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
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的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下面是關于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后的笑容。85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25軍先后進行長征。在長征路上,英雄的紅軍在毛澤東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激戰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陜廣大地區調動敵人,擊退了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了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了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里,取得了長征的勝利。紅軍長征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勝利。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學習和弘揚長征精神,對凝聚中國力量,實現偉大中國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到三峽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國精神的動人篇章不難發現,它們的源頭,無不來自長征精神。在鮮血中凝就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有什么樣的精神,就有什么樣的力量;有什么樣的信仰,就有什么樣的方向。85年前,這精神讓長征將士譜就了人類英雄主義的壯歌;85年后,這精神仍將閃耀在實現中國夢、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以長征精神成就中國夢,離不開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是我黨我軍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向著黨指引的方向走,向著離日寇最近的地方走,這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使紅軍戰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空前迸發。據歷料記載紅:一方面軍翻越山脈18座,其中5座長年被積雪覆蓋,行程二萬五千里;紅二方面軍行程約1__0里,攻占縣城92座;紅四方面軍行程一萬里,三過水草地;紅25軍行程近一萬里。長征途中的重要戰役戰斗近600次,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紅軍指戰員日均行軍74里。長征途中,領袖與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指揮員一馬當先、沖鋒在前。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不僅使紅軍順利通過古老的大涼山,而且點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紅軍的模范行動,使億萬群眾認識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從而堅定地選擇了革命,選擇了希望。
苦難凝就輝煌,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挑戰磨礪出偉大的軍隊、偉大的精神和偉大的奇跡。今天,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正確道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巨的長征。當年的戰火已經散去,新的長征依然山高水長。面對嚴峻的困難、復雜的考驗,我們特別需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激勵和鞭策全黨全國人民敢于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敢于壓倒一切挑戰而不被任何挑戰所壓倒。讓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無畏地大步前進!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2】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完了《紅色之旅》這本書,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毛澤東爺爺就出生在這里,他從小,熱愛勞動關心別人,他的同學因家中貧困,所以經常吃不上飯,毛澤東知道后,就經常送飯給他吃,那個人非常感謝毛澤東。
我讀到這里,心里不禁慚愧起來--有一次,我們發現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可是我們并沒有去扶起老奶奶來,而是在一旁幸災樂禍,現在想起來真有點后悔呀。
在長征路上,紅軍們忍饑挨餓,艱難跋涉,戰勝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而我呢,做事總是半途而廢,不堅持到底,前幾次到公園去玩,看見大哥哥,大姐姐們滑旱冰的那英姿颯爽的樣子,我佩服的五體投地,第二天就讓媽媽給我買了一雙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哪有那么好學,剛一滑就摔了好幾次骨碌。我沒有勇氣再學了,在爸爸的耐心勸說和指導下,我才堅持學了下來。和紅軍叔叔的堅強意志相比,我簡直太渺小了。
楊靖宇為了活下去,經常吃一些棉絮,樹跟和樹皮,生活十分艱苦。敵人不讓家屬送吃的,想存心餓死他。可是過了好多天了,楊靖宇依然頑強的活著,敵人很奇怪,就剖開他的身體,發現有許多棉絮之類的東西。楊靖宇這種戰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使敵人地為之敬畏。
我們現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我們的意志和英雄們相比,卻是一個矮子,一個巨人。他們在我們心目中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我們從這些先烈身上汲取精神養料,從小勵志發奮圖強,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學習踐行長征精神心得體會樂觀是戰勝苦楚的法寶,樂觀是超越艱難的利器。精神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講到,敵對、仇恨的情緒是戰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因素,其中“士氣”充分表現了精神的力量。戰爭必然和人民有關,“士氣”必然是蘊藏在人民心中的激情爆發。
狹路相逢勇者勝,而勇敢又不只是勇敢,更有智慧,有毅力,有不屈不撓的樂觀精神。上兵伐謀,樂觀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利刃,“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勇氣超過對方,相對而言力量就超過對方。有了樂觀,相對而言就比對方多了一分力量。
樂觀,是一種能夠開啟希望之窗的精神力量。看到希望,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就有了奮斗的力量。看到的希望可大可小,可遠可近,卻能深深的感受到內心的鼓舞。樂觀,有來自外界的引導;有來自內心的開朗。
長征的勝利生動的繪寫了這一偉大力量。我們偉大的紅軍戰士,用堅毅與樂觀,創造了舉世未有的空前奇跡。長征精神,是對共產主義堅定信仰和樂觀主義精神;是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是顧全大局、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從1934年10月長征開始,到1936年10月長征勝利結束,我們偉大的紅軍戰士樂觀堅定,足跡遍中國,長驅數萬里,爬雪山,過草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用樂觀主義的英雄氣概,闖出生路,譜寫凱歌。宣告了我們的紅軍是不可戰勝的力量,宣告了紅軍的道路就是人民解放的道路,同時,播撒了武裝革命的種子。
樂觀,能夠戰勝自然;樂觀,能夠戰勝敵人;樂觀,能夠戰勝黑暗。樂觀,帶來光明,帶來勝利,帶來溫暖,帶來美好,帶來我們理想中的幸福世界。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3】
今天,老師給我們上了《金色的魚鉤》這一課,我感慨萬千。這篇課文講的是紅四方面軍過草地時炊事班長接受黨的任務,帶著三個小病號走出草地而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事跡。學完這篇課文后,我被老班長那舍己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感動了,更被他們那一往無前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感動了。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之等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紅軍不怕長征路,就算走了再多的山、再多的河,在他們的'眼里,好像根本就沒事。《長征》這首詩正是描寫了紅軍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記得有一次,我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遇到了一道思考題,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準備放棄。但在這時,我突然想到了紅軍!紅軍在過草地、過雪山時,都在用驚人的毅力支持者自己,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再大的風雨也很難挫敗他們。而我,卻被一道小小的思考題挫敗了。想想現在,再想想以前,我們的生活環境與紅軍的生活環境成了一道鮮明的對比。既然我們在這么好的環境下學習,我們就應該好好學習,刻苦鉆研,不能被任何困難所挫折。想到這,我開始鉆研這道思考題,不一會兒,果然想出了解題方法。把這道題算了出來。因此,我明白了只要你像紅軍那樣不松懈,不怕困難,就能成功。
長征精神,在我心中。我會用紅軍那不怕苦,不怕累、自強不息的民族革命精神來激勵我前進!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大家還記得這首詩嗎?這是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親自為紅軍長征寫的一首詩。其實,我們學過的許多課文都與長征有關。比如,《豐碑》《金色的魚鉤》《軍神》。我們應該向課文里的人學習,學習他們身上的各種好精神。
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解放軍們克服種種困難,縱橫十一個省份,攻占七百多座縣城,進行了三百余次戰斗,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奪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越荒無人煙的地區,不知死了多少人,終于勝利到達陜北革命根據地,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天地,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奇跡!
今年10月,是紅軍長征出發__周年紀念日,我們要弘揚長征精神,學習長征精神。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兩年,中國工農紅軍離開了原來根據地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有一個人叫于利祥,從1998年10月8日至2005年10月22日,自費110多萬元,累計用了整整4年零8個月的時間,跨越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走完了紅一,二,四方面和紅軍二十五軍長征經過的'路線,共行9萬多華里,現場拍攝長征遺存圖片2萬多張,尋訪老紅軍數十人,寫日記及相關資料80多萬字。他的行動本身,就體現出了可貴的長征精神。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告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5】
長征路上,長征精神,像一條條長長的大河、一股股巨大的長征精神,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長征精神,像一條長長的大河、一股股巨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有著十五個特征和歷史意義,長征精神是我們國家一致的,我們每個人也都知道,長征精神的重要意義是指引我們走出長征的迷茫路,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
一個有著長征精神的國家,就有著長征精神。一個長征精神,就是我們國家的精神,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長征精神的重要意義在于它能夠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長征精神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它還是我們黨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我們國家的精髓。長征精神的意義是指引我們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是我們國家一筆巨大的財富,它將會成為我們國家的精神財富。
我國長征精神的歷史意義在于我們的精神,而長征精神又是我們國家的靈魂,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血脈,它將在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發展。我們每個人也都知道,長征精神也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它將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血脈,也將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血脈,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長征精神在我國國家長足發展和民族振興中的重要意義在于它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它還是我們國家的精髓。長征精神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更是我們國家的靈魂,它將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長征精神的意義在于它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它還是我們國家的血脈,也是我們國家的血脈,它將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血脈,也將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血脈,長征精神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更是我們國家的精髓。
長征精神不僅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而是我們國家的靈魂,它將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也將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血脈,長征精神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長征精神不僅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而且還是我們國家的靈魂,長征精神不僅僅只指引我們國家長足發展,而且還是我們國家的靈魂。長征精神是我們國家和民族血脈,它將在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發展中華民族的靈魂。
長征精神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而且還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僅指引我們國家長足發展,更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的重要意義在于它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更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在長征精神的實踐中表現得鮮活,而且還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血脈,它將在長征精神的實踐中表現得更鮮活。長征精神的實踐證明長征精神是一種實踐,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它將在長征精神的實踐中表現得更鮮活,它將在長征精神的實踐中表現得更明顯。長征精神不但是中華民族的靈魂,還是一種實踐,更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更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也將在長征精神的'實踐中表現得更鮮活。長征精神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而且也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的實踐表明長征精神的實踐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
長征精神不但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也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還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更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而且還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
長征精神不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而是長征精神的生命。長征精神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而且還是我國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也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結,而且還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僅僅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命,更是我們國家長足發展的靈魂。長征精神不但是中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6】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紅軍創造的人間奇跡,是中國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也是中華民族一部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七十多年前,紅軍長征取得了勝利,七十多年后我們牢記了這個偉大的歷程,也牢記了“紅軍”這個永恒、響亮的名字。
紅軍是堅定的。我記得小時候讀過一篇《紅軍帶傷爬雪山》,十分震撼,赴紅軍長征會師舊址參觀學習后,內心更是對他們充滿了深深的敬意。
頻繁轉戰、動蕩不定的環境已經讓紅軍筋疲力盡,何況他們負傷時沒有藥品,也沒有足夠的食物,行走艱難的他們想要爬上寒風刺骨的雪山,簡直不可想象。然而,紅軍傷員們望著高聳險峻的雪山并沒有退卻。他們堅強地爬了上去,因為他們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他們相信紅軍會贏,共產黨會贏,正義能戰勝邪惡!
紅軍的偉大使他們走過寒風刺骨的雪山;走過泥濘不堪的草地;走過獨具天險的瀘定橋;走過水流湍急的金沙江;走過奔騰咆哮的大渡河……長征路上有著紅軍的堅定信念;有著紅軍的堅實足跡;有著紅軍的責任感;有著紅軍的不屈靈魂!紅軍長征是歷史上空前絕后的奇跡。紅軍為了中國和所有中國同胞努力著、堅持著、奮斗著,做著不屈的抗爭。紅軍長征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斗志昂揚、勇往直前!
赴會寧參觀學習時的場景使我思緒萬千,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心中那份真誠的誓言。藝術家們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貌,精心設計展現了當年長征會師中艱難悲壯的歷程,寫成文字,雕琢成塑像,使后輩人永遠銘記偉大的新中國的誕生是以無數革命先烈以流血犧牲的代價換來的。紀念館的'每一件革命紀念品和墻壁上每一副宣傳畫背后的故事都震撼人心。懷著對革命圣地的憧憬與期盼,懷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崇拜,我們銘記這些偉大的歷史,也銘記不朽的長征精神。
作為一名蘭州大學的學生,作為社會的新青年,作為黨的后備力量,在今天我們要深刻理解不朽的長征精神,繼續發揚、繼承不朽的長征精神,用老一輩的革命精神激勵我們刻苦學習,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為祖國的明天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7】
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的民族又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長征。雖然再沒有雪山和草地,但我們同樣面臨著歷史和時代的挑戰。這種挑戰,是一種更為長期、更為嚴峻的考驗。它表面上看起來并非那么艱難,那么壯烈,但要取得勝利,卻是相當不易的。今年,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__周年。想那90年前,經過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了重大的犧牲,翻過了一道道山,涉過了一道道水,行程兩萬余里,陸續到達陜北,終于完成了一、二、四方面軍的勝利大會師,為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長征精神的形成:長征精神的形成絕非偶然。它而是以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精神做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紅軍廣大官兵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磨礪而成的。
任何一支軍隊的精神特質,都深深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長征精神所體現的理想、信念、情操、氣節、風格、作風等,就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優秀文化傳統的體現和升華。中國工農紅軍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長征途中他們時時處處銘記國家民族的大義,牢記勞苦群眾的疾苦和訴求。紅軍長征正值中華民族危亡之際,中國共產黨人自覺肩負起歷史責任,率先高舉起抗日救國的大旗,并把這種深厚凝重的民族大義轉化為紅軍指戰員不畏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英勇行動。長征精神所體現的這種為民族不畏艱險、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民族使命感和歷史責任感,正是中華民族“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百折不撓、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偉大民族精神的生動展現。
長征精神的啟示:紅軍長征雖已成為過去,但長征精神永遠不會過時。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中浴血重生的光輝歷史,為我們留下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我們今天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有著許多重要啟示。
第一,黨的正確領導是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毛澤東在總結長征經驗時指出:“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長征勝利的歷史經驗昭示我們,無論過去搞革命還是現在搞建設和改革,都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這是我們各項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前提。
第二,艱苦奮斗是戰勝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艱苦奮斗,玉汝于成。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也是萬里長征留給后人的一個重要啟示。可以說,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史。
第三,團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長征是一曲團結協作的凱歌。長征途中,紅軍將士風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現了數不清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感人故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同樣離不開團結協作精神。
第四,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的事業興旺發達的牢固根基。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和擁護,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各項建設事業不斷發展的穩固基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中,我們必須始終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遠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實事求是地說,長征,是我們黨和軍隊,由于一錯再錯的錯誤路線的領導,迫于嚴酷形勢的一次無奈的戰略大轉移。“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紅軍主力上征途,戰略轉移去遠方”這是老紅軍蕭華同志所創作的《長征組歌》里對中央紅軍離開江西革命根據地時的悲壯寫照。但是,正是在這個戰略大轉移的過程中,一次次失敗的教訓和血的事實,使我們的黨和軍隊認清了錯誤路線的本質和危害,從而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銳目光洞察形勢,用他那軍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揮紅軍,戰勝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于到達了陜北,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也使中國革命走向了一個新的起點,從此踏上了勝利的坦途。
在長征勝利以后的歲月里,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著中國人民前赴后繼,用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又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斗爭,終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長征,就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改革開放的今天。而在堅苦卓絕的長征過程中所形成的長征精神,正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能夠領導中國人民取得輝煌勝利的強大精神保證。
歲月悠悠,轉瞬已經七十年過去了。當年那支衣衫襤褸、疲憊不堪,依靠著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讓全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軍隊,已經成為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國家武裝力量,成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師。撫今追昔,讓我們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革命理想大于天”,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那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就是最有力的證明。正因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撐,我們的紅軍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勝利的可靠保證!可以設想,如果沒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說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現在,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祖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千變萬變,人民群眾的理想和信念沒有變,對黨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沒有變。人民群眾渴望革命老傳統、老作風的回歸,期盼著革命老前輩為之奮斗的目標早日實現的愿望沒有變。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一輩紅軍戰士大都作古,離開了我們,但他們的精神和信念卻留存了下來,成為了我們黨,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現在,在我們的黨內,特別是在一些領導干部中,很有一些人對長征精神,對老紅軍的革命精神和信念、對革命的老傳統不屑一顧,有的甚至于肆無忌憚地糟蹋這些寶貴財富,這是非常令人震怒和痛心的。誰褻瀆了紅軍的精神和信仰,誰就是人民的敗類,就是人民的罪人!
現在,我們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而長征精神必將為激勵和教育全黨、全國人民“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在新的長征中實現我們的最終理想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8】
走好新的長征路,我們砥礪忠于信仰、獻身理想的高尚品格。長征是漫漫長夜中的一次艱難跋涉,更是中國精神的一次光明書寫。盡管不知最后落腳點在哪里、到何時才能結束,但紅軍將士堅信“只要跟黨走,跟著抗日救國的理想走,就會有前途”。今天,時代變了,條件變了,但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的理想和事業沒有變。那種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揚斗志,那種堅守信仰信念的政治定力,任何時候都需要葆守在心、恪守以行。全黨在理想信念上堅定不移,黨的領導就更加堅強有力,中華民族就必將一往無前。走好新的長征路,我們秉承為人民求解放、為萬眾謀幸福的為民情懷。長征是一條戰略轉移之路,也是一條救國為民之路。“十送紅軍”的軍民情深,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秋毫無犯,“北上抗日”的堅定戰略方針,“歃血為盟”的民族團結佳話,為長征烙印下深厚的為民底色。實現民族復興、增進人民福祉,先輩矢志不渝的目標,正是我們必須肩負的使命。新長征路上,牢記宗旨、植根人民,是我們一切工作的旨歸。常懷為民之心、恪盡為民之責,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將激發同心共濟、開創未來的磅礴力量。
走好新的長征路,我們堅守顧全大局、團結一心的.政治本色。長征是我們黨走向成熟,黨內政治生活走向正常有序、嚴肅規范的歷史見證。長征中的艱苦世所罕見、犧牲難以想象,然而黨員干部和紅軍將士展現出講政治、顧大局,講規矩、守紀律,講統一、促團結的革命風范,將被迫實行的戰略轉移,變成了開創革命新局面的勝利進軍。新長征路上,延續長征精神,傳承革命風范,錘煉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政治品質,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我們黨必將永葆生機活力。
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斗、接力探索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都需要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中推進。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哪一項任務面臨的挑戰都堪比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共產黨人的“趕考”遠未結束,長征永遠在路上。迎著民族復興的恢弘愿景,讓我們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長征路上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新業績。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9】
7月18日,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從北京直飛固原,驅車70多公里到將臺堡,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并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說,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這次專程來這里,就是緬懷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今天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有一種紀念叫繼承,有一種精神叫永恒。長征,永遠的豐碑;長征,永遠在路上。當前,我們黨正率領全國各族人民致力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壯麗事業。這是一次更為艱辛漫長、波瀾壯闊的新長征。走好新的.長征路,我們必須將長征精神融入心靈、鑄入血脈,以勇敢的姿態,迎接新考驗、應對新挑戰、奪取新勝利。
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樹立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紅軍不怕遠征難……”何以不怕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用一位紅軍老戰士的話來說,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黨領導紅軍在長征中愈挫愈奮、戰勝一切困難和敵人的力量源泉。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樣不可能一帆風順,前進的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艱難險阻。越是形勢復雜、困難壓頂,越要用堅定的理想信念砥礪精神、激昂斗志,堅信“只要跟黨走,就會有前途”。
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具有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上有飛機轟炸,下有圍追堵截,紅軍突破湘江、四渡赤水、攻克婁山關、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激戰臘子口,每一壯舉都驚天地、泣鬼神,靠的是什么?就是勇往直前、不怕犧牲的精氣神。當前,深化改革到了攻城拔寨、闖關奪隘的關鍵時刻,要攻堅克難、走向成功,絕不能沒有一股氣、一股勁。改革關頭勇者勝。只有像當年紅軍一樣,勇往直前、百折不回,才能趟過深水區,開辟新天地。
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保持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紅軍老前輩。”這句俗語折射出紅軍在長征中面臨的艱難困苦。可以說,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史。艱苦奮斗,玉汝于成。走好新的長征路,我們應當自覺地傳承好艱苦奮斗的接力棒,大力弘揚艱苦創業、厲行節約的優良傳統,堅決克服不思進取、為官不為、貪圖享樂安逸的思想,堅決抵制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襲,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長征精神,歷久彌新;長征之路,沒有終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無數的“雪山”、“草地”要過。只要我們像當年紅軍將士那樣,忠誠于黨,不忘初心,團結一致,奮勇拼搏,銳意進取,就一定能在新的長征路上不斷奪取新勝利、創造新輝煌!
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學習心得【篇10】
是什么力量,讓我們為之動容?是什么精神,讓我們自豪回首?是什么努力,讓我們感到無限的驕傲?是他--那偉大的壯舉,光輝的歷程!
距長征結束已經已經整整_周年了,我們懷著夢想,懷著希望的一代人知道,是長征給了我們學習、游戲的機會,沒有長征的勝利,又何來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和美滿!每一個中華人民,都會為長征而感到自豪。因為這樂觀堅定而又豪邁的精神,已經深深地扎在了我們的心中!
滾雪山,過草地,渡金沙,戰鐵索,這么多故事,哪個故事不流傳在大街小巷?紅軍不畏艱險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們小學生的學習上,同樣也需要長征知難而進的精神,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我們必須努力去克服,而不是欺軟怕硬。想一想長征的那些老前輩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不好好地珍惜,又如何能對得起他們?自從知道長征精神_周年后,我開始發奮地努力,不再像以前一樣遇到小小的困難就退縮:那次我正在做數學題,結果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奧數題,難就不說了,還劇復雜,算了幾次結果都不一樣,當時我就是很喪氣,一下子吃癟了,心想:這道題簡直不是人做的,還是跳過吧!就這樣,我放棄了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當時已經被困難沖昏了頭腦,什么長征不長征的精神全都忘了,殊不知紅軍在遇到困難時根本沒有“跳過”的機會,只能亮劍,向困難發起挑戰,最終還是勝利了,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
由此可見長征精神是多么的可貴,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一個團結、互助的群體。回想當時的放棄,真不知道有多么的慚愧,紅軍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去自豪的。當義勇軍進行曲結束時,我會昂頭挺胸,自豪地看著國旗,因為長征精神,會在我的心中永存,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