
“哇!小朋友今天表現真棒!小豬們都很開心,它們有一份禮物要送給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嗎?”“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好!數3聲睜開眼睛哦!”教師出示“禮物”“咦?禮物呢?哈哈!秘密就在里面。小朋友只要算對了這6道分解題,禮物就會自然出來啦!小朋友有沒有信心闖關呀?好!加油哦!”其中,當幼兒答對一道分解題時,就翻開一角,等答完題時禮物就會出現了。激發幼兒探索的意識,讓幼兒加深鞏固7的組成。
“原來小豬要邀請我們去它的農莊做客,好!小朋友現在我們就開火車出發到小豬的農莊吧!出發羅!!!”結束課程。
五:親子作業活動延伸:
幼兒分成三組,每一組的桌子上都有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和記錄紙,讓幼兒在操作中掌握,在記錄中鞏固。其中每一個桌子上的記錄材料都不同。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重點是讓幼兒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學習7的分成,在這教學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興趣點非常濃,游戲參與率高。通過操作、游戲等活動讓幼兒能了解7的組成有6種分法。并能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很好的掌握教學知識,達到我上課的一個教學效果。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教育幼兒要尊重少數民族的人民。
2、提高幼兒的認識能力。
3、使幼兒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了解幾個少數民族的服裝、飲食特點及各民族居住地。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幼兒身穿各民族服裝的圖片。幼兒從家里帶來的各族有特色的食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幼兒欣賞歌曲《嘗葡萄》,請幼兒說說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二、展開
1、教師提問:我們的國家有多少個民族?你都知道哪些民族?那你知道他們都居住在什么地方嗎?
2、請個別幼兒來指一指(教師注意為幼兒糾正)
3、教師出示民族娃娃(藏族)提問:知道這是哪個民族的小朋友嗎?(教師向幼兒介紹藏族的服飾和生活習性)
4、教師向幼兒介紹一個民族的服裝特點和生活習性,讓幼兒來猜猜這是哪個民族?(這個民族生活在草原上,人們喜愛騎馬放牧)
5、教師為幼兒指出蒙族人民的居住地
6、出示朝鮮族娃娃,教師:誰認識這個民族的娃娃?(請了解的幼兒來介紹一下)
7、鞏固對少數民族的認識
(1)掛出藏族、朝鮮族、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的人物圖片,請幼兒辨認。讓幼兒根據自己手中圖片上人物身穿的服飾,貼在地圖的相應位置。
(2)嘗一嘗各民族的特色食品,一起來談談他們的生活習慣。
三、結束教育幼兒要尊重、愛護少數民族,知道只有各民族人們同心協力才能把祖國建設的更強大。
活動反思:
考慮到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興趣。緊緊抓住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模仿力強、注意力短、興趣容易轉移以及好奇心重的心理,教師營造民主、寬松而和諧的學習氣氛,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以學生為主體,采用聲畫同步、舞蹈律動、演示、分組創編等多種有趣的活動來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音樂學習中,讓學生在無拘束的體驗中掌握歌曲節奏。教學過程中,教師適時的加以引導、提點,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聯想,討論、創編、交流、展示,增進學生表現音樂的欲望和能力,培養學生珍視兄弟民族友誼的感情,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發展。
教學過程中,我對教學環節進行調整,重新設計教學流程,運用不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對學生自己的創編和老師的指導,結果整個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展示了一個鮮活的教學場景。
(1)首先,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生學習兒歌,通過兒歌認識反復記號。并引導他們進行有趣的節奏練習。在情趣體驗中掌握歌曲中重要的節奏特點,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前解決了歌曲的難點。
(2)其次,我又加了“教學生學動作”這么一個環節。在學生創編舞蹈動作之前,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這首歌曲又是少數民族歌曲,學生在創編動作會很困難。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引導學生了解不少的少數民族,并教他們學習了幾個舞蹈動作,以便在最后環節創編動作時,給學生減少難度。從而也引導學生拓寬了好朋友的概念。
(3)最后,我充分利用學生的童趣,在以上學習動作的基礎上,根據歌詞讓學生即興創編舞蹈動作進行表演。這一環節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為孩子們提供了很大的活動空間,也是我在這堂課中感到最成功的一點。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4
教學內容:
學唱并表演歌曲《粉刷匠》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演唱《粉刷匠》,并在學會歌曲后,感受音樂并表現的勞動者的形象,親自動手當一個小小的粉刷匠。
2、通過各種形式來表現歌曲,引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粉刷匠》并進行舞蹈表演。
教學難點:
唱出粉刷匠快樂的心情和對歌詞的理解。
教具準備:
CAI課件、鋼琴、自制帽子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教學過程:
1、猜謎導入
(1)兩棵樹、十個叉、不開花、吃飯勞動全靠它!——手
(2)說一說。,讓同學們說說在生活中小手會做什么?
(3)。師:掃地、寫字、刷牙……都離不開我們的手。今天就讓咱們跟音樂,一起來展示我們這雙萬能的小手吧!
(4)節奏游戲:“超級模仿秀”。(首先用我們的手來進行一個超級模仿秀)
a、游戲要求:請同學邊聽節奏邊觀察老師拍節奏的動作,然后把它模仿出來。
b、教師分別拍擊X0︱X0︱和X∣X0∣學生模仿。注意教師要提醒學生仔細觀察老師拍節奏的動作以及拍節奏時的強弱規律。
(5)、你們模仿得真像,現在我們分成兩組,請同學看大屏幕,第一組拍X0︱X0︱兩遍,第二組拍X∣X0∣兩遍,我們比比看哪組最齊。
(6)、看來我們同學的節奏感真強,現在老師把難度加大,請你們把這兩條節奏合在一起拍。(教師指導學生合拍)
二、學習歌曲:
1、導入:同學們拍得真齊,現在老師這里有一首非常好聽的音樂,想請你們用我們剛剛拍好的節奏為它進行伴奏。
2、教師播放歌曲,和學生一起進行伴奏。
3、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請小朋友唱一唱)
4說一說:歌曲當中的小朋友在用自己的小手做什么呢?引出粉刷房屋的人叫——-粉刷匠,今天學習的歌曲為《粉刷匠》
5復聽歌曲,再次感受勞動的快樂。“小朋友在粉刷房子,在勞動時候的心情是怎樣的?”
6、跟琴演唱歌曲
7歌曲處理:
1)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句:“我是一個粉刷匠,粉刷本領怎么樣?(強)請你邊唱邊做動作。那小粉刷匠的`心情如何?請你用自豪的心情邊做動作邊唱一唱第一句。
2)聽了你們的演唱,老師能夠清楚的感受到小粉刷匠的自豪心情。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二句:“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請你們想想,粉刷匠把房子刷得很漂亮心情怎么樣呢?那老師聽聽你們唱得美不美,請你們邊唱邊做動作。
3)你們唱得真美!我們現在來看看第三句和第四句,你們想象一下,小粉刷匠在粉刷房子的過程中小鼻子變成了什么樣?(學生自由回答)那為了突出粉刷匠的小鼻子,我們的聲音應該怎樣?(強)那我們在唱第三句時,為了能夠把第四句中的小鼻子突出出來,我們的聲音應該是弱還是強呢?(弱)我們現在來唱一唱,注意聲音的強弱變化。(討論:“我的小鼻子為什么變了樣?”教育學生懂得勞動就要不怕臟、不怕累,理解小粉刷將忘我的勞動精神和看到勞動成果時的喜悅心情,教育學生做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4)你們唱得真好聽,其實,在演唱歌曲時,只要你們發自內心的演唱,那我們的表情自然就會在歌曲中流露出來,你們是不是這樣做的呢?請你們用歌聲和動作告訴老師。(完整演唱歌曲)
6)恩!你們唱得認真,你們看老師這里有什么?(教師出示無色的房子)現在老師想請你們幫忙把這個小房子粉刷得更漂亮。
7)準備工作:在粉刷前我們先把課前準備好的小帽子戴到自己的頭上。
8)同學們,讓我們開始粉刷吧!(教師播放歌曲范唱,和同學一起邊唱邊表演)
三、小結:你們看,小房子在我們大家的辛勤勞動下已經被粉刷得很美了,很漂亮了,你們可真能干,真是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出示粉刷后的房子)
世界上的職業有千萬種,個個都是好能手,他們都在為社會的進步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因為只有辛勤的勞動才會換來幸福的生活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5
教學目標:
1、在復習顏色red、yellow、blue和green,的基礎上,讓幼兒學會聽懂問句whatcolor?并能用red、yellow、blue來回答。
2、能將所學四種顏色的英語名稱:red(紅)、yellow(黃)、、green(綠)用于學過的單詞前或一句話中。如itisaredbird.
3、通過多種游……[點擊查看全部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復習顏色red、yellow、和green,的基礎上,讓幼兒學會聽懂問句“whatcolor?”并能用“red、yellow、……”來回答。
2、能將所學四種顏色的英語名稱:red(紅)、yellow(黃)、green(綠)用于學過的單詞前或一句話中。如itisaredbird.
3、通過多種游戲后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學準備:
四色氣球各一個,紅綠燈,圓形顏色大轉盤。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四種顏色。
游戲: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比賽,小組叫紅隊,藍隊,黃隊和綠隊。
(孩子們,歡迎你們來到幸運35的現場,我是主持人mizhong,我將和你們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35分鐘,你們準備好了嗎?)(每個幼兒手臂上系上一根有四中顏色的帶子,分別以它們的顏色命名。)比賽一出示顏色大轉盤,上面有各種顏色,老師捐到什么顏色,請小朋友用英語說出來,速度由慢到快。
比賽二老師:“boysandgirls.let’splayagame!what&39;smiing?”(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什么花不見了?)pleasecloseyoureyes.(教師任意取走一種顏色,然后請幼兒)pleaseopenyoureyes,請幼兒觀看后說出red(yellow、green、b)lueflower不見了。
二、學習聽問句
1、老師“我們知道了四種顏色的英語名稱,那如果我們問一種東西是什么顏色,應該怎樣說呢?”應該這樣問:whatcolorisit?(它是什么顏色的?)回答是:it&39;sred(是紅色的)it&39;syellow(是黃色的)it&39;sblue(是藍色的)it&39;sgreen(是綠色的)
2、老師分別指著花和顏色轉盤上的顏色,提問:whatcolorisit?幼兒用it&39;s……回答。
3、游戲:《搭汽車》
教師出示一個紅色的圈“it’saring.whatcolorisit?”幼兒回答:
教師手持紅色圈作開車狀“iamadriver.”(我是一名司機,現在我的汽車開到誰的面前,回答對了我的問題,就請上車)教師隨《小司機》音樂手持方向盤開車,繞場一周,停到任意一個幼兒面前,指著其衣服顏色提問:“whatcolorisit?”幼兒回答:it&39;s……回答正確。教師作請上車手勢,幼兒跟在老師身后開汽車,游戲反復進行。
4、游戲《紅綠燈》
①教師“剛才老師扮演了司機,你們也來當一回小司機好嗎?請小司機們每人拿一個塑料圈當作方向盤,小司機們先想想,在十字路口看見紅綠燈應該怎樣做。”
②幼兒手握圓圈隨《小司機》音樂開汽車,音樂停。紅燈亮:教師提問:littledrivers,look!whatcolorisit?it&39;sred.redlightstop.(紅燈停)黃燈亮:教師"whatcolorisit?it&39;syellow.yellowlightwait.(黃燈等)綠燈亮:教師"whatcolorisit?it’sgreen.greenlightgo.(綠燈行)游戲可反復一次游戲:我說你做,給每個幼兒一張紙,在紙上給郵局,消防車,大海,圣誕樹上涂上顏色。
5、結束:
出示三原色,做變色的實驗,引出新的顏色,下一節課再學習。
that’sallfortoday.claisover。bye―bye.boysandgirls.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6
裝飾肚兜
設計意圖:
中國的民間服飾和其他民間藝術一樣,都是農業文明下的民間創造。在我園進行的民間美術主題活動中,民間服飾一直都是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和喜愛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對這些造型夸張,色彩鮮艷的布藝品非常感興趣。但是孩子們對民間服飾的了解甚少,新《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肚兜作為我們陜西民間服飾的代表之一,具有它獨特的美,無論它的色彩、圖案、花紋都具有豐富的含義,象征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結合本單元主題《我的生活我做主》,為了培養孩子表達愛,運用多種美術手法,表達自己對親人、朋友美好的祝愿,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肚兜的造型及色彩,嘗試大膽運用各種色彩,線條和花紋等進行裝飾。
2、了解傳統裝飾圖案的使用,嘗試用美術的手法表達自己的祝福和愿望。。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肚兜。
2、剪刀,水彩筆,膠水,毛線,泡泡泥,彩紙
3、音樂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讓幼兒講講自己帶來的肚兜來歷及肚兜上的圖案
2、幼兒欣賞格式肚兜,進一步感受肚兜的色彩,圖案美,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示范講解,激發幼兒創造欲望,鼓勵幼兒大膽地根據自己美好愿望裝飾肚兜。
4、交流分享
讓幼兒在音樂中互相欣賞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動:
1、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更多不同材質的民間服飾的實物及圖片,投入區角活動中,了解、認識更多的中國傳統特色,弘揚民族文化。
2、收集各種肚兜放在美工區,幼兒可以自由欣賞,制作。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7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知道誰幫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發芽的條件和過程。
2.嘗試用適當的語氣表現出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感受小桃仁成長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幼兒了解植物發芽的相關知識經驗。
2.教學掛圖《小桃仁》。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桃仁埋在泥土里的圖片,引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結合已有經驗討論并論述:小桃仁怎么才能長成一棵小桃樹?
2.結合教學掛圖,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可進行提問:小桃仁是怎樣長成小桃樹的?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并組織幼兒圍繞故事內容展開討論,幫助幼兒理解小桃仁發芽的條件和過程。
根據需要教師可設計以下問題:
(1)小桃仁在誰的幫助下變成了小桃樹?
(2)他們是怎么幫助小桃仁的?
(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樣的?小桃仁為什么要喝了一大口水,使勁挺直身子?
4.教師與幼兒互動講述故事,鼓勵幼兒嘗試用恰當的語氣表現角色對話。
5.和幼兒一起玩小桃仁變成小桃樹的游戲。
請幼兒扮演小桃仁,小凳子就是桃核,在各種條件下小桃仁慢慢長大。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閱讀區繼續閱讀《小桃仁》,并嘗試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兒園之大班語言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完整地跟老師講述故事情節。
2.培養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并能認真傾聽同伴講述或觀看同伴表演的習慣。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想象力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視頻、狐貍葡萄圖片、狐貍頭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吃過葡萄嗎?誰能告訴老師,葡萄是什么顏色的?它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給小朋友講一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啊?”
二、出示圖片,引發興趣。
1.第一幅圖片上畫的是誰啊?(狐貍)它是什么樣的表情啊?(笑瞇瞇的)
2.第二幅圖片上畫了什么啊?(葡萄)它是什么顏色的?(紫色的)它的味道又是怎樣的呢?(酸酸甜甜的)
三、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
(1)出示故事視頻,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請你們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啟發幼兒說)
(2)再次播放故事視頻,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狐貍出來看到了什么?它來到葡萄下面想干什么?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3)引導幼兒跟老師集體講述一遍故事(重點引導狐貍見到了葡萄后的情境部分)。提問:葡萄為什么是酸的?故事里的小狐貍最后吃到葡萄了嗎?
(4)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理解故事的大致內容。
2.分角色表演: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帶頭飾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2)幼兒兩人一組協商角色表演故事,一人講,一人扮演狐貍。
(3)教師講述故事,請全班幼兒扮演狐貍進行表演。
四、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講解故事的含義,狐貍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比喻有些人辦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不成熟。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8
活動目標:
學習用折、拉的技能折橋。
培養幼兒對紙工活動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形的手工紙人手一張,玩具小船若干。圖畫紙、糨糊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引起幼兒做橋的欲望。
小朋友,你們看這上面有什么?你們想不想也做這樣的橋,讓小船從橋洞下面鉆過去。
二、幼兒學做小橋。
1.長方形紙的兩邊各折進相等的一段。
2.把紙翻過來,上下兩邊再各往后折一條細細的邊。
3.四個角向外翻折。
4.翻過來把兩邊拉開折好。
5.拿著兩邊往下拉。橋面弓起后作品即完成。
三、適當添畫。
幼兒把自己做好的小橋貼在圖畫紙上,在橋下再添畫點流
水、小魚、水草等。
四、欣賞作品。
比一比,誰做的小橋最美。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19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進一步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勇于拼搏的精神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2、引導幼兒初步探索繩子的奧秘,培養幼兒玩繩的興趣,鼓勵并激發幼兒在玩繩活動中的創造性。
3、體驗參與玩繩游戲活動帶來的快樂。
4、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5、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繩子、鼓(加油助威,增加氣氛用)、彩色的塑料圈(充當戰利品)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繩子,引發幼兒玩繩的愿望
師:繩子可以怎么玩?
二、幼兒人手一根繩子,自由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
三、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玩法與大家分享。
四、教師小結:
玩法一,跳繩;
玩法二,平放在地上,走鋼絲;
玩法三,大成對折,大U型是大河,小U型是小河,123,跳過河!
玩法四,拉起一端,在地上抖一抖,就是一條蛇;
玩法五,用繩子在地上擺出各種圖案,例如水果,山等等。
五、探索新玩法:拉繩。
介紹游戲規則
(1)游戲以小組形式進行,每組有四人參加,將兩條繩子纏成"十"字,四個繩端各結一個環扣,以便用手握住。
(2)四個幼兒背對背站立,用手握住繩端的環扣,事先在每個人的前方兩米處,各放一個彩色的塑料圈。
(3)等信號發出后,四名幼兒各自用力向前拉繩子,盡全力去抓正前方的彩色的塑料圈,首先拿到彩色的塑料圈的為勝。
(4)游戲開始,一部分幼兒為拉繩的幼兒擊鼓助威。
六、拉繩幼兒與擊鼓幼兒進行交換游戲,重復游戲。
七、師幼互動:每一個拉繩的幼兒請一位客人老師做為自己的合作伙伴,進行比賽。
八、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可以將《拉繩》游戲在日常的戶外活動進行延伸操作。
活動反思:
民間游戲是勞動人民口頭創作、流傳的一種具有自娛性的活動,它形式多樣,不但具有濃厚的趣味性,易學、易會、易傳,符合了幼兒好動、好學、好模仿、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在活動中老師充分發揮了主導作用,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平等參與的機會,注重與孩子的交流。游戲中,孩子們積極投入,表現出自主探索、樂意合作、挑戰自我的精神。活動過程中,活動練習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一步步展開,滿足了幼兒自由自在與同伴交往、游戲的欲望,幼兒在游戲中結識成現實的伙伴關系,滿足了幼兒合群的需要,使得幼兒團結合作、樂于助人、遵守規則等社會性的行為得到了逐步的形成。民間體育游戲對促進幼兒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為幼兒融入社會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幼兒園活動主題教案大班篇20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多種感官了解水的性質。
通過“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玩一玩”的活動激發幼兒探索水的興趣。
2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體的沉浮現象。培養幼兒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
3讓幼兒感受水中發現的樂趣,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4培養幼兒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
活動難點:1通過觀察、探索、實踐知道水的性質。
2感知物體沉浮現象。
活動準備:水盆、毛巾實驗材料:牛奶白醋水各種飲料白酒塑料制品紙制品木制品石塊鐵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歌曲表演:我愛洗澡
2討論:我們生活中需不需要水?什么地方需要水?你們喜歡玩水嗎?
老師:小朋友們說的非常好,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水,水和我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生活中還有好多關于水的秘密呢,今天老師就帶著小朋友一起來尋找水中的秘密。
二觀察探索實踐學習水的性質
1通過“看一看”了解水是沒有顏色的性質出示盛有牛奶、水、可樂、桔汁的四個杯子
師:現在老師這有四個杯子,杯子里裝的都是可以喝的,請你仔細看一看,想一想“哪個杯子里裝的是水?”
幼兒觀察后匯報觀察結果
提問:你們為什么說2號杯子里裝的是水?通過觀察,請你說一說水是什么顏色的?
小結:小朋友們非常聰明,一看就知道2號杯子里放的是水,一號杯子是白色的里面裝的是奶,三號杯子是褐色的里面裝的是可樂,四號杯子是黃色的里面裝的是橙汁,只有二號杯子里面是我們平時喝的水,它是沒有顏色的。
2通過“聞一聞”了解水是沒有氣味的性質
出示盛有白醋白酒水的三個杯子
提問:剛才小朋友通過觀察顏色的不同,發現二號杯子里面的水,還知道了水是沒有顏色的。現在老師又拿出三個杯子,這三個杯子里只有一個杯子里面是水,想一想,我們怎么才能知道哪個杯子里面是水呢?
幼兒大膽想象,勇敢的回答自己的想出的辦法
(此處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利用其它的感官來感知哪杯是水)
指導聞一聞的正確方法:剛才小朋友說,我們可以用鼻子來聞一聞。這是一個好主意,誰愿意先來演示一下你是怎么聞的?(幼兒演示自己聞氣味時的方法)
我們看到剛才有的小朋友直接把鼻子對著杯子去聞,有的小朋友都把鼻子貼到杯子上了,如果杯子里裝的是有毒的東西,那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的。如果我們需要用鼻子來聞一聞的話,我們需要一只手拿著杯子,杯子距離鼻子有一段距離,不能太近,我們用另一支手扇杯子上方的空氣,這樣我們就可以聞到杯子里的氣味了。
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演示,并匯報答案
提問:你是怎么知道三號杯子里裝的是水?水是什么氣味的?
小結:剛才我們通過聞一聞的方法知道了三號杯子里面裝的是水,一號杯子里的氣味甜甜香香的是飲料,二號杯子里的氣味是酸酸的,里面裝的是白醋。三號杯子里面沒有氣味,裝的是水,現在我們知道了水是沒有氣味的。
3通過“嘗一嘗”了解水是沒有味道的性質
談話:小朋友們平時都喝過水,今天我特意又準備了一些可以喝的東西。 請小朋友嘗一嘗,請你說一說你喝到的是水嗎?它是什么味道的?
幼兒品嘗后,匯報品嘗結果。
提問:水是什么味道的?
小結:剛才老師給小朋友準備的都是能喝的,如果你平時看到杯子里裝了東西是不
能隨便嘗的,以防有毒!剛才小朋友嘗到了甜甜的飲料和酸酸的飲料,還有小朋友嘗到的是我們每天都喝的水,水是沒有味道的。
4通過感覺游戲了解水是可以流動的性質。談話:剛才我們通過看一看知道水是沒有顏色,通過聞一聞知道水是沒有氣味的,又通過嘗一嘗知道水是沒有味道的,現在你們想不想玩一玩水啊?小朋友們都想玩水,那我們把小手伸到水里去,你看到自己的小手了嗎?那么水是什么樣呢?(透明)我們再用小手捧水,你發現了什么現象?
幼兒通過自己的體驗總結出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性質
小結:剛才我們看到了水中的小手,說明水是透明的,我們用小手捧水,水順手指縫都流走了,說明水是會流動的。
請幼兒說一說水的性質
5小結: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了解了水,水是沒有顏色的、沒有氣味的、沒有味道的、我們還知道水是透明的、可以流動的;水中秘密還有很多,在水里有的東西會浮起來,有的東西會沉下去,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尋找答案。
三活動延伸感知物體的沉浮現象
1觀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現象
談話:看看袋子里裝了什么?我們把手中的東西分別放在水里,看看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小組活動:沉浮
幼兒匯報:有的東西沉下去了,有的東西浮上來了。
3討論:什么東西浮在水面上?什么東西沉到水底?它們分別是什么材料的?
4小結:像塑料、紙、木制品還有泡沫它們會浮在水面上,因為它們比較輕;而像石頭、鐵釘這樣東西會沉入水中,它們比較重。
四結束活動請把今天的發現回家告訴給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