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
紅軍長征體現了艱苦奮斗的作風以及團結一致、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怎么寫最好?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必看15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1)
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已過去90周年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歷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__篇章。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關于長征,有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關于長征,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事跡。滿腔熱血的中華兒女,在歷書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長征的歷史不可忘,長征的精神不可丟。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90周年,我們正處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因此,我們要牢記革命、建設成果和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增強實現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繼承發揚紅軍長征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高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把我們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當年長征,一路上有無數令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可是長征最終為什么還是勝利了?紅軍將士們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軍的堅強團結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靠的是他們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偉大的長征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偉大的長征精神。
如果說長征精神在生活中的作用,那可太多了。當我對學習產生厭倦的時候,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長征精神,想到只有不怕任何困難用盡一切力量學習,長大了才能報效祖國,為祖國貢獻力量。當我在勞動中怕苦怕累的時候,我又會想到長征精神,想到要不怕苦不怕累,要把集體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當前,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這是新的偉大長征。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刻苦學習,長大后才能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美好,我相信,中華民族一定會再創輝煌!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2)
長征,一首壯麗的詩篇講述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讓我永遠銘記在心。紅軍戰勝艱難困苦、永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義、集體主義、艱苦奮斗的精神。激勵我去戰斗!長征精神激勵我向前沖,向前進!走長征路!長征精神永駐我心。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進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書寫了中華民族的一部英雄史詩。紅軍長征途經四川,智取遵義城,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翻越夾金山。為紀念紅軍長征90周年,我們將追尋紅軍長征的足跡,以今天的視角,回顧紅軍的英雄業績,解密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解析長征帶來的深刻影響,展現長征的風采?!凹t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按蠖蓸驒M鐵索寒”,今天我終于誦懂了這座被譽為“通往共和國之路”的名橋。我們要謳歌中國紅軍不屈不撓、英勇作戰、無私無畏的革命精神,緬懷和發揚前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弘揚長征精神,就是因為長征精神于全人類都是一筆永恒的精神財富。所以,長征精神是無國界的。長征精神的精髓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不移和不懈追求。面對敵人的`圍追堵截,面對無數的艱難險阻,紅軍戰士毫不畏懼、英勇戰斗,靠的就是對中國革命光明前途的堅定信念和不懈追求,這是他們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希望就不會滅;只要心中依然永存信念,勝利就在不遠處。
弘揚長征精神不是口號,更不是空話,而應該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自古以來都是“行勝于言”。
弘揚長征精神,立志報效祖國,是我們青少年一代的奮斗目標,立志報效祖國,是歷史賦予我們青少年一代的使命。讓我們團結起來,用實際行動,去報效祖國吧!
長征精神對于整個人類的生存、奮斗和進取的價值都是非凡的,它以無可比擬的信念堅定、艱苦卓絕、不屈不撓而獲得一種具有全人類意義的永恒性,矗立起一座穿越時空的精神豐碑。
生活中我們要向紅軍戰士那樣遇到困難奮勇攀登,滑倒了爬起來,再前進,困難最終會征服的。既不要因基礎差而憂慮,自暴自棄;也不要因壓力大競爭激烈而背思想包袱。要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潛能,戰勝自己的惰性,以飽滿的熱情、積極自信的姿態走進學習,一定能磨練出良好的意志,取得優異的成績,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
回顧歷史,激勵我努力進取、勇于拼搏。加深對長征精神的理解,激發我的愛國主義情操。學校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大家如能踐行長征精神,從學習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從改正自身的不良行為習慣做起,堅持不懈,最終化外在的行為規范為內在的素質,那么,就一定能夠有所成功,成為學習的佼佼者,成為我校的文明衛士,成為大家心中的楷模,成為時代領跑者。
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在進取中學習,在思考中升華。紅軍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辛而斗志更強,我們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繼承優良傳統,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優秀人才。
我們要把長征精神當作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精神動力、一種行動指南、一種人生追求。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3)
歲月悄然流逝,可是長征精神卻沒有隨時間的流逝而隱埋,卻有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當她看到戰士們吃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帶時,她落淚了,她把自己要飯討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里。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的美餐?!芭Fぱ鼛唛L,草原荒地好干糧。熬湯煮茶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崩蠇寢屄犞鴳鹗總冏跃幾猿摹杜Fぱ鼛Ц琛?,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還有一次過草地,一位在戰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
這就是長征精神,這就是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這就是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
作為當代的熱血青年,我們應該有自己的遠大理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也是一次充滿艱辛的長征,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青少年新的長征!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重新踏上長征路,弘揚長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尋金色的理想,追尋明媚的春光,追尋火紅的太陽。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泵看温牭竭@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后的笑容。90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25軍先后進行長征。在長征路上,英雄的紅軍在____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激戰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陜廣大地區調動敵人,擊退了上百萬窮兇極惡的追兵阻敵,征服了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了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縱橫十余省,長驅二萬五千里,取得了長征的勝利。紅軍長征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將士弘揚偉大革命精神的勝利。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學習和弘揚長征精神,對凝聚中國力量,實現偉大中國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到三峽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國精神的動人篇章不難發現,它們的源頭,無不來自長征精神。在鮮血中凝就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有什么樣的精神,就有什么樣的力量;有什么樣的信仰,就有什么樣的方向。90年前,這精神讓長征將士譜就了人類英雄主義的壯歌;90年后,這精神仍將閃耀在實現中國夢、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以長征精神成就中國夢,離不開堅定的理想信念。這是我黨我軍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們黨和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向著黨指引的方向走,向著離日寇最近的地方走,這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使紅軍戰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空前迸發。據歷料記載紅:一方面軍翻越山脈18座,其中5座長年被積雪覆蓋,行程二萬五千里;紅二方面軍行程約1900里,攻占縣城92座;紅四方面軍行程一萬里,三過水草地;紅25軍行程近一萬里。長征途中的重要戰役戰斗近600次,幾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戰,紅軍指戰員日均行軍74里。長征途中,領袖與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指揮員一馬當先、沖鋒在前。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結為兄弟,不僅使紅軍順利通過古老的大涼山,而且點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紅軍的模范行動,使億萬群眾認識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從而堅定地選擇了革命,選擇了希望。
苦難凝就輝煌,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挑戰磨礪出偉大的軍隊、偉大的精神和偉大的奇跡。今天,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正確道路,也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又一次偉大而艱巨的長征。當年的戰火已經散去,新的長征依然山高水長。面對嚴峻的困難、復雜的考驗,我們特別需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激勵和鞭策全黨全國人民敢于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敢于壓倒一切挑戰而不被任何挑戰所壓倒。讓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戰勝的中國力量,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堅定無畏地大步前進!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5)
90年前,紅軍三大主力齊聚會寧,開啟了中國革命由此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會寧紅軍會師,中國安寧”每一個前往會寧“尋根”的人,都能從紅軍烈士陵園的每一座墳塋、會師紀念館館藏的每一件物什中,體味到那段難忘、艱辛而光榮的歷史。
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穿越大草地、翻越大雪山……倒下了再站起來,再前進!再前進!在經過長征的出發點瑞金、轉折點遵義、落腳點延安之后,1936年10月10日,中國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到達會寧勝利會師,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紅軍在長征途中先后經歷過7次會師,而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地區的會師,是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意義最深遠的一次。會師后,紅軍的力量得以空前團結和壯大,會寧會師也由此成為紅軍走向抗日前線的起點;通過會師,真正確立了____在黨和軍隊的領導地位。
當時,黨中央選擇會寧作為三個方面軍會師的地點主要是國民黨軍隊在這一線兵力薄弱,有利于紅軍大部隊集結休整。而且當地紅軍的群眾基礎非常好。將三個方面軍的會師地選在會寧的人是____。____早在一年前就已率紅一方面軍到達陜北。在紅二、紅四方面軍甘孜會合后的北上途中,1936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陜北保安討論三大主力紅軍會合地點時,周恩來建議,會寧是隴東重鎮和交通樞紐,是古代中原通向西域的必經之路。紅二、紅四方面軍北上,必須經過會寧。在會寧會師既占領了樞紐地區,又掌握了戰略主動權。紅軍長征勝利會師以后,會師大部隊先后在會寧戰斗休整一月之久。
一名黨員干部在參觀結束后感嘆:這是一次對心靈的洗滌之行,讓自己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艱苦卓絕的萬里長征,紅軍戰士和老一輩革命家留下的這些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自己前行。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6)
是什么樣的精神讓我們如此敬佩和懷戀,在紅軍長征90周年之際,讓我們回憶當年紅軍那種寧可犧牲自我,去保全集體的精神。
時間的思緒不由得飄回到90年前,紅軍長征過草地,爬雪山,四渡赤水的英勇畫面,為了部隊的安全,34師師長陳樹湘率領部隊為紅軍殿后,掩護主力隊伍撤退后,他們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們撤退的時候,湘江已經被國民黨封鎖了,他們又餓著肚子,回湘西打游擊,撤退途中,陳師長腹部中了敵人的子彈,他命令其他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獲,敵人很高興,準備去邀功,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拉斷,最后壯烈犧牲,年僅29歲。
長征中還有許多的紅軍戰士為了隊伍的安全,不惜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在我眼里,紅軍能完成"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每個戰士都是英雄,要是沒有長征就不能保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現在改革開放的成就。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當念到這句格言時,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紅軍長征,我會想到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深深熔鑄于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
今年是紀念長征90周年的時刻,讓我不禁想起____同志就長征作過的精辟總結"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隊",90年過去了,長征精神依然鼓舞著我們華夏兒女。
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努力奮斗,這是新的偉大的長征,確定了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制定了發展戰略和宏偉藍圖。
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徹底改變歷遺留下來的貧困落后的面貌是異常艱巨的任務,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困難和風險,需要我們不斷的發揚長征精神,發揚黨的艱苦奮斗的傳統,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長征道路上,不斷奪取新的勝利。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7)
在長征組歌中,共有10首詞,這10首詩歌中,寫了紅軍戰士們長征二萬五千公里路程,路程中紅軍戰士們吃苦耐勞,翻山越嶺,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到達目的地。
讓我感動的是王加忠,他無私奉獻,在紅軍戰士過草地時,由于草地里的水有毒,他就用自己唯一的一個水壺,救了成千上百的紅軍戰士。在別人休息時,他在雨中為戰士們接水,完全不顧自己被雨淋濕;烈日酷暑時,他自己滿頭大汗,也舍不得喝一口,都舍下來給戰士們喝。
紅軍戰士們為了我們幸福安寧的生活,在這次長征中,雖然那一條條波濤兇涌的江河,一座座巍然屹立的雪山,一片片茫茫無際的草地,前有荷槍實彈的堵軍,后有鋪天蓋地的追兵,上有狂轟監炸的飛機……艱苦卓絕,逆境叢生,但是紅軍都克服了一切艱難困苦,創造了我們幸福安寧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向紅軍叔叔們學習,許多人都會浪費糧食,我也是一個挑食的孩子。每當吃飯時,看到不好吃或不喜歡吃的菜,碰也不肯碰,好吃的也就一個人吃,不好吃的都剩下或全都倒了,自從自己知道了紅軍叔叔們為了長征而受的苦。我心里很慚愧,我們不應該這么自私,不能只把好吃的吃完,不好吃的就全都留給爸爸媽媽,俗話說“好東西要一起分享!”我們應該要一起吃,不要獨吞,不好吃的也得少吃一點,因為每個菜都有營養,而且這些糧食都是農民伯伯日日夜夜都在田野里,彎著腰,辛辛苦苦種出來得呀!所以我們要珍惜,那時紅軍戰士們衣服上都占滿了補丁,而且還干渴饑餓?,F在呢,我們不愁吃,不愁穿,又待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我們應該要好好謝謝紅軍叔叔,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紅軍戰士們將生存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20多萬紅軍將士流盡了最后一滴血,我想對紅軍叔叔們說:“辛苦你們了,紅軍叔叔們,謝謝你們,給了我們幸福而安靜的生活,你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你們那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我們新一代人值得學習的!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8)
紅軍長征精神被人們傳載多年,一代代的中國男兒們用懷著先烈們那顆壯烈的心,看過紅軍長征真實場景,我感覺到生活中那些被我們認為是困難的事情就像是“小菜”一樣。
直至如今,紅軍戰士們踏草地,越江河的情景還久久不能忘懷,在我的腦海里時隱時現。第一次了解紅軍的大概是在小學學課文——《金色的魚鉤》。我們從其中不僅體會到像老班長這樣的紅軍戰士的舍己為人,照顧晚輩,強烈的責任感所深深震撼,更為他們當時所處的環境更為心顫。當時對這只是一個淺薄的認識,現如今,學過了歷史,看到了當時的真實場景才真正的認識到紅軍長征精神的精神所在。從長征開始的幾萬人到長征結束后的幾千人,對一個“零”的區別,曾不薔芰嗽躚鋅岬南質怠?
上周六,學校也組織我們學生進行了一場“長征”足足三十公里,那感覺真是痛不欲生,浴霸無能。在途中我們親身體會到堅持不下去要強撐著走下去,大腦與雙腿“打架”的真正感受。都在那綠色小徑上的我們仿佛也像是紅軍戰士,真正的體會到當時紅軍的感受。想到他們是我們走的八百多倍,不僅由衷的欽佩。正所謂“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等我走完這“長征”,心里滿滿的成就感就在蹭蹭的向上冒。我想那紅軍戰士們也是如此,“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也真正的體會到了一次革命樂觀,英雄主義精神。
長征,遠足……不管是什么,都無法阻止我們向前,自己不僅是自己的主宰也同是自己的上帝,命運把握在我們自己手里。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9)
長征勝利已整整70周年了,但長征精神永遠牢記在我們心中。
同學們一定聽說過紅軍過草地這個長征故事吧,要說到草地,你們可能會想到公園里那長著綠茵茵小草的草坪吧,是既平坦、又好看,但是在當時紅軍過的草地啊,簡直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荒無人煙的。草叢里的河流交錯,積水泛濫,到處籠罩著陰森迷蒙的濃霧,露在外面的水呈淤黑色散發著腐臭的氣息。紅軍們若是用力過猛,就會陷進去,甚至連整個身體都會埋進去。曾有位紅軍戰士為了救自己的戰友,就連自己也犧牲了。我想:陷在這泥潭之中的,也不止這兩位吧!這就是舍己為人的精神。
紅軍戰士們不僅僅有舍己為人的精神,而且還有鐵一般的意志。
1936年11月16日是陰歷小雪,大別山的寒冬到了,狂風卷著雪花,鋪天蓋地。就在這天晚上,紅25軍每人背著三天的干糧,兩雙草鞋,冒著風雪,從羅山縣何家沖出發,開始了艱難的長征??吹竭@里,我不禁疑惑了:只有三天的干糧、兩雙草鞋,紅軍是怎樣進行長征的呢?
沒有衣服,戰士們只能找一些破舊的野獸皮披在身上,以抵御嚴寒……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想想:我們現在,一到冬天就穿起了漂亮的棉襖或是羽絨服,還有暖氣、空調……饑餓了,戰士們找不到吃的,只能找樹枝樹皮,或是干草等等,用水泡了煮著吃。而我們呢?我們卻拿著大把大把的零花錢,有了薯片還要冰淇淋,吃了麥當勞還要吃肯德基。渴了,沒有水喝,就從地上抓一把雪來吃。這就是紅軍戰士們鐵一般的意志。
同學們想想紅軍戰士們在長征中的艱苦生活吧,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紅軍戰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讓我們學學紅軍戰士們的精神吧,共同為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而努力!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10)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每次聽到這首氣勢磅礴的《長律·長征》時,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一幅幅紅軍長征時的畫面,80年前是紅軍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震驚中外的長征之歌。為了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我們六年級的同學在老師的陪伴下參加了“重走長征路,共筑中國夢”的主題實踐活動?!帮w奪瀘定橋”“爬雪山”“穿越電網”等項目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我們先挑戰了“穿越電網”我排在第四個,馬上就要輪到我了,我即緊張又激動“不會摔跤吧······看起來好難啊······恩······后面是什么呀······根本看不到······聽凌文艷說后面還好······并不是很難······誒······葉凡怎么還沒回來啊·······呀,又落后了······快呀,快呀!”我忐忑不安的想著。“陳瑤,加油,葉凡回來了!快!”我聽了,連忙和葉凡擊掌,然后“獨木橋”前。雙手緊緊的攥著兩邊的繩子,腳下的'木板一晃一晃的,我好幾次都險些掉下來,前面沒繩子了,我只好側過身來,像螃蟹一樣橫著走。我邁出的每一步都很小心,生怕從木板上掉下來,陣亡了。好不容易走過了“獨木橋”我又來到第二個關卡前。第二個關卡有9排鋼圈我們要從鋼圈里穿過去。我右腳先跨過鋼圈再用雙手抓住鋼圈的頂端,把左腳也跨過來“還好我不胖,還好我腿長,不然的話,準卡在這一關?!蔽以谛睦锇迪仓?/p>
接下來的關卡我都一個個的闖過了。最后我以最快的速度沖回起點和下一位同學擊掌,然后又和大家一起賣力的喊著加油······
美好的時光過得總是那么快,馬上就下午1:30了我們要坐車回學校了。參加了重走長征路,共筑中國夢”的主題實踐活動后,我對紅軍的敬意更深了,是紅軍,征服了千難萬險,是紅軍走完了大半個中國,是紅軍創造了人類嶄新的歷史。我敬佩紅軍,我敬佩這些為我們獻出生命的戰士們。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11)
爬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這些是在紅軍長征中最為驚險的歷程,如今為了鍛煉我們這些小記者的意志力,將在國防教育基地模擬一次重走紅軍長程路。“四渡赤水、彝海結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這些只有書本、電視上看到過的故事,我們今天將一一體驗,雖然會很苦很累,但一定非常有意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等待我們的將是何種嚴峻的考驗呢?我心中充滿了期待。
一條彎彎曲曲的“之”字形小路,一直延伸到一片青翠的山林之中,今天我們將沿著這條小路進行一次“紅軍長征”。
一大早,我們集合后,開始踏上征程。大家頗有一番“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氣勢,跟著教官沿著紅軍當年行走的路線,跋山涉水,從“紅都瑞金”出發,因為早餐沒吃,還沒走多久,我們的肚子就開始抗議了,還不停的折騰。在“突破地樁網和天網等封鎖線”后,來到桂北“湘江河畔”。終于可以吃早飯了,我們一個個,像餓狼撲食似的,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用完早餐,有了力氣,我們繼續前行。走出瑤寨,我們踏著垂直石梯繞“之”字山徑一路前行,而今天的太陽似乎太過熱情,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一路護送著我們,火辣辣的陽光,無情地曬著我們嬌嫩的皮膚上,雖然熱的我們大汗淋漓,但我們還是登上陸定一在長征回憶錄中提到的“老山界”,來到“通道會議舊址”。接著又穿過險要的“婁山關”,突破天險“渡烏江”,來到著名的“遵義會議會址”。
接下來,我們又要去走瀘定橋了,又會有什么嚴峻的考驗等著我呢?
漸漸的,我的體力快用完了,沒有了出發時那種“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但我還是咬牙堅持著,我心想:就因為我們平時在家嬌生慣養,缺少鍛煉,所以吃不了一點點苦,今天,我就要挑戰自己,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目的地。只有堅持到最后的人,才能成為勝利者。就這樣一路給自己加油打氣,終于靠著頑強的毅力爬過了一座山,來到了由幾塊木板和幾條鐵鏈組成的搖搖晃晃的瀘定橋。橋下河水滾滾向前流著,我心中的恐懼也不斷的涌動。望著腳下波濤洶涌的河水,我緊張的小蹆直打顫,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上陣,心驚膽戰地往前挪動,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我又一次戰勝了自己,安全的度過瀘定橋。
半天的長征之旅結束了,雖然只是模擬,但我們已經累的疲憊不堪,連說話的力氣都沒了。以前聽長征故事只覺得紅軍叔叔了不起,今天通過親身體驗,對紅軍叔叔更加敬佩了,跟紅軍叔叔們相比,現在的我們就好像是生活在蜜罐里。今后我們一定要學習紅軍為了理想堅持不懈,永不退縮的精神,努力學習,像正確的目標前進。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12)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一陣陣洪亮的歌聲蕭山洪山教育基地的操場上傳來。走近一看,那穿著整齊軍裝的的小戰士站的十分整齊,歌聲響徹云霄,這次我們去體驗了重走長征路的活動,我們先挑戰“過雪山”。來到場地,一面高大的攀巖墻出現在眼前,看上去很有難度,再加上剛下過雨非常滑,困難又高了一級。張亦菲上了,她一腳猜到石頭上,直起身子,想去抓上面的一塊石頭,當她抓住石頭尋找下一個立足點的時候,她腳一滑,險些摔了下來,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我們在心中為她助威,終于,他第一個爬上了頂峰。錢景行顯得十分害怕,他的腳都發起抖來,可是他的意志卻異常堅定,絲毫沒有打退堂鼓,一鼓作氣攀上頂峰,這種堅持的'精神十分可貴。
來到一座橋邊,這座橋沒有橋面,僅有幾個木樁,人踩在上面搖搖晃晃,我踩到了第一個木樁上,看到下面全是水,心中暗想,我要是一腳踩空豈不是成落湯雞了?我鼓足了勁給自己暗暗加油,終于來到了對岸。在長征時,紅軍是淋著槍林彈雨,在搖搖晃晃的瀘定橋上前進,腳下是滾滾的江河,若一失足,就只能犧牲。他們的環境比我們艱難千百倍,我們走一點就被嚇個半死,我在心中默默為紅軍致敬。
在完成了所有項目后,我們三個大隊都順利會師,以為年逾古稀的老人上來給我們講話,他曾經是一位飛行員退休了那么多年還在工作。他說的那兩句話現在還回蕩在我的耳邊:“想想兩萬五,以后不怕苦,想想老前輩,以后不怕累?!笔前。莾扇f五千里長征,豈是一般人能忍受的,只有我們的紅軍,他挺過來了,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讓我們高喊,紅軍萬歲。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13)
90年前,一支為了正義,為了解放窮苦人民的革命隊伍——中國工農紅軍,讓人們見證了這漫漫征程。他們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艱難前進;在敵人的圍追堵截狂轟亂炸中忘死拚搏。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奪取臘子口翻越夾金山跨越大草地……這一件件,這一幕幕刻骨銘心催人淚下的悲壯的情景,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紅軍戰士們硬是靠著自己的雙腿,歷時一年余,轉戰十一個省,縱橫兩萬五千里,終走完了漫漫長征路。
是什么使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呢?難道有神仙相助嗎?還是老天刻意的安排呢?不!都不是!完全是靠他們那種堅定的理想信念,不畏艱難險阻不怕犧牲堅韌不拔和革命樂觀主義的長征精神!
如今,90年過去了,我們特別懷念那些浴血奮戰為國捐軀的先烈們,我們要繼承他們的革命遺志,接過革命的火把一代一代傳下去,弘揚長征精神,繼續新長征。在前進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絆腳石,攔路虎,我們難道要退縮嗎?不,當然不。
我們不但不退縮,還要用長征精神克服困難,打敗挫折。當個人的利益和集體利益放生矛盾時,自覺地做出自我犧牲來維護集體的利益;當碰到各種困難的時候,勇往直前;當遭受挫折和失敗時,不氣餒,要有為達到目標而產生的鍥而不舍的恒心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奮斗不息的精神。
我們沒有忘記長征,更沒有忘記創造這個神話的偉大功臣——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14)
90年前,我們黨率領著她的正義力量,翻越茫茫雪山,跨過泥濘草地,經歷生與死血與火的錘煉,用理想和信念創造了舉世無雙的歷史奇跡,更是譜寫出氣壯山河的長征精神。什么是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反復在心頭默念,決心在血液里銘刻。
“一個沒有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對于長征精神,我們要終身銘記,讓它進入我們的脈管融入我們的血液!銘記長征精神,就是銘記那段蕩氣回腸可歌可泣的歷史歲月;銘記長征精神,就是銘記那些為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前輩;銘記長征精神,就是銘記自己面向黨旗的莊嚴宣誓;銘記長征精神,就是銘記自己“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的無悔選擇……
一是做到立足教育教學本職,潛心育人,講好每一堂課,把知識傳授給瑤鄉學子;二是聯系服務地實際,扎實開展扶貧公益行動,助力教育精準扶貧,并積極宣傳和開發富川的優質農業資源,為瑤鄉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微薄力量;三是協助支教學校加強基層共青團和少先隊建設,使基層學校團組織在團員的發展與考核學生思想的教育與引導團隊生活的策劃與管理困難學生的資助與幫扶志愿活動的組織與開展等多個方面的制度更加健全完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支教路上,青春路上,人生路上,我們用長征精神引領行動,用長征精神凝聚力量,不斷奪取新長征路上的新勝利!
紀念中央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心得感悟(精選篇15)
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縱橫11個省,長驅二萬五千里,排除萬難,勝利到達陜北。
時光飛逝,如今長征的勝利已經90周年了,在90周年前,那一支英勇的隊伍在革命寫上了光榮的一筆。它好似一副畫卷畫著氣壯山河的英雄畫面:在冰天雪地里,風似刀般割在英雄們的臉上,但他們卻宛如一條巨龍,蠕動著、蜿蜒著它龐大的身軀,穿越著那二萬五千里的路程。夜晚,伸手不見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澤連片,沒有道路,沒有人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
長征中的艱險是我們在平和年代所不能想象的,英雄們頑強不屈,抵御自然災害,長途漫漫和糧食短缺問題。前輩們穿著草鞋在雪地、在沼澤中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我們要把他們身上堅持不懈地優良美德傳承下去。當我們碰到困難的時候,應該想想這些在長征中的英雄是怎樣克服困難,他們在那么艱難的時候都能挺過來了,我們這些小困難為什么就不能解決呢?
現在的學生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很發達了,所以在吃飯的時候,覺得這個菜不符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這是多么不應該的阿!有句名言說過:“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或許這個還不夠,那我們應該會想到在紅軍長征的時候,那些英雄們在面對糧食短缺的時候,竟然還用草皮,樹皮來做糧食填飽肚子,而現在我們有足夠的糧食卻不好好珍惜。我們應該好好像那些紅軍叔叔們學習啊!
但在社會上也有像紅軍叔叔面對困難從不喊苦的人。就像造隧道的工人們,他們在一個溫度達到40度以上的空間里面工作,而且在炎熱的夏天,外面的溫度已經夠高的了,可以想象他們里面的溫度會讓人受不了。甚至有時他們在切割金屬的時候與火接觸,更是火上澆油。當他們的頭上冒出如豆粒般的汗珠時,他們卻從不喊苦,他們為了自己的事業和那份準備為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的心,即使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還堅持著自己的崗位,他們是偉大的,是無私的。
近國家正在大力推進各項創新,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人民群眾的事業,也只有人民群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取得成功,所以就不折不扣地走群眾路線,真正做到“執政為民”。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將人民群眾中蘊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保護好、發揮好。國家領導人也繼承了長征奮斗的精神,為我國人民考慮周到,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領導和團結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才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正是共產黨人崇高的追求和強大的精神支柱。
我們進行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的長征。走在新長征路上,我們應繼承和發揚當年紅軍長征的精神,把長征這份寶貴的精神財富變成推動我們前進的巨大力量。紅軍長征的路是艱苦的、漫長的;新長征的路會更艱苦、更漫長。因此,我們回憶長征、紀念長征,就是要更好地繼承和弘揚紅軍長征精神,把紅軍長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一代一代傳下去,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爭取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長征”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