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
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都有哪些?愛國教育目的是培養全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樹立為國家和民族無私奉獻、英勇獻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篇1)
活動時間:
20__年9月X日
活動地點:
本班活動室、操場
活動對象:
全體幼兒及部分家長、本班教師。
活動目標:
1、了解10月1號是國慶節,是全國人民共同的節日。
2、通過親子制作,感受國慶節歡快、愉悅的節日氣氛。
3、在做做、玩玩過程中感受節日氣氛,并能愉快地參加節日的環境創設中。
活動重難點:
家長是否能和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作品。
經驗準備:
活動前幼兒對國慶節有初步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祖國61歲生日、國旗、國徽、國歌),收集有關國慶節的照片資料、熟悉國歌。
材料準備:
各種廢舊材料,如:紙盒、一次性紙盤、杯子、煙盒、易拉罐、礦泉水瓶、利是封、紙袋、報紙、廢舊卡片等(活動前一周收集材料收回班上,老師保管)。
每個幼兒一張小卡片,活動前三天(27日)發放回家寫好祝福的話語(要求:班級、幼兒姓名、愿望或祝福的話等)。
3、制作工具:雙面膠、膠棒、膠水、剪刀(家長自備)、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用一次性杯子分顏色裝好)等
親子制作活動流程
1、要求:節約、幼兒不亂跑、剪刀的安全使用,制作時間的要求。
2、分組制作,提醒家長和幼兒一起合作,幼兒做一些簡單的粘貼、繪畫、涂色等工作。教師觀察指導。
3、班級制作完成后一起合影。
成果展現
1、 粘貼好祝福卡片并將作品展示在操場繩子上。
2、 幼兒與家長共同欣賞別人的作品,結束活動。
其他:
活動前一天準備好掛燈籠的繩。
活動當天將桌子擺放在走廊處,支持人說話結束后,由保育員將桌子、椅子擺放整齊。
事先收集的材料的管理,由本班教室用雜物箱裝好,按分組情況將物品平均分配,桌椅擺好后分組放好。
活動前領取皺紋紙、亮光紙等裝飾材料。
打印圖片
做好示范燈籠。
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粘貼星星制作國旗。
2、在嘗試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3、增強對國旗的崇敬之情。
活動重點:
學習粘貼星星制作國旗活動
難點:
星星的粘貼位置要
準確活動
準備視頻儀,紅色長方形紙、吸管(粘上雙面膠)、五角星每人一份,國旗,教法:提問法,指導觀察法,引導法,鼓勵法學法:觀察法,動手操作法,合作法
活動過程:
1、觀看升旗錄像導入活動,引出國旗
2、認識國旗,知道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
(1)出示國旗。問:這是什么?(國旗)
(2)國旗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上面有什么?
(3)五星紅旗在旗幟的什么地方?它是怎樣排列的?五星紅旗代表什么?
(4)教師介紹因為這面旗幟的顏色是紅色的,上面有五顆星星,所以它的名字叫"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我們國家的國旗,所以我們都愛國旗。
3、教師提出和小朋友一起制作國旗,課件出示介紹國旗的制作方法。
(1)先將紅色的長方形紙擺正,要橫向擺放。
(2)將五顆星星在旗面上擺好位置,強調放在左上角,大星星在中間,四顆小星圍在它的右邊,尖角對準大星。
(3)將五顆星背后的不粘膠撕下,貼在旗面相應的位置。
(4)將吸管上的雙面膠撕去,將制作好的旗幟固定在吸管上。
a、教師請幼兒自己動手嘗試如何固定,以及固定的位置。
b、小結幼兒的操作:旗幟要橫向粘貼到吸管的頂端,有五角星的地方靠近吸管。
4、教師指導幼兒按步驟完成制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活動評價:教師和幼兒一起進行評價誰把國旗制作得很好。
活動延伸:把做好的國旗插到展示區,一起歌唱歌曲《國旗國旗多美麗》。
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篇3)
一、班會目的:
1、回顧歷史,牢記中華民族曾經承受過的深重災難,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
2、正視當前現實,反對霸權,牢固樹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發的堅定信念。
3、培養學生理性看待問題的能力,培養同學們的愛國守法觀念。
4、展望未來,要高瞻遠矚,以民族發展大計為重,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報效祖國。
二、班會程序:
1、學習相關材料,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
2、學生發言討論“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去愛國?”
3、班主任老師作班會總結。
4、學生合唱《歌唱祖國》。
三、具體步驟:
1、學生通過讀材料學習和了解中國發展的歷史。
2、學生發言:我們小學生應該怎樣去愛國?
A: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前輩的精神。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貢獻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同時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所以我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把我國的科技實力搞上去,我們是在校學生,應該將愛國熱情轉化為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強大,這才是愛國的真正表現。
B:在表達愛國熱情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冷靜、理智。中國現階段正處在發展戰略機遇期,安定團結是中國的大方向。我們要把愛國的熱情升華為學習的動力,積極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關鍵要靠國力的強盛。”
3、班主任發言:愛國主義教育是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回顧歷史是為了通過紀念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是我們班召開這次主題班會的動因。
小學生要真正愛國,弘揚民族精神,就要好好學習,用正確的方式去愛國,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要堅持科學理性的思維,表達情緒要“冷靜、理智、合法、有序”,要著眼于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要有大國的胸襟,正確認識日本,學習他們的長處,并為我所用。應將愛國熱情與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結合起來。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抓住當前寶貴的戰略機遇期,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我認為作為學生應該努力學習,用正確的方式去熱愛祖國,要增強法制觀念。把愛國熱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刻苦學習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4、師生共唱歌曲《歌唱祖國》。
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篇4)
活動目的:
通過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對國旗、國徽的崇敬之情,會唱國歌。懂得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也是愛國的表現。
活動形式:
朗誦、演講、演唱。
活動準備:
知識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國旗、國徽、國歌,它們是最崇高、最神圣、最親切的名字,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怎能不將自己的榮辱與它們聯系在一起呢?
二、了解國旗的由來和象征意義
六十多年前的10月1日,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空冉冉升起,那么這面旗面紅色,上有五顆黃色五角星的五星紅旗又象征著什么呢?
生朗誦知識卡:國旗的象征意義
三、了解國徽的由來和象征意義
生朗誦知識卡:國徽的由來及象征意義。
四、知道會唱國歌也是愛國的表現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七彩光芒。”同樣,從唱國歌上就可以看出我們是否真正愛國。
我們在唱國歌時的神情和態度,我們內心的感受,都能說明我們究竟愛不愛國,究竟有沒有民族自豪感。
抬頭看看那正在空中飄揚的五星紅旗,讓我們想一想作為國旗主人的一員,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
五、才藝展示
生獨唱《紅旗飄飄》、《春天的故事》。
六、活動結束
師:當國歌奏響、國旗升起時,我們從那滿含淚花的凝視里,從自豪激昂的“起來”聲中,從挺直腰桿、溢滿喜悅的容顏上,體會到了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同時,也掂量到我們跨世紀青少年肩頭的重任:努力學習吧!祖國需要我們,世界需要我們,未來需要我們。
讓我們一起樹愛國之心,立報國之志,隨時準備著,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篇5)
設計背景
結合“十一”國慶節,圍繞“愛”為中心,引導幼兒感知祖國的美好,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識別“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等字、詞。2。能用“__愛__”的句式正確地講述事物之間的關系,并能用此句式仿編詩歌。3。能遵守游戲規則,學習依次輪流接說,不重復別人說的短句。
重點難點
重點:識別“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等漢字;能用“__愛__”的句式正確地講述事物之間的關系。難點:能用“__愛__”的句式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字卡:愛、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國。
2、小圖片: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中國地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圖片,初步了解兒歌內容。
1、連線游戲:
教師出示圖片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請幼兒將有聯系的事物進行連線。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如“鳥兒和藍天”等。
2、教師把相對應的圖片按詩歌的順序擺放好,引導幼兒按圖片說出兒歌的內容。如“鳥兒和藍天在一起”等。
(二)引導幼兒觀察圖片,朗誦兒歌,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從小愛祖國》。
2、教師帶來幼兒看圖念兒歌。
(三)教師借助字卡讓幼兒閱讀漢字,探索運用多用方式朗讀兒歌。
1、教師出示字卡“愛“,放在第一排圖片的中間,請幼兒猜一猜。
教師:這個漢字表示什么意思?
2、帶領幼兒閱讀第一排圖夾文兒歌。
3、教師出示“鳥兒、魚兒、蚯蚓、蜜蜂、藍天、江河、泥土、花朵、小朋友、祖國“,以相應的方法帶來幼兒閱讀后面的詩句。
(四)啟發幼兒仿編兒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教師:除了鳥兒愛藍天、魚兒愛江河等,你還知道“__愛__”呢?
2、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幼兒仿編的內容,并帶領幼兒一起朗讀兒歌。
例:青蛙愛荷葉火車愛軌道 寶寶愛媽媽兔子愛蘿卜 小朋友愛老師 公雞愛蟲子 小貓愛小魚。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在科學區展示動物和動物的家的相關圖片,讓幼兒匹配,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
2、將字卡投放語言區,供幼兒閱讀。
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認識國旗的基本特征和含義。
2、學習在適當的位置準確地黏貼五顆五角星,制作國旗。
3、懂得要愛祖國、愛國旗。教學準備國旗(多國)、國歌音樂、五角星(大小各許多)、紙、蠟筆。
教學重點與難點
知道國旗的基本特征和含義;準確地黏貼五顆五角星。教學方法與手段情景教學法、講解操作法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幼兒
活動設計意圖
一、出示各國國旗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引導幼兒尋找中國國旗。
師:誰能從這么多國旗中找出中國的國旗?
找出中國的國旗。
通過尋找國旗來激發幼兒對認識我們中國國旗的興趣,為下面環節做好鋪墊工作。
二、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國旗,了解五顆星的含義。
1、提問:你在哪里見過國旗?國旗是什么顏色?上面有什么?
小結:我國的國旗是紅顏色的,有五顆五角星,也叫五星紅旗。
2、升國旗時你聽到什么?那是什么音樂?
3、播放國歌,唱國歌,嘗試升國旗禮儀,知道行注目禮。
三、認識國旗的特征。
熟悉中國的國歌。
嘗試升國旗的儀式。通過看、聽、講、做等,引導幼兒從細節上來真正認識我們的國旗,老師為幼兒具體講解國旗的特征、意義,讓幼兒知道國旗是國家的標志,要用實際行動來表現自己尊重國旗。三、指導幼兒觀察五角星的位置,并且自己動手制作國旗。
制作方法如下:
1、粘貼五角星。
一顆大的黃色五角星貼于旗面的左上方,四顆小的黃色五角星圍著大星貼在右側。
2、給國旗染色。
用深紅色的蠟筆給國旗涂色,注意不把顏色涂到黃色五角星上。
動手制作國旗。通過讓幼兒動作制作國旗,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國旗特征的認識,并且在制作的過程中,也提高幼兒的手工技能與涂色的能力。
四、展示幼兒的制作的國旗。
請五角星位置粘貼錯誤的幼兒糾正,涂色不夠的幼兒再次加工。觀看同伴的國旗,作出正確的評價。(重點是五星粘貼的評價)通過展示作品與評價作品,也是鞏固幼兒對國旗的正確認識。
開展愛國教育大班教案(篇7)
教育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使幼兒知道升旗的儀式,尊重國旗。
2、鼓勵幼兒大膽的畫出背面人,并向哥哥姐姐宣傳升旗儀式。(蝌蚪人)
3、感受宣傳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國旗,PPT課件(解放軍升旗的儀式),范例、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國旗,幫助幼兒鞏固對國旗的認識。 師:小朋友,這是什么?我們在什么地方看見過國旗?
2、播放PPT課件,了解解放軍的升旗儀式。 師:解放軍叔叔的升旗的時候是怎么樣的'? 師:你升旗的時候有事怎么樣的?(幼兒學解放軍的樣子)
3、交流討論,進一步增強幼兒對國旗的認識。
師:現在,我們要用宣傳畫的形式,告訴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要尊重國旗,升旗的時候要站好,不說話等。 師:畫面上可以畫些什么?怎么讓別人看懂畫呢?(幼兒交流討論)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邊給國旗涂色邊說:國旗國旗我愛你,我來幫你穿衣服。
(2)畫背面人,雙腳并攏。(先畫圓圓的頭,再畫身體,最后畫手和腳)眼睛看著國旗不說話,小手放放好。
5、相互交流,張貼幼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