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經常需要編寫教案,那么你知道小學體育課教案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1)
一、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三年學生。他們活潑可愛,特別喜歡上體育課,好奇心強、爭搶好勝模仿力強、喜歡表現,但好動,注意力不太集中,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一部分還存在任性、嬌氣等不良的心理傾向。為此,針對他們喜歡游戲、喜歡展示的共性特點和個性差異,我選擇以跳繩游戲為活動主形式,以繩激趣,營造濃厚個人競爭和團體競爭氛圍。
二、教學理念
由此,在設計理念上,我認真滲透素質教育思想,積極創新體育教學形式,以學生的心理趨向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貫徹落實“快樂體驗”的課題思想。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進行《跳繩》動作與方法的編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將自己的跳法大膽的向其他同學展示與交流,以此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通過游戲比賽的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
三、教學目標
根據體育課程標準的學習領域目標,結合三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初步預設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我,快樂鍛煉,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2、知識與技能:發展協調、靈敏的素質,促進智力開發。
3、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 點:通過各種跳繩游戲的體驗活動掌握一定的技能。
難 點:在練習中,能夠掌握跳繩活動方法,做到自主學練和合作鍛煉。
場地器材:一塊籃球場地、學生每人一條跳繩、錄音機一臺。
四、教法、學法預設
為了達成以上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初步預設本課教法和學法是:
教 法:情境教學法、設疑法、演示法、練習法、激勵法等。
學 法:觀察法、嘗試法、游戲法、合作法、競賽法、展示法等。
五、教學程序
(一)情景導入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有趣的游戲情景最能吸引他們進入課堂角色。整節課,我將以小兔子學跳繩為主情景,去激趣。
(二)出門找師傅
兔子媽媽交給任務,讓小兔子們出門去學學跳繩,師傅先讓小兔子們進行熱身活動。指導學生圍圈自由跳兔子舞。
(三)“踩蛇尾”
我設計踩蛇尾活動,通過“甩、踩”游戲,讓學生進一步開展熱身活動,發展學生的迅速反應、靈敏運動能力。
(四)“學技術“
教師做示范,學生學習,連續跳繩,要求:不能太高,手腕靈活,直膝向上彈跳,手臂搖動與彈跳協同一致,熟悉后速度加快。
(五)“抓尾巴”
教師通過“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到了小動物園,瞧!里面有很多的小動物,還有尾巴呢,我們來比賽一下,誰抓到的尾巴最多?”的談話引導,指導學生進入本節課的主體活動,要求學生通過兩人一組,一人把繩子綁在腰間,露出兩端“尾巴”,想方設法保護好“尾巴”;另一人使勁去抓它;并輪流活動。教師邊指導,要求注意動作規范和安全,邊參與學生活動?;顒又校瑢W生興致盎然,奔跑、躲閃,循環反復,在輕松愉快的情景中,達到了一定的鍛煉強度。
(六)放松總結
組織放松活動,恢復學生生理和心理狀態,進行課堂小結。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2)
學習目標:增強個人的自信和積極進取信念。
認知目標: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過竿及落地技術和投擲的簡單原理。
技能目標:
1、使90%以上的學生基本掌握所學技術動作,提高跳躍能力。
2、通過投擲游戲,初步領會投擲的技術原理。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等優良品質,開發學生思維能力。
素質目標:發展學生速度、靈敏、協調、快速起動及閃躲等綜合能力。
學習內容:跨越式跳高(重點):過竿及落地技術;投擲游戲:打活動目標。
學習預計效果:全課平均心率125次/分左右,全課練習密度45%左右,基本部分練習密度30%左右。
場地器材:操場;跳高架10個、海綿墊8塊、橡皮筋5根、小排球2只、錄音機1臺、磁帶兩盒。
一、課堂常規
1、整隊
2、師生問好
3、宣布課的內容。
集隊,向學生問好,聲音洪亮。
向教師問好,明確課的內容和要求。
快、靜、齊,精神飽滿。
二、熱身活動
1、游戲“鉆山洞”
2、定位操:各小組組長帶領本組同學練習(教師提示)
1、講解游戲規則,示范;
2、學生手牽手游戲;
3、教師巡視指導觀察學生。
(1)積極參與,全情投入,認真練習;
(2)學生分組練習。
(1)學生手拉手,不能松開;
(2)速度快,步幅拉大,注意不要與其他學生碰撞;
(3)要求動作準確、有力、舒展大方,協調有力。
成四小組,自由選位練習
三、跨越式跳高
重點:過竿及落地
側向助跑(30-60度),一腳踏跳,兩腳相繼過皮筋,依次落地。
1、講解、示范;
2、學生集體練習起跳擺腿技術,過竿技術;
3、讓一名學生做一次,指出優缺點,分組練習;
4、統一高度練習后設定為70CM、75CM、80CM、85CM四個高度,學生自由選擇;
5、左腳起跳的同學安排在旁邊的場地上練習;
6、巡視指導。
(1)練習上步起跳、擺腿;
(2)起跳落地技術;
(3)練習步驟:①擺腿練習②大循環練習;③商討高度自選練習;
(4)互相觀察、思考動作要領;
1、積極參加練習;
2、放腳迅速,起跳快有力,擺動腿起跳后腳尖內轉,起跳腳快速跟上,依次過橡皮筋落地;
3、學生選擇高度練習時要盡可能保證人數相等;
4、注意練習中保持間距。
四、投擲游戲
“打活動目標”被擊中隊員出圈在體操墊上做俯臥撐男生3個,女生2個,做完后迅速入圈繼續進行游戲
1、講解游戲方法、規則,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
2、男、女生各分為甲、乙兩隊,一隊站圈外,一隊自由散開在圈內,練習一段時間后兩隊交換位置繼續游戲;
3、教師巡視,加入游戲中,活躍氣氛。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起來,開發思維,如何命中目標,怎樣躲避。
1、圈外隊員不得進圈投擊,只能投擊圈內隊員膝關節以下部位;2、圈內隊員不可出圈,不可觸球,只能閃躲,違者算被擊中。3、球若停在圈內,近球的外圈隊員可入圈揀球,但必須出圈才能投擊。
五、下課方式:
1、課后放松(音伴)
2、下課造型
3、課堂評價
4、歸還器材
5、師生再見。
教師參與其中創設意境,引導學生造型
學生主動投入,調整呼吸,放松移動中形成數字
聽音樂放松,動作柔和、準確。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3)
教材分析:
主教材前滾翻是《課標》要求學會的基本動作之一,它是學習較復雜技巧動作的基礎,也是生活中自我保護的一種基本方法。教學重難點是團身緊、方向正、滾動圓。教學內容從學生喜愛的仿生動物開始,過渡到簡便易行的單個動作,然后上升為適合學生實際的難度組合動作。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滾翻必須團身緊,只有像球一樣,才能滾的好,才能處理緊急的意外事故做到自我保護。
2.技能目標:1、70%-80%的學生掌握前滾翻正確技術動作,發展學生靈敏、柔韌、協調等身體素質。
3、通過游戲練習,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判斷能力。
4.情感目標:通過模仿性、創造性練習和游戲練習,進行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的品格教育,培養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教學重難點:
1、重點:滾動圓滑,滾成直線。
2、難點:低頭含胸,蹬地有力,頭后部著墊,團身緊。
教學準備:
體操墊4塊;白紙10張;籃球4個;小正方形紙箱4個。
教學方法:
1、表現法:通過感知,是學生有強烈的表演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大膽的對本節課學習的動作的了解和嘗試。
2、實踐法: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和親身體驗,讓學生通過實踐去感悟動作完成的要領。
3、探究法: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踐中更好的去體驗。
教學過程:
一、觀看課件,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讓學生在教室里觀看小刺猬等小動物逃生的視頻,以及人們遇到危險時翻滾逃生的視頻。(導入新課)
2、觀看前滾翻的視屏,簡單的了解本節課學習的動作要求。
【設計意圖:利用視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純
二、教學新知:
1、整隊到操場上,教師帶領學生做準備活動。
引導學生分組分別用籃球、小正方形紙箱進行滾動比賽,并從中得到啟示(圓球形物體更容易滾動)。【設計意圖:引導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p>
2、學生嘗試滾動,探索滾動技巧。
讓學生模仿小動物滾動,想想怎樣做更容易滾動。【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主感知的基礎上加深對關鍵動作的理解】
3、教師在體操墊做示范動作,并講解分解動作:原地蹲撐,屈臂,低頭,蹬腿,手抱小腿,滾動?!驹O計意圖:學生能夠直觀的看清楚老師的動作,并知道前滾翻的動作要領】
4、輔助性練習:學生分組仰臥團身前后滾動。要領:團身緊、手抱小腿前后滾動。(4次)【設計意圖:是學生分組練習找到前滾翻的慣性動作】
5、低頭夾白紙,在幫助與保護下做前滾翻(3次)
【設計意圖:低頭夾白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做到低頭含胸這一動作難點】
6、在幫助與保護下做完整的前滾翻練習。(3次)
【設計意圖:教師給與適當的幫助與保護使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更好的完成前滾翻動作】
7、分組各自練習,找出做的好的同學,進行表揚。
【設計意圖:有效的語言刺激能使學生的表現欲望增強,更好的學習動作要領,找出別人做好的原因,自主學習動作。】
三、游戲鞏固:
游戲規則:全班同學分成兩組,組內成員都站在墊子一側,第一名同學握有2
一枚智慧寶石貼,通過滾翻接力,把智慧寶石貼傳遞給下一個同學,直至最后一名同學拿到為完成,最先完成的小組為獲勝組。
四、課堂小結
1、教師對本節課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
2、在美妙的音樂中進行放松活動。
3、宣布下課。
教學反思:
《前滾翻》的教學過程中,我力求目標分層化、組織游戲化、學生個性化,給學生創設一定的空間和時間,采用形象的物體比較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讓學生盡情玩耍,享受其中的樂趣。教師盡量激發學生學習的靈感,讓學生有選擇的練習,自我風采展示,學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有了求知、求學的欲望,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但是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有的學生滾不成直線,在下節復習課上要想更多的辦法來糾正。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4)
學習階段:
水平三
學習目標:
在游戲比賽中發展跑的能力。
學習內容:
蹲踞式起跑、快速跑
學習步驟:
一、快樂游戲,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1、組織學生常規訓練
2、組織學生游戲:搶位子
3、組織學生復習基本體操。
學生活動: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出席人數。
2、在體育委員的指揮下進行常規和隊列訓練。
3、在教師的提示下進行奔跑游戲:搶位子
4、兩人一組,隨意選擇三到四節基本體操進行復習,動作到位、有力。
組織:四列橫隊、小組分散
二、積極游戲,你追我趕
重點:蹲踞式起跑動作和輕松自然的快速跑動作。
難點:蹲踞式起跑時的蹬地有力,起動快速;快速跑時動作輕
松協調。
教師活動:1、提示學生復習蹲踞式起跑動作。
2、組織學生起跑游戲:看誰反應快
3、采用多種游戲、比賽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快速跑練習。
4、及時鼓勵和小結各項游戲。
5、組織學生歡慶勝利。
學生活動:1、兩人一組借助教師的提示和報紙進行蹲踞式起跑練習,著重體驗起跑時的蹬地動作。
2、積極參與游戲,和伙伴比一比誰的反應快
3、游戲:龜兔賽跑(同一起跑線)
4、游戲:你追我趕(追逐跑)
5、團結力量大:分成六小組,每組六人,小組商量,根據每人的體力分配不同的距離,接力賽跑,進行集體力量的展示。
6、手舞足蹈歡慶勝利。
組織:
場地器材:
操場、錄音機、每人一張報紙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5)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的課程理念為指導思想,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為依據,根據小學四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課程資源的開發,設計了“武術基本功組合”一課。,通過激趣引導、體驗探究、釋疑驗證,師生共同評價的教學程序,采用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教學組織方法有效地將感知、思維、實踐活動和能力的提高緊密結合,努力達成本課主要學習方面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特點:
1、正確進行武術的教育,
學生在電視里看見的武打動作都是被加工和夸大的,長期以來大多數學生都形成不正確的武術觀念,本課通過基本功的逐步深入教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武術素養,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進行一系列的身體練習,發展綜合能力。
2、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通過創編武術基本功動作組合,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在自主、合作、探究、創新、拓展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能力以及團體協作精神。
3、尊重學生興趣差異,學習方式多樣獨特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創設相對開放的教學環境。根據學生素質能力和興趣差異,采用自主選擇性學習、合作研究性學習、創新拓展性學習等方式,充分體現“人人受益”的體育新課程理念,在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中,使學生個性得到張揚、能力得到發展、團隊合作意識得到培養。
三、課的流程:
1、活躍身心階段:通過古代故事“聞雞起舞”的情景設置,在中國功夫的伴奏下,學生散點、自主或兩人組合模仿電影中的武打動作,導入本課課題。
2、學習技能階段:通過教師表演、師生互動的形式進行武術基本功河基本功組合的學習,采用層層推進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初步學習和掌握武術基本功動作組合,發展其能力。
3、拓展能力階段:通過學生分組創編武術基本功組合動作的練習,進一步啟迪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學以致用滿足學生求新、求異、求成功的欲望。
4、身心恢復階段:在美妙動聽的音樂聲中,師生互動翩翩起舞,樂曲、舞姿令人陶醉,達到調節身心之目的。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6)
教學設想:
本課課題原為《三原色與三間色》,但這樣的課題往往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于是我就想到了眼睛的旅行,讓同學們在看的過程當中,自然的理解三原色和三間色的關系。
在情境設計中,我用到了實驗和游戲,這樣更能使學生能夠深刻地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且能夠很好地去運用他們。
整一節課中,我的會話結合英語的用詞,在色彩的運用上也結合了英語,可說是我的一種構思,我們既然在一二年級開設了英語口語課,就應該把英語好好地結合到各科當中去,有機地結合運用,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主要設計流程或意圖:
情境設置一:情境導入,結合課件,激發興趣。
1、師:小朋友們,你們肯定都有過旅行的經驗,在外面盡情的呼吸新鮮空氣,放松自己的心情,看看外面的美麗世界,擁抱我們可愛的地球,這節課呢,老師想通過大家的眼睛,來一次不一樣的旅行,一個色彩旅行。下面讓我們一起用我們的眼睛,展開這次神奇的旅行吧。
課件頁1:(很多很鮮艷的圖片分別來自各個國家的風景,最后停留在一片花的海洋,這是我們平常很常見的,縮小這片花海的像素分辨率,放大圖片,使圖片的顆粒變大,從中出來三種顏色的蛋(橢圓的也行),紅red、黃yellow、藍blue,點擊后雞蛋破裂,走出一個小娃娃,他們先跟小朋友打招呼,接著讓這些色彩說出自己的中文名和英文名,簡單的自我介紹)
2、師:剛剛小朋友們看了一片花的海洋,為什么后來變成了三種顏色呢?
情境設置二:動手動腦,研究證明。
試驗:
師: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接下來做一個實驗。(關于試管的試驗)
大家知道老師手拿著的是做實驗用的試管,試管里裝的是什么?
生:水
師:那你們知道水用英語怎么說?
生:water
師:恩,大家都知道水的英文讀water,下面我在水中滴入這個(紅色的水彩顏料水),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訴大家,加入紅色顏料的水用英文怎么說?(用我們剛剛讀過的單詞來說)
生:redwater。
師:verygood。他今天表現真好,老師送給他一個紅花胸飾,表示鼓勵,那么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要像他一樣。
師:nowgoon。我在其他的兩個試管中,也滴入相應的顏料水,請小朋友們舉手來說出它們分別叫什么?
生:yellowwaterbluewater
師:good??磥斫裉煳覀兊男∨笥驯憩F得都很好,聽得又認真又仔細。
那么,他們可以用其他顏色調出來嗎?
生:不能
師:好,他們都不能用其他顏色調出來,我們就叫他原色——原來的色彩,因為他們有三種,我們把他們三兄弟叫三原色。說到這里,也許小朋友會問:“那黑白灰也不能調成呀,怎么他們不是三原色?”因為它們是無彩色,而紅黃藍是有彩色中的三原色哦。
3、師:下面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看
課件:(只見色彩寶寶在公園里見面后,互相用英語問好(最基本的日常用語goodmoring,Howareyou?等)當他們互相握手的時候,發現他們握著手發生了變化,紅寶寶和黃寶寶握著的手,變成了橙色,于是他們都非常好奇,相互都握了手,他們發現紅和藍變成了紫色,蘭和黃變成了綠色。)
師:小朋友,你們在剛剛的一段片子中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生:他們的手都變了顏色……
師:他們的手發生了哪些變化?哪個細心的小朋友能夠說清楚?
生:他們握著的小手變成了另一種顏色……
師:對了,我們仔細看看,兩個小娃娃握起來的手都變成什么顏色了?
生:紅色寶寶的手和藍色寶寶的手握起來變成了紫色了……
師:真的嗎?我們接著看下去。
(課件:紅寶寶走到蘭寶寶那里,兩個寶寶合而為一了,變成了一個全新的紫寶寶……)
師:看,多么神奇呀,兩種不同顏色的寶寶走到一起,他們融合,變成了全新的寶寶了,大家知道這是什么顏色?英語怎么讀嗎?
生:紫色purple。
師:welldone。
那么相同的,紅寶寶和黃寶寶融合呢?黃寶寶和蘭寶寶融合呢?
生:orangeandgreen。
師:sogood/再想想。
現在小朋友再思考一下,三原色之間融合的顏色叫什么呢?
有那個小朋友課外知識比較豐富知道的?
生:……
師:這個叫間色,因為是兩種顏色之間的顏色,所以叫間色,因為可以合成三種間色,我們叫他三間色。懂了嗎?
生:……
3、師:但是又出現一問題了,剛剛我們大家看到的是個子都等的顏色娃娃,如果現在出現了一個大的紅娃娃,讓他跟黃娃娃融合呢?情況會怎么樣呢?
(課件:大個子的紅娃娃和小個子的黃娃娃變成了紅橙娃娃,相反的,小個子的紅娃娃和大個子的黃娃娃變成了黃橙娃娃。這兩對娃娃的融合同時進行)
生:……
師:nice。接下來我想讓小朋友來找顏色,誰能找的又快又準。
(課件:把word中的畫圖放到課件中去,并在上面分別放置四個有兩個相等的圓相交形成的圖形,并在各個圓上涂上三原色,但相交的地方留白,讓小朋友去補充,在旁邊設一個按鈕,在小朋友補充完整后,一點擊,供對照的圖形及正確的顏色會出現)
師:(以上步驟一部帶過)不太理想的小朋友回去以后再去試試看,補充好的小朋友也不要驕傲。
接著我讓大家拿著試管,自己來體驗一下我們這次眼睛旅程的主要目標,動動小手變變顏色吧。
(學生自己動手變顏色)
4、師:我剛剛看了小朋友的調色,發現真的很不錯哦,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很準確地找出這種間色呢?(課件圖形)請同學們在每組中派選一名代表上來找顏色。
(學生一組一組進行著顏色……)
師:下面小朋友看看老師找出來的色彩,在比較一下,到底是哪組小朋友代表最棒?
(評選……)
情境設置三:游戲結合,深刻記憶。
師:既然大家都會找也會配色了,老師在這里呢,要教小朋友一種很好玩的“躲貓貓”畫法,我們要來找找顏色,看這么多顏色都藏在哪里?
(展示一幅全黑的畫)
師:大家知道嗎?在這張圖畫紙上,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哦,現在呀,我們就來找找看吧。
生:好
師:先在這里試試看,看看黑色的油畫棒底下有哪些顏色呢?當老師找出一種顏色的時候,大家能不能用英語來說出這種顏色呢?
生:能。Yellow、purple、orange、red、blue……
師:welldone。那么你知道這幅畫是怎么完成的嗎?怎么能把這么多顏色藏到里面去呢?
生:(現在里面涂上顏色,各種各樣的顏色,在最后把黑的油畫棒涂上去。)
師:good。(我們在里面涂顏色的時候,可以想到什么顏色就涂什么顏色,很隨意的。)
那么在找顏色的同時也可以以畫的形式來找一幅漂亮的畫,讓這張圖畫更加的生動。比如我把這個找顏色的畫變成了海底世界、大房子、公園……
(出示范畫)
師: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幅生動有趣的找彩圖,讓你們的眼睛進行一次真正的色彩旅行。
老師要看看,誰能做得最好,待會兒我們要評出最好的三位小朋友,我會送給他們小小的紀念品哦。
三、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情境設置四:評評講講,取其精華。
(在黑板上貼出banana組、orange組、apple組、pear組的圖片,分別代表每一組的小朋友進行比賽,看看那一組的小朋友能夠勝出,)
把畫得最有特色的小朋友的畫貼上來,讓其他小朋友來找找他們的優點,把他們的閃光點抓出來。
師結語:今天的這節課大家都學到了什么?
生:……
師:只要我們熱愛生活,學會多觀察,學會多研究,就會發現生活中很多的奇怪好玩的事情,那么,才能用自己的畫筆描繪更美麗的人生!
課后小結:
第一次在一堂課中放進英語、常識等知識,讓學生很新奇,這節課本來的主題是《三原色和三間色》,我為了更能吸引小朋友,把題目改了改,效果的確不錯。學生帶著疑問走進教室,從開始了解三原色,到知道了三間色。這一個過程是學生很自然地學到了課本知識,在通過用英語來說各種顏色的單詞,更能很好地鞏固了英語詞匯。接著是用試管來試驗三間色的形成,這就更能讓學生掌握三間色的由來。做到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的效果。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7)
活動目標:
1、練習走、跑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合作進行競賽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幼合作用廢舊報紙卷成紙棒作成小樹苗。
2、場地布置如圖,終點放兩個廢舊蛋糕盒。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1、帶幼兒到戶外場地。隨著老師的節奏跟著老師活動身體各部位:
頭部運動、手臂運動、腰部運動、腳部運動、關節運動。
2、我們要去做運送小樹苗的小勇士了,先去觀察一下地形吧。
跟著老師環場地慢跑兩圈。
F、大班體育游戲活動:勇敢的“小特警隊”探險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對梯子的各種游戲,發展幼兒的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無畏、勇敢、果斷、鎮定的優秀品質。
3、增加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活動準備:竹梯、彩色滾筒、椅子、牛筋等。
活動設計:
一:準備部分
基本動作練習。立正——稍息——向右看齊——向右轉——原地踏步走——齊步走——小跑——立停。
二:基本部分
小特警已經學會了許多本領,今天要進行考試了——探險。在我們探險的路上,要過許多小橋。有有趣的小橋、也有很危險的小橋,大家可要注意了!看哪個小特警員特別勇敢、機智、聰明。
1、過小橋
第一關:平地小橋要求:規定用走、跳的方法在梯內和梯上通過。
第二關:傾斜小橋要求:規定用走、跳的方法在梯上通過。
第三關:懸空小橋要求:規定用爬的方法在梯上通過。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8)
教材
1、分隊走合隊走
2、游戲“貼燒餅”
課的任務
本節課的任務
1、學生初步了分隊走合隊走概念;
2、讓學生進一步步掌握分隊走合隊走練習方法;
3、發展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4、通過游戲發展學生奔跑能力。
結構教學內容 次數 時間 強度組織與教法
課堂常規
1.小干部整隊,師生問好。
2.教師布置本課學習目標及內容。
3.教師提出完成本課目標的要求。
游戲
“貼燒餅”
1.組織隊形:四列橫隊集合
2.__________
__________
○○○○○○○○○○
○○○○○○○○○○
△
2.要求:集隊做到快、靜、齊,精神飽滿,聲音宏亮。
二
1.練習隊形:如下圖
×
____
×
○○○○○
○
2.要求:學生注意力集中
復習分隊走合隊走
放松操
小結、下課
1.練習隊形
______×
◎
○○○○○○○
2.教與學法
⑴教師講解動作練習方法
⑵教師組織學生集體練習
⑶教師進行指導
四
1.練習隊形:散點
2.教與學法:在音樂伴奏下,師生共舞。
五
1.師生共同小結、講評
2.教師鼓勵表揚先進
3.師生呼“再見”后下課
4.師生共同收拾器材后宣布下課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9)
教材分析
武術基本套路五步拳是整個武術套路中最基本的基本功套路、是學好武術其他拳種的重要基礎,其工作由弓步、馬步、歇步、仆步、虛步五個基本步法組成,通過本次課學
學情分析
小學的學生屬于人體發育的少年時期,總的來說,身體發育處于增長率高峰階段,多進行武術練習。
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套路運行時眼法與動作的配合
難點:套路演練的連貫性及武術動作的勁力
教學過程
一、課堂常規
二、基本部分
1、教師示范五步拳的整套動作
2、分招式講解示范教學
3、前三個動作系統練
三、結束部分
1、集體演練五步拳
2、放松運動:相互抖手臂
3、評價本次課
4、解散下課,送交器材
小學體育課教案模板(篇10)
一、教學內容:
單腳、雙腳跳
二、教學目的:
單腳、雙腳跳的練習很適宜低年級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單腳、雙腳跳對提高兒童的跳躍能力,發展思維擴大知識范圍和促進智力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三、教學要求:
學會本年級的單腳、雙腳跳,培養身體的正確姿勢和節麥感,發展想象力和單腳、雙腳跳等能力。
四、教學重點:各節動作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教學難點:動作優美大方,節奏感強。
五、教學任務:
1、使學生掌握兒童單腳、雙腳跳的動作,培養學生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2、培養學生單腳、雙腳跳姿勢,促進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
3、發展彈跳力及集配合的頑強精神。
六、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教學法,集體練習法。
七、教學原則:
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則,適應學生心理的原則,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一、說教材
我說課的題目是《愛護牙齒》,這節課是小學《體育與健康》省編教材一年級第二學期28課的教學內容。
1、教材簡析:
人人都有一副牙齒,擁有一副好牙齒是健康的體現,那怎么樣才能夠愛護好自己的牙齒呢?今天這節課意在培養學生養成愛護牙齒的好習慣。
2、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了解牙齒的部位、名稱,知道蛀牙是怎樣形成的。了解愛護牙齒的一般常識。
(2)技能目標: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孩子懂得養成良好的愛護牙齒習慣的重要性,保護好牙齒。
3、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懂得愛護牙齒的重要性。
(2)難點: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4、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牙齒模型牙刷刷牙方法的課件每組一個盆(提供學生刷牙吐水時使用)。
(2)學生準備:每人一面小鏡子每人一套刷牙用具(課前在水杯中放入多半杯涼水,以備課上練習刷牙時使用)。
二、本課使用教法、學法
教法:我針對一年級小朋友的身心特點,在教學中,采用“激趣導入”法,出示謎語,揭示課題。給學生一個形象生動的學習環境。并通過討論、練習、游戲等方法,使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知識,完成教學目標。
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看、聽、練、議、評、想、唱的學練方法在開心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懂得正確的刷牙方法,明白愛護牙齒的重要性。
三、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一堂課巧妙的開頭設計,能將學生推到最佳的心理準備狀態,它不但能夠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為隨后的智力活動提供適宜的背景。由于本課的教材是“愛護牙齒”,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一個謎語來揭示本課課題。
2、讓學生觀察牙齒,了解牙齒的結構
由教師出示牙齒模具,講解牙齒的結構、名稱以及每個牙齒的作用。再請學生拿出小鏡子來觀察一下自己的牙齒是否健康。
3、交流蛀牙的體驗
(1)播放動畫《小紅臉和小藍臉》,學生思考回答:小明是怎么會牙痛的?教師總結:早晚不刷牙,飯后不漱口,睡前吃甜食(如糖果、餅干等),把食物殘渣藏留在了牙縫里,時間長了也就形成了蛀牙。
(2)教師播放課件看一名小朋友有了蛀牙后的情景,讓學生加深印象。
(3)學生分四組討論:如何預防蛀牙?再進行交流:為什么要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好習慣。切記:睡覺前不吃糖果、餅干等甜食。
(4)師生共同小結:要愛護好我們的牙齒,就必須改掉一切不良的用牙習慣,要做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睡前不吃甜食,而且還要注意用牙衛生,促進骨骼的正常發育,希望小朋友們都能明確:我們的目標是沒有蛀牙!
4、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這一階段分為三個步驟:
(1)首先,教師出示牙齒模具,演示錯誤的刷牙方法和正確的刷牙方法,讓學生來分辨,從中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學生討論:
1、怎樣刷牙才能將牙齒刷干凈?
2、比較橫刷、豎刷兩種不同的刷牙效果,哪種方法好?為什么?
(2)其次,播放正確的刷牙方法課件,引導學生練習,鼓勵學生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刷牙。正確的刷牙時間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