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德育教學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小編帶來幼兒園德育教學大班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德育教學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能感受到過年的喜悅氣氛。
2.使幼兒體會到自己動手的過程。
3.互相有愛團結。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同包餃子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包餃子。
5.探索、發現生活中餃子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1,包餃子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
2,包餃子的過程
活動準備
餃子皮,調好的各種餃子餡,勺子,面板
活動過程
1,小朋友們,現在我們要自己動手包餃子了,因為過年的時候我們家家都要包餃子,吃餃子來歡慶新的一年到來,今天呀,我們大班的小朋友也要一起包餃子吃,因為小朋友還都不會和面,那老師已經幫小朋友把餃子皮和餃子餡都弄好了,這樣呀,我們就可以直接包餃子了,大家看,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兩種餃子餡,有肉餡的和素餡的,小朋友喜歡吃哪種餡的餃子就包哪種,在包餃子之前,小朋友要先把小手洗干凈,我們的手干凈以后老師就開始教大家一起包餃子嘍。
2,首先,小朋友先拿起一個餃子皮放在手心上,把它放平,然后我們拿起小勺在你喜歡的餃子餡里取出一些放在餃子皮的中間,然后我們在把小勺放在原處,接下來我們就用另一只手把放好餡的餃子對折捏到一起,看,餃子包好了,下面我們一起加油,把所有的餃子都包上。
3,嗯!小朋友們真能干,餃子都包好了,我們大家一起拿著自己包好的餃子,去煮餃子吃好不好呀。看看我們自己包的餃子想不想。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師幼配和良好,幼兒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仔細觀察、大膽交流、自主操作,特別是最后的律動環節,幼兒在《包餃子》的音樂中,不僅鞏固了包餃子的方法,更將活躍地課堂氣氛推向了__,讓幼兒輕松愉悅地結束了活動。我最感欣慰的是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團、壓、捏的方法,基本學會了包餃子,少數孩子還能用自己的方式創新餃子的外形:有元寶形狀的,還有春卷形狀的……看起來也似模似樣,幼兒從中也體會到了創新的樂趣。本節活動也有很多地方不如人意:由于課前幼兒無意看到了我準備的餃子,于是在談話引入時,他們毫無懸念地猜出了餃子,導致了“寶箱探秘”環節神秘感盡失。為了突破難點,讓幼兒能嘗試做出形態各異的餃子,我準備了各種餃子的圖片,可能呈現的圖片太多并讓幼兒說出餃子的外形,用的時間過長,導致了后面幼兒操作的時間略緊張。如果我只是讓幼兒快速欣賞幾張代表的餃子圖片,這樣教學就不會顯得頭重腳輕了。
小百科: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是我國南陽人醫圣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深受中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中國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面皮包餡水煮而成。
幼兒園德育教學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 欣賞和交流,了解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
2. 能運用有關恐龍的已有經驗,抓住不同恐龍的特征用水粉畫的形式進行表現。
3. 能大膽表現自己想象中的恐龍。
4. 引發幼兒學習恐龍的興趣。
5.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恐龍有初步的認知;已有水粉作畫的經驗
2.物質準備:恐龍活動視頻;恐龍圖片(霸王龍、劍龍、翼龍、梁龍、棘龍)、恐龍身體局部特征圖片;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知道恐龍嗎?
2. 看視頻:老師這里有一段有關恐龍的視頻,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你認識的恐龍。
二、觀察感知不同恐龍的外形特征
1.出示恐龍圖片:老師收集了這幾種恐龍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除了這幾種恐龍,你還認識哪些恐龍?
2. 剛才聊了恐龍朋友,接下來要請你們畫一畫恐龍。你最想畫哪些恐龍?怎樣的來表現它的身體特征?比如:霸王龍、劍龍、梁龍,它們的身體上最明顯的特征是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將特征圖片擺在相應的恐龍圖片下。)
三、幼兒大膽作畫
1.你可以畫自己喜歡的恐龍,也可以畫剛才我們說到的恐龍。
2.今天我們用水粉顏料來畫,在使用顏料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情?
3.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能夠表現出恐龍的外形特征,大膽構圖和配色,有想象力。恐龍畫好后,可以添畫上一些植物,豐富畫面。
四、作品展示
1. 你喜歡哪一只恐龍?你看得出這是什么恐龍嗎?
2. 請小朋友相互交流,說一說自己畫的恐龍。
小百科:恐龍種類多,體形和習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雙腔龍可能超過50米,而最小的蜂鳥可能還不到10厘米。就食性來說,有溫順的草食者和兇暴的肉食者,還有葷素都吃的雜食性恐龍。
幼兒園德育教學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陶藝活動,大膽將內心感受表現在作品中,體驗其中的樂趣。
2、能夠利用陶泥的特性,運用適宜工藝技能和工具,制作立體、半立體陶泥制品。
3、體會到陶藝活動的樂趣。
4、懂得陶藝從古至今都牢牢的占據著我們生活用品中的一員。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引導幼兒欣賞古色古香的陶土浮雕作品,從中獲得美的享受,萌發制作陶泥的愿望。
(2)已進行了“玩陶泥”的系列活動,通過看一看、試一試、按一按、撮一撮,在自由的嘗試和愉快的體驗中,他們感受了陶泥的特性(如可塑性等),并逐步掌握了一些制作陶泥的技巧。
(3)幼兒大膽的構思了自己想制作的陶藝品,并畫出設計圖和制作步驟圖。
2、物質準備:
(1)每位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量的泥、適當的工具(如搟面棍、塑料刀、樹枝、豆子等)及輔助材料。
(2)清潔工具:濕紙巾、抹布、圍裙、小墩布等。
重點、難點:
重點:制作成立體、半立體陶泥制品。
難點:按自己構想大膽將內心感受表現在作品中。
活動過程:
1、簡短的談話,喚醒幼兒進行陶藝活動的興趣。
(1)幫助幼兒梳理思路,為活動的進行做好充分準備。
教師:小朋友,誰來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實現自己的設計?
幼兒:“我準備用陶泥做一個臉譜。先用陶泥做一個臉,再捏出眼睛、鼻子和嘴。最后,用樹枝和黑色皮筋為爸爸安上頭發和胡子。因為爸爸白天上班,晚上還要來接我,我覺得爸爸很辛苦!”
(2)在聆聽幼兒的想法后,充分肯定幼兒的美好創意,鼓勵幼兒大膽制作。
教師:小朋友都想好了一會兒要做什么了,教師覺得你們每個人的想法都特別的有創意,現在,你們可以系上圍裙,取出準備好的材料開始制作了。
2、制作活動。
(1)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設想,大膽運用各種美術材料和工具進行創作。
(2)教師細心觀察每一位幼兒的活動,當幼兒遇到困難、或因嘗試失敗而缺乏興趣等情況時,教師進行適時的指導,使每一位幼兒都感受到制作的樂趣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師看見一位幼兒坐在那里,“你為什么不做呢?”
幼兒說:“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做。”
教師:“你上次活動時畫了設計的步驟圖,現在拿出來看一看。”
一位幼兒拿出設計圖嘗試制作。
另一位幼兒的計劃是用陶泥制作奧運小人,他發現奧運小人在桌子上總是站不住時,他一次次的經歷了泥人扶起來又倒了的過程,覺得很氣餒,他找到教師幫助他。
教師靠在了他的身上說:“如果李老師站不住,就要靠著你了。那么小泥人站不住怎么辦呢?”
幼兒馬上受到了啟示,尋找到了一根樹枝為泥人做起了支架,這次終于成功了。
(3)為了增加泥制品的美感,鼓勵幼兒大膽選擇需要的輔助材料進行裝飾。
3、鼓勵幼兒向同伴、教師們介紹自己的作品。
目的:鼓勵幼兒在介紹制作的思路、介紹制作過程以及自己作品的過程中,與他人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悅。引導幼兒學會欣賞同伴們富有創意的作品,鼓勵幼兒學習同伴作品中優秀的地方。
幼兒園德育教學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3月8日是婦女節,知道母愛的偉大。
2、能夠用各種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3、體會媽媽的艱辛,培養幼兒尊重媽媽的情感。
4、用實際行動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愛自己的媽媽,并為自己的媽媽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1、晨間談話活動圍繞婦女節的話題:媽媽的生日、愛好習慣、我怎樣讓媽媽開心等等。
2、教師和家長共同給幼兒講述愛媽媽的一些故事,也可觀看一些教育影片。
3、制作賀卡、畫畫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紙、油畫棒等。
4、以繪畫的形式寫一封信給媽媽,畫面中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5、能用實際行動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過程:
活動一:《我的媽媽長的什么樣子》語言,每一個小朋友的媽媽都長的不一樣,而你是否有仔細觀察過你的媽媽呢?
活動二:《我的媽媽》繪畫,將媽媽的樣子用畫筆畫下來。
活動三:《我給媽媽寄封信》,選擇一個媽媽可以收到信的地址,給媽媽一個驚喜。
活動四:《我和媽媽有一個約定》,和媽媽定下一個只屬于兩個人的約定。
活動五:《許愿樹》,將所有的愛全部都寫在樹上。讓樹實現我們的愿望,傳遞我們的愛。
活動六:《愛的錄音》,將一些好聽的母愛歌曲記錄成MP3。
活動七:《感恩派對》,以"母愛"為主題開展。通過歌曲、朗誦、合唱等形式開展。
幼兒園德育教學大班教案5
活動名稱:我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和別人進行交談。
2、體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自己就會感到快樂的情感。
設計意圖:在與我班孩子的共同生活中,我發現每次在整理收拾玩具的時候,有一小部分幼兒不那么積極,有時故意的躲避,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我快樂,通過引入幼兒進入情景,講講說說、分析討論、采訪等形式,讓幼兒去感受關心集體、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
活動準備:幻燈片、筆、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樹葉,導入情景:
1、出示第一張幻燈片,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碰到了誰?(小樹葉)風兒把小樹葉帶到了這里,讓它去找找誰是快樂的小動物,你們愿意和它一起去嗎?”
2、逐一出示后面的幻燈片,引出小樹葉與他們的對話:
——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樹葉碰到了誰?小樹葉問小鳥:“小鳥你快樂嗎?”小鳥說:“我每天給大家帶去美妙的歌聲,大家都很喜歡我,所以我很快樂!”小樹葉找到了第一個快樂的小動物。我們再去看看。(依次引出小青蛙和小狗。)
——小樹葉問青蛙:“小青蛙你快樂嗎?”小青蛙說:“我每天幫大家捉害蟲,我很快樂!”
——小樹葉問小狗:“小狗你快樂嗎?”小狗說:“我每天為主人看門,我很快樂!”
二、分析討論,引起感情共鳴:
——小樹葉碰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快樂嗎?
它們為什么快樂呀?(依次類推小青蛙、小狗。)
原來它們做了許多幫助別人的事情,所以他們感到很快樂。
你們快樂嗎?你們做了哪些快樂的事情啊?
那你想不想去了解一下你的好朋友、老師、阿姨是不是快樂的?”
好,我們去采訪一下!
三、現場采訪,了解別人的快樂:
1、采訪問題:如:你幫助過別人嗎?你感到快樂嗎?
2、每位幼兒自己也是被采訪對象。
3、幼兒可以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記錄采訪結果。
四、全班分享交流采訪結果:
鼓勵幼兒大膽表述,進一步引發幼兒懂得“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情感”的道理。
幼兒園教學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 舞蹈領域幼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