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
編寫教案有助于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怎么寫才規范?下面給大家分享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2、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上海大風車幼兒園開展了一次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幼兒園中一班和中二班的家長參加了這次活動。這次活動內容有”親子才藝大比拼“和”親子手工制作“。“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師網."通過這樣的一次親子活動,讓家長在了解自己孩子在園情況,和孩子一起親情互動的同時,也增強了家園互動。在活動中,家長跟著幼兒一起緊張一起歡笑,場面非常熱烈。
鋼琴獨奏
歌曲獨唱
歌曲聯唱
制作水果拼盤
制作水果拼盤2
好漂亮的水果拼盤,小朋友們一起來分享
和孩子一起制作手工:《夏天的故事》
家長們進行削蘋果皮比賽
家長現場展示書法1
家長現場展示書法2
媽媽唱歌,孩子伴奏
母女同臺展示才藝
英語情景對話
一起緊張一起歡笑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能大膽想象并畫出有創意的房子。
2、愿意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重難點
重點、難點:能大膽想象并畫出有創意的房子。
教具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相關的建筑物。
2、畫紙、畫筆、油畫棒等。
活動流程:
一、引題
(一)幼兒討論剛才看到的房子中你最喜歡哪座房子?它是什么樣的?
(二)幼兒自由講述。
二、引發幼兒想象,設計各種各樣的建筑物我們每個人都來設計一座漂亮的房子,看看誰設計的房子最奇特。
提問:你想設計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
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請個別幼兒描述自己想象的房子。引導幼兒從房屋外形、功能等方面進行構思,有創新和變化)
三、幼兒創作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作畫,設計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房子。
四、展示分享
(一)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漂亮房子,說說這座房子的作用和特點。
(二)集體展示。
把幼兒的作品布置在美工區,供幼兒交流、家長欣賞。
活動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學得輕松,玩得愉快,并創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動、有趣的作品。動手操作體驗是讓幼兒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過渡的必要手段。活動中,我并沒有直接用講授的方法去告訴學生怎樣刮畫,而是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體驗,尋找并發現問題。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3
《零件的創想》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零件、托盤及輔助材料進行拼擺造型。
2.能利用零件材料的特點進行造型,拼擺出有主題較豐富的畫面內容。
3.感受金屬質地零件拼畫的特點,在嘗試創作過程中大膽表現出自己的創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物質準備:
1.各種汽車零件、多種輔助材料、盤子。
2.圖片、PPT。
3.照相機一段舒緩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看一看、說一說,激發運用零件造型的興趣。
(1)欣賞作品,認識零件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魔盒,請你摸一摸、聽一聽,猜猜是什么?(硬硬的、涼涼的……零件)
“生活中你知道它們嗎?哪里發現的?”
(2)進一步感知零件的形狀、大小,并知道零件還可以用來作畫。
●幼兒在“看一看”、“猜一猜”游戲中進入活動。通過多通道的探索感知零件,激發幼兒審美創作的欲望。
2.玩一玩、擺一擺,引出主題創作。
(1)擺玩零件,嘗試創作。
師: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準備了零件和底板子,你們來變一變。
(2)點評作品,引出主題創作。
●通過“玩一玩、擺一擺”幼兒把玩零件的間接經驗轉化成直接經驗。
3.欣賞作品,選用適合的零件拼擺創作表現主題。
(1)出示PPT范例,引導幼兒觀察作品與范例的不同。
教師:“這里有小朋友拼貼的作品,跟你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添加了背景……除了零件還有其它材料)
(2)學習選用適合的零件累加拼貼表現主題,豐富畫面。
●第二次操作: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教師觀察并給予幼兒支持;PPT滾動播放給幼兒創作支持。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為有特點的作品拍照。
教師:“今天我們在盤子上進行拼擺,沒有膠,創作的時候不要把盤子拿起來,這樣你的作品會散掉。”
(1)鼓勵幼兒選擇合適的零件表現主題。
(2)在制作過程中,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教師巡回指導,從構思、造型、色彩使用、構圖等角度對幼兒進行輔導。讓每個幼兒在自己原有發展水平上再向前發展一步。
5.相互欣賞點評幼兒作品。
(1)欣賞作品,對比點評。
教師:瞧,零件變成了什么,添加了什么,又變成了什么?
(2)引導幼兒發現:一物多用
師:有的小朋友用水龍頭這個零件變成了有趣的鼻子,有的變成了眼睛,有的還變成了……想想下次還能變成什么。
要點提示:
1)選擇合適的材料表現零件主題,注意輔材的運用突出主題。
發揮自己的想象,自主創作。
活動小結
本次活動源起電影《變形金剛》的熱播,讓幼兒對機器、零件有了濃厚的興趣。是結合我園長期以來進行的“綜合材料造型研究”的課題,設計了這一節美術造型活動“零件的創想”。以幼兒的興趣點為支撐,嘗試運用生活中的零件進行拼貼組合,既能滿足幼兒強烈的探索欲望,又為幼兒創設了“大膽表現主題、自由創造造型、充分嘗試把玩零件”的機會。大班綜合美術創作“零件拼貼”本節活動的設計的思路是結合我們幼兒園綜合材料造型課題“因材施意”(根據材料的特征進行創作)的思路進行。本活動所有的環節的設計都試圖把孩子推到前面,最大限度發揮孩子的自主性,教師只是為孩子適時搭建腳手架(支架)。
《綱要》中也提出了: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者廢舊材料制作手工藝品,本節活動的主材零件里的小螺絲、螺帽、水龍頭扳子等都是小朋友在看完變形金剛后自主收集進行創作。關于一些投放可以表現細節特征的輔助材料:毛線、毛茛、清潔布、各類筆蓋、薯片罐蓋子等材料,也是幼兒生活中收集的,在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自主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創作,去表現。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剪、粘貼合釘的方法制作風車。
2、在用自制的風車布置教室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風車范例
漿糊、剪刀
正方形紙、紙棒幼兒人手一張
圖釘、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老師玩轉風車,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看看老師在玩什么呢?(風車)你們玩過嗎?風車轉起來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今天老師玩的是風車,很多小朋友都玩過,風車轉起來特別的快,有風、好玩極了。
二、出示操作材料,引導幼兒學習制作風車。
1、引導幼兒認識操作材料,猜測風車的制作方法。
你們知道風車是怎么做的嗎?請小朋友說說
2、幼兒自由說說風車的制作方法。
教師小結: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小結。
3、剛剛小朋友說了很多制作風車的方法,現在老師請小朋友看看制作風車我們需要用哪些材料?
教師小結:制作風車需要用到漿糊,正方形的紙,還有剪刀……
三、引導幼兒看掛圖,學習風車的制作方法。
1、你們看到圖上有什么?你能看懂圖上的意思嗎?你覺得圖上提示了我們什么呢?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小結:圖上有風車,這條線表示用剪刀沿著線剪,并且提示我們剪到中間就不能剪了。
2、剪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從什么位置開始剪?
教師小結:剪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把整條線剪斷,只要剪一半就行,從角落里開始剪。
3、剪好后怎么樣折疊出風車呢?還應該怎么做?
教師小結:小朋友剪好后把兩片葉子中的一片往中間折疊,這樣風車的上半部就做好了,下半部,我們拿好廣告紙卷成一個小棒子,然后用圖釘把風車釘上去,這樣風車就做好了。
三、鼓勵幼兒制作風車。
風車的顏色和形狀都不一樣!制作風車的時候要怎樣才能節約各種材料呢?怎么樣注意安全。
四、展示幼兒的風車,引導同伴見相互欣賞并玩風車。
你的風車怎么做的?你在制作風車時遇到困難了怎么辦的?請小朋友自己哪著風車在陽臺上玩玩。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區域活動時到手工去制作風車。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5
中班美術《風車》教案設計
設計意圖
本活動意圖創設一個愉悅、輕松的環境,讓幼兒在折紙中感受,引導幼兒學會合作,大膽表達,暢所欲言,共享成功拓展幼兒的思維,豐富幼兒的想象,同時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1,學做小風車,訓練幼兒手指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增強集體感它把幼兒緊密地聯系到了一起,使每個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現在提倡探索式教學,讓幼兒自己從觀察,操作中探索一些知識而不是我們教給他一些知識,根據這些我設計了這一節活動,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索推出風車的制作方法,讓孩子在玩的同時初步探索風車,這樣就有機的把藝術,健康,科學領域都結合到了一起,它能很好地發展幼兒的自然觀察智能,空間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
活動目標:
2.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現風車的制作方法,學會制作風車
3.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張彩紙
2.風車制作方法示意圖
3.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一張圖片讓幼兒猜是什么季節教師說上面都畫了什么上面有小女孩白云太陽花朵小草還有什么啊?然后讓給幼兒補充幼兒回答還有風車你們喜歡風車嗎這么好玩的大風車,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呢?這些啊是風車的步驟今天老師叫你們折風車拿起桌上的
彩紙
二、老師教幼兒操作
風車制作方法示意圖
1)把正方形的紙對折變成長方形
2)把兩條邊對著中間的線折折成長方形問:小朋友像什么回答:門風扇
3)上下兩條邊對折變成正方形現在我們的大正方形變成了小正方形
4)把正方形打開上下兩條邊向中間的線對折打開
5)長方形的一條邊向上折折到第一條線再打開向反方向折打開
6)上邊一條線向中間折折成小房子的形狀下邊同上
7)把兩邊分開折
教師再教一遍
然后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與他們一起制作,給他們講使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學習小風車折法。
師:小朋友都學會了折風車,折得又整齊又漂亮!
(評析:這一環節有助于幼兒養成看圖示折紙的習慣,提高了幼兒的精細動作能力,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折紙的興趣。這一環節充分利用了折紙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教育意味,從不同的角度觸動原有固化的折紙意象習慣,持續激發幼兒思維想象與操作嘗試。)
活動評價
總結評價結束活動請大家一起來評一評你認為哪個風車最漂亮。交流活動的目的是達到“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的教育要求。給幼兒提供主動探究、合作學習的自主發展空間。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6
美術活動:
一瓶盛開的鮮花活動依據:春天是花的季節,花的海洋,如何讓幼兒感受美,表現美,需要老師的積極有效的引導。這節課上我主要引導小朋友觀察花的結構(花瓣、花蕊、花梗的形狀與色彩)與花的形態(花的高低、前后、大小),在此基礎上畫出美麗的鮮花并進行有趣的裝飾。當我選擇作畫工具時,我選擇了線描畫作為本節課的主要作畫形式,有四個因素吧,線描畫是最簡單、最直接表現物象的繪畫手段。第一,線描畫使用工具簡單,一支筆,一張紙,無論是在家里、課堂里,沒有太多的限制,是孩子們感覺快樂的事情。第二,線是繪畫造型的基本元素,用不同的線組合不同的造型使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體驗與快樂。第三,孩子們可以運用線的豐富表現性,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表達、自由發揮、自由探索,創作出別具一格的作品。第四,變化無窮的線產生變化無窮的美,原始、可愛的稚拙美,跳躍、變化的韻律美,變形、夸張地裝飾美。小朋友的作品將顯示出線描畫的魅力。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花的結構和形態,學習用點、線、面進行有趣的裝飾。
2、能感受美,表現美,體會畫畫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師:4k紙兩張,繪制幾朵花朵,一瓶花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小朋友聽音樂安靜進入活動室。
基礎部分:
一、引導幼兒觀察花的結構,欣賞花的形態在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瓶花,你覺得花漂亮嗎?美在哪兒?
(1)花蕊是什么形狀?可以用什么花紋來畫?為什么?
(2)花瓣是什么形狀?可以用什么花紋裝飾?
(3)花梗是怎樣的?
小結: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想法真不錯。
(4)請小組長把花插到大花瓶里,你們看現在的花多了,更美了,這些花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大小、高低、前后)
二、學習花的畫法
(1)我們來畫一瓶盛開的鮮花,先畫什么,再畫什么?(老師示范)
(2)第二朵花畫在哪里?(請小朋友擺一擺)
(3)第三朵花放在哪里?……
(4)還有什么沒有畫?應該怎樣畫?
(5)把花插在你喜歡或你設計的花瓶里。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幫助幼兒畫在適當的位置,把畫花得大一點,鼓勵先畫好的小朋友豐富畫面。如花瓶放在了哪里?花瓶旁有些什么?誰最喜歡這么美的花?
結束部分:
告訴老師或小朋友,你想把這瓶花送給誰?為什么?
活動反思:
在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幼兒對花的結構以及不同花的形態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在繪畫中樂意用不同的線條及形狀來表現各種自己喜歡的畫,在花瓣、花芯、花梗、葉子的形象方面更為飽滿。
但是,這次活動中,我讓幼兒畫插在花瓶中的畫對幼兒來說難度太大了,他們很難把握花和花瓶的位置關系,所以很多幼兒都在花瓶上面畫花,而左右都不畫,所以花瓶里的花畫不多,但是他們又有表現的欲望,于是就用畫幾個花瓶的方法來解決。如果讓他們畫小花園的話效果可能會更好。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章魚的結構特點,并學習簡單的繪畫。
2、喜歡繪畫活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畫紙、彩筆、章魚視頻、幼兒已有繪畫封閉圓的基礎。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來了位新朋友,大家快來猜猜它是誰啊?接下來請每個小朋友都安安靜靜的看一段有趣的視頻吧。
二、播放視頻,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觀看完畢后教師提問:
1、這位新朋友是誰?(章魚)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大海里、水里)大海里還有什么?(水草、珊瑚、巖石等)它長什么樣子?(有兩只眼睛、一個嘴巴、圓圓的身體下有8條長長的、彎彎的像橢圓一樣的觸手)
2、它在海里是怎樣游動的?(幼兒可做動作模仿)在它的觸手上有什么?(像圓點的吸盤)它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噴出墨汁保護自己)
3、章魚有幾種不同的游動姿態?(向上、向下、向左、向右)
根據幼兒的.回答,帶著問題讓幼兒再觀看一次視頻。重點觀看章魚不同的游動姿態。
小結:章魚在遇到敵人、壞人時會噴出墨汁保護自己,小朋友也應該學會保護自己。
三、幼兒作畫。
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觀察繪畫不同姿態的、自己喜歡的章魚。教師做巡回指導。重點提醒幼兒繪畫完整的章魚身體。
四、作品展示,教師評價。
請完成繪畫的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師并做相應評價。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采用提問法,發現法,引導孩子積極動腦。多數孩子能積極參與,大膽猜想,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主動和同伴交流。由此孩子的活動興趣很高,活動效果明顯。但有個別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經過老師的暗示才能認真回答問題,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著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欣賞和制作吸附畫。
2、發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范畫:蠟筆畫剪貼畫;蛋殼貼畫吸附畫等。
操作材料:方形水盤8只;4組水彩顏料、棉簽、鉛畫紙、舊報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出示泡沫板請幼兒猜猜后面有什么?(讓幼兒說出不同的畫種,欣賞吸附畫與其他美術作品有什么不同,翻開吸附畫范例,引導幼兒欣賞,這幅畫是怎么畫出來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它需要哪些材料,水,水盆,水彩顏料,棉簽等。
二、吸附畫的示范,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示范在水中滴墨水和顏料的方法,選一張紙快速的放到水面上,數5,4,3,2,1,把紙輕輕的拿出來)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顏料水吸到紙上的過程,理解”吸”的意思,(讓幼兒說說顏料水是怎么到紙上去的
三、幼兒制作吸附畫
提出操作要求:看,耿老師手上的紙已經等不及啦,等著小朋友來變魔術呢,在變魔術前要注意:
先選好一張喜歡的紙,再選顏料,
擠顏料時要輕輕的一滴一滴的擠滴墨水、
把紙放在水面上觀察,等顏料吸到紙上后取出放到外面場地上曬干。
四、欣賞和想象
嗨,我們的吸附畫還沒干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中二班小朋友制作的吸附畫,大家一起來說說這些作品中有哪些奇妙的地方;你覺得你找到了什么?它們像什么?
討論“誰的吸附畫最奇妙”。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旨在引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幼兒從抽象畫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并在親身實踐中感受和體味到美的奇妙。幼兒在活動中都牢牢地被新奇的畫種吸引,他們一開始就對準備好的各種材料、工具感到好奇,在老師的示范操作下,想親手一試的欲望更加強烈了,又通過欣賞各種不同的畫種,了解到吸附畫與別的畫的不同所在,產生了創作的激情。在制作過程中,從一次次的實踐中,感受、體驗了“色彩”“圖案”變幻莫測的美,也經歷了制作過程中的失敗,領悟到色彩本身沒有美丑之分,只要搭配和諧就能達到美的效果。
在分析作品吸附畫的想象時,能從變形夸張的圖形的各個不同角度去觀察想象。孩子們沉浸在想象、創作及成功的愉悅之中,并從作品中獲得“美”的啟迪。微微小朋友的吸附畫很成功,當她的作品從水中撈起,圖案定型時,她十分欣喜,美妙夢幻的紫色圖案激起了她的聯想,我問她圖案像什么,她左看看又看看,隨口說出一個名字“秋姑娘,成成小朋友的“龍”也是栩栩如生,“龍”嘴巴里還噴出火焰,天空中還有閃電,仿佛聽到了轟轟的雷鳴身,孩子們的想象力給變化的圖案色彩給激發了。
通過實驗發現在本次活動中,不夠大膽,需先多做類似的游戲練習。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9
【活動設計】
《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近段時間,我們中班正在結合季節開展主題活動《大樹和小花》。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與樹進行親密接觸,他們和樹成為了好朋友。如何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又有助于發展幼兒的能力呢?于是,我設計生成了美術活動《春天的樹》,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想想、畫畫中嘗試并體驗紙團拓印畫的獨特魅力,激發幼兒熱愛美術、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目標】
1、欣賞春天的樹,嘗試用紙團拓印的方式大膽畫出自己喜愛的樹。
2、積極參與活動,能與同伴合作使用繪畫材料,體驗紙團拓印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能大膽嘗試用紙團拓印的方式畫出自己喜愛的樹。
【活動難點】
選用適宜的顏色表現出春天樹木的基本特征。
【活動準備】
多媒體、各色顏料、示范用紙和幼兒繪畫用紙、廢紙團、抹布、背景圖、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了解樹木特征
1、引導幼兒欣賞春天的樹,激發幼兒興趣。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樹朋友。
二、模擬演示,明確作畫方法
1、教師出示紙團拓印好的作品,引導幼兒發現繪畫方式和以前作品的不同。
2、教師以情景化的語言介紹今天的作畫材料。
3、請個別幼兒上來探索用紙團拓印作畫,教師提醒作畫方法。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出示背景圖,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3、播放音樂,幼兒自主作畫,教師適時指導。
四、評價展示,分享體驗成功
1、以小動物評畫和幼兒互相介紹作品的方式進行交流評價,感受成功的快樂。
2、和小樹林小動物拍照留念。
3、幫忙整理活動材料離場。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10
活動目標:
1.借助圖片發現蝴蝶翅膀大小、顏色、花紋都是對稱的,理解對稱的含義。
2.通過拼擺的方法表現蝴蝶對稱的翅膀和花紋。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套油畫棒。
2.若干單個圖案的圖片以及形狀圖片(偶數量),音樂磁帶及錄音機。
3.幼兒用書:《漂亮的蝴蝶》。
4.蝴蝶的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幼兒用書中的蝴蝶圖片,發現蝴蝶翅膀的秘密——對稱。
1.教師指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蝴蝶的圖案和線條。
教師:這里有這么多漂亮的蝴蝶,找找你最喜歡的蝴蝶,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
你看到了哪些形狀的翅膀?有哪些顏色?你還看到了什么圖案和線條?
2.教師引導幼兒細致地觀察一只蝴蝶,發現對稱的秘密。
教師:你們有沒有發現蝴蝶的秘密?他們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二)教師和幼兒共同探索用各種形狀以及對稱圖案來表現蝴蝶。
出示形狀圖片,引導幼兒操作形狀圖片探索各種對稱方法。
教師:如果讓你畫一只漂亮的蝴蝶,你想用什么形狀來表現蝴蝶的翅膀?怎樣才能對稱呢?誰來擺一擺?
讓幼兒操作單個圖案圖片,進一步探索運用對稱的方法和對比色(或漸進色)來裝飾蝴蝶。
教師:翅膀對稱了,還要注意哪里對稱更漂亮?你們會用什么樣的圖案來裝飾蝴蝶?圖案怎么對稱呢?
教師:你準備用什么顏色?我們以前是怎樣用顏色的?裝飾蝴蝶時還要注意什么?
(三)幼兒在幼兒用書上自由作畫,教師播放“化蝶”音樂。
教師指導以對稱為重點,在此基礎上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各有所側重,比如在造型和色彩上。
(四)展示和分享幼兒作品。
教師:找一找,哪只蝴蝶最漂亮?為什么?哪一幅是你最喜歡的?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11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小手,初步學會用手進行創意繪畫。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PPT、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蠟筆、磁鐵、黑板,夾子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師:小朋友,現在老師和你來玩猜謎語的游戲:"五個叉,不長葉,不開花,做事全靠它。"幼:小手師:你們能告訴我,你們的小手能做什么嗎?
幼:穿脫衣服、吃飯、畫畫等等。
師:對呀,原來我們的小手這么能干,現在請小朋友認真看看老師用手做什么?(師在黑板白紙上很快完成一個手形畫——小魚)師: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再添畫的小魚,這樣的畫就叫手形畫。
二、欣賞手形畫師:今天老師還帶來幾幅漂亮的手形畫。(出示PPT圖片,請幼兒欣賞,老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漂亮的手形畫是由什么手形變成的。
三、探索嘗試,合力創作
1、老師講解要求:三張背景畫(天空、草地、水上),選擇什么背景畫就盡量畫上相應的手形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擺出不同的手形,,進行大膽添畫,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模仿或在教師的引導下添畫。
四、收獲成功,作品展示(三張作品海陸空拼夾一起進行評價)請個別幼兒向大家說說,自己畫的手形變成什么?
活動反思:
要培養幼兒勇于創新、開拓,敢于標新立異,探索不同的答案,從而促進幼兒思維的靈活性、擴大幼兒思維的廣度和寬度,以適應現代人才的需要。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12
活動目標:
喜歡探索風車制作的方法,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幼兒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
激發了幼兒對風車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對風車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環境創設:
風車范例。正方形紙、剪刀、膠水、圖釘、鉛筆或小木棒等材料。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并制作風車。
活動難點:
四個角的粘貼方法。
活動過程:
一、好玩的風車。
——出示風車范例,玩風車游戲,激發幼兒制作風車的愿望。(結合識字:風車、轉動)
——風車是怎樣制作出來的?讓幼兒仔細觀察風車范例進行探討。
——教師鼓勵幼兒拆開風車范例,探索風車的制作方法。
——教師引導幼兒把握制作方法:用正方形的紙,沿著兩條對角線剪紙,只能剪到靠近中心的地方,剪出四個口,出現八個角,再將相隔的四個角粘貼到中心處。(隔一個角一粘)
二、做風車
——提供制作風車的材料,鼓勵幼兒邊研究范例邊制作風車。鼓勵合作研究。
——提醒幼兒:做一做,看一看,邊琢磨邊制作。
三、玩風車
——幼兒玩自己制作的風車,鼓勵分享玩風車,比一比哪個風車轉動得好。
——研究自己制作的風車在轉動時是否有問題,幫助幼兒尋找問題的原因,嘗試修改。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13
設計意圖:
1、培養幼兒從小愛科學和對科學的興趣;通過活動,使幼兒感知風的大小與風車轉動的速度有關。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風車轉動的速度與風的大小有關,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2、引導幼兒用各種卡紙、紙杯、等材料制作簡易風車,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麥桿、卡紙、剪刀、紙杯、圖釘等。
2、風扇、扇子、等。
活動過程及方法:
1、發現小風車轉動的原因,做個小風車玩一玩。
2、試試怎樣讓風車轉的快。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
出示一個大風車利用班級里面的自然風觀察風車的轉動(可以在班級開門產生對流風,或是用風扇使風車轉動)
提問看看風車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轉起來的,引導幼兒說出風使風車轉動起來。
(二)做一做
給幼兒提供制作風車的卡紙、紙杯,麥桿、剪刀和圖釘,讓幼兒自由選擇學習制作風車
方法略
(三)玩一玩
讓幼兒動手玩一玩自己親手制作的小風車,讓幼兒感覺與發現怎么使自己的風車轉動起來。
(四)比一比
誰的風車轉的快,引導幼兒采用多種方式使風車轉的更快。
(五)想一想
想一想風車為什么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引導幼兒說出實驗結果。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14
活動目標
1.感受煙花的美感特點,初步了解色彩、線條的表達方法。
2.嘗試用多種材料表現煙花的色彩和形象,感受并發現不同材料和工具表現出來的不同美感特征。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活動準備
1.PPT、煙花視頻。
2.水彩顏料、塑料管、彩色皺紋紙、彩色毛線、油畫棒、膠水、抹布、黑色繪畫紙。
活動過程
1.感知欣賞。
(1)觀看影像材料:教師與幼兒共同觀看有關節日煙花的錄像,讓幼兒感知煙花的色彩和形象。
(2)引導幼兒發表對各種煙花的認識與了解,例如:說一說煙花像什么,色彩、亮度上有什么變化等,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見解。
2.討論表現煙花的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創作出五顏六色美麗的煙花作品。
(2)說一說自己想用什么材料來表現煙花。
3.幼兒創作。
(1)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美術方式進行煙花創作活動。
(2)教師在活動中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和肯定性的鼓勵,必要時協助幼兒完成創作。
(3)教師指導時注意:繪畫組重點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各種顏色的深淺過渡,感受亮點變化與增添白色之間的關系。粘貼組重點關注設計過程中其內容的合理性、選擇材料的適宜性、制作方法的可行性。
4.欣賞作品,交流經驗。
組織幼兒分組展示作品,每組選代表介紹自己的作品,感受不同的藝術風格。
5.活動延伸。
(1)將美工材料和未完成的作品放入美工區,供幼兒繼續操作。
(2)引導幼兒閱讀學習資源,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煙花的美感,并表現煙花。
教學反思:
我認為美術活動,應該多讓幼兒動手,可在這次的活動中,由于我導入部分和欣賞圖片過長,所以幼兒動手操作時間很短,幼兒的想象力沒有很好的表現出來。在讓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時,教師沒有加上適當的引導導致幼兒選擇的比較偏,我及時做出了調整,避免了部分材料不夠的情況。但從幼兒的作品來看,活動還是達到了想要的效果。
中班的美術創意教案篇15
活動目標:
1、學習手指點畫。
2、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紅、黃、藍、綠四種顏料,每位幼兒一張畫有“新年樹”的鉛畫紙、抹布。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快要過年了,老師帶來了一棵新年樹,可是這樹還沒有裝飾過,我們一起來把它打扮得漂亮一些。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裝飾新年樹。
(1)教師邊講解邊示范點畫的步驟。
“新年樹上有許多彩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彩燈怎樣才會亮?”
(2)請個別幼兒示范點畫的方法,集體檢查彩燈是不是都掛在了“電線”上。
(3)幼兒為新年樹掛彩燈,教師個別指導。
每一盞燈都要掛在電線上,彩燈的顏色要漂亮、豐富。
3、教師引導幼兒同伴間相互欣賞各自創作的作品。
(1)檢查每一盞燈是否都亮。
(2)激發幼兒在新年樹上點畫或粘貼其他裝飾物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