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
西安事變爆發。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掃清了障礙,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年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通用10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1)
12月12日是西安事變紀念日。“九一八”事變后,由于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對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軍很快占領了中國東北和華北的土地。中華民族處在危亡的嚴重關頭,蔣介石卻仍然堅持其“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一致結外。全國人民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12月12日清晨,張學良和楊虎城聯合行動,派東北軍沖進臨潼華清池的'蔣介石駐地,解除了蔣介石衛隊的武裝。蔣介石從睡夢中驚醒,聽到槍聲,連衣服也沒有穿,就慌忙跳過后墻,躲到了驪山的一塊巖石旁。東北軍戰士沖進蔣介石的臥室,不見蔣介石,只見他的衣帽等都還在,一摸被窩,還是曖曖的,便立即搜山。天亮以后,戰士們在山上逮捕了蔣介石。同時二七路軍將士也解除了西安城里反動軍隊的武裝,控制了飛機場、火車站、電臺等要害部門,跟隨蔣介石來西安的國民黨軍政要員,被全部扣留了,當天,張學良、楊虎城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合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黨中央和____派周恩來、博古、葉劍英等到達西安,與各方面進行協商,周恩來提出:只要蔣介石答應抗日,就釋放他,以爭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由于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壓力,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條件。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這樣,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推動了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及其團結抗日的斗爭,實現了從國內戰爭向抗日戰爭的偉大轉變。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2)
明天是12月12日歷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紀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留蔣介石,促成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民族統一戰線,是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這就是歷史上的“西安事變”也叫“雙十二事變”。
89年前的今天,中國古都西安那劃破凄冷夜空的槍聲,震驚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國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肆意踐踏,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時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張學良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楊虎城深感民族危機,決心抗日。
在多次勸諫蔣介石抗日均遭失敗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在西安發動兵變,扣留蔣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變”最終以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和平解決國共問題,促成第二次國共合作,實現了抗日戰爭的巨大轉折,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以及中國共產黨人,在抗日民族大聯合的壯闊陣營中,艱苦卓絕、貢獻巨大。從此,中華民族由渙散、分裂、割據實現了團結統一,一致抗日。
中國人的萬眾義勇,砸碎了日本軍國主義“大東亞共榮圈”的'幻夢,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為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卓越貢獻。
西安事變凸顯了中華兒女偉大的精神——她讓一個民族匯聚成一股力量。這是一種舍身救國,在民族危難之際力挽狂瀾,直起民族脊梁的精神!這是一種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赤膽忠誠精神!
中華民族的尊嚴與自信,因為“西安事變”精神的澆灌,更加浩明于天地,“西安事變”精神永垂不朽!讓我們向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誠摯致敬,讓我們永遠銘記“雙十二精神”!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3)
12月12日是西安事變紀念日。“九一八”事變后,由于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對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軍很快占領了中國東北和華北的土地。中華民族處在危亡的嚴重關頭,蔣介石卻仍然堅持其“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一致結外。全國人民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1936年春,國民黨政府的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和十七路軍將領楊虎城,接受了中國共產黨聯合抗日的主張,停止向紅軍進攻,并多次要求蔣介石聯合抗日。蔣介石不但不接受他們的建議,反而調動大批軍隊政要圍攻紅軍。12月4日,蔣介石帶領南京政府的大批軍政要員到了西安,督促張學良、楊虎城出兵進攻陜北的紅軍。12月9日那天,西安1萬多名學生游行請愿,向蔣介石駐地臨潼前進,要求聯合抗日。蔣介石布置軍隊架設機槍攔阻還命令張學良、楊虎城用武力鎮壓。形勢十分嚴重。張學良趕去勸阻,學生們悲憤地高呼:“我們愿意為救國而死,我們前進吧!”張學良深受感動,表示要用實際行動答復他們的抗日要求。
12月12日清晨,張學良和楊虎城聯合行動,派東北軍沖進臨潼華清池的蔣介石駐地,解除了蔣介石衛隊的武裝。蔣介石從睡夢中驚醒,聽到槍聲,連衣服也沒有穿,就慌忙跳過后墻,躲到了驪山的一塊巖石旁。東北軍戰士沖進蔣介石的臥室,不見蔣介石,只見他的衣帽等都還在,一摸被窩,還是曖曖的,便立即搜山。天亮以后,戰士們在山上逮捕了蔣介石。同時二七路軍將士也解除了西安城里反動軍隊的武裝,控制了飛機場、火車站、電臺等要害部門,跟隨蔣介石來西安的國民黨軍政要員,被全部扣留了,當天,張學良、楊虎城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合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黨中央和____派周恩來、博古、葉劍英等到達西安,與各方面進行協商,周恩來提出:只要蔣介石答應抗日,就釋放他,以爭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由于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壓力,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條件。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這樣,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推動了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及其團結抗日的斗爭,實現了從國內戰爭向抗日戰爭的偉大轉變。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4)
12月12日是西安事變紀念日。“九一八”事變后,由于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對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軍很快占領了中國東北和華北的土地。中華民族處在危亡的嚴重關頭,蔣介石卻仍然堅持其“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1935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一致結外。全國人民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1936年春,國民黨政府的東北軍將領張學良和十七路軍將領楊虎城,接受了中國共產黨聯合抗日的主張,停止向紅軍進攻,并多次要求蔣介石聯合抗日。蔣介石不但不接受他們的建議,反而調動大批軍隊政要圍攻紅軍。 12月4日,蔣介石帶領南京政府的大批軍政要員到了西安,督促張學良、楊虎城出兵進攻陜北的紅軍。12月9日那天,西安1萬多名學生游行請愿,向蔣介石駐地臨潼前進,要求聯合抗日。蔣介石布置軍隊架設機槍攔阻還命令張學良、楊虎城用武力鎮壓。形勢十分嚴重。張學良趕去勸阻,學生們悲憤地高呼:“我們愿意為救國而死,我們前進吧!”張學良深受感動,表示要用實際行動答復他們的抗日要求。
12月12日清晨,張學良和楊虎城聯合行動,派東北軍沖進臨潼華清池的蔣介石駐地,解除了蔣介石衛隊的武裝。蔣介石從睡夢中驚醒,聽到槍聲,連衣服也沒有穿,就慌忙跳過后墻,躲到了驪山的一塊巖石旁。東北軍戰士沖進蔣介石的臥室,不見蔣介石,只見他的衣帽等都還在,一摸被窩,還是曖曖的,便立即搜山。天亮以后,戰士們在山上逮捕了蔣介石。同時二七路軍將士也解除了西安城里反動軍隊的武裝,控制了飛機場、火車站、電臺等要害部門,跟隨蔣介石來西安的國民黨軍政要員,被全部扣留了,當天,張學良、楊虎城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合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黨中央和____派周恩來、博古、葉劍英等 到達西安, 與各方面進行協商,周恩來提出:只要蔣介石答應抗日, 就釋放他, 以爭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由于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壓力,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條件。張學良釋放了蔣介石。這樣,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推動了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及其團結抗日的.斗爭,實現了從國內戰爭向抗日戰爭的偉大轉變。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5)
今天是12月12日,是我們國家重大的紀念日――西安事變紀念日。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愛國”。
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就像“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他們前仆后繼,視死如歸,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今天,我國已進入和平發展的歷史時期,但是,愛國主義的情感仍然可以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體現。
我們說:革命英烈的愛國是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事業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解放軍戰士的愛國是守衛在祖國的邊防,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體育健兒的愛國是奮力拼搏,為國爭光,讓祖國的五星紅旗飄揚在賽場的上空;我們父母的愛國是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社會創造財富;我們的老師,嘔心瀝血,誨人不倦,為祖國培養了一批批合格的接班人,也是愛國。而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愛國,就是要從小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家做個好兒女,孝敬長輩、勤儉節約、為父母分憂代勞;在學校做個好學生,認真學習、尊師愛友、勤學守紀;在社會上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做一位好少年。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6)
剛看完《西安事變》這部電影,深深地被張學良和楊虎城的愛國精神所折服,他們明明白以下犯上是不允許的,一旦兵諫不成功就意味著他們會面臨著人頭落地的危險,但他們為了整個中國,整個民族的存亡,寧可冒著生命的危險而去進行了兵諫,他們的愛國情懷是多么的深,中國哺育了他們兩個,他們誓要保衛自我國家的領土,保護自我的民族,保護自我的國家的尊嚴。這是多么偉大的愛國精神啊,身為和他們相同種族的中國人的你我,難道不就應弘揚愛國精神嗎
他們為了國家的存亡,最終卻落得客死異鄉的收場,但相比之下,使我想起了那個可惡的中國漢奸——川島芳子,中國可惡的女漢奸,縱觀她的一生,同樣是中國人民,但她卻絲毫不愛國,多次策劃大陰謀,完全不把國家人民的生命當作一會事,多次賣國,真是令人發指。她的愛國精神去了哪里竟然為了利益而放下自我的祖國,試問這與楊虎城和張學良根本是天壤之別。身為現代主義的中國人,我們務必向張學良和楊虎城的強烈愛國精神學習,大力宣傳愛國精神,了解中國當年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史實,明白他們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的精神、弘揚愛國精神。
雖然在社會飛速發展的這天,也許不再需要學《西安事變》中的張學良和楊虎城那樣為中國而獻身,可是我們有職責愛國,在____所提出的“八榮八恥”當中也有提及到了“以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所以弘揚愛國精神是現代社會中不可卻少的,我們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也務必擁有愛國精神,也有職責去弘揚愛國精神,使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使中華民族成為屹立在世界強大民族之林吧!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7)
劇中表述:1928年12月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歸順南京政府后,被蔣介石封為陸海空軍的副總司令。不料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奉命帶兵撤出東北,使東北淪陷。在北平休養期間張學良得知自我被民眾稱為“不抵抗將軍”,決定覲見蔣介石并提出抗日的請求,但狡猾的蔣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避抗日不談……
1935年,革命蘇區四次反圍剿失敗后,.....發布了《八一宣言》,提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0月,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不久“一二·九”學生運動爆發,全國人民的抗日運動進入新的高潮。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更加不得人心。在西北擔負“剿共”任務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厭惡內戰。在全國抗日運動高潮的推動下,在.....抗日統一戰線政策的影響下,兩軍首領張學良、楊虎城等開始與...紅軍發生聯系,初步奠定了三方團結抗日的政治基礎。蔣介石對張、楊圍剿紅軍很不放心。他除了調集嫡系部隊至豫、陜邊境,壓迫張、楊繼續進攻紅軍外,并于1936年10月間,特意飛到西安催逼張、揚二人圍剿紅軍。12月4日再次飛到西安,進一步要挾張、楊:“如不實力“剿共”,即將張、楊兩部分別調往安徽、福建,由中央軍進駐西北。”張、楊力勸蔣介石聯共抗日,遭到蔣介石的加以拒絕。張、揚兩位愛國將領遂毅然決定實行兵諫。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的衛隊進抵蔣介石駐地臨潼華清池,與蔣介石衛隊交火。蔣介石聽到槍聲,在衛士護衛下倉皇越后窗逃走,爬上山坡隱蔽。被張學良的衛隊搜索發現后捕獲。與此同時,楊虎城部下將留居城中的蔣介石高級黨、政、軍官員陳誠等十余人拘押,邵元沖在逃跑時被擊身亡。張、楊于12日當即宣布取消“西北剿匪總部”,成立抗日聯軍西北臨時軍事委員會,張、楊分任正、副委員長。通電全國提出改組南京國民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救國會領袖及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自由,實行孫中山遺囑,召集救國會議等八項主張。同時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團結抗日大計。
頓時,全國形勢十分緊張。國內親日派活動上躥下跳,美英派則進取斡旋,戰與和命系一懸。中共中央派出以周恩來為首的代表團,在...和張、揚愛國將領的進取努力下,西安事變最終以蔣介石被迫理解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張學良親自送蔣介石回南京但遭軟禁而結束。此后,國共內戰大體停止,第二次國共合作也初步構成。所以張、楊二人的功勞天地可鑒,...的民族大局眼光也值得肯定,蔣介石當時的態度轉變也是應當予以肯定的。有了內部的團結,才有了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信心!
多年以后,張學良曾說過:“西安事變是逼出來的。蔣介石當年罵我對‘一二九’學生游行沒有用機槍鎮壓。說我是:‘兩面人’。我對蔣介石機關槍不打日本侵略者而打學生的講話氣得滿臉通紅。并暗下決心:‘要給蔣老頭子教訓教訓!’”。“西安事變”后,蔣被逼答應要與...合作抗日時,張學良還重提當年日本人想挾他做“東北土皇帝”。他對日本人說:“你忘了我是中國人啊!”張學良一再表示:“作為中國人誰也不愿意看到祖國的分裂。”同時,張學良也在這次談話中強烈地表達了反內戰的立場。他說:“我就是要中國停戰,不要打仗。我實在是反對內戰,反對透了。”
在西安事變之后幾十年間,張學良一向堅持:“作為一個軍人,我是應當被槍斃;可是依我的良心,我沒有做錯!”也正是由于西安事變的發生及其和平解決,最終結束了十年內戰,實現了國內和平,促成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發動了全民的抗日戰爭,并堅持了八年直至勝利。
周恩來總理對張學良的評價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世代功與過,自有民眾論說。張學良和楊虎城二位將軍促成抗日統一戰線的功績不可泯滅!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8)
何評價張學良將軍的歷史功過呢?恐怕周說的“千古功臣”四字最能概括吧。
說張將軍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功臣,并非說張將軍是無瑕的完人,相反的,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紈绔子弟公子哥的習氣,誰讓他是東北王張作霖的長子呢?誰生在那樣的家庭,大體都得吃喝玩樂吧。有人說他吃喝嫖賭抽俱全還活了100多歲如何如何,呵呵,這是小事,說說權當玩笑了。真正讓張將軍處于風口浪尖的,無非兩件事,一是918,二是西安事變。
918事變,無需多說,傳統上我們都說是蔣介石給張學良發了不許抵抗的密電,但是最近幾年,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蔣介石沒有發這樣的電報,不抵抗是張學良自己的命令。其實,無論有沒有蔣的密電,張學良在這件事上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點是必須承認的。作為守邊大將,當時北中國的最高行政軍事長官,面對敵人的侵略不奮起反抗,無論如何都是錯誤的。我想在一點上,張學良將軍自己也深深的自責,否則就不可能有以后發生的種種事情了。但是我還要說一點,張將軍有他自己的過錯,那么作為當時中國最高領導者的蔣介石是怎么處理918的'呢?他有抵抗有反擊嗎?他面對侵略的態度是什么?不也是坐著看,然后祈求國聯的調解?絲毫沒有一點反抗外辱的氣節。所以說,918事變由一個突發的事件繼而坐實成為東北淪陷的事實,不是張學良一個人的責任。
說到西安事變,也是傳統說法和新派說法互相沖突。新派說法的種種,我就不多闡述了。但是我想這些用種種猜測質疑張學良將軍的人,把張學良看的過于復雜了。其實我們看各種張學良的事跡不難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張學良是一個非常忠厚非常善良的直性子人,甚至可以說相當單純,這種性格的人處于一個這么重要的位置上,的確是很容易出事。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9)
觀看完西安事變這部活力昂揚影片后,情緒久久不能平靜。為張學良、楊虎誠這兩位民族英雄的勇氣和大無畏精神所折服。由于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決策,導致東北三省相繼淪亡,被日本關東軍踐踏在鐵蹄與炮火之下。日本帝國主義的狼子野心昭在光天化日之下,而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更使中華民族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舊中國搖搖欲墜。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仍然置大眾的生死于不顧,處在極度的花天酒地之中,人民的鮮血化成了他們杯中的美酒。
影片中的國民黨政府的晚宴更是層出不窮,沒有為國民做過什么實事。此時以____、周恩來為首的.....卻艱苦的為人民的完美未來奮斗,為將日本帝國主義軍隊趕出中國而做了不懈的發奮,可是應對軍事力量強大的法西斯日本,.....的軍力也是不能抵的,此時僅有聯合國民黨,構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才能將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可是要想蔣介石放下原有的錯誤思想是何等的難!國民黨頑固派的不抵抗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他們的心里僅有爭權奪位,人民的死活和安慰不是國民黨反動派所思考的。
這是,陷入水深火熱的中華民族需要一個偉大的人,一個英雄來促成國民黨放下錯誤的“攘外必先安內”的主張,構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和全體中國人民,一道發奮,將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帶著國恨家仇,偉大的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發動起撼動歷史的“西安事變”,將反動派蔣介石軟禁起來,使他放下自我原有的錯誤主張。二位將軍冒著生命危險,他們深知,倘若再不抵抗日本鬼子,東北三省的死亡慘劇將在全國上演,張學良將軍再也不愿意被老家人成為“不抵抗將軍”,發動事變最終成功將蔣介石軟禁,用真誠幾經周折沒有感動蔣介石,不得不邀請.....代表來做蔣介石的工作,在周恩來總理和所有堅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人一道發奮下,蔣介石最終口頭答應:放下原有的不抵抗政策,聯合...構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將鬼子趕出中國。然后,張學良將軍冒著大無畏精神將蔣介石送回南京。
整個影片讓我感動最深的是張學良將軍的一句話:我們的槍不是打中國人自我的,更不是打大學生的,我們是打日本人的!英雄主義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想,作為一名成長在新中國光輝下的大學生,不用經歷戰火,也沒有機會像張學良將軍那樣在戰場上報效祖國,可是我們能夠在學習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中一切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以國家的大局為重,發奮學習,踏實工作,為共和國的建設添磚加瓦,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出應有的力量。沒有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發動的西安事變,我們國家的偉大進程不會有這么快,他們是共和國的功臣,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世世代代懷念和敬仰!
西安事變89周年心得體會(精選篇10)
同學們,今天是什么日子?12月12日,1936年12月12日在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兩位不愿甘做亡國奴的漢子,以自己一生的幸福做,一聲吶喊——發動震驚全國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以微薄之力扭轉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國共合作初步形成,中國人從內斗的泥潭中挺身而立,開始向著步步緊逼的日本法西斯發出抗爭的吼聲。
(1937年12月13日)以及接下來的六個星期中,中國三十萬和平居民以及放下武器的士兵在南京慘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之下。諾大的中華大地已經無法安放一張平靜的書桌。中國一個曾經雄踞亞洲東方的巨人,自從1840年以來歷經蹂躪,在那血與火的過往,無數志士為了民族的復興,將自己的鮮血拋灑在中華大地。我們今天就站在這被烈士鮮血浸透的土地上。
歷經奮斗,今天的中國已經遠離了戰火,遠離了來自外面的`亡國之慮。然而環顧我們的生活,地溝油、皮革奶、為侵略者立碑、缺斤短兩、考試……我們的民族正處在自身的挑戰之中,
當我們以謊言敷衍著每一天時,當我們每個人都不再以盡上我們的本分為生活的目標時,我們要大聲疾呼,中華民族依然處在最危險的時候,不過這次的危險不是來自外在的敵人,而是來自我們內在的疏忽。
同學們,中華民族是由每一個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組成的,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再發揮正常的功能,我們就成為民族身上壞死的細胞,當這些壞死的細胞連為一體,我們就成為了民族身上壞死的肢體。如果我們期待,雖然我不盡本分,別人總會進他們的本分。當人們都抱著這樣的期望時,中華民族將以什么來撐起它巨大的身軀呢?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睜開眼睛,認清自己所肩負的使命,中華民族的興衰就寄托在你、在你、在你的身上。我們每天的生活就是中華民族發展的一部分。當我們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回答好每一個問題,進行每一次認真的思考時,我們就是在為民族復興的大廈添磚加瓦。
同學們,利比亞的槍聲猶在耳畔,阿富汗的戰火正翻滾著濃煙,南海的晴空下烏云正在積聚……面對急速變化的世界,面對高科技的發展,要想讓我們的民族在未來的挑戰中立于不敗之地,出路只有一個——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拿出自己的熱情,發出自己的吼聲,以耕耘的汗水澆開民族復興的鮮花。待到中華民族崛起之時,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自豪地說:我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同學們,為了你,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讓我們一起用努力的工作、用汗水告慰那些逝去的英靈。讓我們一起用自己智慧的血肉筑起中華民族新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