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課件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課件篇1
教學理論依據
《圈圈樂》是小班下學期的一個健康活動。小班幼兒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比較差,動作不夠平穩、靈活和協調。而單純讓他們跑跑、跳跳對幼兒來說沒有太大的興趣,也得不到更好的發展。《綱要》指出: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戶外活動中,我發現小班的孩子雖然不會轉圈,但他們非常喜歡跟圈做游戲。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以玩圈為主線,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先讓孩子自由探索,再集體練習。在玩的過程中不斷發現圈的多種玩法,孩子們互相學習、分享,大大提高了孩子玩圈的興趣。教師適時引導孩子進行鉆、跳的集體游戲,讓幼兒在愉快、合作的氛圍中,既愉悅了身心又使幼兒的動作技能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實施策略
1、活動熱身、激發興趣:和幼兒做簡單的呼啦圈操,激發幼兒玩圈的興趣。
2、自由探索、實踐體驗:讓幼兒自由玩圈,探索圈的多種玩法,引導幼兒合作玩圈,指導幼兒連續跳單圈、跳雙圈、鉆圈,練習幼兒鉆、跳等技能。
3、創設情境,由淺入深:組織幼兒進行接力闖關的游戲,對幼兒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提高幼兒對鉆、跳、平衡等技能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活動準備
1、幼兒用的小圈若干、平衡木兩組、椅子、小鼓一個
2、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重點
讓幼兒探索圈的多種玩法,讓幼兒體驗到玩圈的興趣,知道圈有多種玩法。
活動難點
怎樣引導幼兒合作玩圈,并讓幼兒感受到合作玩的樂趣。
活動過程
1、師幼共同做熱身活動:呼啦圈操
引導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操,活動身體各關節。
2、指導幼兒玩圈。
(1)請幼兒自由玩圈,探索圈的多種玩法。
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玩圈的?并演示玩法,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2)引導幼兒合作玩圈。
(3)指導幼兒跳單圈、跳雙圈、鉆圈。
3、創設情境組織幼兒玩游戲。
游戲:接力闖關
規則:
1、將幼兒分為紅隊和藍隊。
2、要求幼兒依次跳過呼啦圈、走過平衡木、鉆過呼啦圈、敲響小鼓快速返回,將接力棒傳給下一位小朋友,另一位小朋友才能出發,以最快一組為勝。
3、放松環節
恭喜小朋友闖關成功,我們一起來跳個歡慶舞吧。聽音樂做放松運動,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課件篇2
目標:
1、練習雙腳并攏跳,手腳著地爬的動作。
2、能按顏色將玩具分類放到筐內;
3、能聽懂指令,喜歡模仿動物的動作,積極參與游戲。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準備:
大趣味插子,鈴鼓,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筐子各一個;
過程:
1、準備活動:動作模仿:"小鳥走路飛呀飛,小魚走路游呀游,小象走路甩著長鼻子,小鴨子走路搖一搖,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小兔子走路跳呀跳。"
重點:練習小兔子雙腳并攏跳和小烏龜手腳著地爬的動作。
2、介紹游戲玩法:
①戴上貓媽媽的頭飾,向幼兒介紹場地和游戲的材料:"小兔子們,貓媽媽有一些筐子,你們看有什么顏色的?""有幾個筐子?""我們一起數一數吧!"
②介紹游戲玩法規則:"貓媽媽的`果園里有許多的果子。"(將大趣味插子輕輕撒到草地上)"請小兔子幫忙撿1個果子回來,動腦筋想一想,小兔子撿到1個紅果子要放到什么顏色的筐子里呢?""如果撿到一個黃果子呢?撿到一個綠果子呢?撿到一個藍果子呢?"
③小兔子要怎樣走路?(提示幼兒兩只腳要并緊了向前跳。)
④"小兔子們,聽到貓媽媽的鈴鼓一響就一起開始跳到果園里撿果子,準備好了嗎?"
3、進行游戲《運果子》
①觀察幼兒的動作和取放玩具的情況;
②小結幼兒游戲情況,引導幼兒聽清楚貓媽媽的要求。
③變換不同的動物幫助貓媽媽運果子,例如小烏龜發展幼兒手腳著地爬的動作;
④根據幼兒的取放情況,不斷增加取放的數量,可以使2個、3個。
4、結束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采用了情境導入,用水果店中需要一些水果這一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小朋友們都十分感興趣,很積極地想給水果店運水果。接著我介紹該游戲的規則,我設計的是走過小路后到達目的地運水果到每個隊身邊的籃子中。先請個別幼兒嘗試,接著將幼兒分成三組進行比賽,在比賽中的一個要求是一個幼兒完成任務后拍一下下一個幼兒。手讓他繼續穿過小路去運水果,這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一個難點,因此活動中也沒特別要求拍一下手,只要幼兒知道要叫下一個小朋友開始運水果就可以了。
幼兒的潛力是很大的,因為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有些東西也許對于他們說一開始有難度,但是只要教師愿意多嘗試幾次,并且通過個別學習能力較強的幼兒帶動其他幼兒,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如在本次活動中,有個環節是讓幼兒完成送水果的任務后拍一下下一個幼兒的手讓他繼續,這個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是較困難的,在游戲中我也嘗試讓幼兒做過相同的事,但是很多幼兒完成任務后就只會坐到自己的坐位上,不知道要叫下一個幼兒。不過總有那么幾個幼兒是能理解老師的意思的,比如該班的怡鑫,她在幾次活動后就能拍一拍下一個幼兒的——手,并且大聲地提醒該幼兒輪到她了。在幾個較突出幼兒的帶動下一些幼兒也開始“學樣”了,也許他們并不明白這拍手的含義,但是至少他們愿意嘗試了,可以在今后的活動中繼續培養。作為老師,這個活動雖然要遵循幼兒的一些身心發展規律,但是有時候也可以稍稍發掘一下孩子的潛力。
還有一點在將幼兒分成三組進行運水果比賽的過程中,我自己感覺有些單一,游戲這段時間又較長的,開始幾個幼兒比賽的時候氣氛是很熱烈的,不過到最后幼兒似乎沒那么感興趣了。所以后來想是不是該從中提高幼兒任務的難度,比如先一個水果、再運兩個等等,這樣或許能讓活動更豐富一些,也能激發幼兒的興趣這在今后的活動中可以讓幼兒嘗試一下。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課件篇3
活動目標:
1、鞏固學習韻律操,能隨音樂的節奏正確表演相應的動作。
2、學會按要求向指定方向跑和跳,并能有序地擺放小椅子。
3、在音樂游戲中,注意傾聽音樂,并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相距40厘米的平行線2條,兩個大圓圈。
3、幼兒人手一張小椅子。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數高樓
教師帶領幼兒站成大圓圈,請4—6位幼兒扮演弟弟、妹妹站在圈外,引導幼兒隨著音樂開展游戲活動。
二、游戲活動---小熊蓋房子。
教師將幼兒站成兩隊,五人一隊。游戲開始,幼兒站在起跑線后面,教師發令后,兩隊的前排2名幼兒跨過“小河”,跑到場地的另一端,搬起椅子沿圓圈擺好,立即返回本隊,拍第二名幼兒的手,然后站到本隊末尾。第二名幼兒立即出發,直至將5張椅子擺成圓圈,就算小熊的房子蓋好了。
三、放松游戲------誰是小熊
1、幼兒人手一張小椅子站成大圓圈,幼兒站在椅子的后面,教師拿走一張椅子。
2、音樂響起,幼兒面向圓心,邊唱歌邊表演,并隨著音樂圍著大圈跑。音樂停止,幼兒立即找一張小椅子坐下,教師問?“小熊是誰呀?”幼兒指著沒有找到椅子的幼兒說:“小熊就是他”此幼兒站到圓心。教師再拿走一張椅子,游戲重新進行。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課件篇4
活動目標及關鍵經驗:
在游戲情景中,幼兒飾演“小司機”開車走過斜坡,進行平衡能力的練,使幼兒在角色模仿的游戲氛圍中,體驗勇敢、成功、自信的快樂。
1、能平穩地走過15—20厘米的斜坡,發展動作的平衡能力。
2、能愉快地參加體育游戲,增強自信心。
材料及相關環境創設:
材料:15—20厘米的斜坡2組,一高一矮(很安穩)
活動準備:
幼兒已從走小路、過小橋等游戲活動中掌握必然的平衡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當汽車隊長,幼兒當小司機,聽信號在場地上開車、加油、泊車等做準備活動。
2、教師帶幼兒來到斜坡前介紹游戲方法:“小汽車剛加好油,馬上要爬上斜坡,小司機爬坡時速度要慢點,眼睛看著路,身體要平穩,做個勇敢的小司機”。
3、教師引導幼兒有兩條斜坡,一高一矮,可以本身選擇路線進行游戲。
4、教師發出信號,幼兒別離有挨次地爬坡,教師運用動作和語言給予適時的支持和鼓勵,使幼兒逐漸大膽自如的在斜坡上走動。
5、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駕馭適宜運動量,以游戲情景不停調整活動內容:小司機走過斜坡到平地繼續行駛;小汽車又要上斜坡,請注意寧靜等。
6、教師利用游戲情景結束游戲,進行放松整理活動。
相關經驗:
美工:制作標的目的盤進行游戲
音樂:學習歌曲“小汽車”邊唱邊游戲
活動評價:
教師觀察幼兒走斜坡時身體重心是否連結平衡、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發展能力;觀察幼兒游戲活動中膽量和動作靈敏性的具體體現情況,判斷幼兒自信心發展水平。
活動的延伸與擴展
按照幼兒動作發展情況,適當調整斜坡的長度和高度。
增加爬坡動作的游戲情境,拿著玩具或推著紙盒等,提高幼兒平衡能力。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課件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玩皮球,體驗與同伴玩滾接球的樂趣。
2.初步掌握一定距離內雙手滾接皮球的動作技能。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皮球若干,活動音樂。
2.熊媽媽和小熊哥哥、小熊妹妹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1.隨音樂做熱身活動。
(1)教師扮演熊媽媽,幼兒扮演小熊,站在圓圈上。教師:今天天氣真好,小熊寶寶們快來和媽媽鍛煉身體吧。
(2)教師重點帶領孩子們充分活動手腕、手指關節及腿部肌肉力量。
2.鼓勵幼兒自由組合,一起探索合作玩球,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教師:今天媽媽給小熊寶寶們帶來了許多皮球,請熊哥哥找一個熊妹妹做好朋友,一起拿一個球,兩個熊寶寶一起玩球,看看可以怎么玩?
(2)幼兒嘗試兩人一起合作玩球的方法,體驗玩球的樂趣。
3.學習雙手滾球接球技能。
(1)幼兒示范雙手滾接球。
教師:寶寶們,媽媽發現剛才有兩個熊寶寶的玩法真好玩,他們是怎么玩的呢,讓我們來看看。
(2)引導幼兒討論滾接球的方法。
(3)教師示范并講解滾接球動作要領。
教師:媽媽來試試。寶寶要記住哦,滾皮球的時候要蹲下來,兩手分開放在球上,雙手用力向前推皮球;接皮球的時候,也要蹲下來,眼睛看著球來的方向,用雙手去接住滾來的皮球。
4.幼兒兩人結伴,自由玩滾接球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園小班體育教案課件篇6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玩沙包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創造出幾種不同玩沙包的方法。
2、初步了解沙包的制作過程。
3、培養幼兒的觀察沙包和動手能力。
4、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沙子、留著口的半成品小沙包若干,針、線,沙包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在音樂《健康歌》的伴奏下,組織幼兒做熱身運動,活動一下身體的各個部位。
教師出示沙包說:"小朋友認不認老師手里拿的什么東西呢?"
幼兒:"沙包。
(二)過程:
老師:"沙包是怎樣制作的呢?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做好不好?"
幼兒:"好。"
師幼共同做沙包。
1、請幼兒沒人選擇一個半成品的小沙包,想辦法把沙子裝進去。
2、教師幫忙縫好口袋。
3、組織幼兒互相交流,看看自己制作的沙包和別人制作的有什么不同。(從大小、重量、圖案等方面比較。)
老師:"老師將沙包發給你們,但是老師有個請求,小朋友比賽,看看誰想的玩法多,等一下教教老師好嗎?"(引導幼兒自由玩沙包,鼓勵幼兒玩出多種花樣。教師觀察孩子們玩沙包的方法,及時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玩法。)
老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用這么多方法玩沙包。現在請小朋友輪流來當老師,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這些玩法。"
老師總結沙包的玩法:沙包可以放在頭頂上、肩膀上、手心上、背上走;拍手拋接沙包、手心手背拋接沙包;夾沙包跳、扔沙包、踢沙包、互拋互接沙包、用沙包跳房子、投擲沙包。
四、活動結束:
老師:"小朋友我們都想出這么多玩沙包的方法,一起到院子玩沙包嘍"(帶領小朋友到室外活動場地玩沙包。)
五、活動延伸:
老師兒分成2組,進行沙包比賽。
夾沙包跳:讓幼兒將沙包夾在兩腿中間跳,看誰最先跳到終點,在跳動的過程中,沙包不能掉下來。
小螞蟻運糧:將沙包放在背上弓著背進行"小螞蟻運糧"比賽,在指定時間內看誰運的多。
托沙包:用球拍托著沙包進行競走比賽。
活動反思:
整節課的氣氛都很好,小朋友都很活躍的表現自己,開動自己的小腦筋,想出各種各樣的玩法,太棒了。特別是在孩子們裝沙子的過程中,操作很認真但不夠熟練,部分幼兒需要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在使用針線的過程中由教師親自操作,并且組織好幼兒注意安全。在今后的教學中,作為教師一定要給孩子更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動手制作,體驗制作過程中的樂趣和制作成功時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