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二年級 >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

時間: 新華 二年級

編寫教案的過程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要怎么寫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進一步進解除法意義,熟練計算除法算式。

2、進一步正確讀、寫萬以內數。

3、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及估算。

4、能用所學生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除法意義與計算:

1、出示書上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

2、怎樣計算?

3、為什么用除法?說說什么情境下要用除法計算?

4、學生列式計算。

5、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6、師出示一些除法口算,學生開火車進行口算。

二、復習萬以內數的認識。

1、師出示3569、5643、7800、9860、6089、7008、讓學生讀數。

2、說說萬以內數的怎樣的?

3、師出示:四千三百六十九、三千零三、五千七百等數,讓學生說一說萬以內數的寫法是怎樣的?

4、師出示書上第120第5題,說說哪一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5、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是準確數,哪些是近似數?

三、復習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1、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6、7題。

2、交流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四、復習估算:

1、學生獨立完成書第三者121頁第8題,要求用估臬的方法完成。

2、小結:只要作出正確的判斷,估算的方法可以不同。

五、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2

一、教學內容: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初步認識角,表內乘法,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認識幾時幾分,數學廣角,用數學解決問題,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

二、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認識直角、銳角、鈍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6、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7、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綜合與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學實踐、數學思維的訓練。

四、教學措施:

1、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準確把握教學的深度,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法滲透。教師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重視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4、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努力將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 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2. 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并進行比較。

能力目標

通過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游戲、實踐的過程激發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難點:

和生活相結合,選擇合理的方法比較輕重。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一)比一比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在講臺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師:現在誰能說出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物品哪個重,哪個輕?(多媒體出示:蘋果和氣球;書和骰子)請同學們觀察物體,告訴同桌的好朋友,誰重誰輕?

師:你們為什么能一下子判斷出來呢?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憑生活經驗用眼睛觀察來進行判斷。

(二)猜一猜

老師這里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你們能猜出哪個盒子重,哪個盒子輕嗎?(學生猜測)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測,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吧。(出示課題:輕與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許多好方法,可是當我們身邊沒有天平和蹺蹺板這些工具時該怎么辦?(用手掂一掂)現在誰愿意上來感受一下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盒子哪個重、哪個輕?

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請學生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師:米老鼠給我們大家準備了很多禮物,等會兒我們也用“掂一掂”的方法來任選兩樣物體比一比輕重。

現在每組的桌子上都放了氣球、生梨、蘋果和礦泉水,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兩個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要求: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任選兩樣物體來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

()和()比()比()重()比()輕

(請3~4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師:在我們剛剛比較的過程中,哪個物品是最重的?哪個物品是最輕的?(氣球最輕,水最重)

師:氣球的外表形狀,為什么比較下來是最輕的?(因為里面是空氣)

師:物體的輕與重與物體的大小有沒有關系?(沒有)

師小結:比較物體輕重,不能只看大小,物體的重量與它的材質有關,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比較輕與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 師:(出示課件)現在米老鼠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蘋果,它還用剛才掂一掂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你們看行不行?(不行,因為數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會全掉在地上)

師:那我們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辦法)

師:我們把蘋果全放在紅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黃色的袋子里用手來拎一拎。(請2~3個小朋友上來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訴大家。(梨的總重量要比蘋果的總重量重)

2. 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下拎一拎的感覺,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誰的書包重,誰的書包輕,然后把與同桌合作的結果告訴大家。

3. 學生交流。(我同桌的書包輕,我的書包重)

(三)吊一吊

1. 師:老師這里的梨和蘋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嗎?(生:用天平秤來稱一稱)

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這些工具的時候還可以用什么好方法進行比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的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2. 比較礦泉水和生梨。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

三、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

1. 師出示媒體: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

師:誰能想個好辦法將這些東西從輕到重擺放整齊?(小組討論交流)

(1. 用手估測,2個2個比較;2. 2個2個吊起來比較;3. 把這5種物品全都吊上去)

師:哪種方法會比較方便?(全吊上去)

師:其實,根據生活經驗我們已經可以猜出誰是最輕的。(海綿)誰是最重的。(吸鐵石)

2. 學生動手實驗證明,并記錄結果(從輕到重)

填寫在書上的表格內。

3. 學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掛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輕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長說明這個物體最重。

4.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長度?

四、知識拓展

1. 出示課件:小朋友都玩過蹺蹺板,當蹺蹺板停止晃動,像現在這樣時,你能說出誰比較重嗎?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輕。小胖的一邊已經蹺下去了,而小巧蹺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師:如果他們兩人一樣重,那蹺蹺板兩邊的高度會怎樣?(一樣高)

2. 師出示圖片。

師:你從這幅圖里看懂了什么?(2個蘋果=4個香蕉;1個蘋果=2個香蕉)

師:要使蹺蹺板兩邊的重量不一樣,你有什么好辦法?(生答)

師:如果再加1個蘋果,那右邊要加幾個香蕉才能使它們一樣重呢?(2根香蕉)

3. 課后拓展練習

小木箱一箱可裝4瓶飲料,大木箱一箱可裝8瓶飲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裝的飲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飲料的重量哪個重、哪個輕?

12×4=48(瓶)

6×8=48(瓶)

(一樣重)

師: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重量。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4

《數學課程規范》指出:同學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實際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同學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與交流。數學活動必需建立在同學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依據新課標提出的兩個基本理念,在教學中,我深深地體會到:

一、用活教材,誘發學習的動機

教材出現給我們是一個靜態的知識,它所創設的情境有些離本地同學的生活實際較遠。在備課時,教師要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發明性地使用教材,創設同學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問題情境。找準“知識的最近生長區”,誘發同學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本節課中,我先讓同學交流平時購物中的一些發現,同學學會了認識商品的質量標注,從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識是真實的、親切的,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為同學學數學建立了充分的信心。

二、為同學提供“做數學”的機會

保守的教學中,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由教師講的。教師的講授代替了同學的操作與思維,同學無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本節課中,我充沛地給同學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讓同學積極、主動地去建構知識。同學通過掂一掂、猜一猜、稱一稱的活動,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認識,然后又充沛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舉了生活中許多大約重1克的物品。同學通過大量的操作:稱一稱2分硬幣、數學書、1千克重的食鹽、書包等,對克與千克的質量觀念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深刻。同學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輕”、“1千克有點重”逐步發展到用彈簧稱稱物品、估測物品、認識物品的質量,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不是由教師教的,而是小朋友們自身體驗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拓寬同學體驗的自由空間

同學們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假如僅僅停留在“1個2分硬幣重1克”、“兩袋鹽重1千克”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同學學習的潛能,調動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拓寬同學的體驗空間。

在本節課中,同學稱了2分硬幣,又稱了數學書、文具盒等缺乏1千克重的物品,接著又分小組稱了稱超越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組活動中,同學們分工合作,有的同學換物品,有的同學看指針,活生生的一幅“購物局面”得到了再現。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識的過程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同學們體會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體積大,有的體積小,從而拓寬了同學體驗的空間。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5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意義,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二)利于學具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動手實踐學生自己領悟三角形的意義和特征,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習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下面各是什么角?

說出什么叫直角、銳角、鈍角?

組成角的兩條邊是什么線?

2、家在本子上畫出直角(用三角板)、銳角、鈍角各一個。

小結:我們已經學習了線段和角,如果把角的兩條邊改為線段,把角的兩個端點連起來會出現什么圖形?(三角形)

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和認識三角形。(板書課題:三角形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我們已學過三角形,你能舉例說出哪些物體的面是三角形嗎?(紅領巾等)

(2)利于學具,動手做三角形,小組內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3)結合復習題,思考討論:

①三角形是幾條線段圍成的?

②什么樣的圖形叫三角形?

在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4)鞏固概念。

①找一找,哪些是三角形?(投影)

②用三條線段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這句話對不對?為什么?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看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要從兩方面看:一是看只有三條線段,二是要看是否圍成的封閉圖形。

2、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剛才大家找出這么多三角形,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進一步觀察一下,這些三角形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啟發學生明確:它們都是三條線段圍成的,它們都有三個角,都有三個頂點。

再引導學生概括: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3、教學三角形的特性。

我們學習的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像自行車的車架、房梁架等。為什么要用三角形的呢?我們來做一次實驗。

教師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框,讓同學們拉一拉。

先拉五邊形木框。(變形)

再拉四邊形木框。(變形)

后拉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三角形不變)。

提問:通過三角形木框拉不動,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動手實踐,老師引導學生明確: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度固定,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就固定不變了。因而三角形具有穩定性。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你能舉出生活中有哪些用到三角形的特性嗎?(椅子腿松動了,可以固定一個三角形鐵架)

(三)鞏固反饋

1、說說三角形的意義、特征。

2、三角形有什么特性?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6

1、口算:

61-41=70-12=82-48=47-25=

48-26=46+18=26+26=16+28=

35-29=54-18=51-17=3500+2000=

300+500=600+100=800-700=1500-500=

2300+40=3600-400=5400+300=400+800=

2、填空

(1)10個一是(),10個十是(),10個百是(),10個千是()。

從右邊數起第三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5070是()位數,位上的數是(),表示()個(),7在()位上,表示()個()。

6個百、3個十和8個一組成()。7個一和2個千組成的數是()。

3個千和9個百組成的數是()。

的四位數是(),最小的五位數是(),這兩個數相差()。

3469后面的一個數是()。和九千相鄰的兩個數是()和()。

四千五百前面的一個數是()。

用4、0、8、5四個數字組成最小的四位數是(),的四位數()。

898約是(),4098約是(),1013約是(),5998約是(),

(2)1千克=()克8千克=()克10千克=()克

7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3)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00克5000克○6千克700克○1千克

1千克○900克6000克○5900克8千克○8010克

3500克○4千克5000克○5千克430克○4千克

(4)在()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一個蘋果重150()一袋餅干重500()

一個西瓜重5()一個足球重500()

一個雞蛋大約重50()一袋大米重10()

一只小羊大約重15()小明的體重是25()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活動,認識直線、線段與射線。

2、探索并發現、理解三種線的特征,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3、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并發現、理解三種線的特征,體會直線、線段、射線的區別與聯系。

教具、學具準備:

自制課件直尺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一:說一說

1、師板書:線

2、談話:這是什么字?說說你平時見過的線。

3、導入:剛才大家談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看到的、摸到的線,今天的數學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數學中的三種線,這三種線分別叫做直線、線段、射線,同時板書課題:線的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4、引發思考: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活動二:看一看

1、課件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圖。

2、畫一畫:

(1)教師示范用線表示一條斑馬線。

(2)學生試著用線表示:斑馬線、射燈發出來的光線、鐵軌。(學生在紙上畫一畫,教師及時展示,并相機對比用上直尺和沒有用上直尺的同學的作品,適時進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3、課件演示抽象出來的三種線。

活動三:想一想認一認

1、思考:你們覺得這三種線都可以叫做什么?為什么?

2、認一認(課件演示三種線的名稱,并認識端點)。

3、閉眼想象,動手描描。

活動四:說一說

1、獨立思考:直線、線段、射線都有什么特征?

2、小組交流。

3、全班反饋。

4、討論:這三種線之間有什么聯系和區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5、小組匯報交流。

(教師巡視,選擇學生認可的方式進行歸納總結。當學生匯報時沒有用表格形式整理,教師可以出示:

名稱

共同點

不同點

直線

都是直的

線段和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

沒有端點,可無限延長

線段

有兩個端點,不可無限延長

射線

只有一個端點,可無限延長

活動五讀一讀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三種線,請個別學生辨認。

2、學生在本子上分別畫出三種線,同桌相互辨認。

3、提出問題:其實這些圖形都有自己的名字,書上16頁告訴大家怎樣讀。(學生自學課本)

4、同桌相互讀一讀。

5、提出問題:射線AB和射線BA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

活動六闖一闖

1、猜謎語,打一線的名稱。

有始有終無始無終有始無終。

2、找一找。你能從中找到線段、射線、直線嗎?總結反思。

1、說說收獲。

2、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我們的知識在一天天增長,如果說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線來表示你們日益增長的知識,你們喜歡用哪條線來表示?

以生活中的線引出數學中的線,加強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激發學生興趣。

開門見山引出三種線的名稱,直接切入課的主題。

通過提問,幫助學生整理并明確本節課的目標。

通過看一看、畫一畫,讓學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直線、線段、射線的過程,為進一步體驗、對比三種線的特征做基礎。

在起名和說原因的過程中初步體會三種線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通過課件幫助學生初步建立三種線的表象。

這個環節重點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交流討論,匯報整理,進一步理解三種線的特征、聯系、區別。重點引導學生從線的形狀、端點個數、延長情況等方面進行匯報,并能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對線的認識。

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交流。

教師在總結時注意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模型。

通過畫、辨認加強對每種線的特征的認識。

自學課本,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拓展練習設計,通過幾個成語的出現猜線的名稱,溝通學生對語文文字理解和數學概念直觀形象的認識。

此練習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加深對三種線之間聯系的理解。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2、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單元課時數:15課時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5課時)

整十數加、減整十數…………………………………3課時左右

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4課時左右

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6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四十五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一)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操作,讓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法則,并通過各種形式靈活的加減法練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操作、交流幫助學生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方法和思維過程,并在小組合作中培養了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孩子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并感受數學可以幫助解決生活問題的作用。

教學重點: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學生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交流法、談話法

教具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一幅鮮花盛開的公園一角的畫面。

師:公園里鮮花盛開,已經很美。節日快到了,人們希望公園更美,工人叔叔又運來好多鮮花。(出示工人運鮮花的場景圖)。

2、提出問題。看到這么多盆花,你想提什么問題?

(1)工人叔叔運來幾種花?

(2)紅花、黃花、紫花各有多少盆?

(3)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

(4)工人叔叔要搬走10盆紫花,還剩多少盆紫花?

……

二、探究問題。

小精靈也來了,他問小朋友:“誰能說一說,剛才一些問題可以怎樣算?

(1)借助情境圖,引導學生思考怎樣列式計算。

紅花和黃花一共有多少盆?—10+20

還剩多少盆紫花—30-20

(2)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

(a)計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可以用“十”作單位數出結果(十個十個地數)。

(b)又可以根據整十數的組成想出得數(1個十和2個十合在一起,一共是3個十,是30)。

(C)3個十去掉1個十,還剩2個十,是20)。

(d)還可以轉變成10以的加減法來計算(1+2=3,10+20=30;3-1=2,30-10=20)。

三、鞏固練習。

1、P57做一做。

2、練習十第1—3題。

板書: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10+20=30—10=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9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5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正確地數百以上、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

2、正確地用萬以內的數表達和交流信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

3、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培養自主探索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數“翻坎數”,萬以內數的組成。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用課件(或掛圖)出示兩堆小棒:一堆97根,另一堆5根。讓學生猜一猜兩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興趣。

(2)學生匯報自己的猜想,并說說為什么。

二、主動探究,建立模型

1、數一百零幾

(1)99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100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強調“一百”與“一”之間一定要加1個“零”。

(2)101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看著上圖一起數一數,明確一百零幾中間有1個

“零”。

2、數一百零幾與一百幾十

(1)學生拿出整的100根小棒和散的20根小棒各放一堆。

(2)同桌相互數一數,檢查一下是不是符合要求。

注意109是“100”與“9”合起來,110是100與10合起來,突出101與110的區別。

(3)引導學生觀察120根是1個100,2個10。(讓學生動手捆1個大捆,2個小捆)

(4)引導學生發現120就是由1個100和2個10組成的。

3、在計數器上數一百九十幾到二百幾十

(1)教師出示計數器,撥出197,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197的組成。

(2)讓學生接著往下數,當數到199到200時,怎樣撥?

①觀察個位,9個一再數1個一是多少個一?(10個一)10個一又是多少?(10個一是1個十)在計數器上怎樣表示?(在個位上撥去10個一,在十位上撥上1個十)

②觀察十位,已有10個十。10個十是多少?(10個十是100)在計數器上又怎樣表示?(在十位上撥去10個十,在百位上撥上1個百)

4、類比遷移

(1)突出990與1000。

教師出示計數器,撥出990,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990的組成。請學生再撥上10,怎么撥?怎么數?

[點評:在操作活動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結合計數單位,突出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突破由十到百、由百到千這個翻坎數。]

(2)突出1010,1020。

①1000之后再數10,在計數器的哪一位上撥?(十位)撥幾個?(1個)1000加10讀作一千零一十,突出必須在“一千”與“一十”之間加1個“零”。

②1010之后再數10怎么撥?

③從1020再撥到1300怎么撥?

④從1300撥到1400可以怎樣撥?

⑤同桌互動:使用計數器一十一十地撥,從880撥到1100,一邊撥一邊數。提醒學生遇到困難,可以尋求同伴或者老師的幫助。然后抽學生演示,教師重點指導990、1000和一千零幾十的撥法及數法。

(3)突出2000,2010。

①1900之后再數10,在計數器的哪一位上撥?撥幾個?是多少?(1910)依次到1990。

②1990之后再數10,十位上是多少?(10個一十)十位上怎么辦?(10個一十是一百)百位上是多少?(10個一百)百位上怎么辦?(10個一百是一千)千位上又是多少?(2個一千是二千)

③從2000到2001,在計數器上可以怎樣撥?

三、鞏固新知,深化拓展

1、接龍游戲(教師重點指導“翻坎數”)

(1)一個一個地數,課堂活動第1題。(老師和全班學生接龍)

(2)一十一十地數,課堂活動第2題。(男、女同學接龍)

(3)一百一百地數,課堂活動第3題。(各大組接龍)

(4)一千一千地數,課堂活動第4題。(全班齊數)

2、撥一撥、說一說

(1)先撥3500,再說由()個千和()個百組成。

(2)先撥4020,再說由()個千和()個十組成。

(3)先撥6003,再說由()個千和()個一組成。

3、說一說

(1)5400是由()個千和()個百組成。

(2)4070是由()個千和()個十組成。

(3)2496是由()組成。

四、課堂小結

你會數萬以內的數嗎?數數時要注意什么?通過學習你還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0

教學內容:

教材P8頁例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根據線路圖說出走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簡單的線路。

教學難點:

用語言描述行走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坐過公交車嗎?有沒有獨自乘公交車去到動物園玩過?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再次到動物園游玩,那么,我們現在就出發,好嗎?

2、揭示課題:認識路線。

二、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1、引入:師出示1路車路線圖。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動物園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1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火車站出發向 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2、出示動物園的導游圖。

3、師:我們乘坐1路車來到動物園,這里的動物可真不少,誰來說一說有哪些動物?

4、你最喜歡哪種動物,它在動物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猴子在熊貓的什么方向?獅子在大門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5、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大門出發去看完所有的動物,再從大門出來,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b)指名介紹路線圖。c)集體評價。

三、達標訓練

1、我來當導游:通過下面的路線圖說說從甲地到乙地是如何行進的?途中經過哪些地方?

2、從動物園向( )走到電影院,然后,又向( )走到少年宮。

3、從火車站向( )走到站前街,又向( )走到商店。

4、從游泳館向( )走到圖書館。又向( )走到醫院。

四、作業布置

教材P10 5-7題。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1

《樹林醫生》:

教學內容:

課本75頁內容,樹林醫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解決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領悟基本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數學活動,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用紙條來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之間比多少的關系。

教學準備:

紅色、綠色的紙條,小棒,圓片等。

教學過程:

一、口算訓練

見口算題卡

二、復習舊知。

昨天學習的數量關系:多的=少的+相差的,以及少的=多的相差的。

三、自主練習

1、第3題。

讓學生先說信息,再借助紙條來列算式。集體訂正,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第4題。

游戲:先看懂圖意,明白小芳說的話(我卡片上的數比你的大65,它是多少?)

3、第5題

練習時先引導學生仔細閱讀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動物種類的資料,從中獲得數學信息,然后提出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解決。

4、第6題。

讓學生先找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再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體會除法與乘法之間的關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2、通過“算一算”、“想一想”、“試一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計算的準確性,提高運算速度。

3、通過學生在游戲和活動中思維的碰撞,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尋求簡便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乘除法之間的聯系,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方法:談話法,動手操作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手段:主題圖,小棒若干,乘法口訣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師:小朋友,小熊開了一家商店,想去看看嗎?

出示主題圖片。

師: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熊的商店里有很多東西,每一樣東西都標明了價格。

師:兩人一組,互相說一說有些什么東西,每一樣東西的價錢是多少。

學生小組活動。

二、問題探究

1、師:你能根據每種東西的價格,提出用乘法計算的額數學問題嗎?

生:買3個布娃娃需要多少錢?

生:每個皮球3元,5個皮球多少錢?

……

師:(出示問題1)買4輛坦克需要 元。

生:需要20元。

師:你是怎樣算的呢?為什么?

組織學生匯報。

生:用乘法計算,5×4=20(元)。

教師板書: 5 × 4 = 20 (元)。

2、師:老師有20元錢,可以買幾輛坦克?

出示問題2:20元可以買 輛坦克。

師:你能幫幫老師嗎?動腦筋想一想。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

生:每輛坦克5元,20元可以買4輛坦克。

師:你是怎樣算出可以買4輛坦克的呢?

生:我是從第一個問題知道的。買4輛坦克需要20元,20元就可以買4輛坦克。

生:我是用除法計算的,20÷5=4,所以可以買4輛坦克。

教師板書: 20 ÷ 5 = 4 (輛)

3、觀察并比較這兩個算式,了解乘除法之間的關系。

師:觀察上面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這些算式中的數字相同,位置不一樣。

生:上面一個是乘法算式,下面一個是除法算式。

生:我覺得就像加法和減法一樣,可以想加算減,也可以想乘算除。

……

教師加以肯定鼓勵,并歸納。

師:乘除法之間是一種互逆的關系,計算除法我們可以利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三、體驗感悟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3

1、直接寫出得數。

400+300=5000-3000=99+1=

1000-1=1000-240=450+540=

1001-1=999+1=5600-5000=

2、填空。

(1)10個一百是(),10個一千是()。十萬里面有()個一萬,一千里面有()個十。

(2)從右邊起百位是第()位,右邊起的第五位是()位,千位是第()位。

(3)8008這個數從右邊起第一位上的8表示8個(),第四位上的8表示8個()。

(4)一個數百位上的數是6,千位上的數是1,其科數位上的數是0,這個數是(),讀作()。

(5)892是()位數,位是()位,10000是()位數,位是()位。

(6)用5、0、3、9組成一個的四位數是(),最小的四位數是()。

(7)按順序,找規律填數.

102、____、100、____、____97、____

190、____、____、160、____、____、____、120、____、____

5000、____、____、____、7000、____、____、____、____、9500

3、讀出下面的數。

3800()4050()

6009()8047()

4、寫出下面各題。

(1)二千零六寫作()

五千八百七十二寫作()

九千一百寫作()

四百六十八寫作()

(2)5個百和8個十是()

1個千、2個百、3個十和4個一是()

六個一、八個千是()

一個萬是()

5、在○里填上>、<或=。

1000○99999○101

1111○9999999○1001

1010○999+199○100-1

1001-1○999+1999○1000-1

2020○+1304○403-100

6、在○里填上+、-、或=。

45○5=3○36○7=20○22

7○9=87○2448○6=27○19

36○6=36○304○7=50○22

2400○5400=8000○2008○9=100○28

7、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

(1)1090、1009、1100、1909

(2)9999、8900、9990、8909、10000

8、應用題。

(1)水果店原有35筐桔子,又運進65筐,后來賣出了48筐,水果店現有桔子多少筐?

(2)一雙布鞋8元錢,3雙布鞋的價錢正好可以買4雙涼鞋.一雙涼鞋多少錢?

(3)二(1)班有24名男生和18名女生,第7名同學分成一組,可以分幾組?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操作的活動中,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5、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

教學重點:

1、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kg)=1000克(g)。

2、了解用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具準備:各種秤、各種實物

教學過程:

(一) 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你們最喜歡吃爸爸媽媽做的什么菜?老師最喜歡吃糖醋排骨,你們喜歡吃嗎?老師剛才從一位有名的廚師那得到了做糖醋排骨的配料表,他說這樣做肉香味美,你們想不想看看他到底是怎樣配料的?

2、你們從配料表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誰愿意來說一說?

3、對呀!克與千克都是用來表示物體輕重的單位,我們把它叫做質量單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兩個質量單位:克與千克(揭示課題)

4、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的質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單位的,誰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說一說。

(二) 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A、感知1克的重量

(1)看來同學們對克與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們來猜一猜你們桌面上的哪個物體大約是1克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它大約就是1克呢?

對了,我們可以來稱一稱。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秤?

(出示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師:同學們都沒見過天平,下面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下天平。(介紹天平的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體來天平上稱一稱(師邊幫助邊講解稱的方法)

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有一枚2分硬幣,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說說感覺怎么樣?(很輕)稱比較輕的物體的時候,我們通常用“克”作單位。

(3)操作實踐:小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幣,輪流用手掂一掂體會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大約重1克?

(5)拿一袋鹽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個重一些?不許用秤稱,用手來掂一掂感覺一下你判斷的正確嗎 ?

B、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學們,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用克來表示嗎?對了,還有千克,下面請小組內用手來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體。

那么重1千克的物體還用天平來稱合適嗎?

(2)認識盤秤、彈簧秤:當指針指向1時,表示1千克,指向2時表示幾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稱幾千克的物品?指針指向小1,應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 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準備好的秤,小組來秤一秤1千克鹽后匯報,任意稱你身邊的物體。指名再來秤1千克的水果,裝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數一數有多少個?

(4)下面每個人都一手拿鹽,一手拿2分的硬幣,掂一掂感覺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訴小組同學。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國際質量單位克與千克,知道了稱較重的物體一般用千克作單位。小明卻遇到了一道難題,你們愿意用你學的知識幫幫他嗎?

(5)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一題和第四題

C、千克與克的關系。

同學們猜一猜老師手里拿的一袋精鹽是500什么?再拿一袋,現在是多少克?一袋腌制鹽是1什么?那么我們可以說一袋腌制鹽和兩袋精鹽是什么關系呢?他們之間加上什么符號呢?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等號左右兩邊表示的質量相等,但單位不同)那么現在你說1千克里有多少個1克呢?

小結:克與千克有著這樣的關系,下面我們就來腦筋急轉彎

出示練習十八的第五題

(三)鞏固練習、解決問題

1、判斷

(1)一個乒乓球約重15千克( )

(2)小胖今年7歲,約重2千克。( )

(3)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

(4)小紅的體重是35Kg。( )

(5)一箱蘋果重300g。( )

(6)克和千克都是長度單位。( )

2、稱一稱

同學們,稱體重要用什么秤?猜猜它以什么作單位?(千克,人比較重)你知道自己的體重嗎?我們來稱一稱吧!

請三名同學上來,猜猜誰最重,誰最輕。分別稱出體重,找出最輕和最重的。

老師建議:希望瘦小的同學不要挑食,過胖的同學要科學飲食,人人爭取有個健康的身體,好嗎?

4、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吸引來了一頭可愛的小豬,緊接著來了一只大公雞,大公雞還下了一個大雞蛋,它們來是想讓你們幫助它們解決一件它們的煩心事,你們愿意嗎?一位糊涂的小朋友把他們的體重給弄混了,你們能為他們找到合適的重量嗎?

(四)質疑小結、概括評價:

1、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高興嗎?,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

2、概括:今天我們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稱一稱、比一比,認識了質量單位“千克”和“克”,而且能運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那么除了今天認識的克與千克,你還知道哪些質量單位嗎?(可以向學生介紹斤、兩、公斤、噸)

(五)課后實踐

同學們回家后,量量你的身高和體重,再問問媽媽你出生時的身高和體重,制作一個自我小檔案,體會一下媽媽養育你所付出的艱辛,讓我們用成績來回報父母。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透事物相互聯系的思想,提高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能推導出3的乘法口訣,并理解每句口訣表示的含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引導學生探索規律,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在數學游戲中體會數學就在生活中,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小棒、投影片。

教學方法:

分析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1輛車需要3個輪子,2輛車呢?3輛—9輛分別需要多少個輪子?這節課我們共同研究3的乘法口訣。

二、數一數

請同學們獨立地數出輪子分別用了多少個?邊數邊填表。

指名匯報,并引導學生說出你是怎么數的。

啟發學生說出表格里的數個表示什么。

引導學生表明:第一格表示1個3;第二格表示2個3......第九格表示9個3。

三、擺一擺

請同學用小棒擺三角形。擺個三角形,試著列一道算式,編出一句口訣。

學生完成邊擺邊數邊說的活動。

說一說。

指名匯報。

教師及時板書:1個3;1×3=3;一三得三。

2個3;2×3=6;二三得六。

同桌的小朋友把算式和口訣讀一遍,檢查一下同桌小朋友是不是都對了。

觀察:3的乘法口訣有幾句?

討論: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呢?與你的伙伴說一說。

交流:說說你有什么好的記憶方法。

記一記

請同學們選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記一記。

老師與同學對口令記口令。

任意兩組“開火車”記口訣。

自由讀口訣,比一比,誰能最先背出口訣就可以得到老師的金牌。

游戲:“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三九()一三()

二三()三三()

三六()三三()

四、練習

填空。

6×2=(),讀作()乘()等于()。表示()個()相加。

7個3相加是(),再加1歌是()。

3個6相加,寫成加法算式式是(),寫成乘法算式是()。

9×3=(),3×9=(),用的口訣都是()。

連線

2×4;4+4+4;3×5;3個3。

2×3;4個2;6×3;5個3相加。

5×5;3×2;2×3;3個6。

3×4;五五二十五;3×3;3+3。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6

一、教材內容體系分析

全書設計了多樣化的情境,著眼于不同地區學生的需要,有利與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有利于認識數學的產生與發展的過程。本教材共9個單元、2個復習單元。可分為3個內容,分別為:

1、數與代數:數的運算(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乘法的認識和乘法口訣、除法的認識和用口訣求商)。常見的.量(元、角、分的認識)。

2、圖形與幾何:測量(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厘米、米的認識)。圖形的運動(在活動中積累圖形運動的活動經驗;欣賞與設計)。

3、數學好玩:綜合與實踐(班級舊物市場;尋找身體上的數學奧秘)。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使學生掌握100以內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并能獨立解決其簡單的問題;結合具體情景理解乘法算式,根據加法算式能列出乘法算式;掌握2-9的乘法口訣,會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平均分及除法運算的意義,初步體會除法和乘法的聯系,能正確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能夠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倍”的意義;正確認識各種人民幣及其換算關系,認識元、角、分以及相互關系,掌握簡單的元、角的計算。

2、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變換,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在實際測量活動中,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體會厘米和米的實際意義,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測量,初步學會體測和測量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本班共人47人,男生31,女生16。一年來學生基本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小朋友上課時能積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但還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還沒養成這樣的習慣,經常上課開小差,作業不認真完成。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對二年級學生,我們應該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讓學生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知識的有用性,從而更加喜愛數學這門學科。

四、教學進度安排

(一)加與減5課時1-2周

(二)購物3課時3周

(三)數一數與乘法5課時3-5周

(四)圖形的變化2課時5周

(五)2x5的乘法口訣7課時6-8周

整理與復習2課時8-9周

(六)測量4課時10-11周

(七)分一分與除法10課時11-13周

(八)6x9的乘法口訣4課時14周

數學好玩2課時15周

(九)除法4課時15-16周

總復習4課時16-19周

五、教學內容檢測及評價手段

形成性評價:一是引導學習活動的方向。二是強化學生的學習。三是及時發現問題并提供矯正處方。它所借助的手段有平常作業、日常觀察和形成性測驗等。終結性評價:一是考察學生群體或每個學生整體的發展水平,為各種選拔、評優提供參考依據。二是總體把握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發展水平,為教師和學生確定后續教學起點提供依據。

六、綜合實踐活動安排

1、時間安排

本學期安排了1次綜合實踐活動,由于綜合實踐活動極具開放性,它需要打破傳統的學校教學時間管理策略,因此本學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的安排上,將矢機行事開展活動。

2、實施策略

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角色,在物品交換中進一步掌握和鞏固所學數學知識,并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活動總結

通過活動要求學生用說出實踐體驗的樂趣。

七、完成計劃的舉措

1、必須按時備課,熟悉課本,吃透教材,對不懂的地方及時向老師請教;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必須清楚,能脫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課必須認真聽講,向課堂要質量,根據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進行不同的教學,對個別慢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使每位學生都緊跟著。

3、數學要精講多練,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環環緊扣。多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再多多練習的過程中理解題意。對于每天所講的內容必須做到心中有數,到底還有那些學生不懂,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及時的糾正錯誤。

4、做到多鼓勵少批評,采用比賽的方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團結、積極合作的精神,特別是慢的學生更要對他們有耐心、愛心,鼓勵學生大膽的去嘗試,去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99頁例1和做一做,練習二十三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乘問題的數量關系,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連乘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用連乘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數量關系,靈活解決有關問題。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復習鋪墊。

1.談話導入:大家剛參加完學校的大課間檢查,三年1班的同學都表現得很好。

2.復習遷移:

我們班在大課間中分組活動,每組5個同學,分了9組,共有多少個同學參與?怎么算?

3.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⑴創造情景,

師:操場上同學們正在認真訓練,體育老師打算按圖這樣安排,同學們算算要多少人?提出問題“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⑵讓學生獨立收集數學信息。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能找到哪些數學信息?

信息:a:每行有10人,有8行。

b:每列有8人,有10列。

C:3個方陣

小結:我們都是觀察同樣一個方陣,可以從這樣一行一行來看,知道了每行有10人,有這樣的8行。也可以這樣一列一列來看,知道了每列有8人,有這樣的10列。

⑶整理數學信息,分析數量關系。明確先求1個方陣有多少人,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要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你應該怎樣思考?請同位同學互相說一說。

我們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這2個數學信息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有多少人?

這是一行一行的觀察,我們還可以一列一列的看能不能根據這兩個信息每列有8人,有10列要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你該怎樣想呢?

不管用哪種方法,我們都是先求1個方陣的人數。還可以寫成綜合算式。

2、探尋其他解決問題策略。

不同的策略:1.先求:3個方陣的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

2.先求:3個方陣的一列一共有多少人,再求10列一共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4.先求:一共有多少列,再求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

例1的小結:同一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思考,得出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結果卻是一樣的。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引出課題:解決問題】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P.99做一做

⑴出示題目。

⑵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⑶全班反饋: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先求1盒有多少個,再求8盒一共有多少個。

2、練習二十三的第1題

⑴出示題目:P.101⑴

⑵讓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⑶分小組交流。每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重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

⑷全班反饋解決該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3、練習二十三的第4題

⑴出示題目。P.102⑷

⑵讓學生審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⑶給出三個算式,由學生選擇出正確算式并表述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重點理解“來回”的含義。

四、全課小結:強調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五、拓展練習:第一步,先請同學了解一節數學課的上課時間,一個星期在校幾天?如果一個學期按20周計算,同學們在學校待多少分鐘?合多少小時?第二步,根據自己計算出來的結果,你有什么感想?記錄下來。第三層次是學生在生活中現實問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本題又是一道開放題,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學生自己去尋找,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性,很好地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六、布置作業:練習二十三的2、3、5、6題

教學反思:

1、收集和整理信息,形成數學思考。

新教材的解決問題,其題材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用圖畫、對話、表格等形式呈現現實的生活場景。這一節課的例1既是一幅情境圖,又是一道應用題。例1的圖呈現給學生一幅廣播操表演的情境圖。小精靈明明提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了解情境,從情境中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收集解決問題的必要信息。這一步要求學生仔細地看,充分的講,觀察同一個方陣既可以橫著看找到的信息有“每行有10人,有8行”,又可以豎著看找到的信息有“每列有8人,有10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收集和整理信息,讓學生形成數學思考。

2、分析數量關系,構思解決問題的思路。

應用題教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找到問題的答案,更重要的在于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會思考,體會問題里的數量關系,要突出數量關系的分析,幫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我們用不同的數量關系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有8行”這兩個信息就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再求3個方陣的人數。還能抓住“每列有8人,有10列”這兩個信息也可以先求出1個方陣的人數,再求3個方陣的人數。分析數量之間的不同組合的關系,就形成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不同。如:抓住“每行有10人,3個方陣”這兩個信息可以先求出3個方陣一大行一共有多少人,再求8行一共有多少人。這里解決問題的策略就有所不同了。

3、正確選擇算法,獨立解決問題。

根據解題思路仔細準確地選擇相關的條件,正確的選擇算法。

這節課我覺得我可能是急進了點,應該先讓學生先從“行”去觀察進行列式計算,讓后進生理解后再進行“列”的觀察從多角度去解決問題可能這樣會更好些。而且因為這樣導致學生的練習還不夠充分。

二年級最新數學教案篇18

《克和千克》:

第一課時克和千克的認識

教學內容:課本P85~86頁,及第88~89頁的第3~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

2、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臺秤稱物體質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實際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3、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引出質量單位的觀念,讓學生認識到質量單位與時間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在時間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學重點:

1、掌握質量單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換算關系:1千克=1000克。

教學難點:

建立克和千克的時間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數學教課書,和一只筆,提問:哪個重有些?

2、肯定學生的回答,并讓學生“掂一掂”,然后讓學生說說有什么樣的感覺。

3、從剛才的實踐得出結論:物體有輕有重。板書課題。

二、觀察、操作領悟新知

1、出示主題掛圖,物體的輕重的計量。觀察主題掛圖。

(1)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幅圖畫的是什么?

(2)這幅圖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說什么?

(3)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廣泛收集、調查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質量,我們現在來交流以下好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單位來表示。

(4)在學生說的同時,老師拿出有準備的東西展示。

2、克的認識。

(1)提問:通過調查我們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質量,你們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嗎?要知道物品的質量,應該怎么辦呢?

(2)出示天平,簡單介紹天平的結構,并說明使用方法。

(3)將一個2分皮放在左邊盤內。1克砝碼放在右盤內,讓學生觀察。

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這個2分皮重多少克?板書:克

(4)“1克有多重?”我們來掂一掂好嗎?

3、千克的認識。

(1)出示盤稱。大家認識這稱嗎?

(2)看看盤稱的使用方法。現在要稱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誰能當售貨員來稱一稱?

(3)現在先掂一掂自己的書包有多重?估計有幾千克,然后用稱一稱。

(4)剛才大家都說了,一袋鹽中農500克,那兩袋呢?

(5)板書: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較,請同學們猜一猜,誰重?

板書1000克=1千克

齊讀: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測評。

1、完成教材第88頁第3題。

2、完成教材第89頁第4題。

3、完成教材第89頁第5題。

4、完成教材第89頁第5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稱一稱

教學內容:課本第87~89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稱一稱”的實踐活動,親自感受1課和1千克的實際質量。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加深質量單位的理解,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質量單位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在實際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

4、培養學生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進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質量單位概念。

2、能夠用老師提供的稱,來稱量物體質量。

教學難點:

鞏固對質量單位實際概念是認識。

教學準備:

天平,盤稱,適量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人新知。

請同學們想一想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二、實踐、操作領悟新知

1、稱一稱。

(1)我們通過調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質量。如果想知道同學們帶來的水果蔬菜的質量,可以用什么方法?

要稱我們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幾種常見的稱。這些稱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們來重點實踐一下生活中最常見的盤稱和電子稱。

出示掛圖稱水果、蔬菜。

1千克蘋果有多少個?能把書中的蘋果數一數嗎?你們想自己稱一稱嗎?

(3)分組活動。

明確活動要求:各小組把自己帶來的水果、蔬菜各稱出1千克。再數一數各有多少個。

(4)剛才我們使用了盤稱稱物品的質量,是用什么作單位?請小組長上來匯報一下本組稱的結果。

(5)通過剛才的小組活動,大家發現1千克的水果、雞蛋有幾個。魚有幾條?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們帶來的其他日用品的質量有多少嗎?你估計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計的結果寫到書上。

(2)稱一稱,驗證學生估計的結果。

(3)請大家看書上的圖,李奶奶從市場里買了蘋果、雞蛋、魚,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三、教學效果測評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8頁第1題。

2、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8頁第2題。

3、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89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請大家想一想,說一說。

667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焊管生产线_焊管机组_轧辊模具_焊管设备_焊管设备厂家_石家庄翔昱机械 | 护栏打桩机-打桩机厂家-恒新重工| 锂辉石检测仪器,水泥成分快速分析仪-湘潭宇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瓶盖扭矩测试仪-瓶盖扭力仪-全自动扭矩仪-济南三泉中石单品站 | 福尔卡(北京)新型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筋膜枪-按摩仪厂家-制造商-肩颈按摩仪哪家好-温州市合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袋式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篮式过滤器,气体过滤器,全自动过滤器,反冲洗过滤器,管道过滤器,无锡驰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钢结构-钢结构厂房-钢结构工程[江苏海逵钢构厂] | 北京亦庄厂房出租_经开区产业园招商信息平台 | 镀锌方管,无缝方管,伸缩套管,方矩管_山东重鑫致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低压载波电能表-单相导轨式电能表-华邦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 | 27PR跨境电商导航 | 专注外贸跨境电商 | 精雕机-火花机-精雕机 cnc-高速精雕机-电火花机-广东鼎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东莞螺丝|东莞螺丝厂|东莞不锈钢螺丝|东莞组合螺丝|东莞精密螺丝厂家-东莞利浩五金专业紧固件厂家 | 标准件-非标紧固件-不锈钢螺栓-非标不锈钢螺丝-非标螺母厂家-三角牙锁紧自攻-南京宝宇标准件有限公司 | 棕刚玉_白刚玉_铝酸钙-锐石新材料| 青州开防盗门锁-配汽车芯片钥匙-保险箱钥匙-吉祥修锁店 | 上海办公室装修_上海店铺装修公司_厂房装潢设计_办公室装修 | 火锅加盟_四川成都火锅店加盟_中国火锅连锁品牌十强_朝天门火锅【官网】 | 行星搅拌机,双行星搅拌机,动力混合机,无锡米克斯行星搅拌机生产厂家 | 自动气象站_气象站监测设备_全自动气象站设备_雨量监测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西安国旅) | 济南ISO9000认证咨询代理公司,ISO9001认证,CMA实验室认证,ISO/TS16949认证,服务体系认证,资产管理体系认证,SC食品生产许可证- 济南创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郑州电线电缆厂家-防火|低压|低烟无卤电缆-河南明星电缆 | 免费网站网址收录网_海企优网站推荐平台 | 深圳货架厂_仓库货架公司_重型仓储货架_线棒货架批发-深圳市诺普泰仓储设备有限公司 | 亚克隆,RNAi干扰检测,miRNA定量检测-上海基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烟台游艇培训,威海游艇培训-烟台市邮轮游艇行业协会 | 口臭的治疗方法,口臭怎么办,怎么除口臭,口臭的原因-口臭治疗网 | 大行程影像测量仪-探针型影像测量仪-增强型影像测量仪|首丰百科 大通天成企业资质代办_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_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_无人机运营合格证_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 密集柜_档案密集柜_智能密集架_密集柜厂家_密集架价格-智英伟业 密集架-密集柜厂家-智能档案密集架-自动选层柜订做-河北风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专业生产动态配料系统_饲料配料系统_化肥配料系统等配料系统-郑州鑫晟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蜘蛛车-登高车-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曲臂剪叉式升降机租赁-重庆海克斯公司 | 蒸汽热收缩机_蒸汽发生器_塑封机_包膜机_封切收缩机_热收缩包装机_真空机_全自动打包机_捆扎机_封箱机-东莞市中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厂家-高强石膏基保温隔声自流平-轻质抹灰石膏粉砂浆批发-永康市汇利建设有限公司 | 半容积式换热器_北京浮动盘管换热器厂家|北京亿丰上达 | 圆窗水平仪|伊莉莎冈特elesa+ganter | 转子泵_凸轮泵_凸轮转子泵厂家-青岛罗德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小鼠神经元-无锡欣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空压机网_《压缩机》杂志| 高通量组织研磨仪-多样品组织研磨仪-全自动组织研磨仪-研磨者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智能电表|预付费ic卡水电表|nb智能无线远传载波电表-福建百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