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萬能領域教案
語言萬能領域教案篇1
教案目標:
1、引導幼兒認真觀察畫面,大膽想象、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
2、欣賞,理解小男孩想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的愿望。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飛上天空后的見聞。
教案準備:
1、畫面,
2、DV
教案過程:
一、 觀察畫面
1、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幅漂亮的圖畫,圖畫里有些很奇怪的東
西,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畫面,幼兒自由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3、這個小男孩看起來還很小,我們可以叫他什么?
4、弟弟在哪里干什么?弟弟向上伸出小手想干什么?
5、為什么有三個一模一樣的人?
6、一顆紅紅的心表示什么意思?
7、弟弟的心愿是什么?
8、他為什么想變小鳥?(引導幼兒理解小鳥有翅膀,可以自由飛翔。)
9、你們猜猜弟弟變成小鳥了會想飛到哪里?
10、小結幼兒想法。
二、欣賞
1、小弟弟到底想去哪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首,聽完你就知
道了。
2、播放錄音
3、提問:弟弟變成小鳥想飛到哪里?
里還說了些什么?
4、再次欣賞:這首的名字叫《天高高》,我們再來聽一聽里還說了些什么。
5、提問:的名字叫什么?
里面說了些什么?
三、自由自在的小鳥
1、你們想變成小鳥自由飛翔嗎?
2、如果你變成了小鳥,你想飛到哪里?
3、你在高高的天上飛,會看到些什么?
4、你能來學學小鳥自由自在飛翔的樣子嗎?
5、播放小鳥叫的音樂:請小朋友變成小鳥一起飛到外面去自由自在地吧。
語言萬能領域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2、能夠用表演、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欣賞詩歌的快樂感受。
3、能夠聯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樂。
活動準備
1、詩歌ppt
2、教師繪畫一幅大森林的背景圖,并將詩歌中的角色:小朋友、小屋、螢火蟲、小蜘蛛、小麻雀、紡織娘、蛐蛐和小螞蟻制作成可以粘貼的卡片。
3、小朋友、螢火蟲、小螞蟻的頭飾各一個,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孩子們,今天天氣這么好,春天這么美麗,我們一起去郊游吧。
(屏幕上出現大森林圖片)孩子們你們看我們到大森林了,大森林真美啊,我們就在這休息會吧。
二、室幼共同坐在墊子上。
師:小朋友你們看大森林美嗎?你們喜歡大森林嗎?大森林里會有什么?
三、教師做突然發現狀:
孩子們你們看這里還有很多鵝卵石呢,真漂亮,你們說鵝卵石可以用來干什么呢?
(鋪小路、搭建小屋、放到魚缸里、鵝卵石藝術等)
四、教師:有一群小動物,它們也搭建了一個用鵝卵石鋪成的房子,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
我們現在就來聽一聽這首詩歌。
五、師朗誦詩歌。
提問:
(1)這首詩歌美不美?你們想學嗎?(教師教授詩歌)
(2)師幼一起有感情朗誦詩歌。
(3)給詩歌起名字。
(4)師:在這首詩歌里你體會到了什么?(快樂)
對,大家幫助了小花屋,把小花屋裝扮的更漂亮了,大家都覺得很快樂,小花屋也覺得很快樂。
那在生活中你覺得什么什么是最快樂的?你做什么事情時會覺得很快樂?
(幼兒自由回答)
(5)教師小結:剛才小朋友說了那么多快樂的事情,對,幫助別人,為別人付出了,
別人再感到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很快樂,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快樂的人。
剛才小動物們裝扮了一間快樂的小屋,那我們小朋友們想不想也來裝扮一間屬于自己的快樂的小屋,
我相信用我們的雙手裝扮的小屋,小朋友們會更快樂。
六、結束
師:讓我們回教室把快樂用畫筆畫下來吧。
語言萬能領域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幸福的含義,體驗蝸牛享受幸福的快樂。
2.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結合自己理解的“幸福”創編詩歌。
3.認識重點字詞“蝸牛”、“幸福”。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
小圖書人手一冊、有觀察過蝸牛的經驗。
2.老師準備
大圖書、錄音機、大字卡(第⑧頁)、歌曲《蝸牛和黃鸝鳥》的音帶。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播放歌曲《蝸牛和黃鸝鳥》)。
2.歌里唱的是什么?你喜歡這只蝸牛嗎?
小結:蝸牛一步一步地往前爬,你知道在它的眼中,什么事最幸福的事情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蝸牛的世界,感受一下它的幸福生活吧!
二、自由閱讀。
將小圖書發給幼兒,鼓勵幼兒自己觀察理解畫面內容。也可以和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看到的內容。
三、大圖書閱讀。
1.幼兒看大圖書聽錄音,欣賞詩歌一遍,進一步熟悉詩歌內容。
2.師幼共同閱讀大圖書。
蝸牛為什么總覺得自己很幸福?教師出示大字卡“蝸牛”、“幸福”。
3.教師小結:原來在蝸牛的眼中,覺得自己生活的環境是多么美好,有自己喜歡的花,有溫暖的家,所以它覺得自己號幸福。
4.在你的心目中,什么事情讓你覺得最幸福?幼兒自由說說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將其加以總結提升。
四、體驗式閱讀。
1.配樂詩欣賞,師幼一起感受故事中優雅、恬靜、幸福的滋味。
2.師幼一起朗讀詩歌。
3.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激發幼兒回憶并講一講自己覺得最幸福的事情。教師要引導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幸福觀。
五、結束活動。
師幼共同整理物品,結束本次活動。
語言萬能領域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乘船時不能吵鬧,加強幼兒安全意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能力。
2、啟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責任感。
3、鼓勵幼兒大膽創新,追求新穎和獨特,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頭飾及圖片:小豬、小狗、小貓、小鴨、小雞、小熊
2、兩個救生圈。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人,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1、教師逐一演示各小動物圖片,讓幼兒認識小動物名稱。
2、讓幼兒邊觀看故事圖片邊聽故事。
教師:小動物們今天要乘船去哪里?它們發生了什么事?
請小朋友們聽故事。
提問: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坐上小船后,發生了什么事?
二、教師再講述一遍故事
讓幼兒熟悉故事情節、角色及內容。
1、提問:小熊為什么把救生圈給了小貓和小雞?這樣做對嗎?
為什么小熊不把救生圈拋給小鴨、小狗和小豬呢?
你能再說出一些會游泳的動物嗎?
2、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并說出會游泳的動物名稱,
如:大白鵝、烏龜、鱷魚等。復習動物名稱與特征。
三、請幼兒扮演故事中角色,進行情境表演。
要求幼兒學說一句話:快把救生圈給我吧!
也可以創造性地進行情境表演,說一句自己想說的話。
四、鼓勵大膽表演的幼兒。
教師小結:
教育幼兒乘船時不能吵鬧,要注意安全。
教育幼兒注意安全,遇到問題善于思考,勇于想辦法解決。
附故事:救生圈扔給誰
春天來了,小狗、小豬、小貓、小鴨、小雞、小熊坐著船去旅游。
船開到河中央,小船一歪,小動物們全部掉進了水里。小熊爬上船找出兩個備用的救生圈。
小狗在水里喊:“不要把救生圈給我,我會游泳的。”
小豬在水中喊:“不要把救生圈給我,我會游泳的。”
小鴨在水中喊:“不要把救生圈給我,我會游泳的。”
小貓在水里喊:“救命阿!救命阿!我要沉下去了。”
小雞在水里喊:“救命阿!救命阿!我要沉下去了。”
小熊趕快把救生圈扔給了小貓和小雞。
小狗、小豬、小鴨游上了岸,小貓、小雞套在救生圈里也游上了岸。數一數,6個小動物一個也沒少。大家高高興興的一起去玩了。
語言萬能領域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并理解散文詩,感受詩歌優美的語言和意境。
2、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仿編。
3、感受下雨天的情趣,學著讓自己擁有好心情。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幼兒欣賞并理解散文詩,感受詩歌優美的語言和意境。
難點: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仿編。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音頻(打雷聲、下雨聲)、散文詩錄音、沙錘、撞鈴、打棒、碰鐘、報紙等。
活動過程
一、說雨——創設情境,引出“雨”。
播放打雷的聲音,創設下雨天的情景。
師:小朋友,咱們去郊游吧!聽,這是什么聲音?天氣會有什么變化?要下雨了咱們趕緊躲雨吧!剛才你們聽到了什么?你們喜歡下雨天嗎?為什么?
二、聽雨——欣賞詩歌,理解散文詩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語言和意境。
1、從“小豆豆”的角色引入,引出詩歌。
2、教師講述簡要故事內容。
師:小豆豆為什么不喜歡下雨?媽媽教了她什么好辦法?豆豆是怎么聽雨的?學學她聽雨的樣子。
3、欣賞散文詩,交流表達對雨聲的經驗與想象。
(1)幼兒欣賞散文詩錄音,了解雨點在不同地方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師:豆豆會聽到怎樣的雨聲呢?
(2)幼兒回答:豆豆聽到的聲音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不同的雨聲?
(3)教師出示沙錘、撞鈴、打棒、碰鐘、報紙,幼兒通過演奏樂器親身感知象聲詞沙沙沙、叮叮叮、滋滋滋、嗒嗒嗒。
(4)教師小結:小朋友通過演奏樂器感受了不同的雨聲,也說出了豆豆聽到的不同雨聲,可是小雨分別落在了哪里,在干什么呢?我們來看著大屏幕靜靜地、仔細地聽。
(5)幼兒觀看PPT,理解散文詩。
師:這些雨聲分別落在哪里?在干什么?(幼兒說說看)
4、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演奏樂器、朗誦散文詩。
師:這首散文詩講的是豆豆在干什么?(聽雨),這首散文詩的名字就叫《聽雨》。下面我們一起來試著邊演奏樂器邊朗誦散文詩,將我們對下雨天美的感情表達。你最喜歡散文詩的哪一句?
三、雨趣——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仿編。
1、師:調皮的小雨除了落在樹葉、屋頂、花蕊里、窗玻璃上,它發出怎樣的聲音,落在哪里,干什么呢?
2、幼兒大膽仿編、并在集體面前表達。
四、玩雨——引導幼兒感受下雨天的情懷,學著讓自己擁有好心情。
1、與“雨”嬉戲。
你們猜猜小豆豆現在還討厭下雨嗎?雨還在下,小豆豆好想出去看看雨、聽聽雨聲,和小雨一起游戲,如果出去你會和小雨如何玩?穿上我們的雨衣、雨靴、打上漂亮的小花傘去和小雨玩吧!
2、總結:希望小朋友不要因為下雨就沮喪起來,限制了我們的想象,我們可以在屋子里趴在窗戶跟前靜靜的聽感受雨水的美妙歌聲,還可以用畫筆記錄假如你在雨中想要做的事,想辦法讓自己和別人快樂起來。
語言萬能領域教案篇6
活動內容
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紙
活動目標
1.認識和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紙.
2.感受各種紙的質地和用途的不同。
活動準備
面巾紙、白紙、蠟光紙、皺紋紙、紙箱片、硬紙板若干,每組一份用塑料筐裝好。
幼兒用書第四冊第24頁。
活動過程:
一、自由玩紙,交流感受
請幼兒自由拿取筐里的各種紙,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
討論:你剛才摸到的紙是怎樣的?
三、比一比。
分別拿出面巾紙和硬紙板、白紙和紙箱片,讓幼兒再來摸一摸,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豐富詞匯“硬、軟、厚、薄”。 (重點)
四、送紙回家。(難點)
1. 先將桌上的紙送到軟、硬不同的紙寶寶家里。
2. 再將桌上的紙送到厚、薄不同的紙寶寶家里。
五、觀察紙制品,了解紙的用途
1.出示圖書、扇子、包裝盒等紙制品,告訴幼兒紙可以做成許許多多的物品。
2.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啟發幼兒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用紙做的?紙可以做什么?教育幼兒愛惜紙張和書本。
語言萬能領域教案篇7
活動內容
語言活動:熊寶寶的餐巾紙
活動目標
1、樂意傾聽故事,學說故事中的句子。
2、了解紙巾的作用。
3、激發幼兒樂意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掛圖《熊寶寶的面巾紙》、cd、 小熊手偶、每人一包紙巾、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熊引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
1.師:小熊口袋里裝了什么東西?你們知道嗎?
2.師:面巾紙可以拿來干什么用呢?
二:聽錄音:《熊寶寶的面巾紙》
1. 邊出示掛圖邊聽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 師:剛才你們聽到故事中有誰?
師:他們在干什么?
師:熊寶寶又做了什么?
師:他是怎么說的?
三:幼兒邊看圖邊看故事(重點)
1. 師:小狗、小鴨和小貓得到了小熊寶寶的`幫助后他們是怎么說的?
師:熊媽媽是怎樣夸獎熊寶寶的?
四:幼兒嘗試講和老師一起講故事
1.教師講再次故事。
2.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邊講故事邊做動作(難點)。