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游戲小班教案范文
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音樂游戲小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游戲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開始和停止》的音樂游戲,幼兒感知音樂有反復地開始和突然停止的特點。
2、在游戲中,幼兒嘗試使用多種形式表現開始和停止這一音樂的特點。
3、通過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與同伴、教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汽車》、《開始和停止》音樂。
2、方向盤人手一個、紅綠燈指示牌、場地布置畫一個大圈。
3、《開始和停止》音樂圖譜。
4、開始和停止視頻。
活動過程:
一、 導入律動《小司機》開車進教室。
師: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岳老師要帶小朋友們一起開著火車去郊游,好嗎?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拿起你們手里的方向盤,我們出發嘍!—— 小司機音樂
二、通過談話啟發幼兒發現生活中的“開始和停止”的事件。
師:寶貝們,我們的目的地到了。請你們把手中的方向盤輕輕的放在自己椅子底下。
師:剛剛我們小朋友都做了小司機,你們開心嗎?(開心)
師:小朋友知道看到紅燈(出示)要怎么辦嗎?(停下)
師:那么看到綠燈(出示)呢?(要開始走)
師小結:嗯,回答的真好,小朋友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規則,那我們來試一試,我們坐在小椅子上開汽車,看到老師舉紅燈時,就怎樣?舉綠燈呢?嗯,真棒!來,我們系上安全帶,雙手扶好方向盤,開始開咯~看到紅燈要停止,看到綠燈可以開始(教師適當的舉紅綠燈并用語言引導)嗯,真棒,每個小司機都非常的遵守交通規則。
三、 感知音樂
1、第一遍欣賞音樂,引導幼兒發現音樂反復開始和突然停止的音樂特點
師:今天岳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音樂,現在請小朋友仔細的,認真的來聽一聽這首曲子和我們以前聽過的曲子有什么不用?它有趣在哪里?——(教師播放音樂,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意擺動身體,音樂停止時教師定格不動)
師:這首音樂和我們以前聽的音樂有什么不一樣呢?
幼兒:沒歌詞、一會兒有音樂,一會兒沒有
師小結:這首歌曲就象我們開車子的時候一樣,一會遇到紅燈停止下來,一會遇到綠燈又向前進,遇到紅燈又停止下來,等到綠燈亮的時候又開始向前開了。
2、第二次感受音樂(出示圖譜)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首音樂里開火車的時候遇到了幾個紅燈啊?(六個)
師:我們現在,跟著音樂學小司機在座位上開車,音樂停止的時候我們要怎么樣呢?
師小結:原來跟著音樂做游戲是這么的有趣。
四、表現音樂
1、木頭人游戲(請幼兒示范,走路,擺造型)
師:你們玩過木頭人游戲嗎?(玩過)那我們玩一次,“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露出大門牙。不許動哦,
師:很好,那你會跟著音樂玩木頭人的游戲嗎?音樂開始的時候你可以走一走,,音樂停止時就擺個好看造型停止在那不可以動哦!音樂又開始時又可以動,停止時呢?(可以找一個幼兒試玩一次)(隨音樂玩木頭人游戲)
2、幼兒創造表演
師:我們除了可以玩木頭人游戲跟著音樂一起走一走,停止時擺擺造型,還可以學什么跟著音樂游戲呢?
幼兒:跳舞、學小白兔………(請幼兒示范)(那你可以跟著音樂試一試嗎?)音樂停的時候就不可以動哦,音樂開始就繼續)
師:剛剛他表演的好不好?那我們也一起來學一學。
師:小朋友,太棒了
五、跳圈游戲
師:小朋友們看,地上有一個什么呀?(圈)
師:對了,這個圈還可以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呢,老師講游戲規則:待會我們小朋友拿起我們的方向盤圍著這個圓圈站好,音樂開始時我們就圍著這個圓開一開汽車,音樂停止時,我們就跳進圈內,停止在那不動,音樂開始時再跳出來,繼續開汽車。聽明白了嗎?
師:先看老師示范一次,看清楚了嗎?你們會嗎?
集體幼兒跟音樂玩跳圈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都會了嗎?那我們把椅子底下的方向盤拿出來,圍著圓圈站好,開始咯,音樂開始我們就開汽車,音樂停就跳進圈內怎么樣?(不動)(師幼跟著音樂一起開汽車玩兩遍然后帶著幼兒開汽車出教室。)
六、觀看視頻。
師:小朋友們,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是突然停止又突然開始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播放視頻)。
師:小朋友們今天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除了視頻里今天看到這些,還有什么事情是突然開始又突然停止的。明天來告訴老師。
音樂游戲小班教案2
1、感受音樂中的驚愕與震撼,會用身體動作的幅度、力度來表現音樂力度的變化。
2、能融入游戲情境,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CD音樂、音響、圖譜、大懶貓頭飾、懶貓標記。
【活動過程】
1、播放樂曲AB+驚愕段,通過故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中的驚愕與震撼。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非常好玩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聽。”放完后問幼兒:“你們聽到音樂里有一個什么聲音?這聲音讓你感覺怎樣?”引導其說出嚇一跳的感覺。
(2)設置懸念,引出故事。
(3)出示圖譜,通過找一找、做一做感知驚愕。
“這幅圖上小老鼠是在哪兒被嚇一跳的?”“哦,原來小老鼠是在這兒被嚇一跳的!現在我做大懶貓,你們來做小老鼠嚇一跳的樣子。”教師點評嚇一跳的動作,如張大嘴、瞪大眼,定住不動。
2、觀察圖譜,通過學小老鼠重重走、輕輕走感受音樂力度的變化。
(1)幼兒學小老鼠重重走。
(2)幼兒學小老鼠輕輕走。
(3)幼兒完整練習重重走、輕輕走。
“小朋友學小老鼠走路學得真棒。現在我要考考大家,你們會不會聽著音樂把重重走、輕輕走合起來走呢?請你們來試試。”師點評。
“看來,小朋友已經學會重重走、輕輕走的本領,現在我們就可以跟著小老鼠一起去廚房救小鳥了。”(播放樂曲AB+驚愕段)
3、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動作:
(1)“大懶貓醒了嗎?沒有。它又繼續睡著了。那我們趕緊進去救小鳥吧。”教師拿下小鳥圖片:“哦,救到了!你們開心嗎?”
(2)“你會用什么動作表示呢?”“讓我們聽著音樂高興地跳舞吧。”
幼兒自編后跟C段音樂練習一遍。
4、游戲。
“剛才我們玩的這個游戲叫《小老鼠和大懶貓》,好玩嗎?就讓我們再玩一遍。”跟音樂ABC段完整游戲一遍,結束。
附故事《小老鼠和大懶貓》
一只小鳥被一只大懶貓關在了廚房里。一只小老鼠想去救小鳥,可去廚房的路上有一只大懶貓正在睡覺,這可怎么辦呢?小老鼠想了想,大懶貓離我還遠著呢,我可以大膽地走,……當走到大懶貓身邊的時候,它走得變輕了,……當走到大懶貓身邊時,大懶貓突然伸了個懶腰,可把小老鼠嚇了一大跳,大懶貓醒了沒有?沒有,它接著又睡著了,小老鼠這才輕輕的走進了廚房,救出了小鳥,它們高興地跳起了舞、唱起了歌。
音樂游戲小班教案3
設計思路:
汽車,是孩子經常能看見和使用的,現在許多孩子家里有車,進出都要乘車,所以汽車離開孩子的生活很近。但是由于孩子的觀察和注意都是隨意的,孩子對于汽車的經驗是零星的,需要教師梳理的。因此教師借助音樂游戲怪汽車,和孩子一起來了解關注汽車。
本活動通過音樂的方式來呈現怪汽車的變化過程,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關注幼兒的語言表達以及對音樂的喜愛程度。在變汽車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回憶自己對汽車的生活經驗,豐富關于汽車的知識,同時感受音樂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故事情景中,用短句說說、唱唱變出的《怪汽車》。
2、知道汽車的主要特征,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PPT課件
2、經驗準備:認識多種水果以及不同的車輛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看看這是哪里啊?我們一起開車到森林里去玩吧。
2、你們剛才都是開著什么車到森林里來玩啦?
二、引入故事《怪汽車》
1、引導幼兒看看森林里有誰?
2、小動物們到了森林里發現了什么呀?
3、討論:馬路上能滾水果嗎?為什么不能?
那可怎么辦呢?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西瓜、菠蘿、草莓帶回家呢?
4、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小兔他也想辦法了,我們看看小兔想了什么辦法。
三、說說唱唱怪汽車
1、這是什么車?它是怎么變出來的?先變出了什么?
2、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他先變出什么再變出什么?(幼兒重點聽小車窗、小車輪、方向盤)3、警察說現在小兔的西瓜車可以帶回家了,那草莓和菠蘿怎么辦?看看草莓怎么變?
4、我們幫小貓咪一起來變草莓車好不好?鼓勵幼兒編編、唱唱"草莓車"。
5、我們跟著小狗一起來唱一唱。(邊做動作邊引導幼兒一起唱)
四、變怪汽車小動物們的怪汽車好玩嗎?你們想開怪汽車嗎?你們想開什么樣的怪汽車呢?好,那請你們一起開著你們的怪汽車一起去操場玩好嗎?
音樂游戲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感知音樂的AB結構,合拍地表現揉面、搟皮、包餡、捏褶等情節。
2.通過圖譜和對老師、同伴的觀察模仿,掌握音樂與動作匹配的規律。
3.玩做包子、藏包子的游戲,體驗參加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小兔和狼》、制作包子圖譜、蓋布,幼兒圍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一)了解制作包子步驟.嘗試跟隨音樂制作包子.引發幼兒興趣。
1.師:看,(包子模型)這是什么?小朋友喜歡吃包子嗎?你吃過什么餡的包子?
幼:我吃過菜包、豆沙包、肉包、蘿卜絲包、奶香包……
2.師:今天,讓我們來當一回點心師,也來學著做包子。誰知道包子是怎樣做出來的?讓我們試一試!
(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貼出制作包子的流程圖,并哼唱樂譜引導幼兒嘗試用動作表現揉面、搟皮、包餡、捏褶的動作。)
師幼小結:原來做包子首先要揉面,然后搟皮兒,接著包餡兒,最后捏褶。
(評析:幼兒看到包子、回憶起吃過的不同餡兒的包子,從而產生做包子的愿望,出示流程圖譜:揉面、搟皮、包餡、捏褶是為了讓幼兒更形象、更直觀地跟隨音樂創編出做包子的動作,教師跟隨幼兒動作哼唱出樂曲的旋律,更好地為幼兒隨樂而動作了鋪墊。)
(二)幼兒看圖譜,跟隨A段音樂做動作,感受在身體不同部位做包子的樂趣
1.看圖譜聽音樂,幼兒在自己的不同身體部位做包子,玩2-3次。
師:讓我們跟著音樂、看著圖譜做包子吧!
師:Wow,香噴噴的包子做好啦!聞一聞,香不香?
2.在同伴身體上做包子,感受身體接觸的快樂。
師:除了可以自己做包子,還可以跟朋友一起做包子呢!看看,我是在朋友的哪里做包子的?
師:你們也想這樣一個接一個地在朋友背上揉面做包子嗎?應該怎么做?
師:原來我們像開火車一樣一個接一個轉過去坐,就可以了!讓我們試一試!
師:這次讓我們再換一個地方揉面,看看能不能做出包子來。
小結:小朋友真能干,做出了許多美味的包子!
(評析:幼兒跟隨A段音樂做包子,每一次做包子后,教師都神秘地出示包子寶寶模型,請幼兒聞一聞、嘗一嘗,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拉近了師幼間的距離;為了讓幼兒反復隨樂合拍表現做包子而樂此不疲,教師創設了做甜包子、做成包子、與同伴身體接觸接龍做包子的情境,不斷給幼兒新鮮的刺激,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學。)
(三)傾聽B段音樂,理解故事情境,并隨音樂玩藏包子的游戲
1.師:好吃的包子出籠了,可是在包子們睡覺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兒,我們聽一段音樂,猜猜發生了什么事兒?
2.師幼傾聽音樂B段。
幼:是大灰狼出來了/包子的香味引來了大象/也可能是貪吃的小豬來偷包子了……
師:你們猜的這些都有可能,這些可愛又貪吃的動物朋友聞到了包子的香味,跑過來把一個包子藏起來了。究竟是哪一只包子不見了呢?
師:現在你們都是好吃的包子寶寶,我是誰啊?(貪吃的_)我要來!
3。播放音樂B段,玩小動物藏包子的游戲。
師:睜開眼睛找一找,哪只包子不見了,我們大聲喊出他的名字,把他找出來!
(評析:幼兒傾聽B段音樂,根據音樂緩慢、沉重的節奏大膽想象故事情境,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想法,并跟隨幼兒的想法進行角色扮演,在樂句結束處藏起一個幼兒。其他幼兒大聲喊出被藏幼兒的名字,待找出后,引導該幼兒用親一親、抱一抱的親昵動作去感謝找到他的朋友。整個過程中,幼兒有強烈的存在感,沉浸在他們自己主宰的游戲情境中,快樂無比。)
(四)完整傾聽音樂AB段,玩做包子、藏包子游戲
1.師:這次我們要把做包子、藏包子連起來跟著音樂玩一玩,想想,是什么地方包子寶寶開始睡覺的?
幼兒跟隨音樂在各自的身體部位做包子,教師角色扮演藏起一只包子寶寶。
2.師:還有哪個勇敢的包子寶寶想被藏起來的?這次讓我們跟朋友一起做包子吧!有誰想來當貪吃又可愛的小動物的?想想,小動物是在音樂的什么地方把包子藏起來的。
幼兒跟隨音樂一個接一個在朋友的身體部位做包子,扮演動物的小朋友在音樂結束樂句藏起一個包子。
3.師:這次做包子的師傅不小心把盤子打翻了,包子們的位置都亂了,來,寶寶們找個跟剛才不一樣的位置坐下來吧!讓我們再換個不一樣的地方跟朋友一起做包子吧!
(評析:幼兒完整傾聽音樂,隨樂游戲三次,難度上逐層加深。從單獨做包子到與同伴合作接龍在指定部位做包子再到任選一身體部位與同伴合作做包子;從教師角色扮演藏包子到幼兒角色扮演再到打亂包子位置游戲,幼兒在一次次的升級游戲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在一次次的升級游戲中越來越趨于主動、自由,充分發揮著主體地位。)
音樂游戲小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完整地演唱歌曲,分辨兩段歌詞的不同。
2.能跟著教師邊唱邊做出相應的動作,能按節奏走和跑。
3.體驗與伙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學習朗誦歌詞,并能跟隨歌詞節奏練習走和跑。
2.練習與同伴拉成圓圈走和跑,使幼兒能與伙伴的動作相互協調。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聽音樂站圓圈的游戲——幼兒聽到音樂要手拉手站成一個大圓圈,然后聽到音樂聲弱了,就與身邊的小朋友組成小圓圈;音樂聲音強了,再恢復成大圓圈。(每段音樂的時間不能太短,要視幼兒的情況來定。)
2.學習歌曲。
請幼兒坐成大圓圈和教師一起邊拍手邊朗誦歌詞。
3.教師范唱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旋律。
4.學唱歌曲。
(1)教師:我們仔細聽一聽,歌曲中,什么時候走,什么時候跑,什么時候蹲?
鼓勵幼兒把歌詞與歌曲旋律對應,跟隨教師輕唱。
(2)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完整地演唱歌曲。
5.隨音樂游戲。
(1)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可請一組幼兒在圈內根據教師的講解做示范。
(2)全體幼兒拉成圓圈,邊唱邊游戲。教師注意提醒幼兒聽音樂合著節拍協調地走與跑。
(3)幼兒自由結合,與小伙伴手拉手,邊唱歌曲邊按節奏走步。教師提醒幼兒按歌詞內容做動作,重點練習在唱到最后一句時做“蹲下”“站好”的動作。
建議
活動延伸:幼兒熟悉游戲之后可編創游戲的玩法,如拍手、叉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