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學習諺語積累
我們如果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必定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習真正快速有效。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學學習諺語積累,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小學學習諺語積累
1、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2、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3、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4、花兒凋謝不再開,光陰一去不再來。
5、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將忙事待明天。
6、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7、追趕時間的人,生活就會寵愛他;放棄時間的人,生活就會冷落他。
8、山高流水長,志大精神旺。
9、壇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10、見強不怕,遇弱不欺。
有效的學習方法
1、目標學習法
掌握目標學習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布盧姆所倡導的。布盧姆認為只要有最佳的教學,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多數學習者都能取得優良的學習成績。
教學內容是由許多知識點構成,由點形成線,由線完成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構成彼此聯系的知識網。因此明確目標,就要在上新課時了解本課知識點在知識網中的位置,在復習時著重從宏觀中把握微觀,注重知識點的聯系。另外,要明確知識點的難易程度,應該掌握的層次要求,即識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不同層次,最重要的就是明確學習重要目標,即知識重點。有了目標能增強我們學習的注意力與學習動機,即為了這目標我必須好好學習。
可見,明確學習目標是目標學習法的先決條件。目標學習法的核心問題,是必須形成自我測驗、自我矯正,自我補救的自我約束習慣。對應教學目標編制形成性檢測題,對自己進行檢測,并及時地反饋評價,及時矯正和補救。
學習目標與人生目標不同,它比較具體,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它可以使我們比較容易地享受成功的歡樂。增加我們的信心。因此,目標學習法也是成功教育的主要策略之一,同時,實現學習目標也是實現人生目標的開始,只有使大小、遠近目標有機的結合,才會避免一些無效勞動的發生。
詩人的創造,哲學家的辯證,探險家的技藝——這就是組成一個偉大科學家的材料。
——季米里亞捷夫
2、問題學習法
帶著問題去看書,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確,這既是有意學習的要求,也是發現學習的必要條件。心理學家把注意分為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兩種。有意注意要求預先有自覺的目的,必要時需經過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的事物發生注意。它表明人的心理活動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問題學習法就是強調有意注意有關解決問題的信息,使學習有了明確的指向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問題學習法要求我們看書前,首先去看一下課文后的思考題,一邊看書一邊思考;同時,它還要求我們在預習時去尋找問題,以便在聽課時在老師講解該問題時集中注意力聽講;最后,在練習時努力地去解決一個個問題,不要被問題嚇倒,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你進步的過程。
3、矛盾學習法
矛盾的觀點是我們采用對比學習法的哲學依據因為我們要進行對比,首先要看對比雙方是否具有相似、相近、或相對的屬性,這就是可比性。對比法的最大優點在于:(1)對比記憶可以減輕我們記憶負擔,相同的時間內可識記更多的內容。(2)對比學習有利于區別易混淆的概念、原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3)對比學習要求我們把知識按不同的特點進行歸類,形成容易檢索的程序知識,有利于知識的再現與提取,也有利于知識的靈活運用。
綜觀中學課本,可比知識比比皆是,如政治內容中,權利與義務、民主與法制、物質與意識、和平與發展等等;如語文學習中,復句與單句、設問與反問、比喻與借代、記敘與議論、實詞與虛詞等等;如數學學習中,小數與分數、指數與對數、奇函數與偶函數、平行與垂直等等;如化學學習中,金屬與非金屬、晶體與非晶體、化合與分解、氧化與還原、酸與鹽等等。對比學習法不僅可以用于同一學科內的學習,還可以進行跨學科比較,如學習政治可用語文中的句子分析法來分析政治概念,如在學習近現代史中的民族解放運動時,又可以利用政治有關民族的基本觀點,學習自然學時,可回憶一下有關語文課本中的有關科學家的傳記文章,也可結合唯物辯證法的有關原理進行學習。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1、學會早讀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的時間是短暫而寶貴的,學生們最好的記憶時間也是早晨,所以學會早讀就掌握了記憶的方法。早晨你可以選擇任何你想記憶的科目,不論是數學、語文,還是政治歷史,在精力最旺盛的時候用來記憶這些內容最適合不過了,所以每個學校都會有早自習。
2、學會聽課作筆記
筆記本是一個學生最重要的東西,更是學習和復習的靈魂,老師講的內容的記錄,卷子訂正的錯題,都需要記錄,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東西記得越多,代表你吸收得越多。并且可以分成幾類來進行記錄筆記,比如錯題就用錯題本、新內容就只記新的東西。
3、學會問老師和同學
許多同學總有一種心理,學不會不敢問老師,怕別的同學看見認為自己裝模作樣,如果學習不是為了讓自己聽懂而學,那么學習就是無效的;總是害怕別人的眼光,那么你的學習只會原地踏步。所以平時聽不懂的內容,要大膽的去詢問老師和同學的解答,才能慢慢在學習上進步。
4、學會復習
學習最重要的一步當然還是復習,“溫故而知新”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前期的知識積累下來,你不可能全部都記在腦海里,薄弱的地方要時刻拿出來復習,加深記憶,這才是一整套學習流程。
5、學會閱讀
除了自己的學業課程之外,還可以讓孩子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增長見識與內涵,不要求達到出口成章,但是肚子有點墨也是很有必要的。人總是要不斷學習,不斷精進自己的知識,作為學生更是,汲取養分。
學習的四種誤區
囫圇吞棗
這是貪多求快的心理在作怪。讀書好比吃飯,匆匆忙忙地狼吞虎咽只會造成對知識的消化不良,細嚼慢咽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才能吸收好。
如果吃得很快,剛吃到嘴里還沒品嘗就咽下去了,就算吃完了也不會知道是什么滋味,也不好消化。朱熹說:“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
淺嘗輒止
這是蜻蜓點水的心理在作怪。對于已經學會的東西,還要身體力行地去運用,更何況對于似是而非、模棱兩可、還沒有真正學會的東西呢?淺嘗輒止是無法學會的,更不用說篤行了。
正確做法應如王陽明所說:“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
專找捷徑
這是急于求成的心理在作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雖然對工程項目可以趕工期、提進度,學習也可以趕時間、提效率,但是必不可少的步驟和材料是不能省略、不可缺少的。
缺工省料,會造成知識體系的大廈基礎不牢,極易坍塌。有一個笑話,說一個富翁大修土木,想建一座三層樓的房子,他看見工匠們打了很深的地基,又在地面上立柱砌磚,連忙跑過去,對工匠們說:“我要的是第三層,下面的第一、二層我不要,你們這樣做不是太浪費了嗎?”我們學習可不能像他一樣啊。
遇難即止
這是畏首畏尾的心理在作怪。“攻書不畏難,難終成易;求學莫怕苦,苦后變甜。”古人讀書遇到的困難比現在人要多的多,卻保持著求知若渴的勁頭和不畏困難的精神,“寒夜讀書忘卻眠”,甚至“挾策就枕”。
北宋名臣范仲淹年少時“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思想家顧炎武每逢外出“則以一騾兩馬,捆書自隨”。對遇到的問題他們不怕苦思冥想,提倡“書從疑處翻成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比前人,我們有何困難值得畏懼呢?
“活到老,學到老”。讓我們趁著還有不少時間,端正學習態度,多學習,愛學習吧!
課后溫習加鞏固練習。
每次聽完課后,閱讀一些相關的輔導資料,做一些相關的習題。現在的輔導資料很多,尋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情況的輔導書。在書店的輔導資料書架前大致閱讀一些,感覺哪本適合自己就用哪一本。如果不會選擇,可以咨詢以下老師。如果有問題要及時請教老師,有意識地提前了解的學習初三、中考的試題,并分項對相關中考題類整理,進行階段性復習。初二物理要結合奧物的題目,系統了解初二物理下學期的知識點,并做相關的中考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