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優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小編帶來中班美術優秀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歡。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刮畫紙的神奇、有趣,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愛。
2.知道刮畫紙和竹筆的使用方法,并嘗試運用。
3.能畫出蛋糕的輪廓,會用波浪紋、圓形等簡單圖案進行裝飾。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畫出蛋糕的輪廓,并用簡單圖案進行裝飾
難點:掌握刮畫紙和竹筆的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范畫、輕音樂;刮畫紙、竹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3分鐘)
出示課件,欣賞各式各樣的蛋糕。
指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漂亮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蛋糕的種類可真多呀,有單層、雙層,還有多層的,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口味不同;每個蛋糕上面的圖案和花紋也都不一樣。
(二)展開:
1.出示范畫,請幼兒觀察。(2分鐘)
指導語:瞧!劉老師也畫了一個漂亮的大蛋糕!
提問:這個蛋糕有幾層呀?每一層上面是用什么圖案來裝飾的?
2.教師示范畫蛋糕輪廓并講解解刮畫紙和竹筆的使用方法。(6分鐘)
指導語:你們觀察的可真仔細,那這個蛋糕是怎么畫的,小朋友來看一看。在畫蛋糕的時候我們要從下往上畫,最底層要畫得大一些,第二層比第一層要小一點,最上面這一層再小一些。畫完蛋糕的輪廓后再來畫蠟燭和火焰。
提問:咦,小朋友,你發現沒發現老師用的紙和筆和我們平時用的有什么不同?
小結:這可不是普通的黑紙,它呀可神奇了,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炫彩刮畫紙”,(小朋友說一遍)在刮畫紙的上面有一層黑色的覆蓋層,只要我們用竹筆在上面輕輕一刮,就會變出各種不同的顏色來。
指導語:竹筆由筆尖和筆尾兩部分組成,筆尖可以用來畫輪廓、刮細線。(就像這樣,畫完蛋糕的輪廓后可以用波浪紋、圓形或是簡單的圖案和花紋來裝飾)
筆尾是用來涂色的,輕輕地刮掉上面黑色的覆蓋層。就像小朋友用油畫棒涂顏色一樣,從上到下,一點一點慢慢的刮,一些細小的地方,或者是邊緣處也可以用筆尖來刮。
3.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14分鐘)
指導語:刮畫紙和竹筆可真神奇呀,一會小朋友也來試一試、畫一畫吧。
在畫蛋糕的時候要在紙的中間畫,最下面一層要畫的大一些,用筆尖畫完輪廓后再用筆尾來涂色;另外,小朋友還要注意安全,不要用筆尖戳到自己或小朋友。
指導語:一會請小朋友輕輕轉過身體面向小桌子,每人拿一支筆和一張紙。一會小朋友可以畫和老師一樣的,也可以自己來創新。好,開始吧。
4.請幼兒自評、互評作品。(5分)
指導語:好,誰想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蛋糕?
提問:那么多漂亮的蛋糕,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指導語:請客人老師也來說說她最喜歡哪個蛋糕吧?
(三)結束。(2分鐘)
指導語:今天小朋友學會了刮畫紙和竹筆的使用方法,還畫了漂亮的大蛋糕,真能干呀,給自己鼓鼓掌吧!
提問:那你們知道過生日為什么要送蛋糕嗎?
小結:是呀,送蛋糕就像送祝福、送健康、送快樂一樣,收到蛋糕的人也會非常幸福和
開心。
提問:你們畫了那么漂亮的蛋糕,你想送給誰?
延伸:一會活動后咱們就把蛋糕送給你想送的人,現在請小朋友告訴旁邊的小伙伴你想把蛋糕送給誰。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對繪畫感興趣,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故事《小船悠悠》中發現孩子們對蛋糕的興趣濃厚,于是生成了炫彩刮畫《生日蛋糕》的活動。結合我班美術特色,選用新穎獨特的繪畫材料——刮畫紙,它結合多種繪畫的特點,讓原本復雜的過程變得簡單,刮畫紙顛覆了以往用筆在紙上繪畫的傳統,而是用竹筆在紙上刮畫,底色絢麗多變,很好的促進教學氛圍,激發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愛。
活動一開始,教師請幼兒欣賞各式各樣的蛋糕,孩子們興趣濃厚,知道了蛋糕的種類有許多,顏色不同、形狀不同、口味不同;每個蛋糕上面的圖案和花紋也都不一樣。展開環節中教師并沒有直接告訴幼兒刮畫紙和竹筆的使用方法,而是讓幼兒在觀看示范畫蛋糕的過程中自己發現紙和筆的不同,然后再進行示范講解,從而突破難點。
整個活動孩子們興趣濃厚,教學環節流暢;95%的幼兒畫出了蛋糕的輪廓,并用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5%的幼兒在畫完蛋糕的基礎上嘗試大面積刮畫,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評價環節中將所有孩子的畫都展示出來,引導他們從蛋糕的形狀、顏色、構圖、大膽創新等不同的角度進行自評、互評,讓孩子們充分體驗了成功感,增強了自信心。
課后經過反思發現活動中仍尋在許多不足,如:應注重從小培養幼兒繪畫時的坐姿,執筆的姿勢及大膽創新的意識。另外不應把活動的重點設為畫出蛋糕的輪廓,并用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而應放在刮畫上,只有大面積露出炫彩的底色,才能讓孩子們真正體驗刮畫的神奇與樂趣。教學是一門學問和藝術,今后在備教材的過程中應再深入一些,在分析教材的同時也要分析美術活動中所用的材料;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次教學,每一次學習。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篇2
目標:
1、嘗試將線條和圖形創造性的組合,變化出豐富多樣的裝飾圖案。
2、體驗合作裝飾圖案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準備:小蜘蛛圖片,每組一張大白紙,紙中間畫一只蜘蛛
過程:
一、激發興趣,認識各種線條和圖形
1、出示蜘蛛圖片:小朋友,看,誰來了?這是一只靈巧的、愛漂亮的小蜘蛛,那它會干什么呢?那網有什么用呢?
2、今天這只小蜘蛛真的很餓了,它想來吐絲織網捉蟲了,老師示范畫蜘蛛網。
3、小朋友,小蜘蛛除了會吐出直線,還會吐出什么樣的線條、圖形來呢?
請小朋友把自己想到的都畫在小蜘蛛旁邊,一起欣賞。
二、欣賞多種線條和圖形組合變化的奇妙效果
今天我們的小蜘蛛可高興了。因為它是一只非常愛漂亮的小蜘蛛,它看到小朋友畫了這么多的線條和圖形,可喜歡了。它想要把你們畫的線條和圖形都織進它的蜘蛛網里,那怎么織呢?你們有誰也愿意來幫幫小蜘蛛呢?(請個別幼兒示范)
今天老師把別的小蜘蛛織的網也帶來了,請小朋友欣賞一下,你覺得哪些網最漂亮?為什么?
三、合作裝飾蜘蛛網
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也覺得把這些圖形和線條組合起來真是太漂亮了。
這時候小蜘蛛悄悄的對我說它是世界上最最漂亮的小蜘蛛,所以它的蜘蛛網也要織的最最漂亮。而且它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它織出一張世界上最大、最密、最結實、最漂亮的網。不過呢要請四個小朋友為一組一起來合作幫它織一張網。
幼兒合作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評價作品
陳列作品,請小朋友說說你喜歡哪張網?為什么?
小蜘蛛看見了這么漂亮的網連聲說:“謝謝,謝謝大四班的小朋友,你們真棒。”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鞏固用正方形紙兩次向中心折疊的技能,輔助添畫制作成青蛙。
2.能看懂分步圖示,主動探索學習折紙技能。
3.養成主動收拾和整理學習材料的習慣。
活動準備:
1.青蛙范例一只,蠟光紙分步示意圖6幅。
2.《小青蛙》音樂。
3.綠色正方形紙和記號筆人手一份。
4.記錄紙一份,記號筆。
活動過程:
1.以兒歌引起幼兒折紙的興趣:
(1)教師出示范例,念兒歌:“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有一張大嘴巴。 兩只眼睛長得大,看見害蟲我就一口吃掉它。”
(2)激趣:“你們也想來折只青蛙去消滅害蟲嗎?”
2.探索折紙的方法,幫助幼兒歸納折紙的步驟。
(1)出示青蛙的分解步驟折紙圖,探索折紙的方法:
圖1~圖3——歸納出“四角向中心折”的折法3次,提示語:“中心媽媽的4個孩子都要和媽媽親一親。”
圖4——翻出大嘴巴,教師可以作示范。
圖5——教師先示范折出青蛙的大腿,引導幼兒回憶出這就是以前折桌子的方法。
圖6——示范折出青蛙的嘴和小腿,可將范圖進行翻轉展示。
(2)幫助幼兒歸納折紙步驟,教師進行記錄。
請幼兒說一說青蛙是怎樣折出來的?教師在記錄紙上用簡單的圖示進行歸納記錄,并請幼兒說一說哪一步最有難度,可進行再次示范。
(3)教師完整示范青蛙的折法,并添畫青蛙的眼珠、花紋等進行裝飾。
3.幼兒練習折紙青蛙。
(1)提出折紙要求:“請你們看著圖自己來學一學折青蛙,如果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舉手問老師,也可以問問一組上的好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對能力較弱的孩子進行指導,請能力強的幼兒幫助旁邊有困難的同伴。
(3)提醒幼兒給青蛙畫上眼珠、花紋等。
4.展示評價幼兒的作品。
(1)請幼兒將小青蛙放到桌子中間,比一比誰折的最平整,誰的花紋最漂亮?
(2)請幼兒邊念兒歌邊聽音樂學小青蛙跳出去“捉害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為家長開放半日活動,結合本班幼兒已有一定折紙基礎的特點,將傳統的折紙活動作了調整,鼓勵幼兒看圖示來探索和歸納出折紙的步驟,教師的圖示記錄中翻轉符號的添加讓幼兒更形象地理解了“四角向中心折”三次都要進行翻轉的方法,本次活動中翻折青蛙的大腿部分是活動的難點,我在圖示上打星做標記,并進行了2次重點示范,在完整示范過程中也提醒幼兒仔細關注打星的地方,這樣凸顯了折紙重難點。在幼兒折紙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對于成人有所依賴,困難的地方立即就想到讓老師或家長幫助,缺少了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也有個別幼兒將大眼睛部分都翻出來導致無法折出青蛙腿,因此教師在提示幼兒“將下面2個正方形完全翻出打開”時還應注意提醒幼兒“大眼睛”部分要保持不動。另外在青蛙花紋的添畫方面發現幼兒設計的花紋特別有創意,因此在評價作品時除了表揚幼兒折疊平整,還重點介紹了幼兒設計的特別花紋。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學會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狀和特點,配上合適的輔助材料,加工成有趣的玩具。
2、發展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加對植物觀賞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茄子、茭白、洋蔥、土豆、青椒、紅辣椒、玉米、菜瓜等。
2、牙簽、大頭針、樹葉、大蒜籽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導入:今天徐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很特別的玩具,你們想看嗎?
2、(出示茭白娃娃)漂亮嗎?看看這是一個什么玩具呀?你們知道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嗎?(蘿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紅豆、樹葉)
3、這個小姑娘是用很多種蔬菜做成的,有蘿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紅豆,然后再用一些裝飾的東西把她打扮一下就更漂亮了,那我們把她叫做蔬菜玩具好嗎?
4、那你們知道是怎樣把這些蔬菜連起來的呢?(用牙簽、大頭針)
5、徐老師還認識一個蔬菜玩具城呢,那里面有好多用蔬菜做的漂亮玩具,想去看嗎?(老師與幼兒一起觀看投影圖片)
6、看了這么多漂亮的蔬菜玩具,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個啊?今天徐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蔬菜,還有一些裝飾的東西,呆會請你們每人挑選一種蔬菜,先想想你要用他來做什么玩具?然后再用一些裝飾的東西把他們組合起來,打扮得漂亮些,好嗎?
7、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8、讓做好的幼兒拿著玩具去介紹給自己的好朋友或客人老師聽,“我做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蔬菜做的。”
9、以“開展覽會,請別的小朋友來參觀”結束活動。
中班美術優秀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結構。
2、在欣賞的基礎上,大膽設計各種造型的花瓶。
3、設計出獨特的作品,感受其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了解過各種造型、材質的花瓶。
2、各種花瓶圖片或實物。
3、勾線筆,油畫棒,作業紙。
4、輕柔舒緩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花瓶圖片或實物,引導幼兒觀察花瓶的基本結構。
教師:看一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花瓶)你們知道花瓶有哪些部分嗎?(瓶口、瓶頸、瓶腹、瓶底)
2、欣賞不同造型的花瓶。
(1)教師:請你們來說說,你看到的花瓶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先從整體上來講)
(2)教師:每個花瓶的造型都不一樣。讓我們仔細地來看看,它們到底哪里不一樣?每個花瓶的獨特之處又在哪里呢?
(3)教師:有的瓶口又圓又小,有的瓶頸細而長,有的瓶腹是方形,有的瓶頸和瓶腹是連起來的……
欣賞各式各樣的花瓶,豐富幼兒對各種花瓶造型的感知經驗,為幼兒的下一步創作打下基礎。
3、師幼共同討論設計花瓶造型和圖案。
(1)教師:你喜歡什么樣的花瓶?你想設計出什么形狀的花瓶?瓶口、瓶頸、瓶腹、瓶底都有什么變化?
(2)教師:你想用什么樣的圖案來裝飾花瓶?除了在瓶身上裝飾花紋外,還可以在什么地方裝飾?
4、幼兒大膽作畫,教師進行指導。
1)可以用油畫棒畫,也可以用黑白裝飾畫的手法進行創作。(用黑白裝飾的手法更能突顯作品中的花瓶)
2)提醒幼兒把花瓶畫大,這樣花瓶上的花紋才能看得清楚。
3)圖案的輪廓要清晰,線條流暢;花紋可在瓶身處裝飾,也可在瓶口、瓶底處進行裝飾;涂色要均勻,注意顏色的搭配。
5、展示作品,師幼互評。
教師:你覺得哪個花瓶的樣子很獨特?獨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