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教案簡短初中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規劃教學時間,合理安排教學環節和有效利用教學資源,以確保教學過程有序、連貫。教案簡短初中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教案簡短初中,供大家參考。

教案簡短初中

教案簡短初中篇1

教學目標

理解平行四邊形的定義,能根據定義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教學思考

1.通過觀察、實驗、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數學活動,發展學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及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

2.能夠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

解決問題

通過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探索過程,豐富學生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與體驗,能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進行有關的推理和計算,發展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

在應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過程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重點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探究和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應用.

難點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應用.

教學流程安排

活動流程圖

活動內容和目的

活動1欣賞圖片,了解生活中的特殊四邊形

活動2剪三角形紙片,拼凸四邊形

活動3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

活動4探究平行四邊形邊、角的性質

活動5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應用

活動6評價反思、布置作業

熟悉生活中特殊的四邊形,導出課題.

通過用三角形拼四邊形的過程,滲透轉化思想,激發探索精神.

掌握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及表示方法.

探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運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

學生交流,內化知識,課后鞏固知識.

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與情景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1]

下面的圖片中,有你熟悉的哪些圖形?

(出示圖片)

演示圖片,學生欣賞.

教師介紹四邊形與我們生活密切聯系,學生可再補充列舉.

從實例圖片中,抽象出的特殊四邊形,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通過舉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

問題與情景

師生行為

設計意圖

[活動2]

拼一拼

將一張紙對折,剪下兩張疊放的三角形紙片.將這兩個三角形相等的一組邊重合,你會得到怎樣的圖形.

(1)你拼出了怎樣的凸四邊形?與同伴交流.

(2)一位同學拼出了如下圖所示的一個四邊形,這個四邊形的對邊有怎樣的位置關系?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經過實驗操作,開展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

教師深入學生之中,觀察學生頻出的方法與過程,接受學生質疑并指導個別學生探究.

教師待學生充分探究后,請學生展示拼圖的方法和不同的圖形.并引導學生分析(2)中的四邊形的邊的位置特征,從而引出本節課研究的內容

教案簡短初中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義;

2、掌握用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問題;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和,并能靈活應用;

4、通過二次根式的計算培養學生的&39;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二次根式性質和的介紹滲透對稱性、規律性的數學美。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二次根的意義;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難點:確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練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平方根、算術平方根?

2、說出下列各式的意義,并計算

(二)引入新課

新課:二次根式

定義: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對于請同學們討論論應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

(1)式子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嗎?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須保證根號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圍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問學生:2是二次根式嗎?顯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種式子的“外在形態”。請學生舉出幾個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說明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由學生分析、回答。

例1當a為實數時,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x是怎樣的實數時,式子在實數范圍有意義?

解:略。

說明: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在x是什么數時,x—3是非負數,式子有意義。

例3當字母取何值時,下列各式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義,被開方數必須是非負數,把問題轉化為解不等式。

解:(1)∵a、b為任意實數時,都有a2+b2≥0,∴當a、b為任意實數時,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時,是二次根式。

(3),且x≠0,∴x>0,當x>0時,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當x>2時,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滿足的條件:

分析:這個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讓學生分析式子中字母應滿足的條件,進一步鞏固二次根式的定義,。即: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本題已知各式都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開方數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實數時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

(4)由—b2≥0得b2≤0,只有當b=0時,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滿足的條件是:b=0。

教案簡短初中篇3

向澄清石灰水吹氣前后質量的測定

實驗儀器、藥品。粗鐵釘、燒杯、天平、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錐形瓶、帶膠頭滴管的橡皮塞、天平天平、小燒杯、小試管、鹽酸、碳酸鈉粉末天平、小燒杯、石灰水、吸管

(1)將粗鐵釘與燒杯中的硫酸銅溶液共同稱量,調節天平至平衡。

(2)將粗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靜置1至2分鐘,觀察現象及天平是否平衡(1)將盛有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的錐形瓶塞上帶膠頭滴管(內已吸有硫酸銅溶液)的橡皮塞,把它們放在天平上稱量,調節天平至平衡。

(2)輕輕將滴管內的硫酸銅溶液擠出,靜置1至2分鐘,觀察現象及天平是否平衡(1)先在小燒杯中裝1至2藥匙碳酸鈉粉末,然后把盛有鹽酸的小試管小心地放入燒杯中,將小燒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碼平衡。

(2)使小試管中的鹽酸與小燒杯中的碳酸鈉粉末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把燒杯放回天平上,觀察天平是否平衡(1)將盛有一定質量石灰水的燒杯與吸管一起放在天平上稱量,調節天平至平衡。

(2)用吸管向燒杯中澄清石灰水吹氣至完全渾濁,再將燒杯與吸管一起放回天平,看天平是否平衡。

[收集證據]小組成員分工合作,記錄實驗現象及實驗數據,根據所選做實驗完成下表

實驗方案方案()方案()

反應物的化學式和狀態

生成物的化學式和狀態

實驗現象

反應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你的結論

[實驗反思]你在實驗中發現了什么問題?或者你對實驗能提出什么問題?

(課后小組探討或組外交流或設計一方案解決)

[討論與交流]每一小組獲得的結論相同嗎?哪種結論是正確的?有個別小組的實驗不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思考與探討]1、天平不平衡是否意味著質量不守恒?實驗結果與質量守恒定律是否相矛盾?2、請同學們討論可采取什么措施使天平平衡?

[得出結論]

[解釋結論]

[建立質量守恒的微觀模型]用圖畫方式展示出電解水的微觀變化過程。

[討論]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原子種類、原子數目的變化情況,分析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

你認為質量守恒的原因是

[實踐與運用]

基礎題1、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將一克碘加熱升華后得到一克碘蒸氣,這是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的。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二升氫氣與一升氧氣反應生成三升水蒸氣。

(3)、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細鐵絲的質量大,因此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基礎題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下列問題:

(1)高錳酸鉀受熱分解后,剩余固體的質量比原反應物的質量減小。

(2)鎂燃燒后所得的全部固體生成物的質量比鎂的質量大?還是小?還是相等?為什么?

物質ABCD

反應前質量20g34g2g2g

反應后質量38g02g未知

提高題1、把A、B、C、D四種純凈物放在一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反應前后的質量如右表:

問:(1)反應后D的質量是___克;(2)C物質可能是_______(填“反應物、生成物或催化劑”)。(3)該反應的類型是______反應。

(4)容器中發生反應的B物質與生成的A物質的質量比為________,

(5)寫出一條符合容器中發生反應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談談本課題學習后你有什么收獲與啟示?

[布置作業]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邱永富

教案簡短初中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要點:

第一,浮力;

第二,物體的浮沉;

第三,浮力產生的原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對浮力這一節內容的研究是在小學自然課和生活經驗中已經熟悉浮起的物體受到浮力并結合前幾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綜合地應用液體的壓強、壓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識來展開的。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和關鍵,對浮力的研究為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礎。浮力知識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技術和科學研究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二、學生分析

任教班級屬農村中學,多物理生上進心強,學習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缺乏一定的探索研究問題的能力。浮力現象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也是他們容易發生興趣的現象。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充分發揮演示實驗的作用,迎合他們好奇、好動、好強的心理特點,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教學方法

這節課可綜合應用目標導學、分組實驗、直觀演示實驗、講授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創設物理情境讓學生參與實驗設計,邊動手邊思考。從實驗數據總結出結論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案簡短初中篇5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的主要職權。

2、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

(二)能力目標

1、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生活的能力。

2、增強收集材料的能力,能夠從報刊、書籍等渠道查閱收集有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關資料用于學習。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實例為完善和鞏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努力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人民代表大會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那么,我國人民是怎樣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的呢?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我國憲法規定:“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二)進行新課

一、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

1、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聯系生活中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人民代表大會的有關內容,思考、討論我國人民是怎樣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的?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思考并積極討論。

教師總結: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宣稱人大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務,并由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審判、檢察等機關,具體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權力。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教師提問:同學們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知道多少?請大家談談了解的知識。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性質:國家權力機關

(2)地位: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于地位,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3)職權: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思考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是指什么?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思考并積極討論。

教師總結:

立法權:制定法律的權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是我國的立法機關。省、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備案。

決定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縣級以上人大會,依法決定國家和本行政區內重大事項的權力。

任免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會,對相關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及其他組成人員進行選舉、任命、罷免、撤職等權力。

監督權:監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監督“一府兩院”的工作的權力。

(4)常設機構: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全國人大的部分職權由全國人大會行使,以便更好的發揮權力機關的作用。

3、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1)性質: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2)作用:決定地方一切重大問題,并負責監督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共同構成我國國家權力機關體系,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

二、人民代表

1、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

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全國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地方各級人民代表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

2、產生的方式與任期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人大代表的產生的方式與任期如何?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思考并積極討論。

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各級人大代表任期五年(20__年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憲法修正案修改)。

3、人大代表的職責和權力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

明確人民代表與人民的關系:人民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在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管理國家的權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人民代表的權力:除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外,還享有提案權和質詢權。提案權是指人民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的權力。質詢權是指人民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政府等機關的工作提出質問并要求回答的權力。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內容主要講述了我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有關知識,通過對人民代表大會的性質、組成、職權等內容的理解與把握,進一步感受我們的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是為人民服務的。

課后作業

學生分組進行社會調查,了解當地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代表的活動,體會我國人民是如何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的。

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教案簡短初中篇6

知識目標:

1、寫景、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

2、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能力目標: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思想目標: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樹立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重點、難點:理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詩歌

2、學習詩歌上闋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指名朗讀課文

2、讓學生談談對這首詞的初步理解。

二、題解與背景

本文體裁詞。詞又叫詩的別體,長短句。沁園春,詞牌名。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學生齊讀,指名學生讀。

2、這首詞分上下兩闋,各寫什么?上片:描寫北國雪景;下片:縱論歷代英雄

四、討論研究下列問題

1、總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什么?

2、作者以“望”統領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長城、黃河、山脈、高原)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北國雪景,并談談你的感受。

這些景觀大勢磅礴,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雄偉的氣魄,是實寫。

3、哪幾句是虛景?

4、你認為以動寫靜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五、背誦詩歌

板書設計

沁園春雪

毛澤東

長城惟余莽莽

黃河頓失滔滔

北國(冰封雪飄)山舞銀蛇(實景)雄壯

原馳蠟象

晴日→紅裝素裹(虛景)秀麗

沁園春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含義及全詞表達的感情。

2、了解詞多種表達方式共用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檢查背誦,復習上闋

二、學習下闋

1、齊頌下闋

2、提問:下闋前兩句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3、提問:在下片中,能起到領起下文的字是?(惜)它領起哪些句子?

4、怎樣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詩人描寫北國雪景,有雄壯之氣勢,豪放的風格,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表現了詩人豪邁的胸懷。

三、重點詞句子的理解。

1、“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含義。

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在結構上的作用。承上啟下,過渡作用

3、結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嬌江山完全稱意。這是對一代新人的呼喚和企盼。

四、小結

五、處理課后第三題

教案簡短初中篇7

一、教學目標: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二、重點和難點分析

關于什么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把握這個重點,可以從兩方面入手。

(1)理解概念: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二者共同構成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這表明,

一是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不可動搖;

二是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不可或缺,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這兩方面內容缺一不可。

(2)客觀依據: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

第一,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并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第二,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三、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

四、教學時間:

四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制度(一)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及有關概念。

2、能聯系實際和事實對基本經濟制度及有關理論加以說明解釋。

三、教學重、難點:

1、公有制經濟有關概念

2、非公有制經濟的概念

四、教學過程:

(1)公有制經濟是主體

在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存在著多種所有制成分,但是,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是公有制經濟。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

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那么什么是國有經濟?什么是集體經濟?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的有關內容。

讓學生從教材中找到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含義,并列舉幾個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名稱。

①國有經濟的地位和作用

20__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單位:億元

指標絕對數比上年增長%工業增加值4104517.0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1940814.3其中:集體企業278711.5股份制企業1687818.3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1117420.0其中:輕工業1465314.6重工業2639218.6

提問:投影的資料說名了什么?

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中,它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么,我國國有經濟的實力究竟如何呢?

在我國,國有經濟擁有雄厚的實力和先進的技術設備,積聚著我國最先進的生產力,控制著國民經濟的命脈,擔負著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的生產和流通的重要任務。

當然,國有經濟的實現形式是多樣的,如中國海油公司20__年在美國和香港上市發行股票,籌集資金。

②關于集體經濟

學生觀看視頻資料“華西村”(媒體素材)

(教師提問)我國農村是什么經濟形式?它有什么作用?集體經濟與國有經濟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同樣,集體經濟也可以有多種具體形式,都不會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

作為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可以廣泛吸收社會上的分散資金,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集體經濟與國有經濟的比較:

共同點:公有化程度不同、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同

國有經濟,都屬于公有制經濟,同社會化大生產相適應,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起主導作用。集體經濟,生產資料歸部分勞動者所有,主要作用。

當然,除了公有制經濟外,我國現在還存在非公有制經濟,它們同樣為我國的經濟建設發揮著積極、有意的作用。

五、小結:

六、作業:

理解記憶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的概念及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制度(二)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及有關概念。

2、能聯系實際和事實對基本經濟制度及有關理論加以說明解釋。

三、教學重、難點:

1、公有制經濟有關概念

2、非公有制經濟的概念

四、教學過程:

(1)、多種所有制經濟各顯其能

在我國,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是不容置疑、不可動搖的。但是,非公有制經濟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也得到了迅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問:同學們想一想,非公有制經濟包含那些經濟成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它為我們提供了哪些服務和便利?

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

日常生活中的小商店、理發店、小吃部等均屬于個體經濟的范圍,這些個體經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利用資源、發展傳統技藝、活躍市場、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個體經濟是我國現階段一種重要的經濟形式。

在我們經濟生活中有較大影響的私營企業,如四川希望集團、遼寧盼盼集團、湖北紅桃K集團、深圳華為集團等。摩托羅拉,菲利普等。私營經濟在促進經濟增長、繁榮市場、方便人民生活、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國各種經濟成分變動表

指標各種經濟成分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各種經濟成分占零售商品額的比重

所有制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

197877.6%22.2%0.2%54.0%43.3%2.1%

198565.0%32.0%3.0%41.0%37.0%22.0%

199054.6%35.6%9.8%39.5%31.7%28.8%

199928.5%38.5%33.0%24.3%18.2%51.5%

提問: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

①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提問: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作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

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條件下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

1.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和基本國情決定了()

A.我國改革開放一百年不動搖

B.我國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的性質

C.我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制度并存的基本經濟制度

D.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并存

2.下列選項不屬于公有制經濟的有()

①寶鋼集團②華西村③麥當勞快餐店④小明家開的花店⑤中國人民銀行⑥中國電信集團⑦新希望集團⑧中國義烏小商品城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⑦⑧

3.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作用,這與我們強調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否矛盾?為什么?

教案簡短初中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教育學生珍惜現在的學習生活

過程與方法:在具體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描寫中,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從而揭示孔乙己悲劇生活的社會根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孔乙己是封建科舉制毒害下的必然產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你們以前學過魯迅的哪些小說?(學生回答教師提示),魯迅一生寫了33篇小說,最喜歡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說,孔乙己寫得多么好,日本一位作家也說,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藝術典型,凡讀過《孔乙己》的人,無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這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又遭到冷酷現實涼薄的苦人兒的形象。魯迅先生怎樣運用鬼斧神工之筆來精心塑造這個形象呢?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孔乙己》。

二、時代背景介紹具體內容見教學用書。

三、講析課文:1、檢查預習,正字注音(出示幻燈片先讓一位程度中等的學生注音,然后集體訂正)

闊綽(chuò):闊氣。綽:寬綽,如綽綽有余

羼(chàn):混和,摻雜

綻出(zhàn):突露出來。比較“綻”“淀”字間或(jiàn)偶然,有時候。注音“中間”讀jian拭(shì)擦

蘸(zhàn):在液體粉末或糊狀物里沾一下就拿出來

打折(shé):打斷

附和(hè):(言語動作)追隨別人(多含貶義)。比較:和平he

不屑置辯(xiè):認為不值得爭辯

頹唐(tuí):精神萎靡,不振作

戕害(qiāng):傷害。戕:殺害。

2、請一位同學有表情朗讀課文前3段,要求其他同學思考下列問題

⑴努力掌握敘述和描寫的中心

⑵作者是怎樣描寫社會風情的。

請學生回答思考題,教師出行引導和評價

要點提示:

⑴開頭三段先說酒店的大概情況,寫出孔乙己生活在怎樣一個社會環境。

⑵作者描寫社會風情的有三處:

A、把“短衣幫”與“穿長衫”的喝酒形象作對比,突出了貧富懸殊、等級森嚴的社會現實。

B、從“我”的職務的變換,可以窺探掌柜冷酷勢利的一面。

C、掌柜是一副兇臉孔,主顧也沒有什么好聲氣:冷酷的酒店氛圍,以小見大,更見世態的炎涼

3、提問:前3段的描寫與敘述,對于孔乙己的出場有何作用?

提示: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會根源(自由回答)

4、教師要求學生回憶小說的三要素,并附帶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5、學生集體朗讀前3個自然段,強化對孔乙己所生活的環境的認識和理解。

6、布置課外作業

⑴閱讀課文第4-8自然段,看看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刻劃孔乙己形象的。

⑵完成“理解分析”第一題

[板書設計]孔乙己

1-3自然段交待了社會環境

┌環境

小說三要素─┤人物

└故事情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課文,讓學生了解孔乙己的身世和他的悲慘遭遇,領會造成孔乙己悲劇的原因

2、教育學生不要“死”讀書教材分析:

[教學過程]

一、分析人物性格。

先找一位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朗讀課文第4-8自然段,其他的同學認真分析孔乙己的性格怎樣表現出來的。

提示:

1、要求學生回憶表現人物性格的常用的方法(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然后確定這幾段所用的人物描寫的方法。

2、師生共同分析這幾種描寫方法所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A、要學生在第4自然段中找出能概括孔乙己特殊身分的一句話,并著手分析其性格特征

B、找出肖像描寫的語句進行分析

C、找出有關孔乙己個性化的語言描寫進行分析

D、提問: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這些表現了他怎樣的心地?二、理解課文多次描寫“笑”的含義。

教師講述、提問:課文幾次寫到笑,各有什么不同的含義,其中有些人是以哄笑取樂的。想一想:

⑴為什么那些人對一個不幸者沒有同情,沒有幫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樂?

⑵以哄笑聲來寫孔乙己的悲劇,有什么特殊的藝術效果?

⑶體會“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這句話在課文中反復出現的效果。這個問題難度較大,可用“雙體互促”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

三、分析第7自然段中“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談天,便只好向孩子們說話”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中所起的作用。孔乙己為什么不能與“他們”談天,孔乙己與孩子們說話,表現了他什么樣的心境?

提示:這一句話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文章第七八段寫了孔乙己和孩子們說笑,更足以表現孔乙己境遇的凄涼和心靈的孤寂。

四、分析孔乙己將要弄到討飯的原因,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科舉制度的毒害。1、首先要學生在書本上找出答案2、教師再作深層次的分析,使學生深刻意識到科舉制度的罪行

五、學生集體朗讀課文,努力體會作者的悲劇色彩。(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

六、布置作業

1、預習課文9-13自然段,進一步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和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現實

2、完成理解分析第三題

教案簡短初中篇9

班會主題:

學會感恩

活動班級:

初一

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自幼被視為掌上明珠,父母對孩子千般寵愛,要什么給什么。然而,孩子對于父母的付出并沒有意識到,反而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父母的現象。個別學生不懂得珍惜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不會與同學友好相處。

班會目標:

1.讓學生了解感恩,即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

2.讓學生懂得怎樣去感恩。

3通過活動讓學生真真學會如何做人。

活動準備:

1、選拔班會主持人

2、搜集與主題相關的歌曲,如《常回家看看》《感恩的心》《想起老媽媽》《天下父母心》《兒行千里》

3、搜集相關的詩文。如孟郊的《游子詠》、朱自清的《背影》、朱德《我的母親》。

班會過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導入班會主題。

男:我們每個人都獲得過別人的幫助和支持,應該時刻感謝這些幫助你的人;

女: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男:沒有父母養育,沒有師長教誨,沒有大眾助益,我們何能存于天地之間?女: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更是為人的基本條件!

二、討論:我們怎樣認識感恩的?

學生1:所謂“感恩”,就是要記住別人對自己的恩惠,學會報答那些給自己幫助的人。

學生2:我認為我們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幫助父母,多體諒老師,那就是感恩。學生3:感恩是一種品德,是一種生活態度。我們只有學會了感恩,生活才會快樂,生活中才會有真摯的情感。

學生4:生活中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一切幫助過我的人。

主持人總結:

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對“感恩”的理解,非常好。

在生活中,我們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為他們生養了我們;

其次,我們要感恩的是老師,因為他們教育了我們;

另外,我們還要感恩朋友和對手,因為他們促進了我們的成長;

甚至我們還要感恩自然,因為自然給了我們陽光雨露,藍天碧樹,四季變換。可以這樣說,面對生活,我們就要懷著一顆感恩之心。

三、學會感恩父母:

“母愛如水,父愛似山。”感激父母孕育我們生命,感謝父母養育我們成長。謝謝您們,爸爸、媽媽!謝謝您們的大恩大德!!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背景:爸媽謝謝你〉

四、學會感恩老師:

“喝水不忘挖井人,時刻難忘老師恩”。感激老師賜予我們知識,感激老師關心我們成長,感激老師教育我們成材!謝謝您們,老師!!謝謝您們的大恩大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晚唐李商隱《無題》

〈背景音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五、學會感恩他人: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每個人都應常懷感恩之心,在學習、生活中,無論怎樣都要找到感恩的理由,找到可以感恩的人。只有學會感恩他人,你才可能成為被感恩的人;只有感恩他人,你才會感動自己。

————善待他人,學會感恩,收獲快樂!

〈背景音樂:愛的奉獻〉

六、抓班級中具體事例展開教育:

1、表揚先進

2、反思落后

3、〈背景音樂:回家〉

七、感恩方法大奉獻:

為勞累的父母、長輩倒一杯茶,揉揉肩,洗洗腳,說說笑話。

每天好好學習,學會尊重、關心老師,給老師一個好心情。

體諒、理解父母、老師的苦楚,不頂嘴、爭吵,多為他們著想。

每天分擔些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說“謝謝”、“您辛苦了!”。

尊重父母、老師的勞動成果,天天反思過失,學會說“對不起”

學會關愛身邊的人,存好心,做好人,及時給他人送上溫暖。

多做善事、好事,盡自己的力量報效國家、社會、人民。

列一張感恩表,記下感恩的,感恩的人,時時圖求報答。

八、學生朗誦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感謝老師,他們教給你知識,引領你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努力。

感謝太陽,它讓你獲得溫暖;感謝江河,它讓你擁有清水;感謝大地,它讓你有生存空間。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不是樂觀么?感謝對手,感謝敵人,不是樂觀么?對于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盡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么?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

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里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所以,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感恩是畫筆。學會感恩,生活將變得無比精彩。感恩描繪著生活,將生活中大塊的寫意,揮灑得酣暢淋漓;將生活中清淡的山水,點綴得清秀飄逸;將生活中細致的工筆,描繪得細膩精美。

所以,感恩,是一種多樣的藝術

九、結束語:

做老師的有兩個希望,一是希望你們做好人,二是希望你們學習好。有人把人才分為四類:有德有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德無才。我相信我們的同學都是人才,因此希望你們做有德有才的人,不要成為有才無德的人。要成為有德有才的人,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習慣,做文明的學生。父母養育你們,老師栽培你們,雖然這些是父母與老師應該做的,但大家應該懷揣一顆感恩的心,用心去體會父母、老師對你的好和愛。學會感恩,你才會去幫助應該幫助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總之,希望同學們:

1.孝敬父母,學會體貼;

2.尊敬老師,努力學習;

3.尊重他人,團結友愛

教案簡短初中篇10

重點:常規教育與安全教育

大家好!祝賀你們順利的升入了七年級,你們是否意識到你們成熟了,成為了一名好少年。少年時代美妙而珍貴,它不僅富于幻想,而且還是長知識、長身體的黃金階段。幻想是理想的翅膀;身體則是理想和知識的載體,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一、講述《課堂常規》及注意事項。

1、對老師有禮貌。上課鈴響,體委整隊,靜候上課。要求;快、靜、齊。因故遲到要喊報告。下課時按老師要求整隊,聽老師下達口令后才下課。

2、不遲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況要有班主任或醫生證明。提前向教師請假并按老師的要求參加適當的活動、見習或全休。

3、上體育課要穿輕便的服裝和鞋子,盡量穿運動服、運動鞋。嚴禁攜帶小刀、鑰匙、胸針、鉤針等硬物。補充重點對運功服、運動鞋的要求必須要做到。

4、注意安全。嚴格按老師教授的方法練習,未經允許不隨意動器材,不做與課無關的動作,同學間要互相鼓勵,做好保護、幫助,聽從體委和組長的指揮。重點強調對安全的注意,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

5、愛護公共財物。課前按老師要求布置好場地器材,練習是要愛護使用器材,課后要認真清點歸還器材。

二、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

在體育鍛煉中,你會嘗試到鍛煉的愉快、競爭的刺激、合作的歡樂,體驗到勇敢與頑強、勝利與失敗、挫折與勇氣、拼搏與成功給你帶來的興奮和快樂,而且你會切實的`感受到體育鍛煉對身體各器官系統機能的促進作用。經常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生長發育,還可以調節神經活動的靈活性。

總之,體育鍛煉不僅可以使你獲得健康的身體,還可以促進你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作業:

1、多方面了解體育鍛煉的重要意義

2、搜集有關體育鍛煉方面的資料

增強了學生們對課上該作什么有了初步了解,加強了學生們對體育課的興趣,以及對課堂常規的認識。

教案簡短初中篇11

一、活動名稱:“朋友一生一起走”心理主題班會策劃案

二、活動主題:朋友一生一起走

三、活動時間:

四、活動地點:

五、活動方式和內容:

1、采取心理小游戲的方式和續演心理情景劇,彼此相輔相成將現實的題目演繹出來并讓大家一起解決,培養同學們的團結協作能力和增強班級凝聚力,心理輔導員和班主任的點評更能讓同學們從本次活動中感受到朋友的重要性。

2、活動總結和評價

六、設計思路和活動亮點:

本次活動以續演心理情景劇為主,小游戲為輔,環環相扣,將現實中的題目專心理情景劇的方式表現出來,再以小游戲的方式給同學們以啟發。本次活動將具有認可度的心理咨詢這一元素融進到本次活動,即本次活動心理輔導員和班主任也投進到整個活動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讓同學們明白朋友的重要性和體會到本次活動的意義。

七、實施條件:

1、天氣適宜,寬敞大教室布置的很溫馨,同學們心理狀態都在一個很好的時期。

2、時間把握的恰到好處,同學們都有時間來參與,還有班主任和心理輔導員的參加,同學們的參與度很高。

3、預備好小獎品以及活動所需的各種道具

4、心理輔導員和班主任的指導讓本次活動能夠更好的開展。

教案簡短初中篇12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文言文誦讀,積累文言詞語,翻譯課文。(重點)

2、疏通課文結構,掌握課文內容,提取課文主要信息,賞析語句;(重點)

3、通過各學科結合,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難點)

○教學內容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后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通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788年,拿破侖率軍進攻埃及。一天,法軍行進在沙漠途中,突然看見前面有一片模糊的湖光山景。景物倒懸在空中,不一會兒,湖泊又消失得無影無蹤。隨后,他們又看到草葉變成了棕櫚樹叢。這種變幻莫測的景像使法軍十分驚慌、不知所措。士兵們個個被嚇得跪在地上禱告,企求上帝保佑。其實,這種現象就是人們所說的“海市蜃樓”。蒲松齡的《山市》也記載了這種情況。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說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二)簡介作者以及作品

蒲松齡(1630或1640--1715年)清朝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南)人。他屢試不第,至71歲方為貢生。長期窮愁潦倒,以教書為業。一生著作很多,詩、文、詞、賦、戲曲、俚曲等均有佳作,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為其代表作。

《聊齋志異》是文言短篇小說集,共收錄作品近500篇,以短篇小說為主,此外還有散記特寫、隨筆寓言等,主要寫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錄一些奇特的事。構思奇妙,語言生動。“聊齋”,書屋名。“志”,記。“異”,奇異。

(三)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奐huàn邑yì冥míng甍méng垣yuán睥bì睨nì亙gèn

莽mǎng霄xiāo扉fēi縹piāo緲miǎo逾yǔ倏shū

(四)給重點詞注釋

奐山山市,邑(縣)八景之(的)一也,然(但)數年恒(經常)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喝酒)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青天,天空),相顧(看)驚疑,念(想起)近中(近處)無此禪院(寺院)。無何(不久),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屋檐),始悟(才明白)為(是)山市。未幾(不久),高垣(高墻)睥睨(矮墻),連亙(連綿不斷)六七里,居然(竟然)城郭(城市)矣。中有樓若者(有的像樓),堂若者(有的像廳堂),坊若者(有的像街巷),歷歷在目(清晰地出現在眼前)。以(用)億萬計(計算)。忽大風起,塵氣莽莽(廣大)然,城市依稀(隱約)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同“無”)有,惟(只)危(高)樓一座,直接霄漢(云霄與天河)。樓五架(間),窗扉(窗戶)皆洞開(大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指著點計數),樓愈高,則明(亮點)漸少。數至八層,裁(同“才)如星點。又(再)其上,則黯然縹緲(昏暗得看不分明),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形容來往匆匆),或(有的)憑(靠著)或立,不一狀(形狀)。逾時(過了一會兒),樓漸低,可見其(它)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高高的平房);倏忽(突然)如拳如豆,遂(終于)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人家)市肆(集市。肆,店鋪。),與世(塵世)無別,故又名(稱)“鬼市”云。

(五)翻譯全文。(略)

(六)問題探究(學生討論后可自講:)

1、作者描繪山市時,是以什么為序的?表示時間的詞語有哪些?

明確:是以時間為序的。忽、無何、未幾、忽、既兒、逾時、倏忽

2、山市的變化過程是怎樣的?用一個成語概括山市的特點。

明確:孤塔>宮殿>城郭>危樓>高舍>如拳如豆>不可見

特點:變化莫測神奇變幻

3、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明確:(1)初生階段:從孤塔高聳到宮殿出現。

(2)發展階段:城郭的出現。

(3)__階段:危樓的出現

4、結尾有什么作用?

明確:結尾一段寫山上的“鬼市”,這是補筆,有照應開頭的作用,說明“山市”還有別稱。

5、文章對山市景象的描寫生動形象,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以達到這種效果?

明確:夸張: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

比喻:數至八層,裁如星點

排比: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

使文章語言簡潔而富有表現力。

6、本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描繪的是動景,抓住山市景象變幻莫測的特點來寫,因而是按照時間順序來描繪景象的變化。

7.為什么人們又稱“山市”為“鬼市”?它是真的“鬼市”嗎?請用科學知識來說明“山市”的形成原因。

明確:這里說的“山市”跟“海市蜃樓”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而古代的人不知道其科學原理,所以說它是“鬼市”。

海市蜃樓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勻的空氣中傳播時發生全反射而產生的.夏天,海面上的下層空氣,溫度比上層低,密度比上層大,折射率也比上層大.我們可以把海面上的空氣看作是由折射率不同的許多水平氣層組成的.遠處的山峰、船舶、樓房、人等發出的光線射向空中時,由于不斷被折射,越來越偏離法線方向,進入上層空氣的入射角不斷增大,以致發生全反射,光線反射回地面,人們逆著光線看去,就會看到遠方的景物懸在空中。

(七)小結

1.掌握通假字:

①一切烏有(“烏”通“無”,沒有)②.數至八層,裁如星點。(“裁”通“才”)

2.掌握古今詞義不同的詞:

直接霄漢:古義:一直連接到;今義:不經過中間的事物

3.詞類活用:

窗扉皆洞開(像洞一樣,名詞做狀語)

4.一詞多義:

見宮殿數十所(幾,幾個,表示不確定的數目)

數至八層(計數)

然數年恒不一見(但,表轉折)

居然城郭矣(竟然,詞尾)

(八)布置作業:完成《導學導練》P72~P73練習

教案簡短初中篇13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的知識內容主要是以前一單元中的求根公式為基礎的。教材通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以及以數x1、x2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過4個例題介紹了利用根與系數的關系簡化一些計算的知識。

學情分析:

1.學生已學習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九年級學生,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多是直觀、形象的,他們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體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學初始,出示一些學生所熟悉和感興趣的東西,結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們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式,能運用根與系數的關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出另一個根與未知數,會求一元二次方程兩個根的倒數和與平方數,兩根之差。

2、能力目標:通過韋達定理的教學過程,使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3、情感目標:通過情境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的態度。體驗數學活動中充滿著探索與創造,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

2、難點:讓學生從具體方程的根發現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之間的關系,并用語言表述,以及由一個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與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種關系,比較抽象,學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是教學的難點。

板書設計:

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如果ax+bx+c=0(a≠0)的兩根是x1,x2,那么x1+x2=,x1x2=。

問題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嗎?①二次項系數a是否為零,決定著方程是否為二次方程;②當a≠0時,b=0,a、c異號,方程兩根互為相反數;③當a≠0時,△=b-4ac可判定根的情況;④當a≠0,b-4ac≥0時,x1+x2=,x1x2=。⑤當a≠0,c=0時,方程必有一根為0。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本節課充分讓學生分析、觀察、提高了學生的歸納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教學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的推導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礎上進行。它深化了兩根的和與積同系數之間的關系,是我們今后繼續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況的主要工具,必須熟記,為進一步使用打下基礎。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的探索與推導,向學生展示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提倡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鍛煉學生分析、觀察、歸納的能力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選擇,解答題的形式出現,考查的頻率較高,也常與幾何、二次函數等問題結合考查,是考試的熱點,它是方程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4.使學生體會解題方法的多樣性,開闊解題思路,優化解題方法,增強擇優能力。力求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獲得數學活動經驗,教師應注意引導。

教案簡短初中篇14

《與朱元思書》是南朝梁代著名駢文家吳均的一篇精美散文。作者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動逼真地描繪出富春江沿途的綺麗風光,被視為駢文中寫景的精品。“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吟誦此文,但覺景美,情美,辭美,章法美,如此短的篇幅,卻給人以美不勝收之感,令人嘆為觀止。

教學目標

1、學習先總后分的描述方法。學習層次分明,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2、體味精美清新的語言,積累描繪山水的詞語。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物者,窺谷忘反”一句的含義。

3、培養誦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4、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音樂起,幻燈片展示一組圖片)和著優美的音樂我們彷佛置身于藍天白云高山流水間。仰望:層巒疊嶂,俯視:流水淙淙。怎不讓人流連忘返忘懷得失。

這里的水很清,可見錦鱗游泳,當風乍起時,可卷起千堆雪;這里的山很高,遮天蔽日;這里的樹很茂盛,直入云霄。這就是喂魚錢塘江上游的富春江。它與長江三峽,桂林漓江并稱為“中國最著名的三條江河風光游覽線”。富春江到底有多美,現在我們就隨吳均游一次美麗的富春江。

二、簡介作者并解題

吳均,吳均南朝梁,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現在看到的已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只留下這段優美文字。當時人們寫信都習慣開篇描寫一下景色,以烘托自己的心情,并達到打動對方的目的。就像我們現在的環境描寫一樣。

三.解析全文:

1.讀文。明確讀音和句讀

2.關鍵詞語釋義并譯句

3.學生讀文并質疑。

4.文有文眼。本文的文眼時哪個詞語?(奇山異水)

5.文章那段寫奇山?哪段異水?為什么不先寫山后寫水?第一段和后面兩段是什么關系?

6.概括總結水的特點以及作者的寫作手法(正側結合)

7.讀這段文字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你聯想到哪些詩句?(知識拓展)

8.山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哪些手法寫的?

9.讀這段文字應什么語氣?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10.怎樣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聯系生活實際或自己的體驗談談你的感想。(聯想“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11.可見吳均是個什么樣的人?再預見一下,他寫信的內容。(當時政治黑暗,社會紊亂。一些仕途失意的士人遁跡山林,避世隱居。吳均一生仕途不如意。梁武帝時,他因私撰《齊春秋》武帝惡其實錄,焚其稿,免其職。他在《與顧章書》中說:“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表明自己辭官引退后,將要到石門山去中去隱居。因此,這篇文章不單純是寫景,在寫景的字里行間,抒發作者當時的情感。)

12.思考一下這篇文章抒發作者怎樣的情感?此時你想對那些仍在追求功名利祿的人說些什么?

13.為什么不把最后寫景的那句話搬到抒情句前?(言有盡而意無窮。像電影片尾展示的越來越遠的景物鏡頭)

四.小結全文,總結手法。

駢散相間,動靜互見,正側結合

富春江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感謝吳均給我們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小品文,讓我們認識了富春江。有機會希望大家能夠親游富春江,感受一下山奇水異,天下獨絕的富春江。

五.作業:

給吳均寫幾句話-----書想書之言。

板書:

水(異):清深急

山(奇):山高樹寒鳥鳴禪囀猿鳴

感想:息心忘返

【教學反思】

講此文時因為借助了多媒體,有聲有色,所以講解不是很費勁,學生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因而整體效果比較好。

我主要從以下方面構思講解的:

一.文與人結合

學文一要學寫法,二要學精神。本文我們不但要學清晰明了的寫作方法還能學到作者的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良好心態和崇高品質。特別安排了一個讓學生結合生活或自己的情況談感想的問題,這樣更能很好的將文章與實際有效結合。

二.學與思結合

“教”為了“不教”。教師的啟發教學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模式。我們在給學生提出問題時既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又要想到是否能激發學生的思考、再思考的能力。既然讓他們思考就是為了加深他們對此內容的印象,那教師的問題一定要圍繞文章的主要內容提出。而且問題不要全部簡單直接化,要有一些讓他們稍轉一下彎才能回答出來的問題。那樣才會有一種“路轉溪橋忽見”的驚喜。

三.讀和寫結合

朗讀是教學的基礎。讀出味道才能理解其含義。最后我設計一個作業-----讓他們給吳均寫幾句話。這是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延伸。孩子們了解了吳均的身世和處境,理解了吳均為人和品質,就不怕無話可說。

每一篇優美的文章讀起來都陶醉,講起來都應手,回味起來仍有遺憾:

此文覺得有點頭重腳輕,開始太羅嗦,結尾太倉促。對課文的延伸拓展不夠到位。

教案簡短初中篇15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參加體育鍛煉的意義。

2、能力目標:樹立自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3、情感目標:正確認識調節好自己心理、情緒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

重點:明確體育活動對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難點:爭取了解自己的體能。

三、教學任務

1、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

2、體育鍛煉重在參與。

3、了解自己的體能。

四、教學內容

1、古希臘人對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有的呢地認識:“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

我國先秦時期在《呂氏春秋》中用形象地比喻闡釋了“生命在于運動”的真諦:“流水不腐,戶樞不蠢,動也。”

2、體育鍛煉重在參與你必須真正理解“重在參與”的體育精神,并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只有殘疾阿體育鍛煉,才能體會到鍛煉的樂趣,并得到益處。應具有積極、樂觀和奮勇拼搏的進取精神,并把這種態度和精神滲透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3、了解自己參與體育的現狀在課本上做出選擇題x題算出分數,對應評價參考標準看看自己在哪一種類型當中。

4、課堂常規:上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為了完成學習任務,必須認真上好體育課。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是開展早操、課間操、課外體育鍛煉、課余運動訓練以及競賽活動的基礎。

上好體育課,使課內外體育活動很好的結合起來,對搞好學校體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上好體育課的基本要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端正學習態度,既要重視上好體育基礎知識課,又要重視上好體育實踐課,使學習科學理論知識和掌握動作技術、技能很好的結合起來。

(2)上課時要認真聽講,自己觀察老師或同學的示范,細心領會新學的動作要領,并自覺積極的進行學習,在練習中要勤于動腦,善于思考。

(3)要遵守課堂紀律和學習要求。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課,因病因事不能上課時,因事先請假;上課前要做好準備,有條件的要穿運動服和運動鞋上課(或輕便裝和軟鞋底);要提前x分鐘到指定地點集合;課中要服從指揮,聽從老師和小組長的調動。

(4)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愛護場地器材設備。

(5)要做到課內外結合。在課外體育鍛煉時,注意復習和鞏固課內外所學的內容,加強練習,積極參加《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測試。

(6)服裝體育課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

5、課后作業:

(1)根據實際自覺積極的參加課內外體育活動。

(2)學會發展健康體能的方法。

教案簡短初中篇16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5自然段。

2、學會本課20個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在全篇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九寨溝美麗的自然景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讀準生字字音。

2.能說出2、5自然段和3、4自然段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

1.指出生字寨的寫法,并于賽、塞作區別。

2.請學生質疑,激發興趣。九寨溝在什么地方?那兒什么樣?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詞,圈出生詞,對照生字表讀準字音,同時讀順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出示生字詞,正音。指讀長句,提醒學生注意句子停頓。

3.聽范讀全文,邊聽邊思考前面質疑的問題。

讀后討論,逐步歸納出三、四自然段的段以及課文的主要內容。為分段作準備。

三、再讀課文

1.練習分段。

2.通過分段初步了解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與3、4兩段的關系。

四、細讀課文第一段

了解九寨溝位置,那是個什么樣的地方,抓住神奇、童話世界從而對九寨溝有個整體印象。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說出課文介紹了九寨溝的那些景物?

2.能說出課文中描寫了哪幾種珍稀動物?

教學過程:

一、繼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自由練讀,整體感知:介紹了九寨溝的那些景物?討論后再隨機板書。再逐句細讀,理解問句。

2.認真讀課文,想象文中描繪的景觀。

3.你看到什么?展開評讀討論,要抓住文中具體的詞句,觀察圖畫幫助理解,進行想象,在指導朗讀。

雪峰:(高)看圖理解直插云霄。告訴學生,峰頂銀光閃閃是因為終年積雪不化。

湖泊:(多、清)抓住大大小小、顆顆體會湖泊多。看圖理解清澈見底、色彩斑斕。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湖泊分布在溝谷中的景象。

森林:(多)相繼理解遍布。

彩池:(多、美)引導學生弄清彩池是怎樣形成的(a.池底有彩色石塊;b.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

瀑布:(錯落有致)通過朗讀,使學生知道瀑布形成的原因及壯觀的景象。

隨即理解:高低錯落,白練騰空、銀花四濺、蔚為壯觀。

4.指導朗讀,把最美的畫面展現給大家。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1.討論第三自然段學習過程和方法。歸納出示:

a.自由練讀,整體感知。

b.逐句朗讀,理解詞句。

c.想象畫面,加深體會。

d.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2.要求學生自己試著提問,幫助大家整體感知第四自然段,課文中描寫了哪幾種珍稀動物?特點是什么?

3.運用上述方法自學本段。

4.交流自學情況。

5.重點掌握句式:也許也許也許也許。

三、小結

本段主要寫了九寨溝的自然風光和生活在那里的珍禽異獸。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記住文中生字字形。

2.能仿照第四段寫出片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教寫生字

1.出示生字,齊讀,注意字形。

2.自己設法記憶字形。

3.指導書寫易錯字,強調關鍵筆畫。

4.學生描紅。

二、學習第四段的結構方式,練習說話,進行彷寫

1.指讀排比句,明白了用了四個也許表示推測,都是在介紹珍稀動物的特點。

2.學習本段方法仿寫片斷。

三、了解的一段和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1.首尾呼應。

2.起總結、總起作用。從中悟出寫作必須謀篇布局,巧妙構思。

四、作業

教案簡短初中篇17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熱愛新的學習環境,自覺融入新集體,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2、知識與能力:

通過了解自己學習環境的變化,增強自我調適的能力,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通過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置,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歌曲《中學時代》。

“什么時光最值得珍愛,是那美好的中學時代。什么時光最難以忘懷,是那美好的中學時代。友誼的陽光在心里照亮……”

伴著熟悉的旋律和優美的歌聲,營造出中學生活的美好氛圍,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喚起笑對新生活的樂觀心境。學生進入狀態,若有所思時,教師提出問題:聽了歌曲,中學新生活給了你什么感受?高興,快樂,還是擔憂,害怕?

讓學生回答個人整體感受和印象。這樣的氣氛下,學生逐漸開始思考自己幾個星期的初中生活,但對于這樣的生活也有許多不確定。問題提出,學生的思維猶如看似平靜的湖面擊起了層層的波瀾,開始思考問題,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教師語言激發:參天大樹的起點是一粒小小的種子,萬丈高樓的起點是一塊平常的基石。告別小學進入中學,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名中學生了。中學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一切都是嶄新的。我們新生活開始了。

板書:新生活新起點。

二、共同研究,學習新課:

(一)、小品表演:《小明和小華的新生活》

放學路上,小明和小華邊走邊說。

小明:升入初中后,認識了那么多的新老師、新同學,我真高興,希望他們能成為我的好朋友。

小華:可是到了初中,學習的科目也增多了,不知如何去學?

小明;是呀,而且現在老師講課的方式與小學相比差別很大,我真有點不適應。

小華:班上同學學習都很努力,很自覺,我也不甘落后,就是害怕管不住自己,改不掉上課愛說的毛病。

……

教師:感謝同學的精彩表演。看完小品,請大家思考:

(多媒體顯示)

1、幾個詞來概括小明小華的中學新感受。

2、面對新的學習生活,他們有哪些困惑和擔憂?

出謀劃策:小明和小華該怎么辦?

(學生展開討論,先解決前兩個問題,充分發言)

教師學生共同明確:

中學新感受:激動、興奮、新奇、愉快、困惑、擔憂……

小明和小華的困惑和擔憂主要來自:

①面對新環境,不知如何與老師同學友好相處

②中學科目增多,不知如何分配時間和精力

③不能適應初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④面對同學間的競爭,不知如何提高自制能力

活動:開拓視野

你能舉出幾個勇于挑戰新生活,面對新生活中的磨難不后退、不氣餒、變壓力為動力、勇往直前的事例嗎?相反的`事例呢?(先閱讀課本事例后舉例)

老師總結:很快適應新生活、勇于挑戰新生活的人能夠取得學業和事業的成功,相反則不利于學業和事業成功。因此,我們走進新生活,就要學會適應新生活。

(二)分組探究

教師:初中生活給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請同學們根據上面所談到的四個方面,分別給小明和小華出謀劃策,說出一些具體的做法。然后,分小組公布你們的高見,其他小組予以補充。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師生共同研討明確:

1、積極面對困惑和擔憂,在心理上認可和接受,同時確立新的奮斗目標。(指導學生談一談初中階段的新目標,由小目標到大目標)

2、如果感到不適應,及時分析原因,調整心態,并采取適當措施加以調整,使自己盡快適應新環境。比如:

①、主動與老師同學溝通,積極參加各項集體活動等

②、制定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分配時間。對于語、數、英等基礎學科,除講究課堂效率外,還要做好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認真完成作業,鞏固好以學知識:對于政、史、生、地等科目,要抓住課堂45分鐘,爭取當堂消化,不留尾巴。

③、面對老師新的教學方式,我們個人學習方式和方法也要隨之改變,主動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學會主動學習。

④、面對同學競爭,要變壓力為動力,實現自主管理,克服依賴心理。

活動:聯系實際

(1)當你進入新的學習環境后感到不適應時,你是如何進行調節的?

(2)拿出一張紙,試著給自己制定本學期的計劃,確立今后的奮斗目標。

3、主題升華:初中階段我們的學習科目增多,學習的難度加大,同時面對一張張新面孔,多少會有一些壓力,但是我們要學會適應新環境,把壓力變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在學習、生活方面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自己:新學期,我能行!

師生總結:

站在新的起點,讓我們攜手共進,快樂成長,共同度過這美好的中學時光吧!

在《明天會更好》的歌聲中結束新課。

教案簡短初中篇18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能力,背誦并默寫全文。

2.體會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

3.引導學生品味賞析文章的語言美,培養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鑒賞水平。

4.通過教讀本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領略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感受作品的志趣美、語言美。

2.學習課文抓住特點有層次的寫景方法

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含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簡介作者,了解文體;

2.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調;

3.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整體把握文意,把握寫景的脈

絡。學習課文抓住特點有層次的寫景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美麗的山光水色能陶冶人的性情,現在就讓我們跟散文家吳均一起到富春江去走一走,看一看,領略一下那兒的奇山異水。

吳均是南北朝時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據《南史·吳均傳》記載:吳均出身寒賤,自幼好學而有超群的才華,所作詩文,深受當時行家稱賞,其文章風格清拔而有古氣,時人效之,稱為“吳均體”。由于梁武帝蕭衍喜歡他的詩文,后官至奉朝請。吳均為人耿直,因私下撰寫《齊春秋》,并如實地記錄了齊、梁間的歷史,蕭衍“惡其實錄”,便焚其書稿,免其官職。不久又奉詔撰寫通史,未成而卒。其文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文書札見長,表現出沉湎山水的情趣。

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二、文體知識

本文是一篇駢體文,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駢文,又稱“駢體文”,和散文相對的一種文體,起源于漢末,形成于魏晉,盛行于南北朝。

駢文的最大特點是講求對仗,即所謂“駢偶”(兩馬并駕為駢,兩人并處為偶)。全篇以偶句為主,構成字數相等的上下聯,句法結構相互對稱,詞性、詞義相互配對,句子的字數通常是四字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這種文體,晚唐時被稱為“四六文”,以后歷代相沿,到清代才叫做駢體文。

其次是講求平仄,上下聯要平仄相對,平對仄,仄對平。

其三是講究用典,目的是使文章委婉、含蓄、典雅、精練。用典有明典和暗典,有時還將典故反用,起襯托、對比作用。為了追求形式美,駢文還講究詞藻華麗,大量使用顏色、金玉、花草等類詞匯。駢文對唐宋以后的文學語言,特別是律詩、律賦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由于過分追求形式,逐漸走向形式主義,妨害思想內容的表達,成為文章的桎梏。但駢體文中也不乏優秀作品,《與朱元思書》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寫景小品文。

三、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聲韻美。

注意以下詞語的讀音:

飄蕩(dàng)

縹碧(piǎo)

急湍(tuān)

軒(xuān)邈

泠泠(líng)

經綸(lún)

橫柯(kē)

鳶(yuān)

2.把握節奏、重音、停頓。學生朗讀或范讀課文。

(1)注意語速。應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頓。逗號的停頓應小于句號,每一個句號后的停頓應小于一小層之間的停頓,每一段后的停頓應稍長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應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節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節拍為主。如:“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當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

3.本文作者在文中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從富陽到銅廬一段沿途百里的無數景物,請同學們用波浪線將文中的景物劃出來。

(學生回答:風煙、天山、水流、小舟、游魚、細石、急湍、孟浪、夾岸、寒樹、清泉、小鳥、鳴蟬、哀猿、橫柯、疏條)

四、學生自讀

學生自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翻譯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讀課文,口頭翻譯課文,畫出疑難浯句。

2.同桌之間討論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教師巡視酌情指導。

3.各小組提出難以解決的問題,全班共同討論解決或請老師回答。

4.教師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文句。

五、反饋交流

1.按要求寫出句子。

寫登舟縱目總體感受的: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寫江上放舟自由情態的:從流漂蕩,任意東西。

概括贊嘆富春江景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寫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

寫江流氣勢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寫聽覺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不絕。

2.翻譯句子。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

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凈,高爽晴空一塵不染,與青青遠山融為一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耐寒常綠的樹木。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

像老鷹飛到天上為名利極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祿的心就平靜下來。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那樣陰暗。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也可以見到陽光。

六、理清結構

第一段:總寫富春江“奇山異水”;

第二段:先寫“異水“部分,再寫“奇山”部分。

七、課堂總結

文章的第一段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寫了從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文章的第二段先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富春江的異水,從水色、水清、水深、水急方面突出了“異”之特點;然后以細膩的筆觸詳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并抒發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從側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教案簡短初中篇19

一、說教材

本課選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本節內容突出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探究人與環境的關系對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具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對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特地制定了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知道自然災害的概念,認識我國自然災害的分類;

2.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分布及成因。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整理分析資料,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自然災害,學會自我避災。

通過以上對教材地位和作用及教學目標的分析,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

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教學難點】

分析我國常見自然災害分布及成因。?

二、說學情

八年級學生能合作、善實踐、喜活動、求知欲較強,對知識的需求已經由表象向本質過渡。

三、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教法主要包括講授法、合作探究法和小組討論法等。

本節課學法整體上注重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

四、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播放臺風“山竹”登錄時的視頻,提出問題“什么是自然災害”,導入新課。

視頻的播放,滲透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理念,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

環節二:講授新課

1.自主學習識災害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找出自然災害的概念,認識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并進行分類。舉行災害連連看的小游戲,引導學生進行連線對應。

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了學生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能力;小游戲的引入,幫助學生加深對自然災害概念的理解。

2.合作交流析特點

多媒體呈現我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得出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的特點。

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得以提高。?

3.角色體驗學自救

通過多媒體展示豐富的圖片、詳實的文字資料,學生通過同桌合作歸納總結我國防災減災的成就。

通過播放視頻的方式,向學生介紹避災方法。隨后學生通過角色體驗的方式,創設虛擬地震來臨的情況,學生根據總結的避災小知識虛擬逃生做法。

這樣的設計,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樂在其中地掌握了防災自救的技巧,真正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環節三:課堂小結

組織“自然災害知多少”知識競賽,幫助學生鞏固和掌握本節課所學,既新穎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環節四:布置課外作業

課下分析家鄉主要受哪些災害的影響,并分析應當如何應對。

這樣的作業,與鄉土地理結合,增加了學生對家鄉的了解,真正將課堂所學延伸到課下。

如此設計讓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可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主要展示了本節課三大框題的主要內容,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本課內容。

教案簡短初中篇20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蒙古族的興起、統一和元朝的建立過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情況。

通過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國歷的貢獻,使學生了解元朝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綜合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對蒙古社會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爭中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氣節。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蒙古族的興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國歷的貢獻,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經濟史內容。

“蒙古族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課的重點。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課的難點。另外,本課內容繁多,講述時如何做到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也是個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騰格爾的《蒙古人》。

由學生介紹蒙古族的情況:生活在蒙古高原,從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驕”統一蒙古

1、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紀中國各政權形勢圖。

當時在中國有哪些政權:金、南宋、遼、西夏、吐蕃。

當時蒙古分為許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記載:“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這樣的____歲月。

2、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看錄像《成吉思汗》。

思考:鐵木真面對逆境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被尊為成吉思汗?

鐵木真童年時,父親被殺,部族背棄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敵追殺。面對這樣的逆境,鐵木真是怎樣做的。

鐵木真說過:“拼殺沖鋒的時候,要像雄鷹一樣;高興的時候,要像三歲牛犢一般歡快;在明亮的白晝,要深沉細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堅強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難沒有把他-,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經過多年的征戰,鐵木真打敗了周圍的各部落,統一了蒙古草原。12,鐵木真被推選為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

蒙古統一后,成吉思汗又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

出示《蒙古帝國形勢圖》。蒙古帝國形勢圖,講解成吉思汗的擴張戰爭。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時間:1271年

都城:大都

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滅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誰的詩?你能解釋它的意思嗎?

這是文天祥的詩。意思是,自古以來,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價值、有意義,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爭中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氣節。)

三、元朝的政治與經濟

1、元世祖恢復和發展農業的主要措施

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元世祖

從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經濟政策與蒙古初入黃河流域時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做牧場,還治理黃河,推廣棉花的種植。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聯系前面學習的“江南經濟的發展”,這時,元朝的經濟重心在哪個地方?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國家主要的糧食供應來自南方,要運到北方,有哪些途徑?

2、水路交通運輸的發展

(1)漕運

對比隋大運河與元朝的運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開鑿了兩段新運河——會通河、通惠河,與原有運河連通,使糧船可以從杭州直通大都。

(2)海運

海運比漕運有哪些好處?

載重量大,費用便宜,所以糧食運輸逐漸變成以海運為主。

3、繁華的大都

當時元朝的首都大都成為繁榮的大都市,以大都為中心,元朝的對外往來十分頻繁。

4、頻繁的中外往來

元朝時對外往來的一個使者就是馬可波羅。(出示馬可波羅旅行路線圖)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國空前遼闊,為了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學生根據《元朝的疆域圖》,注意以下地區:

中央:中書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書省

-宣政院負責管理西藏地區的行政事務。

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和澎湖列島地區。

廣州處于江西行省的管轄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發展

引導學生簡要回憶漢以來,特別是三國以來我國民族融合的史實,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發展和加強。關于民族融合的情況,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找出其四種表現。

1、漢族外遷邊疆

2、邊疆各族遷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漢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過圖片了解回族生活習俗(強調其是由多個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蘭教)

五、小結(略)

873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海瑶恒实业有限公司|消防泵泵|离心泵|官网 | 制丸机,小型中药制丸机,全自动制丸机价格-甘肃恒跃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 闭端端子|弹簧螺式接线头|防水接线头|插线式接线头|端子台|电源线扣+护线套|印刷电路板型端子台|金笔电子代理商-上海拓胜电气有限公司 | 杭州用友|用友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用友ERP系统--杭州协友软件官网 | LINK FASHION 童装·青少年装展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安规_综合测试仪,电器安全性能综合测试仪,低压母线槽安规综合测试仪-青岛合众电子有限公司 | 热回收盐水机组-反应釜冷水机组-高低温冷水机组-北京蓝海神骏科技有限公司 | 步入式高低温测试箱|海向仪器 | 防腐木批发价格_深圳_惠州_东莞防腐木厂家_森源(深圳)防腐木有限公司 | 猪I型/II型胶原-五克隆合剂-细胞冻存培养基-北京博蕾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LED太阳能中国结|发光红灯笼|灯杆造型灯|节日灯|太阳能灯笼|LED路灯杆装饰造型灯-北京中海轩光电 | 蓝莓施肥机,智能施肥机,自动施肥机,水肥一体化项目,水肥一体机厂家,小型施肥机,圣大节水,滴灌施工方案,山东圣大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官网17864474793 | 档案密集柜_手动密集柜_智能密集柜_内蒙古档案密集柜-盛隆柜业内蒙古密集柜直销中心 | 台湾HIWIN上银直线模组|导轨滑块|TBI滚珠丝杆丝杠-深圳汉工 | 点焊机-缝焊机-闪光对焊机-电阻焊设备生产厂家-上海骏腾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不锈钢搅拌罐_高速搅拌罐厂家-无锡市凡格德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天然气分析仪-液化气二甲醚分析仪|传昊仪器 | SMC-ASCO-CKD气缸-FESTO-MAC电磁阀-上海天筹自动化设备官网 | 飞行者联盟-飞机模拟机_无人机_低空经济_航空技术交流平台 | 折弯机-刨槽机-数控折弯机-数控刨槽机-数控折弯机厂家-深圳豐科机械有限公司 | 水性绝缘漆_凡立水_绝缘漆树脂_环保绝缘漆-深圳维特利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超声波_清洗机_超声波清洗机专业生产厂家-深圳市好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 | 灰板纸、灰底白、硬纸板等纸品生产商-金泊纸业 | 化工ERP软件_化工新材料ERP系统_化工新材料MES软件_MES系统-广东顺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氟氨基酮、氯硝柳胺、2-氟苯甲酸、异香兰素-新晨化工 | PE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_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槽定制厂家-岩康塑业 | 山东活动策划|济南活动公司|济南公关活动策划-济南锐嘉广告有限公司 | LCD3D打印机|教育|桌面|光固化|FDM3D打印机|3D打印设备-广州造维科技有限公司 | 螺旋叶片_螺旋叶片成型机_绞龙叶片_莱州源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黄石东方妇产医院_黄石妇科医院哪家好_黄石无痛人流医院 | 青岛侦探调查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调查事务所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狄仁杰国际侦探公司 | 即用型透析袋,透析袋夹子,药敏纸片,L型涂布棒-上海桥星贸易有限公司 | 外观设计_设备外观设计_外观设计公司_产品外观设计_机械设备外观设计_东莞工业设计公司-意品深蓝 | 硬度计,金相磨抛机_厂家-莱州华煜众信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锂辉石检测仪器,水泥成分快速分析仪-湘潭宇科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美侍宠物-专注宠物狗及宠物猫训练|喂养|医疗|繁育|品种|价格 | 泰安办公家具-泰安派格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 真空粉体取样阀,电动楔式闸阀,电动针型阀-耐苛尔(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铸铝门厂家,别墅大门庭院大门,别墅铸铝门铜门[十大品牌厂家]军强门业 | 西门子伺服控制器维修-伺服驱动放大器-828D数控机床维修-上海涌迪 | 集装箱展厅-住人集装箱住宿|建筑|房屋|集装箱售楼处-山东锐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