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年級體育課教案
教學是一種創造性勞動。寫一份優秀教案是設計者教育思想、智慧、動機、經驗、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2七年級體育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七年級體育課教案1
教學內容:
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
教學目標:
1、了解運動損傷的概念及發生原因;
2、對常見的運動損傷掌握簡易的處理方法。
教學重點:
對常見的運動損傷掌握簡易的處理方法
教學難點:
對常見的運動損傷掌握簡易的處理方法。
教學過程:
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
1、定義: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
2、分類:運動損傷按時間可分:新傷和舊傷;按病程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按性質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按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損傷和重傷。
二、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
1、認識不足,措施不當。對運動損傷預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積極地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2、準備運動不足:
A、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易造成肌肉損傷、扭傷;
B、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在神經系統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
C、準備活動的內容不得當;
D、過量的準備活動致使身體功能不是處于最佳狀態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缺乏經驗、思想麻痹、情緒急燥;或在練習中因恐懼、害羞而產生猶豫不決和過分緊張等。
4、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弱,或動作要領掌握不正確,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發生損傷事故。
5、不良的氣候變化。如過高的氣溫和潮濕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狎或其它損傷事故。
6、組織紀律混亂和違反活動規定也是造成傷害事故的原因。
三、運動損傷的預防
1、學習運動創傷的預防知識,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做好組織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檢查運動場地和器材,穿著合適的服裝與鞋子。
3、在激烈運動和比賽前都要做好準備活動。
4、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活動內容,適當控制運動量。
5、掌握運動要領,加強保護和幫助。
6、加強醫務監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四、常見的運動損傷與處理
1、擦傷(皮膚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損傷)
處理:
A、輕度擦傷:傷口干凈者一般只要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傷:(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講解)、抬高肢體法、繃帶加壓包扎法、手指直接指點壓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抑制神經的感覺,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腫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擊而出血)
處理:應使受傷者坐下,頭后仰,暫時用口呼吸,鼻孔用紗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額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傷(當關節活動范圍超過正常限度時,附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傷處理:應先止血、止痛。可把受傷肢體抬高,用冷水淋洗傷部或用冷毛巾進行冷敷,使血管收縮,減輕出血程度,減輕疼痛。不要亂揉私心動,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傷處墊上棉花,用繃帶加壓包扎。受傷48小時以后改用熱敷,促進淤血的吸收。
4、挫傷(在鈍重器械打擊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組織、肌肉、韌帶或其它組織受傷,而傷部皮膚往往完整無損或只有輕微破損。)處理同(3)。
5、腦震蕩(頭部受天外力打擊或碰撞到堅硬物體,使腦神經細胞、纖維受到過度震動。)
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腦震蕩。
處理:對輕度腦震蕩的病人,安靜臥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參加適當的活動。對中、重度的腦震蕩,要保持傷員絕對安靜,仰臥在平坦的地方,頭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時送醫院治療。
6、脫臼(由于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使關節面脫離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處理:動作要輕巧,不可亂伸亂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繃帶,保持關節固定不動,再請醫生矯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壞)
處理:首先應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醫院治療。
2022七年級體育課教案2
本課力求靠近這些新的教學理念,所以大膽設計以多種游戲貫穿于教學中,旨在“游戲中練,游戲中表現,游戲中指導,游戲中提高”,寓教育、教學于游戲中。
根據初一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從語文課《人民的勤務員》雷鋒同志是如何助人為樂的故事情節,設計本課情境。旨在讓學生在體育課中感受文章的內容,即融入體育與語文學科間的學科滲透和體育與德育之間的滲透,同時也讓學生再一次的學習了雷鋒的共產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二、教學目的
通過跑、負重等練習引導學生在練習中初步樹立正確的快速跑動作技術,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等身體素質。讓學生知道正確的途中跑運動技能,以力求達到80%的學生途中跑時不低頭,不聳肩,眼平視,蹬地有力。同時整堂課以游戲形式貫穿雷鋒同志幾個平凡的小故事,教學內容結合游戲的思想性、趣味性,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樂于助人、團結合作的優良品質和奉獻精神。由于具有強烈的對抗性和趣味性,能滿足青少年身心發展的需要,對鍛煉身體,鍛煉意志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三、教材內容
1.跑的練習:快速跑(第一次課)
2.負重練習:搬運
四、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是初一年級學生,共30人,男生22人、女生8人,該班學生各方面素質比較好,同學間團結互助,班集體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識,但與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難,學生求知欲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但存在體質普遍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
(一)有利因素:
由于學生對體育活動興趣普遍較高,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因此對本次課內容將會表現出較強的求知欲,只要激發得當,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很容易調動的。
(二)不利因素:
由于學生受傳統教學形式的影響較大,可能會出現“老師教、學生學”的依賴心理,也有可能會出現厭學現象,這些現象將會給本次課增加不小難度,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采用有趣性的組織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五、教學過程分析
體育課的結構是人體的參與活動,根據人體機能活動的變化規律,過去一般把體育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幾個部分進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本節課的主體內容融成了一個整體。
根據人體的運動規律,人體從靜態到動態必須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一部分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快樂的學習氣氛。
1、教學常規:師生問好,宣布課的內容和提出相關的要求,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之進入課的良好狀態。大概2分鐘時間。
2、導入熱身:采用“音樂準備操”--自編跆搏操。
復習老師所授的跆搏操,同時課前讓學生搜集資料分組編操,讓學生嘗試編操的樂趣,
教師加以指導幫助,組合成一套適合同學們自己的操。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集體合作認真參與,課堂氣氛活躍,這有助于感情的融洽和學習興趣的激發,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為進行基本部分做好生理、心理準備。大概8分鐘時間。
而課的主體部分,是“教”與“學”的重點,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積極啟發學生進行思維,進行創新。由于學生比較易興奮,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對于說教過多、技術要求強的教學,因其理性思維還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興趣;相反,對于直觀的,新穎的感性思維的體育課比較喜歡,學習興趣較高。因此,本節課采用了多種教學方式、方法:
(1)快速集合游戲(情景模擬:雷鋒具有的時間觀念)。老師運用啟發教學法引導出情景,學生練習,要求學生聽清哨聲,迅速集合,練習學生的反應能力。大概2-3分鐘。
(2)快速起跑游戲(情景模擬:雷鋒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助人)。老師導出情景運用啟發式教學法,讓學生采用各種起跑方法練習起跑方式。學生充分展開想象,自主練習,體會何種起跑方式最快?老師提問,學生總結。大概5-6分鐘
(3)快速跑游戲(方法:一人搬運實心球一個,可單手或雙手將球放在體前、體側、體后沿直線足跑練習)(情景模擬:雷鋒幫旅客搬東西)。導出情景,老師示范,要求學生練習時眼視前方,腳要盡量落在一條直線上跑。在休息之余,引導學生思考影響快速跑的因素,總結動作要領,學生針對自身特點,提高動作技術。大概8-10分鐘。
(4)兩人一組的快速跑游戲(方法:兩人搬運一個實心球,可并排搬,可前后搬,可兩臂交叉搬)(情景模擬:雷鋒與同事之間合作幫助學習)。要求全組同學合作、探索哪兩個人組合,而且兩人合作哪種跑步方式速度最快。大概6-8分鐘。
(5)快速跑接力游戲(情景模擬:我們現在接過雷鋒同志助人為樂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傳下去)。大概需要5-6分鐘。
最后是人體活動由動態恢復到靜態的部分,安排一些放松運動如學生自編操,可以使學生身心疲勞得到恢復,這大概3分鐘時間。課快結束時,學生自我評價本節課學習的情況,教師做個小結同時點一下在現在的社會怎樣學習和發揚雷鋒精神?再提醒體委收拾器材,宣布下課。大概2分鐘。
六、預計課的效果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40%左右,心率大概出現在35--40',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達到120--130次/分。根據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材的特點及對學生的分析進行估測,預計本課能達到所制定的教學目標。
七、場地布置與器材
場地:結合我校場地小的特點,場地布置做到小而精一場多用。布局面做到規范合理,便于教師的操作和學生的練習。
器材:錄音機、磁帶、實心球、接力棒
2022七年級體育課教案3
教學目標:1、了解自己的身體形態,并對自己的身體形態進行簡單評價。2、了解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的影響。3、掌握促進身體形態的體育鍛煉方法以及在形體練習中應注意的事項。
教學重點: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的影響。
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參照形態練習中應注意的事項,合理地參加體育鍛煉。 首先引導同學們觀看健美運動員健碩的肌肉以及體現力與美的身體形態,觀看籃球運動員普遍擁有的高大雄健的體魄;模特和體操運動員的體形之后。
向大家提出問題:你希望自己擁有健美的體形嗎?毫無疑問,每個同學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讓人羨慕的美的身體形態。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了解身體形態。(繼續提起學生的興趣)
正確的身體形態:體態無時不存在于你的舉手投足之間,優雅的體態是人有教養,充滿自信的完美表達。美好的體態,使你氣質高雅、年輕,身上的衣服顯得更漂亮;善于用形體語言與別人交流,你會受益匪淺。
站姿:抬頭,挺胸,收腹,兩腿稍分開,臉上帶有自信,有挺拔的感覺。
坐姿:腿保持基本站立的姿態,后腿能夠碰到椅子,輕輕坐下,兩膝并攏,手可以放在中間或兩邊;蹺腿時,兩腿并攏。
行姿:抬頭,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放在身體兩邊,輕擺動,輕步伐,不能拖泥帶水。
蹲姿:屈膝,并攏,臀部向下, 上體保持正直。
下面我們學習有關《體育與身體形態》的知識
二、新授:
1、了解自已的身體形態
A. 身體形態的定義;身體形態:是身體的外部形狀和特征。閱讀第四頁到第五頁的身體形態部分,。掌握克托萊指數的計算方法
B. 克托萊指數的定義和計算公式;克托萊指數=體重(kg)÷身高(cm)×1000;同學們在閱讀完之后,可以依據自已的實際情況求出自已的克托萊指數并和第五頁的有關全國均值進行對比。
C. 描述身體形態的指標:身高、體重、胸圍和坐高;
D.學生對身體形態發育的評價:分組、討論和評價(10—12人一組,各小組對身體形態進行討論和評價,并寫出兩條促進身體形態發展的鍛煉方法。并在課堂上進行全班同學交流,老師點評指導)。
2、掌握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的影響
A.初中階段身體形態發育的特點:(1)身高的增長。(2)體重的增長。(3)胸圍的增長。
B. 體育鍛煉對身體形態發育影響的原因分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使骨細胞生長更旺盛,并能使骨骼變得更加粗壯堅實,可使軟骨的細胞正常增殖,促進骨骼的生長速度,從而使身體長高。體育活動加速了新陳代謝,使肌纖維增粗,體積增大,肌肉變得粗狀、結實發達有力。
3、初中生正處于發育階段,所以在形體練習中要注意
A.讓學生養成正確的站、行、跑、跳的身體姿勢;(通過體育鍛煉使人做出來的動作更加靈活、協調、舒展、大方)
B. 使學生明白在形體練習中不宜做過重的負重練習;
C.在練習中要變換體位,使形體均衡發展;注意養成正確身體姿勢和全面發展。
三、課堂小結:
1、什么是身體形態?
2、你的身體形態和全國均值相比如何?3、為什么體育鍛煉能促進身體形態的發展?4、形體練習中就注意的事項有哪幾方面?
2022七年級體育課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講解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結構。
2、通過典型事例加深學生記憶,激發學生興趣。
教學重點:骨骼、關節的基本構造和功能;
教學難點:骨骼、關節、肌肉如何相互協調完成運動過程。
教具:人體骨骼、肌肉模型及掛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既然提到運動,那么我們就需要研究一下人體的運動系統。通過提問人體的運動系統由哪幾部分構成引入本課。[通過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畫片和提問與小組討論]
二、授課:[總結學生的討論,教師結合多媒體講解]
(1)、認識骨骼和關節 [投影出示全身骨骼圖片]
提問學生人體骨骼由多少塊構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通過人體骨骼、肌肉模型簡單介紹人體的骨骼。
介紹關節:球窩關節(肩關節)滑車關節(肘關節) 平面關節(脊椎)
自己動手并討論:我們身上哪些是球窩關節、哪些是滑車關節、哪些是微動關節。
(2)、肌肉:[出示全身正反肌肉圖片和肌肉類型圖片]
肌肉分成三大類: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
平滑肌(食道,胃壁)
心肌(心臟)具有律動性
重點講解骨骼肌:人體是很很復雜的即使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也要很多肌肉協調配合完成。因此在運動生理學中我們又將肌肉分成這樣幾類:原動肌(使骨骼產生運動的一塊或一組肌肉)對抗肌(在同一動作中與原動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塊肌肉或一組肌肉)固定肌(了解)
中和肌(了解)
用屈肘動作來具體講解原動肌與對抗肌。當我們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而肱三頭肌舒張。他們正好是一對作用相反的肌肉組。所以,這時我們就將肱二頭肌稱為本動作的原動肌,而肱三頭肌就稱為對抗肌。
(3)骨骼、關節、肌肉和運動之間的關系[老師利用多媒體出示上臂結構解剖運動圖]
自己動手并討論:骨骼、關節、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4)小結:
A我們說心肌有律動性,假設心肌每分鐘跳60次,我們算一下它一小時、一天、一年分別能跳動多少次?并說說它的重要性!
B踢足球時骨骼、關節、肌肉和運動的關系?
2022七年級體育課教案5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學生體育課的目的與任務
2、知道上體育課要求
教學重點:了解中學生體育課的目的與任務,知道上體育課要求
教學難點:了解體育課的目的與要求
教具:投影,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
一、老師自我介紹,明確初中生與小學生,初中體育與小學體育的一些區別
二、體育課須知
1明確體育課的目標、任務,按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課)因病不能上課時,要向老師請假;
2課前要按教師要求,做好上課地點清掃和器材布置工作。要做到輕放擺設整齊;
3上課衣履按學校統一規定,不帶金屬硬物;
4上課鈴響迅速到指定地點(一般情況是11班前面的籃球場)站好隊,體育委員要檢查出勤率,準時向老師報告;
5要勤學苦練,嚴格遵守紀律,努力完成操練任務。并認真聽取老師指導與幫助。
6在練習中不得隨意做其他動作,不得任意升降和移動器材。
7在練習時小組長要認真負責,做好組織和保護幫助工作,輪換時要站好隊跑步換組。
8課后按教師要求收好器材,并認真完成課外作業。
9 一切行動聽指揮,跑步、練習要注意安全。跑步過程中不能說話,不能推搡,如發生受傷意外,及時向老師報告
三、初中體育目的
概念: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發展。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幾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成為祖國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保衛者。
2、舉例說明:20_廣州亞運會,運動員。
四、初中體育任務
概念①全面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
②學習和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技術;
③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樹立良好的體育作風。
2、舉例說明;現代一些體育明星的成長史,如姚明,林丹,劉翔等
五、學生上了初中有什么想法和意見,推薦一位體育委員。
六、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