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育教案怎么寫
幼兒健康是指幼兒期各個器官、組織的正常發育,能夠較好地抵抗各種疾病,性格開朗,情緒樂觀,無心理障礙,對環境有較快的適應能力。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中班健康教育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1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立定跳遠,掌握動作要領,鍛煉幼兒腿部的力量,提高幼兒的跳躍能力和平衡能力。
2、通過游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
3、培養幼兒勇敢,機智和靈敏的反應能力。
4、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重點:練習雙腳立定跳遠,掌握動作要領,鍛煉幼兒腿部的力量,提高幼兒的跳躍能力和平衡能力。
活動難點: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遵守游戲規則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大灰狼頭飾1個,蘑菇卡片若干。
2、場地中間用大海綿墊圍成一個小兔的家,7字形水溝,場地的另一邊設置一個大灰狼的家。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教師戴好兔媽媽的頭飾:小朋友們看,我是誰呀?(兔媽媽)今天,我就是兔媽媽,你們就是兔寶寶。現在,請你們跟著媽媽一起來跳舞吧!(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表演兔子舞。)
二、練習雙腳立定跳遠。
1、教師:寶寶們跳的真好!現在媽媽想請你們去采蘑菇,去采蘑菇要經過一條小河,寶寶們要怎么樣才能越過小河呢?(請幼兒說一說)現在請你們按照你們自己說的辦法去越過小河,回來吧!(幼兒自由探索)
2、請個別幼兒示范越過小河。教師:寶寶們真厲害,一下子就越過了小河,一下子又回來了,那你是怎么越過小河的呢?請幾位寶寶來過給大家看看。
3、教師小結:這幾位寶寶是先跑幾步再跨過去的,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助跑跨跳。再看看這幾位寶寶是怎么過小河的?(請個別幼兒示范)它是怎么過小河的?(雙腳并攏跳過去的)像這位寶寶這樣兩腳并攏跳過去的,就是雙腳立定跳。我們小兔子是怎么跳的呀?對我們小兔子就是這樣雙腳并攏蹦蹦跳跳跳過去的。
4、教師講解并示范立定跳的動作。
教師:那雙腳立定跳應該怎么跳呢?寶寶們看仔細了:先把兩腳并攏,再屈膝,手臂由前向后擺,擺到后面時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向前方跳起,再輕輕落地。寶寶們會嗎?我們散開一點,先在原地練一練吧!(教師帶領幼兒練習2遍。)
5、小朋友自由練習雙腳立定跳過小河。教師:寶寶們知道怎么跳了嗎?現在請你們用這種方法跳過小河,再用這種方法跳回來吧!
三、游戲“兔子和狼”。
1、交待游戲規則。教師:寶寶們都會雙腳并攏跳過小河了,現在媽媽要請你們去采蘑菇了,去時一定要雙腳并攏跳過小河,再去采蘑菇,采到一朵蘑菇就要雙腳立定跳回家把蘑菇送到媽媽的籃子里來,放完再去采、、、、、、采蘑菇時要注意安全,如果聽到媽媽說大灰狼來了,你們要趕緊雙腳立定跳回家里來,如果來不及跳就要先跑,躲開大灰狼的追捉,等把大灰狼甩遠時再跳回家來、、、、、、大灰狼呢,聽到兔媽媽說大灰狼來了,就要跑出來捉小兔,捉到小兔后把小兔拎回自己家里去,聽到兔媽媽說大灰狼走了就要回家去休息。你們知道怎么玩了嗎?
2、組織幼兒游戲。教師:誰愿意來做大灰狼?請大灰狼戴好頭飾到家里去休息好。寶寶們雙腳并攏跳過小河去采蘑菇吧!(提醒幼兒輕輕跳過小河,等老師發出信號“大灰狼來了”時,也要雙腳并攏跳回家里,大灰狼不能捉已跳回家的小兔。教師注意觀察幼兒跳時是否踩著圈上的線,如果踩線就要重跳一次,不能單腳跨越小溝。
3、教師小結游戲情況,表揚遵守游戲規則的小兔。
4、交換角色再次進行游戲。
四、結束活動。
1、教師:小兔們真能干,幫媽媽采到了這么多的蘑菇,媽媽謝謝你們了!你們都累了吧,我們一起來放松放松吧!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拍拍手,拍拍腿、甩甩手臂、扭扭腰好嗎?一二拍拍手、三四拍拍腿、五六甩甩手、七八扭扭腰。
教學反思
這次游戲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教學目標,幼兒樂于參與游戲,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游戲前沒有說清楚游戲規則,造成了幼兒擠在一起跑的現象。以后,在游戲前我會把游戲規則說清楚。讓游戲更能順利的進行。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2
設計意圖:
現在的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在家庭育兒上出現重智育輕體育、重保育輕鍛煉的現象,再加上部分家庭住在高樓,獨門獨戶,因此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很少,普遍缺乏鍛煉。本次活動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本班幼兒發展特點而設計。不但讓孩子在游戲中學會關心愛護他人,也達到了鍛煉的目的,還培養了孩子勇敢、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等。
活動目標:
1、能夠聽口令,準確找出終點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并繞過障礙跑向終點給小動物送食物。
2、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小兔、小猴等動物的生活習性。
3、培養勇敢愛護關心小動物的情感。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用紙盒瓶子制成兔子、小猴、小狗等動物形象。
2、不同質地的紙做成桃子、胡蘿卜、骨頭等。
3、設置好有障礙的跑道。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模仿小動物走路。
幼兒圍著教師站一個圈,教師說高個進來,孩子們踮起腳尖走向圈內;教師說小個子進來,孩子們蹲著走向圈內;教師說小烏龜進來,孩子們匍匐進來;教師說小鴨進來,孩子們模仿小鴨走進圈內;教師說小兔進來,孩子們學小兔跳進來。
二、情景游戲。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冬天到了,一些動物都準備好足夠的食物過冬了。可是,有幾只小動物因為貪玩兒忘記準備食物了,它們肚子餓了,怎么辦呢?
幼兒積極討論,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可以給小動物送食物。
2、介紹玩法和游戲規則。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去給它們送食物。可是去小動物家的路上有很多障礙,我們要勇敢地繞過障礙,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送到小動物的家。
(1)、請個別幼兒試一試。(提醒幼兒注意,不要送錯了,小狗愛吃骨頭,要把骨頭送到小狗家。而且過河時要踩在石板上,不能掉進河里。)
(2)、請兩個孩子來比一比,看誰送的又快又好。
3、給小動物送食物。
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游戲,看哪一組又快又好。(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三、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幫助了那么多小動物,給他們送去了愛吃的食物,小動物們可感謝我們了,還邀請我們下次去做客呢!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對幼兒來說總體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參與性也比較高。但是不足的是平時幼兒接觸這樣的操作機會比較少,在實際操作起來遇到了較多的困難。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側身爬動作,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及協調性。
2.敢于自我挑戰,感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愉悅。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長竹竿若干根,椅子兩張,平衡木兩個,跨欄兩個。縱跳取物。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們扮小猴子,王老師扮猴王,等會小猴子要跟猴王學本領哦。
1.隊形練習:小猴子聽口哨跑步進場,慢跑,快跑。
2.熱身運動:聽音樂跟隨猴王做律動。
二、基本部分:
1.學習側身爬。
(1)猴王:小猴子們,你們學過什么爬的本領呀?現在請你們來爬一爬。
(2)猴王:小猴子們剛才爬得都很棒,有的是匍匐爬,有的是手和膝蓋著地爬,還有的是手腳著地爬。那現在我想請小猴子們用手腳著地的方法來爬一爬。
(3)猴王:剛才小猴子在爬得時候我發現你們都是往一個方向爬的,往哪兒爬得啊?(向前爬)那除了向前爬,你們還會怎么爬,看誰能跟別的猴子爬得不一樣。
(4)請個別小猴子演示側身爬的動作。
猴王:這只小猴子爬得真好,他是怎么爬的?(向旁邊爬的)這樣爬叫做側身爬,可以向左爬,也可以向右爬)那爬得時候首先你的眼睛看哪里?(往哪邊爬,眼睛就看那邊)那你們想不想去試一試?(想)
(5)猴王:好,小猴們剛才爬的都不錯,那我現在要來問問你們,你們在爬得時候,第一是眼睛看,然后你跨的是那只手和那條腿。誰愿意來告訴大家。(往右爬,第一眼睛朝右看,然后先跨右邊的手和腳,最后左邊的再跟上。)
(6)猴王:猴王示范,一看,二跨,三跟上。
(7)小猴子練習,猴王個別指導。
2.嘗試爬得又快又好。
3.游戲“爬竹竿”。
(1)猴王交代玩法及規則。
猴王:在每隊的前面都有一根竹竿,當猴王發出口令后,各隊的小猴子要一個接著一個跑到竹竿前,將竹竿置于兩手兩腳之間,從竹竿一頭側身爬到另外一頭,然后從場地外側跑回。每只猴子爬兩次后到猴王這邊來集合。
(2)小猴子進行第一輪循環式練習,猴王個別指導。
重點提醒小猴子爬得時候要注意安全,抬頭,眼睛往爬得方向看,一看,二跨,三跟上。
(3)小猴子們進行第二輪比賽,看那一組小猴子爬得最快。
(4)猴王總結游戲情況。
4.綜合游戲“小猴子摘桃子”
(1)交代游戲玩法。
猴王:小猴子們,你們呀都學會了側爬的本領,現在猴王要帶你們摘仙桃去,你們想不想去(想),不過去的路很難走,我們要先跳過矮墻,繞過石林,走過石橋,爬過樹林才能摘到桃子。你們怕不怕,(不怕)好聽我口令,先出發的小猴子跳過矮墻后面的小猴子就可以出發了。比一比哪一組的小猴子摘得仙桃多。
(2)小猴子做游戲,猴王觀察。提示小猴子遵守游戲規則。
三、結束部分.
小猴子自由站立調整呼吸,放松身體各部位肌肉。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4
活動目標:
1.樂于嘗試用布墊玩各種游戲。
2.能肢體協調地做動作。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布墊若干。
2.活動用音樂《捏泥巴》、《甜蜜童話屋》、《泡泡愛唱歌》。
3.擦汗毛巾等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教師引導幼兒將小布墊變成"大泥巴",捏成不同的物品進行游戲。
二、和小布墊做各種游戲
1.小青蛙跳荷葉教師用兒歌引出跳荷葉的游戲
(1)指導幼兒在自己的小墊子上肢體協調地做"跳"的動作。
(2)引導幼兒將小布墊擺成長長的小橋,大家一起跳。
2.藏貓貓
(1)教師鼓勵幼兒的小腳真能干,并用小布墊將自己的大腳藏起來讓幼兒尋找。
(2)幼兒聽指令用布墊將相應身體部位藏起來。
最后落腳點放在"將小屁股藏起來"
3.劃小船教師引導幼兒:"我們坐在小布墊上能玩什么游戲呢?"
(1)示范講解并引導幼兒能肢體協調地做劃小船的動作。
(2)請幼兒聽指令劃小船。
(3)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
三、放松活動坐在自己的小墊子上跟隨音樂進行放松運動,深呼吸、敲敲胳膊、敲敲腿等等。
教學反思:
在情境教學法中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引起孩子對學習的興趣,使孩子的能力得到培養。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嘗試到墊子的各種玩法,從中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樂趣。
中班健康教育教案5
活動準備:高蹺,圈,跨欄,場地
活動目標:
1.探索高蹺與多種器械相結合的多種玩法。
2.嘗試用高蹺進行跳圈,跨20--25厘米高度的跨欄的訓練,利用高蹺加強幼兒身體平衡的能力。
3.幼兒能夠在游戲中體驗競賽獲勝的成功感,并形成初步的集體榮譽感。
4.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重點:嘗試用高蹺進行跳圈,跨20--25厘米高度的跨欄的訓練
難點:幼兒能夠克服心理障礙勇于探索利用高蹺實現跳,跨的訓練。
活動過程:
一、和高蹺玩游戲
1.沿高蹺跑步
2.利用高蹺做準備運動
3.站在高蹺上保持平衡,教師推搡不掉落
二、看器材探索新玩法
1.直線
1)幼兒嘗試用高蹺在直線上探索玩法
孩子們,你們看,前面有一條直線,你們可以和它玩玩游戲哦。去嘗試一下吧。
2)請個別幼兒展示,其他幼兒學習
剛才你們是怎么玩的?誰來展示一下?你們都可以試一下哦。
3)教師小結并出示新玩法:兩腳沿直線走高蹺,要求只能走在直線上
老師這也有一種新的玩法,我們一起看看吧。教師示范,幼兒嘗試。請幼兒說出幼兒為什么容易摔倒,并讓幼兒總結怎樣不摔倒的方法。
2.繼續探索高蹺與其他器材的各種玩法
1)圈--四到六個圈緊挨著排成直線狀
2)跨欄--四個跨欄縱向依次距離排開
師:看,那邊還有其他的器材,你們也和他們去玩玩游戲吧。
請各幼兒代表展示,其他幼兒學習
師:你們剛才都用高蹺和誰玩游戲了?誰來玩一下給大家看看?大家也這樣玩一玩
3.根據幼兒玩的情況,引出用高蹺跳圈,跨欄的方法
4.教師小結保持平衡的要領:跳,跨的技巧--小手把繩子拎拎緊,小腳踩穩了,跳(跨)過去以后要站穩了以后再跳(跨)第二步。
三、競賽
教師交代競賽規則,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接力賽,誰先完成誰獲勝。
直線--跑道--圈--矮線--跨欄
四、放松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