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教育個人心得體會
寫心得可以記錄下個人的故事和情感,留住生活的印記和回憶,也可以為將來的生活提供借鑒和啟示。優秀的環保教育個人心得體會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環保教育個人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環保教育個人心得體會篇1
今年寒假里,讓我最得意的作品就是設計并親手制作了一件綠色環保車模服——用廢舊材料做成的孔雀服。
聽說我要參加“綠色車模”形象大賽,我們全家都被它鼓動起來了,瞧!外公外婆從老余杭趕過來出主意;媽媽提早下班回家想辦法;我呢,借此機會可以大顯身手。
孔雀服的材料非常環保:有廢棄的桌布、剩余的彩紙、套蘋果的塑料套、家里裝扮用的假花、環保袋、皮筋、還有卷紙的筒芯。
首先,做衣服的裙擺。拿一塊桌布,把它的兩個長用尺子在60厘米的地方劃一條線,然后,把它連起來,再剪開,它的一半就成了一個梯形,接著,在梯形的右下角劃一條弧線,把它剪開。接下來,用弧線做支點,把60厘米的繩子饒一圈,并把下面一端畫一條橫線,再把一條條橫線連起來,用剪刀剪去,把另一半也這樣做。再把第二塊象第一塊一樣做成裙擺。然后,把藍色彩紙剪成圓形,把金色彩紙剪成水滴形。再把圓形貼在水滴形上,做成象眼睛一樣的圖案貼在裙擺上。為了防止掉落我再加了一層透明膠。最后,四塊桌布用針線縫起來,“哈哈”
亮麗、時尚的孔雀服裙擺展現在你眼前了!
做完了裙擺接著做孔雀“身子”了。首先,拿一個藍色的環保袋,把底下的封口給剪去。然后,再把拎拎的兩條帶子剪斷。最后,把裙擺和身子連在一起,“呵呵”一條亮麗、時尚的孔雀服就大功告成了!
孔雀的冠可不能忘記。首先,拿一個卷紙的筒芯,再找個套蘋果的塑料套包在筒芯外圍。接下來,找個黃色的大塑料套包在白色塑料套外面,再用家里裝扮用的假花插到卷紙的筒芯里。然后,用皮筋扎住,粘上眼睛圖案。最后,用針線縫住,再穿一條線戴在我的頭上。瞧!我站在一輛白色小轎車前,輕輕揮起孔雀的“翅膀”,變成了“綠色車模”形象大使哦!
我想告訴大家,孔雀也和我們人類一樣,需要有清新、美麗、環保的自然環境。
環保教育個人心得體會篇2
魚兒喜歡清澈的河水,因為那是它,們的家園;花兒喜歡肥沃的泥土,因為那是它們的家園;鳥兒喜歡澄澈的藍天,因為那是它們的家園。
可是,我無法給它們一個美好的家園。我已經做到了,可人們呢!我們可以這樣想:假如,我們是魚兒、花兒、鳥兒,那我們怎么生活呀!
魚兒、鳥兒、花兒死亡之日,將是世界末日。因為肉食動物沒有了魚兒會死亡,那么相克的動物們也會死掉。花兒枯了,那誰給咱們釋放氧氣啊?那咱們……后果不可思議。
說完了動物們、植物們,再說說我們人類。
我的家鄉以前空氣清新甜潤,河水清澈見底,樹木蒼翠欲滴,天空湛藍深遠,可現在我的家鄉……
我家旁邊有個鍋爐房,那里天天冒煙,空氣已經被污染了。汽車又開來開去,空氣已經讓居民生病了,我決定要多種樹,美化家鄉的空氣。
每天上學的路上,我都會聞見一股難聞的氣味,那就是河里散發出來的,讓我喘不過起來,更不可思議的是人們還把大量的垃圾往河里扔。
人們現在開了田,處處都需要籬笆,就亂砍伐樹木,土地出現裸露了,我決定要掛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樹木是我們的好朋友,請不要傷害她。
我抬頭一看,天上煙霧濃濃,好像一片烏云。有的是從鍋爐房冒出來的,有的是從化工廠冒出來的,有的是從汽車上冒出來的。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也是生命的搖籃,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護母親,保護生命的搖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們要保護環境,保衛我們的家園。
快點行動起來吧!地球母親等著你。
環保教育個人心得體會篇3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地球是我家,創衛靠大家!”可是誰又真正了解過,行動過。10個人中恐怕只有3個人真正了解過,行動過,而其余7個人無非就是偶爾從電視上看到,這么大的差距,真可悲。
保護環境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難,大街小巷上到處都有痰,人們到處都在吸煙,吸完了就丟在地上。中國是一個吸煙大國,20__年的中國煙民已達3.6億人,其中青少年就有500萬20__年的中國青少年煙民正向這1000萬躍進。吸煙有害健康,無數人應吸煙導致多種癌癥及心血管病的事例擺在眼前,吸煙者卻還在增長。
吸煙暫且不說,就說垃圾吧,有些人把垃圾倒在馬路上。每個人經過時都會聞到一股濃濃的臭味,還有的人把廢水倒在馬路旁的花草上,使這些花草都枯萎了。人們吃過的香蕉皮,喝過的酸奶瓶,使用過的塑料物品都扔在了馬路上,大街上。
垃圾不是隨手一扔就了事的,還有亂貼亂畫,踐踏草坪等不雅現象,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就可以為所欲為,它關乎到這個地方的環境甚至是整個市的整潔。
地球是唯一一能讓大家生存的地方,地球也只有一個,我們不要讓陋習毀了地球,不要把電視廣告語成為一片浮云,環境衛生不是說說就管用的,應該行動起來,管好自己的嘴,不隨地吐痰,不在公共場所吸煙;管好自己的手,不亂扔亂畫,不亂扔亂丟;管好自己的腿,不踩踏草坪;管好自己的家搞好學校以及公共場所的衛生壞境,并且多多宣傳這類知識,讓大家都攜起手來共創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