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活動教師教案
在教學工作中,備課被看做是基礎工程,是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順利有效進行學習做好的重要準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育活動教師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育活動教師教案1
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挖土機、壓路車、垃圾車、灑水車等車輛的不同功能。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各種造型及功用的汽車。
3、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準備:
1、初步認識有特殊功能的車輛,如:挖土機、垃圾車、灑水車等。
2、大馬路背景圖。挖土機、垃圾車、灑水車等車輛的圖片。
3、紙、筆、剪刀。
4、音樂磁帶《開車歌》,錄音機。
過程:
1、出示“大馬路背景圖”。
(1)這是什么地方?
(2)大馬路上怎么樣?(這條馬路空空的,沒有汽車)
(3)嘟嘟嘟,什么汽車開來了?(教師出示灑水車)
(4)你還見過大馬路上有哪些汽車?它們有什么用?(請小朋友相互講講,教師逐一出示相應的圖片)
(5)小朋友你們真了不起!知道了這么多的汽車。
(設計意圖:出示大馬路背景圖可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個環節是幫幼兒鞏固學過的知識,為下面設計新型汽車做鋪墊。)
2、設計新型汽車。
(1)小羊遇到難題了,你們愿意幫助它嗎?小羊種了一片桃園,秋天到了,桃子熟了,小羊想把這些桃子賣掉,可是自己又不會爬樹,桃子沒法摘下來,怎么辦呢?我們給小羊造輛汽車來幫助它,但是造輛什么樣的汽車來幫助它呢?(幼兒相互討論后回答)
(設計意圖:以故事的形式出現是為了幫助幼兒在設計新型汽車時更注重汽車的功能性)
(2)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不方便呢?我們需要造一輛什么樣的車,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設計意圖:這個部分能拓展幼兒創作的思路,不至于局限在只為小羊設計汽車,只給小羊帶來方便)
(3)我們來舉行一個汽車設計大賽,每人設計一輛與眾不同的汽車,設計的汽車造型要特別,還要給人們帶來方便。你想造一輛什么樣的汽車?(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4)幼兒設計新型汽車。(教師引導幼兒畫出造型新穎,功能獨特的汽車)
(5)請幼兒把設計好的汽車沿輪廓線剪下來。
3、幼兒欣賞新型汽車。
(1)請已經設計好汽車的小朋友拿著自己的汽車相互介紹一下,也可以介紹給旁邊的老師聽。
(2)大馬路上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汽車,你想了解哪輛汽車?請該設計師介紹汽車的名稱及功用。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請幼兒相互介紹,或介紹給身邊的老師聽,使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之間產生互動。)
4、放音樂《開車歌》,幼兒做開汽車動作。
(1)這些汽車設計得真漂亮,而且有這么多不同的功能,我們都比不出高低了,讓我們開起來試試,到底哪輛汽車開起來最穩。
(2)幼兒作開車動作出活動室。
(設計意圖:最后一個環節做開車動作出活動室是讓幼兒能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該活動。)
大班教育活動教師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寄生蟲,知道寄生蟲的名稱,了解寄生蟲病的一些癥狀。
2、通過聽故事、看圖片、討論等形式,了解寄生蟲病產生的原因。
3、通過競賽游戲,知道預防寄生蟲的簡單方法。
活動準備:
有關寄生蟲病的競賽題目、蛔蟲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蛔蟲的圖片,知道蛔蟲是寄生蟲的一種。
⑴師出示圖片: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⑵啟發幼兒討論:你知道生活在什么地方嗎?
2、教師講述故事,使幼兒了解蛔蟲是怎樣產生的,以及蛔蟲的危害。
⑴教師講故事,并提問:
①小胖瘦了,為什么會瘦?他得了什么病?
②醫生從小胖的大便里查出來什么?
③蛔蟲是怎么跑到小胖的肚子里去的?
④蛔蟲在人的肚子里干什么?
⑤肚子里有了蛔蟲怎么辦?
⑵教師小結:蛔蟲是一種寄生蟲,它寄生在我們的腸子里,吸收我們吃進去的營養,所以有了蛔蟲的小朋友,因為缺乏營養,個子長不高,臉色也不好看,還會常常生病。
3、討論:怎樣才能預防蛔蟲病
⑴飯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和自來水洗手。
⑵不喝生水。
⑶吃瓜果一定要削皮或用自來水洗干凈。
⑷不把臟手或臟東西放在嘴巴里。
⑸勤剪指甲,不留長指甲。
4、了解其他寄生蟲的名稱及危害。
⑴你們還知道哪些寄生蟲病?它們有什么癥狀?
⑵教師出示一些圖片,讓幼兒觀察,向幼兒介紹一些相應的常識。
5、進行競賽搶答,了解一些預防寄生蟲病的衛生知識。
⑴蛔蟲、蟯蟲、鉤蟲都屬于寄生在人體的寄生蟲,對嗎?
⑵蛔蟲的蟲卵常附在手上和指甲縫里,所以經常洗手是預防蛔蟲病的好辦法,對嗎?
⑶吃東西時,如果使用筷子等餐具,就可以不用洗手,對嗎?
⑷大量的蛔蟲寄生,會引起消化不良、厭食、偏食,對嗎?
⑸洗手時,用盆里的水多洗幾次,不要開著水龍頭,這樣洗手能洗干凈嗎?
⑹大便之后,要用肥皂把手搓洗干凈,對嗎?
⑺蟯蟲的成蟲會在夜間,從肛門跑出來產卵,并通過手、衣物、床具等傳播,對嗎?
大班教育活動教師教案3
活動目的:
1、觀察房屋建筑圖片,根據觀察到的房屋結構,想象設計幼兒園的新的房屋建筑,并用繪畫來表現房子的結構和特征。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
3、能體現“我是幼兒園主人”“我為幼兒園做點事”的主人翁意識。
活動準備:
1、事先觀察過周圍的房屋建筑。
2、收集有特點的建筑圖片。
3、圖畫紙、彩色筆、油畫棒、顏料、毛筆。
活動流程:引起興趣——觀察房屋圖——交代要求,幼兒作畫——展示交流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我們的幼兒園要造新房,正在征集房屋設計稿,今天請你們做一次房屋設計師,請你給幼兒園設計一幢漂亮的房子,你心目中幼兒園的房子是怎樣的?(請幼兒先討論)
二、觀察房屋圖片,了解房屋結構
出示房屋圖片:這里有幾張設計師設計造好的房屋圖,看看房子的頂有什么?(平頂、尖頂、圓頂、斜頂)門、窗怎樣?(方形、圓形等)房子周圍有什么?(花、草、樹、游泳池等)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
我們設計的房子要大,想想你設計的房子有幾層樓,房子的門、窗、屋頂是什么形狀的,房子的周圍有些什么,要設計的和我們現在住的幼兒園的房子不一樣,也不要和圖片上的房子一樣。
鼓勵幼兒大膽創作設計,對構圖造型有困難的幼兒,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價
展示作品,互相欣賞,你覺得誰設計的好?(可請個別幼兒介紹)
活動延伸:到戶外的空地上,揀落葉,為幼兒園做點事。
大班教育活動教師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建筑的基礎上,感受、了解建筑物的外觀、房頂、窗戶等造型的豐富變化,產生創作的愿望。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嘗試設計建筑,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投影儀,電腦。
2、設置繪畫區、拼貼區、泥工區、建構區、表演區,各個區提供相應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建筑,感受造型的變化
(1)感受建筑物高低、方圓、形狀等外形的豐富變化
①引入:前段時間老師去外地旅游,發現那里的建筑可真漂亮,你們想去看一看嗎?今天,杭老師把這些建筑的照片帶來了,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好嗎?
②播放課件出示建筑圖片,讓幼兒初步觀察欣賞,感受建筑物的外形變化。
③教師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個建筑,它是什么樣子的?在欣賞過程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課件放大建筑圖片,引導幼兒進行仔細觀察,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讓幼兒發現建筑物有的是方方的、一層一層疊得很高;有的像一座塔,越高的地方就越細;有的是左右兩邊一樣、是對稱的;有的像一朵荷花……
(2)觀察建筑物頂端的形狀、色彩、裝飾等豐富變化。
①過渡: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這些建筑的外形看上去是各種各樣的,變化豐富。其實,這些建筑除了外形不同,還有很多地方也是不一樣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讓我們再來看一些建筑吧。請你們觀察這些建筑的頂有什么不一樣?
②播放課件,出示建筑圖片讓幼兒觀察。
③教師提問:這些建筑的頂是什么樣子的?它們形狀有什么不同?顏色有什么不同?裝飾有什么不同?你最喜歡哪一個建筑的頂部設計?利用課件放大圖片,讓幼兒進行仔細的觀察,圍繞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分類對比觀察,引導幼兒對建筑頂部設計有層層深入的了解,同時幫助幼兒掌握由大到小、由表及里的觀察方法。
④教師小結:建筑物最明顯的不同就是它們的頂部的變化,各種各樣不同的頂,才使這些建筑物看上去更加漂亮、豐富。
(3)觀察建筑物外部裝飾的豐富變化。
①教師過渡:人們在設計建筑時,為了使建筑物更加的美觀,往往會在建筑上設計一些圖形,你見過嗎?在我們的生活周圍你有這樣的發現呢?
②播放課件,出示建筑圖片讓幼兒觀察。
③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4)教師總結:小朋友,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建筑都很漂亮,可能我們并沒有仔細地看過。只要大家用心觀察,用自己的亮眼去觀察,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漂亮的建筑。
2、設計建筑,體驗成功與快樂。
(1)你喜歡這些漂亮的建筑嗎?你想不想也來當一回建筑師來設計建筑呀?
(2)啟發幼兒想想:你最想用什么方法設計建筑。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
(4)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方式,到各個操作區設計建筑。
(5)交流感受:你是選擇用什么方法設計建筑的?設計建筑時你碰到什么問題了?是怎么解決的?你的心情怎么樣?
(6)啟發幼兒說說:從今天設計建筑的過程中學到了什么本領。
活動延伸:
1、孩子設計建筑需要一定的時間,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來決定操作的時間,活動之后,選擇適當的時機展示作品,組織孩子欣賞、交流。
2、利用區域活動、晨間交往等時間,可以組織孩子嘗試選擇其他方式設計建筑。
大班教育活動教師教案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大膽創作的能力。
2、鍛煉幼兒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海綿印章(有蘋果、小魚、烏龜等形狀)、水彩筆、水粉、棉簽、皺紋紙條、彩色粘貼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膠水等各種操作材料;教師設計的服裝作品;舊衣服《節奏明快的音樂》。
活動流程:引起興趣——觀察討論——設計創作——作品展示——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一、引起孩子興趣
1、教師隨音樂進行服裝表演,幼兒欣賞。
首先,教師展示衣服的正面圖案:藍色的河水、紅色的小魚、黃色的小烏龜。然后請幼兒欣賞衣服背面圖案:一只小烏龜背著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果子。衣服的下面是用彩條裝飾成的小草裙。
2、提問:老師的衣服和服裝店里的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教師:這是老師自己設計的衣服!
二、觀察討論
教師:你知道老師衣服上的圖案是怎么設計的嗎?
幼兒自由討論。
欣欣說:你衣服上的小魚、小烏龜是用印章印的。
松松說:你的小草裙是用皺紋紙做成的。
小雨說:三角形、圓形是貼上的。
教師拿一個及時貼做成的三角形說:那你們知道這叫什么嗎?
幼兒說:不知道。
教師說:它叫及時貼,這些三角形、圓形就是老師用及時貼剪成的。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搓開,粘貼在衣服上就行了。
教師:這些是老師制作的,你們還可以想一些新的制作方法來嘗試一下。
三、設計創作
1、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設計衣服。
教師:你們想不想來設計衣服啊?
幼兒:想啊!
教師:現在你想用哪一種材料制作你就坐在哪一組中。
2、教師為你們準備了印章組(有蘋果、小魚、小烏龜等印章;各種顏色的水粉),粘貼組(有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彩色粘貼紙),繪畫組(水彩筆),彩條組(皺紋紙條、膠水)。
3、幼兒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如:昌昌說:我印章上的顏料滴灑在衣服上了。
教師示范著說:蘸過顏料的印章應該在盤子邊控一控,這樣顏料就不會滴在衣服上。
若研說:我打不開粘貼紙。
教師示范著說:用拇指和食指在紙邊用力搓,然后用兩只手把紙揭開粘在衣服上,再用手按一按,就完成了。
4、在創作過程中,制作比較快的幼兒可以到一個空地試穿衣服,并相互交流、相互欣賞。
四、作品展示
1、作品介紹:每位幼兒都穿上自己所設計的服裝來相互介紹。
教師:你用的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制作的是什么?
小雨說:我用的是皺紋紙制作的披風。
宣宣說:我衣服上印的是小魚和小烏龜在吃蘋果呢。
天天說:我用彩色粘貼紙做了一件圖形寶寶的衣服。
2、(音樂起)進行服裝表演,大膽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小朋友,你們設計的衣服真漂亮!我們跟隨音樂進行服裝表演好嗎?
幼兒:好!
五、活動延伸
今天,每一個小朋友都設計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我們把它掛在活動室的墻上,開一個《服裝展覽會》,請幼兒園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都來參觀好不好?
大班教育活動教師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