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大班體育課教案
根據(jù)教育部印發(fā)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語文、數(shù)學、體育與健康等課程均為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國家課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大班體育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大班體育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提高身體控制能力。
2、感知身體平衡點。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4、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5、培養(yǎng)幼兒集體活動意識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小動物若干:大筐(大紙箱)1個。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游戲:不倒翁)
(1)雙腳并攏,身體最大限度的向前、向后傾斜。
(2)單腳支撐,身體最大限度的向左、向右傾斜。
活動指導:以“游戲”導入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二、嘗試救小動物
幼兒趴在桌子上常識撿起桌子下的小動物。教師觀察幼兒怎樣才能使身體探出得遠,由不掉到桌子下。
三、游戲:拯救小動物
每組由第一個幼兒開始拯救小動物,每人每次只能就起一只。將救起的小動物放到大筐(紙箱子)
里,回到排尾。第二名幼兒繼續(xù)游戲。
要求:
(1)手不準碰地
(2)幼兒救完小動物要能回到桌子上,如果救完小動物掉下來或回不到桌子上算失敗。
活動指導: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選用“游戲”方法,用“游戲的方法和幼兒共同完成教學目標。
活動延伸:做放松活動
(1)躺地舉腿,蹬車動作
(2)閉目靜立
活動反思:
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戶外體育活動了,上課氣氛好,在小朋友的積極配合下完成了本次活動的活動目標,在拯救小動物這一緩解,我對幼兒的安全教育還不到位,下次再組織體育活動的時候,我一定會加強安全教育!
活動評析:
教師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能力創(chuàng)編了以拯救小動物為主題情節(jié)的各種游戲,較好地發(fā)展了幼兒的體能,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活動中,教師能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教師語言富有啟發(fā)性,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活動中,教師還具有較強的保育意識,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幼兒的健康和安全。
幼兒大班體育課教案2
一、 活動目標
1、 鞏固跑步的正確姿勢,訓練跑的速度。
2、 能開動腦筋,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跑。
3、 復習游戲《沖過封鎖線》,培養(yǎng)幼兒機智、勇敢、遵守紀律的品質。
二、 活動準備
1、 幼兒人手一張報紙。
2、 韻律操音樂的磁帶及錄音機。
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幼兒入場,做準備運動。
幼兒手拿卷好的報紙,在音樂聲中有精神地入場。
2、準備運動:韻律操。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聽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手拿卷好的報紙,有精神地做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打開報紙,啟發(fā)幼兒邊想邊嘗試:不用手幫忙怎樣才能讓報紙貼在胸前而不掉下來。讓幼兒自由分散的活動。
2、 試后,請幼兒集中,談談嘗試的結果。得出結論:把報紙貼在胸口,快速地跑。
3、 第二次嘗試將報紙貼在胸前往前跑,試跑幾次,讓幼兒得到結論:跑得越快,紙越貼得緊,越不容易掉。
4、 幼兒再次自由嘗試數(shù)次。
5、 復習游戲《沖過封鎖線》。
發(fā)展幼兒快速奔跑及躲閃的能力。以競賽的形式進行。
(三)、結束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做"大笑"、"大哭"的表情,以放松肌體和情緒,對幼兒活動情況作簡單評價。幼兒在音樂聲中步回教室。
幼兒大班體育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以一個定點為起點,依次進行一排或者多排的蛇形前進,并在此基礎上嘗試圓周的蛇形前進。
2、在游戲中感受團隊競技的樂趣,萌發(fā)團隊榮譽感。
3、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木樁若干、口哨、號碼牌(貼在身體的正面和背面)、地上貼上標簽(數(shù)字和圓點)、一段熱身音樂、一面小紅旗;
經(jīng)驗準備:一路縱隊變路2縱隊練習,2路縱隊變4路縱隊練習;知道蛇形前進走的路線;報數(shù)練習。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熱身運動。
1、全身運動——學做解放軍進行野外拓展訓練。
踏步走——跑步走——后踢腿跑——跨跳——蛇形前進——踏步放松
指導語:今天我們小朋友來學做解放軍,到野外進行拓展訓練好嗎?老師做指揮員,解放軍戰(zhàn)士一定要聽指揮員的命令。小戰(zhàn)士們我們先來鍛煉身體,大家聽我的命令,和我一起練本領。讓我們走過草地(踏步),跑過平原(跑步,后踢腿跑),跨過藻澤(跨跳),繞過小樹樁(蛇形前進),讓我們踏步放松一下。
(隊形變化:一路縱隊變4路縱隊——走)
2、跟著音樂節(jié)奏做腿部熱身運動。
二、基本動作——蛇形前進。
1、告訴幼兒蛇形前進的方法,進行直線蛇形繞木樁練習。
(1)指導語:小戰(zhàn)士們真棒!不喊累不喊苦!剛才我們是怎么繞過這些小樹樁的?(幼兒:彎彎繞繞,一個跟著一個走,像一條小蛇一樣)
教師小結:像這樣彎彎繞繞,一個跟著一個走過小樹樁,這樣的前進方法叫蛇形前進。
指導語:蛇形前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不要弄倒、不能斷掉)
教師小結:對,蛇形前進的時候不能碰倒小樹樁,而且隊伍不能脫節(jié)。今天我們就要進行“蛇形前進”訓練。
(2)進行直線蛇形繞木樁的練習。(來回兩遍)
指導語:小戰(zhàn)士們,你們看!在我們的前方就有很多小樹樁,我們要用蛇形前進的方法繞過這些小樹樁,但是小戰(zhàn)士們要聽好指揮員的要求:當你們繞完小樹樁后每個小戰(zhàn)士要占領一個寶地就算成功,隊伍跟原來的一樣。(口令:蛇形前進走)
(3)集體練習2遍。
2、從蛇形繞木樁前進過渡到繞地上的原點蛇形前進。
指導語:現(xiàn)在我接到通知訓練要加大難度了,小戰(zhàn)士們要先蛇形前進繞過小樹樁,還要繼續(xù)蛇行前進,沒有了樹樁怎么辦呢?接下去可要聽仔細了:當?shù)谝粋€小戰(zhàn)士占領一個寶地后,第二個小戰(zhàn)士要繞過第一個小戰(zhàn)士站在他的后面占領一個寶地,接著第三個小戰(zhàn)士繞過第二個小戰(zhàn)士占領一個寶地,第四個繞過第三個,第五個繞過第四個,每個小戰(zhàn)士都要占領自己的寶地,記住蛇形不能脫節(jié)。
(1)分組示范練習,教師進行指導。
(2)集體練習1遍。
(3)進行比賽2次。當你們組所有的戰(zhàn)士占領寶地后,請你們舉手告訴指揮員。
3、繞人樁進行蛇形前進。(難點)
指導語:剛才我們已經(jīng)占領了寶地,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占領寶地的方法,你看,現(xiàn)在沒有了小樹樁,前面有一塊綠寶地等著你們去占領。我們要用蛇形前進的方法去占領可以怎么占領?
占領綠寶地:當?shù)谝粋€戰(zhàn)士占領寶地后,第二個小戰(zhàn)士要繞過第一個小戰(zhàn)士站在他的后面占領一個寶地,接著第三個小戰(zhàn)士繞過第二個小戰(zhàn)士占領一個寶地,第四個繞過第三個,第五個繞過第四個,最后一個小戰(zhàn)士占領后舉起對面的綠旗就算成功。
(1)分組進行示范,教師進行指導。
(2)集體練習1遍。
(3)進行比賽2次。當你們組所有的戰(zhàn)士占領寶地后,請你們舉手告訴指揮員。
占領紅寶地:方法同前
同時占領綠寶地和紅寶地。
4、難度動作練習——圓周蛇形前進。
指導語:小戰(zhàn)士們真棒!都學會了蛇形前進,讓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隊形變化)
(1)指揮員帶著小戰(zhàn)士進行圓周蛇形前進。
指導語:小戰(zhàn)士一起跟著我進行蛇形前進,但是要按照圓形的路線走。
(2)請表現(xiàn)好的小戰(zhàn)士當指揮員進行圓周蛇形前進。
三、放松運動。
指導語:今天的蛇形前進訓練很成功,你們都是勇敢的小戰(zhàn)士!讓我們一起放松一下吧!(全身放松,腿部放松。)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jié)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jīng)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fā)現(xiàn)、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jié)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jié)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大班體育課教案4
【活動目的】
1、練習踢、投、跳躍、跑、躲閃等基本動作。
2、培養(yǎng)幼兒的靈活性,敏捷性,動作的協(xié)調性。
3、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沙包一個
【活動玩法】
1、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組,決定游戲的先后次序。
2、第一組其中的一名幼兒站在場地中間準備躲閃沙包,而第二組的幼兒分別站在兩頭準備投沙包。
3、游戲開始:
(1)先由第二組的幼兒將沙包用力投向場地中間的幼兒,爭取沙包不被抓住,擊倒對方身體的任意部位,這樣在場地上的幼兒就失敗了,下場不再參加游戲
(2)如果被場地上的幼兒抓住沙包,那就為一余,繼續(xù)開始游戲,這時如果沙包再次砸到場地上幼兒的身體,而沙包落在地上,那就可以減掉剛才得到的一余,場上的幼兒就可以下去不能再繼續(xù)游戲了,這時再換其他伙伴繼續(xù)進行,一直把第一組幼兒全部擊敗為止,游戲結束。
(3)第一組失敗后,換第二組上場,再充新開始游戲。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好的學習,在快樂的“玩沙包”游戲中,幼兒和游戲得到了共同發(fā)展。在幼兒玩游戲時不管我們在游戲前對游戲的預設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預測幼兒的動態(tài)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活動中多關注幼兒的興趣、經(jīng)驗和表現(xiàn),引導幼兒不斷地調整。只有動態(tài)地推進游戲,幼兒才會越來越喜歡游戲,游戲才會真正促進幼兒發(fā)展。
幼兒大班體育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練習聽信號變換方向運動,提高動作反應能力。
2.表現(xiàn)某些物體在風中的運動狀態(tài)。
3.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性。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大的綢布一塊
游戲規(guī)則:
根據(jù)風向和風力的變化來變換動作的強度,并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玩法:
一、我和風兒賽跑
1.教師邊念風級歌,邊引導幼兒做動作:一級二級紙屑跑(單腿站立,允許輕輕搖晃)三級四級彩旗飄(可以小跑),五級六級樹枝搖(幼兒四散跑),七級八級帽吹掉(教師追逐幼兒跑)出示綢布,請幼兒觀察教師的動作"用力揮動綢布",說說發(fā)生了什么情況。(產(chǎn)生了風)告訴幼兒,今天我們要和風兒做游戲。
2.幼兒想象一下自己是某樣物體,如:衣服、柳條、風箏等。每位幼兒找一個固定的位置站立。
二、聞風而動
1.幼兒做一個動作,讓其他幼兒猜猜風從什么方向吹來。
2.教師用綢布制造風,幼兒根據(jù)風向變換做動作。如:"柳條"的扮演者可以彎腰、低頭;"衣服"的扮演者可以揮動雙手等。
3.教師揮動綢布變風向,幼兒變換動作。
教師可再增加風力大小的要求,如"小風來了"、"大風來了"、"臺風來了"、"龍卷風來了",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變換。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某一物體,一同游戲。
教學反思:
本活動用溜溜布創(chuàng)設情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幼兒在玩中學。這次的活動是從幼兒中來的,所以孩子們活動時就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興趣,并能全身心地投入。活動中,引導孩子運用接觸到布條后的自然動作,從“大海浪、小海浪”——“海底隧道”——“飛渡鐵索橋”——“捕魚”游戲設計循序漸進,使幼兒在輕松快樂中提高了抖、S跑、跨跳和各種各樣爬的技能技巧,巧妙的鍛煉了幼兒的上肢力量和身體的靈敏性,發(fā)展了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了幼兒機智果斷、頑強拼搏的良好品質,實現(xiàn)了活動目標。
不足之處:
集體練習時幼兒都想積極地完成動作,教師沒把活動要求講解清楚就開始活動,造成幼兒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