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也要智慧班會教案
漫長的學習生涯中,大家總免不了參加一些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對于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樹立人生觀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主題班會需要如何準備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與愛同行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愛也要智慧班會教案(篇1)
班會理念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自幼被視為掌上明珠,由于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使孩子從小產生一種錯覺,認為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是不需要回報的。再者,有一部分孩子懂得應該孝敬父母,但不知道應該如何孝敬父母。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舉行一次“與愛同行”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
班會主題
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知識目標:
1、認識父母、老師、同學對自己所做的事,知道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
2、感受相關事例,懂得如何關愛別人。
情感目標:
1、讓學生深深感受父母、老師、同學對自己的愛,并銘記在心。
2、讓學生懂得自己也應該對感激的人有所回報的心與行動。
班會重點:
讓學生體驗到來自于各方面的關心與愛護,以實際行動來感謝來自各方面的關愛。
班會內容
時間:20__年x月__日
地點:五年級二班教室
人數:40人
用具:課件、感恩卡、詩歌、歌曲、三篇有關父母愛的`文章材料。
班會過程:
一、歌曲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想聽嗎?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從這首歌曲中聽懂了什么?
二、感恩父母
1、做游戲。
寫下你最愛的五個人,忍痛割愛只能保留兩人,把其他人劃掉。
2、深深的感動:讀事先下發的有關父母之愛的文章,談談自己深深的感動。
3、相互交流,講親情小故事。
4、朗誦古詩《游子吟》。
5、學生談如何報答父母的愛。
三、感恩老師。
1、同學交流老師所做的最令你難忘的一些事。
2、學生朗誦《感謝有您,老師》。
四、感謝同學、感謝社會。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 父母的關愛和老師的教導,也離不開朝夕相處的同學
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幫助。請對同學和幫助過你的人說出你相對他們說的話。
五、制作感恩卡
六、齊唱歌曲《感恩的心》
七、老師總結。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希望同學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動,報答師長,報答社會,報答所有關心愛護和幫助我們的人,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關愛也要智慧班會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媽媽、奶奶的節日,是婦女節。
2、引導幼兒通過活動感受媽媽、奶奶的愛,并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媽媽、奶奶的愛。
3、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發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5、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籃球、寫字板、彩筆、海洋球、花環、墊子、海綿紙、黑卡紙、剪刀、乳膠、雙面膠、媽媽頭型卡、毛線、皺紋紙。
活動過程:
1、介紹節日,讓幼兒知道三月八日是媽媽、奶奶的節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熱身游戲《小寶貝》
玩法:家長聽音樂拍手、拍肩、把孩子順時針方向抱給下一位家長,依次循環。
3、家長游戲
(1)《夾球走》
玩法:家長10人一組,第一個人不抱球,第二個人開始把球放胸前,并貼著前一個人的背,要求在走的過程中球不能掉落,速度快者為勝。
(2)《成語傳聲筒》
玩法:五人一組,通過出示的成語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依次傳給下一個人,最后一位猜出成語的勝利。
4、親子游戲
(1)《帶上寶寶倒著走》
玩法:家長手腳著地,孩子坐在家長的肚子上,倒著走,先到終點者為勝。
(2)《仰臥起坐傳球》
玩法:家長平躺在地墊上,孩子坐在家長的腿上,家長從頭頂拿球并做仰臥起坐地給孩子,孩子把球放在后面的圈里,要求每次只能拿一個球,先運完著為勝。
5、親子手工
(1)幫媽媽設計新發型
寶寶跟媽媽共同商量給媽媽設計一個新發型。
(2)美麗的.花兒送媽媽
寶寶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媽媽制作一束花并獻給媽媽。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舉行的非常成功,讓我感受到了媽媽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同樣孩子甜甜的一句“媽媽辛苦了”“媽媽節日快樂”“媽媽我愛你”讓媽媽們感動不已,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諾諾媽媽,在我們進行第一個親子游戲時,諾諾媽媽考慮到剛出月子不久,身體各方面也比較虛弱,本不打算參加,但是諾諾非常想參加,媽媽為了自己的兒子也是拼了,剛開始倒著走了兩三步,諾諾媽媽就說‘寶貝媽媽不行了’,‘媽媽加油’諾諾說了一句,瞬間諾諾媽媽又挺起身子繼續倒著走,短短30米的距離,就在‘媽媽不行了’‘媽媽加油’‘寶寶媽媽真不行了’‘媽媽真棒’中斷斷續續停了五六次,終于到達了終點,這一幕讓我非常感動,希望諾諾也可以理解媽媽的苦心,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堅持,哪怕途中再艱辛,也要加油努力!
關愛也要智慧班會教案(篇3)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多是獨身子女,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別人的關心,遇到事情往往只考慮自己,不去想別人。我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活動中幼兒脫了衣服,結束時請他們拿衣服,他們只拿自己的,別人的衣服掉在地上也不去撿一下。為此我設計此活動,旨在激發幼兒的愛心。
目標:
1、讓幼兒在各種情境中體驗幫助別人帶給自己的快樂。
2、激發幼兒的愛心,讓幼兒懂得關心、體貼別人。
準備:
1、活動室布置成森林
2、請多名教師或幼兒配合排練情境表演。
3、多媒體課件
4、磁帶:開火車音樂、摘果子、愛的奉獻
5、多種動物的簡筆頭飾
過程:
一、營造氣氛,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敲門聲)師:誰呀?(我是森林郵遞員小松鼠)
(開門)師:請問有什么事嗎?(這是__班嗎?這兒有一封給你們班的.信)
師:謝謝!再見!
這是誰來的信呀?我們一起來看看?。◣熥x信)
原來這是一封邀請信。信上說,森林里要舉行愛心游藝會,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參加,你們愿意嗎?
音樂:開火車
讓我們乘上火車到森林里去吧!
二、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幼兒的愛心
師帶領幼兒走向布置好的教室
師:森林到了,我們來看看動物們都在干什么?
帶領幼兒往前走
情境一、猴奶奶在很吃力的摘桃子
師:猴奶奶,你年紀這么大了,還要摘這么多的桃子干什么?
猴:這是今天游藝會上要吃的。可是我年紀大了,摘不動了,樹又這么高,哎!
師:猴奶奶你別著急,我請小朋友來幫幫你!
小朋友,猴奶奶年紀大了,摘桃子很辛苦,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你準備怎樣幫助它?
(幼兒自由表述)
師:小朋友想了這么多的辦法,真聰明!我們就用__小朋友想的辦法來幫猴奶奶吧!
(組織幼兒幫忙摘桃子。音樂:摘果子)
師:小朋友我們再去看看別的小動物在干什么?(繼續往前走)
情境二、鼠弟弟一個人坐在草地上哭著
師:鼠弟弟,你為什么不開心?
鼠:大家都討厭我,沒人跟我玩。
師:小朋友,我們來想個辦法讓鼠弟弟高興起來。(幼兒想辦法)
小朋友真會想辦法,我們去告訴鼠弟弟。然后請它跟我們來跳個舞開心一下。
(音樂:歡樂舞)
情境三:播放課件
師:聽什么聲音?
多媒體顯示:我是森林電視臺的小兔,現在播報緊急求援通知,樂樂合唱團馬上就要進行演出了,可小動物們的衣服還沒做好,誰來幫幫它們!
師:哎喲,合唱團要演出了,小動物還沒打扮好,要是遲到了,怎么辦?
小朋友愿意幫助它們嗎?
(帶領幼兒進入涂色練習區)
師:小動物的衣服真多,我們趕快給它們打扮吧!
要求:涂得均勻,漂亮,抓緊時間,不要誤了演出。
簡單交流自己的打扮成果,教師給以肯定。
師:小朋友打扮的真漂亮,我們趕快給它們送去。
三、組織討論
1、小朋友,你今天開心嗎?為什么?
2、生活中你有沒有得到過幫助?你感覺怎么樣?
3、你幫助過別人嗎?有什么感覺?
小結:今天我們過的非常開心,因為我們幫助了有困難的小動物,幫它們解決了困難。原來幫助別人會給自己帶來這么多的快樂!以后我們要經常幫助別人,讓別人快樂,也讓自己快樂!做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
四、結束活動
師抬頭看天:小朋友,天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讓我們跟小動物說再見吧!
(在愛的奉獻音樂聲中出教室)
關愛也要智慧班會教案(篇4)
活動背景:
伴隨著春風的吹拂,我們迎來了五月。一個世紀前,美國費城的安娜為了發起確認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母親所屬的教會,在她母親二周年忌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顒印M栠d總統于1914年發表官方聲明讓母親節成為全國性的節日,就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一個世紀后,普遍的中國人都過起了美國的母親節,從感謝母親到學會感謝所有的人已經變成了社會的一種趨勢。“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生活在世上,我們應該感激的人確實很多:我們應該感激生養我們的父母,沒有他們,我們不可能來到人世,更不可能長大成人;我們應該感激老師,不僅教會我們知識,而且教會我們做人;我們應該感激我們的同學朋友,給予我們很多的鼓勵和支持;我們應該感激許多的陌生人,他們都在不經意間給我們了很多的幫助。感謝曾幫助過我的人,他們用暖暖的心燈讓我們發現生命是如此豐厚而富有;感謝肯接受我們幫助的人,他們用淡淡的柔弱讓我可以把這份善良延續。
活動目的:
1、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感恩,感謝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并懂得回報別人的幫助,學會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多數同學親身參與其中;鍛煉學生組織活動的籌劃能力、展示學生的口才辯論能力,提高班級凝聚力。
3、結合高一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陳述自己故事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辯論達到感恩的教育效果——增加學生的對感恩的認識,真正做到“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活動時間:
5月21日第三節班會課
參加人員:
班主任陳老師、見習班主任歐隆旭、本班全體同學
辯論人員:
正方:第一辯手——馮釋嫻、第二辯手——吳宇皓
反方:第一辯手——蘇清波、第二辯手——陳禎卉
活動地點:
廣州第四七中學高一(11)班教室
準備工作:
1、5月14日向學生布置下星期主題班會事宜,要求學生準備一個親身經歷的別人幫助自己的故事;準備他人的亮點;準備辯論的話題。
2、挑選班會主持人、雙方的一辯和二辯。
3、5月16日主持人上交主持稿給班主任,在班委前進行第一次彩排。班委可針對他們的表現提出改進的意見。
4、5月18日見習班主任驗收主持人的成果;分別聽取了一辯、二辯的陳述。對他們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意見。
5、做好活動的其他準備工作。
班會流程:
1、主持人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2、同學踴躍發言,向大家闡述讓他們感動的故事;
3、見習班主任總結同學的發言;
4、正方、反方的一辯進行陳述本方基本觀點和論據;
5、自由辯論時間,在規定時間內雙方的全體成員都可以參加;
6、正方、反方進行歸納小結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觀點的正確;
7、班主任總結,對這次辯論賽做出點評;
8、收取全班同學寫的別人的“亮點”;
9、主持人宣布主題班會結束
活動過程:
桑學天:大家,下午好!又到了我們的主題班會課時間。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月是我們學校的“感恩教育月”,為配合學校這個月的主題,我們今天將舉行關于感恩與愛的主題班會課。
李靜敏:不錯,“學會感恩,與愛同行”就是我們這次班會課的主題。
桑學天:上一個星期日是母親節,記得當年一部《世上只有媽媽好》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奪得了多少人淚水和紙巾。(桑學天揉揉眼睛,引起下面一陣哄笑)雖然后來有人認為這種觀點太狹隘了,但是其他的愛的確無法達到母愛的高度。
李靜敏:對?。∮捎谖易〉帽容^遠,所以要住宿,因此不能常?;丶?,但是母親經常抽空送湯送什么的過來,這讓很多舍友羨慕不已,我很愛我的母親。
(場下又發出一片議論聲)
鄭昊:(突然冒出來)倒是我父親經常送湯的。
(場下一片哄笑)
鄭昊:(一下子緊張了)有什么好笑的。我父親在附近工作,那就順便送過來啦。記得有一次他出門晚了,又忘記帶我的被子等物品,到了公交車站又不得不折回去取,結果上班遲到了。因為這件事我感到十分內疚,父親平時上班都很準時的,工作也很努力,因此這事導致他不能獲得全勤,這個月的全勤獎金又沒有了。
(說到這班上又引起了一陣哄笑,他不好意思地坐了下來)
桑學天:剛才鄭昊同學給我們講了生活中的一個愛的例子,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有了對比才更顯得愛的偉大。那么除了父母的愛,還有其他人曾經在某個時候給予你幫助,讓你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善待他人呢?
潘麗嫻:我上一次坐公交車時,旁邊有個學生模樣的人在打電話,她跟電話那邊的人說,“你從大學城出來市區要注意,保管好你的手機和錢包,那些賊很狡猾的,一個偷了物品很快就轉移到另一個人手中,你是很難人贓并獲的。她說這話時特別大聲,一下子引起了全車人的注意,我的手機剛買了沒有多久,我也特別緊張,回頭看看書包,嚇了一大跳,我的書包被打開了,我馬上檢查一下,發現不見了一本筆記本,因為我的錢包和手機都是放在書本的下面,所以小偷還沒有來得及下手。后面好幾個人都專注自己的事情……我很快就下車了,雖然我不知道哪個是小偷,也不知道那個學生是不是在對我做暗示,但是我還是要感謝她,現在小偷這么猖獗,我們不能苛刻別人能見義勇為,與小偷拼搏,因為不知道對方有多少“人馬”和多少“武器”,我們只能盡力采取一些小竅門幫助有需要的人。
(大家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李靜敏:潘麗嫻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我們詮釋了陌生人的幫助,這對于我們這些經常坐公交車的同學應該很有用。我們也要以一個學生的責任感采取靈活的方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桑學天:那么除了陌生人,我想更多時候朋友同學給予大家的幫助會更多,對吧?有沒有人要談一下這方面的故事?
葉飛:我一直很想跟老師和全班同學說聲“謝謝”。(鞠了一個躬)上一個學期學校舉行高一級足球比賽,我是足球特招生,又是體委,所以就擔當起組建足球隊的重任。但是班上很多男生都不怎么會踢球,因此組建過程中出現了人員素質不高,并且不夠人的情況。班主任和班委知道這個情況后,都在班里向同學說明,多次鼓勵男生積極參與。蘇清波、王翔、黃華輝還找到我,他們說雖然不會踢球,但是在短期內應該可以應付上場的。這讓我十分感動,要知道踢球首先要不怕“痛”,讓他們短期內能把球踢好,那么訓練肯定很艱巨。我跟他們說明了足球不像籃球那樣用手拍幾下都能投球,他們都說沒關系。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我帶領了十幾名男生每天都進行“地獄式”的訓練,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們一直堅持到了比賽前期,沒有一個人缺勤。
在比賽當天,班主任、班長等人率領了本班的同學前來為我們加油打氣;一個多月的訓練讓我們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帶著全體學生的希望我們一路殺進八強,雖然與四強無緣,但是我們在整個過程中獲得了喜悅,獲得了友情,獲得了足球的真諦。
(此時班上一片寂靜,似乎都在回味那段日子,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有個男生哭了,他喃喃細語,我們應該可以拿冠軍的;有一些女生也哭了,我們只輸給了時間……)
桑學天:雖然我們班沒打進四強,但是我們班還是被評為高一級“道德風尚獎”,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高一(11)班是一個團結合作,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集體。在開學之初的學農活動中,我們不是拿了幾項冠軍嗎?這要感謝我們的班主任和全體同學的努力。
(大家紛紛鼓掌表示贊同)
李靜敏:對啊,學農過程中班主任對我們關懷備至,每天晚上都到女生住處與大家聊天,鼓勵大家要克服各種困難,要敢于向挫折挑戰。
班主任:大家把捧我捧得很高,(呵呵)剛剛公布了期中考試結果,你們能從期中考試中談談嗎?
周祉言:我想談一下。我們是平行班,各科成績跟重點班都是有一定的距離,但是我們如果能在平行班中拿第一,那也是很值得驕傲的。這次期中考試我們的政治科目就獲得了平行班里的第一,我想與我們的政治老師獨特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班學習的重視是分不開的。
桑學天:除了政治老師,我們的其他科任老師對我們班也是十分關心的。那么關于傾訴感恩故事這一環節暫時到這里。我們請見習班主任給我們做一個總評。
歐隆旭:上了大學后,我才深深地感受到對家里人的思念。因為我高中以前從沒有住過宿,也像你們中的很多人生活上的事情都是父母打理,我想只有當你們遠離了你們的父母,遠離那個生活了十幾年的家,要與來自不同城市的人一起生活,一起學習,面對生活上各種瑣碎的事情,你們從會更深刻地感到父母的愛是多么的偉大。而在大學里,朋友、同學以及很多陌生人對你的幫助就更讓人感動了,感冒時候舍友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參加運動會、打籃球賽時同學的支持鼓勵和關懷;我的飯卡丟了幾次都是被人撿到送到認領處,至今我都不知道是哪些同學的拾金不昧……太多了,所以一直以來我都盡最大的努力去回報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和幫助有需要的人。
(場下響起了掌聲)
李靜敏:是??!生活中,我們會收到來自學校、父母、老師、朋友和同學等的幫助,付出與給予令人感動,感謝與回饋同樣讓人欣慰!要學會感謝身邊的人,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恩,而作為人類的我們又應拿什么來回報他們的付出呢?
桑學天:我們常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有人用金錢與物質作為回報,有人默默地在內心表達那一份感激,也有人推己及人,用更多的付出作為回應。那么,到底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回報呢?是精神的回報重要還是物質上的回報重要呢?是精神上的回報大于物質上的,還是物質上的回報大于精神上的呢?這就是我們這次辯論會的主題了。
李靜敏:我說一下這次辯論賽的規則:一、二兩組組成辯論賽的正方,三、四組成辯論賽的反方。一、三組分別推選一位同學作為辯論賽的第一辯手,首先陳述本方的立論觀點;二、四組分別推選一位同學作為辯論賽的第二辯手,在最后對本方的觀點進行總結和概括。
桑學天:我們的活動將分為三部份,首先由正方與反方的第一辯手分別陳述雙方的立論基礎,各方時間為兩分鐘;接下來是自由辯論階段,由雙方同學自由發表觀點反駁對方觀點,時間各為五分鐘;最后由雙方的第二辯手對本方同學的觀點進行總結和完善,時間各為兩分鐘。
李靜敏:現在我們有請正方的第一辯手馮釋嫻為我們陳述正方的觀點與理論基礎,時間為兩分鐘。我們的辯論賽正式開始。
馮釋嫻:大家下午好!從小到大,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受著恩惠——兒時父母的養育之恩,少時師長的教育之恩,在將來成人時領導、同事、朋友的幫助之恩,一直到年老時晚輩的贍養之恩??梢哉f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不停地在收著恩惠,我想我們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感謝這一切我們所受的恩惠!
那么,如何回報呢?我方認為:感恩回報是物質上大于精神上的。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說”好比精神,“做”就是物質?!白觥北取罢f”重要,也就是說物質比精神重要。當然,我方承認精神的重要性,但是和物質相比,物質回報比精神回報更重要,感恩回報是物質上大于精神上的。
為什么這樣說呢?首先,從理論上,哲學上說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本源的,是第一性,精神是人們對物質的一種反映。無論何種回報,都要通過一系列的物質的表象來呈現,所以物質回報是精神回報的前提與基礎,沒有了物質,精神也就無從談起;其次,從實際層面上來說,物質是我們生存和生活的保證,如果連物質供給都保證不了,“恩人”的生存都成問題,感恩回報又從何談起呢?
所以,比起精神回報,物質更加實際,有實用價值。對于一個幫助過自己的貧窮者,物質上的回報顯然比起僅僅一句“謝謝”重要得多。綜上所述,我方認為感恩回報是物質上大于精神上的。
(掌聲響起)
李靜敏:正方一辯說得很精彩,我們看一下反方同學如何論證他們的觀點,有請反方一辯蘇清波,時間為兩分鐘。
蘇清波: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相信大家都知道,感恩節來源于美國,在英語中表述為TheThanksGivingDay,這意味著感恩就是對別人的付出和給予的感謝和回饋。
感恩,是一次對他人給予的幫助的認識;報恩,則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責任感。古人說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方認為“涌泉”之報應該以精神為主,感恩回報是精神上大于物質上的,這是我方的觀點。
我將從以下各方面論證我方觀點,首先,人類之所以區別于動物,關鍵就在于人類有意識、有感情、有精神,一個人可以什么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感情、親情和友情。事實上,得到別人的幫助就等于得到別人感情的付出,感情的付出最好的回報方式就是感情而不是物質,精神上的回報也遠遠高于物質上的回報;其次,物質回報是伴隨著精神回報一起發生的,任何物質回報沒有精神做支撐都是不存在的,我們不會無緣無故用物質來回報,必須有感情與精神作為基礎。再次,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簡單用物質來回報的,因為感情的付出是不能用金錢或物質來衡量的。
綜上所述,我方認為精神是很重要的',精神回報才是感恩的最好方式。
(掌聲響起)
桑學天:反方的論述也相當精彩?。∈虏灰诉t,我們進入自由辯論這一最精彩的環節,正反雙方在這一過程各有五分鐘!還是先由正方同學開始發言。
馬悅:大家好!我不同意對方辯友關于感恩回報是精神上大于物質上的觀點,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本源的,精神只是人們對物質的一種反映。精神是要靠物質來承載的,沒有了物質,精神從何談起?
宗正杰:對方顯然誤解了我方觀點,我們并不是不要物質,我們只是認為兩者相對比,精神回報更加重要!
張蘇漢:精神回報重要,那么它如何體現呢?還不是要靠物質。假如有一個幫助過你的人,他的溫飽問題沒解決,甚至餓得兩眼發暈,而你去說:“我支持你,你很棒,你可以堅持下去的”,(許多同學笑了起來)這樣對他有意義嗎?
曾潤珊: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如果沒有了情感和精神作為出發點,物質回報會發生嗎?你會無緣無故地“回報”你的物質嗎?沒有了精神作為基點,物質回報就等于是施舍!
王財浩:對方顯然也對我方觀點認識不清,我們并沒有拋棄精神,我們在給出物質回饋的時候,也是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的!只是在回報方式上,物質回報才是實實在在的,能夠更好地傳達我們心意的方式。
黃韻詩:對方一再強調物質回報如何實在,如何重要!我想請問:假如有人救了你的命,如果你用幾萬塊money來回報他,那是否意味著你的命只值幾萬塊呢?(臺下同學竊竊私語)相比這幾萬塊money,一生的感激是否才是更重要的呢?
蔣瑪琳:請對方不要忘記一點:我們那幾萬塊money就是代表著我們的心意,我們的感激,沒有這幾萬塊,對方辯友的“感激”又如何體現呢?
羅俊:很高興對方辯友間接論證了我方觀點,你們的物質回報就是為了體現我們的精神回報,就是以我們的精神回報為目的的,那不是就說精神回報比物質回報重要得多嗎?
黃婉敏:對方又誤會了!我們是說沒有了物質作為載體,如何體現你的精神回報與感激呢?如果面對一個即將餓死的人,一個人說:“我精神上支持你”,另一個人說:“我物質上支持你”,你說那一個重要?精神回報不是靠說的,是要通過物質來體現的??!
宋琪:請對方辯友注意:世界上并非只是即將餓死的人!我們感恩回報的對象也并不是集中在這些人身上。(同學們大笑)
李靜敏:請雙方同學注意:雙方自由辯論時間到!
桑學天:果然是唇槍舌劍??!一番激烈的自由辯論后,我們請雙方第二辯手做辯論的總結,先請反方第二辯手陳禎卉陳述觀點。
陳禎卉:謝謝主持人!我方一直認為:感恩回報是精神上大于物質上的!精神回報是其它回報無法替代的!在現代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有人受人之恩,很快就忘了,甚至恩將仇報;有人為了逃避,一味的否認事實,令人寒心。
古人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范蠡做了秦國的宰相,對那位曾救過他的老人不曾忘記;韓信封為萬戶侯后,對那位曾救濟他的老婦人也給予重謝。這種對我們一生的發展給予的幫助,是不能簡單用物質來衡量的,只有一生的感激與感恩才是最好的回報方式。
另外,精神回報之所以重要還在于它是回報的主要目的,物質回報只是一種手段,是為了精神回報做鋪墊和基礎的,精神回報才是最終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論述,我再次重申我方觀點:感恩回報是精神上大于物質上的。謝謝大家!
(熱烈的掌聲響起)
李靜敏:總結得很好??!我們看正方如何反駁他的論述,有請正方第二辯手吳宇皓。
吳宇皓:首先,我想說無論何種回報,其核心都是要得到對方——父母、朋友、社會或者是大眾人群的認可,這種認可是需要有一個媒介來傳遞的,這就是某一個物質。比如你給予的精神慰藉雖然讓父母舒服,但是不及物質,他們就算什么都不缺,你給他們帶東西就證明你心里有他們。孝心一部分是給自己的,一部分是給別人看的。感情當然也重要,但是物質會讓父母有更多的快樂,精神是無法讓父母感到塌實,加上物質他們才會感覺安穩些。
其次,即便是精神方面的回報,也是要通過一系列的物質表象來呈現的,然后才能被人們所感知,不可能直接從精神到精神的感悟,那不成了神仙了?!所以,對方辯友所說的對別人付出的感情最好的回報是感情,其實是無法直接實現的,中間必須有一種好的方式與方法來過渡,而這種好的回報方式無疑就是物質回報。
通過上面兩點的論述與總結,我方認為:感恩回報是物質上大于精神上的。謝謝大家!
桑學天:謝謝宇皓精彩的論述。我們這次辯論賽的所有環節到次結束,現在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班主任陳老師為我們做出點評。
(掌聲響起)
陳老師:同學們!這次辯論賽能夠順利完成,主要是四位辯手的精彩發揮和兩位主持人的努力,讓我們用掌聲鼓勵一下他們!
(掌聲響起)
辯論是語言的交流,思想的交鋒!這次辯論賽讓我感受到了同學敏銳的思考和激揚的青春!其實,感恩回報物質與精神同樣重要,是不應該厚此薄彼的!當然這是為了辯論的需要,同學從一個方面進行論述,正反雙方的同學課后可以再交流一下各自的觀點,達到一個全面的認識與理解,這才是我們這次辯論賽的意義所在!
在感恩的同時,我們可以體會到“愛”的內涵;在感恩的同時,人們會發現在平時忽視的細微之處;在感恩的同時,人們會自發地真正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感恩的同時,人們將忘記自己,全心全意的為他人著想,也真正地成為了一個有良知的人。如果這個社會沒有感恩和報恩,很難想象一個社會能夠正常發展下去。
感激父母,是他們給了你生命,是他們努力呵護著生命長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感激老師,是他們給了你知識,是他們帶著你在知識的海洋里翱翔。
感激朋友,是他們在你快樂時,沮喪時,懊惱時,后悔時給你安慰,給你鼓勵。
感激朋友,是他們讓你在世態炎涼,甚至有些無情的社會生活中感受到了溫暖。
學會感恩,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你會覺得快樂無比……
(掌聲再次響起)
李靜敏:謝謝陳老師給我們的作一個精彩的總結。通過同學們陳述身邊的故事和精彩的辯論,我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感恩洗禮。生活在一個互助的社會里,我們會發現別人很多的亮點,例如熱情、有責任心、樂于幫助他人、堅強,那么現在請每一個同學在父母、老師、同學和朋友中選擇一個或者多個對象,寫出他們的亮點,并寫上你們想對他們所說的話。
桑學天:大家把紙條交到黃婉敏處?,F在我宣布“學會感恩,與愛同行”主題班會圓滿結束。
活動總結:
本次主題班會通過學生自主組織排練,以多種形式展示了感恩這個主題。在準備過程中同學花了不少的心思,在較短的時間內籌劃排練,表現出我們同學很強的班級凝聚力。在準備過程中也讓我們的同學領會到感恩的重要性以及學會如何感恩,通過辯論把感恩詮釋得淋漓盡致。同學們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鍛煉,活動也在同學們的努力下獲得圓滿的成功!
關愛也要智慧班會教案(篇5)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感悟親情,了解親情,理解親情,學會感恩。
2、豐富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積累,激發學生的親情意識,由已及人,培養對親人,對他人的感情。
3、使他們感受到被人關愛的溫暖,快樂的同時,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學會從小尊老愛幼、關心他人,愛護他人。引導他們懂得人人做一個善于關心,愛護他人的好少年。
活動準備:《感恩的心》《愛的奉獻》歌曲,自制心形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師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每年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是什么節日嗎?(生答:感恩節)2、請學生介紹感恩節的來歷:感恩節是北美洲獨有的節日,始于1621年。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將它定為國家假日,并且規定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有四天假期。借著長假,很多人都會趕回家慶祝佳節,所以,美國感恩節的熱鬧程度絕不亞于中國的中秋節。
3、“感恩節”這是一個充滿感謝和愛的節日。今天,我們開展的主題活動是:“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4、自從我們在班里開展了親子課題活動以來,我們多次在班隊會上交流了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故事。老師發現呀,我們班很多小朋友懂事了,學會關心他人,在家里會幫爸爸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能說說你們為父母做了些什么事嗎?
5、生交流。
6、請一名學生代表朗誦:《媽媽,我要送你一支歌》
7、請一名學生演唱《祝福媽媽》
二、講故事,感恩父母
1、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呀,說到感恩,我們最先要感謝的是父母。今天林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想聽聽么?
2、放背景音樂,師動情講述:
有一個又聾又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都是無上的美味了啊。
這天,天又陰又冷,風刮得很緊,女孩兒站在家門口等媽媽,可是等了很久都不見媽媽,此時,天已經黑了,風更緊了,還下起了雨,小女孩決定出去找媽媽,她在雨里艱難地走著,張大了眼睛看著前面,雨點打在臉上,她也不敢低頭,她要睜大了眼睛尋找媽媽,生怕因為自己閉下眼睛就把媽媽錯過了……忽然,她看到了,看到了前面倒在路旁的媽媽,她撲了過去,使勁兒地搖晃媽媽,可是媽媽沒有理她,她想可能是媽媽做工太累了,睡著了吧。于是先用手輕輕地撫著媽媽的頭,自己坐在泥水里,準備把媽媽的頭放在膝蓋上,讓媽媽睡得舒服一些,可是她發現不對——媽媽的眼睛是睜著的,小女孩慌極了,她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于是她使勁地搖晃著媽媽,可是,無論她怎么努力,媽媽都沒有反應,可媽媽的眼睛一直睜著,而且手里還緊緊抓著一小塊年糕……小女孩就抱著媽媽在風雨里呆了很久,很久……
小女孩明白了,媽媽死了,媽媽再也不會回來了,可是媽媽為什么不肯閉眼睛呢?是怕她餓嗎?于是,小女孩拿起了媽媽為她帶回來的粘著泥水的年糕,和著淚水把它吃下去了,可是媽媽的眼睛還是沒有閉上。
小女孩又想了很久,才明白媽媽不肯閉眼睛是媽媽擔心呀,擔心她這個沒父母的小女孩,以后怎么生活,媽媽不肯閉上眼睛,是不舍得呀,不舍得把這么一個又聾又啞的孩子留在復雜多變的人世間,媽媽不放心………小女孩明白了媽媽的心,于是她輕輕地扶著媽媽躺下,仔細地幫媽媽擦拭著臉上的雨水,然后站了起來,擦了擦淚水,用她的'語言——手語告訴媽媽,請媽媽放心她一定會好好的活著,讓媽媽放心的走,因為她有一顆媽媽賜予她的感恩的心,讓她有同命運抗爭的勇氣,感恩的心,會帶她好好的長大,媽媽放心,她將懷著這顆感恩的心,回報給社會,帶給更多的人?!?/p>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過…。“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她就這樣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一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
3、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4、同學們聽了故事,你最想說什么?
5、你們和爸爸媽媽之間也發生過感人的事情吧,誰想來說說?
6、你想對爸爸媽媽說什么呢?(展示學生課前做的卡片)
7、全班同學齊背古詩《游子呤》
三、感恩其他人,升華情感
1、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要感激的人太多太多,你還想感謝誰?
2、請聽詩朗誦:《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男:感謝父母,賜予我生命,不求回報地愛著我疼著我。
女: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男: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女: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因為是你們一點點裝飾了我的人生
男:感謝這個世界上所有值得我們感激的人。
女: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男:感恩你生命中的擁有,感恩你身邊的人
合:感恩你所有的所有
3、師總結: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要永遠記住這六個字:感恩、知足、惜福!是的,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足以涵蓋了生活的全部含義。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陽光給予我們燦爛的光輝,感恩小草賦予我們清新的空氣,感恩上蒼賜予我們美好的生活,……
4、全班齊唱:《愛的奉獻》
關愛也要智慧班會教案(篇6)
一、活動建議
感恩意識的缺失是當今中小學生包括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90后乃至00后的孩子,他們學習和生活的條件過于優越,一切都來得太容易,導致其認為一切都理所當然,不懂得珍惜。這是現代孩子感恩意識淡薄的根源。本班是住宿班,孩子一周回家一次。每到周五,我們看到家長自然而然接過孩子的書包、行李包,或背或提,孩子則一身輕松,蹦蹦跳跳,想不到去幫幫爸媽。自己忘帶學習用品、校服,沒有羞愧、自責,反而埋怨爸媽沒給裝,沒給帶,自然父母送來也是理所應當。每天午飯,經常有人提出這個菜要多點,那個菜要少點甚至不想要,因為在家不愛吃的菜就不吃甚至不讓媽媽做……班會關鍵是讓在關愛和呵護的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父母養育他們所付出的辛勤和犧牲,珍惜和感激父母的含辛茹苦。
二、設計理念
人生的杠桿是精神,精神的支點是感恩,懂得感恩,人才能煥發出無窮的精神力量。然而今天的學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識淡漠等道德缺失的傾向,“要求和索取”大于“感激和報恩”。作為教師,我們需加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在他們心里播下感恩的種子。
三、教育目標:
1、通過生生間的互動,使學生懂得知恩。
2、通過生生、師生間的互動,使學生深刻地理解感恩的內涵。
3、引導學生以一顆感恩的心面對生活,從而培養他們從身邊做起,學會感恩的好品質。
四、前期準備
每位家長給自己孩子寫一封信,講述養育孩子過程中的不容易。開展“四個一”活動(從最基本的做起)“每周回家向父母問一聲好,給父母倒一杯水,夾一筷菜,和父母逗一下樂”。學習《感恩的心》歌曲及手語。
五、活動形式
講故事、小品、舞蹈、歌曲。
六、活動過程
(一)、懂得知恩:
A:中華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忠孝兩全”、“望云思親”、“上書救父”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B:“祭而豐不如養之厚,悔于晚何若謹于前”的古訓,更是督促后輩履行對父母的贍養和孝敬。
C:可不知從何時起,我們已經習慣了父母的關愛,習慣了接受父母的幫助,并且認為這都是理所當然--只知受惠,不知感恩。(放學錄像)
D:你們知道嗎?是父母給了我們美好的生命,是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成人。
A: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從嬰幼兒到如今,他們日夜操勞,費盡了心血。
B:同學們,父母的一片苦心,你們理解嗎?
C:請聽故事《大樹與男孩》
D: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1、那棵樹就象我們的父母,總是把他們身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并在心中祈禱:“祝福我們快樂,順利,平安。2、故事中的小男孩不懂父母的呵護和愛,只知道要求和索取?!?、我們對父母“預取預求”,而他們卻“無怨無悔”,為什么他們能這樣做--只因為愛。我想也只有“愛”的力量才那么偉大!4、我相信,當小男孩長大成人,為人父母時,他也會向蘋果樹一樣呵護他的孩子,而不求回報!天下父母大都如此,為了子女的'幸福,盡其所有,不辭辛苦。)
A: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
B:父母愛子女之事,罄竹難書。
C:同學們,請調動回憶,抓取你同父母之間的感人事例,動人瞬間,與大家分享你身邊的愛的故事。(同學討論)
D:同學們說出了父母對自己關心照顧的點點滴滴,說明我們已懂得知恩。
(二)、理解感恩
1、初步理解“感恩”的涵義。
A: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為國人所推崇的傳統美德。
B:追根溯源,孔子倡導的做人要具備孝敬父母的美德就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感恩教育?!队巫右鳌分械摹罢l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感恩。
C:語文課上,李老師曾經告訴過我們“羔羊猶跪乳,鶿鴉尚反哺”。連動物都有感恩之心,更何況我們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了。父母給與我們生命,是我們的生命之源。從我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父母就開始照顧我們、看護我們、愛護我們、給與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了。只要我們健康、開心,父母就會比我們更開心。
D:正是由于爸爸媽媽默默地關心、呵護、陪伴著我們,我們才能安然地面對人生的喜怒哀樂,遠離寂寞與孤獨。同學們,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感恩,學會感恩,我們所有人的父母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給我們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讓我們打開父母的信,去感受那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
(采訪)
A:人們都說母愛似水,的確,母愛是世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母愛廣告 )
B:有媽的孩子像個寶,而在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擔任著“養不教,父之過”的重任。
C:不要以為父親粗心大意,不要以為父親對我們漠不關心,請看《回家的路》 (父愛的廣告)
D:同學們,為了我們,父親熬白了頭發,熬彎了脊背,回家的路,我們也曾經歷,你感受到那如山的父愛了嗎?
A:為了我們,父母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勞與汗水。現在我想問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家庭用英語怎么說嗎?family (三口之家照片)
那你知道這6個字母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嗎?f-father a-and m-mother i-I
l-love y-you
連起來就是: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B:爸爸、媽媽和他們鐘愛的孩子,也就是你,組成了溫馨的小家,讓我們對愛我們爸爸媽媽,用心地,深情地表達一聲:I love you
2、深刻理解“感恩”的內涵
A:與善心、愛心一樣,孝心與感恩首先是融入人的血液,根植于人的內心深處的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好情感。
B:然后才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自然的行為體現。
C:我想起了一個命運坎坷、不幸的小女孩的故事,也許她的故事會使你對感恩有更深刻的理解。
播放《感恩的心》的背景音樂,老師講述這首歌背后的故事。
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她和媽媽相依為命。媽媽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來。每到日落時分,小女孩就開始站在家門口,充滿期待地望著門前的那條路,等候媽媽回家。媽媽回來的時候,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刻,因為媽媽每天都要給她帶一塊年糕回家。在她們貧窮的家里,一塊小小的年糕是何等地美味啊
有一天,外面下著大雨,已經過了晚飯時間了,媽媽還沒回來。小女孩站在家門口望啊望,總也等不到媽媽的身影。天,越來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決定順著媽媽每天回家的路,自己去找媽媽。她走啊走,走了很遠,終于在路邊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媽媽。她使勁地搖著媽媽的身體,媽媽卻沒有回答。她以為媽媽太累,睡著了。就把媽媽的頭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讓媽媽睡得舒服一點。但這時她發現,媽媽的眼睛還沒有閉上!小女孩突然明白了:媽媽可能已經死了!她感到萬分地恐懼,拉過媽媽的手,使勁地搖晃,竟然發現媽媽的手里還緊緊地拽著一塊年糕!小女孩拼命地哭著,卻發不出一點兒聲音來……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媽媽再也不會醒來,現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媽媽的眼睛為什么不閉上呢?是因為不放心她嗎?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該怎樣做了。于是,她擦干眼淚,決定用自己的語言來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好好地活著,讓媽媽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又一遍地用手語做著這首《感恩的心》。淚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從她小小的卻寫滿堅強的臉上滑落……(舞蹈)
出示歌詞(啟發學生深思):
“我來自偶然,象一顆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
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
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這人間坎坷辛苦……
我還有多少愛,我還有多少淚,要蒼天知道,我不認輸!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就這樣,小女孩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著,直到媽媽的眼睛終于閉上……
D: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1:懂事的小女孩,雖然說不出話,但是她明白了媽媽的心,她要好好的活下去,讓媽媽放心的離去。
2:小女孩兒用堅強告訴媽媽,在今后的生活中無論遇到多大的風雨,都能勇敢地去面對生活,把感恩化作自己克服困難的動力。
A:我看到大家眼里含著的淚花,我知道大家已經被這個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因為父母的愛,才讓我們擁有了比天還要大的幸福。
B:看看樹木尚且感恩于大地,用落葉來肥沃土壤。禾苗且知感恩于農人,將成熟的籽粒送上。
C:鳥兒也知感恩于母愛,以反哺來回報親情,羊兒更是感恩于哺育,以跪乳來表達情意……我們的生活是如此溫馨幸福,我們不應該感恩于默默奉獻的父母嗎?
D、同學們,你們曾經怎樣感謝過自己的父母呢?
(全班交流)
A、是的,我們應該在漫長的時間里全心全意的去愛父母。
B: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讓他們也成為一個被愛的人,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
C:讓我們用行動去打動父母,讓我們也成為一棵小樹,一棵能夠為父母擋風遮雨的小樹。
(三)、學會感恩
D:同學們,現在我們懂得了,要孝敬我們的父母,要回報我們的父母,但現在我們還是學生,是不是學習成績優秀了或只講學習就是孝敬父母了呢?請看小品:
小林是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父母對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最近學校開展孝敬父母的活動,要求學生在家能幫助父母承擔一些家務勞動。但小林卻說:“學習成績優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p>
這樣做是孝敬父母的行為嗎?
(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學習成績再優秀也不行)
A:感恩是什么?留心身邊感動的事、感動的人,感動自己,“人能感動,就能幸福?!?/p>
B:感恩是什么?不漠視父母的付出,及時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動。
C:感恩是什么?從自己做起,讓自己的手心“留有余香”,感動父母,感動別人,自己卻覺得這是理所應當。
請看視頻(公益廣告--孩子為媽媽洗腳)
D、有時“一個不見得轟轟烈烈的行為,一句發自內心的“I love you”,“一張賀卡、一個電話、……”都是感恩,都可以表達你的感恩之情。
A:感恩不光是一種心態,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行為,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回報給與我們、為我們付出的父母,那你打算怎么行動呢?請你拿出手中的感恩卡,寫出你的打算。
(學生填寫:我要--)
全班交流
B、主持人:感恩的心帶給我們一份踏實的幸福。因為,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找到了最真的幸福就在身邊!一顆感恩的心讓我們抓住生命的寄托,領悟血脈相承的真諦!
(四)、深化感恩(班主任講話)
同學們,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于衷,甚至怨氣沖天。其實父母并不需要我們以后轟轟烈烈的去為他們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們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動一動手,沏一杯熱茶讓父母歇歇,動一動口,說一句真誠溫暖的話語給父母聽聽。孝敬父母就是這么簡單。除了父母,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關心我們的人,我們的親人、老師、同學和朋友。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也能懂得用“感恩的心”感受生活,感受平凡中的美麗,感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共同唱響《感恩的心》來結束這節班會。(手語)
關愛也要智慧班會教案(篇7)
班會主題:
大愛無間 我們與你同行
班會主持:
班長和學習委員
活動目的:
1、使學生明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做倡導的社會公德。幫助受災地區和有困難的人是全社會的責任。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中和自己身邊不幸的或有困難的人,并愿意為他們獻上一份愛、
3、培養仁愛之心,學會關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他人獻愛心。
活動過程:
1、班長向同學們展覽玉樹受災圖片。
2、學習委員報告玉樹受災情況。
3、配樂朗誦:玉樹,我們與你同行
這一刻我們的淚眼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一個名叫玉樹的地方,一陣大地劇烈的顫抖,撕裂了我們的胸膛,無法抑制的淚流,掛滿了中國的臉龐,多少親人吶,在地動山搖瞬間骨肉分離家毀人亡,多少孩子從得救的那刻起便成了孤兒失去爹娘,多少個鮮活的生命掙扎在廢墟下渴望著生還的最后一線希望。搶救生命,時不我待黨中央國務院第一時間第一地點把運籌帷幄的總指揮部設在了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上向前,向前,向前,通路,通電,通訊,我親愛的十萬戰友啊,你們從空中,水路,山路,八方突進,鑿開生存之路,把戰旗插向生命最需要的地方。這一刻我們要用悲傷呼喚,呼喚災區所有生命的堅強,你在死亡線上,我們就在你們的身旁。
每一分鐘都在發起搶救生命的總攻,每一秒鐘都在與死神直面較量,一分一秒的煎熬,一分一秒的爭奪,為奪回親人心跳的力量挺?。∥业母改?!挺??!我的孩子!挺住!我們所有在廢墟下的親人!我們有十三億雙手伸向你啊,一定要把你拉出死亡的魔掌! 別哭,孩子。當爺爺奶奶告訴你這句話的時候,全中國的父母都在你的.身旁,你是我們的孩子,一瞬間的災難奪不去你一生的幸福,孩子,學會堅強。別怕,老人家,您的兒女不在了,還有我們在身旁,為您重聚往日的歡樂,為您盡孝,為您繼續幸福時光。我災區的父老鄉親啊,我的姐妹弟兄!來,靠近我們的肩膀,一起向遠方眺望,哪怕生命的翅膀再沉重,有我們在,一定要讓你飛向陽光。這一刻,親情的中國集結起所有的愛心的力量進軍青海,進軍玉樹,進軍所有受災的地方。獻出你的愛心吧,我的朋友,為餐風露宿的親人添一個賬篷,哪怕是一碗方便面,一瓶礦泉水。
獻出你的愛心吧,我的同學,為嗷嗷待哺的孤兒添一個奶瓶,為清理廢墟多一雙手套,多一把鐵鍬。獻出你的愛心吧,我的戰友,為失去校園的孩子添一張課桌,為受傷的生命送去急需的藥品吧。獻出你的愛心吧,我的海內外同胞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支持災區就是支持我們自己。因為我們是離災區最近最親的親人。來吧,災區需要我們,我們是災區人民身后的祖國,今天的中國是強大的中國,強就強在民心凝聚士氣高昂,這是億萬愛心筑起的長城啊,永遠震不垮,推不倒,砸不爛!來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愛的暖流撫平大地的創傷。
來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讓愛的真情抹去生命的淚光。
愛,在這一刻獻出來,這不需要理由也沒有理由,因為我們同在一個春天,再大的風雨也帶不走所有的陽光。災難終將過去,迎接我們的一定是抗震救災的全面勝利。
4、班長請同學談談當從報紙或電視中看到受災地區或貧困地區人們的生活境況時,有什么想法?
秦__:是啊,每天我們都在祈禱,祈禱災區人民平安。
季__:攜手同心,眾志成城,再大的困難我們挺得過。
姜__: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堅信。
……
5、合:我們全部同學在我們班的祈福墻上寫下了我們的祝福,我們真心的祝福。讓我們用愛的音符譜寫最美的生命樂章。為中國加油,為玉樹加油。不哭,不倒,明天就是不滅的希望。在廢墟下重生的生命會更加頑強,在淚光下催生的希望會更加神圣。大愛無言,愛能創造奇跡,愿逝者走好。
6、班長請同學們回答你打算怎樣向需要救助的人們獻愛心
劉x:我要把我的零用錢捐給玉樹的學生。
繆x:這是我剛買的初一英語課外輔導,我要給玉樹的同學
顧x:這是我爸爸給我的生日禮物,我要把它送給災區的小朋友。
……
7、進行捐款活動
班長:在我們的生活、學習都很順利的時候,我們不要忘了在玉樹災區的學生,他們在生活、學習上會遇到很多困難,特別需要我們的愛心、幫助。也許由于我們的愛心,他們就可以和我們一樣坐在教室里上學、讀書,和我們一樣過上正常人的生活。讓我們也為他們獻上一份愛心。
8、合唱:《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