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小班區域活動教案
美工一般是指對平面,色彩 ,基調,創意等進行加工和創作的技術人才,分為平面美工、網頁美工和三維美工。一般需要精通Photoshop等設計軟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美工小班區域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工小班區域活動教案1
設計意圖
主題活動《黑白也精彩》之子課題“動物的黑白世界”開展以來,孩子們的視角漸漸關注到動物身上的花紋、皮毛甚至它們喜歡吃的東西等等。斑馬、奶牛、斑點狗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動物,而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黑白花紋的動物,這些基本主題經驗是孩子們已經積累的。同時,我發現我們的孩子在區域中很喜歡為小動物穿衣服(涂色),但都有這樣共性的特點,就是不懂得很好地在輪廓線內涂色,而且堅持性不夠。通過此活動,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黑白花紋動物的明顯特征,從而培養幼兒觀察的興趣,喜歡動物、親近動物。經過我對當前我班孩子的情況分析,以為黑白花紋動物洗洗澡為切入口,在幼兒能接受理解的方式下,自己勾勒黑白動物的花紋并學習在輪廓線內涂色,即習得了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的習慣。同時,我將活動延伸到班級的美工區,孩子們即能鞏固裝飾動物的黑白花紋,還能在動物的周圍添畫。
活動目標
1、在參觀動物園的過程中了解黑白花紋動物的主要特點,引起幼兒的觀察興趣。
2、幼兒學會畫奶牛的花紋,并嘗試在奶牛的身上畫出來3、愿意為小狗、奶牛、斑馬等動物設計花紋輪廓,并學習正確地涂色。
4、尋找生活中與黑白動物身上相似的線條。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6、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動物園的圖片一張、郊游的音樂一曲、動物圖片每人一張,人手一支粉筆,生活中的斑馬線及象奶牛一樣的花紋一朵、一朵的白云,記錄表人手一張,讓幼兒尋找生活中點。
活動過程
〈一〉花紋動物的特點,引起幼兒的觀察興趣。
1、小朋友你們去過動物園嗎?幼:“去過”
師“動物園里都有些什么呢?(請三個幼兒講一講)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黑白花紋動物園去看看,有些什么動物呢?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出發吧,(放智慧樹的音樂)老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跳。音樂結束,老師出示黑白花紋動物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有些什么動物?(幼兒隨便講,有什么什么動物)。
師:請幼兒再說說他們身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如果幼兒說不出,老師可以個別指出,讓幼兒一個一個說,小狗身上的花紋是一點一點的,奶牛身上的花紋是一塊一塊的,斑馬身上的花紋是一條一條的,然后出示三種花紋圖樣。
〈二〉畫奶牛的花紋,讓幼兒嘗試在紙上畫。
師:這三種花紋你哪一種不會畫,老師著重示范奶?;y的畫法:“爬了一座山坡停一停,再爬一座山坡停一停,請幼兒把手拿出來跟老師一起畫。爬了許多座山坡累了,又回到出發點休息了?!闭堄變涸诘厣蠈W畫奶牛花紋的畫法,(每個幼兒在地上畫花紋。老師巡回指導。)展示幼兒的作品,評價幼兒的作品。
〈三〉白花紋添畫花紋,并給動物配上適合的花紋。
每組有現成的動物作品,但是沒有花紋,請幼兒為他們設計花紋,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并放音樂?!杜们?/p>
〈四〉幼兒的作品,評價幼兒作品。
〈五〉生活中相似的線條師:小朋友,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與動物身上相似的線條,斑馬、奶牛、狗等等幼:斑馬線與斑馬身上的花紋相似,奶牛身上的花紋與白云的花紋相似、小狗身上的花紋與泡泡、雨點、露珠等相似。并展示課件。
活動反思
本節課幼兒的活動興趣很濃厚,能夠對動物身上的花紋進行想象,象泡泡、象白云、象斑馬線等,通過兒歌的方式學畫奶牛的花紋,幼兒的興趣很濃厚,也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學畫奶?;y的同時,幼兒雖然掌握了方法,但由于幼兒的年齡有限,有時不能很好地表現出來,這點我們應該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接納孩子,包容孩子的能力,所以老師的要求也因人而異,準確看待每一幅作品。
在本節課中,老師的引導較自然,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去嘗試、但是幼兒作畫之前,老師沒有交代動物身上應該穿適合的衣服,所以有的幼兒畫的不夠好,如果老師能夠交代清楚,效果會更好的。
美工小班區域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有趣的筆,知道其名稱,特征以及使用方法。
2、初步體驗嘗試作畫的樂趣,樂意參加玩色活動。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叮叮圖片,工具箱。
2、油畫棒、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出示畫家圖片)今天有一位小畫家叮叮來我們教室做客了,我們和叮叮打個招呼吧!
2、(出示工具箱)小畫家叮叮有個工具箱,他的工具箱里裝了很神奇有趣的東西,想不想看一看?
二、介紹各種筆。
1、介紹蠟筆寶寶。
(1)(出示蠟筆)你們看這是什么呀?
(2)這里有什么顏色的蠟筆寶寶呀?
(3)你們知道蠟筆寶寶有什么本領嗎?(畫畫)
(4)那怎么來使用這些蠟筆寶寶呢?(請個別幼兒進行示范使用)
(5)蠟筆寶寶還有一個本領,因為它是油的,所以它不怕水(教師把蠟筆畫過的紙放入盤子里實驗)
小結:我們要愛護蠟筆寶寶,畫的時候不能把蠟筆寶寶的外衣脫掉,也不能隨便亂扔。還有我們在畫畫的時候不能將蠟筆涂到桌子上和衣服上。
2、介紹水彩筆寶寶。
(1)(出示水彩筆)這筆有個小帽子,真可愛呀!“hi,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水彩筆)
(2)那我們怎么來使用水彩筆寶寶呢?
小結:畫畫的時候要把小帽子拿掉,然后畫好后,要把小帽子蓋上,不然水彩筆就會干掉,所以我們要愛惜它們。
(3)教師示范繪畫。
小結:剛才我們認識了蠟筆、水彩筆,每種畫筆都有各自的本領。
三、涂色與整理。
1、老師這里紙上的梨子還沒有好看的顏色,要請小朋友們幫忙給他們涂上好看的顏色。
2、要求:我們小朋友可以選擇一種筆來把梨子涂上顏色,但是在涂的時候不能把顏色涂到黑線的外面去。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欣賞作品,教師評價:你喜歡誰的畫?為什么?
5、整理物品:下面我們一起把畫筆寶寶們整理好,把它們送到各自的家里去。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美工小班區域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滴色和添畫中,感知畫面的變化。
2.愿意參加玩色活動,體驗玩色的樂趣。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等水粉顏料放在洗凈的眼藥水瓶里,鉛畫紙、小毛巾、棉簽、盆等。
2.電視機、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1.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滑滑梯,滑滑梯,你先我后別著急,一個一個排好隊,上去好像爬高山,"哧溜"一下滑下來。
2.指導語:我們剛才玩了什么?顏色寶寶也想來滑滑梯呢,瞧!這是什么顏色?(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二、觀察體驗
1.教師滴色示范。
①邊念兒歌邊示范滴色,當兒歌念到"上去好像爬高山"時,瓶子點在紙中央,提問:顏色寶寶站得高嗎?(讓幼兒了解顏色寶寶站得越高滑得越開心。)
②隨機提醒:顏色寶寶滑下來坐在哪里(毛巾上)?那它肯定沒有摔疼!
2.幼兒滴色體驗。
請一位幼兒上來滴色,重點指導顏色寶寶站的位置。
三、嘗試操作
1.滴色操作。
①提醒幼兒顏色寶寶喜歡站得高、滑得遠。
②引導幼兒感知畫面的變化并能大膽用語言表述:顏色寶寶玩的滑梯好像什么?
2.添畫操作。
①出示棉簽:棉簽看到顏色寶寶玩的滑滑梯這么有趣,它也要來做游戲了。你們猜,它會在上面變什么呢?(引導幼兒大膽猜測并講述。)
②請幼兒用棉簽來變魔術。
四、交流分享
想象活動:你變出了什么?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美工小班區域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工具分泥,知道多個圓穿在一起可以變成糖葫蘆。
2.探索糖葫蘆的制作方法。
3.感受師幼共同制作的快樂。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吸管。
2.圖片:太陽公公,糖葫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太陽公公",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朋友看,它是誰?(太陽公公)太陽公公的年紀很大了,每天都在天上看著小朋友做游戲,今天他想吃一種天上沒有的好東西。這種好東西的名字叫糖葫蘆,太陽公公沒有見過,小朋友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嗎?
1.觀察糖葫蘆,了解糖葫蘆的特征。
感知制作方式,激發學做糖葫蘆的興趣。
小朋友看,老師這里就有一根糖葫蘆,你們知道嗎,這根糖葫蘆不是老師買的,是老師自己做的。小朋友,你們想做糖葫蘆嗎?
2.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做出糖葫蘆。
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幼兒共同活動。
3.大家一邊做一邊討論,怎樣才能做出糖葫蘆呢?
4.小結:油泥變糖葫蘆的變化程序:搓長-分泥,用泥工塑料刀從長條中間切開(重點強調)-搓成兩個圓-棒子貫穿。
(制作的順口溜:搓,搓,搓,搓面條,拿起小刀切兩半,團成一個球,棒子中間穿一穿。)
三、師幼集體操作。
建議幼兒按序進行活動。
四、評價活動。
你的糖葫蘆真好吃,真好看。(師觀察,傾聽幼兒評價)這根糖葫蘆圓溜溜,好吃又好看。我們去送給太陽陽公公吃吧!
請幼兒用好聽的話,向太陽公公介紹自己的糖葫蘆,太陽公公評價幼兒的作品。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美工小班區域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藝術美,體驗與家長共同游戲的樂趣。
2、引導幼兒掌握用手指點畫的技能。
3、學習用手指點畫在桃樹枝上,并能表現大小不同的桃花。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示范畫一張。
2.粉紅色的顏料每組一盒,抹布(紙巾)每人一塊、A4紙每人一張、水彩筆每人一盒、蝴蝶貼紙20個、雙面膠一卷
3.相關課件、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家長與幼兒欣賞春天的景色。(大家圍成一個半圓而坐)師:你們認識我嗎?(認識)我是什么老師?(黎老師)今天黎老師要帶我們小班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玩一玩,你們開心嗎?(開心)黎老師啊今天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美麗的春天景色,你們看看!(放PPT春天的景色)
(二)手工活動
一、通過欣賞圖片,在猜一猜中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1.師:黎老師還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片,(出示花苞圖)這會是誰的花苞呢?我們來看看。(出示滿是花苞的桃樹圖)
二、在看一看中感受桃花的形態美。
1.師:寶寶們發現了嗎?原來這是桃樹上的花苞啊!(出示桃花圖)
2.觀察桃花的形狀、顏色等特征。
師:桃花是什么顏色?(粉紅色)我們看看它像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桃花的形狀)
三、教師示范印畫,教授印畫技巧。
1.(配教拿著一棵沒有開花的小桃樹圖)小朋友們看,前面有一棵桃樹哦!我們來聽聽桃樹說什么了?(配教哭泣)桃樹怎么了?(它在哭)桃樹為什么哭啊?我們一起來問問它吧。(配教哭腔:別人都穿上漂亮的衣服了,我出來晚了,還沒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2.教師拿來調好的顏料,說:那老師來幫小桃樹穿衣服,讓他高興好不好?你們覺得春天的桃樹會穿上怎樣的衣服?接下來老師來給桃樹穿漂亮衣服了,我們來看看吧!(教師邊說邊用手指壓印桃花)
3.介紹作畫材料,并講解印畫技巧師:你看到黎老師是用什么畫的?(伸出食指)我把食指上沾了什么?(顏料)我沾的時候是伸出食指輕輕沾到顏料,按的時候是用力按下去,這樣印出來的花瓣才清楚、干凈。
4、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印畫。
師:看看老師印的這些桃花是怎么樣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兩片花瓣是好朋友,有的三片花瓣是好朋友。)
5、教師利用兒歌的形式啟發幼兒印畫的技巧。
師:我們再看看黎老師是怎么畫桃花的?(邊畫邊念兒歌加深幼兒的印象:顏料盤里蘸一蘸,慢慢拿起按下去,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我的桃花朵朵紅)。
6、畫好后,教師把準備好的小蝴蝶貼到桃花上,讓蝴蝶飛來采花蜜。
師:小朋友們,待會爸爸媽媽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小桃樹,可是他們都不高興,它們想請小朋友們幫它們開滿一樹的桃花,引來小蝴蝶采花粉呢。
四、家長和幼兒操作。
1、教師提出點畫要求師:小朋友在點畫的時候,手指上的顏色不要往身上抹,保持畫面干凈。請家長們畫樹干,幼兒畫桃花。好,現在就讓我們開始吧!(配教搬桌子,大家分組進行操作)
2、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保持畫面整潔,對動手能力弱的幼兒及家長給予一定的幫助,能力強的給予贊賞。
3、看著孩子的桃花畫得差不多的時候,可以根據需要,啟發幼兒與家長大膽想象,添畫小草等與春天相關的內容。
五、體驗成功樂趣。
1.作品展示,相互欣賞評價。
教師把幼兒完成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大家一起欣賞。
2.教師講評。你最喜歡哪一件,為什么?(表揚畫得好,有良好作畫習慣的幼兒)
3.活動結束。
師:現在是桃花開放的季節,今天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畫桃花,那你們想不想去看看真的桃花呢?(想)這個周末我們就讓爸爸媽媽帶我們去看吧!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學習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