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大班藝術領域教案
教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和設想。教學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幼兒大班藝術領域教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幼兒大班藝術領域教案1
活動設計思路
觀看“動畫片”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非??鞓返氖虑?。他們常常會被動畫片里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節所吸引,會情不自禁的模仿動作。孩子自發的興趣多屬于淺層興趣,往往帶有情緒體驗,容易停留在“好玩”“好看“的水平上。針對一情況,我從孩子的興趣出發,結合新《綱要》藝術領域的總目標以及幼兒的實際情況,運用多媒體這種現代化的教育手段設計了本次舞蹈活動。
本次活動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制定活動目標:第一是從幼兒的能力方面出發,熟悉音樂旋律,根據故事情節大膽模仿并創編舞蹈動作,第二是從幼兒情感方面出發,培養幼兒積極與同伴進行合作表演。
本次活動打破了傳統的舞蹈教育方式:“老師教、幼兒學”。結合新《綱要》的人本觀念,以幼兒為主體。活動中,我時刻關注孩子,注重給每個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在整個活動中還給幼兒營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環境氛圍,讓孩子在輕松、愉悅中參加獲得進步。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故事情節大膽模仿并創編舞蹈動作。
2.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材料:
1.教學多媒體、故事課件。
2.道具、場景。
經驗:已欣賞過樂曲《小老鼠和啤酒桶》
活動過程:
一、感知欣賞音樂動畫片
提問: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部非常有趣的動畫片仔細看,有些什么?它們在干什么?
二、體驗創編舞蹈
1.討論:小老鼠有哪些動作?自己跟著音樂學跳小老鼠的動作。
2.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后邊有這么多啤酒桶,你會想到哪些動作來表現啤酒桶?
三、合作表現舞蹈
1.自由表演:幼兒自己商量,選擇一個角色一個伙伴。
2.創造性表演:選擇一個角色多個伙伴。
3.交換角色表演。
四、結束部分
1.評價活動。
2.幼兒和老師一起收拾表演道具及場地。
幼兒大班藝術領域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生動、活潑的說唱情趣,體驗歌唱的快樂。]
2、知道“功夫茶”是廣東潮汕地區的民間習俗;嘗試用潮州
話說對白;學習用歌聲表現“廣東小主人”的熱情和好客。
3、學習∣×0×∣__∣____∣×—∣的節奏型。
活動準備:磁帶、錄相帶各一盒。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
1、幼兒隨歌曲旋律拍手進活動室。
2、練聲、節奏型練習。
(1)以“拍手向客人打招呼”的形式,學習節奏型:
∣×0×∣__∣____∣×—∣
(2)“用歌聲歡迎客人”歡迎客人的形式練聲,唱準旋律。
(3)“唱一首歡迎客人老師的歌”,幼兒欣賞并學說潮州話對白。
3、幼兒在歌曲音樂的伴奏下觀看有關“功夫茶”的錄相。
二、學唱歌曲
1、學習歌詞內容。
(1)師生在一問一答中學習歌詞的第一、第二句。
(2)在動作表現中學習歌詞的后半部分。
2、欣賞老師范唱歌曲。
3、幼兒用動作感受、表現歌曲。
4、幼兒學唱歌曲。
(1)幼兒聽音樂,邊用手打節拍邊輕輕跟唱。
(2)學習有感情地唱好×0×∣__∣____∣×—∣
請你品嘗功夫茶
(3)請小木偶喝茶的形式,鼓勵幼兒用歌聲表現小主人的熱情
好客。
三、游戲、表演
師生共同扮演角色隨音樂邊唱邊表演。
幼兒大班藝術領域教案3
目的要求:
1、幼兒能發現周圍聲音的節奏。
2、幼兒能根據歌曲旋律創編節奏型。
3、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材料準備:
歌譜若干張、樂器若干、會發響的玩具若干、筆、紙等。
指導要點:
一、幼兒隨音樂律動入室。
二、引題:根據動作和聲音找節奏
(1)、師拍球,全體幼兒拍拍節奏,師把節奏型寫出來。
(2)、請一幼兒跳踵趾小跑步,全體幼兒拍出節奏,再請一名幼兒寫出節奏型。
[幼兒通過聽辨節奏用各種形式來表現節奏,并在老師的幫助下寫出基本節奏型,這樣引題使幼兒能把聽到的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且為下面的各環節做好鋪墊。]
三、尋找節奏:
幼兒自由擺弄周圍會發出聲音的玩具,找出聲音的節奏,并把節奏型寫下來。(可與鄰近的小朋友交流:你拍給我聽、我拍給你聽,且可共同再創作)。
[教師投放的都是幼兒周圍的事和物,在帶著問題的自由探索中、互相交流中,幼兒自然而然地從身邊、周圍發現各種各樣的節奏,并通過聯想與想象進行再創作。這樣,既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又讓他們更深刻地體會到:音樂來源于生活。
四、創編節奏型:
1、分組創編:幼兒四個人一組共同為曲譜(已學過的曲子)配上節奏型。
重點引導幼兒創編與簡譜對應的有特色的節奏型
[幼兒已有創編節奏型的經驗,為曲譜配上節奏型使幼兒更加明白了節奏是構成音樂的骨架,節奏的巧妙變化推動了音樂發展的動力。給曲譜配節奏型是幼兒一次生動有趣的音樂實踐。如果節奏譜再多幾份可能效果會更好。]
2、幼兒自由組合,互相配合合奏。
[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成兩組,其中一組唱旋律,一組配伴奏,進一步體驗合作的樂趣和感受音樂的快樂。]
五、復習舞蹈《扭秧歌》。
六、律動《小燕子》出室.
幼兒大班藝術領域教案4
活動目標:
⒈初步感受京歌的特點,主動學唱歌曲。
⒉嘗試用聲音、動作表現京歌,產生對京劇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⒈已學會兒歌“龜兔賽跑”。
⒉幼兒欣賞了一些經典的京劇,對京劇有初步的了解。
⒊“龜兔賽跑”音樂、圖片。
⒋“說唱臉譜”視頻。
活動過程:
一、借助圖片,復習兒歌。
⒈復習兒歌,有節奏朗誦。
師:上次我們學習了兒歌“龜兔賽跑”,還記得嗎?
⒉出示圖片。師:誰來看著圖片,念一遍給大家聽聽?
師:我們一起看著圖片,有節奏地念一遍。
⒊師:這首兒歌還可以唱出來呢!小戲迷們,聽好啦!
二、欣賞京歌“龜兔賽跑”,感受京劇的魅力。
⒈欣賞京歌“龜兔賽跑”。
⒉再次欣賞,進一步感受京歌的特點。
師:好聽嗎?那我們再來欣賞一次!
⒊提問:這首歌曲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曲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個別)
⒋小結:這是一首京歌,運用了京劇的演唱方法。京劇是我們國家的國劇,只有我們中國才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京劇,就連外國人也很喜歡。
三、學唱歌曲。
⒈欣賞京歌。師:你覺得在京歌“龜兔賽跑”中哪一句最有趣?
⒉了解“過門”,并學唱“過門”處。
師:“龍里格龍冬龍格里格龍”,是在每一段歌曲的最后唱的,這在京劇中叫“過門”。過門處是怎么唱的?誰來試試。
⒊師:我來唱主歌部分,你們來唱過門。
⒋師:這次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唱主歌部分,一組唱過門。
⒌交換演唱。
⒍完整演唱。
四、用聲音、動作形象表現京腔特點。
⒈師:怎樣才能把京歌唱得更好聽呢?
⒉教師示范,從聲音、動作兩方面形象展現。
⒊引導幼兒從聲音、動作兩方面著手嘗試將京歌的特點表現出來:
聲音:字正腔圓、有板有眼;同時加入念白。
動作:在念白處加入動作;每一段過門處,用不同的京劇動作亮相。
⒋形象展現京歌“龜兔賽跑”。
五、激發對京劇的熱愛之情。
⒈今天我們學會了京歌“龜兔賽跑”。平時你還聽到過京劇嗎?在哪里聽到的?可以請聽過的幼兒嘗試來表現一下。
⒉欣賞“說唱臉譜”。
⒊小結:京劇是我們國家的國粹,以后我們可以將京劇發揚光大,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并且喜歡上我們國家的京劇!
幼兒大班藝術領域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運動已有經驗創編值日生勞動的節奏動作,提升動作的協調性。
2、樂意大膽用動作、表情表現音樂,感受值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我長大了磁帶及錄音機活動過程1.欣賞音樂,幫助幼兒熟悉理解音樂。
第一遍欣賞音樂。要求:聽了值日生勞動的歌感覺怎么樣?(快樂、自豪、又力氣等)第二遍欣賞音樂。要求:邊聽邊想值日生是怎么樣勞動的?
2.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表演,教師幫助證了和提升。
幼兒隨音樂根據歷屆自由表演,要求表現值日生勞動的動作。
請幼兒在同伴面前表演自編動作,根據早上勞動、餐前準備、餐后整理等內容選取合適的動作,教師進行整理和提升,集體進行部分動作的學習、練習。(練習中鼓勵幼兒吧值日生快樂自豪的心情用輕快的動作和愉悅的表情表現出來)教師將整理和提升的動作組合成律動,完整地展示給幼兒欣賞。
3.集體學習、練習律動,快樂地隨音樂表演,教師示范,幼兒跟學,要求幼兒合拍,鼓勵幼兒把值日生的快樂、自豪感表現出來。
完整練習表演2—3遍。
4.使用《小朋友的書,美工》第三頁“能干的孩子”。畫畫勤勞的孩子。
我們都是勤勞的孩子,會做許多事情,快把自己做過的事情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