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公開課數學教案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人們對數學理論實踐的研究也趨于成熟,數學的運用也逐漸向各個領域推廣。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年級公開課數學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一年級公開課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 第38頁 百數圖
教學目標:
1. 通過在方格紙中填數,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數與數之間的關系, 深化對數意義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數感。
2.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坐標思想。
3. 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究的樂趣以及對數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深化對數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能發現百數圖中的諸多規律,并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建構百數圖,感知規律。
談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神奇的方格紙,在這張方格紙上隱藏著許多有 趣的問題呢,讓我們一起先來看看,好嗎?
(一)引入方格紙
1.出示空白的方格紙(課件)
請你仔細觀察,這張方格紙中一共有多少個這樣的小格子呀?
2.你怎么這么快就知道有100個小格子呀?
監控:(1) 一行有10個,有這樣的10行
(2)一列有10個,有這樣的10列。 那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一行有10個,那我們就可以10個10個接著數,( 20,30)10個十就是100。
一列有多少個呀?那咱們就十個十個的數一數,(10,20,30)10個十是100。
小結:看來,不管橫著數還是豎著數我們都是十個十個的數,10個十是100。這 樣就能很快數出來有100個格子啦。其實,在這100個格子里還住著我們的數字朋友呢。
(二)解構百數圖,發現規律
1.出示圖1
(1)現在方格紙中來了幾隊數朋友?
(2)誰來讀一讀?
(3)每隊數中都缺了一些數,讓我們一起把它填完整,好嗎?
監控:你是怎么想到要填這些數的?
2.出示圖2
過渡:剛才同學們用你們發現的規律填出了4隊中缺少的數。其實,在這張方格紙上還住著其他的數字朋友呢,你能很快的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家嗎?
(1)請你拿出這張方格紙,快速把剩下的數填好。
(2)老師發現你填的最快,你是怎么填的,有什么竅門嗎?
監控1: 我是橫行填的。你是按照數的順序來填的,那后面一個數總比前一個數多幾呀?
那我們看看是不是這樣呀?
小結:看來橫行看,一個比一個多1。(板書:①橫行看:一個比一個多1。)
監控2:我是豎著填的。你是怎么豎著填的?
那我們再看看是不是呀?那我們看看是不是這樣呀?
小結:看來豎列看,一個比一個多10。
(板書: ②豎列看:一個比一個多10。)
過渡:老師也按照其中一種方法把數朋友們都送回了家。
(3)現在這張方格紙上一共有多少個數?像這樣有100個數的方格紙我們叫它 百數圖。(出示課題:百數圖)
(4)仔細觀察百數圖,你還能發現什么規律? 監控1:左斜著看,看有什么規律? 驗證,我們看看是不是這樣?
小結:看來,從左斜著看,一個比一個多11。(板書: ③左斜看:一個比一個多11。)
監控2:那從右斜著看呢?
是這樣嗎?驗證
小結:看來,從右斜著看,一個比一個多9。(板書:④右斜看:一個比一個多9。)
出示圖3
(5)其實,還有規律呢,老師給你們提個醒。請你在百數圖中找到十位是8的數,你到哪里去找?上來指一指。
為什么指這行?
看來,十位是8這一行就是八十幾的數。那十位是5這一行呢?
小結:看來,十位是幾這一行就是幾十多。
(板書:十位是幾這一行就是幾十多)
(6)你能找到個位是8的數嗎?去哪兒找呀? 為什么指這列?
我們看看其它列是不是這樣?
小結:個位是幾就在第幾列。(板書:個位是幾就在第幾列)
(7)這些數字都有8,它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怎么不一樣?
小結:因為8表示的意思不一樣,它們在百數圖中所在的位置就不一樣。
二、利用規律解決問題,進一步感受數與數之間的關系。
過渡:你們真聰明,從百數圖發現了這么多的規律,你能用這些規律幫河馬大叔解決一些問題嗎?
(一)引導學生在給數找家的過程中,滲透坐標思想
1.出示圖4
春天到了,河馬大叔帶著這些數朋友們去春游,淘氣的35掉隊了,你能很快在百數圖中找到它的位置嗎?
上來指一指。你怎么這么快就找到35的位置了?
小結:十位是3我們就看三十幾這行,個位是5我們再看5這列,它們相交的地方就是35的位置。
2.出示圖5
(1)就在這時57和75吵了起來,它們都想住在這個格子里,你們覺得誰應該 住在這?
你是怎么想到57要住著的?
小結:因為這個地方在五十幾這一行,在7這列,所以這就是57。
(2)那75應該住哪里?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你是利用這兩條規律,幫數朋友找到了家。
(3)那這個位置填幾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小結:剛才我們利用規律,幫數朋友找到了家。
(二)補充照片中的數,構建數群之間的關系
談話:河馬大叔給百數圖中的數朋友照了幾張照片,可是不小心給照片弄濕了, 你們能幫它把照片恢復原樣嗎?
出示圖6
1.請你觀察這兩張照片,把其他格子里的數補充完整,小組討論寫在答題紙上。
2.板書反饋
監控:第一張照片
你是怎么想到要填這些數的? 那他們錯在哪了?懂了嗎,錯的改過來。
第二張照片
大家快判斷,哪個組填的對?錯的改過來。
小結:那我們剛才用這兩條的規律幫河馬大叔把照片修補好了。
(三)通過分類活動,對百以內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升華對數的認識
談話:河馬大叔非常感謝你們了,它想給這些數字變變隊形再照相。
1.出示圖7
河馬大叔把這些數字朋友分成兩隊,你們明白河馬大叔是怎么想的嗎?
小結:看來我們可以把這些數字朋友按照單數和雙數分成兩類。
2.出示圖8
河馬大叔又要變變隊形,你們明白這回河馬大叔是怎么想的嗎?
小結:我們還可以將數字朋友按照數的位數進行分類。
三、回顧反思,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我們和百數圖交上了朋友,在百數圖中我們發現了這么多的秘密,看來數與數之間是有很緊密的聯系的。
一年級公開課數學教案2
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①9十3 9十7 9十4 9十6
②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①9十( )=12 9十( )=13
②9十( )=14 9十( )=15
③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
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
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一年級公開課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51頁的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擺小圓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觀察、猜想等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
3.培養學生間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感悟有序思考的價值。
教具準備:
兩位數的數位表,4個小圓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今天我們用珠子和數位表上一節數學課。
2.復習。
[教師:在數位表中,右邊起第一位叫什么位?(個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師拿出一個數字卡片1放在個位表示多少?(一個一)
若數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個十)
教師強調:1放在不同的數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個一,一個十,一個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兩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學具)現在大家四人一小組進行分工協作,三個人擺不同的數,一個人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匯報。]
2.為什么兩個圓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數不同?
因為放在不同數位表示的數不同,個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兩個小圓片表示2個十。如果一個小圓片放在個位、一個放在十位表示1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數是11。
看來小圓片在數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們把圓片挪來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個數,分別是2、11和20。
3.出示三個小圓片,(學生拿出相應的學具)分小組學生動手操作,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學生小組合作后匯報:用3個圓片可以擺出5個數。分別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樣擺能表示最小的數嗎?怎樣擺能表示的數?]
4.若4個小圓片呢?(學生繼續動手擺)擺出的數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學生體會有序思考
教師提問,學生擺后回答
(1)兩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3個數)
(2)三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4個數)
(3)四個小圓片可擺出幾個數?(5個數)
一年級公開課數學教案4
數鉛筆
教學目標:
1、從數鉛筆的具體情境中認識百以內的數,體驗數量與物體的對應關系。
2、會數、會讀百以內的數,還能根據一定的規律數數。
3、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教學重點:
數數、讀數。
教學難點:
有規律的數數。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激發興趣
1、小朋友剛過了一個愉快的新年,大家都到長輩那兒拜年,你在春節里有什么收獲嗎?
2、今天,老師也準備了一些禮物要送給大家,看……(出示鉛筆)一共有多少支鉛筆呢?
二、數數、讀數
1、我們來數一數,說說你是怎樣數的?
2、學生活動:
(1)一支一支地數、兩支兩支地數、五支五支地數。
(2)把10支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數。
明確10個十是100。
(3)活動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分不同的形式數)
3、圈一圈,數一數。(第2頁)并說說是怎么數的。
4、在下面各數的后面連續數出5個數來。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5、讀數、撥數。
師寫出一個數,生讀,并在計數器上撥出來,說說是怎么撥的,表示什么。如43,十位上撥4,表示4個十;各位上撥3,表示3個一。
三、練一練
1、數數(順數、倒數)
2、看誰數得快。(第3頁)
主要讓學生明白十個十個數的方法。
3、接力賽。(第3頁)
四、課外活動
數一數自己小組同學的鉛筆一共有幾支。
一年級公開課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標】
1.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并結合生活經驗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活動過程中培養觀察能力、歸納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識鐘表
(一)聽音樂《在鐘表店里》
師: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好像是敲鐘的聲音。
生:是寺廟里和尚敲鐘的聲音。
師:我們聽到的是鐘表店里的聲音,這節課我們就來和鐘表兄弟們交朋友。
板書:認識鐘表。
(二)看主題圖,感受生活中的知識應用
師:聽完了音樂,我們去小紅家看看。
(課件展示:時針和分針走到7點整,小女孩起床了。)
師: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見小女孩起床了。
生:我發現墻上的鐘滴答滴答到7點時,小女孩就起床了。
生:早上7點時,爸爸就催小紅起來上學了。
師:小紅每天早上都在7時準時起床,在數學里,我們通常把7點說成7時,我們也要學習小紅,遵守時間,按時起床、上學。
二、認識鐘面
(一)看鐘面
以小組形式觀察、討論,每組一個實物鬧鐘。)
師:剛才小朋友通過看鐘,知道小紅是7時起床,那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鐘表兄弟的臉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請組長拿出鬧鐘,我們一起來觀察鐘面。
(二)說鐘面
生:我們看到有三根針在工作,我們還知道它們叫時針、分針和秒針。
(請這一組到投影儀下指出三根針)
師:那誰能告訴大家三根針分別是怎樣的?
生:短短胖胖的是時針,再長一點的是分針,最長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針。
師:哦,今天我們得委屈一下秒針弟弟,我們暫時不去理他,先來和時針和分針交朋友,好嗎?
生:我還看到鐘面上有12位數字寶寶。
生:老師,我們組發現鐘上有一格格的東西。
歸納小結:鐘面上有12個數,長長的針叫分針,短短的叫時針。
(課件畫面鐘的12個數,時針、分針閃動。)
三、認識整時
(一)會看整時
1.教師在鐘上撥一個時刻5時。
師:你知道這是幾時嗎?你是怎么看的?
生:5時,我看到時針在5上嘛。
生:他講得不好。先要看分針指在12上,然后我發現時針指著5,就說明是5時。
師歸納:很多小朋友都會看,真能干!
當長長的分針指12,時針指5,就是5時。
(教師貼上5時的鐘面,板書:5時)
2.鞏固:教師撥2時、12時,分別問學生表示幾時。
(二)會撥整時
1.師:我們每天在上午10時開始上第三節課,請你在自己的學具鐘上撥出10時。
(反饋:投影下展示操作結果。)
師:你是怎么撥的?
生:我先把分針撥到12上,再撥時針指著10。
2.師:請同桌兩個小朋友一個撥,另一個說出是幾時;也可以一個小朋友說自己喜歡的時刻,讓另一個小朋友撥一下。
(三)會認電子表
1.創設生活情境。
師:今天早上老師要在7∶00上班,到校門口時看了一下手機(課件顯示手機“7∶00”閃動),你知道老師有沒有遲到?你是怎么想的?
生:沒有遲到,剛剛好。
生:沒有。手機上說現在就是7時。
師:你是怎么看的?
生:中間兩個小圓點,后面有兩個0,說明是剛剛好,沒有多出來,前面是7,就是7時。
師:你的意思是說小圓點后面兩個0,是表示整時,對嗎?
生:是的。
師: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識可真多,對的。我們在看手機上這樣的時刻時,中間有兩個小圓點,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寫著幾就是幾時。
板書:7∶007時
(課件顯示電子表11∶001∶00)
師:你知道這表示幾時?
2.聯系生活。
師: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樣表示時間的?
生:我的電子表上。
生:我爸爸的電腦上也有。
生:我們家的VCD上也有。
生:我發現新的“83路”車上也有這樣的鐘。
師:老師在生活中也發現了許多這樣表示時間的。
(投影展示一些票據如船票、超市收銀單、銀行結賬單等)
(四)游戲:找朋友
用錄音機放音樂:《找朋友》
師:請每一小組內表示同一時刻的小朋友走到一塊兒握手。
內容:
抽一小組,和他們一樣的小組驕傲地拍兩下手。
四、快樂數學大轉盤,聯系生活中的一天
轉盤制作:
師:老師看到冬冬的一篇日記,記著一天里他干了些什么,請你們小組合作又分工,看看日記,然后根據畫面撥出鐘上的時刻,最后把日記寫完整。
小組看、撥、轉、寫,忙得不亦樂乎。抽一小組反饋結果。
師:你覺得你們組這樣做怎么樣?
五、初步了解時針一天轉兩圈
師:星期天,明明和英英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讓我們先來聽一個電話。
師:猜一猜,兩人會不會按時見面?為什么?
小組討論:
生:我想會的。他們說好時間又說好在什么地方。
生:我想不會。有可能明明遲到了。
師:那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再來聽一個電話。
師:從剛才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下次和別人約會時,要說清楚是什么時候。
生:8點鐘有上午的,也有晚上的。
生:一天中有兩個8時。
課件顯示時針走一圈。
師歸納:一天里時針要走兩圈,有上午的8時,然后到了中午、下午、傍晚,又有了晚上的8時。想想,冬冬的日記上還應該補充一些什么?在下課后把它完成。
六、總結,實踐應用
(一)知識梳理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
鐘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時間就這樣一秒一秒地過去了,再也不回來了,我們從小要珍惜時間,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二)學以致用
師:用今天新學的知識,為自己設計一個快樂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