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個人中班教學教案
通過備課,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教師應當全面地掌握教學內容。我們應當做到,從知識結構的整體出發,進一步明確所學的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教個人中班教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幼教個人中班教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病菌會傳播疾病。
2、嘗試根據相關線索推測故事情節。
3、能比較清楚地回答有關故事的問題。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親子故事《病菌來了》(《病菌拜拜》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9頁)。
2、發霉的面包。
活動過程
1、老師出示發霉的面包,請幼兒說說自己對“病菌”的理解。
2、與幼兒討論:
(1)病菌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有什么關系?(病菌會使我們生病。)
(2)平常我們看得見病菌嗎?(只用肉眼是看不到病菌的。)
3、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9頁,告訴幼兒病菌正舉行一個秘密會議,然后講述親子故事《病菌來了》
夏天來了,病菌王國又在舉行“霸占地球大會”,各種病菌紛紛到達會場。
戴著皇冠的病菌大王說:“炎熱的夏天到了,你們趁這個時候去傳播疾病了嗎?”病菌拉拉說:“我們讓人類拉肚子了?!彼贿呎f,一邊播放小男孩拉肚子的錄像。(請幼兒推測故事的發展,猜猜小男孩生病的原因。)病菌拉拉笑著說:“我最喜歡這個孩子,因為他吃東西前不洗手,我們就可以躲在他的手上。當他吃東西時,我們就沾到食物上,與食物一起跑進他的肚子里。哈哈!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他的腸子里進行大破壞,最后讓他肚子痛、拉肚子。大王,你看我們的行動多成功!”
接著,坐在一角的病菌卡卡說:“大王,我們才厲害呢!只要人類沾上我們,就會咳嗽、流鼻涕、嗓子疼?!笨ㄒ贿呎f,一邊播放女孩生病的錄像。(請幼兒推測故事的發展,猜猜女孩生病的原因。)卡卡說:“你們看,這個女孩染上感冒了,她是被一位老爺爺傳染的。我們很喜歡這位老爺爺,因為他生病時不戴口罩,打噴嚏和咳嗽時,正好對著女孩,我們就像飛彈一樣,飛到了女孩的身上,讓她生病了。大王,你說我們干得怎么樣?”
病菌大王高興地說:“做得好,還有誰要報告好消息?
這時候,病菌生生開始播放各種不干凈食物的錄像,說:“有些人喜歡吃街上不衛生的東西,還有些人不會保存食物,我們就躲在這些食物里,人類吃了這些食物就生病了?!?/p>
各種病菌都發完言后,病菌大王問:“那么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霸占地球啊?”拉拉、卡卡和生生搶著說出心里的詭計。(請幼兒推測故事的發展,猜猜病菌會怎么做。)拉拉說:“我們要讓更多的人拉肚子?!笨弥患胰说恼掌f:“我們要讓這家人生病?!鄙弥貓D說:“我們要破壞這個地方的衛生?!辈【笸趼犃撕軡M意,對他們說:“就按照你們的計劃進行吧!地球很快就屬于我們了!你們快快出發吧!”十支病菌隊伍一起說:“出發了!”小朋友們,病菌來了!小心啊!
4、向幼兒提問:
(1)病菌王國在舉行什么會議?(霸占地球大會)
(2)人們被病菌拉拉侵襲后會怎樣?(拉肚子)
(3)你會用什么方法抵抗病菌拉拉?(自由回答)
(4)人們被病菌卡卡侵襲后會怎樣?(咳嗽、流鼻涕和嗓子疼)
(5)你會用什么方法抵抗病菌卡卡?(自由回答)
(6)病菌生生怎樣使人生病?(它會躲在食物里,人類吃了這些食物就會生病)
(7)你會怎樣抵抗病菌生生?(自由回答)
(8)病菌有什么計劃?(讓更多人拉肚子、生病,破壞衛生)
(9)你認為他們的計劃會成功嗎?為什么?(自由回答)
5、幼兒分組扮演病菌和病菌大王,表演故事中的對話,老師可作旁白。
6、活動評價。
(1)能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病菌會傳播疾病。
(2)能推測故事情節。
(3)能比較清楚地回答問題。
7、活動建議:
在區域活動時間,可以與幼兒一起再次閱讀故事。之后,幼兒可用表演區提供的病菌頭飾和服飾玩角色扮演游戲。
幼教個人中班教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能用語言、動作和表情表現畫面內容。
2.感受繪本情節的趣味性。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做打瞌睡的動作)你們知道我剛才在做什么嗎?
2.總結:像這樣昏昏欲睡的樣子叫做打瞌睡。你們想不想試一試?(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來做一做打瞌睡的動作。)
二、觀察畫面,體會繪本中從打瞌睡到醒來的畫面變化
1.你們見過打瞌睡的房子嗎?(出示PPT圖片房子)這就是打瞌睡的房子(教師緩緩講述:有一幢房子,打瞌睡的房子,房子里每個人都在睡覺。)為什么說它是打瞌睡的房子?
2.(出示下一張圖)房子里都有誰在睡覺?睡在哪里?
3.誰能用一個長長的句子把每個人睡在哪里說完
4.這個時候小孩起來了,他要去干什么?幼兒猜測
5.(出示圖片)小孩做了一件什么事情?
6.我們來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么事(連續觀看圖片重疊著睡上去)故事中發生了什么事?誰來看著圖片說說誰睡在誰的身上。(幼兒講述)
7.你們覺得這樣的睡法怎么樣?為什么?
8.(PPT下一個畫面講述:這時候,忽然聽見老奶奶大聲喊,我受不了啦!)看看老鼠怎么樣了(跳起來)幼兒觀察老鼠跳了起來猜猜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情?幼兒猜測
9.(PPT圖片出示)你發現了什么?(貓跳了起來,很驚恐)貓是被誰吵醒的?講述:老鼠嚇了貓一跳!
10.貓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講述(胡子伸直、瞪眼睛)請幼兒模仿貓醒過來的表情動作(瞪著眼睛、胡子伸直)
11.(PPT下一個畫面)我們看看接下來發生什么事。貓抓了狗一把!狗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張大嘴巴,耳朵豎起來)集體模仿,猜猜狗會怎么說?
12.猜猜接下來誰也醒了?(小孩)講述:狗踢了小孩一腳!小孩醒過來是什么樣的?(四腳朝天)幼兒模仿
13.PPT下一個畫面講述:小孩撞了老奶奶一下老奶奶把床都壓垮了!他們玩得可真開心!你從哪里看出來他們玩得很開心?(跳起來、每個人都笑瞇瞇)
14.(PPT下一個畫面)打瞌睡的房子還在打瞌睡嗎?你從哪里看出來?(有彩虹,光線變亮了、窗戶打開了、大家在院子里玩耍)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總結:彩虹出來了,照得整個房子很明亮;門和窗戶也打開了,好像打瞌睡的房子睜開了眼睛)
三、完整欣賞繪本
1.剛才我們看的繪本就叫《打瞌睡的房子》,現在我們再來完整看一遍(教師完整講述繪本)
2.房子里的動物和人們都出去玩了,我們也去玩一會兒吧!
幼教個人中班教學教案3
教學意圖: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根據幼兒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發展幼兒基本動作、促進身體素質、增強體質、提高身體運動機能,真正促進幼兒健康發展。
教學目標:
1.練習平衡、鉆爬、快跑和躲閃的能力,增強動作的協調性。
2.能積極的參與體育活動,準守游戲規則。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拱形門兩個、平衡木兩條、籮筐兩個(內放球類),根據幼兒體質條件還可以再設置一些障礙,如踩樁過溪。
2.一個大灰狼頭飾。
教學過程:
一、游戲:“豬寶寶過橋”
1.豬寶寶們要到外婆家去玩。外婆家很遠,要走過小橋、鉆過山洞才能到達。
2.指導幼兒練習“走小橋”、“鉆山洞”。
二、游戲:“豬寶寶運西瓜”
1.到了外婆家。外婆看見豬寶寶們可高興啦,說要把好吃的西瓜送給豬寶寶們吃,請把西瓜搬回家吧!
2.討論:回家的路很遠,如果路上遇見大灰狼怎么辦?(外婆說豬寶寶你們看見大灰狼時,要立刻蹲下不動,它就不會發現你們了。)
3.豬寶寶抱著西瓜鉆過山洞、走過小橋,把西瓜一個一個運回家。老師扮演大灰狼,當大灰狼出現時小豬立刻蹲下不動,隨便亂動的小豬將被大灰狼抓走。
三、游戲:“切西瓜”
1.西瓜運完了,讓我們一起來切個大西瓜嘗一嘗。
2.“切西瓜”游戲:幼兒拉手成圓圈(西瓜),請一名幼兒邊走邊念:“切、切,切西瓜,綠的皮,紅的瓤,我把西瓜一切二,甜甜的汁水四處淌。”念兒歌的同時,用小手在兩人拉手處做切的動作,念完“淌”字,全體幼兒四散跑開,切西瓜者抓住一人后,再次開展游戲,被抓者念兒歌,切西瓜。
3.組成3-4個小圓圈,同時玩“切西瓜”游戲。
教學結束:
再次復習體育游戲《切西瓜》。
幼教個人中班教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觀察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并根據物體的沉浮特征分類。
2.對沉浮現象有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人兩人一份材料,內有積木、塑料玩具、有蓋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針、鐵夾子等。個人記錄表兩人一份(見附表)。
2.每組1大盆裝水,1塊擦手毛巾。
3.集體記錄表和沉浮字卡圖片。
活動過程:
(一)感受沉浮現象,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1.教師:看一看我這里有兩樣東西,看看是什么?如果把石頭和泡沫板放到水里會怎樣呢?
2.請個別幼兒來輕輕的放到水里,仔細看它怎么樣了?
3.教師:出示字卡,一起用動作來做一做沉和浮。這里畫了一杯水,誰來貼一下沉下去的時候物體在水中的位置?浮起來是物體在水中的位置?適當糾正不對的。
4.教師小結:像泡沫板一樣飄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頭一樣沒在水中的叫沉。
(二)認識操作材料和記錄表,商量記錄方法。
1.認識操作材料和記錄表。
教師:這里還有一些東西也想去水里,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你猜哪個會沉下去,哪個會浮起來?(幼兒猜測)
2.了解活動記錄單。教師出示幼兒操作記錄單:你們見過這樣的表格嗎?表上的問號表示什么?小手表示什么?表格上的這些東西放入水中會怎樣?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3.商量記錄的方法,老師這里有兩個標記,你們覺得哪個可以表示沉?哪個表示浮?老師根據幼兒的猜測進行記錄。
(三)引導幼兒兩人合作探索并記錄沉浮現象。
1.老師:現在要請大家來做實驗來驗證一下你的猜測。交代操作要求:兩人一組,一人把東西放入水中,一人進行記錄。放的小朋友每次選一個東西,輕輕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讓他在水中,不要拿出來了,記錄的小朋友看好放的是哪個,是沉下去的還是浮起來的,進行記錄。(認一認小朋友的記錄表)
2.兩人合作探索沉浮并記錄。
(四)出示集體記錄單,幼兒交流、分類。
1.教師:你猜對了嗎?經過實驗,結果怎樣?(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驗結果,在集體記錄表中隊每個物體逐一進行沉與浮的情況記錄。)
2.教師:現在我們給這些東西來分類,你打算怎么分呢?(引導幼兒根據沉與浮進行分類,每組有兩個小筐,請把能沉下去的東西放在箭頭向下的筐里,把能浮起來的東西放在箭頭向上的筐里)
3.幼兒把材料按沉和浮分類,剛才還有問題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師這邊再來試試。
4.交流:大家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
(五)小結,擴展幼兒經驗。
教師:今天我們發現了把物體放到水里,有的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你還看見過哪些東西是浮在水上、哪些東西是沉在水里的呢?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如果教室里有的可以去拿過來試試。(輪船、鴨子等是浮的,石頭等是沉的)
幼教個人中班教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發現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發現比較、觀察能力。
2、學會使用符號"↑""↓"做觀察記錄。
3、體驗沉浮游戲的樂趣,愿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在操作中幾種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并進行簡單的記錄。
活動難點:探索如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積木、塑料瓶、彈珠、泡沫、雪花片、蓋子、恐龍玩具、裝水的盆子、毛巾、桌子;記錄單(16)、筆、透明盆子、"↑""↓"符號圖片。
知識準備:知道什么是沉,什么是浮。
活動過程:
(一)以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師:今天小熊過生日,小螞蟻要到河對面去給小熊送生日禮物,老師準備了積木、大蓋子、塑料瓶、小紙片、珠子、雪花片等物品,請小朋友們幫忙看看這些材料有哪些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
教師請個別幼兒講述。
(1)師:現在請小朋友想一想,說說哪些材料適合當小船幫助螞蟻過河,為什么(個別幼兒回答)
(2)師小結:小朋友覺得浮起來的材料可以幫助小螞蟻過河,而沉下去的就不可以。
(二)引導幼兒探索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并且記錄結果,并用符號記錄。
1、教師出示記錄單,講解記錄方法。
師:老師這有一張記錄單,這一排是老師準備的材料。(出示PPT圖片)我們把會浮起來的物品可以當小船,用符號"↑"記錄,沉下去的物品就不能當小船,用符號"↓"?,F在大家一起來猜想一下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老師幫忙將猜想的結果記錄下來。
2、介紹材料,講解要求。
師:等一下我們分組進行試驗,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記錄單、筆、裝水的盆、抹布、積木、塑料瓶、小紙片、珠子、雪花片、大蓋子。等一下小朋友可以將這些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哪些東西會沉下去,哪些東西會浮起來,并在記錄單上做記錄。小朋友們要輕輕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濕了要及時用抹布擦干。
3、幼兒分組探索原先的想法,鼓勵幼兒玩多種材料,觀察不同材質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并集中記錄結果。
(1)師:小朋友看看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下去,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起先是浮起來,后來就沉下的?
(2)幼兒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4、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1)師:剛才小朋友們都進行了試驗,現在請小朋友們討論一下你們剛才在實驗中發現了哪些東西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2)師: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些物品會沉下去,哪些物品會浮起來。(個別幼兒回答)
(3)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很好,泡沫、積木、瓶子、大蓋子會浮起來,彈珠、雪花片,恐龍玩具會沉下去。
(三)小朋友思考為什么有些會沉,有些會浮?
(1)、小朋友們想想為什么有的東西會沉下去,有的東西會浮起來。(請幼兒個別回答)
(2)、教師總結:物體的沉浮跟它本身重量和水的浮力有關,當物體達到一定的重量就會沉下去,而沒有達到重量就會浮起來?,F在我們就來試試看。(做實驗演示給幼兒看)
(四)引導幼兒探索讓沉下去的物體浮上來的方法。
(1)師:現在我們的難度要加大了,請小朋友幫助小螞蟻想想辦法,如何讓沉下去的物品也能浮上來給小螞蟻當小船。
(2)請幼兒到前面來操作給小朋友看。
總結:小朋友們通過借助可以浮的物體來幫助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小朋友都非常的棒,幫助小螞蟻找到了過河工具。
(3)師: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時候是借助會浮的物體讓會沉下去的物體浮在水面上的?小朋友們可以想一想,等會到教室告訴老師。
幼教個人中班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