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
小學數學教育作為數學教育的啟蒙時期,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發展學生智力的關鍵時期。你知道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怎么寫嗎?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操作進一步經歷十幾減9的計 算過程,比較熟練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解決現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實問題。
【教學難點】
經歷探究計算十幾減9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
【教學過程】
一、熱身賽
①8+9= 15-9= 17-9= 6+7= 13-9=
②7+9= 18-9= 9+5= 14-9= 11-9=
(1)集體訂正
(2)評講:請你說說17-9你是怎樣計算的?
(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師:剛才我們一起復習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幾減九的幾種方法,那么老師希望大家在后面學習過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題。好,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十幾減九的練習課。(板書課題:十幾減九的練習課)
二、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喜羊羊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很喜歡,今天喜洋洋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了,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你們好
師:今天一大早懶羊羊村長把大家召集了起來,交給他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原來灰太狼趁大家沒注意,把羊村的寶藏偷走了,現在任務就是要小羊們找回寶藏。當然這一路上困難重重,大家有信心幫他們奪回寶藏嗎?
生:有!
師:好,下面就進入我們的闖關活動。
1.速度大作戰
師:我們來和喜羊羊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吧
①12-9 = 16-9 = 14-9 = 18-9 =
②17-9 = 11-9 = 16-9 = 13-9 =
用你最喜歡的算法算算 18-9= ( )
2.看圖寫算式
師: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學們,我們來到了草莓地。
3.力氣大作戰
師:同學們吃飽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們比力氣呢(在圓圈里填上大于號,小于號或者等于號)
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2
前、后
課型:新授課授課時間:第周第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頁,做一做的第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了解前、后的基本含義,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前、后”的基本含義,了解它們的相對性。使學生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三者相比的相對性。
教具、學具準備:第2頁的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做個游戲。咱們玩“老鷹捉小雞”好不好?(師做母雞,一生做老鷹,其他生做小雞)
二、學習新知:
1、師生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
2、師提問:我的后面是誰?
生1:是___。
生2:是班里的很多小朋友。
……
我在誰的前面?我前面是誰?我后面的3位小朋友是誰?
3、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
4、出示第2頁主題圖。
(1)自己根據圖畫提出問題。
(2)小組內解決問題。
(3)在書上填寫。
三、練習:做一做第2題。
1、學生自己根據圖意提出問題。
2、小組解決問題。
3、在書上填寫。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3
教學目標:
1、探究7、6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提高分析、解決簡單數學問題的能力。
3、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探究7、6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能根據一幅圖中兩個已知數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并理解這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的組成游戲。
2、完成數的組成和口算。
二、情境導入
秋天是一個收獲的季節,許多果樹都會在這個季節收獲果實。秋天有許多同學喜愛的水果,你喜歡什么水果?就讓我們一起去果園看一看吧。
三、互動新授
1、教學例1
課件出示教材第78頁例1圖。
看圖提出數學問題:有7筐蘋果,5筐梨,一共有幾筐水果?指生列出算式。(7+5或5+7)猜測,這兩個算式的結果會不會是一樣的呢?為什么?讓生經歷用小棒來感知過程。
小結:這兩個算式算的都是水果的筐數,所以是相同的結果。
同桌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7+5=12
總結算法:
方法1:從7起往下數5個。
方法2:擺學具。
方法3:湊十。
方法4:湊十。
方法5:把7看做10。
10+5=1515-3=12
歸納:知道了這兩個算式會有同一個結果,我們計算出了一個,就知道另一個的結果。
2、對應練習
這里還有幾個果子,讓我們來摘一摘吧!(出示算式)
7+4=()6+7=()7+7=()
生獨立練習。
指生說出你是怎樣算的。
用7+4=11還能算出哪道加法算式?
小結:4+7,因為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自己舉出兩個加數是7的算式,要求和相同。
如:
7+6=136+7=137+5=125+7=12
3、教學例2
課件出示教材第78頁例2圖。
看圖提出數學問題。
豬八戒有5朵花,孫悟空有6朵花,它們共有多少朵花?
指生列示。
5+6和6+5。
獨立計算,并把算法與同桌進行討論交流。
總結方法:
方法1:從6起往下數5個。
方法2:擺學具。
方法3:湊十。
方法4:湊十。
方法5:把6看做10。
10+5=1515-4=11
對比觀察:想一想6加幾和剛才學習的7加幾有相似的地方嗎?哪些地方相似?
歸納7加幾和6加幾的計算方法:7加幾是把另一個加數分成3和幾,6加幾是把另一個加數分成4和幾,都是把前面兩個數加起來得10后,再加余下的數。
4、對應練習
師:同學們能從中發現規律,真不錯。請大家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下面的算式。
6+6=6+8=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今天我們學習了“7,6加幾”,進一步鞏固了“湊十法”,課后同學們要進行復習,為下一節課的學習作好準備。
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4
教學目標:
1、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通過數一數、算一算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數學就在我身邊。”了解學生數與計算方面的知識掌握情況,在活動中使學生對1—20各數有初步的認識。培養學生有序觀察、分類觀察等行為習慣。
2、通過“看一看”引導學生觀察課間活動,了解學生關于圖形與位置、圖形與變換等知識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對圖形的認識能力及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調動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有序地觀察、分類觀察等行為習慣,體會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認識位置
1、今天我們是一名小學生了,上課坐姿及回答問題要求,師生互相介紹。
2、認識位置(前后左右)
二、觀察圖,說一說(學會數數,滲透有序觀察的學習習慣。)
在我們的學校里就藏著許多數學問題,我們來找一找
1、觀察校門口,你看到了什么?說一說,數一數他們的數量
2、請你自己觀察學校操場上的同學們在干什么?數一數
你是按什么順序觀察的?怎么觀察的?學生說一說
3、你還想觀察什么地方,請你自己觀察,說一說
學生觀察說一說,數一數
4、請你觀察圖,你還發現了什么?
校園一共有19名同學,2位老師,三棵蘋果樹,蘋果樹上一共掛了14個蘋果……
三、課間休息(手指游戲)
我們的教室里也藏著數學問題,誰能找到?(你真會觀察)
四、觀察圖(認識圖片)觀察教室內的圖形和立體實物比看書本上的圖要直觀實用的多。
1、透過窗戶小同學們看到了什么?
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它們是什么圖形?
2、觀察我們的教室,教室的墻上有什么?
我們先來看看同學們的攝影作品吧!我們看的作品在墻上,現在我們把它移過來看一看小朋友們找了些什么圖片。
我們再來看看同學們設計的拼圖,你認識這些圖形嗎?看看這些小朋友都用這些圖形都設計了什么?你能設計一個圖形嗎?學生用七巧板試著拼一拼(小房子是由三角形和正方形拼成的)
(3)學生自己練習拼擺圖形
(4)你還觀察到教室里其他地方有什么?說一說,認一認
五、課外延伸
數一數你家的物品
六、課堂小結
對學生的表現給與表揚
板書:數與圖形
1、2、3、4、5……
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認識
……
課后小結:學生對于數數與計算知識掌握較多,本節課觀察方法滲透沒有上下,只有分類了。圖形認識較少,平面與立體不分。通過教室內的圖形學生認識了平面圖形,再與學具袋里的立體圖形比較對圖形有了初步認識。
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5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口算和筆算方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感受計算過程的合理性。
3、 培養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豎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情境引入,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到海邊玩一玩好不好?海邊可熱鬧了,出示情境圖,請同學們看情境圖,看看海邊小朋友在干什么?
2、學習情境圖。 談話:看著捉蝦的小朋友你知道了什么?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看著捉螃蟹的小朋友你知道了什么?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隨著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一)學習例1
1、列算式、體會加法的意義。
談話: 一共捉了多少只蝦?怎樣列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12和26都是幾位數?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板書課題)
2、探究算法。
(1)學生自主嘗試計算。
(2)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將學生交流的口算算法、豎式算法進行板書)
(3)動手操作、自主構建。(用小棒拿一拿,計數器上撥一撥 )
(4)學習豎式的寫法、算法。
師:既然我們學習了豎式,老師這里還有一道題:25+4 ,你能不能嘗試著用豎式的方法進行解答。(學生動筆,上來交流)
師:有沒有做的與她不一樣的?老師這里還有種不同的寫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
25
+4
師:做的對么?為什么?
總結:在計算的時候,我們要個位跟個位對齊,十位跟十位對齊。 總結一句話:
兩位數加兩位數應該怎樣算?用豎式計算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二)例2
那第二道問題該怎樣列式?那它的結果又等于多少呢?
三、練習
1、師:在解決了在海邊的兩個小問題,小朋友們在海邊的小樹林里發現了兩只小刺猬,它們在干什么?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呀。(出示自主練習6)你能編一個數學故事嗎?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么?誰能很快的算出它的結果?
2、自主練習第3題。
同學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幾只可憐的小壁虎,他們正忙著找自己的尾巴,你能幫幫它們嗎?學生獨立解答。
3、自主練習第4題
同學們自己買過東西么?這里老師給你這個機會,看,這里有很多的東西,可你只能買兩件東西,你會買什么?計算出他們共需要多少錢?
四、拓展
在海邊結束了一天的活動,小明回到了家里也做了幾道豎式計算題,可是一不小心在這張答題紙上滴上了幾滴鋼筆水,你能不能把殘缺不全的地方補充完整?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數學的教案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
★ 標簽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